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廣西 >河池 > 宜州市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Yizhou City
  郵編:546300 代碼:451281 區號:0778
  拼音:Yí Zhōu Shì,Yizhou Shi
  
    宜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北。東與柳城、柳江兩縣接壤,南與忻城、都安相連,西與河池、環江,北與羅城等市縣為鄰。總面積3869平方千米。總人口61萬人(2004年)。
    宜州市轄7個鎮、7鄉、2個民族鄉:慶遠鎮、三岔鎮、洛西鎮、懷遠鎮、德勝鎮、石別鎮、北山鎮、祥貝鄉、劉三姐鄉、屏南鄉、洛東鄉、福竜瑤族鄉、北牙瑤族鄉、同德鄉、安馬鄉、竜頭鄉。市人民政府駐慶遠鎮。
宜州概況
  宜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北,目前由河池市代管,竜江中遊。東與柳城、柳江兩縣接壤,南與忻城、都安相連,西與河池、環江,北與羅城等市縣為鄰。市域面積3869平方公裏,其中中山、低山面積占27.47%,丘陵面積占58.80%,臺地面積占3.53%,平原面積占 10.20%。全市轄7鎮9鄉(其中2個瑤族鄉),下設204個村民委員會,6個居民委員會,2589個自然屯。市府駐地沿鐵路南至廣西首府南寧市344公裏(公路266公裏)西北至河池市金城江區72公裏(公路76公裏),東至柳州市89公裏(公路 125公裏)。市境國道323綫、黔桂鐵路貫穿東西部。境內國道、省道、市道、鄉道及專用公路35條,共679.42公裏,有火車站 11個。1999年,全市實現村村通電、通公路、通廣播電視目標。宜州市自然環境優越,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時數1696.9小時,年平均氣溫在19.6一20.2攝氏度之間。市境地形特點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嚮東傾斜,屬半山半丘陵地區。
  市人民政府駐慶遠鎮,郵編:546300。代碼:451281。區號:0778。拼音:Yizhou Shi。
行政區劃
  宜州市轄7個鎮、7鄉、2個民族鄉:慶遠鎮、三岔鎮、洛西鎮、懷遠鎮、德勝鎮、石別鎮、北山鎮、祥貝鄉、劉三姐鄉、屏南鄉、洛東鄉、福竜瑤族鄉、北牙瑤族鄉、同德鄉、安馬鄉、竜頭鄉。
  沿革:
  1910年,忻城土縣歸入宜山縣,劃為宜山縣第十一區和第十三區。
  1928年,忻城改土縣復稱忻城縣屬柳江區。
  忻城縣劃歸宜山專區(政務院1951年1月25日批準)
  1950年縣治所由慶遠鎮遷懷遠鎮
  1950年,慶遠專區更名為宜山專區。慶遠鎮為專區治所。
  宜山縣東南的襖洞、馬泗2鄉,上林縣的藍甲、古蓬、安浪、馬蹄、思吉5鄉,劃歸忻城縣管轄。(1952年8月)
  1953年,宜山縣的東江、白土劃歸河池縣,合竜鄉冷水屯55戶劃歸忻城縣,界柏鄉劃歸柳江縣。
  宜山縣正式析出界柏鄉劃歸柳江縣管轄。
  忻城縣第六區太平鄉的毛榮、弄石、肯朝等3鄉劃歸宜山縣管轄。(1955年6月宜山專署【民族字第21號】批準)
  1955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以原都安縣14個區為基礎,將河池縣的下坳區、宜山縣的三衹羊、板嶺、拉仁、加貴區、忻城縣的嘉仁區、馬山縣的竜灣區,平果縣的江南、百馬區,東蘭縣的板升區等劃入,成立都安瑤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都安瑤族自治縣正式成立於12月,其行政區域的劃撥在10月間進行行政區域包括部,河池縣區的下坳、耀南、板旺、隆麻、加文、光隆、大崇、板買、壩牙、隆壩、隆石、隆旺、隆稿、崇山、隆林、隆關、肯友、隆恩、隆洞、板慶、弄梅、池花、梅株、陸册等24鄉,宜山縣三衹羊區、拉仁區、永順區(後改稱板嶺區)全部和石別區的加泵、加福、加隆、加圖、加黨、塘懷、大宿、宜州、翁同、京口、竜候等11鄉,東蘭縣合竜區(後改稱板升區)的弄嶺、弄冠、弄礦、弄彥、弄蘭、弄立、弄盤、弄雷、水堂、板坡、新安、信河、升平、三合、板好、永安等16鄉,馬山縣竜灣區的琴棋、三並、內槽、竜灣、新民、加範、竜煥、地州、竜眼等9鄉,忻城縣拉仁區的福竜、永竜、竜桑、坡奉、太平、鳳朝、高山等7鄉,平果縣百馬區的永晴、那午、坡練、登排、孟豆、同謝、乃良、義隆、義和、中和、下和、吾幸、覺端、懷雄、良美等15鄉和江南區的江州、發端、帶林、塘麽、合民、竜鳳、法棠、和平、賣梅、上和、九懷等11鄉。
