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貴州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錦屏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Jinping County
  錦屏縣位於貴州省東部。總面積1596.9平方千米。2003年末總人口22.33萬人。有侗、苗等1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2%。
  縣人民政府駐三江鎮,郵編:556700。代碼:522628。區號:0855。拼音:Jinping Xian。
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
  錦屏縣位於貴州省東緣,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部,東經108°48′37″-109°24′35″,北緯26°23′29″-26°16′49″。東臨湖南省靖州縣,西靠劍河縣,南與黎平縣接壤,北與天柱縣為界。境內一般海拔高度400-800米,最高海拔1344.7米(西南固本鄉竜幹山),最低海拔282米(東部陽豆溪清水江山境處),南北最寬39.6公裏,東西長55.5公裏,總面積有1600.85平方公裏。
  二、農業氣候條件:
  錦屏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因境內植被條件較好,對氣候的分配有了相應的調節,故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由於受到境內復雜的地形和植被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具有明顯的山地主體氣候和林區氣候的特點。1、氣候溫和:境內鼕無嚴寒,夏無酷熱。年均氣溫16.4℃,氣溫年21.4℃,全年溫度大於或等於30℃的94天,小於或等於0℃17天。2、雨量充沛,幹濕分明。境內常年降水量在1250-1400毫米之間。4-9月為一年中的溫濕季,降水量占全年70%,10-3月為一年中的幹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0%。3、水熱同季,溫暖共節。境內4-9月平均降水量均大於年平均數,氣溫升高,降水量也隨之增多,反之減少。4、光照偏少,但較集中。錦屏地區光照資源是全國最低值區第一,年日照數為1086.3小時,占全年可照數的25%,但日照比較集中,75%集中於農作物生長旺盛期的4-9月。5、山區涼,河𠔌壩區熱,局部小氣候明顯。境內由於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不平,相對高差大,高低兩地農事季節相差達15-30天,水稻收穫是:平壩收白露,山上打秋分,故有"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後兩重天"之說。
  三、水能資源:
  全縣集水流域面積1956.4平方公裏,水資源是27.6億立方米,水力理論藴藏量7.3021萬千瓦,現建有水電站109座,裝機容量8900千瓦,年發電量5942萬度,目前由中南設計院設計的三板溪水電站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於2001年11月15日正式動工。
  四、植被條件:
