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天津 > 薊縣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郵編:301900 代碼:120225 區號:022
  拼音:Jì Xiàn,Ji Xian
  
    薊縣位於天津市最北部。總面積1593平方千米。總人口81萬人(2006年)。全縣轄1個街道、20個鎮、5個鄉、1民族鄉:文昌街道、城關鎮、洇溜鎮、官莊鎮、馬伸橋鎮、下營鎮、邦均鎮、別山鎮、尤古莊鎮、上倉鎮、下倉鎮、羅莊子鎮、白澗鎮、五百戶鎮、侯傢營鎮、桑梓鎮、東施古鎮、下窩頭鎮、楊津莊鎮、出頭嶺鎮、西竜虎峪鎮、穿芳峪鄉、孫各莊滿族鄉、東二營鄉、許傢臺鄉、禮明莊鄉、東趙各莊鄉。縣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距市中心125千米。
    地勢北高南低,山區、平原自北嚮南依次分佈。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年均氣溫11.5℃,年均降水量678.6毫米。州河、句河等中小河流匯入薊運河註入渤海。有金、鎢、鉬、錳、大理石、疊層石、麥飯石、重晶石、硅石、煤等30多種礦産資源。津圍、寶平、京哈、邦喜公路和京秦鐵路縱橫貫境。名勝古跡中有盤山(1994年被列為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始建於隋開皇初年的薊縣長城,千年古剎獨樂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
  
  歷史沿革
  
    因薊運河而得名。此河自薊縣以下稱薊運河。薊運河舊稱漕運河。因此河自北塘上達薊縣,故名。薊,指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該地多産薊草而得名。一說因古薊國而得名。另一說“取古薊門關以名”。
    薊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屬無終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置無終縣,屬右北平郡(一說漁陽郡)。隋大業末年置漁陽縣,唐開元十八年(730年)設薊州。元復稱漁陽縣。明、清為薊州。1913年改為薊縣。新中國成立後,屬河北省轄縣,歸通縣專區,1958年屬唐山專區,1961年屬天津專區。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
  
    1997年,薊縣面積1470平方千米,人口77.1萬。轄11鎮30鄉(其中滿族鄉1個), 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薊縣轄12個鎮、28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官莊鎮、下營鎮、邦均鎮、洇溜鎮、馬伸橋鎮、別山鎮、翠屏山鎮、上倉鎮、下倉鎮、東塔莊鎮、尤古莊鎮、穿芳峪鄉、禮明莊鄉、東施古鄉、五百戶鄉、羅莊子鄉、侯傢營鄉、西塔莊鄉、洪水莊鄉、白澗鄉、東二營鄉、李莊子鄉、許傢臺鄉、官場鄉、蒙鄉、小港鄉、楊津莊鄉、劉傢頂鄉、出頭嶺鄉、大上鄉、三岔口鄉、桑梓鄉、逯莊了鄉、下窩頭鄉、九百戶鄉、白塔子鄉、宋傢營鄉、東趙各莊鄉、西竜虎峪鄉、孫各莊滿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00763人,其中: 城關鎮 102571 洇溜鎮 24318 官莊鎮 33258 馬伸橋鎮 23516 下營鎮 16410 邦均鎮 19223 別山鎮 30251 翠屏山鎮 19341 尤古莊鎮 18989 上倉鎮 20702 東塔莊鎮 16749 下倉鎮 32152 逯莊子鄉 17350 宋傢營鄉 13583 穿芳峪鄉 15822 孫各莊滿族鄉 7072 洪水莊鄉 4593 小港鄉 3577 羅莊子鄉 8634 李莊子鄉 14125 東二營鄉 18049 白澗鄉 20256 許傢臺鄉 10333 劉傢頂鄉 17227 禮明莊鄉 24195 九百戶鄉 7413 五百戶鄉 16332 侯傢營鄉 23202 桑梓鄉 22188 三岔口鄉 14358 西塔莊鄉 7831 東趙各莊鄉 21357 東施古鄉 16441 白塔子鄉 10193 下窩頭鄉 18277 大上鄉 19841 蒙鄉 14759 楊津莊鄉 17320 出頭嶺鄉 10012 官場鄉 24699 西竜虎峪鄉 24244
  
    2001年,鄉鎮區劃調整(本站缺資料)。
