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 : 绩溪县 : 富锦市 : 临湘市 : 图们市 : 东港市 : 平利县 : 海宁市 : 封开县 : 东莞市 [显示全部] : 中国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 长安镇
显示地图
目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长安镇
  介绍
  长安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中部,近代广西四大名镇之一,现为柳州市融安县县城,总面积20.7平方公里,常长安镇驻人口58800人,流动人口约23200人。
  长安镇南距柳州110公里,东距桂林150公里,北通湖南、贵州。枝柳铁路、209国道、融江河穿镇而过,历来是兵家要塞和物资集散之地。
  长安镇全镇辖35个村(街)、社区。全镇的自来水、公路、用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信号基本实现屯屯通。辖区分河东、河西两大片,各有市场两个,每隔2天为一个圩日。其经济支柱主要是农业和商贸,并有少量厂矿企业。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1836万元,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0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7128元。
  长安镇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发展协调。1996-2000年为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获自治区第四届“南珠杯”竞赛活动先进城市奖;2004年分别荣获自治区“卫生镇”和自治区“文明镇”。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
  有金桔,酸菜等特产。融安县是全国金桔之乡,长安市场是全县最大市场。酸菜(含头菜),酸脆可口,远销东南亚各国。
  旅游胜地有融江河,民国骑楼街等。融江全长20多公里,水面宽阔,波光粼粼,两岸风景如诗如醉。民国骑楼街是桂北地区保存最好的民国建筑群之一。
  建置沿革
  长安古镇历史悠久。于明朝建文(1399年~1401年)年间集市原设在河东,后迁至河西。时因长安酒店在此历史最长,故名长安。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长安镇,称长安镇巡检司(司署在大巷村)。民国元年(1912年)长安镇属北区,22年属长安区,24年称长安镇公所,25年属长安区。解放后,1949年12月属长安区,1951年4月起为长安镇,1959年为长安人民公社,1962年9月为长安镇,至今不变。1951年4月长安镇下辖长庆、和平、建设、新华、升平5街及水上、新民2乡;1989年长安镇下辖立新、建设、新华、和平、解放、河边6街和渔业、新民2村公所;1999年3月,城东乡的大乐、东圩、红卫村及大巷乡的大巷、新安、大洲村划归长安镇管辖;2002年长安镇下辖立新、解放、新华、和平、建设、新兴、融江、桔东、新民9个社区及渔业、大巷、新安、大洲、东圩、大乐、红卫7个村民委员会及1个河边街居委会。
  自然环境 长安镇地处融江河两岸,东、南面群山环抱。镇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冬短夏长,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9℃左右,年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年均日照时数1426小时,日照百分率32%,年均太阳辐射量93.96千卡每平方厘米。融江河集水面积21585平方公里,水能资源蕴藏量6.12万千瓦。农业耕地多为淹育性、潴育性、潜育性水稻土和河流冲积土,土质肥沃。
  经济指标
  2002年,长安镇工农业总产值1274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420万元,农业总产值432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4649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320万元,第二产业8420万元,第三产业33751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967.06元,其中第一产业740.31元,第二产业1442.92元,第三产业5783.83元;财政总收入1739万元,财政总支出1086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生活费收入68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7元。
  农 业
  2002年,全镇耕地面积19470.6亩,其中水田13281.8亩,旱地6188.8亩。粮食总产量7297吨,水果1343吨,蔬菜10207吨。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优质水稻、小洲头菜、淮山、莲藕、各种蔬菜、沙田柚、柑橘、脐橙等。还有桑蚕业。
  乡镇企
  业2002年,镇办企业、工业已发展到5148(个)家,从业人员6769人。其中工业341家,从业人员1163人;净利润3172万元,交纳税金1586万元。工业产品主要有竹凉席、竹沙发、花竹椅、木地板砖、木衣架、食品蜜饯等。
  商 业
