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广西 >河池 > 凤山县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Fengshan County
  邮编:547600 代码:451223 区号:0778
  拼音:Fèng Shān Xiàn,Fengshan Xian
  
    凤山县总面积1743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2004年)。
    凤山县辖1个镇、5个乡、3个民族乡:凤城镇、袍里乡、砦牙乡、长洲乡、乔音乡、金牙瑶族乡、中亭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凤山概况
  凤山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南麓,东与东兰县毗邻,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北倚天峨县,西与百色市的凌云、乐业两县接壤,是个内陆县份。该县辖10乡1镇,96个行政村,2个街道社区。到2003年底,总人口18.97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738平方公里,系国家级贫困县。
  该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多地少,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自然旅游资源异常丰富,70%面积为大石山区,30%面积为土山区,耕地面积101726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0.1℃,全年降雨量1564.0毫米,无霜期362天。
  境内林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杉木、油桐、油茶、八角和板栗等,是广西主要的八角产区和林业生产基地县之一。矿产资源有金矿、黄铁矿、硫磺矿、硫铁矿、褐铁矿、铜矿、锑矿等和丰富的大理石。全县11个乡镇中,9个乡镇有金矿开采,有“黄金之乡”美称。目前,已探明的金矿储量6667万吨,品位高,产品质量好,黄铁矿、硫磺矿也相当丰富,是投资者理想的投资胜地。
  全县水资源丰富,有水库三座,盘阳河和拉英河从境内流出。有小水电站8座,年发电量1300万千瓦时。城乡电网密布,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到2003年末,全县共有公路里程693公里,开通凤山至巴马二级油路,凤山至东兰、凤山至天峨、凤山至凌云三级油路。目前,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四级砂石路的目标。全县有程控电话装机10961门,55个村通程控电话。移动用户达到8100户。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0部。
  该县现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1847个,从业人员3210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562万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5万元。2003年,累计吸收投资总额20980万元。
经济建设
  农 业
  朝阳大道 近几年凤山县积极引进水稻杂交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8%。引进玉米单交种和经济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45%以上;同时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13项,取得很好效果,保证了凤山县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石山区利用地头水柜,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研究,总结推广石山区三种为主的耕作模式:①春黄豆+水稻+冬菜;②春玉米间种黄豆+水稻旱种套种黄豆+冬菜;③春玉米间种黄豆+水稻+冬菜,为石山区农业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同时,建立了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实施了一批科技开发项目,开发和引进可持续发展新技术,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凤山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县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林 业