    2001年底,薊縣轄20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官莊鎮、邦均鎮、下營鎮、別山鎮、洇溜鎮、馬伸橋鎮、上倉鎮、下倉鎮、尤古莊鎮、東施古鎮、五百戶鎮、侯傢營鎮、白澗鎮、楊津莊鎮、出頭領鎮、下窩頭鎮、桑梓鎮、西竜虎峪鎮、羅莊子鎮,孫各莊滿族鄉、穿芳峪鄉、禮明莊鄉、東二營鄉、許傢臺鄉、東趙各莊鄉。
    2004年初,薊縣轄1個街道、20個鎮、5個鄉、1民族鄉:文昌街道,城關鎮、下營鎮、羅莊子鎮、馬伸橋鎮、出頭嶺鎮、西竜虎峪鎮、五百戶鎮、官莊鎮、白澗鎮、邦均鎮、洇溜鎮、別山鎮、桑梓鎮、尤古莊鎮、侯傢營鎮、東施古鎮、上倉鎮、下窩頭鎮、楊津莊鎮、下倉鎮,穿芳峪鄉、許傢臺鄉、禮明莊鄉、東趙各莊鄉、東二營鄉,孫各莊滿族鄉。 (949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此統計時間不詳)
薊縣簡介 Jixian Profile
  薊縣,西周時屬燕國,春秋時期稱無終子國並建都於此,秦代置無終縣,隋大業末年改為漁陽,明洪武初年撤漁陽縣入薊州,民國二年改為薊縣至今。
  薊縣位於京、津,冀之腹心,南距滄溟,西連太行,東放碣石,北負長城。古來為兵傢所必爭。
  薊縣歷史悠久,有着燦爛的古代文化,境內有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和四千多年前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有兩漢、唐、宋、遼等朝代的遺跡。《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史書中多有記載,《水滸傳》中薊州被描寫為主要人物活動地之一。
  薊縣位於天津市最北部。總面積1593平方千米。總人口86萬人(2008年)。
  目前,縣內有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文物保護點268處,革命戰爭遺址和紀念地160多處。上元古界地層部面舉世無雙,千年古剎獨樂寺獨一無二,新石器時代遺址。夏商遺存,西周遺址,漢墓群,唐宋元遼墓葬,清王爺陵和太子陵等古遺跡。古遺址遍布全縣,堪稱是文物大縣。
  薊縣人民政府駐地郵編:301900。行政區劃代碼:120225。區號:022。拼音:Ji Xian。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薊縣轄1個街道、20個鎮、5個鄉、1民族鄉:文昌街道、漁陽鎮、洇溜鎮、官莊鎮、馬伸橋鎮、下營鎮、邦均鎮、別山鎮、尤古莊鎮、上倉鎮、下倉鎮、羅莊子鎮、白澗鎮、五百戶鎮、侯傢營鎮、桑梓鎮、東施古鎮、下窩頭鎮、楊津莊鎮、出頭嶺鎮、西竜虎峪鎮、穿芳峪鄉、孫各莊滿族鄉、東二營鄉、許傢臺鄉、禮明莊鄉、東趙各莊鄉。
  薊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 。建國後至1973年7月,屬河北省轄縣,薊縣就稱為河北省薊縣,曾經劃歸廊坊地區管轄。不過區劃範圍有一段時間曾經和現在大不一樣:1958年,薊縣、三河、大廠三縣合併,稱薊縣;1962年,薊、三、大分開。 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相沿至今。薊縣位於天津市最北部,地處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全縣總面積1590平方公裏,下轄26個鄉鎮、 一個城區街道辦事處、949個行政村、 15個居委會,總人口96萬人。
  目前,縣內有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文物保護點268處,革命戰爭遺址和紀念地160多處。上元古界地層部面舉世無雙,千年古剎獨樂寺獨一無二,新石器時代遺址。夏商遺存,西周遺址,漢墓群,唐宋元遼墓葬,清王爺陵和太子陵等古遺跡。古遺址遍布全縣,堪稱是文物大縣。
文化底藴 Culture
  薊縣是天津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居住,春秋時建無終子國,隋改稱漁陽,唐置薊州,1913年稱薊縣。歷代為兵傢必爭之地,名流人才薈萃,古塔、寺廟、碑刻、古墓衆多,歷史文化悠久燦爛,對現代經濟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旅遊資源 Tourism resources
