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 >北京 >豐臺區 > 長辛店街道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長辛店街辦:辦事處駐長辛店公路街甲12號,面積46.63平方千米,人口7.69萬。郵編100072。轄23個社區
  社區:南墻縫、合成公、東山坡、北關、西峰寺、陳莊、東南街、崔村二裏、建設裏、光明裏、玉皇莊、裝甲兵工程學院、杜傢坎、二七車輛廠、張郭莊、槐樹嶺、蘆井、朱傢墳南區、朱傢墳北區、趙辛店、北崗窪、張傢墳、朱傢墳西山坡。
  
  110106011 長辛店街道
  110106011001 南墻縫社區
  110106011002 合成公社區
  110106011003 東山坡社區
  110106011004 北關社區
  110106011005 西峰寺社區
  110106011006 朱傢墳南區社區
  110106011007 朱傢墳西山坡社區
  110106011008 朱傢墳北區社區
  110106011009 張傢墳社區
  110106011010 趙辛店社區
  110106011011 北崗窪社區
  110106011012 崔二裏社區
  110106011013 裝甲兵工程學院社區
  110106011014 建設裏社區
  110106011015 東南街社區
  110106011016 陳莊社區
  110106011017 光明裏社區
  110106011018 杜傢坎社區
  110106011019 玉皇莊社區
  110106011020 車輛廠社區
  110106011021 張郭莊社區
  110106011022 槐樹嶺社區
  110106011023 蘆井社區
  
  (以下為不同來源的2002年資料)
    長辛店街道 辦事處駐長辛店公路街甲12號,面積46.63平方千米,人口7.69萬。郵編100072。轄23個社區:南墻縫、合成公、東山坡、北關、西峰寺、陳莊、東南街、崔村二裏、建設裏、光明裏、玉皇莊、裝甲兵工程學院、杜傢坎、二七車輛廠、張郭莊、槐樹嶺、蘆井、朱傢墳南區、朱傢墳北區、趙辛店、北崗窪、張傢墳、朱傢墳西山坡。(根據豐臺年鑒)
No. 2
  長辛店街道 辦事處駐長辛店公路街甲12號,面積46.63平方千米,人口7.69萬。郵編100072。轄23個社區:南墻縫、合成公、東山坡、北關、西峰寺、陳莊、東南街、崔村二裏、建設裏、光明裏、玉皇莊、裝甲兵工程學院、杜傢坎、二七車輛廠、張郭莊、槐樹嶺、蘆井、朱傢墳南區、朱傢墳北區、趙辛店、北崗窪、張傢墳、朱傢墳西山坡。(根據豐臺年鑒)
  長辛店街道 轄23個社區:南墻縫社區、合成公社區、東山坡社區、北關社區、西峰寺社區、朱傢墳南區社區、朱傢墳西山坡社區、朱傢墳北區社區、張傢墳社區、趙辛店社區、北崗窪社區、崔村二裏社區、裝甲兵工程學院社區、建設裏社區、東南街社區、陳莊社區、光明裏社區、杜傢坎社區、玉皇莊社區、二七車輛廠社區、張郭莊社區、槐樹嶺社區、蘆井社區。
  歷史與沿革
  長辛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自古以來是華北平原腹地、太行山東麓永定河以西商賈客旅的聚集之處。面積3平方公裏,包括扶輪鬍同、自來水鬍同、長辛店大街、大寺口、祠堂口等49個街巷。元代稱澤畔店,明代形成長店和新店2個村落,清代長店於新店連接,稱長新店,後衍化為長辛店,當地人俗稱“新店”。長辛店鎮形成後,隸屬於順天府宛平縣。民國初年,改隸京兆尹宛平縣。1928年北京改為北平特別市,原京兆地方所屬各縣一律劃歸河北省。長辛店鎮為宛平縣2區駐所,宛平八鎮之一。1937年,因宛平縣署遭戰火毀壞,宛平縣署牽長辛店鎮老爺廟。1948年12月華北野戰軍一部和平解放該鎮,更名為北平市第18區政府。1949年1月設長辛店鎮公所,1950年與豐臺區合併為12區,後更名為豐臺區。長辛店設鎮政府,1954年改為長辛店鎮辦事處。1974年4月將朱傢墳街道辦事處所轄朱傢墳1—5裏、張傢墳等居民區劃入。1990年11月撤鎮,改稱長辛店街道辦事處。
  長辛店是近代中國工人革命運動的搖籃,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1918年初蔡元培在長辛店創辦了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1918—1919年毛澤東兩次到長辛店宣傳革命思想;1921年1月中國最早的工人勞動補習班在這裏建立,由鄧中夏親自授課,並在黨的領導下舉行了中國工人第一次慶祝“五.一勞動節”活動;1923年2月7日由長辛店鐵路工人發動了舉世矚目、震驚世界的“二.七”大罷工。
