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 [顯示全部] : 中國 >廣西 >玉林 >博白縣 > 江寧鎮
顯示地圖
目錄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江寧鎮
  江寧鎮原為江寧縣的縣城所在地漢末,孫權改秣陵縣為建業縣。晉太康元年(280),改建業縣為秣陵縣,又析秣陵西南置臨江縣。次年(281),改臨江縣為江寧縣,縣治在今江寧鎮,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江寧縣名。民國23年(1934)縣治由南京遷至東山鎮。
  江寧區江寧鎮,位於江蘇省江寧區西南境,距東山、祿口國際機場25公裏,西濱長江,東鄰𠔌裏,南接銅井,與馬鞍山接壤;北與南京市郊區板橋鎮和上海梅山冶金公司毗連。全鎮總面積141平方公裏,轄26個村委會,二個居委會,三個自然集鎮。
  江寧鎮現有5.6萬人口,6.84萬畝耕地,4.28萬畝山木。農副産品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了8707畝經濟林果基地,有2100畝草坪基地,1300畝板慄基地,1300畝花卉苗木基地,6000畝蔬菜基地,盛産茶葉、木材、瓜果、蔬菜、板慄等。名茶品種有碧蠃春、雨花等。同時每年嚮國傢和市場提供大量的糧、油、豬、禽、蛋、魚及特種水産品,自古以來有“魚米之鄉”之譽。
  江寧鎮市場繁榮,歷來為周邊三個鄉鎮農副産品集散地,各類專業市場異常活躍,建設和經營中的小商品市場,經營面積達2500平方米,共有120多個攤位,總投資400萬元。同時,糧貿、舊貨、蔬果等市場星羅棋布,頗具特色。
  江寧鎮工業興起於八十年代,通過加強橫嚮經濟聯合,與城市大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聯繫、聯營、協作關係,引進了新工藝、新技術,進一步使老企業得到革新,新企業蓬勃興起,特別是近幾年來,江寧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加快推進開放開發,開放型經濟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先後落戶該鎮投資國別有中意合資、中德合資、中美合資以及國內的香港和臺灣。到目前為止,全鎮纍计興辦三資企業24傢,合同總投資7187萬美元,註册資本4151萬美元,合同外資近4577萬美元,外資實際到位3032萬美元。
  江寧鎮地區交通便利,東有寧馬高速公路,西有黃金水道長江、寧蕪公路、寧蕪鐵路橫臥其中,境內設有二個五千噸位的長江碼頭,是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通訊快捷,8000門程控電話隨時通往世界各地,移動通訊設施齊全。電能充裕,擁有3.5萬伏變電所各一座。
廣西博白縣江寧鎮
  江寧鎮位於博白縣西部, 東與本縣沙河鎮交界,南鄰合浦水庫庫區,西距浦北縣城16公裏,北接本縣那林鎮。全鎮轄11個行政村,31 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萬人,總面積153.7平方公裏。
  該鎮地處山區和庫區,全鎮有宜林山地16.2萬畝,目前共種植荔枝、竜眼、柑橙、香蕉等水果20000多畝,玉桂10000多畝,八角2000多畝,其他經濟林8000多畝;大棚養雞場800多個,年出欄三黃雞800萬羽,庫區網箱養魚8000多箱,是博白縣重要的水果經濟林種植基地和水産品養殖基地。
  2002年-2003年間,全鎮共引進工業企業項目11個,總投資1000多萬元,上繳稅金500多萬元,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先後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了政府辦公大樓、幹部職工住宅大樓、移動通信接收基站、集貿市場、郵電大樓、自來水廠等城鎮功能設施,大力興建鄉村四級公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是博白西部重鎮。
  近年來,江寧鎮先後被評為自治區出口創匯先進鄉鎮、發展企業優秀鄉鎮、明星鄉鎮。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
  在博白縣西部。面積154平方公裏。人口3.7萬。轄11村委會,有494自然村。1950年設江寧區。1958年改高峰公社。1960年改江寧公社。1984年改設鄉。1993年改置鎮。礦産有花崗石、瓷土、硫磺等。産茶油、甘蔗、茶葉、竹、木材、荔枝、竜眼、柑橙等。為縣茶葉生産基地和芒竹編製品出口基地之一。有林場、茶場。有中小學14所。鎮人民政府駐地江寧圩,在博白西南42公裏。人口780。原名坡頭圩。清光緒年間遷現址,改今名。為芒、竹編織産品集散地。有編織、造紙、塑料製品、製茶等廠。有公路接玉北公路。
英文解釋
  1. :  Jiangning Town
近義詞
江寧
包含詞
江寧鎮站江寧鎮北站
分類詳情
太平村四聯村大中村長江村大平村
木旺村合和村江寧村芳屋村道根村
和邦村緑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