   凤山县近几年努力使单一林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八角和核桃生产,到2003年止,该县八角种植面积在21万亩,成为凤山县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开展八角林和油茶林低产改造和八角矮化的攻关研究;从2000年起引进软枝油茶种植达4万多亩,在退耕还林项目中,利用核桃配套种植木豆,达到高矮结构,长短效益结构,农民乐意接受。现在木豆种植面积达一万亩左右。
  畜 牧 业
  近几年来,凤山县科技人员有计划地对牛、羊进行品改,引进美国短角种公牛进行杂交改良本地牛,并推广三元杂交猪,推广杂交象草,培殖本地乌骨鸡和土三黄鸡,引进适应农家饲养的良凤花鸡、桂黄系列良种鸡,有效地开展春秋防疫,促进畜牧业发展。
  特色产业
  凤山县境内矿产资源特别是金矿、黄铁矿、硫磺矿和锑矿极为丰富。经探明,全县境内黄金储量30吨。现已开采金矿8处,其中有凤山那林金矿、金牙金矿、谋屯金矿、巴叶金矿、江圩金矿和百乐金矿等。八角、杉木、油茶、油桐和板栗等林产品以它质优、价廉享誉区内外。
  特色资源
  超微粒型金矿 超微粒型金矿是凤山县的主要矿产之一,分布在全县十一个乡镇,属黔、滇、桂“金三角”地带,据澳大利亚资源卫星遥感探矿图片显示凤山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目前正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热点。
  硫铁矿 凤山硫铁矿分布广,藏量大,现已探明硫铁矿储量为7083万吨,平均品位17%,该类型硫铁矿属沉积型矿床,厚度稳定。未探明的矿化带长26公里,贯穿凤山县南北,估计其潜在的经济价值100亿人民币。凤山生产的硫磺质量稳定,纯度保持在99.95%以上,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品水平,且不含砷,是制制优质白糖的原料。
  杉原木 凤山自50年代末就开始人工培育杉木。现全县有杉木林2.8万公顷,活立要蓄量为86.3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5万立方米,是桂西北较木的杉木商品材基地县之一。其杉木具有径级大、树干通直、材质坚硬、色泽好等特点,产品备受广大用户青睐。
  八 角 凤山八角生产历史悠久,现有八角生产基地0.6万公顷,年产八角300吨,主要产区在乔音、长洲、砦牙、平乐、金牙等乡。随着近年栽种的幼林逐年挂果,年产量将逐步增加,三年后年产量将达到3000吨以上。八角全身都是宝,果、枝、叶均可提炼茴香油,其产品可深加工成为食品香料和工业化工香料,特殊凝固剂、涂料等等,用途甚广。近年来,凤山八角远销广东、香港、上海等地,深受客商青睐。
  油 茶 凤山油茶闻名区内外,产于全县各乡镇,以乔音乡为最多。凤山茶油质纯透亮,含酸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常年信用食用茶油,可获抗延年之功效,战凤山人口万分之二点七的百岁老人多是食用茶油,茶油区结核、贫血、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很少出现。
  油 桐 油桐是凤山的一大特产,有千年桐和3年桐两种。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凤山桐油为国际一级油,工业上用作化工原料,医学上有祛毒作用,民间用来外搽刮痧,油渣是优质肥料,果壳可制活性炭。
科教文卫
  教 育
  凤山县乡所在地配有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机构。实现了村村通闭路电视。有县级电视台一座。有19个文学艺术协会,拥有会员3560人,各类作品多次在国家、自治区、市级报刊上发表获奖。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7所,在校学生33199人,小学入学率达94%,初中入学率达87.5%,“两基”巩固率达93.3%,2003年高考录取247人,录取率达70.2%。在国家、自治区、市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现有各类科技人员3037人,其中高级职称76人,中级职称1052人,初级职称1886人。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凤山县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一方面狠抓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2004两年,凤山县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18位考生高考总分上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有100多名考生考上本科线;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人数比率排全市第三名;小学入学率98%,升学率100%。全县11个乡镇已有7个通过县级“普九”验收,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抓好其余4个乡的“普九”工作,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另外,教研工作成绩显著,2003年度共有293人次分别获得不同等级的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有5人获国家级一等奖,有228人获自治区级嘉奖,有60人获市级奖励。
