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總面積2172.6平方千米。2003年末總人口38.4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仡佬族、侗族。
縣人民政府駐湯山鎮,郵編:555100。代碼:522224。區號:0856。拼音:Shiqian Xian。 | | 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地區西南部,周邊與江口、印江、思南、餘慶、鳳岡、鎮遠、施秉8縣相鄰石阡新全城景色。全縣轄18鄉鎮,總面積2173平方公裏,總人口38.03萬人,其中仡佬、侗、苗、土傢等12個少數民族占人口總數的62%。全縣有耕地31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38%。石阡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産、文物名勝衆多,有國傢級保護單位萬壽宮等明代古建築群。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府文廟、太虛洞和“紅二六軍團司令部”舊址。
1992年,石阡被列為貴州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評定為革命老區。石阡縣資源豐富,特別是低熱礦泉堪稱一絶,素有“泉都”之稱,1995年被列為省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距縣城南端30公裏的佛頂山方圓45平方公裏,原始生態植被保護完好,與梵淨山譽稱姊妹山,是難得的科考、探險旅遊之地。 | | 石阡縣轄7個鎮、2個鄉、9個民族鄉:湯山鎮、本莊鎮、白沙鎮、竜塘鎮、花橋鎮、五德鎮、中壩鎮、河壩場鄉、國榮鄉、聚鳳仡佬族侗族鄉、竜井侗族仡佬族鄉、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楓香侗族仡佬族鄉、青陽苗族仡佬族侗族鄉、石固仡佬族侗族鄉、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甘溪仡佬族侗族鄉、坪山仡佬族侗族鄉。
石阡縣通過深入調研,深挖並解决影響工作、製約發展的有關問題,在開門納諫,廣泛徵集科學發展良策的基礎上,組建黨政考察團外出考察學習,邀請專傢舉辦專題講座等方式,提高幹部的執行力。目前,全縣已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在農村大力發展茶葉産業,在縣城大力發展溫泉産業,提升優勢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中國苔茶之鄉”,打響“中國溫泉之鄉”,用15年時間實現産業發展新跨越,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越,實現石阡形象新跨越。 | | 石阡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民族服飾文化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內容之一。
石阡居住着仡佬、侗、苗等1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2%。各民族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相互融合,創造出大量極具地方特色、彰顯民族神韻的民族服裝及裝飾品。鼎盛時期,該縣生産的排須、吊穗等用於製作民族服裝的工藝産品,曾暢銷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18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東南亞、東歐。
石阡民族服飾何以有如此魅力?
據《石阡民族志》記載,明清時期,縣內萬安鄉、北塔鄉(今屬湯山鎮)、竜洞鄉(今屬大沙壩鄉)等地,傢傢戶戶有紡紗機,婦女織布除保證全家穿用外,還可拿到市場上交換錢糧。民國時期,縣內養蠶、紡紗、織布、印染更為興盛。縣城東門外雙獅子、南門外新教場、老教場和啓靈觀4處,栽桑80餘萬株。民國十五年(1926年),文廟節孝祠還開辦了蠶桑學校,每年一期,培訓150多人。北塔鄉新場、下屯等地的成、曾、彭等姓仡佬族人,傢傢養蠶抽絲。縣城冉、邱、徐、李等仡佬族、侗族10餘戶居民生産的綉花錢,除供本縣外,還遠銷鎮遠、施秉、凱裏等周邊地區。萬安、北塔、竜洞、孫傢坪等地的手工土白布,除自用和縣內暢銷外,還銷往安順、餘慶、黔南等地。
解放後,石阡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藝品的發展,組建了石阡民族絲織廠,購買年産綫3000公斤,排須20萬米,絲綢15000米,主要生産用於製作民族服裝的排須、吊穗等民族服飾。自1962年開始,産品一直供不應求,暢銷新疆、青海等18個省市自治區,遠銷東南亞、東歐。當時産值已達30萬元。1983年,該縣生産的排須、吊穗獲國傢民委、輕工業部授予“優質産品”稱號。1988年,石阡民族絲織廠還出席了國務院、國傢民委組織召開的首屆民族先進表彰大會。