  薊縣自然風光秀麗,名勝古跡衆多,現已形成盤山、黃崖關長城,翠屏湖、縣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九山頂、梨木臺、八仙山和九竜山等一批重點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其中黃崖關長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盤山列為國傢級風景名勝區,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被國務院批準設立為國傢級地質公園,八仙山列為國傢級原始次生林自然保護區,九竜山列為國傢森林公園。縣城內還有國傢重點保護的千年古剎——獨樂寺和白塔寺等文物古跡。這些景區與周邊地區旅遊資源組合在一起,具有明顯的旅遊聚集效應。
  薊縣旅遊景區
  盤山:盤山坐落在薊縣官莊鎮是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國傢5A級旅遊景區,是自然山水與名勝古跡並著的旅遊勝地。盤山始記於漢,興於唐,極盛於清。歷史上建有72座寺廟和衆多玲瓏寶塔,一座皇傢園林──靜寄山莊,早在唐代就以“東五臺山”著稱佛界,以“京東第一山”馳名中外,民國初年盤山同泰山、西湖、故宮等並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 乾隆皇帝一生32次登臨盤山,“早知有盤山 何必下江南”更是乾隆皇帝登臨盤山時的感嘆。
  黃崖關長城:黃崖關長城坐落在薊縣城北的下營鎮,國傢4A級景區。這裏依山傍水,自然景觀雄、險、秀、古,人文景觀新、奇、幽、雅,是品位較高的旅遊風景區。黃崖關長城始建於北齊天寶七年(公元557年),明代包磚大修,1985年修復了城墻3025米,樓臺20座,八卦關城、水關各一座,全段長城墻體和敵樓建在海拔700多米的山脊上,陡峭險峻。被長城專傢譽為“萬裏長城的縮影”。
  千年古剎獨樂寺:獨樂寺坐落在天津市薊縣城內,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遼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為中國現存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代表作。景觀“獨樂晨燈”列為漁陽八景之首,於2004年被國傢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
  人間仙境八仙山:八仙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薊縣北部的下營鎮,總面積53.6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達95%。這裏群峰彙聚,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最高峰。八仙山旅遊資源豐富,景觀獨具特色。概括為八奇:山奇,層巒疊嶂,群峰競秀;𠔌奇,清幽深邃,𠔌深流急;石奇,千姿百態,嶙峋嵯峨;雲奇,雲山霧罩,千變萬化;水奇,溪水奔流,生機勃勃;林奇,林海茫茫,郁郁葱葱;花奇,五顔六色,爭奇鬥豔;鳥奇,形態各異,百鳥歡歌。
  天津神農架梨木臺:梨木臺坐落在薊縣下營鎮,總面積1000多公頃。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地質遺跡奇特,被專傢學者譽為“天津的神農架”。景區集山、水、石、林於一體,具有秀、幽、古、野的特點。
  九山頂自然風景區:九山頂自然風景區位於天津市薊縣的下營鎮,是國傢級地質自然保護區 ——中上元古界標準地層最有代表性的山體,又是薊縣國傢地質公園典型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森林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潔淨,猶如一塊緑色的翡翠和天然大氧巴。景區集奇峰、幽林、峽𠔌、怪洞及戰國古長城、抗日戰爭舊址於一體,是人們進行生態旅遊、民俗旅遊、紅色旅遊、地質科普旅遊的理想境地。
  國傢級森林公園九竜山:九竜山位於薊縣穿芳峪鄉,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60多科800多種,其中國傢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四十幾種。茂密的森林中還棲息繁衍着400多種野生動物,優美的森林環境使公園的空氣特別的清新潔淨,被專傢學者譽為“天然氧吧”!
