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545900 代碼:451323 區號:0772
拼音:Wǔ Xuān Xiàn,Wuxuan Xian
武宣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總面積173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41.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51萬人。
武宣縣轄7個鎮、3個鄉:武宣鎮、桐嶺鎮、通輓鎮、東鄉鎮、三裏鎮、二塘鎮、黃茆鎮、祿新鄉、思靈鄉、金雞鄉。共有6個社區、142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武宣鎮。 |
|
武宣,又稱仙城,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來賓市,東鄰桂平市,南靠貴港市,北連柳州市,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武宣縣轄10個鄉鎮,142個村民委,6個居委會,2個區直單位。人口總數42萬,有壯、苗、侗等少數民族26.83萬人。
武宣縣地處北回歸綫上,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49.9小時,常年平均氣溫21.2℃,無霜期達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是一個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環境宜人的好地方。
武宣縣水陸交通條件便利。陸路方面:209國道綫貫穿全縣8個鄉鎮。來賓至武宣二級公路已完工通車,從武宣縣城到達桂柳高速公路來賓入口處64公裏,從武宣縣城到首府南寧230公裏。水路方面:武宣境內黔江水道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全長119公裏,屬桂中"水運門戶"。武宣到柳州、梧州、廣州水路里程分別是274、303、609公裏。現有6個碼頭,年吞吐能力為250萬噸。枯水期武宣境內黔江水道可通航300-500噸,非枯水期可通航800-1000噸貨船。貨物水運武宣到廣州單價為38元/噸。
武宣縣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礦産資源、旅遊資源。全縣共有233萬畝土地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産。縣境內藴藏鉛、鋅、石灰石、鐵、錳、重晶石、滑石、 白雲石、方解石、頁岩石、草化石等豐富的礦産資源。有百崖大峽𠔌、八仙天池、犀牛岩、五馬攔江、武宣文廟等一批著名的風景旅遊景點。
全縣萬門直撥程控電話已開通,可直撥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個國傢和地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絡覆蓋全縣各鄉鎮,網絡通訊發達。
改革開放以來,武宣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握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取得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建立,對外開放的加快,武宣將成為一個充滿希望、充滿商機的投資開發熱土。 |
|
武宣縣水陸交通條件便利。陸路方面:209國道綫貫穿全縣8個鄉鎮。來賓至武宣二級公路已完工通車,從武宣縣城到達桂柳高速公路來賓入口處64公裏,從武宣縣城到首府南寧230公裏。水路方面:武宣境內黔江水道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全長119公裏,屬桂中"水運門戶"。武宣到柳州、梧州、廣州水路里程分別是274、303、609公裏。現有6個碼頭,年吞吐能力為250萬噸。枯水期武宣境內黔江水道可通航300-500噸,非枯水期可通航800-1000噸貨船。貨物水運武宣到廣州單價為38元/噸。 |
|
(一)位置與面積 武宣縣位於廣西中部,來賓市東南部,地處北緯23°19'-23°56',東經109°27'-109°46'。東北面與金秀縣為界,西南面與桂平市、貴港市毗鄰,西面與來賓市興賓區接壤,北面與象州縣交界。行政區域面積為1739.4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5.11萬畝,其中水田21.72萬畝,旱地33.39萬畝。全縣有效灌溉面積27.57萬畝,機電排灌面積1.185萬畝。
(二)地形地貌 武宣縣四面環山,黔江河由西嚮東將全縣隔為南片、北片,209國道又將全縣劃為東西兩片,在全縣260萬畝土地面積中,低山78.20萬畝,占30%;中山12.62萬畝,占4.85%;丘陵55.74萬畝,占21.44%,小平原107.69萬畝,占41.42%。
(三)氣候 武宣縣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綫橫貫桐嶺鎮和思靈鄉,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日照率為39%,年平均氣溫21.2℃,平均年降雨量1291.7毫米。光熱豐富,雨量充沛;鼕溫較高,偶有霜雪。地資源、水資源較為豐富,十分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産。
(四)人口概況 武宣縣轄12個鄉鎮,142個村民委,6個居委會,2個區直單位(黔江實業總公司、武宣種畜場)。人口總數41.58萬,其中農業人口37.0萬,農業勞動力22.88萬。有壯、苗、侗等少數民族26.83萬人。全縣約有6.6萬人的剩餘勞動力,年勞務輸出人數約3萬人,勞動力資源豐富。 |