新世紀的今天,石阡縣提出了建設“公園縣、療養縣、旅遊縣”的奮鬥目標,大力挖掘民族民間文化。隨着樓上千年古寨、堯上仡佬族文化旅遊村等鄉村旅遊景點的日趨完善,日漸稀少的筒裙、破肚衣等石阡民族服飾又逐步走嚮前臺。筒裙,是石阡仡佬族婦女服飾,上衣短僅及腰,袖背上有鱗狀花紋,中段為羊毛織成,染成紅色。穿戴時,許多婦女還喜歡在外罩上青色無袖長袍,長袍前短後長,穿時從頭套下,同時係上綉花圍腰,形成一套搭配協調、漂亮美觀的民族服裝。破肚衣,是仡佬族青壯年男子夏秋常穿的對襟短衫,無領,有的訂布扣7至9粒,也有的不訂扣子,肚子常露,故稱破肚衣。另外,綉花鞋墊、荷包,刺綉背肚、披肩,挑花圍裙、香包以及排須、吊穗等民族手工藝品,已成為外來客人爭相購買的旅遊紀念品。
民族服飾已逐步成為當地居民嚮外展示自己獨特民族文化的主要窗口。 | |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位於貴州省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堯上組,文化村坐落在佛頂山腳,包溪河畔,距縣城38公裏,從縣城出發,車程大約需要1小時。該村居住着六十七戶仡佬族居民,所有的房屋都是兩層。前面伸出挑廊,典型的吊腳樓式建築,但又有其獨特之處,門高坎,窗鏤花、雕梁畫棟、飛檐鬥角,左右兩個廂房,呈“凹”字形,十二根木柱承受着整棟木房的重量,除宗祠為懸山頂建築外,其餘均為歇山頂建築,總體結構精巧、造型奇特。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這裏的仡佬族人沿襲着祖先留下的習俗,並保持着他們獨特的民族風格。仡佬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有節日都要在一個土坑裏燃起篝火,不分男女老幼齊聚於火旁歡歌起舞。堯上仡佬族最重大的節日就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一的敬雀節了,每當這天,傢傢戶戶都要做糍粑,宰殺豬、牛、羊、馬四牲祭祀神鷹和十二衹彩鳳,祈禱傢業興旺和五穀豐登。除此之外,還要上演本民族特有的藝術節目舞毛竜、儺戲、薅草鑼鼓、木偶戲等。堯上仡佬族文化村有一條延伸至包溪峽𠔌的正街,是民族風情區的主幹道,裏面有仡佬族獨具特色的小吃和商品。正街的左邊有條小街通往垂釣塘,往前走幾步便可看到民俗表演場,所有的民俗活動都在這裏舉行。左邊有棵大樹叫猴慄樹,樹體高大。需要四個人才能合抱住,樹上神奇般地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蘭草,更有蜜蜂常年縈繞!被當地居民視為神樹.該景區日趨完善,吸引了大批外地遊客前往遊覽.
樓上古寨
樓上古寨位於貴州省石阡縣城西南的廖賢河畔,距縣城15公裏。距國榮鄉政府9公裏,從石阡縣城出發大約需要45分鐘車程,景區面積約4.2平方公裏,現有4個村民組,住戶150戶,547人,村民皆為侗族,至今仍保持着獨特的民族風俗,如唱山歌、哭喪哭嫁、吹嗩等習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民俗採風於一體的民族歷史文化古寨。樓上原來不叫“樓上”,而叫“寨紀”,因正樓上一水溝處有一座樓房,下面長長的巷道為過道,便叫“樓巷”,因“上”與“巷”諧音,久而久之村民便習慣地稱之為“樓上”了。樓上居住的村民都姓周,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生生不息,迄今已發展到十九代4000餘人。樓上古寨的文化底藴被“古”字體現,寨中擁有一大片古樹,由紫薇、丹桂、紅楓、柏樹組成,據專傢考證,這古樹在300年以上。最為奇特的是七株楓樹呈“北斗星”形狀分佈,七株楓樹上棲息着上千衹白鶴,而白鶴們從不到其它古樹上居住。古樹林邊的高坡上建有梓潼宮和戲樓。梓潼宮始建於明代萬歷年間,供奉聖像四尊。戲樓始建於清朝末年,專演木偶戲。古寨坐東北面西南,依山而建,其整體佈局為“壽”字形結構,所有巷道均為青石鋪就。青石板兩旁,是清一色的青瓦木屋,且都是明清建築。傢傢戶戶的木窗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或梅花、或蜻蜓、或蝴蝶、或喜鵲,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古寨的前面是波平如鏡的梯田,一直延伸到廖賢河邊。順着小溝坎上的小路去廖賢河邊,必經一座橋,橋名楠桂橋,建於明末崇禎二年(1629)。寨中古墓衆多,值得一提的是文林郎古墓。樓上古寨是中國鄉村歷史文化的縮影,流傳了數百年至今保存完好,沒有缺角少頁的版本,吸引了衆多的遊客。
石阡,地處黔東北,因地質構造奇特,地熱資源十分豐富,溫泉出露點達20餘處;另有一條地下熱水河和熱水溪,素有泉都之稱。在衆多的溫泉中,以石阡溫泉最為盛名。石阡溫泉,又名城南溫泉,位於縣城南鬆明山麓,距竜川河右岩馬鞍岩30米,高於江面12米。泉水從山麓石隙中間涌出,水溫47.50C,出水量為45.83噸/小時。熱氣騰騰,水聲嘩嘩,奔瀉入江,源泉滾滾,晝夜不捨,冷曖相融,浪濤拍岩,珠飛玉濺,蔚為驚嘆。清郡守崔詩有贊曰:"斯泉靈幻極,地噴水如湯。暖沸膚添潤,雲蒸氣自香。人心能去垢,炎世就生涼。獨有探奇客,臨流歌未央。"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浴後可淨膚發,愈風濕瘡諸疾。《石阡縣志》(民國)載:"鼕浴則身暖而寒退,夏浴則體輕而閔生,夜浴則睡眠安穩,疲浴則精神復振......