  薊州溶洞:薊州溶洞景區坐落在天津市薊縣羅莊子鎮,薊州溶洞發育於中、上元古界長城係洪水莊組白雲岩地層,位於《天津市薊縣國傢地質公園》薊縣剖面之中,距今大約 12 億年。經請國傢地質部門勘探測算,可開發空間達百萬平方米,面積之大,居華北地區之首。洞內沉積分類有:石鐘乳、壁流石、石筍、石幔、石柱、石盾、石花。
  白蛇𠔌自然風景區:白蛇𠔌風景區位於薊縣下營鎮,"薊北雄關"--黃崖關長城北1公裏處,因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白蛇、青蛇"修煉"之地白蛇𠔌與青蛇溝而得名。這裏峰奇𠔌幽,植被繁茂,山林靜謐,空氣清新。有神竜瀑布、清涼𠔌、天然石壁圖、懸空石、小一綫天、白蛇洞、鬼門關、玉米峰、王帽頂山等衆多迷人的自然景觀和古長城、抗戰遺址等歷史遺跡。
  玉竜滑雪場:竜滑雪場是天津首傢大型山地滑雪場,坐落於天津市薊縣城北7公裏處的津圍公路東側,這裏環境優越、交通暢達,於2003年12月20日正式開業。滑雪場總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遊客可在此健身、娛樂,釋放激情,還可以在空氣清新、視野開闊的"緑色環境"中盡享回歸自然的快樂。
  盤山滑雪場:位於薊縣城西盤山路8公裏處、盤山景區南側,滑雪場內全部采用進口設備和器材,造雪面積8萬平方米。中級滑雪區2個,長500米、寬80米;初級滑雪道4條,長160米、寬40米;雪圈道4條,並設有初學者練習區和兒童戲雪區,可容納3000人同時滑雪娛樂健身。大拖牽2條、小拖牽6條,滑雪圈120個、雪地摩托艇2輛。有4000平米的雪具大廳,供租用的滑雪板3000副、滑雪服1500套。可容納1000人同時用餐,提供吃、住、娛、購一條竜服務。
  毛傢峪長壽度假村:座落在天津市薊縣城東16公裏處的穿芳峪鄉。北拱皇傢園林九竜山國傢森林公園,南鄰碧波萬傾的翠屏湖,東通清東陵,西達娘娘頂和黃崖關古長城。度假村山環水繞、奇石怪岩、風光秀美;周圍群山環抱,安寧清靜;擁有億年石、萬畝林、千畝果、百年樹、長壽人、仿古亭等奇特景觀;村內民風好、莊風正、班子強、人氣旺;現已開闢成華北地區目前唯一的一傢以長壽為主題的長壽度假村。適應“崇尚健康,追求長壽”的社會願望,滿足人們“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需求。
  薊縣翠屏湖:翠屏湖風景區位於薊縣城南別山鎮,湖面寬廣,水色碧緑澄澈,恬靜秀美,令人心曠神怡;周圍緑樹、湖面、山峰、藍天、白雲映襯,風景別緻,韻味獨特。閑時邀三五朋友小聚,或湖邊垂釣,或林中小憩,盡享“水上人傢”的樂趣。
交通通訊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薊縣地處京、津、唐、承、秦等城市的中間,距北京88公裏,距天津115公裏,距承德220公裏,距秦皇島236公裏。津薊高速公路,京哈、津圍、邦喜、寶平等幹綫公路和縣鄉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京秦、大秦鐵路橫亙境內,津薊鐵路直抵縣城。通訊設施完備,固定、移動通信便捷通暢。這些有利於我縣成為區域性交通通訊樞紐。
資源和物産 Resources and property
  除大量可供建築用砂石料外,初步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藏達數十種。其中,大理石品位較高,紫砂陶土儲量大、分佈廣、開採價值大,礦泉水富含多種有利於人體的礦物質。各種幹鮮果品質優味美,核桃、板慄、柿子、紅果等馳名中外,享有盛譽。此外,電力資源、水資源也比較豐富。這些為工業和果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投資環境 Investment Environment
  薊縣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完善。京哈、津圍公路和京秦、大秦鐵路等交通動脈橫縱貫穿;華北大型火力發電廠--盤山發電廠坐落境內;郵政電訊網絡通聯全球;海關、金融、保險、文化、衛生等服務機構健全完善;經濟開發區、緑色食品示範區、旅遊度假區、商貿服務區、居民生活區服務功能齊全。完備的城市載體功能,優惠的投資政策,高效的文明服務,讓每一位踏上這片土地的朋友都感受熱情、周到、溫馨,油然而生如歸之感。
縣域經濟 County Economic
