| 顯示地圖 |
|
|
薩剋森自由州(德語:Freistaat Sachsen)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個聯邦州,位於德國東部。其北部是勃蘭登堡州,西北是薩剋森-安哈爾特州,西部是圖林根州和巴伐利亞州。南方有捷剋共和國,東方是波蘭。首府為德纍斯頓。目前州長是格奧爾格·米爾布拉特(Georg Milbradt)。薩剋森州在德國統一後於1990年恢復聯邦州建製。
薩剋森州跟歐洲歷史上的日耳曼民族之一的薩剋森人或特蘭西瓦尼亞薩剋森人並沒有直接關係。
地理
薩剋森州北低南高,南部的埃爾茨山脈最高處達1244米。易北河和穆爾德河是境內重要河流。
歷史
薩剋森州建於薩剋森王國的故土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薩剋森自由邦(Freistaat Sachsen),是魏瑪共和國的一部分,1934年被解散。1945年重建薩剋森自由邦,是蘇占區的一部分,1949年成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部分,1952年再次被解散。1990年德國統一後再次建立薩剋森自由州。
行政
薩剋森州分22個縣和7個州直轄市。重要的城市有德纍斯頓、萊比錫、開姆尼茨、茨維考等。 |
|
全稱:薩剋森自由州(德語:Freistaat Sachsen,[ˈfʁaɪʃtaːt ˈzaksən];英語:The Free State of Saxony,上索布語:Swobodny stat Sakska)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個聯邦州,位於德國東部。其北部是勃蘭登堡州,西北是薩剋森-安哈爾特州,西部是圖林根州和巴伐利亞州。南方有捷剋共和國,東方是波蘭。首府為德纍斯頓。目前州長是格奧爾格·米爾布拉特(Georg Milbradt)。薩剋森州在德國統一後於1990年恢復聯邦州建製。薩剋森州共有人口446萬,土地面積18412.88平方公裏,是德國東部人口最多,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州。薩剋森州北低南高,南部的埃爾茨山脈最高處達1244米。易北河和穆爾德河是境內重要河流。
歷史
薩剋森州建於薩剋森王國的故土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薩剋森自由邦(Freistaat Sachsen),是魏瑪共和國的一部分,1934年被解散。1945年重建薩剋森自由邦,是蘇占區的一部分,1949年成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部分,1952年再次被解散。1990年德國統一後再次建立薩剋森自由州。薩剋森有100多年王國的歷史—在此之前是選帝侯國、公爵領地、邊境總督轄區。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與德國的所有其它地方一樣,君主製的政府體製土崩瓦解。"薩剋森自由國"誕生了。選擇"自由國"一詞的目的是為了強調國傢不再由君主,而是由自由的公民執掌權力。萊比錫和德纍斯頓的星期一遊行拉開了民主德國終結的序幕。
經濟
兩德統一之後,薩剋森州經歷了深刻的結構變革,但卻得以與傳統的優勢聯繫了起來,尤其是重建了汽車製造和機械製造業。今天,寶馬、保時捷和大衆在萊比錫和德纍斯頓都擁有高度現代化的生産廠。就連哥拉斯鬍特(Glashütte)的鐘錶也重享世界聲譽。而且憑藉着美國芯片巨頭AMD公司的成功落戶,該聯邦州變成了"薩剋森硅𠔌"。
科學
憑藉位於萊比錫、開姆尼茨和弗萊貝、德纍斯頓的大學,12所應用技術大學以及5所藝術學院,薩剋森州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幅德國東部各州最具多樣性的高校圖景。其重點明顯落在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2個專利信息中心、4個技術咨詢中心、15個技術轉讓中心以及21個技術和創業中心為技術從研究機構嚮企業的轉讓提供了支持。
文化
薩剋森州是歐洲最具吸引力的文化地區之一。詩人尼采和萊辛、作麯傢巴赫和瓦格納、"橋社"的表現主義藝術傢—畫傢裏希特(Richter)和彭剋(Penck)以及"萊比錫學派"的年輕藝術傢代表了薩剋森作為文化之州的聲譽。擁有11個博物館的德纍斯頓國立藝術博物館群每年接待150萬參觀者。萊比錫音樂廳管弦樂隊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如果置身於易北河之上幾米高的布呂爾露臺(Brühlschen Terrasse)上,背對藝術學院大樓和聖母教堂(Frauenkirche)的尖頂,而後沿露天台階拾級而下,經皇傢教堂(Hofkirche)走到為宮殿、歌劇院和畫廊所環繞的劇院廣場,那麽人們會不斷聽到各種語言的感嘆聲:"如同在意大利一樣!"