  1956年2月20日國務院批復宜山專員公署更名為宜山地區工作委員會。
  羅城縣祥家乡鼕田農業社劃歸宜山縣管轄。(1957年4月11日廣西省人民委員會【會民字第34號】批準)
  1957年12月20日國務院第66次全體會議批準:撤銷宜山地區工作委員會,設立宜山專區。
  (1958年7月19日國務院【《關於宜山等專署改名等問題的批復》政內楊字104號】批準)宜山專區更名為柳州專區,駐柳州市。縣治改為慶遠鎮。
  1961年,羅城縣析出祥貝公社的同德、古竜、白偉、共榮、桑間、長沙、自強、鋪亭、果城、坤洞、和平、臨江、中流等11大隊,及鹿山公社的大莫、桑麻、拉金、鹿山、下洞、長洞大隊劃歸宜山縣管轄;1961年10月4日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會民字第51號】批準
  設立河池專員公署,領導原由柳州專員公署領導區的河池、宜山、天峨、羅城、南丹、環江6縣,百色專員公署領導的鳳山、東蘭2縣和巴馬瑤族自治縣,南寧專員公署領導的都安瑤族自治縣,共8縣2自治縣。(國務院1965年5月18日批準)
  1971年各專區更名為各地區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國函215號】批復:撤銷河池縣,設立河池市(縣級),以河池縣的行政區域為河池市的行政區域。
  (以下國務院1987年12月23日批準 國函[1987]185號)
  (1)設立大化瑤族自治縣,以都安瑤族自治縣的大化、六也、百馬、江南、都陽、雅竜、七百弄、板升八個鄉和巴馬瑤族自治縣的板蘭鄉全部,東山、鳳凰、羌圩三個鄉的十七個村以及馬山縣的古感(鎮)、貢川、永州三個鄉鎮的二十二個村為大化瑤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縣人民政府駐大化鎮。
  (2)將都安瑤族自治縣的福竜鄉劃歸宜山縣。
  1993年9月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宜山縣,設立宜州市,縣級市。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國函52號】批復: 1.同意撤銷河池地區和縣級河池市,設立地級河池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金城江區新建路。
  2.河池市設立金城江區,以原縣級河池市的行政區域為金城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江北東路。
  3.河池市轄原河池地區的南丹縣、鳳山縣、天峨縣、東蘭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金城江區。原河池地區的宜州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
  由河池市代管。
  2002年9月29日國務院【國函88號】批復:
  1.同意撤銷柳州地區和來賓縣,設立地級來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興賓區建設大道。
  2.來賓市設立興賓區,以原來賓縣的行政區域衛興賓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來賓鎮前衛路。
  3.來賓市轄原柳州地區的沂城縣、象州縣、武宣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興賓區。原柳州地區的縣級合山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
  4.將原柳州地區的鹿寨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劃歸柳州市管轄。