溫泉於人之身體健康,受益匪淺。關於溫泉的起源,當地有神話流傳。從前,一勘輿傢由雲南驅趕火竜,行抵石阡,見山水幽美,物産豐富,人民勤勞儉樸,不忍離去,乃將火竜鎮於江底,尾在雲南,頭在石阡,從地下噴出溫泉,利民浣浴。勘輿傢臨終前,囑將其埋葬於溫泉北面小山上叢林間,罩以三層石塔,永鎮火竜於其下,為石阡萬民世代謀幸福。溫泉所臨江河,乃有竜底江或竜川河之名。約16世紀前,溫泉尚無建築物覆蓋,人井為池,始濯于云蒸日照之中,舊志稱為"溫泉浴日"。溫泉初具規模,始於明萬歷三十年(1606年)鼕,由雲南人江大鯤任石阡知府所創建,距今393年。自此以來,歷代官府百姓幾經籌款改擴或重建,終於形成設施完善、規範宏大和集洗浴、遊覽於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據《貴州通志》載:大者如盤屋,小者中有石門,環為太極,可供出入,而景象尤奇。"1920年,始建簡易女塘,乃有上、中、下三塘及官塘,為官僚紳士所用;中為男民塘,係後來掘地"。有銘碑竪於官塘院中:"泉溫可濯,水清可鑒,男女有別,德不逾閑。"碑文書法造詣高,隸書陰刻,明快清晰。
官塘之水。由地蒸蒸日上,由古老石泉中涌出,夾以氣泡,如鼎沸然。清河南任元敏詩曰:“滾滾長流似沸湯,鬆明山下甃方塘。”中塘之水,由塘壁石隙中平流而出,下經女塘瀉入江中。清光緒年間,知府趙爾巽興修水利,曾將泉水引出經石槽直通全街,每10餘戶設石製蓄水池,以浣洗防火之用,趙離任後,阡民感其德政,建思趙門於街北以紀念。1936年,英國傳教士R·A·勃沙特隨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長徵經石阡,洗浴於溫泉。回國後,在所著《神靈之手》一書中,對石阡溫泉濃墨重彩介紹:“石阡城外的斷岩外有三個溫泉,最上面的那一個雖然小一點,但溫度較高,主要供官員享用。中間的供一般人洗澡用,最下面的那一個則為婦女專用,婦女除洗澡之外,還在裏面洗衣服”。
建國後,人民政府曾多次修擴溫泉,改名為人民溫泉,不分官塘和民塘,衹設男塘和女塘。另引水新建國營溫泉,內設男女浴池,附設旅館、餐館、茶樓、理發室和小賣部,以供旅遊食宿停車之便。1992年7月,石阡溫泉重建工程破土動工,1993年底建成長廊、男女大池、小池、茶樓等設施,主體建築坐東各西。由大門而進建有長廊、聚景亭、武侯詞、太白祠、鬥姆閣、茶樓、石塔、碑群等風景群。與鬆明山麓、竜川河、溫泉大橋渾然一體,成為貴州高原的璀璨明珠,是貴州東綫旅遊的重要景點。隨着石阡縣城公佈為省級文化名城後,石阡溫泉群又公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 | 五代置建昌縣,明置石阡鎮,因鎮內石阡河得名。一說石阡為仡佬族地名,石為石崖,阡意為洞,則有考於侗語“天”的漢譯音,在侗語中“天”是“千”,石阡的得名,是以縣城東的五老山和五老山第一峰——竜山崖畔的“風鬼洞”。
石阡古稱山國,歷史悠久,建置較早。秦嬴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縣於今縣境西部,屬象郡。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年---1294年),置石阡軍民長官司於今治所。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置石阡府,分轄竜泉縣及石阡、苗民、葛彰葛商3個長官司。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仍領上述1縣(竜泉縣)3長官司。康熙二年(1663年)廢葛彰葛商長官司。乾隆七年三月(1742年5月),石阡府分設7裏,即江外迎仙裏、江內迎仙裏、水東裏、苗民裏、在城裏、苗半裏、竜底裏。直至清末,石阡府直隸於省,仍領竜泉縣。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建立,初沿襲清製。民國2年(1913年),貴州設立都督府和行政公署,實行軍民分治。石阡改府為縣,設立縣公署,縣官稱知事。竜泉縣另設(今鳳岡縣)民國5年(1916年)縣公署知事將全縣劃分為6個區,即城區、小雞公、本莊、王傢寨、竜洞、大地方。第二年,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為10個區,即增設石傢場、葛榮場、白沙場、竜塘場。民國16年(1927年)國民政府下令改縣公署為縣政府,縣知事稱縣長,石阡縣為二等縣。民國24年(1935年),國民黨改組貴州省政府,實行行政督察區,石阡劃歸銅仁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1938年),重新調整行政區域,石阡劃分五個區,即泗王廟、石傢場、大地方、本莊場、竜洞場。民國32年(1943年),石阡實行新縣製,設置鄉鎮保甲。全縣共置18鄉鎮,164保,1618甲。