  境內以杉木、馬尾鬆、竹林、油茶林、常緑、落葉闊、葉林、灌木林、草坡等8種植被為主,總面積15910公頃,林業林地115892公頃,其中有林地78105公頃,經濟林4083公頃,竹林429公頃,蔬林地618公頃,苗圃地14公頃,無林地15.708公頃,非林地4320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1.72%。
  五、礦産:
  錦屏的主要礦産資源有黃金、水晶石、石灰石、陶瓷、高嶺土、鐵礦、煤礦、青石等,預測黃金儲藏量在50萬兩以上,純度達90%以上,石灰石儲量在2905.5萬噸,陶瓷高嶺土總儲量為100萬噸。
  六、人口、經濟、社會:
  全縣轄15個鄉鎮,213個村,1491村民小組,總戶數49823戶,人口217385人,在總人口中城鎮人口為29766人,全縣年總産糧食19888噸,總産值17888萬元,財政收入2663萬元。全縣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為2565人,其中高級18人,中級434人,初級2113人。
  農業特色産品有野桂花蜜、薏仁米、香桔、山茶油、西瓜等。
資源簡介
  一、基本情況:
  錦屏住於貴州省東緣,黔東南州東部,東與湖南靖州相鄰,南與黎平交界,西與劍河接壤,北與天柱毗鄰。全縣有7鎮8鄉,207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1083人 ,占總人口數的92 %,有侗苗漢等17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 85%,屬少數民族邊遠縣。全 縣面積1596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 128萬畝,人均耕地面積 0.62畝;有森林面積133萬畝,人 均6.5畝,森林覆蓋率為72%,木材蓄積量 406萬立方米,是我國南方典型的集體林區縣,盛産杉木和楠竹,素有“杉木之鄉”的稱, 是貴州省的重點林業縣。
  二、自然資源:
  全縣水能理論藴藏量 128萬千瓦,僅開發0.8萬千瓦,待建的裝機容量 100萬千瓦的 三板溪水電站位於錦屏縣境內。全縣交通、通訊較為便利,礦産資源豐富,特別是黃金、石灰 石、硅礦石、砷礦石等藴藏量大,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旅遊業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有開發 價值的景區6個,景點35個,總面積450平方公裏,初步形成4條旅遊風景綫;牧草資源十分豐 富,可利用草場面積89萬畝,其中青山界有成片天然草場5萬畝。錦屏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 氣候,平均氣溫約16C,年降雨量1057毫米,無霜期達310 天。
  三 、發展現狀 :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錦屏縣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較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 提高。1999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28743萬元,糧食連年豐收,總産量達64650噸,人均占有糧食 338公斤,達到自給;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完成總産值29124萬元;社會治安穩定,被省州授予 “社會沽安模範縣”;財政總收入完成 3081.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484萬元,農民 人均純收入948元。 全縣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都有了新的發展,精神文明建設進一 步加強,隆裏古城被定為全省歷史文化古鎮之一,為開闢生態旅遊打下了基礎。團结、奮進的 錦屏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正帶領全縣各族人民以“團结拼搏,紮實苦幹,搶抓機遇,乘勢 而上”的精神邁入新世紀。
