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级行政区划 : 中国 >北京 >丰台区 > 南苑乡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南苑乡:乡政府驻大红门南里11号楼,面积56.7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编100075。辖15个村委会
  行政村:南苑、槐房、新宫、右安门、花园、马家堡、西铁营、大红门、果园、东罗园、石榴园、时村、东铁营、成寿寺、分钟寺。
  
  110106203 南苑乡
  110106203200 西铁营村
  110106203201 右安门村
  110106203202 花园村
  110106203203 马家堡村
  110106203204 东罗元村
  110106203205 果园村
  110106203206 时村
  110106203207 石榴庄村
  110106203208 大红门村
  110106203209 东铁营村
  110106203211 分中寺村
  110106203212 南苑村
  110106203213 槐房村
  110106203214 新宫村
  
  (以下为不同来源的2002年资料)
    南苑乡位于北京市区南部,丰台区东部,北与崇文、宣武相接,南与大兴区接壤,东与朝阳区相连,西与花乡、卢沟桥毗邻,乡域内有9个办事处。面积为57.2平方千米,2002年总户数10908户,常住人口26758人。辖15个行政村:分钟寺村、西铁营村、果园村、槐房村、东铁营村、成寿寺村、石榴庄村、马家堡村、东罗园村等。(根据丰台年鉴)
北京市市辖区丰台区
  地理方位:南苑乡位于丰台区东部,距丰台区区政府10公里。地处永定河冲击扇平原,地势平缓,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海拔42~36米,平均地形坡度在5%左右。凉水河及其3条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过。行政区划:南苑乡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总人口26758人,现有15个行政村,设15个村委会。行政区划沿革:1948年,大红门以南地区属北平市南苑区,北部属北平市第十五区,后两区合并,曾改名23区、14区和11区。1952年8月,11区改名为南苑区,1958年8月,南苑区建制撤销,原地区分别划归大兴县和丰台区,1958年8月成立南苑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建南苑农村办事处,1987年2月又改建南苑乡人民政府。重要商业区:南苑乡的大红门服装商业街就坐落在南中轴路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知名的品牌效应是大红门服装经营的优势。大红门服装产业在区、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支持下,通过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商户的共同努力,经过20年的发展,大红门地区目前已形成20多家中等规模以上的服装批发市场,吸引了浙江、广东、福建和江苏等地区的大量货源和资金,日货物吞吐量达1600吨,高峰时日货物吞吐量达2000多吨,年交易额近300亿元,占北京市同类商品交易额的54.5%,已成为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它的产品不但辐射全国各地,还远销欧洲、俄罗斯、乌克兰、朝鲜半岛等国家和地区。城市建设与规划:南苑乡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步伐加快,乡村建设规模有序发展。南苑乡不断改革、调整、完善、创新,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快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旧村改造步伐,槐房、新宫、时村、果园、右安门、成寿寺等村旧村改造已初具规模。其中时村村一、二期开发慧时家园、都市绿洲,槐房村开发的城南嘉园,右安门村开发的星河城,成寿寺村开发的世纪风景,乡永联开发公司开发的瑞丽江畔等已经成为南城较有影响的楼盘项目。根据两代会提出的“加快城市化建设,全面实现‘四七二’总体发展”的目标,全乡规划建设进一步得到发展,年开复工面积180.8万平方米,其中年内新开工面积9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1.4万平方米;强化路网建设,完成了方庄路南延工程1.5公里,右外大街路南延2.9公里,马西路南延工程也正在开工建设,将进一步为地区发展优化环境。
No. 3
  南苑乡位于北京市区南部,丰台区东部,北与崇文、宣武相接,南与大兴区接壤,东与朝阳区相连,西与花乡、卢沟桥毗邻,乡域内有9个办事处。面积为57.2平方千米,2002年总户数10908户,常住人口26758人。辖15个行政村:分钟寺村、西铁营村、果园村、槐房村、东铁营村、成寿寺村、石榴庄村、马家堡村、东罗园村等。(根据丰台年鉴)
  乡政府驻大红门南里11号楼,面积56.7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编100075。辖15个村委会:南苑、槐房、新宫、右安门、花园、马家堡、西铁营、大红门、果园、东罗园、石榴园、时村、东铁营、成寿寺、分钟寺。
  行政区划:
  南苑乡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总人口26758人,现有15个行政村,设15个村委会。行政区划沿革:1948年,大红门以南地区属北平市南苑区,北部属北平市第十五区,后两区合并,曾改名23区、14区和11区。1952年8月,11区改名为南苑区,1958年8月,南苑区建制撤销,原地区分别划归大兴县和丰台区,1958年8月成立南苑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建南苑农村办事处,1987年2月又改建南苑乡人民政府。
  南苑乡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大红门纺织品行业
  位于京城龙脉——南中轴路上,北起南三环木樨园,南至凉水河北岸。形成了以批发流通为主,带动产销的商品流通市场体系,构成了较规模的大红门服装商业圈。整个商业区域内共有服饰、纺织品、鞋帽等综合市场24家,各类商户7000多个,总营业面积24万平方米,累计投资5.1亿元人民币,年总交易额3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市场。大红门服装商贸区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依托华北,面向全国,辐射亚欧的服装轻纺产品集散地。
  (一)服装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大红门服装商贸区发展的基础
  服装专业市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与服装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密不可分。大红门服装商业圈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由服装企业和经销商户自发聚集而成。到90年代初,京温、大红门服装商贸城、新世纪等服装市场相继建成,大红门初步实现了从大棚经济到现代化市场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因势利导,统一规划,使大红门服装商贸区成为北京服装流通领域的重要交易场所。南苑乡政府是大红门服装商贸区的投资主体,2006年南苑乡纳税3.6亿元,其中大红门商贸区纳税额占30%,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1.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大红门服装商贸区》位于北京南中轴路两侧,北距天安门5公里,临北京著名的商业中心——前门、大栅栏、天桥,这一地区,“老字号”林立,是2008年奥运期间的重要商贸区;南接大兴服装生产聚集区,是保证大红门经营户产品迅速上柜的基地。大红门地区交通便利,客商云集,适宜建立一个具有设计、制造、信息、物流、服务多功能为一体的完整服装商贸核心区体系。
  大红门地区拥有充足的发展空间,有连片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有条件结合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风格和市场全面升级演变的需要,合理配置展示、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等的配套产业,建设品牌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大红门服装商贸核心区。
  2.市场已具规模,辐射全国各地。大红门成熟的市场环境,为其缔造了无限商机。目前商贸区内现有各类服装、鞋帽、辅料、纺织品、日用百货交易市场39家,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15000个摊位,日货物吞吐量2000吨左右。商贸区内多种经营模式混合发展,即批发、代理、加盟等经营模式交叉使用,多资源经营。从面料供应、成衣加工到批发零售等,各环节一应俱全。年交易额占北京纺织服装鞋帽年交易额的54.5%,交易产品覆盖华北、东北、西北三北地区,是北京、天津、内蒙、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市重要的服装物流中转地。还远销欧洲、俄罗斯、乌克兰、朝鲜半岛等国家和地区。
  3.产业特色突出,各地品牌云集。大红门服装商贸核心区是以服装产业链为主线建造和发展的,南苑乡已对“大红门”商标注册,并设计了VI标识。商贸区内一批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入驻,例如华伦天奴.露迪、梦特娇、凯普狄诺、金利来、雅戈尔、卡丹路、苹果、纤丝鸟、李宁、背靠背、鹿王、鄂尔多斯、赛琪、佐罗世家、布宜坊、圣天狐、彬依奴、英伟、阿依莲、乔顿、劲霸、七匹狼、恒源祥、申花、东方夫人、太子龙、红豆、安慧子、维格、奥豹、都市女秀、诺曼琪、西域骆驼、波斯登、雅璐、南极人、佐丹奴、方仕、彬彬、迪奥、花花公子、金盾、袋鼠、卡帝乐鳄鱼、威铭、报喜鸟、三枪、宾度、啄木鸟、夏蒙、蓝威龙、安踏、红马蚁、康奈、红蜻蜓、圣大保罗、金猴、森达、双星。市场与这些企业及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内很多著名服装企业就是依靠“大红门”发展起来的。目前,还不断有新的企业要求进入市场经营,营业场地一直供不应求。
  4. 政府大力支持,地位日显重要。北京的服装产业要在服务全国中壮大发展自己。北京市在《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调整优化服装商业布局,打造不同特色的品牌街区以满足不同需求为着眼点,对现有的商业设施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形成具有北京特色和现代气息的不同时装类别、不同功能、多种档次的商厦、街区和分销中心。”
