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南陵縣 : 大悟縣 : 藍田縣 : 上林縣 : 黃陂區 : 港北區 : 覃塘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廣西 >來賓 >武宣縣 > 三裏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三裏鎮
  基本概況
  三裏鎮位於武宣縣東南部,鎮政府駐地三裏圩距縣城13公裏。西承武宣鎮,東接東鄉鎮,北連二塘鎮,南臨桂平市,西南隔江與桐嶺鎮相望。全鎮面積192.6平方公裏,全鎮總人口4.2萬多人,武宣至平南二級公路橫穿鎮境,黔江流經鎮境東南,水陸運輸均可直通柳州、廣東、港澳,水陸交通十分便利。2006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2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56元。全鎮轄15個村委,83個自然屯。三裏鎮土地遼闊,氣候適宜,盛産甘蔗、水果、優質米、奶水牛、桑蠶、食用菌等農副産品。品牌“李果王”的胭脂李榮獲農業部“優質鮮食李果”榮譽稱號。擁有被稱為“廣西第一傢奶水牛養殖小區示範場”的舊縣村奶水牛規模養殖小區,已發展有7個養殖點,320頭奶水牛,日産鮮奶350公斤,産值達320萬元。礦産品儲量巨大,已探明的品種有鉛、鋅、錳、硫鐵石、重晶石,儲量達100多萬噸,是武宣最大的錳鋅礦産區。
  自然環境
  三裏地形屬丘陵地形,南北走嚮。三裏地處低緯度,在北回歸綫上,屬亞熱帶季風區。一月均溫10℃,七月均溫度28.8℃,年均溫21.℃,年均降水量1351毫米。全年無霜期325天。
  農業
  三裏鎮主要以種植水稻,甘蔗、桑蠶、食用菌為主,全鎮水田面積2萬畝,2006年水稻的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甘蔗種植面積2.65萬畝,甘蔗的良種覆蓋率為100%,進廠原料甘蔗11-15萬噸,桑蠶種植面積5700畝,産繭67.52萬公斤,産值742.5萬元。三裏鎮共有水果面積李果1.5萬畝。其中三裏的三華李、胭脂李在區內外享有盛名,並榮獲國傢農業部評為“優質鮮食李果”稱號。全鎮共有林地面積14.02萬畝。全鎮森林覆蓋率達52%。三裏鎮大力進行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2006年種植蘑菇15萬m2,産量90萬公斤,産值320萬元。通過創建以“農戶+基地+公司”為養殖模式的舊縣村奶水牛養殖基地來帶動全鎮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為廣西第一傢奶水牛養殖基地,現有7個養殖小區,86套牛捨,2500畝草場,存欄奶水牛300頭,出欄肥牛800頭,日産鮮奶350公斤,産值達到320萬元;年加工鮮奶1800噸,2006年,僅養殖業一項,三裏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66元。
  鄉鎮企業
  今年來三裏鎮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三裏現有企業有朋村弘泰礦業公司、沙安頁岩磚廠、三裏旭日新型建材廠、天力生態復合肥廠、金竹源紙業公司、泰源礦業公司、振祈錳業、鴻桔礦業公司、永泰礦業公司等。這些企業的發展,給三裏帶來了豐厚的利稅,同時也創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促進了三裏經濟的繁榮。2006年全年共引進外來資金9000萬元,實現總産值30787萬元。
  招商引資
  近年來三裏鎮立足於本地資源,優化投資環境,築巢引鳳,吸引外地客商來投資,充分利用本地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大力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硬環境,營造了“親商,愛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引進了一批事關全鎮發展大局的項目。近年主要項目有投資500萬元建立三裏頁岩磚廠。引進萬隆公司和振祈錳業分別投資500萬元開發錳礦。引進金竹源紙業公司投資1億多元興建紙漿廠,現已完成投資2300萬元。2006年引進弘泰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對朋村鉛鋅礦進行開採。引進泰源礦業公司投資1000萬元進行錳礦開發;引進泰竜礦業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立選礦廠;引進濠豐公司投資500萬建立選礦廠;引進永泰礦業公司投資1000萬元開採錳礦;引進鴻桔礦業公司和首良商貿公司分別投資500萬元開採錳礦;投資300多萬元在三裏村委東區建設一座旭日新型建材廠。這些企業都已在三裏投資並産生了效益。