  薊縣,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亦是全國首傢緑色食品示範區和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近年來,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農業、工業、第三産業協調並進,産業結構日趨優化。2008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産總值189.6億元,完成財政收入28.15億元。全縣固定資産投入達到36.9億元。三次産業構成達到21.7:54.9:53.3。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特色産業形成規模。到2007年底,全縣養殖業産值達到16.1億元,占農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84.5%。年加工能力500噸以上的農業竜頭企業發展到82傢,全縣農産品 年加工能力達到76萬噸。
  工業運行質量不斷提高。一批重點骨幹企業,在技術裝備、産品質量、規模效益等方面,跨上了新的臺階。全縣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縣鄉骨幹企業達到300傢。工業傳統行業改造得到加強, 高新技術産業快速發展,工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
  旅遊業成為第三産業的發展竜頭,商貿流通、信息、咨詢等服務業迅速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社會各項事
  薊縣體育訓練基地
  薊縣體育訓練基地於2003年7月籌建,2005年1月正式揭牌使用。與國內衆多體育訓練基地相比,薊縣基地建成時間不長,名氣似乎還不夠響亮,但這裏得天獨厚的條件,已經吸引了國傢女子舉重隊、女子麯棍球隊、女子跆拳道隊、女子柔道隊等衆多國字號運動隊以及挪威青年田徑隊、德國女排、新加坡武術隊等國外運動隊紛至沓來。
  薊縣基地距離北京不到100公裏,路途方便,這是各支運動隊多有看重之處。天津市體育局又在這“緑色大氧吧”裏構築了舒適的訓練和生活環境,自然更得到垂青。據介紹,已有多支國外運動隊與基地簽約,奧運前將來此訓練,做最後的衝刺準備。
  薊縣基地占地76畝,擁有1000平方米的綜合訓練館兩座,館內設施可根據各運動隊訓練不同需要臨時改造。遊泳館有6條25米的標準短池泳道,池水采自地下數百米深,水質優良。遊泳館二層還有200多平方米的健身房,擺滿了各種先進健身設備。室外建有兩塊燈光網球場、一塊田徑場。此外,先進的廚房、洗衣、飲水等設備為隊員提供了良好的後勤保障;來此訓練的各支運動隊都贊不絶口,無怪中國女子麯棍球隊贈送的錦旗稱贊這裏是“金牌的服務,冠軍的搖籃”。曾在這裏封閉訓練的國傢女子柔道隊用“環境好、設施好、服務好”來概括薊縣基地,因為眷戀這塊“風水寶地”,柔道隊將兩個月的訓練計劃又延長了一個月。
  每臨大賽有靜氣,這是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要求。清朗的山𠔌中,薊縣基地為運動員提供了一個靜心磨煉的絶佳環境。
  “築巢引鳳”
   嚮奧運振翅高飛
  薊縣基地的誕生,與天津市體育局“築巢引鳳”的發展戰略密不可分。天津市體育局局長韓振鐸說,薊縣基地的建設,是天津體育“築巢引鳳”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步。“築巢引鳳”的發展戰略加快了天津體育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的速度,在國內外體育交流中搭建了很好的平臺。薊縣基地這座“金巢”不僅為天津體育健兒備戰全運會提供了一流的環境,更吸引了國內外的“奧運金鳳”慕名而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促進了天津競技運動水平的提高,而且大大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地位和影響力。
  國傢體育總局副局長段世傑曾表示,天津是北京奧運會的通道,也是北京奧運會的“減壓器”和後方基地,既擁有合格的高水平體育場館和賓館、交通等設施,又有較強的訓練、賽事組織接待和生活服務等軟實力。
  國傢體育總局舉摔柔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馬文廣在薊縣基地率隊備戰時說,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要做到“四個落實”,即組織落實、計劃落實、責任落實、保障落實。針對亟須解决的備戰中的問題,加強科研攻關,加強各項保障措施,努力提高我國的競技體育整體實力。目前天津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做到了與國傢接軌、與國際接軌,為國內和國外運動隊提供了良好的訓練條件,這正符合現代體育發展所需。