  科 技
  凤山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府直接领导下,在区科技厅、河池市科技局的指导下,积极投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凤山县科技进步和发展。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得到了加强。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农村技术培训班780期,参加培训农户0.52万人次,举办各种科技宣传活动,科技下乡、科技集市18次,参加群众1.3万人,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8万份,出版科技刊物3种2000多份。通过科技宣传培训活动,凤山县农村有80%的农户至少有一人参加或接受过1—2门的适用技术培训,有300多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 加强科技人员技术再教育和党政干部知识更新工作。三年来共有594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各类技术再教育,举办各种科技报告、讲座7次,参加科技培训和讲座的领导干部有708人次,现有35岁以下的干部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10%青年干部经常上网,科技培训促进了科技人员和领导干部的科技知识更新。
  初步建立了以广西科技信息网为骨架的计算机网络,现可进行视讯会议、电脑培训、信息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等。
  在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中,得到自治区科技厅大力支持,拨款50万元,投建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积728平方米,购进电脑13台,设置科技展示厅、电脑培训教室、科技创新能力培训基地,科技图书资料室,视讯会议室。
  根据本地实际,由科技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方案。凤山县先后出台了《凤山县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实施方案》、《凤山县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科技创新计划》,同时把农村科技进步作为全县科技进步的重点。
  近年来,凤山县评选出14名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三项技术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有二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获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卫 生
  八十年代后,特别是改革开改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方针政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凤山县卫生工作立足县情,抓住机遇,深化卫生改革,发扬老区传统,发展农村卫生,使农村卫生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凤山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卫生资源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建立起遍及城乡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至2003年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数131个,其中县4个,乡镇级11个,村级97个(其中甲级卫生室35个),个体医疗机构19个。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有床位286张,其中县级医疗单位202张,占70.63%,乡镇卫生院64张, 占22.38%,个体医疗机构20张,占6.99%,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1.5张。
  全县医务人员50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8人,其他技术人员16人,工勤人员61人,每千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1.7人。
