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鄉鎮概況
官渡鎮地處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過渡地帶,位於赤水市東部,地跨東經106°04′——106°07′,北緯28°03′——28°06′。東與四川合江縣天堂壩接壤,東南與習水東皇、赤水市石堡鄉相連,西與葫市鎮連接,北與長期鎮為鄰,S208省道馬合公路貫穿全境。鎮所在地距赤水市區72公裏,東南離習水縣城47公裏,北距合江縣城46公裏。轄區面積204平方公裏,轄九個行政村56個村民組,1個社區居委會3個段,人口29082人。
自然資源
官渡屬貴州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鼕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境內奇形怪狀丹霞岩石甚多貴州省赤水市官渡鎮,長嵌溝、官嵌溝國傢級風景名勝區重巒疊嶂,溝壑縱橫,特別是官嵌溝古老桫欏茂密,百鳥爭鳴,群猴跳躍,勝景迷人。
文化古跡
官渡鎮歷史、文化悠久,境內宋墓甚多,有不少崖刻、崖墓等浮雕石刻文物,有明代時期修建的太平寺廟宇,光緒五年在羊馬溪為“邑賢侯吳大老爺”樹立的“清慎勤廉”紀念碑。
基礎設施
十五年來,歷屆黨政領導班子搶抓機遇,開拓創新,頑強拼搏,按照“竹業強鎮、項目興鎮、三産富鎮和依法治鎮”的發展思路,建成通村公路13條,通車里程達88.4公裏,開通光纜通訊電話和光纜閉路電視,建立了移動通訊臺站3個。在小城鎮建設方面,按照“新區開發和老街改造並舉,以老街改造帶動新區開發,以新區開發促進老街改造”的思路,圍繞習水河、官石公路、馬合公路、漁灣、官渡、小叉三座大橋,即“一河二路三橋”規劃建成3.5平方公裏的中心集鎮。建成農貿市場2個,三級停車場1個,改造新建小區3個,王爺廟新建街車水馬竜、商賈雲集,老街農貿市場貿易繁榮,仙鶴河濱新區如火如荼,集鎮功能日趨完善。進一步美化、亮化、淨化了人居環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2812男11892女10920家庭戶戶數7372家庭戶總人口(總)22785家庭戶男11872家庭戶女109130-14歲(總)62240-14歲男33190-14歲女290515-64歲(總)1432515-64歲男750815-64歲女681765歲及以上(總)226365歲及以上男106565歲及以上女1198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032 |
|
官渡鎮位於赤水市東部,地處東經106°07′,北緯28°03′—28°36′距赤水市區72公裏,距習水縣城47公裏,距四川省合江縣城46公裏。東北面與四川省合江縣接攘,東南面與習水縣及本市石堡鄉相連,北面與本市長期鎮相鄰,西面與本市葫市鎮連接。全鎮國土面積204平方公裏,其中耕地23466畝,山林面積54160畝,下轄9個行政村56個村民組,1個街道居委會。全鎮人口2843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97人,農業人口24640人。官渡鎮歷史文化悠久,曾是習水縣政府所在地,是當年紅軍長徵戰鬥過的革命老區。區域位置優越,交通方便。S209省道(馬合公路)貫穿全境。官(渡)葫(市)公路和官(渡)石(堡)公路起始地與S209省道呈“十”字排列,官渡是赤水市東部片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各項事業發展迅速,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
官渡鎮地處黔北山地與四川盆地南部銜接地帶,地貌為一𠔌兩坡。習水河𠔌,地形多為低山近嶺和中低山地,最低海拔250米左右。最高海拔1600米左右。自然氣候為中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2℃年無霜期357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四季分明,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壤多為紫色砂壤土,盛産水稻、玉米、荔枝、竜眼、柚子、柑桔、竹婁等作物。
由於自然環境原因和歷史原因,造成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僅達到825元左右。交通信息閉塞,教育、醫療衛生條件差無法保障最基本的醫療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農業産業結構單一,傳統的“糧——豬”型生産模式貫穿於整個農業生産全過程。經濟基礎薄弱,因而2002年被貴州省定為三類貧睏鄉鎮。 |
|
- : Guandu Town
|
|
官渡 |
|
|
|
光明村 | 蓮花村 | 萬傢村 | 姜家村 | 永安村 | 高峰村 | 斑竹村 | 大田村 | 茶坪村 | 七一村 | 橋頭村 | 皂角村 | 平陽村 | 上坪村 | 金寶村 | 迎豐村 | 安民村 | 桂花村 | 倉頭村 | 大池村 | 全新村 | 後壩村 | 沙嘴村 | 金銀村 | 鐘嘴村 | 文昌廟村 | 石板板村 | 新騎村 | 石夾口村 | 漁灣村 | 角上村 | 塘村村 | 窯廠村 | 評議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