  四、 發展前景:
  要加快錦屏的發展,我們必須迎接“大挑戰”,把握“大趨勢”,抓住“大機遇”。 天然林禁伐,雖然給靠木材吃飯的錦屏帶來了嚴峻挑戰,但我們决心按照“國傢宏觀調控政策 調整”,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國傢宏觀經濟形勢已趨於好轉,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我們將 把握好這個大趨勢,進一步搞好錦屏縣的經濟建設。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繼續實行積極 的財政政策以及三板溪水電站動工上馬日程越來越近,這是給我們錦屏帶來的大機遇,我們要 抓緊抓好項目庫建設和項目的實施,着力抓好交通、城鎮建設、通信、電網、水利設施、礦産 資源、旅遊開發及生態環境建設等,加快工業經濟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全縣經濟持續、 快速、健康發展。
  為了把錦屏的經濟建設與西部大開發對接,我們縣下步的工作:一是加快交通建設, 抓好項目的實施,力爭在“十五”期間實現過境省道公路提高等級,實現村村通公路,使省、 縣、鄉、村公路連網,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絡,同時創造條件發展水運,提高航運能力 。二是加大城鎮改造和市場建設力度,努力推進城鎮化進程。 以縣城建設為竜頭,帶動商品 集散地的小城鎮改造建設,爭取用5年時間使縣城人口由現在的 1. 9萬人增加到4萬人,使全 縣小城鎮人口由現在的3萬人發展到6萬人,使全縣城鎮化水平提高到 29%。三是大力發展旅 遊業。重點開發隆裏古城風景名勝區、八河風景區、清水江山水風光風景區、九寨侗鄉民族風 情風景區,以隆裏古城建設為竜頭,帶動全縣旅遊業發展。同時創造條件,提高旅遊文化含量 和檔次,積極開發特色旅遊産品。四是抓好水能資源開發,認真做好對清水江已經規劃的三板 溪水電站前期有關工作,積極搞好服務。五是抓好礦産資源開發,在開發方式上采取招商引資 、農民帶資、聯合開發等形式,重點開發黃金、砷礦 、硅礦、高嶺土等。六是加快農業結構 、工業結構、林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拓寬工業經濟領域,提高工業經濟質 量,搞好優質果品基地建設,開發野桂花蜜 、山茶油等具有錦屏特色的係列緑色産品,發展 經濟支柱産業。
  錦屏是一塊神秘而具古樸民風民情、旅遊資源豐富的縣份,是一首緑色的抒情詩,也 是世人返樸歸真的好去處。勤勞、勇敢的20多萬錦屏人民熱誠歡迎 社會各界人士前來錦屏投 資興業,同謀大計,共同發展。
旅遊資源
  錦屏縣位於貴州省東部,黔東南苗族自治州東部,因四周青山如屏,秀麗似錦而得 名,被譽為祖國南方林區"皇冠上的明珠"。總面積1591平方公裏,人口21萬餘人,侗族占48. 4%,苗族占36.1%。 錦屏地處雲貴高原東部邊緣,地勢由西北嚮東南逐漸降低,西部及西南部為低中山區,中部 及東北部為低山峽𠔌區,東南部為低山丘陵盆地區,境內山脈為苗嶺餘脈。