  清嘉庆初至道光末(约1801~1850年),广东、福建籍商人已在长安开设木材行和商店。光绪年间(1875~1908年),长安坐商已达100余家,主要有食盐、杂货、布匹、陶瓷、中西药、纸张文具、屠宰、粮油、饮食、客栈及经纪业等。长安土产杂货商号“广生祥”拥有资本100万元(银毫),为境内最大商号。民国25年(1936年),长安已有店铺1000余家,并自然分成行市。市场繁荣,人流拥挤。长安沿河停泊的大小船只1000余艘,竹木伐绵延1公里多,水上酒楼昼夜营业,商人、小贩洽谈生意通宵达旦,因而被誉为“小柳州”。解放后,到2002年底止,长安镇有商业户1981户,从业人员6869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亿元,交纳税金2106万元。主要行业有成衣、家电、小五金、建材、装潢、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竹木器、肉食、禽畜交易、饮食服务、旅店、酒楼饭店、娱乐厅(室)等。
  旅游资源
  1.融江河风光:全长20多公里,水面宽阔,波光粼粼,两岸风景如诗如醉。
  2.大洲生态度假村:其风俗民情和格调堪与三江丹洲古城媲美。
  3.红茶沟森林公园:天然氧吧,青山绿水,千年浓荫,透心凉背,距长安城仅7公里。
  4.民国骑楼街:桂北地区保存最好的民国建筑群之一。
  风味小吃
  1.长安滤粉:百年历史,传统工艺,广西独有,其粉条加烧炙的吃法令无数外地旅客不记有他。
  2.融江河边鱼:广西驰名,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皆设有"融江河边鱼"的独门招牌。
  3.螺蛳粉:柳州螺蛳粉的鼻祖。
  土特产品
  较闻名的有金橘、茶油、沙田柚、冬笋干(玉兰片)、香菇、木耳、罗汉果、小洲头菜等。
  城镇建设 民国25年(1936年)前后,长安已拥有大小街道10条,街道两边多建成3至5层带骑楼的楼房。解放后,城区日益扩大,至2002年底,长安有街道12条,总长6.45公里,城区内的建筑面积已达6.8平方公里,建有邮电大楼、工商银行大厦、河东花园住宅楼和占地8公顷的综合批发市场。
  交通运输
  境内水路上可通贵州,下可通柳州、梧州;铁路有枝柳铁路通湖南、南宁等地;公路有209国道贯穿。
  邮 电
  清末设长安邮局。民国18年(1929年)5月设省营长安电话营业处。解放后,1991年9月8日开通县城1000门程控电话,1993年10月开通无线寻呼台,安装深圳产JK1000型512门模拟程控局用交换机,实现长途电话直拨。2002年底,长安城区有邮政、电信、长线、联通、移动电话等业务。全镇有电话机31676部,其中移动电话19276部。
  教 育
  解放前,镇内有中学1所,有区立中心国民基础学校1所,有街道国民基础学校9所,在校学生800余人。2002年底,城区设有县办中学2所,铁路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各1所;县办实验小学1所;有镇办中学1所,小学8所。长安中学有教职工76人,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976人。8所小学共有教职工285人,教学班120个,在校生3742人。中小学生辍学率在全县最低。长安中学中考成绩列全县第五名,8所小学经柳州地区毕业统考,成绩获全县榜首。长安第二小学首创的“图示作文教学法”得到教育专家的好评,成为国家教委确定的教学实验基地。
  卫 生
  解放前,境内有长安公立医院1所(后更名长安卫生院),医务人员10人,首任院长邱美水。另有几家私人诊所及药铺。解放后,先后建立县人民医院、长安民族医院(后与县人民医院合并)、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防疫站和铁路医院,长安镇建立卫生院、防保所。另有门诊网点及私人诊所、中西药店遍布城区两岸。2002年,长安镇卫生院有医务人员49人,有病床20张,当年被评为柳州地区十佳卫生院。
  文 化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桂剧已传入长安。民国5年(1916年),已有无声电影片在长安福建会馆放映。民国34年,长安镇设公立图书室1间,藏书5000余册。民间文艺有戏剧、文场、小调、钱牌、快板、渔鼓词、令令落、山歌、舞龙、舞狮、抬龛、牌灯、旱龙船等。解放后,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文工团、广播电视局等机构。长安镇有文化广播电视站、各街村文化室、青少年文化宫等机构设施。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彩调戏遍布城乡,演出节目有《王三打鸟》、《假报喜》、《隔河看亲》等数十个剧目。长安业余剧团演出彩调剧《龙女与汉鹏》,1955年选上北京演出。1956年,长安镇和平街业余剧团文场队参加宜山专区举办的业余文艺汇演,《武二探兄》荣获优秀节目奖与演出奖。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长安镇有电视机28975台,收视节目27套。街道两边有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等文化娱乐场。1995年,长安镇被柳州地区评为社会文化先进乡镇。
  体 育
  除传统的舞龙舞狮、棋类外,有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射击、长跑、晨跑、游泳、气功、广播体操等。学校体育运动每年均进行比赛,一些少年还被选送入国家、自治区体育团体。近年,中老年迪斯科、太极剑、门球、象棋等运动队参加自治区比赛均获前三名。长安河东、河西均建有活动广场和游戏场所。2002年建成的占地100亩的“长安公园”,为市民活动及健身场所。
  人 物
  罗朝伦(1868~1944) 大巷村人。25岁中举。行医40余年,医术精湛,颇受社会钦敬。他研制成大痧丸、珍宝丹、二神散、白内障粉剂等特效中成药,治愈很多病人。