   ?年,宜州市轄5個鎮、14鄉、2個民族鄉:慶遠鎮、懷遠鎮、德勝鎮、三岔鎮、洛西鎮、北牙瑤族鄉、福竜瑤族鄉、矮山鄉、太平鄉、洛東鄉、屏南鄉、三合鄉、流河鄉、祥貝鄉、石別鄉、北山鄉、同德鄉、拉利鄉、拉浪鄉、竜頭鄉、安馬鄉。
  2000年,宜州市轄7個鎮、12鄉、2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4943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慶遠鎮 85255 三岔鎮 15405 洛西鎮 23219 懷遠鎮 43315 德勝鎮 42861 石別鎮 25801 北山鎮 25696 祥貝鄉 16482 流河鄉 21333 三合鄉 13010 屏南鄉 19402 洛東鄉 21230 矮山鄉 27327 太平鄉 20169 福竜瑤族鄉 33524 北牙瑤族鄉 31338 拉利鄉 14474 同德鄉 16164 安馬鄉 19756 拉浪鄉 12588 竜頭鄉 21085
  2003年宜州市行政區劃一覽(7個鎮、12鄉、2個民族鄉:慶遠鎮、三岔鎮、洛西鎮、懷遠鎮、德勝鎮、石別鎮、北山鎮、祥貝鄉、流河鄉、三合鄉、屏南鄉、洛東鄉、矮山鄉、太平鄉、福竜瑤族鄉、北牙瑤族鄉、拉利鄉、同德鄉、安馬鄉、拉浪鄉、竜頭鄉)
  100 慶遠鎮 轄:文昌、和平、解放、園村、江頭、沙嶺、竜塘、燕山、竜江、白竜10個社區。
  101 三岔鎮 轄:三岔社區;古卜、良因、紅社、合林、羊角、福裏、楞塘、庭亮8個村委會。
  102 洛西鎮 轄:洛西社區;福田、妙調、六寨、楓木、三柏、祥北、和平、洛富8個村委會。
  103 懷遠鎮 轄:懷遠社區;懷遠、愣達、甘村、葉茂、竜村、譚村、李傢寨、羅山、坪上、拉外、大任、北斗12個村委會。
  104 德勝鎮 轄:德勝社區;楞底、賽平、欖樹、加隆、立新、磨甲、地羅、都街、上坪、新惠、乾合、加保、竹倉、拉林、弄相、都圍、圍道、大邦18個村委會。
  105 石別鎮 轄:石別社區;板圍、清潭、拉弄、土橋、雁山、永定、三寨、四合、屯蒙9個村委會。
  106 北山鎮 轄:北山社區;懷道、梅洞、雙塘、波串、板敢、塘利、竜安7個村委會。
  200 祥貝鄉 轄:祥貝社區;古文、古竜、白偉、車頭、拉托、更生、福六、中路、中朝、長洞、下洞、裏洞、六代、大莫14個村委會。
  201 流河鄉 轄:流河社區;小竜、鼕田、洛漏、馬安、天橋、竜降、良村、岩田、壩頭、𠔌洞、飛高、乍洞、拉甫13個村委會。
  202 三合鄉 轄:三合社區;中和、湖長、竜元、竜潭4個村委會。
  203 屏南鄉 轄:屏南社區;合寨、北角、果立、板納、新興、肯山6個村委會。
  204 洛東鄉 轄:洛東社區;坡欖、板樂、尋田、大曹、王格5個村委會。
  205 矮山鄉 轄:矮山社區;畔塘、宜畔、東屏、蘇村、六坡、六橋、嶺坪、洛岩、城障9個村委會。
  206 太平鄉 轄:太平社區;下維、三興、思欖、山灣、圍村、建安、拉並7個村委會。
  207 福竜瑤族鄉 轄:福竜社區;永良、波奉、古桃、弄丁、鳳朝、高山、弄桑、同意、宜州、竜拱、京口、定滿、竜侯、翁同14個村委會。
  208 北牙瑤族鄉 轄:北牙社區;橋鄧、空山岩、竜頭、豆竹、二墳、白竜、紅山、沙浪、平裏、黃竜、洞口、拿網12個村委會。
  209 拉利鄉 轄:保民社區;保康、保安、潘洞、保良、保衛5個村委會。
  210 同德鄉 轄:同德社區;板高、衆聯、塘上、?村、大安、北刁6個村委會。
  211 安馬鄉 轄:安馬社區;木寨、小隘、拉炭、白屯、北關、索敢、佑岸、拉稿、古直、古育、肯壩11個村委會。
  212 拉浪鄉 轄:拉浪社區;董裏、加豐、高峰、蝦洞、高壽5個村委會。
  213 竜頭鄉 轄:竜頭社區;建立、七洞、竜盤、竜田、竜德、高明、德惠7個村委會。
  2005年,三合鄉並入流河鄉,並更名劉三姐鄉;矮山鄉、太平鄉並入慶遠鎮;拉利鄉並入北牙瑤族鄉;拉浪鄉並入竜頭鄉。
人口民族
  人口 全市人口63萬。其中農業人口50.09萬,主要居住有壯、漢、瑤、苗、水等少數民族,其中壯族占總人口74.01%,漢族占總人口16.86%。
農業狀況
  宜州市是廣西農業大縣(市),現在已被列入廣西西部開發區域縣(市),全市轄7鎮14鄉,總耕地面積69.2萬畝。主要農産品是水稻、玉米、甘蔗、桑蠶、沙田柚等。
