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532800 代碼:451425 區號:0771
拼音:Tiān Děng Xiàn,Tiandeng Xian
天等縣總面積2159平方千米。總人口41萬人(2004年)。
天等縣轄4個鎮、10個鄉:天等鎮、竜茗鎮、進結鎮、嚮都鎮、都康鄉、寧幹鄉、馱堪鄉、福新鄉、東平鄉、進遠鄉、上映鄉、把荷鄉、小山鄉。縣人民政府駐天等鎮。 |
|
天等縣地處桂西南,東接隆安、平果縣,南部大新縣,西接靖西縣,西北靠德保縣,北界田東縣。縣城天等鎮直綫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25公裏,西南部縣界距中越邊境最近處9公裏。
天等縣境東西最大橫距64公裏,南北最大縱距63公裏。全縣總面積323.88 萬畝,其中山地面積276.76萬畝,占85.48%,耕地面積38.56萬畝,占11.93%,人均耕地面積0.97畝。2000年末,全縣人口總數40.16萬人,其中壯族人口占98.83%,漢、瑤、苗三個民族人口占1.17%。
全縣4個鎮11個鄉,123個村,1310個自然屯,1879個村民小組。1998年末,全縣人口總數398747人,81829戶,其中非農業人口25272人,3647戶;農業人口373475人,78182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183.29人,居全自治區第30位。
天等縣是廣西23個國定貧睏縣之一,土地貧瘠,資源缺乏,交通不便,信息落後。19 85年底,全縣有34.5萬人未解决溫飽問題,占農業總人口的97.76%。有27.76萬人未解决飲水問題,有96個村1043個屯未通公路,有101個村1075個自然屯未通電。全縣國內生産總值0.5億元,人均136.1元;財政收入345萬元,人均9.6元;農民人均收入116元。經過10多年的艱苦奮鬥,特別是近幾年來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天等縣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尤其是2007年縣域經濟呈現跳躍前行的態勢。上半年,全縣生産總值實現7.34億元,同比增長23.3%;財政收入完成7496萬元,同比增長40%。天等經濟出現這樣少見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第二産業的強勁拉動。據統計,第二産業對天等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3%,拉動經濟增長11.9個百分點。一是蔗糖業持續壯大,2006/2007榨季全縣産糖量突破兩萬噸;二是錳業迅速發展,由於鐵合金價格回升,縣裏實行創稅奬勵、電價補貼等鼓勵政策,上半年錳業産值達3.1億元,同比增長45%;三是大石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規模空前,天等獲得1.5萬多個項目,總投資高達3億多元,比過去一二十年的總和還要多。上半年開工項目7900多個,約占任務數一半。
經濟跳躍式發展帶動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上半年,天等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776元,同比增長30%;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現1529元,同比增長18%。 |
|
天等縣轄4個鎮、10個鄉。
天等縣地處桂西南,東接隆安、平果縣,南部大新縣,西接靖西縣,西北靠德保縣,北界田東縣。1958年曾與大新縣合併為新英縣,次年恢復兩縣原製。縣城天等鎮直綫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25公裏,西南部縣界距中越邊境最近處9公裏。
天等縣境東西最大橫距64公裏,南北最大縱距63公裏。全縣總面積323.88萬畝,其中山地面積276.16萬畝,占85.48%,耕地面積38.56萬畝,占11.93%,人均耕地面積0.97畝。2000年末,全縣人口總數40.16萬人,其中壯族人口占98.83%,漢、瑤、苗三個民族人口占1.17%。 |
|
天等指天椒
天等指天椒椒果小朝天,肉厚、色澤鮮紅,辣葉十足,醇香濃郁,品質獨特,曾榮獲1983年國傢外經貿部“優質産品”的稱號,被譽為“天下第一辣”而名揚海內外。
天等大肉薑
天等大肉薑是廣西名優的傳統産品之一,薑塊肥大,肉質細嫩、品味香辣而在區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天等苦丁茶
天等縣種植苦丁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現有面積已達 5千多畝,年産鮮茶 450多噸,可加 工製成高品位優質的球形、花形、條形等品種共100多噸。