豐臺區長辛店街道名片-北京市
  歷史與沿革
  長辛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自古以來是華北平原腹地、太行山東麓永定河以西商賈客旅的聚集之處。面積3平方公裏,包括扶輪鬍同、自來水鬍同、長辛店大街、大寺口、祠堂口等49個街巷。元代稱澤畔店,明代形成長店和新店2個村落,清代長店於新店連接,稱長新店,後衍化為長辛店,當地人俗稱“新店”。長辛店鎮形成後,隸屬於順天府宛平縣。民國初年,改隸京兆尹宛平縣。1928年北京改為北平特別市,原京兆地方所屬各縣一律劃歸河北省。長辛店鎮為宛平縣2區駐所,宛平八鎮之一。1937年,因宛平縣署遭戰火毀壞,宛平縣署牽長辛店鎮老爺廟。1948年12月華北野戰軍一部和平解放該鎮,更名為北平市第18區政府。1949年1月設長辛店鎮公所,1950年與豐臺區合併為12區,後更名為豐臺區。長辛店設鎮政府,1954年改為長辛店鎮辦事處。1974年4月將朱傢墳街道辦事處所轄朱傢墳1—5裏、張傢墳等居民區劃入。1990年11月撤鎮,改稱長辛店街道辦事處。
  長辛店是近代中國工人革命運動的搖籃,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1918年初蔡元培在長辛店創辦了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1918—1919年毛澤東兩次到長辛店宣傳革命思想;1921年1月中國最早的工人勞動補習班在這裏建立,由鄧中夏親自授課,並在黨的領導下舉行了中國工人第一次慶祝“五.一勞動節”活動;1923年2月7日由長辛店鐵路工人發動了舉世矚目、震驚世界的“二.七”大罷工。
  自然環境
  長辛店街道位於豐臺區西南方向、永定河西岸,屬城鄉結合農居雜居地區。地貌東低西高呈典型的丘陵地帶。辦事處機關設在長辛店公路街,距區政府約7公裏,是區政府22個行政區域之一。
  行政區劃
  長辛店街道轄區總面積為58公裏,現有居民2.92萬戶、總人口7.9萬,現有居委會23個。長辛店街道東與宛平地區辦事處相鄰,南與房山區長陽鎮接壤,西接雲崗街道辦事處,北與石景山古城和門頭溝區永定鎮交界。
  城市建設
   1、道路及交通:長辛店境內現有8條主要道路和49條鬍同。境內有京九鐵路、京廣鐵路、京周公路、京石高速路、大灰廠路、朱雲路、長興路、二七機車廠路等路段。途經309、310、327、329、339、391、624、759、917、937、964、971、983、984路公交車。
  2、居民區建設:長辛店街道的居民區分為五大片:大街、朱傢墳、橋西、槐樹嶺、張郭莊,共有社區居委會23個,轄區人口7.9萬,歷史上居民多以經商為業,人口結構較為穩定,以世代居住於此的本地人居多。是一座近代鐵路工業重鎮,轄區內有北京二七機車廠、二七車輛廠、二七通信工廠、北方車輛製造廠、北方車輛研究所等單位155傢,駐軍部隊有裝甲兵工程學院、63963部隊、57046部隊、總參51所八一軍體大隊等12傢軍事單位。
  3、緑化建設:轄區內植物多以北京楊、白毛楊、國槐及常緑樹木為主,年增加緑地10000平方米;植樹1.65萬棵;種植花卉4.7萬株,現在已建成花園式單位13個。
  4、商業區:現有長辛店大街、朱傢墳、橋西、張郭莊和槐樹嶺商業區。
  5、通信建設:由原來的816支局發展到現在的8330、8380、8384、8386、8387、8388局、鐵通5113、5115局及小靈通基建站,覆蓋住整個長辛店地區。
  6、地區水資源:有日供水能力為4.3萬立方米的自來水廠水廠。境內的河流有:九子河、牤牛河。
  7、市政及環境建設:
  完成2個精品街的建設,今年共計鋪路三條近4000平方米,共完成鍋爐改造28臺,煙囪加裝了油煙淨化裝置,從根本上治理大氣污染。
  規劃建設發展
  早在1958年的北京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中就將長辛店列入衛星鎮。1984年地區成立規劃領導小組和辦公室。1986年5月提出“長辛店規劃設想”。1988年6月完成“長辛店地區總體規劃”和“長辛店鎮詳細規劃”。今年,在已經建成的辛佳小區基礎上,正在實施京石危舊房改造。
英文解釋
  1. :  Changxindian Subdistrict
近義詞
長辛店
包含詞
豐臺區長辛店街道長辛店大街社區衛生服務站豐臺區長辛店街道玉皇莊社區衛生服務站
分類詳情
北關陳莊張傢墳趙辛店張郭莊
東南街西峰寺朱傢墳西山坡北崗窪朱傢墳北區
朱傢墳南區蘆井槐樹嶺二七車輛廠杜傢坎
裝甲兵工程學院玉皇莊光明裏建設裏崔村二裏
東山坡合成公南墻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