|
武宣縣耕地總面積3.5萬公傾,糧食播種面積3.82萬公傾,有林面積5.82萬公傾。主要作物有:優質𠔌28萬畝,是國傢商品糧生産基地縣;甘蔗25萬畝,是國傢糖料生産基地縣;水果16萬畝,主要品種有竜眼、牛心柿、巨峰葡萄、大果枇杷等;食用菌73萬平方米,是來賓市最大的食用菌生産基地;優質茶葉7000畝,年産優茶葉70萬斤。另外,武宣還是廣西最大的玉米製種基地。 |
|
武宣縣礦産資源豐富,品種多,儲量大,質量好。主要礦種有鉛、鋅、石灰石、鐵、錳、硫鐵礦、重晶石、滑石、水晶、大理石、方解石、黃金、高嶺土、硅石等。其中石灰石儲量為2000億噸,僅武宣鎮土番山、寨山(距縣水泥廠1.2-2公裏)的1級石灰石儲量就達1.95億噸,主要化學成份含量為:CaO,54%-55%;Fe2O3,0.12%;SiO2,0.13%。燒石量為43.37%,灰份為42.85,其中CaO與MgO的比值大於51.5。 |
|
武宣縣旅遊資源差異性大,特色濃,空間佈局合理,縣境內可組成多條旅遊綫路,與境外可構成多種旅遊專綫。主要景區、景點有:百崖大峽𠔌,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水源林植被,總面積13.66平方公裏,以山峻、水秀、石奇、林幽著稱,是難得的旅遊、休閑避暑勝地;八仙天池,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坐落在高出地面100米的八座山峰中,面積10畝,終年旱不涸,雨不溢,水甘可飲,水色依時變幻,四面青山挺拔秀麗,自成一景;大藤峽,武宣黔江到桂平碧灘一帶,全長90多公裏,素有“小三峽”之稱;犀牛岩,長10多公裏,溶洞內鐘乳千姿百態,景色迷人;文廟,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宣德六年(1431)年,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廣西最大、現存較好的文廟之一。 |
|
武宣縣城自來水日供水能力6.6萬噸,第一期工程日供水2.1萬噸已運行使用。目前縣城日用量僅達6500-8000噸。生活用水1.36元/噸,基建用水1.63/噸,營業用水1.73元/噸。
縣城已建成110KV變電站一座。目前,我縣尚有10000KW的供電容量可提供使用。供電價格:大工業基本電價(變壓器基價)為13元/KVA/月,1-10KV電度電價豐水期0.392元/度,枯水期0.516元/度;35KV及以下電度電價豐水期0.380元/度,枯水期0.498元/度。 |
|
全縣共4. 5萬人的剩餘勞動力,年勞務輸出人數2.6474萬人,勞動力資源豐富。 |
|
2000年,武宣縣轄7個鎮、6個鄉:武宣鎮、黃茆鎮、二塘鎮、東鄉鎮、三裏鎮、桐嶺鎮、通輓鎮、新竜鄉、河馬鄉、馬步鄉、思靈鄉、祿新鄉、金雞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4779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武宣鎮 45005 桐嶺鎮 29472 通輓鎮 30904 東鄉鎮 24869 三裏鎮 39258 二塘鎮 42988 黃茆鎮 23439 馬步鄉 13539 祿新鄉 31828 思靈鄉 20456 新竜鄉 14834 河馬鄉 15041 金雞鄉 16161
2003年,新竜鄉與桐嶺鎮合併為桐嶺鎮。
2003年武宣縣行政區劃一覽(7個鎮、5個鄉):(根據當年廣西代碼整理)
100 武宣鎮 轄: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城中、對河6個社區;洪師、大嶺、清水、長壽、草廠、大祿、武南、武北、陳傢嶺、對河10個行政村。
101 桐嶺鎮 轄:桐嶺街、和律、和睦、大祥、石崗、祥竜、四安、盤竜、灣竜、竜山、馬來、馬料、新竜、仁漢、大同、良田16個行政村。
102 通輓鎮 轄:通輓街、分嶺、大昌、尚黃、伏柳、大團、尚滿、江竜、花馬、安村、古佐11個行政村。
103 東鄉鎮 轄:三多、屯應、麻村、華樂、達昊、江村、平嶺、上棉、堡村、長塘、鄧寺、六良、莫村、李運、古例15個行政村。
104 三裏鎮 轄:三裏、慕古、旺村、臺村、靈湖、東泉、長樂、五星、古立、朋村、三江、雙竜、五福、上江、下江15個行政村。
105 二塘鎮 轄:二塘、甘嶺、渠盞、四通、樂業、光山、雙桂、眉山、朗村、樟村、小林、七星、平田、石耈、隴村、波耀、羊眷、上召、水村、大琳、麻碑、祿當22個行政村。
106 黃茆鎮 轄:黃茆街、周眷、玉村、新貴、大浪、根村、尚文、上額8個行政村。
200 馬步鄉 轄:馬步、雅村、官祿、統安、回竜、橋鞏、河耀7個行政村。
201 祿新鄉 轄:祿村、地有、上堂、瑤蘭、思布、復旦、新學、古杭、長嶺、蓮塘、佛子、大榮12個行政村。
202 思靈鄉 轄:靈池、山汶、古樟、馬山、思勞、甘棠、太平、朝東、雙林9個行政村。
203 河馬鄉 轄:河馬、合群、洛橋、武蘭、金崗、馬臺、王道、祿道、風沿9個行政村。
204 金雞鄉 轄:馬良、馬王、新村、賴山、仁元、魚步、石祥、大坪8個行政村。
2005年,馬步鄉、河馬鄉分別並入武宣鎮和東鄉鎮。 |
|
- n.: Wuxuan County
|
|
武宣 |
|
|
|
武宣縣中學 | 武宣縣中醫院 | 武宣縣北門城樓 | 武宣縣人民醫院 | 武宣縣婦幼保健站 | 武宣縣衛生防疫站 | 武宣縣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武宣縣土産公司仙城賓館 | 廣西中華會計函授學校武宣縣函授站 | |
|
|
武宣鎮 | 三裏鎮 | 東鄉鎮 | 黃茆鎮 | 金雞鄉 | 通輓鎮 | 桐嶺鎮 | 二塘鎮 | 馬步鄉 | 新竜鄉 | 河馬鄉 | 祿新鄉 | 思靈鄉 | 黔江農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