  宜州已形成糧食、蔗糖、桑蠶、水果、畜牧水産五大生産基地,並且又已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廣西糧食自給工程縣(市),是廣西最大的桑蠶生産基地縣(市)。
  全市按區域的自然條件和産業優勢,劃分為五個農業經濟區,即東部四個鄉鎮以 生産優質糧為主,經濟作物為輔;西部五個鄉鎮以經濟作物、多種經營為主,林果為輔。南部七個鄉鎮以蔗桑為主,林果為輔;北部三個鄉鎮以林(竹)果、藥材為主,旅遊為輔;中部兩個鄉鎮以蔬菜生産為主。
蔗 糖 業
  宜州市是廣西蔗糖生産主要基地縣市之一,蔗糖生産已形成一定規模,成為農民增收、經濟發展、財政增長的重要經濟支柱産業。主要栽培品種有桂糖 11號、新臺糖 10號、16號。蔗區涉及17個鄉鎮,130個行政村,種蔗農戶7萬戶,蔗區涉及人口35萬人,占全市農業人口的70%。宜州市有廣西博慶食品有限公司、宜州市糖業集團公司懷遠糖廠兩傢製糖企業。
  中英合資的廣西博慶食品有限公司以其先進的設備和科學管理技術,2000年3月15日該公司通過了英國勞埃德質量認證公司 ISO9002質量體係認證,成為中國首傢獲得國際權威認證的製糖企業。
城市建設
  宜州地理條件優越,境內交通便利,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兩條大動脈——黔桂鐵路、323國道綫路及岔羅城路支綫在宜州縱橫貫行。其中鐵路在境內全長 103公裏,在8個鄉鎮通過,有車站11個。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以國 道、鐵道為幹綫、連接各鄉鎮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1993年撤縣改市以來,加快了舊城改造、新區開發建設的步伐,環城公路於1994年5月底全綫通車,竜江二橋於1996年竣工並已投入使用,新修了城中東路,城中西路、公園東西路、公園西路、山𠔌路、環城路、南北大道、塘中路等十多條街道,總長46公裏。先後建成了君怡大酒店、宏升都大廈、建行大廈、工行大廈、正宜商場、煙草大廈、國稅局大廈等一批具有現代氣息的大型建築,開闢了安康新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居民住宅小區,以及下梘、竜舟島等風景名勝區。占地28.65畝的劉三姐音樂噴泉廣場已投入使用。投資1.3億元的葉茂電站已投入並網發電,投資800萬元的長嶺變電站和投資3000萬元的土橋引水工程已全部竣工。
  宜州市城區衛生保潔面積達41萬平方米,有環衛工人256人。目前市區路燈綫路長72.5公裏,共有5720盞照明燈,18個品種,每天亮燈10個小時,並實現了會星街、會東街等小街小巷的亮化,路燈亮率保持在98%以上,確保城區實現亮化;宜州市日供水能力達到9.5萬噸,達到中等城市的供水能力,並實現城市無電供水。
工商貿易
  宜州市已建成各類市場 60個(包括交易點17個),市場總面積170863平方米,國有商業企業224傢,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企業1傢,全市市場年成交額4.5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11.85億元,全市商品銷售總額超過9.20億元。現全市在册企業1284戶,其中法人企業127戶,營業登記企業758戶,註册資金共 54757萬元。
  宜州市經過多年的實踐,工商管理制度日趨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比較係統的管理方法,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市場管理,除建立健全各類市場規範管理制度外,積極推進市場管理“l2345”工程,實行“一頂帽子”管理市場,加大對"三亂"行為的打擊,實行"經濟戶口"管理,推行市場巡查製和開展市場專項治理活動。宜州市成立了市場監管巡查中隊、“3·15”投訴舉報中心、經濟檢查中隊、各工商所還設立“3·15”投訴舉報中心站和若幹名巡查員,專門負責 轄區內的巡查監管工作。近年來,通過這些組織工作,有力地打擊了非法與違法經營及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強化了監管,維護了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被群衆譽為消費者的“保護神”。同時,全市對市場建設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加快了以國傢、社會、個人三級市場體係的建設,促進了城鄉商品流通的發展。並且,實行“同等化”,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公平競爭氛圍。