  在全县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有9人,占2.11%,中级职称121人,占28.27%,初级职称298人,占69.6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应用,各种医疗设备在医疗机构改革中的配置应用得到不断的加强,对提高凤山县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2002年、200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装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有洗胃机6台、X光机4台、B超11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9台、心电图机11台、胎心监护仪2台、胎心多普勒11台。救护车一辆。县医疗投资298万元购买美国GE公司生产的螺旋式CT机,于2003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减少病人及家属因转院增加的费用。
  在大会战实施前共投资515.5万元,兴建业务用房7900平方米,其中县医院投资343万元,兴建门诊部、急诊楼共4500平方米,乡镇卫生院投资217.5万元,兴建门诊、病房、防保楼共3400平方米。
  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大对凤山县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投资638万元,用于12个卫生项目建设,新建业务用房8360平方米,其中县医院住院大楼投资470万元,兴建面积5000平方米,11个乡镇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投资168万元,兴建业务用房面积3360平方米。县疾控中心利用国债资金120万元,兴建1200平方米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到目前为止,全县12个大会战卫生项目和1个国债项目,已有11个项目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2个项目完成主体部分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投资建设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凤山县卫生项目的完成后,极大地解决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用房大部分属危房的问题。
  二、农村卫生
  1、全县97个村已有35个村建有甲级卫生室,占36.08%。其他卫生室为村医私房或租借,农村地区实现村村有医有药。
  2、大力改善农村人口饮用不卫生水状况,改水受益面为77%,自来水普及率为38.22%。建设卫生厕所1.8688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1.86%,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的文明程度。
  三、防保工作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加大对霍乱、鼠疫、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2002年上半年完成了县级“三网”建设,下半年完成了乡镇级“三网”建设。2004年上半年完成乡镇卫生院防保组组建工作,全县11个乡镇均建有计免“四室”。保证“五苗”接种效价,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
  全县有妇幼保健机构1个,1998年通过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现有床位20张,职工人数2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人,占职工总数84.62%,具有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7人。业务用房768平方米,没有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
  全县获得国家级、区级爱婴医院(卫生院)的共有六家,分别是县医院、县妇保院、金牙、长洲、砦牙、袍里乡卫生院,2003年全县新法接生率为80.15%,住院分娩率为43.08%,孕产妇死亡率为90.21/10万,婴儿死亡率为 27.5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59.45%,新生儿破伤风发病1例,发病率0.47‰,母乳喂养为81.94%,儿童系统管理率51.63%,达2857人。
旅游资源