  今年元旦期間,中國男子體操隊來到薊縣訓練基地休整,三天時間轉瞬而過,臨別時,體操隊總教練黃玉斌說:“在這裏,我們就像回傢過節一樣。之前我們也來過多次,和這裏的領導和員工們都很熟悉了。如果我們的隊伍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我們一定會再回到這裏致谢。”
  揮別了體操隊,薊縣基地這座“金巢”正等待着更多“金鳳”從這裏起飛,嚮着奧運展翅高翔。
  天津市薊縣主要歷史名人
  趙普,自則平。後梁竜德二年(922)生於薊州,後唐末年,相繼遷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縣)、洛陽(今河南省洛陽)。
  普智謀多,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善吏道,後周顯德年間,先後為永興軍(治今陝西西安)節度使從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同州(治今陝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縣南)節度使趙匡胤推官、掌書記。顯德七年(960)正月,普與趙匡義發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推翻後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為右諫議大夫,充職樞密直學士。是年四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反宋,普建議宋太祖親徵。宋得勝還師後,升普為民部侍郎、樞密福使。
  宋太祖依普計,於建隆二年(961)“杯酒釋兵權”,削奪朝中諸將兵權;建隆四年(963),加強中央集權;乾德三年(965),削弱地方財權;乾德五年(967),加強中央禁軍建設;開寶二年(969),削奪節度使兵權;統一全國,先南後北。乾德二年(964),普任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負宰相責任。乾德五年(967)春,普加職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成為名副其實的宰相。普入相後,堅於職守,對宋太祖忠貞不二。有當用者,普薦其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準奏。有立功應升遷者,太祖不予升遷,普為其力請,直至宋太祖從其請。開寶六年(973),普接受吳越王錢鏐所送10瓶瓜子金,又違法從秦隴買來木材營建官邸,庇護部下貪贓枉法,宋太祖大怒。普被罷相,出為河陽三城(治今河南商孟縣)節度、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普升任太子太保,繼遷太子少保。太平興國六年(981)九月,普升為司徒、梁國公,二次入相。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太宗依普計,不再傳位於皇第趙延美。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普再次免相職,出任武勝軍(治今河南鄧縣)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伐遼久未班師,普上疏力諫收兵息戰。雍熙四年(987),普移山南東道(治今湖北襄樊)節度,改封許國公。
  端拱元年(988),普被册封為太保兼侍中,三次出任宰相。普整頓吏治,懲治不法官員,直至戳其身。宋太宗按普建議,對党項人采取糜政策。淳化元年(990),普因病三次上表辭相職,宋太宗不準,任普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書令。淳化三年(992)春,普又三次上表,請求辭歸故裏,宋太宗不準,拜普為太師,封魏國公,給宰相俸祿。是年七月,普卒。太宗聞之震悼,廢朝五日,贈普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賜謚“忠獻”,親撰並書寫八分字神道碑賜之。鹹平元年(998),追封普為韓王。次年,又詔普配饗太祖廟。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他的老傢是薊州漁陽,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薊縣。過去,漁陽屬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人稱竇禹鈞為竇燕山。《三字經》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是對竇燕山教育子女經驗的總結。