鄉鎮企業
  宜州市現有鄉鎮企業 15013傢,其中集體企業 115傢,私營企業265傢,個體14633傢,從業人數48998人。
  宜州市鄉鎮企業以市場為導嚮,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形成農業、工業、建築、交通運輸、商品流通、旅遊、飲食服務等七大行業共同發展的産業結構,礦冶、建材生産現成為鄉鎮企業的主導産業。
  一、煤礦、錳礦采選業
  二、有色金屬冶煉業 全市目前有有色金屬冶煉企業6傢,均為産值在千萬元以上的規模。廣竜冶煉廠主要産品為精銻、硫化銻和鉛銻合金;富達冶煉廠主要産品為粗鉛;洛西焊劑廠HJ431、HJ250、HJ350焊劑材料,經國傢船檢局檢驗均達到或超過標準。
  三、建材業 1、全市共有紅磚企業48傢,具有年産標準紅磚40471萬塊的生産能力。 2、鋼材生産企業1傢,即福宜金屬製品廠,年生産綫材4000噸。
  四、造紙企業 有以廢紙為原料的造紙廠3傢,具有年産1萬噸各種規格色紙、包裝紙、衛生紙的生産能力。
  五、煙花炮竹企業 有煙花炮竹集體企業 3傢,年生産能力在 12242箱,産值達307萬元。
  六、農副産品加工業 宜州市東方罐頭食品廠是以農副産品為原料,經深加工後供出口國際市場的農産品生産企業,是河池地區農産品加工的竜頭企業,有日産60噸罐頭的生産綫4條及配套設施,計劃年産罐頭 10000噸,其中以法國豆罐頭、蘑菇罐頭、竹筍罐頭、馬蹄罐頭為主。
扶貧工程
  近年來,宜州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黨和國傢的扶貧政策,堅持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國傢補助為補,自籌為主”的原則,動員全市廣大幹部群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通過大會戰的形式,大興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共興建農村人畜飲水工程3175處,農村人畜飲水問題基本得到解决;建造地頭水櫃2893個,修築村級公路13條122公裏,修復水毀村級路10條71公裏,架設高壓綫16條78公裏,行政村通電率達100%,建地面衛星廣播電視接收站114個,到去年底全市實現了村村通汽車,通電和通廣播電視的目標,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科教文衛
  【科 技】 宜州市科技局是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科技的職能部門,幾年來認真貫徹落實廣西區黨委提出的“三大戰略、六大突破”重大决策及全區農業和農村工作“1234610”的工作思路,全面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充分發揮其先導作用,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一是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工作十分重視,專門成立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從市到鄉(鎮)村都建立了科技管理體係,每個鄉(鎮)都設有農技推廣站、畜牧獸醫站、農機站、林業工作站;209個村委會都配備有農科員,完善了科技管理體係和農業社會化。