  凤山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凤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境内,总面积415平方公里,由三门海天窗群旅游景区、江洲仙人桥旅游景区、穿龙岩旅游景区、鸳鸯泉旅游景区、恒里暗滩旅游景区五大景区组成,公园以岩溶地质为特征,分布有岩溶峰丛、峰林、水平洞穴、地下河、天窗、竖井、天坑、天生桥、边缘坡立谷、溶蚀洼地等众多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是我国岩溶地质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类型独特的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世界上大型洞穴厅堂数量教多、密度较大的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有:国内第三长的地下洞穴长廓——江洲地下长廊,已测长度37公里,预计长度超过90公里,廊道内拥有世界一流的洞穴景观,如洞中湖泊、瀑布、峡谷、天窗、钟乳石林等,入口处为江洲仙人桥峡谷,与中国跨度第二的天生桥紧紧相连。世界第一高的洞穴廊道——马王洞廊道,高度超过150m,宽80—160m,连续长度达2km的水平洞穴廊道;密集和大型的溶洞群系统——环凤城大型洞穴系统,园区内已发现的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洞穴厅堂有7个,位居国内前10位的有5个。溶洞内以高大石笋为代表的洞穴化学沉积物世界罕见。鸳鸯洞内有数以千计的石笋,其中两根石笋的高度达到36.4米和29.米,是世界最高大石笋之一。 以群体方式出现的地下河天窗、天坑——三门海天窗天窗群。景区3000米内连续出现7个规模甚大、景观优美的天窗,洞、水、天三位一体,边壁参天古榕、藤蔓缠绕,垂直丛生的钟乳石和大量的生物岩溶景观,秀丽、幽雅跃然而出,令人赏心悦目,是世界上决无仅有的具有极高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被国际洞穴科学协会确认为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天坑旅游。
  三门海景区凤山国家岩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中)
  凤山县境内具有规模宏大,品位高、种类齐全的自然旅游资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41%,县内西北、东南部峰丛林立,千姿百态,构成了奇妙、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其间岩溶溶洞广泛 发育,形态多样,层次分明,由千万年岩溶作用形成的天生桥群雄伟壮观;地下河流曲折变幻,凤山的主要河流由东西部溶洞暗河汇流形成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长寿盘阳河的源头在坡心村)。该区域(包括巴马县、百色乐业县)多处发现天坑地洞群,最大天坑直径达千米;凤山岩溶溶洞、天坑、天生桥、地下河的形成记录了云贵高原南缘岩溶地貌演化变迁的史实,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凤山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日均气温19.2℃,非常适宜休闲、避暑、度假。主要旅游景点(国家地质公园内):三门海天窗群风景区、穿龙岩风景区、鸳鸯泉风景区、天生桥群(江洲仙人桥、蚂拐洞天生桥)和石马湖、梦娥蓝靛瑶民俗风情园及其民俗村落,它们集观赏、科学考察、探险、保健为一体,具有现代旅游的特点。
  人文景观:凤山民族发展历史悠久,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宝贵的旅游财富,凤山文物古迹繁多,石刻、古井、古墓、古战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主要风景有一、石刻:凤山石刻多分布在风景迷人的自然景点,如“八景”之一的穿龙岩内洞左侧,耸立着长50米、高10米的石刻长廊,前有乔音河缓缓流过,河水碧绿荡漾,河面宽约30米。洞内景态千姿,偶有怪石,如龙如凤,景观奇丽、栩栩如生。古今许多文人官客,在这里都留有黑宝。清末南宁官客宋福基挥毫道“大华山川”。凤山古代文人黄光国在这里泼墨:“天地一崖壁,高山流水来,但凡经此过,无客不徘徊。名胜清幽地,留题尚可观,水流山更好,别有一水间”。民国间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云游此地,挥笔道“俯仰清高”;据说中国古代旅游家徐霞客曾在这里驻足。二、古井古泉:凤山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溪留密布天然井水多,且大都依附着美丽的风景和动人的古代故事。从乔音河源头起,有合运牛头石井、松仁的寡妇泉、凤城鸳鸯泉、坡心社更温泉、久隆巴腊井、那拉拉空泉。三、古墓古战场:凤山古墓首数久加旧州屯后山腰的韦氏官墓群,这里地形如椅,后山巍峨重叠,面前一马平川,视野开阔,乔音河与其支流上林河在此相会,如玉带环抱,运山耸立,或迤或揖,景致奇特。墓地周围曾摆设有石俑、石狮、石象、石龟等石雕,壮丽堂皇,气象非凡,从另一侧面记录了凤山古代文化的辉煌。乔音合运运里有一古墓,锥形,无碑,面积大如小山,且年年有长,相传是国民党将领李宗仁远亲墓,是真是假,尚待考证。巴岗古寨是广西境内规模比较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宋代古建筑遗址,“苍苍古砦居高山,八面悬崖未可攀;底事营门忧记认,唤来只许白云关”,这是古人对巴岗古寨的记述。
  红色旅游: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有大量红军革命战斗遗址,如韦拔群、张云逸、廖群芳等革命领袖的战斗指挥所(三门海景区)、红军兵工厂(三门海第六天窗)、海亭惨案遗址等等。