  竇燕山出身於富裕的家庭,是當地有名的富戶。據說:竇燕山為人不好。以勢壓貧,有貧苦人傢藉他傢糧食時,他是小鬥出,大鬥進,小秤出,大秤進,明瞞暗騙,昧心行事。由於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 30 歲,還沒有子女。竇燕山也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夢,他死去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心德不端,惡名張註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僅一輩子沒有兒子,也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從善,大積陰德,衹有這樣,才能輓回天意,改過呈祥。”
  從此,竇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一天,他在客店中撿到一袋銀子。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裏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尋找,他原封不動地將一袋銀子歸還給失主。 竇燕山還在傢裏辦起了私塾,延請名師教課。有的人傢,因為沒有錢送孩子到私塾讀書,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總之,自那以後,竇燕山就象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周濟貧寒,剋已利人,廣行方便,大積陰德,廣泛受到人們的稱贊。
  後來他的妻子連續生下了五個兒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不僅時刻註意他們的身體,還註重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修養。 在他的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為有用之才,先後登科及第:長子中進士,授翰林學士,曾任禮部尚書;次子中進士,授翰林學士,曾任禮部侍郎;三子曾任補闕;四子中進士,授翰林學士,曾任諫議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當時人們稱竇氏五竜。
  當時有一位叫馮道的侍郎曾賦詩一首說:“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這裏所說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對竇燕山“五子登科”的評價和頌揚。
  李子光,原名賈一中,1902年生於西山北頭村。自幼讀書,1922年畢業於寶薊中學。1926年去《西北實業報》社工作,經楊述孝、路雨亭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到報社後,積極撰寫文章,揭露官僚、軍閥欺壓百姓的罪行。1927年報社被封,被驅逐出境,受中共黨組織派遣,到歸綏(今呼和浩特市)以教書做掩護,奔走於北京、張傢口、歸綏之間,開展黨的工作。後不幸被捕,拘役40天,又因叛徒出賣二次被捕。兩次在獄中頑強鬥爭、堅貞不屈。
  1929年出獄,時值國民黨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一時找不到組織,年底回到老傢。李不消沉,不等待,一邊尋找組織,一邊開展工作。1930年3月找到了京東特委,4月,在西山北頭建立共産黨小組,任組長。6月,在西山北頭建立了特別支部,李任書記。此後在段甲嶺(今屬河北省三河市)、穿芳峪、馬圈頭、門莊子、白馬泉、瓦岔莊等村建立黨支部。9月上旬,建立中共薊縣臨時縣委,李任書記。
  1930年,共産黨處於李立三“左”傾錯誤領導時期,上級黨組織要黨員全部出動,搞“飛行集會”、“公開暴動”、“創建蘇维埃”。對此,李極力抵製,同特委負責人進行了激烈爭論,無效,先後在別山、城內的集日舉行了“飛行集會”,遭到國民黨警察的鎮壓,薊縣共産黨組織遭到破壞,李被通緝、抄傢,一時無法站腳,黨組織不得不安排李去遷安縣工作。1933年秋,李不顧國民黨政府的通緝,秘密回到薊縣城,創辦“一分利”文具店,作為黨的活動聯絡點,在文具店多次召開黨員秘密會議,於1935年9月重新建立中共薊縣臨時縣委,任書記。
  在1938年冀東抗日武裝大暴動的時期,李任中共薊縣縣委軍事部長,後期任縣委書記,對發動和領導冀東西部地區的暴動做出了卓越貢獻。10月,李率領十、十八總隊隨八路軍四縱隊西撤,12月返回薊縣,恢復黨組織。葛老灣會議後,同包森、王少奇等開闢盤山抗日根據地,擴大抗日隊伍,開辦訓練班培訓抗日幹部。1940年4月成立薊平密聯合縣,任縣委書記。1943年後,任一、十四地委書記,薊東西部地區抗日鬥爭得到長足發展。不但恢復了被敵人“蠶食”的基本區,還建成包括薊縣、香河、武清、寶坻等縣廣大遊擊區的局面,直逼平、津近郊。