  二是以超前的意識率先在開辦電腦培訓,建立“廣西國傢重點星火培訓基地宜州工作站”,至今共舉辦計算機培訓班86期,培訓科技人員、國傢公務員近3000人次,提高了高科技適應和應用能力,日前又成立了"宣州市科技信息中心",並組織了10個鄉鎮上網發佈農産品信息,並在網上進行大宗農業交易,促進了農業産品的流通,依靠科技達到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三是圍繞"支柱"産業,引進新技術,實施科技項目。 近幾年來,應用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促進傳統農業嚮“雙高一優”農業轉化,先後推廣了近20項的先進農業適用技術,獲得糧食年年豐收。如今農業先進適用技術覆蓋率達85%以上,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宜州已發展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廣西蔗糖、桑蠶、水果、畜牧水産基地。
  四是圍繞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建立了廣西宜州市農業綜合開發特種繁育基地。該基地距市區5公裏,全場占地面積85333平方米,其中宿舍辦公用房 3000平方米,果場 39666平方米,養殖場 42666平萬米。擁有固定資産257萬元。目前養有良種公豬、母豬,如長白豬、杜洛剋、大約剋;禽類有藍孔雀、七彩山雞、鴛鴦鴨、純種烏骨雞、瑤雞、中華宮廷黃雞、良種風花雞、廣東馬岡鵝、本地塘角魚、七星魚;新建果場種植有澳洲堅果、皇后李、臺灣大青棗、美國墨寶石李、巨型紅茹、雙季板慄、反季荔枝、巨型臺灣四季番石榴等珍奇品種都已初具規模。還同時千畝蜜桃基地,將成為宜州市另一個具有當地特色的旅遊景點。
  【教 育】
  宜州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1997年通過廣西“兩基”評估驗收。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87%,小學畢業會考雙科合格率、中、高考成績均位於河池市前列。高中辦學規模逐步擴大,以民族職業學校為竜頭的中等職業教育成績顯著。成人教育形成市、鄉、村三級培訓網絡。宜州市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得到落實,重教支教興教蔚然成風。全市逐步形成依法興教,依法支教的良好風氣。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辦學思想逐步實現由單一的文化、升學教育轉到教育要為振興當地經濟服務,為促進社會進步的軌道上來。
  【文 化】
  宜州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建置始於公元前111年即漢武帝元鼎六年,當時定名周縣。自公元630年即唐代貞觀四年始,均為歷代州、郡、府、路、司等行政地區的治所,也是歷代顯要名流,遷客騷人任職、遷滴、考察、羈旅之地。 在先賢的影響下,在濃郁文化氣氛的熏陶中,歷代宜州人刻苦習文,勤奮讀書,先後有幾十人留下著作文集。同時,宜州還是著名的彩調之鄉。
  如今的宜州建有學校200多所,全市有協會學會等組織11個,會員近400人,鄉鎮文化站20個,村屯文化室、文化樂園82個;還建有體育中心,廣播電視臺、衛星地面接收臺、文化中心、電影劇院、歌舞廳等文化設施多處,出版有《宜州報》、《宜州文學》、《山𠔌詩苑》、《宜州文史》等刊物……這一切,極大地推動了宜州的文化事業的發展。
  【衛 生】
  宜州市現有31個國營衛生單位和200多個農村基層衛生組織,其中市級醫療衛生單位11個、鄉鎮衛生院20個。開設病床總數541張。有醫技幹部643人,占職工總數80.3%,初級職稱 383人,中級職稱253人,副主任醫師以上高級職稱7人。大中專以上學歷生占醫技人員總數97.7%。有農村合作醫療衛生所205個,鄉村醫生372人,村屯婦幼保健員529人。形成以市直醫療衛生單位為竜頭,以鄉鎮衛生院為樞紐,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計劃生育、健康教育以及醫學繼續教育培訓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城鄉三級醫療衛生網。