  吴春燕(1926~1950) 女,长安镇人,烈士。民国31年(1942)年考入柳庆师范,34年秋后,先后在西隅小学、柳州实验小学、大浦小学任教。1949年,龙美游击队成立后,她负责妇工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五大队妇工队长。1950年2月17日,古砦区人民政府被土匪包围,她在突围战斗中光荣牺牲。当年广西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房放(1949~1976) 女,长安镇人,烈士。1973年考入柳州地区师专体育系学习,毕业后到东起小学任教。1976年7月16日下午5时,为抢救2名学泳溺水女学生而光荣牺牲。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追认为革命烈士。
  黄治邦(1908~1982) 大巷村人。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融县中学,24年任融县北区小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帮助筹建抗日挺秀队,掩护中共党员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动员西隅乡长把乡里枪支弹药交给柳州北游击队,策动长安商会掩护商队长带领全队人马投奔革命。解放后,历任长安镇公安委员会副主任、融县副县长、自治区人大代表、柳州地区林业局副局长。
  江明(1927~2000) 长安镇人。民国34年(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省农委交通员,办事处负责人,地下党县委副书记,游击队大队长、县大队副政委、县公安局局长、区公安厅副处长、县委书记、地委秘书长、区交通局副局长、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广西区政协秘书长。
  重要事件
  民国19年(1930年)12月,工农红军第七军主力19、20师,在军长张云逸、政委邓斌(邓小平)、总指挥李明瑞的率领下,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从三防出发,直扑长安镇。12月5日至7日,与驻守长安镇的国民党韩彩凤、覃连芳两个师及民团3000余人激战三昼夜。后敌援军赶到,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三江县方向转移北上。红军经过长安,传播革命理论,为后来中共融县支部的建立和地方游击队的组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1996年7月16~18日,融江上游连降暴雨,长安镇洪水位高达127.7米,超过警戒线9.7米,比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特大洪灾水位高出3.68米,全城一片汪洋,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洪灾期间,中央、自治区、地区派来工作组救灾,并调拨大批物资支援灾区。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
  长安镇简介
  长安镇位于融安县中部,近代广西四大名镇之一,现为柳州市融安县县城,总面积20.7平方公里,常驻人口58800人,流动人口约23200人。
  长安镇南距柳州110公里,东距桂林150公里,北通湖南、贵州。枝柳铁路、209国道、融江河穿镇而过,历来是兵家要塞和物资集散之地。
  长安镇全镇辖35个村(街)、社区。全镇的自来水、公路、用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信号基本实现屯屯通。辖区分河东、河西两大片,各有市场两个,每隔2天为一个圩日。其经济支柱主要是农业和商贸,并有少量厂矿企业。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1836万元,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0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7128元。
  长安镇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发展协调。1996-2000年为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获自治区第四届"南珠杯"竞赛活动先进城市奖;2004年分别荣获自治区"卫生镇"和自治区"文明镇"。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
  名优特产
  1.金桔,融安县是全国金桔之乡,长安市场是全县最大市场。
  2.酸菜(含头菜),酸脆可口,远销东南亚各国。
  3.奇石,传承三江石各项特点,个头更为精巧,为天下爱石者追寻。
  4.罗汉果、茶油、香菇、木耳、冬笋、沙田柚,是市场的主要畅销产品。
  四、特色农业
  (一)"小洲头菜"
  "小洲头菜"为融安县传统特色蔬菜,因主产地为该县小洲村而得名。其加工工艺独特,味道鲜美,清脆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小洲头菜系地方长期自行选育而成的优质品种,具有根块大、皮薄、纤维少、质地脆嫩的特点,平均单株重1.5-2.0公斤,在当地已有一百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由于缺乏引导,种植面积少而分散。1998年后,融安县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根据小洲头菜容易种植、产量高、适宜加工储运、可作家常菜和高档菜系的优势,把其列为该县农业产业化重点开发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加大了科技扶持的力度。