  三门海天窗群风景区(原名:坡心水源洞):
  凤山三门海(官方资料)又叫作水源洞、寿源洞,距县城西南面22km,为盘阳河上游坡心河的源头,所在地域属喀斯特峰丛洼地(谷地)地貌,群峰耸立,成片连绵,洼地高程在429m,山区峰顶高程在600m以上。
  天窗,是地下河或溶洞顶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三门海天窗群是坡心地下河出口,为四个紧连的塌陷型天窗(共七个天窗),象这样短距离的地下河段出现如此密集的串珠状塌陷天窗,构成洞、水、天一体景观,目前乘船只能到达三个天窗,被称作“三湖三洞”、“中华三洞天”,总面积25000m²,长度为690m(主洞水洞进深),从东南向西北曲折延伸,洞外水流湍急,洞内水平如镜,采光、透气良好。三门海天窗群主要分布有下石炭流,下石炭流为一套中、浅海相沿积的碳酸盐岩。该地层分布范围大,主要为中厚层灰、灰黑色致密灰岩、白云岩及砂页岩。碳酸盐岩喀斯特发育强烈。三门海就发育在该层位中,该地层富水性中等至丰富。
  三门海天窗群入口洞口一参天古榕临水而立,凭添几分古雅、幽静。从洞口乘舟入洞,洞厅长约40-50m,宽约30m,舟随壁转,眼前豁然敞亮,一通天深潭,四面绝壁,绿树环绕,便是第一天窗,潭水被称为玉妆湖,面积4900m²,水深18m。湖旁有一旱洞,宽大错落,曾经有人居住,现在村民养牛其中,阴凉干爽。洞长50m,最宽处30m,最高16m左右。
  顺三门海主洞向右沿壁行舟经过92m的天然拱道进入第二天窗和莲花湖,湖四周青藤攀援,湖水翠绿。湖畔堆积了从山上冲下的土壤,形成了局部的坡地,生长着竹、芭蕉、野芋等植物。再经西面岩口,进入“内潭”,洞内一片漆黑,面积640m²,长约60m,洞内水深幽静,仿佛置身于水底龙宫。继续往南驾舟,便到第三个天窗,湖为金银湖,湖面2320m²,湖水深30m,其四壁更为峻峭,植被繁茂,藤萝悬挂,野趣盎然。湖的右侧有一旱洞,有小溪流出,步行1个半小时可由雷劈岩后山崖下出洞。
  三门海内的岩石基本稳定,温度常年保持在16.5-21.0℃,湿度40%左右,气候宜人。洞内的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幕生长发育丰富,观赏价值较高。
  三门海地下河水质达到国家二级地表水,除6、7、8月洪水期泛黄之外,其余月份水质清澈。洞内水生动物丰富,比较多的有油鱼、鲤鱼、鲢鱼、青鱼、鲫鱼、鳝鱼、鲶鱼、鲮鱼、岩鱼、竹鱼、油鱼、黄肩鱼、鲛鱼、香榄鱼、花榄鱼、老鼠鱼、花鳅等。当地村民在天井岩石四周挂钩,钩饵为树叶,夜挂朝收,潭中鱼在没人时,跃出水面咬吃树叶,就被钩挂在岩石上,实是一奇观。
  三门海天窗群是凤山最具潜力、旅游资源价值最高的旅游资源。(作者系凤山县旅游局局长***)
  俯瞰三门海天窗三门海天窗群,由大大小小七个天窗串联构成,呈现北斗七星状。景区由坡心河、水源洞、飞龙洞、南天门、雷劈岩、社更天桥等景点组成。三门海风景区以山奇、水秀、洞秘、自然原生态等特点,而令人神往。坡心河其实是一条暗河,只是在坡心村露出形成坡心河,它由凤山境内的平乐、金牙、江洲三支暗流汇集而成,地下流程50多公里,平均流量5.1立方米/秒,是广西流量最大且流程最长的溶洞暗河。坡心河全程60多公里,地下暗流蜿蜒曲折,偶尔出露明流,形成规模宏大,神奇多彩的岩溶景观和地下水群景观。坡心河从三门海水源洞流出明流,在松仁谷地再词流入地下。坡心河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的源头。沿河两岸景观绮丽、气候宜人,环境幽雅负氧离子达2-5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健康长寿,水源边共300多人口的三个村寨就有长寿老人12人,其中百岁以上的老人4人。沿河一带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胜地。水源洞是坡心河风景区的一绝,传说古时候洞内深潭栖息着一头体形宠大的犀牛,困洞口窄小无法外出而经常晨潭中出没,故而也称“犀牛宫”。水源洞全长690米,潭深16-30米,为地下河连体天窗,人称“中华三洞天”,洞外流水哗哗,洞内不见急流涌出。驶船游览,洞内水平如镜,沿途三暗三明,暗处如水底龙宫,明处如见通天潭,洞中水,水中洞,水转山移,水啮山穿。四周悬崖险峻,壁上岩溶景观千奇百怪,引人入迷。坡心河西面飞龙洞和南天门也别具一格。两河与水源洞相连,飞龙洞为天生桥型,跨度约70米,宽、高各150米,桥底为流往水源洞的暗河,水深不可测,洞中四壁石笋、石幔遍布,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南天门山峰挺拔,直指苍穹,洞口端正四方,洞中不连珠三洞,入口便为大天坑,直径约200米,深约200米,坑底为幽幽深潭,潭水经地下暗河由水源洞流出,沿天坑边缘擦行,可入内洞,洞内左右岩厅宽敞,左厅约3000平方米,右厅约2000平方米,洞内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更为奇妙的是左厅内俨然有一座仙人桥,跨度约60米。仙桥下巨大黄色石乳耸立,似皇宫金塔,雄伟壮观。据说深处还有暗河瀑布。 雷劈岩距离水源洞600米,天然耸立的巨大石板高约70米,宽15米,厚4米,它在民间有着一段“仙人架桥为民造福”的故事传说。坡心水源洞风景区以其神秘的色彩,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新闻界的关注,1987年中英岩溶探险专家在此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察。1992年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相继对坡心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作了宣传报道,并且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自97年以来就有近5万名游客到风景区观光浏览游览。自景区开放以来,已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摄影师来此采风、研究。