  改革開放以來,宜州市政府對衛生的投入逐年增加,醫療衛生機構內部建設速度加快,醫療保健功能增強,醫技隊伍和病床位數都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幾十倍,B超、C T、多功能彩色電視診斷儀、心腦電圖儀、大型無痛碎石機、纖維胃鏡、以及現代化監護係統等高新科技産品已普遍應用於臨床,同時擁有整套疾病控製、計劃免疫、婦幼 保健等先進技術設備。鄉鎮衛生院普遍建設了新樓房,改造了住院環境,成為與鄉鎮中小學相媲美的一道農村景觀。
礦産資源
  已探明的礦産資源有煤、錳、石灰石、褐鐵,汞、磷、硫鐵礦、水晶、重晶石、耐火石、大理石、石膏、方解石、硫磺等。其中煤層藏量約4678萬噸,錳礦藏量 約1640萬噸,品位一般在 28-40度之間。石灰石質量上乘.。
水能資源
  宜州境內大小河溪295條,主要有竜江及其支流臨江河、中洲河、洛壽河、五拱河及習江支流都良河等11條。理論藴藏量28.48萬千瓦,已開發利用9.6萬千瓦,共建成大小水電站80處,其中裝機容量較大的有拉浪電站5.1萬千瓦,洛東電站4.5萬千瓦,葉茂電站3.75萬千瓦。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519.89萬畝,基中平地(包括臺地)71.31萬畝,丘陵305.45萬畝,山地143.13萬畝。土地利用現狀中,耕地面積68.54萬畝,宜糧荒地19萬畝,有林面積124萬畝,宜林荒地66萬畝,應封山育林地 15萬畝,草場119萬畝,養魚水面積2.7萬畝。
  特産 宜州物産豐富,除水稻、玉米、小麥、黃豆等糧食作物外,有蓄積量為194萬立方米的林木和多種竹類及其産品,同時是全國糧食生産基地,還是廣西商品糧、蔗糖、沙田柚、桑蠶和魚類生産基地。其土特産主要有沙田柚、果蔗、桑蠶繭、紅蘭酒、檳榔芋、紅瓜子、扁柑、甜楊桃、黑豆、黃豆、乳鴿、油魚、船丁魚、竜江芝麻劍魚、黃蜂魚、明燈寨煙葉、魏村馬蹄,蘇村蓮藕、古竜梨、文昌碎鹹菜等。野生動物有麝香、穿山甲、蛤蚧、果子狸、蛇類。
宜州旅遊
  由於縣屬政治軍事重鎮,歷代不少顯要名流或因任職、遷謫,或因考察、羈旅而流寓縣內,他們在宜期間留下衆多詩文碑刻,加厚了宜州多彩的文化底藴,形成桂西北獨有的人文景觀。更重要的,宜州市是馳名中外的唐代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是宋代三元及第一代名臣馮傢的出生地。市區境內許多風光景點都和他們流傳下來的優美故事有關。宜州市境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有白竜洞遊覽區、宋代鐵城,宋黃庭堅逝世處遺跡,宋楊文廣戰事遺壘,明千戶所古城,明惠帝雲遊宜山遺跡,太平天國王府故址,仙山岩,九竜岩,三門岩,多靈山,鎮遠峰等多處文物古跡和風景勝地。
   【白竜公園】
  內有會仙山風景區、白竜洞、百丈深井岩、煉丹岩、白雲閹、翼王點將臺、山𠔌祠、烈士陵園、江北石林等景點。
  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竜洞、竜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絶。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1984年被闢為白竜公園。
  公園先後建成公園大門、山𠔌祠、會仙亭、翼王亭及劉三姐、徐霞客塑像等,修建了都宜忻遊擊隊革命烈士陵園,修築公園圍墻1000米,開闢公園面積420畝。1988年3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把白竜公園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1990年4月24日,國傢教委主任李鐵映等參觀白竜洞和山𠔌祠,並在山𠔌祠書寫山𠔌詩句“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
  會仙山亦稱北山。北山聳峙,壯若雄獅,登山極目,可將遠近景觀盡收眼底,為宜州八景之首,稱“會仙遠眺”,自唐代始為遊覽勝地。山頂有鳥型巨石一方,呈展翅狀,明刻“騎雲”二字,石前平臺原建有“齊雲閣”,峭壁上刻有“極高明”三大字,為郡人明代參將李霽所題。有清雍正年間慶遠知府徐嘉賓的述職碑。今山頂建有電視差轉臺。還有天池、甘泉等。