  李立志“不打敗日本不結婚”,年過四十,一心救國救民,直到1946年纔同呂英結婚。
  抗日戰爭勝利後直到1967年,李歷任熱河省副省長,河北省委黨委、副省長等職,地位變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沒變。1949年,薊縣、寧河、寶坻、玉田一帶大水成災;1963年,河北省大部地區遭受水災,李不顧年過花甲,體弱多病,深入災區,慰問群衆,指導救災。每到農村,總和群衆促膝談心,同吃同住,最厭煩“送往迎來”、“陪同”等一套“禮儀”。李和呂英都是黨的高級幹部,在生活上極為儉樸,但對老區親友則慷慨相助。一生沒有孩子,卻撫養七八個烈士遺孤和親友的孩子,視同親生。李對黨忠誠,總是團结大多數人一道工作,常以“海納百川。有容則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自勉。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李遭到圍攻,1967年3月1日被殘害致死。
  於慶成,1944年出生於天津薊縣。坎坷辛酸的童年和青年時代使他與泥土結下了不解之緣。1977年開始走上創作生涯,1983年進入天津美院深造。1990年起至今,從事泥塑藝術創作研究,並任《慶成泥塑館》館長。現為中國民協會員,天津美協會員,中國工美協會塑雕學會會員,北京工美協會理事。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1988年榮獲文化部授予的“民間美術工作開拓者”稱號,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大展中展出,並榮獲衆多奬項,頗受媒體的關註和國內外朋友的喜愛及收藏。1998年和2002年分別出版了兩個作品集。作品榮獲了六項外觀設計專利和一項作品表面機理的發明專利。並獲國際專利博覽會金奬。
百科大全 百科 Daquan
  Ji Xian
  薊縣
  Ji Xian
  天津市轄縣和建材基地。位於市境北部、燕山南麓。面積1451平方公裏,人口74.21萬。縣府駐城關鎮。薊縣春秋時為無終國。秦漢時為無終縣。隋置漁陽郡,唐改薊州漁陽縣。明清為薊州。1913年改薊縣。抗日時屬冀東革命根據地。原屬河北省,1973年劃歸天津市。1988年劃入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北部山地和南部平原面積大致相等。源於燕山的州河、洵河及其支流於下倉附近匯入薊運河。州河上遊的於橋水庫於1960年建成並攔洪蓄水,1984年引灤入津工程完成後為天津用水來源。
  薊縣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棉花、瓜菜。因是天津市唯一有山地區,故又是溫帶幹鮮果(柿、梨、蘋果、核桃、板慄等)、中草藥(酸棗仁、知母、柴鬍、遠志、桔梗等)和建材生産基地。1949年前工業僅有兩傢手工業作坊。現地方工業初具規模,已建立冶金、化肥、農機、水泥、建材、造紙、服裝、紡織等工業,工廠多分佈於縣城附近。津薊鐵路縱貫南北,京秦和大秦鐵路橫穿東西。與京、津(市區)、唐等主要城市均有鐵路相通。 縣城的獨樂寺是中國現存古老木結構建築之一。觀音閣高23米,是中國現存雙層樓閣建築最高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城西北13公裏處的盤山,可分為3盤:上盤鬆勝、中盤石勝、下盤水勝,因其林巒秀異,山水清奇,有“京東第一山”之美稱,躋身於中國“十五大名勝”之列。此外,縣城北30公裏處有黃崖關古長城遺址,1984年重修後開放。縣城北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厚近萬米,1984年成立國傢級地質自然資源保護區。
  獨樂寺
  (陳樹生 苑學政 王鐘印)
相關詞
旅遊洛南縣風景區天津地理古跡歷史文化
公園景區景點下營鎮森林公園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馬伸橋鎮張開下營鎮張開城關鎮張開官莊鎮張開五百戶鎮
張開西竜虎峪鎮張開洇溜鎮張開邦均鎮張開下倉鎮張開羅莊子鎮
張開白澗鎮張開侯傢營鎮張開桑梓鎮張開東施古鎮張開出頭嶺鎮
張開孫各莊滿族鄉張開孫各莊鄉張開文昌街道張開別山鎮張開尤古莊鎮
張開上倉鎮張開下窩頭鎮張開楊津莊鎮張開穿芳峪鄉張開東二營鄉
張開許傢臺鄉張開禮明莊鄉張開東趙各莊鄉漁陽鎮
天津黃崖關長城風景遊覽區天津盤山風景區八仙山次生林自然保護區
中、上元古界標準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