  錦屏旅遊業藴藏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境內群山疊翠,山川秀麗、風光旖旎,古變衆 多、民風淳樸。由清水江苗侗風情風景名勝區和隆裏古城風景名勝區組合而成的旅遊區,分五 大板塊,總面積420平方公裏,景點160個,尢以隆裏古城、飛山閣、竜大道烈士故居、八河電 站庫區風光、亮江風景、清水江風光、青山界(五萬畝天然草場、九十九天池)、九寨北侗風 情最為著名,以三板溪水電站庫區為中心的三板溪水上民族生態旅遊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縣境 屬中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區,鼕可避寒、夏可避暑,年平均氣溫16.4℃。旅遊區資源共自然、 人文兩大類,是一個以緑色為特徵,良好多樣生態環境係統為優勢的由民族風情、美麗山水、 歷史文化方位一體組成的不可多得旅遊之地。
  錦屏交通較為便利,桂穗、錦榕兩條幹綫公路穿越境內,南鄰黎平機場,縣城距枝 柳綫、湘黔綫靖州火車站78公裏,清水江幹流通航里程57公裏,加之國傢十五重點建設項目三板溪水電站及挂治、岔處等梯級電站的建設,將形回通八達的水上網絡,為錦屏旅遊資源的開 發提供良好的條件。隆裏古城:距錦屏縣城45公裏,始建於明洪武18年,它既是明代軍城堡,又是一個歷 史文化之鄉,就類別而論,有宗教文化、戲麯文化、節日文化、刺綉紡織文化、飲食文化等, 月不暇接、多姿多彩。挪威著名博物館學家約翰、傑斯特竜和中國博物館學家蘇東海考察隆裏 後這樣評價:"這裏的人們為民族文化遺産保存得這麽好,我們非常震驚"。天順元年始,用鵝 卵石鋪就的花街,一直留存到現在,規整而錯落的古巷、古街,星羅棋布的古井、古樓、古宅 、古廟、古祠、古碑、古橋都完整無損;狀元橋、狀元基、狀元祠、狀元亭等明清建築,就是 隆裏人懷念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情感特徵的結晶。隆裏下城被列中國與挪鹹王國興建的貴州四 個生態博物館之一和全省重點建設的文化古城鎮之一。
  文鬥苗寨:是青山界48苗寨之一,因以前此地讀書人多,喻作天上的星鬥而得名。文 鬥苗寨以獨特的青石板文化被後人傳頌,其石板路、石凳、石梯、石缸、石碑,尢以浩封碑群 為古雅莊嚴。現存的清萬名傘、六色三角彩旗、長銅號和明臺炮等已成歷史的鑒證。用巨大方 石砌成的四方地基上建造的拱門、樓亭和用石砌成的護寨圍墻及烽火臺和寨內古四會院建築物 上那雕刻精美的鳥、竜、鳳等。這些頗具民族特色的明清建築,嚮過往的行人述說着她們過去 豐厚沉澱的歷史,雕刻着一個個陳舊而鮮活的故事。古樸淳厚、典雅細緻的青石板文化與苗族 粗獷豪放的風格觸為一體,別具一種震撼人心的魅力。
  清水江:清水在錦屏境內流程58公裏,其中風景區段45公裏。清水江風光粗看平淡無 奇,細看秀美迷人。江流灘潭相連,奇險清幽,奔放溫柔,兩岸鬆山連綿,林海翠色,村寨座 落,房屋鱗次櫛比。四季風光殊異,或山花爛漫,五色紛坡;或草翠樹緑,雲韋緑映;或濁浪 排天,聲震山𠔌;或水瘦澄流,清流瀉玉,待三板溪水電站、卦治水電站建成後,高峽出平湖 浩奇觀,如天上玉池。
  青山界:主峰海拔1344.7米,山頂地勢平緩,九十九天池如五萬畝的天然草場中, 如珠如雲,周圍蝶飛蝶舞,曾媾林叢,群芳爭豔遍地馨香,時而茫茫白霧,填寒𠔌;時而云消 霧散,山峰露𠔌。光綫斜射在水面上,金光閃爍,勝似天上星晨。可以說,她是我國不可多得 的保存完整的亞熱原始多樣林區,具有極富的科研和觀賞價值,更是人們開展生態旅遊,滿足 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旅遊佳境。