  为提升大红门地区服装市场的竞争力,2003年丰台区政府引入服装商业核心区CBC(Clothing Business Center)概念,拟以服装产业为核心,结合相关配套产业(物流、贸易、教育、营销服务等)形成特色商业区域,计划启动五大系统建设,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购物广场、生活配套服务、信息服务系统、物流储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2005年,北京市委书记刘琪到大红门地区调研时指出:大红门地区要围绕服装销售、展示等,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把丰台大红门地区建成中国北方服装集散地,使服装产业成为丰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带动丰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来自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大红门服装商贸区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优越的地理位置、庞大的规模和客户群体以及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在大红门打造北京“时装之都”的服装商贸核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台区南苑乡名片-北京市
  地理位置:
  南苑乡位于丰台区东部,距丰台区区政府10公里。地处永定河冲击扇平原,地势平缓,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海拔42~36米,平均地形坡度在5%左右。凉水河及其3条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过。
  行政区划:
  南苑乡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总人口26758人,现有15个行政村,设15个村委会。行政区划沿革:1948年,大红门以南地区属北平市南苑区,北部属北平市第十五区,后两区合并,曾改名23区、14区和11区。1952年8月,11区改名为南苑区,1958年8月,南苑区建制撤销,原地区分别划归大兴县和丰台区,1958年8月成立南苑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建南苑农村办事处,1987年2月又改建南苑乡人民政府。
  重要商业区:
  南苑乡的大红门服装商业街就坐落在南中轴路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知名的品牌效应是大红门服装经营的优势。大红门服装产业在区、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支持下,通过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商户的共同努力,经过20年的发展,大红门地区目前已形成20多家中等规模以上的服装批发市场,吸引了浙江、广东、福建和江苏等地区的大量货源和资金,日货物吞吐量达1600吨,高峰时日货物吞吐量达2000多吨,年交易额近300亿元,占北京市同类商品交易额的54.5%,已成为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它的产品不但辐射全国各地,还远销欧洲、俄罗斯、乌克兰、朝鲜半岛等国家和地区。
  城市建设与规划:
  南苑乡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步伐加快,乡村建设规模有序发展。南苑乡不断改革、调整、完善、创新,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快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旧村改造步伐,槐房、新宫、时村、果园、右安门、成寿寺等村旧村改造已初具规模。其中时村村一、二期开发慧时家园、都市绿洲,槐房村开发的城南嘉园,右安门村开发的星河城,成寿寺村开发的世纪风景,乡永联开发公司开发的瑞丽江畔等已经成为南城较有影响的楼盘项目。根据两代会提出的“加快城市化建设,全面实现‘四七二’总体发展”的目标,全乡规划建设进一步得到发展,年开复工面积180.8万平方米,其中年内新开工面积9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1.4万平方米;强化路网建设,完成了方庄路南延工程1.5公里,右外大街路南延2.9公里,马西路南延工程也正在开工建设,将进一步为地区发展优化环境。
  经济发展:
  2003年南苑乡国内生产总值5.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4.3亿元,占81%;比上年的77.3%增加3.7个百分点。近年来,结合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南苑乡对第二产业采取巩固、调整和完善的战略,同时大力发展适合城市化进程要求的第三产业,坚持以土地规划为龙头,加快旧村改造和土地开发的速度,使全乡的第三产业和税收都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税收的增长以地方税最为明显。
英文解释
  1. :  Nanyuan township
近义词
南苑
分类详情
张开花园村京都轻纺城果园村东铁营村南苑村
右安门村大红门村成寿寺村槐房村西铁营村
马家堡村分钟寺村石榴园村东罗园村新宫村
石榴庄村分中寺村东罗元村时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