  郵電
  三裏鎮原設有郵電所1處,負責三裏的信件傳遞和通訊,1995年開通了程控電話。1998年郵電分離,設郵政所和電信所各1個,後三裏電信業務歸東鄉支局管轄。2006年全鎮有程控電話3400多部,15個行政村都通了電話。隨着社會發展和通訊科技的進步,移動電話已普及到鄉鎮,三裏鎮現有移動電話數千部,全國兩大移動電話營運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在三裏設有營業網點。
  城鎮與鄉村建設
  三裏鎮黨委、政府始終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通過發展城建帶動城鎮化發展。安裝三裏街自來水工程,通過市場運作,建成占地98畝的三裏開發區,集商貿、居住於一體,吸引農村人口到城鎮定居、經商。2000年獲中共柳州地委、柳州地區行政公署授予“文明小城鎮”稱號。2004年建成了全縣第一個鄉鎮休閑廣場,完善了城鎮的基礎配套設施。投資6萬元對三裏街道安裝路燈。2006年三裏鎮城鎮開發區已發展至150畝,以修建武宣至平南二級路為契機, 2008年發展到250畝的規劃目標。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全鎮開通,實現全球直撥,互聯網已連接到村屯。
  旅遊資源
  靈湖 水面20多畝,湖中有多眼泉水,清澈見魚,野禽常至,“鶴舞靈湖鬆籟風”是武宣老八景之一,歷代多有詩句贊頌。圈有一泉,噴涌而出,優質可飲。鼕晨,熱氣蒸日,村婦搗衣,祥和悠然。大靈橋建於民國初年,半圓形石拱橋,與河中倒影合如圓月,稱“靈湖秋月”。
  武臺休閑村 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規劃為農傢休閑文化村。戶戶皆似花園,環境幽雅,鳥語花香。2006年有6傢農傢樂園,供遊客遊玩、燒烤、品農傢飯菜,並有根雕和奇石供人賞購。
  大藤峽 三裏鎮境內的黔江屬於大藤峽的一段。江中孤島泗孤洲方圓十多平方公裏,海拔41.5米,是武宣地勢最低的地方。洲上細沙晶瑩透徹,美景四季更替,盛産清甜無渣的沙田柚和芭蕉。自勒馬往下遊,江水湍急,迂回麯折,沙洲靜臥,礁石嶙峋,兩岸奇峰峻嶺相接,竹木藤林蔽日。
湖南省常德市三裏鎮
  湖南省常德市三裏鎮轄37個村,2006年,該鎮圍繞鎮政府提出的“辦廠經商做生意,修路養牛栽核桃”的工作思路,全鎮上下掀起幹實事的熱潮。種植地膜西瓜5000畝,發展奶牛養殖小區4個,建現代化吸奶站3座,全鎮奶牛存欄達到300多頭,栽植核桃1800多畝,發展大棚蔬菜560畝,組建專業協會四個,建沼氣池370餘口,新建小學4所,新修水泥路30多公裏,位居全縣新修水泥路之首,抓項目63個,引資金418萬元。
廣西來賓市武宣縣
  三裏鎮位子武宣縣城東部,—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3公裏,距著名風景勝地百崖大峽𠔌25公裏,東與太平天國天王稱王遺址毗鄰。全鎮面積192.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6萬畝,轄15個村民委,83個自然村,人口4.2萬多人,居住着壯族、漢族等多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72%。
  交通、通訊便利,正在建設的武宣至平南二級公路橫穿鎮中心,北距工業重鎮柳州市100公裏、南距貴港市90公裏。黔江河流經鎮境,百噸船舶可直航柳州、廣東、港澳,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鎮村村通公路,光纜通訊遍及全鎮,程控電話,移動通信,寬帶網絡方便快捷。
  物産豐富,資源充足。三裏土地遼闊:氣候適宜,森林履蓋率達51%,盛産甘蔗、水果、優質米、奶水牛、桑蠶、食用菌。品牌“李果王”的胭脂李榮獲2003年農業部“優質鮮食李果”,榮譽稱號。擁有被稱為“廣西第一傢奶水牛養殖小區示範場”的舊縣奶水牛規模養殖小區,已發展有了個養殖點,250頭産奶水牛,800頭晶改牛,産值達130萬元。礦産品儲量大,已探明的品種有鉛、鋅、錳,硫鐵石。重晶石,儲量達100多萬噸,是武宣最大的錳鋅礦”産區。
  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新引進項目7個,引入外資1350萬元。集鎮開發不斷拓展,建有全縣第一個鄉鎮休閑廣場,一批重點項目正在籌建。占地60畝的商住中心、武宣第一個果蔬批發市場和平南至武宣二級公路綜合服務區等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進行。
英文解釋
  1. :  Sanli Town
近義詞
三裏
包含詞
廿三裏鎮三裏鎮防保所義烏市廿三裏鎮利達針織有限公司
分類詳情
五星村三裏村五福村雙竜村長樂村
三江村下江村東泉村上江村靈湖村
朋村村旺村村臺村村古立村慕古村
黔實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