  九寨北侗:專傢學者稱的北部侗族地區,主要指位於錦屏的九寨侗族。"九寨侗分一 條嶺"就是以平秋、彥洞為核心,堪稱"北侗之鄉",是南侗與北侗的分水嶺。由於特殊的地理 位置和各種文化的遷入影響,平秋、彥洞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情,在服飾、歌舞、節日 、婚俗、飲食、民居、習俗上別具一格。北侗服飾古樸典雅,傢織布在銀飾的點綴下,光彩奪 目。歌分古歌、大歌、花歌、情歌、參堂歌和哭歌,高亢激昂,娓宛動聽。侗寨木樓為吊腳木 樓,造型美觀,工藝精緻。民族文化風情"三裏不同風,五裏不同俗,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 有"。其大型節日有吃新節、烏米飯節、侗草、歌會節、祭橋節、祭祖節。節日集會間主要有 鬥牛、鬥鳥、摔跤、射箭、玩山、民族歌舞、服飾展示等。
礦産資源
  黃 金
  縣內黃金均呈脈狀,屬含金石英脈類型金礦,其特點是品位變化大、厚度小,其規模亦小;構造部位則多處於背斜軸部。全境計有脈金礦點 5 個 4 處,砂金礦點 1 處。平 秋~三板溪礦點 位於平秋鎮東南和彰化鄉東北,距縣城 18 公裏。金礦産於番召組之緣泥石絹雲母板岩、絹雲母板岩、砂質粉礦質板岩中。含金石英脈沿斷裂層間剝離空間、靂理帶及裂隙充填。礦點包括棉花溪、烏槽溪、金廠溪、十二盤、圭威溪等,全長 5 公裏。由近百條石英脈組成,單脈長 20~250 米。 厚 0 . 03 ~ 2 米。含金 0 . 03 ~ 23 . 56 剋/噸。
  (花橋)礦點 位於銅鼓鄉東北花橋,距縣城 25 公裏;産於隆裏組第二段之絹雲母板岩及變餘砂岩中,已知 5 條脈帶和一條含金蝕變帶。脈長 20 ~ 320 米,厚 0 . l~ 2 米,平均含金量 l.92 ~ 9. 95 剋/噸。
  含金蝕變帶厚 10 ~ 30 米,含金平均品位 2 . 26 ~ 7 . 88 剋/噸。
  水 晶
  縣內已見小型水晶礦床一處,礦點 11 處,主要産於銅鼓、鍋裏嚮斜北面兩翼的隆裏組地層中,少部分産於清水江組二段及番召組二段地層中,由地下熱水活動形成。
動物資源
  獸類
  20 世紀 40 年代後期,縣境內適於生存的哺乳動物種類仍較齊全。華南虎、金錢豹 、豺 狼等兇猛性食肉動物出山咬死咬傷人畜之事頻繁發生。 50 年代初,郵遞員行走鄉間, 仍手 持銅鑼沿途敲擊,以防虎豹襲擊。為保護人畜安全時,多數鄉村組織民兵成立“打虎 隊”,捕 捉虎狼等猛獸。 60 年代後,森林逐漸減少,動物活動範圍縮小,加上遭到大量 捕捉,哺乳 動物逐漸減少。及至近年,除各地淺山中尚存少量野豬和文鬥鄉南包溪、烏鬥 溪等小範圍原 始殘次林中尚存小群獼猴外,虎、豹、豺、狼、野牛、野鹿等大型動物已基 本絶跡。據調 查,現存僅有如下 20 餘種:野豬、豪豬、箭豬、岩羊、黃羊、樟子、猴子 、野貓、大靈 貓、小靈貓、白麵狸、九節狸、狐狸、野狗、水獺、野兔、竹舢、鬆鼠、膨 鼠、竹鼠、老 鼠、水鼠、刺犯、穿山甲、旱獺。
  鳥類
  扣年代初,境內飛鳥種類較為多,故此時期蟲害較少。 1957 年後開展除“四害”運 動, 對農作物有影響的鳥類被大量捕捉。對年代初後,始使用農藥滅蟲,鳥類亦受其所纍, 加 上闊葉林的大面積減少,使許多鳥類無法生存。 1986 傘,在小江鄉魁膽溪口發現有因集 打鬥而死的麻雀數堆。是後,縣內麻雀基本絶跡。現存的鳥類主要有:喜鵲、烏鴉、燕 子、 貓頭鷹、猴頭鷹、岩鷹、鷂鷹、飛虎、野雞、𠔌鳴、竹雞、紅腹錦雞、秧雞、黃譽、 黃鵬、 白頭翁、打魚郎、八哥、畫眉、白騖、白級、野鴨、鴛鴦、鴿鶴、布𠔌鳥、鸚鵡、 雪鳥、斑 鳩、山麻雀等等。
  爬行類
  60 年代,縣境內適於生存的爬行類動物大多仍存在。從 70 年代起,外貿部門在境 內收 購活蛇出口,近年許多小販專門收購活蛇外銷,使境內蛇的種類和數量均急驟減少。 現存的 種類主要有:五步蛇、菜花蛇、眼鏡蛇、青蛇、氣頸蛇、青竹標、烏稍蛇、棒蛇、 花蛇、復蛇、金環蛇、水蛇、兩頭蛇、漸媽、壁虎等。
  魚類