  【臨江河風景區】 臨江河風景區北起樣貝鄉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與竜江河交匯,河道全長37公裏,含下梘、古竜、祥貝三個河段。河水碧緑,山水交融。沿河群山疊翠,古洞羅列。該景區於 1988年10月與白竜洞同時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
  【南山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在城區南郊2公裏處,有摩崖詩刻數十處。主要景點有:南山寺、竜隱洞等。
  【九竜山風景區】 九竜山景區在城區南3公裏,九竜山因有九峰相連蜿蜒若竜,故得名。主要景點有丹霞岩、九竜洞等。
  【三門岩風景區】 三門岩風景區位於城區北3公裏處的良村後。數峰列峙,其中一峰狀若昂首雄獅,獅之腹部峭壁下岩洞羅列。主要景點有三門岩、狀元山。
  【古城峒景區】 古城峒景區位於宜州市城北郊3公裏的木棉村後,1255年建造。此處群山環繞,皆峭壁懸崖,四面如鐵,內可容萬竈,外可扼咽喉,牢不可破,險不可夷,故號“鐵城”,後稱古城峒。分內城和外城,內城墻東西兩端對峙的兩山崖壁上各刻有一碑,東面山崖是《鐵城記》,碑高300釐米,寬 195釐米,刻於築城的當年,該碑主要是記載建築鐵城的經過;西面山崖是《鐵城頌》,碑高359釐米,寬230釐米,刻於鐵城竣工後的次年三月,係地方人為歌頌雲拱築城的功績而作。東面山腰有一洞,洞門上刻“紫霞洞府”四個大字,還有金銀岩、涼風洞和“飛泉石井”。從外古城往東為馬安村,莫馬安山東麓建有“歌仙廟”,廟後山腰有明代參將威振的贊景詩生根石刻碑。
  【仙女岩風景區】 仙女岩風景區位於城區西南9公裏的岩口村後,古稱觀岩。岩中有“仙女臨浴”景。岩道縱橫麯折幽深,全程1000多米,岩前有潭水一泓,碧緑清澈,與岩內地下河相通。潭外有參天古榕,蔭蔽水潭。岩口外部絶壁數丈。遊人可沿岸道拾級探勝,亦可泛舟入岩瀏覽。洞中有洞,上可通青竜山腰,後可通白虎山。
  岩前舊有西原太子廟,紀念唐代蘇仕評父子。今廟己毀,古碑仍存。左為鳳凰嶺;有清代提督統領楊安隆墓。岩口村有清進士湯廷詔祖屋,代表一方建築之特點。1988年,仙女岩附近的岩口和馬駟兩個自然屯的農民自發集資 10萬元進一步開發仙女岩。1996年9月,電視連續劇《劉三姐》曾在此拍攝。
  【德勝風景區】 德勝風景區位於城區47公裏的德勝鎮境內。主要景點有:鳴琴山、大風光山、德勝古城等。德勝街中心。一山巍然屹立,形如玉笏,山頂常有白雲繚繞,為鳴琴山,又名白雲山,明代刻有“獨尊峰”三字。山中回音效果極佳,鼎沸入聲,四面來風,均有回音,聲如鳴琴,景稱“玉笏鳴琴”。
  在德勝街西,有大風山,俗稱袁傢山。山間之洞,涼風習習,宋將黃忱駐此“平蠻”置德勝寨,人們又稱此山主岩為黃公岩,有張居廣洗劍事及古碑多幅,記“英雄茂烈傳千古,顯赫威聲聳後人”及“將軍節奏洗吳鈎”之往事。
  離德勝街西約1公裏許,有德勝古城,亦稱河池守禦千戶所遺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河池守禦千戶所於河池州,以扼七十二峒之衝,隸慶遠衛。永樂六年(1408)遷至德勝。城呈長方形,東西寬500米,南北長1000米,四面有城門和城樓,現僅存東門城樓。樓高8米,長11米,城門高 3.5米,寬3.4米,均為細鑿料石基礎,墻為明代青方磚,甚為壯觀。
英文解釋
  1. n.:  Yizhou City
近義詞
宜州
包含詞
宜州市中醫院宜州市迎賓館宜州市委黨校
宜州市第一中學宜州市人民醫院宜州市金𠔌飯店
宜州市婦幼保健院宜州市衛生防疫站宜州市民族服裝廠
宜州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宜州市九竜康復中心廣西宜州市宜楊絲綢公司
廣西宜州市宜揚絲綢公司宜州市染織絲綢總廠廣西宜州市染織絲綢總廠
宜州市德勝鎮外運大酒店宜州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分類詳情
張開三合鄉張開太平鄉張開北山鎮張開三岔鎮張開德勝鎮
張開懷遠鎮張開竜頭鄉張開慶遠鎮張開石別鎮張開矮山鄉
張開安馬鄉張開北牙瑤族鄉張開福竜瑤族鄉張開拉浪鄉張開拉利鄉
張開流河鄉張開洛東鄉張開洛西鎮張開屏南鄉張開祥貝鄉
張開劉三姐鄉張開同德鄉
河池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