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中央邦(印地語:मध्य प्रदेश,拉丁字母轉寫:Madhya Pradesh)。印度中部的一省。在德幹高原與恆河平原之間,為印度最大的一邦。首府博帕爾。邦境內有數條河流流經。16-17世紀時由貢德人統治。18世紀由馬拉塔人統治。1820年左右被英國人占領。1903-1950年稱中央省和貝拉爾。1956年根據邦重新劃分法令形成。邦執政機構為90人組成的上議院和320人組成的下議院。中央邦實施了宏大的灌溉計劃。農作物盛産甘蔗和油菜及棉花;牲畜飼養則為豬。境內多森林。有煉鋼工業、電子工業、製鋁工業、造紙、機床工業、食品加工、手工藝品、紡織工業及工業研發機構。礦産有煤礦、鐵礦、錳礦和鋁礬土。 |
|
中央邦
Madhya Pradesh
印度中部的邦,故稱中央邦。面積44.3萬平方公裏。人口6,613.6萬(1991)。首府博帕爾。境內高原、盆地、山地、丘陵錯落,南有薩特普拉與溫德亞山脈,西北為馬爾瓦高原。東有溫德亞查爾—巴格爾汗德丘陵,東南為恰蒂斯加爾平原。年降水量西部800—1,000毫米,東部1,000—1,500毫米。納巴達河流貫中部,北半部則屬於恆河流域。農産有棉花、小麥、稻米、甘蔗、花生等。森林約占總面積的35%。 礦産有錳、鐵、煤等。工業以棉紡織業為主,並有造紙、製糖、人造纖維、機器製造、水泥和鋼鐵工業。德裏—孟買、德裏—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孟買鐵路從境內通過。
中央邦枕拉賈斯坦和北方邦,南接安得拉邦,東連奧裏薩邦和比哈爾邦,西臨古吉拉特邦與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的地圖形狀給人以零亂的感覺,因為北部,拉賈斯坦邦和北方邦的許多地區伸進了中央邦的內部。同樣,中央邦也有一些部分伸進了拉賈斯坦邦和北方邦。
關於“中央邦”這一地區,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從前有一座山,它日夜不斷升高,甚至可能高到遮住了太陽的光芒。仙人親眼看到這一情景,他感到這樣無休止地升高,情況非常不妙,於是他來到大山前,大山連忙嚮他行禮。仙人利用大山的這種禮貌,於是嚮它說道:“親愛的,我不回來,你就這樣一直低着頭。”仙人朝前趕路了,再也沒有回到那條路上去。從此這座大山就這樣低着頭,可能今天那座大山還在等着仙人的歸來。
這個大山就是溫蒂亞傑爾山,而那位仙人就是阿格斯疊。阿格斯疊走後,溫蒂亞傑爾山停止了升高,人們在它附近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村莊和城鎮。著名的那巴達河橫貫全部,灌溉着廣大的土地,它是印度的一條很古老的河流,印度歷史上所說的那巴達文明,就是指中央邦的古代文明。
中央邦既有緑油油的平原,又有高聳入雲的群山;既有深邃的河流峽𠔌,又有一望無際的沙漠。著名的那巴達河橫貫全邦,灌溉着廣大的土地。印度人認為那巴達河比恆河還聖潔,那巴達河的一塊石頭也有濕婆林伽那樣神聖。
中央邦城堡林立,名勝古跡很多。這些城堡和古跡都是歷代王朝的歷史見證,也反映出古代印度的燦爛文化。巴剋的石窟,桑奇的佛塔,柯糾拉豪的廟群,高爾王朝的城堡,莫臥兒王朝的建築等,都堪稱中央邦的驕傲。
該邦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棉花、玉米和豆類等。工業比較發達,主要有絲綢、製糖、紡織、造紙、鋼鐵和煤炭等。 |
|
- lat.: Madhya Pradesh
|
|
|
|
|
|
西尼瑪 | 東尼瑪 | 博帕爾 | 拉特蘭 | 達爾 | 賈巴爾普爾 | 曼德拉 | 瓜廖爾 | 薩格爾 | 烏賈因 | 哈爾達 | 印多爾 | 謝奧布爾 | 莫雷那 | 賓德 | 達迪亞 | 希瓦普裏 | 古納 | 提坎加爾 | 查塔布爾 | 潘納 | 薩地納 | 雷瓦 | 烏馬裏亞 | 沙赫多爾 | 西第 | 尼姆奇 | 曼德騷 | 沙賈布爾 | 德瓦斯 | 賈布瓦 | 巴瓦尼 | 拉吉加爾 | 維迪沙 | 西奧爾 | 賴森 | 比圖爾 | 霍桑賈巴德 | 卡特尼 | 納爾辛哈布爾 | 丁多裏 | 欽德瓦拉 | 西奧尼 | 巴拉加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