今天,由於1990年重建的原因,薩剋森州被人們視為"新"聯邦州之一,儘管它其實是一個很古老的州。不僅最古老、最富影響、由裏特·艾剋·馮·萊普哥夫(Ritter Eike von Repgow)起草的中世紀法典冠上的是《薩剋森明鏡》(Sachsenspiegel)的名字,而且,在其最初階段,薩剋森人中甚至出了一些德國國王,甚至在奧古斯特大帝時期還出了一位波蘭國王,這位選帝侯因此斷然轉嚮了天主教。這是一個至少在信仰問題上對大多數新教的臣民們而言不會産生不良後果的妙策,因為隨和的薩剋森人也會有固執的一面。
令人自豪!例如,為他們的發明而自豪。薩剋森的專利清單中包括了從邁森的歐洲第一件瓷器到德國的第一輛蒸汽機車、"作為抹胸的婦女緊身胸衣"—第一個胸罩、咖啡過濾杯或小照片單反鏡照相機直至首個"基於300毫米晶圓技術的微型芯片"等。
同樣,就他們的文化成就而言,薩剋森人也絲毫不比任何人遜色,費希特(Fichte)、萊辛(Lessing)、尼采(Nietzsche)、瓦格納(Wagner)、舒曼(Schumann)、韋伯(Weber)、巴赫(Bach)和希爾博曼(Silbermann)等名字證明了這一點,這還僅僅是列舉若幹而已。無論是薩剋森國傢樂隊、德纍斯頓交響樂團還是萊比錫音樂廳管弦樂隊,無論是十字合唱團還是托馬斯教堂合唱團,它們都名聲遠播。而且,美食傢們在見到"萊比錫大雜燴"—一種當地各類蔬菜的混合菜—時也會心馳神往,對於"萊比錫學派",柏林和紐約之間的藝術界又再次着迷不已了。即使這一點也是有傳統的,不是在"橋社"的畫傢們對20世紀初的藝術進行徹底的變革後纔開始的。
即使還很年輕的海勒勞(Hellerau)"歐洲藝術中心"—不久後芭蕾明星威廉姆·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將在此找到新的故鄉—也承接着偉大的過去,就是在這座德纍斯頓門前的花園城市,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和格萊塔·帕魯卡(Greta Palucca)已經創造了表現性舞蹈的流派。如果今天整個德纍斯頓在舉行音樂節時都在歡唱,那麽萊比錫的圖書博覽會則會以"萊比錫在讀書"的口號來回應,這也表明了這兩個薩剋森州的大城市之間由來已久的競爭關係,這種競爭不僅僅衹表現在文化方面。
無論如何,如果薩剋森人談起自己的州的話,傳統總在發揮着作用。特殊的工業或商業部門,諸如哥拉斯鬍特(Glashütte)的鐘錶工業或者埃爾茨山區的木刻工藝,聲譽又重新遠播到了區域之外,在從前生産霍希(Horch)和奧迪,此後又在薩剋森工廠生産傳奇的"特拉比"(Trabi)車的茨維考及周邊地區,今天汽車又重新開始駛下生産綫了—而且是德國先導性的高級轎車。在過去幾年裏,大衆、寶馬、保時捷等企業都已在薩剋森建立了超現代化的工廠。圍繞開姆尼茨、萊比錫和德纍斯頓已形成了新的工業中心。自微電子企業AMD和英飛凌落戶以來,德纍斯頓甚至被視為"薩剋森硅𠔌"。