  穿龙岩风景区:穿龙岩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面,由穿龙岩、雷峰古寺、美人睡山、土官古墓群等景点组成。该景区中有中国唯一的洞穴地质标本博物馆。
  岩溶之冠,洞穴之城凤山穿龙岩洞穴剧场凤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简介
  凤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中国第五大洞穴厅堂穿龙岩内,占地4200平方米,空间高度达100米,是我国目前利用天然洞穴建设的空间最大、钟乳石展品最多、格局最美、展示最奇特的地质博物馆,馆内设了图文灯箱展区、实物展区、科普演示及游客服务区、沙盘模型展区、凤山旅游商品及水景区共五个展区,在布展风格上把洞穴原生态和现代展览技术各种元素有机结合,突出色彩、灯光与洞穴的和谐;在布展内容上除原址遗留的地质遗存物,还收集了凤山国家地质公园其他景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典型地质遗迹标本,是个典型的大型岩溶洞穴地质博物馆。
  凤山地质博物馆穿龙岩又称凤阳关位于县城西北角200米处,穿龙岩洞厅面积中国第七,世界第九。因奔腾数十里的乔音河下游流径松仁村进平包屯黑潭,从内龙山脚冒出一截后闯入岩洞直注县城,活象一条巨龙,隐而复现,穿岩入城,故古人名之日穿龙岩。穿龙岩宽约300米,高80米,碧江靠右边崖脚而流,潺潺作响;小道石路沿左边河岸盘环而上;岩顶密集石乳、石幔倒挂,绚丽多彩;水中青山倒映,宛如“世外桃源"。穿龙内洞左侧岩壁有一长50米、高10米的石刻长廊,古今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手迹。清未南宁官客宋福基,到此挥毫道“大华山川";民国年间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云游此地,挥笔道“奇山妙水,俯仰清高"石刻字体刚劲有力。据说古代旅游家徐霞客曾在这里驻足留墨。位于县城5公里处旧州屯韦氏土官墓群,分别葬于清朝和道光年间,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长80米,高差约30米,分下上两层墓地,下层为凤山土官韦昆年之墓,墓地呈半圆形,面积约500平方米;上层墓地呈长方形,为土官嫡子韦述忠及后裔之墓。这里地形如椅,后山巍峨重叠,面前一坦平川,视野开阔,乔音河与其支流上林河地此相会横流而过,如玉带环抱,远山耸立,或迤或揭,景致奇特,传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韦氏古墓周围碑石林立,有石俑、石狮、石马、石龟等石雕,壮丽堂煌,气度不凡。
  鸳鸯泉鸳鸯泉风景区:鸳鸯泉风景区位于县城东面1.5公里,它由鸳鸯泉、鸳鸯洞等景点组成。在凤山县城东1.5公里处耸云端的凤凰山脚下,两口 左右平排的小泉,两泉间隔42米。左泉呈椭圆形,长轴直径25米,短轴直径20米,泉水略带乳白色,望不见底,称“公塘";右泉呈贺形,直径 25米,水清澈见底,称“母塘"。两潭泉水常年交会流出形成“渊源九曲"的九曲河,淌着清波西流直至汇入巴马盘阳河。鸳鸯泉三面环山,蜿 蜒秀丽,景致迷人,素居县城八景之冠。凤山民间称这两口泉为“公母塘",后人嫌此名土俗更名雅称“鸳鸯泉"。1945年被中华书局出版的《 辞海》收录而名扬九州。鸳鸯洞位于凤山县城东面,凤凰山腰,海拔700余米,为云贵高原南缘岩溶中高位双层溶洞,洞长480米,最宽处320米 岩厅最高点52米,岩厅面积1.2万平方米,从洞口进入便是第一层洞,游程迂回全长1200米,它的形成,集自然美学观赏价值和极高的科学考 察研究价值于一体,观赏性在于岩厅乳石峥嵘,气势恢宏,奇石造形精妙,宏大之处,景含群山之状,石笋高达三十余米,气势磅礴,有如龙 腾虎跃,巨龙盘绕,大瀑奔流,有奇浪飞溅,鸳鸯戏水,银碟飞舞,各种象形造形,栩栩如生,深邃幽远,尤以松果状石笋为主要特色。洞口 景观秀丽,仰可手指日月,腑可畅饮鸳鸯泉。鸳鸯洞的科学考察研究价值在于反映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和人类发各时期的生态环境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家杨颖瑜对此洞评价很高,认为鸳鸯洞的品位相当高,可与巴马县的百魔洞相提并论(本人认为比之有过,因其洞穴系统并未开放完全、西西里洞也在鸳鸯洞中,并未开发),洞中松果状石笋林,在全国也是称得上一流的。并认为鸳鸯洞的开发潜力很大,前景可观。广西区旅游局规划处杨永德处长于1998年10月专程到鸳鸯洞考 察,称洞中景色为天下奇观,并以溶洞走向和洞物分析的科考方式考察此洞,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古时代,岩溶发育的痕迹,洞中石笋颜 色的层次变化,可记录云贵高原各个时期生态环境的特征。