18鄉鎮即:湯山鎮、花橋鄉、楓香鄉、中魁鄉、永盤鄉、竜川鄉、甘溪鄉、國榮鄉、聚鳳鄉、樂回鄉、莊樂鄉、白沙鄉、大新鄉、和平鄉、石固鄉、青陽鄉、五德鄉、坪山鄉。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15日,石阡解放,全縣人民獲得了新生。1950年2月8日,石阡縣人民政府成立,隨即將民國時期18鄉鎮劃為3個區分轄,設立區公所。7月,改置3區為6區1鎮。1951年2月,改置湯山鎮為城關區,同年將區公所改稱為區人民政府。1953年,縮小鄉、村行政管理範圍,將全縣劃為80鄉1鎮,區治不變。1954年7月1日,縣轄各區分別第一(竜塘)、第二(花橋)、第三(五德)、第四(中壩)、第五(白沙)、第六(本莊)、第七(城關)區公所。1955年4月8日,縣人民政府稱縣人民委員會。同月,各區將所在地治所改為區公所名稱。1956年1月,中共石阡縣第五次黨代會作出决定,進行並鄉工作,將82鄉(鎮)調整為44鄉1鎮(城關鎮)。1961年撤區並社,將7個區改為區級人民公社,45鄉鎮為管理區。1962年恢復區的設置,設6個區調整公社為27個。1963年,恢復7個區治,將27個公社增至43個。1967年3月29日,石阡開始“文化大革命”。4月2日,“石阡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各區社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
1981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59條規定,撤銷縣、區、公社“革命委員會”,縣稱縣人民政府,區稱區公所,公社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根據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行黨政分開,建立鄉人民政府的通知)的意見》,縣政府所轄43個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鄉人民政府,生産大隊和生産隊,相應改為行政村和村民組。
1992年,全縣實施撤區並鄉建鎮工作將原7個區43個鄉調整為18個鄉鎮(其中:9個民族鄉),即:竜塘鎮、竜井鄉、花橋鎮、坪地場鄉、石固鄉、五德鎮、楓香鄉、青陽鄉、中壩鄉、甘溪鄉、坪山鄉、白沙鎮、聚鳳鄉、本莊鎮、河壩場鄉、湯山鎮、大沙壩鄉。
2000年,石阡縣轄7個鎮、2個鄉、9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 33450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湯山鎮 45472 本莊鎮 37618 白沙鎮 22909 竜塘鎮 28705 花橋鎮 15144 五德鎮 15401 中壩鎮 15003 河壩場鄉 16686 國榮鄉 13286 聚風仡佬族侗族鄉 17292 竜井仡佬族侗族鄉 22880 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 15093 楓香仡佬族侗族鄉 8301 青陽苗族仡佬族侗族鄉 10823 石固仡佬族侗族鄉 12289 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 18092 甘溪仡佬族侗族鄉 12209 坪山仡佬族侗族鄉 7305
2003年,石阡縣轄7個鎮、11個鄉(其中9個民族鄉),301個村委會、5個社區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8.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3.2萬人;非農業人口2.37萬人。
2004年,為加強區域經濟活動,加快農村經濟增長速度,實施撤小村並大村工作,將原304個行政村調整為87個行政村。 | | - n.: Shiqian County
| | 石阡 | | | | | | 國榮鄉 | 竜井仡佬族侗族鄉 | 花橋鎮 | 本莊鎮 | 甘溪仡佬族侗族鄉 | 聚風仡佬族侗族鄉 | 楓香仡佬族侗族鄉 | 湯山鎮 | 白沙鎮 | 竜塘鎮 | 五德鎮 | 中壩鎮 | 河壩場鄉 | 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 | 坪山仡佬族侗族鄉 | 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 | 青陽苗族仡佬族侗族鄉 | 石固仡佬族侗族鄉 | 聚鳳仡佬族侗族鄉 | 大沙壩鄉 | 楓香鄉 | 青陽鄉 | 竜井侗族仡佬族鄉 | 楓香侗族仡佬族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