  縣內水資源豐富,放魚的種類繁多,最著名的有清水江青魚、娃魚、馬嘴魚、鯉魚 和敦 寨等地溶洞裏的池魚。也發現過中華鮮。由於人們日益捕撈,尤其是炸和毒,致使魚 資源日 益減少。現存的魚類主要有:青魚、桂魚、鯽魚、鰥魚、鯨魚、虯魚、菜魚、殼殼 魚、簡 魚、渾魚、中魚、英魚、火鯉、馬嘴魚、箭頭魚、鮑魚、七星魚、油魚、苗婆魚、 軍魚、大眼魚、蘭刀魚、悶頭魚、短頭魚、白鱔、蛇花魚、公刺魚、纖魚、泥鰍、黃鱔、鮑魚 等。
  其他
  除上述的動物外,境內主要還有青蛙、賄賂(病蛤模)、大紹(娃娃魚)等兩棲類動 物和土蜂、木蜂、蜜蜂、蝗蟲、蟬、蝴蝶、飛蛾、錯蜒、螢蟲、毛蟲、地虱、螳螂、蟋蟀、蚱 蜢、糞蟲、甲蟲、蚊子、蠅、蝦、螃蟹、蜘蛛、蝎、娛蚣、蟑螂等節肢動物及蚌殼、蠃絲、蝸 牛等軟體動物。
植物資源
  植物資源
  在植物地理上,錦屏地屬中亞熱帶常緑闊葉林帶。由於自然的變化和人類長期的 活動,使原生常緑闊葉林植被已被破壞殆盡,繼而由以杉極為主的次生植被更替。縣境內植被 分為8 種主要類型:
  杉木林 全縣均有分佈。主要集中於三江、平秋、彥洞、啓蒙、平略等地區海拔 80 0 米以下地帶,敦寨鎮稍晚,絶大多數係人工栽植而成。
  馬尾鬆林 全縣均有分佈。主要集中於敦寨區和三江鎮。秀洞、穩江、平略鎮、偶裏鄉一帶。多為天然林。
  杉木馬尾鬆混交林 全縣均有分佈。一出人工根據土壤和地形情況及杉、格適 應性栽植而成,一出馬尾鬆籽飛播而成。
  竹林 主要分佈於茅坪、九南、銅鼓、魁膽、平略等鄉鎮,其他鄉鎮亦有零星分 布。除九南有部分係自然成林外,其它均係人工栽成。
  油茶林 全縣均有分佈,主要集中於竜池、新化、銅鼓、大同、平金、偶裏 、寨早等地。多為改造成林。
  常緑落葉闊葉林 全縣均有分佈。為殘存原次生常緑 落葉闊葉林。種類主要有 櫟類、楓香、喜木、刺槐、杜仲、樟木、山蒼、泡桐、擦木等。
  灌木林 全縣均有分佈,種類有茅慄、小米柴、映山紅、櫃木、油茶、白棟、 ????膚木、化香等。
  草坡 全縣均有分佈,以敦寨、高壩等地較多。主要為禾本科、菊科、蕨科等組 成。
  植物種類
  材用植物主要有木和竹兩類。
  木類:主要有杉木、馬尾鬆、捕木、樟木、紫檀、青桐等。此外,還有樟木、黃檀、金雞木、化香木、白楊、楓木、梧桐、棺木、槐、柞木、桑木、臭樟、桐木柳、白葉木、麻慄、泡桐、持木、樣木、烏桕、擦木、鵝掌揪、馬蹄參、水杉、南子三尖杉、銀杉、落葉杉、黃犯、喜樹、五夾皮樹、皂角樹等近千種。其中,水杉、香果樹、蓖子三尖杉、鵝掌揪、捕木、香樟、馬蹄參、橡木、樣木、樣木、紫檀木等屬國傢重點保護的稀有樹種。
  竹類:主要有捕竹、茅竹、綿竹、水竹、實竹、甜竹、箭竹、荊竹、麻殼竹、斑竹、竹、慈竹等十多種。
  觀賞植物: 牡丹、海棠、玉蘭、紫荊、山茶、水仙、蘭、菊、茉莉、桂花樹、梅、月季、雞冠、芍藥、玫瑰、普捷、荷花、紫激、映山紅、芙蓉、玉春、指甲花、姊妹花、天花、子午花、玉露、胭脂、蒲公英、金盞、而春花、千年矮、萬年青、芭蕉、仙人掌、水草、垂柳、夾竹桃、合歡、黃楊、葉上生子、子上生葉、鼕青。
  藥用植物: 據不完全統計,縣內藥用植物有牛夕、金銀花、雙勾藤、威靈仙、絞股藍、黃枝子、天南星、七葉蓮、一支花(獨腳蓮)、黃精、玉竹、土大黃、黃花蒿、三百棒、益母草、蓖麻、元寶草、株砂蓮、鹿含草、常青藤、金毛犯、小葉野馬尾、散血草、管仲、鳳尾草、老虎薑、單馬、夏骨草、野菊花、蛇毒、蛇含、白頭翁、野花生、天青地白、半夏、骨碎補、桔梗、竹麥鼕、瓜子金、蛇足草、鋪地蜈蚣、並頭草(伴發蓮)、翻白草(葉下白)、杠板歸(三角藤)、半邊蓮、王鳳花、緩草(盤竜參)、意政(改仁米)、生地、白术 續斷仙鶴草 五倍子、白及、石葛莆、爬山虎、白藥子(山烏龜)、四塊瓦、一枝箭、小通草、雙蝴蝶(肺形草)、馬齒筧、地耳草(田雞黃)、兔耳風、何首烏、蘿芒麻、毛次枯、若蒿草(地鬍椒)、木加五、鵝不食草、車前草、蒼耳子、斷腸草、土三七、水田七、野日合、水楊柳、杜仲等千餘種。其中,範改、絞股蘭、杜仲、金銀花、生地、白术、勾藤、桔梗、續斷、仙鶴草等屬名貴藥材。