1998年12月,日本三名岩溶专家时考察时,认为此洞很有科学考察价值。1998年3月 ,鸳鸯洞被凤山县旅游资源调查组考察发现后,立即组织开发,由于洞景独特,交通便利,旅游开发基础好,2008年更因其奇异的自然现象受到包括央视、广西电视台的专题报道(见科技博览:鸳鸯泉之迷),几年来,已有近10余万名中外游客慕名游览,鸳鸯洞已名流区内外,它将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石马湖:石马湖是广西凤山县最大的高山天然湖泊,湖面海拔640米,冬季湖面为100公顷。夏季湖面为150公顷。石马湖是由一条地表河流直入下牙溶洞,因地表冲积物堵塞落水处,水位提高而形成,这是喀斯特地貌中规模较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大自然景观。石马湖面宽广,绿波荡漾,水光潋滟,四周群峰环绕,酷似一排排骏马奔腾。湖岸壮族古式木楼风格别俱,铜鼓声声,别有一番民族风情。舟行其间,船移景换,使人赏恼悦目,加之岩洞水下半泡的石马及其唤人诗意的故事传说,令人犹如置身于梦幻的水乡泽国之中。
  江洲仙人桥景区:江洲仙人桥位于县城西南方向60公里的江洲瑶族乡凤平村。传说这是一位仙女下凡与凡夫对歌,被江洲河及公路穿过其下,俨然像一座天然拱桥。天桥跨度约118米,宽约76米,高约58米。桥拱下面石乳倒挂,青藤攀援,秀丽壮观,桥底两端有供游览的天然岩洞,有明代建筑物“永宁寺"遗址,有光绪三十四年立的“百色分司王示”石碑。清朝时期,田州土府名士将此桥题为“孔滴清岚”,是田州八景之一。行人到此,对这天然美景,无不拍手叫绝。
二.旧地名:黑龙江省凤山县
  凤山县位于黑龙江省通河县境北部。中华民国时期设治,隶属黑龙江省。 凤山县,地居岔林河上游。清朝晚期仅有少数猎户,中华民国初年始有垦户,1914年设凤山稽垦局,1925年裁去。1927年开发林场后,户口日盛,距县城较远,“鞭长莫及”。1929年1月1日,黑龙江省长公署训令,于凤山镇设置凤山设治局。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同年7月30日,省政府批准了省民政厅为凤山设治局划定的与四邻的行政区划界线。东北沦陷后,按伪民政部的规定,1933年10月1日,将凤山设治局改为凤山县,为丁等县。初隶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1939年6月1日,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
历史沿革
  2000年,凤山县辖1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凤城镇、袍里乡、砦牙乡、长洲乡、乔音乡、林峒乡、金牙瑶族乡、更沙乡、中亭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凤城镇 35027 袍里乡 10651 砦牙乡 14437 长洲乡 19380 乔音乡 16102 林峒乡 10741 金牙瑶族乡 11510 更沙乡 8281 中亭乡 11164 平乐瑶族乡 18348 江洲瑶族乡 9166
  
    2003年凤山县行政区划一览(1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凤城镇、袍里乡、砦牙乡、长洲乡、乔音乡、林峒乡、金牙瑶族乡、更沙乡、中亭乡、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 凤城镇 辖:凤阳、东棚2个社区;巴烈、巴旁、松仁、久文、才劳、长洞、拉仁、凤凰、兴隆、恒里、京里、良利、林兰、弄者14个行政村。
    200 袍里乡 辖:月里、坡心、弄仁、谋屯、仁安、央峒、廷社7个行政村。
    201 砦牙乡 辖:砦牙、平雅、板隆、泗务、板叶、隆梅、板洞、东风、拉隆、弄怀、拉英11个行政村。
    202 长洲乡 辖:长洲、那拉、那爱、那乐、板任、板伦、那兵、板均、那烘、郎里、百乐、那老12个行政村。
    203 乔音乡 辖:那王、合运、怀里、巴甲、康里、上林、额里、若里、久加、老里10个行政村。
    204 林峒乡 辖:大同、同乐、文里、板吉、龙相、久隆6个行政村。
    205 金牙瑶族乡 辖:上牙、下牙、东王、坡茶、猛干、外里6个行政村。
    206 更沙乡 辖:更沙、金庄、干存、陇旺、内里、大平6个行政村。
    207 中亭乡 辖:中亭、六马、先锋、柏林、凤界、陇弄、积善7个行政村。
    208 平乐瑶族乡 辖:力那、洪力、平旺、海亭、谋爱、登亭、大洞、桑亭、寅亭、兰包10个行政村。
    209 江洲瑶族乡 辖:江洲、巴标、凤平、维新、相圩、弄旁、陇善7个行政村。
  
    2005年,林峒乡、更沙乡并入乔音乡。
英文解释
  1. n.:  Fengshan County
近义词
凤山, 凤山村
包含词
凤山县旧城凤山县人民医院广西凤山县制药厂
中共凤山县委党校凤山县卫生防疫站凤山县餐具消毒中心
凤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凤城镇木制工艺厂广西凤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卫生防疫站
分类详情
张开凤城镇张开长洲乡张开更沙乡张开江洲瑶族乡张开金牙瑶族乡
张开林峒乡张开袍里乡张开平乐瑶族乡张开砦牙乡张开中亭乡
张开乔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