除了高校和研究領域的不斷發展之外,尤其在毗鄰的波蘭和捷剋加入歐盟之後,薩剋森州希望更多地從自己"通嚮東方的大門"的角色中受益。雖然民主德國時代遺留下來的負擔很重,但薩剋森州能夠依托自身的、由於歷史原因而形成的區位優勢,以至於現在所有"新"聯邦州三分之一的經濟潛能都集中在了自由州薩剋森之內。今天的薩剋森人—可以私下說他們與位於南部的自由州巴伐利亞有着極強的相似性—反映了自身的經濟和社會狀況,反映出自身的日常文化和精神氣質,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首先是東部人。
州首府德纍斯頓:1990年2月,在城市被毀45年之後,從那裏發出的"德纍斯頓號召"傳遍了世界,這一號召喚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參與和捐贈浪潮,涉及的是重建聖母教堂的問題。2005年10月30日,德纍斯頓聖母教堂—最重要的巴羅剋風格的新教教堂將重新舉行落成典禮,它既是交往、紀念與和解之地,而且也是建築大師的作品。
然而,不僅從前首府的薩剋森巴羅剋建築值得一遊,而且擁有瓷器工廠的邁森、鮑岑(Bautzen)或2010年歐洲文化首都的候選城市戈爾利茨也都值得一看。必須要提到的還有上勞齊茨(Oberlausitz)山區、薩剋森布爾根蘭(Burgenland)以及易北河砂岩山脈稀有的岩石地貌。人們可以通過徒步旅行或者攀岩方式來探索這一富有原始浪漫美的自然天堂,或者從易北河上,從—人們已經猜到了—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明輪船隊的薩剋森易北河航綫的輪船上,眺望這一美景。與位於薩剋森-波蘭邊境巴特·穆斯考(Bad Muskau)的匹剋勒公園(Pückler-Park)一樣,該航綫的起點—德纍斯頓附近的易北河𠔌不久前剛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其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城市建築、博物館和擁有宮殿、別墅以及古老村落的易北河自然風光構成了獨特的城市全貌。
而且,特別是氣候優越的易北河𠔌被看作是歐洲最北的葡萄種植區之一。喜歡薩勒河-翁施特魯特河地區葡萄酒的人不得不再次修正對這一地區其他飲料的誤解:與廣告宣傳相反,薩剋森州最著名的拉德貝爾格啤酒(Radeberger)不是在薩剋森國傢歌劇院而是在同名小城中釀造的—他們也會撒一點點謊,薩剋森人。 |
|
- n.: Sachsen, Freistaat Sachsen
|
|
| 薩剋森自由州 |
|
|
|
|
|
德纍斯頓 | 萊比錫 | 德纍斯頓市 | | 萊比錫市 | 茨維考縣 | 魏瑟裏茨縣 | | 福格特蘭縣 | 托爾高-奧沙茨縣 | 施托爾貝格縣 | | 薩剋森施魏茨縣 | 裏薩-格羅森海因縣 | 下西裏西亞上勞西茨縣 | | 穆爾登塔爾縣 | 米特韋達縣 | 中埃爾茨山縣 | | 邁森縣 | 勒鮑-齊陶縣 | 萊比錫縣 | | 卡門茨縣 | 弗賴貝格縣 | 德貝爾恩縣 | | 德利奇縣 | 開姆尼茨縣 | 鮑岑縣 | | 奧厄-施瓦岑貝格縣 | 安納貝格縣 | 茨維考市 | | 普勞恩市 | 霍耶斯韋達市 | 格爾利茨市 | | 開姆尼茨市 | 萊比錫行政區 | 德纍斯頓行政區 | | 開姆尼茨行政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