  牧用植物主要有:巴茅、白茅、金茅、細柄草、野占草、糾毛鴨嘴草、黃背茅、狗尾草、狼尾草、知風草、馬唐、雀稗、草草、野青茅、梗桿子草、畫眉草、千斤子、早熟禾、紫雲英、雞眼草、鐵掃帚、葛藤、大葉鬍技子、山螞蝗、野扁豆、三校草、蜈蚣草、鬍子一草、馬蘭、鬼針草、牛筋草、狗牙根、段儉草等
  食果植物有:野李、野挑、野柿、野梨、野葡萄、板慄、毛慄、猴慄、米慄、楊梅、梅子、石榴、雞爪(拐棗)、野批把、獼猴桃、救軍糧、山核桃。
行政區域
  錦屏縣轄7個鎮、8個鄉:三江鎮、茅坪鎮、敦寨鎮、啓蒙鎮、平秋鎮、銅鼓鎮、平略鎮、大同鄉、新化鄉、隆裏鄉、鐘靈鄉、偶裏鄉、固本鄉、河口鄉、彥洞鄉。
歷史沿革
  清雍正五年置錦屏縣。以錦屏山為名。
    元置亮寨、湖耳、新化、歐陽寨蠻夷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置湖耳、亮寨、歐陽、新化四蠻夷長官司,屬湖廣靖州衛;五年(1372年)置中林驗洞蠻夷長官司;十八年(1385年)廢以上五司;二十年(1387年)置銅鼓、新化、亮寨二千戶所,屬五開衛;三十年(1397年)改銅鼓千戶所為衛,隸湖廣都司;永樂元年復置以上五司,屬思州宣慰司;十一年(1413年)以五司屬新化府;宣德九年(1434年)改隸黎平府。
    清雍正五年改隸貴州,並撤銷銅鼓衛,改設錦屏縣,屬黎平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撤銷錦屏縣,改由開泰縣錦屏鄉縣丞分駐。
    民國二年移開泰縣治於錦屏,改為錦屏縣,屬黔東道;十二年(1923年)直屬於省;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六年(1937年)以後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50年屬鎮遠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將天柱縣並入錦屏縣,1961年將天柱縣分出。
  
    2000年,錦屏縣轄5個鎮、10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9042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三江鎮 31161 茅坪鎮 4100 敦寨鎮 19613 啓蒙鎮 21282 平秋鎮 12830 大同鄉 12240 銅鼓鄉 12740 新化鄉 7863 隆裏鄉 4841 鐘靈鄉 9624 平略鄉 11354 偶裏鄉 9927 固本鄉 10713 河口鄉 13236 彥洞鄉 8905
  
    2003年,錦屏縣轄7個鎮、8個鄉,207個村委會和5個社區居委會。年末總人口22.3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2%。
英文解釋
  1. n.:  Jinping County
近義詞
錦屏
相關詞
貴州省
包含詞
錦屏縣鐘靈中學錦屏縣鐘靈小學錦屏縣稿丙小學
錦屏縣民族中學錦屏縣人民醫院錦屏縣民族中醫院
錦屏縣衛生防疫站錦屏縣衛生監督所錦屏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貴州省錦屏縣稿丙小學
分類詳情
張開河口鄉張開三江鎮張開鐘靈鄉張開茅坪鎮張開敦寨鎮
張開啓蒙鎮張開平秋鎮張開銅鼓鎮張開平略鎮張開大同鄉
張開新化鄉張開隆裏鄉張開偶裏鄉張開固本鄉張開廖洞鄉
彥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