县农业局派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有针对性地进行栽培技术指导,同时帮助农户对小洲头菜开展提纯复壮工作,使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全县头菜种植面积达13000亩,总产量1200万公斤,逐步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全县已形成大巷、长安、城东、浮石4个头菜重点生产乡镇。融安县还在国道209线旁建起了3400亩的头菜生产基地。该基地覆盖小洲、回龙、莲花、东村、西坪等9个自然屯,辐射农户905户。2002年该基地亩产值达2450元,总产值833万元,户均收入9240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该基地已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管理以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小洲头菜已逐步走向区内外市场甚至摆上了大城市的大型超市柜台。在历年于南宁、武汉、厦门、上海、西安等城市举行的广西农产品展销会上,常常被抢购一空,受到城市消费者的普遍喜爱。由福民凉果厂、桂融公司等厂家加工包装的产品正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量打入区内外市场,逐步成为城市居民餐桌上的佳肴和馈赠亲朋的佳品。每年还有不少外地客商到融安订购小洲头菜进行加工或外销,使得产品销售渠道通畅,产品从无积压现象。
  融安县城附近4个乡镇有适宜种植头菜的土地面积达41000亩,生产潜力很大。伴随着人民对优质安全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小洲头菜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融安县将进一步把"小洲头菜"这一品牌做大做强,使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五、旅游胜地
  1.融江河风光:全长20多公里,水面宽阔,波光粼粼,两岸风景如诗如醉。
  2.大洲生态度假村:其风俗民情和格调堪与三江丹洲古城媲美。
  3.红茶沟森林公园:天然氧吧,青山绿水,千年浓荫,透心凉背,距长安城仅7公里。
  4.民国骑楼街:桂北地区保存最好的民国建筑群之一。
  六、风味小吃
  1.长安滤粉:百年历史,传统工艺,广西独有,其粉条加烧炙的吃法令无数外地旅客不记有他。
  2.融江河边鱼:广西驰名,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皆设有"融江河边鱼"的独门招牌。
  3.螺蛳粉:柳州螺蛳粉的鼻祖。
  七、待开发和招商引资的项目
  1.长安旧城改建。面积约4平方公里。
  2.竹木制品,金桔、罗汉果、竹笋、山野菜的规模深加工。
  3.融江水面和大洲等地的旅游品位提升。
  党政办公电话:0772-8136146
  邮政编码:545400
融安县长安镇名片-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长安镇位于融安县中部,近代广西四大名镇之一,现为柳州市融安县县城,总面积20.7平方公里,常驻人口58800人,流动人口约23200人。
  长安镇南距柳州110公里,东距桂林150公里,北通湖南、贵州。枝柳铁路、209国道、融江河穿镇而过,历来是兵家要塞和物资集散之地。
  长安镇全镇辖35个村(街)、社区。全镇的自来水、公路、用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信号基本实现屯屯通。辖区分河东、河西两大片,各有市场两个,每隔2天为一个圩日。其经济支柱主要是农业和商贸,并有少量厂矿企业。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1836万元,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0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7128元。
  长安镇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发展协调。1996-2000年为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获自治区第四届"南珠杯"竞赛活动先进城市奖;2004年分别荣获自治区"卫生镇"和自治区"文明镇"。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
英文解释
  1. :  Chang'an Town
  2. n.:  Chang'an Zhen
近义词
长安镇社区
长安镇村
长安
相关词
东莞纺织印染福田实业东莞市长安莲花山
包含词
长安镇站小长安镇长安镇内
长安镇社区长安镇初中长安镇画像石墓
长安镇辛江初中长安镇中心小学长安镇中心幼儿园
长安镇浩寨村蔡雄路长安镇家琪儿工艺品厂东莞长安镇街口美适玩具厂
东莞长安镇街口嘉美玩具厂融安县长安镇防疫保健所东莞长安镇坚工艺制品厂
东莞市长安镇长宁宾馆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大酒店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江贝针织厂
东莞长安镇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海宁市长安镇西关厢皮革制品厂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肖王皮件服装厂
分类详情
张开和平社区张开新民村太平村新安村大洲村
红卫村渔业村新兴社区江口村新民社区
大巷村大乐村塘寨村银洞村大坡村
竹子村珠玉村安宁村木寨村小洲村
桔东社区融江社区和寨村寻村村祥多村
保江村瑶送村木樟村河勒村隘面村
泗朗村东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