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资料来源: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例子: 天步悠长,人道短矣,~,无早晚矣。★晋·陆机《思亲赋》
| | 见“ 异涂同归 ”。 | | 异途同归
yì tú tóng guī
近 :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反 :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解释】途:道路;归: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到达相同的目的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晋·陆机《思亲赋》:“天步悠长,人道短矣,~,无早晚矣。” | | 成语名称 异途同归 汉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释义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使用例句 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
★晋·陆机《思亲赋》 | | 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殊途同归, 异口同声, 不谋而同, 口碑载道, 如出一口, 众口一词, 千篇一律, 同工异曲, 异曲同工, 殊涂同归, 众口一辞, 众口如一, 众口同声 | | 争多论少, 争长论短, 云泥之别, 云龙井蛙, 交头接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众说纷揉, 众说纷纭, 切切私语, 各执一词, 各执己见, 各抒己见, 大相径庭, 截然不同, 斤斤计较, 窃窃私议, 窃窃私语, 街谈巷议, 见智见仁, 言人人殊, 议论纷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