天等蕎頭
天等蕎頭是廣西名優土特産品之一。該産品香脆、淡辣,具有清涼解暑,生津止渴,幫助消化之功效。
天等茴油
産於天等“四城嶺”、“九九嶺”的八角茴油,茴油度數高、品質優,早在建國前就一直馳名中外。
天等八角
天等生産的八角在建國前就已聞名港澳。天等縣現有八角林9.8萬畝,年生産鮮果6千多噸,折幹果約2千噸左右。
天等貓豆
天等貓豆是天等傳統的土特農産品。目前天等縣年種植面積已達3.5萬畝,年産量1.4萬噸,收穫季節為10~12月份。 |
|
天等縣礦産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錳、鐵、金、磷、水晶礦、重晶石礦、紅銻、黃鐵礦等10多種。錳礦儲量涉及東平、寧幹、把荷、嚮都、上映、福新、馱堪等7個鄉鎮,其中錳礦是天等主要礦産,現已探明的儲量達3000萬噸,遠景儲量在1億噸以上,就目前全縣的年開採能力43—45萬噸計算可以開採100年以上。其中僅東平礦區已探明氧化錳就有1620萬噸,且大部分可露天開採,易采易選,品位在28度以上,低磷低鐵,是全國冶金用錳基地之一。磷礦分佈在嚮都、把荷、寧幹3個鄉鎮,已探明儲量759萬噸,含磷24.5%,有中型礦庫2處,小型礦庫1處。
錳礦資源較豐富,是自治區乃至全國的錳礦主要産地之一。
東平錳礦位於縣城正北22公裏處。文本地質局東平地質隊於1956年勘探發現。含馱念、含柳、達仁、達六、利江、山甲嶺等礦段,北部部分延入田東縣江城、班勞、竜懷等地。
把荷錳礦點位於把荷東北6公裏處。廣西四二六地質隊和廣西地礦局第二地質隊於1965年分別作過普查。含錳地層在上泥盆統榴江組第三段硅質岩、灰岩地層中,第一、二含錳層質量差,不具工業價值。第三含錳層有透鏡狀氧化錳礦,共有5個、小不等的透鏡體,最大的一個長210米,厚0.2米至3.2米,礦石含錳品位22.72%至36.06%,含鐵1.81%至6.37%,0.11%至0.31%,二氧化硅26.7%至45.9%。地表浮土中賦存的次生堆積氧化錳礦,呈不規則層狀,厚0.1米至4.1米,氧化礦石含錳品位40.7%至44.4%,該礦點經初步普查,今後可邊采邊探。
水晶礦湯那水晶礦位於懷安村油氣那屯附近,出露地層為泥盆係,水晶礦化主要受北東嚮斷裂及其次級構造裂隙控製。有硅化現象,同時,礦區有將軍緑岩脈侵入。水晶礦主要産於第四紀坡殘積層的砂土及粘土中。水晶砂礦層厚度約7米,水晶品位9.2/立方米,其中大晶體品位達0.54/立方米,大晶體平均采取率18.4%,小晶體平均采取率15.4%。
經初步普查含水晶砂礦具有一定規模面積,含礦層厚度平均約7.01米,原礦品位89.7/立方米,原礦有一定儲量,水晶質量好。 |
|
2000年,天等縣轄4個鎮、11個鄉:天等鎮、嚮都鎮、竜茗鎮、進結鎮、把荷鄉、東平鄉、都康鄉、馱堪鄉、福新鄉、華隆鄉、金洞鄉、進遠鄉、寧幹鄉、上映鄉、小山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1140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天等鎮 21873 竜茗鎮 18836 進結鎮 28521 嚮都鎮 24553 華隆鄉 32883 都康鄉 23999 寧幹鄉 15471 馱堪鄉 26605 福新鄉 26179 東平鄉 18572 進遠鄉 9092 上映鄉 27697 把荷鄉 18296 小山鄉 10140 金洞鄉 8683
2003年,華隆鄉與天等鎮合併為天等鎮。
2003年天等縣行政區劃一覽(4個鎮、10個鄉:天等鎮、竜茗鎮、進結鎮、嚮都鎮、都康鄉、寧幹鄉、馱堪鄉、福新鄉、東平鄉、進遠鄉、上映鄉、把荷鄉、小山鄉、金洞鄉)(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100 天等鎮 轄:天城、新城、麗川3個居委會;百靈、稻香、宏魁、榮華、四維、仕民、紅嶺、盛典、大隆、應村、母村、朗明12個行政村。
101 竜茗鎮 轄:竜英居委會;東南、三北、西北、橋皮、益山、進寧6個行政村。
102 進結鎮 轄:進結居委會;團樂、隆鳳、結安、高州、愛樂、茴利、結留、印勇、民元、品力、孟養、天南、結新13個行政村。
103 嚮都鎮 轄:中和居委會;祥竜、樂久、定明、廷羅、樂竜、平堯、漢洞、民族、竜六9個行政村。
200 都康鄉 轄:安康、逐竜、永隆、降祥、教惠、伏德、竜布、多信、顯魯、把孔10個行政村。
201 寧幹鄉 轄:寧幹、竜勝、臺利、永樂、黎明、東儀6個行政村。
202 馱堪鄉 轄:馱堪、愛權、新民、南嶺、道念、獨山、文秀、平竜、啓新、賢民、孔民11個行政村。
203 福新鄉 轄:福星、種典、苗村、萬秀、江岸、理進、康苗、鬆山、福寧、黎亮、選解、北教、救漢13個行政村。
204 東平鄉 轄:東平、南務、平貫、安元、那造、利益、三壽、江竜8個行政村。
205 進遠鄉 轄:進遠、岩造、和平、政洲4個行政村。
206 上映鄉 轄:上美、桃永、平典、亮欽、福賴、寶貫、廣原、溫江、連加、佩光10個行政村。
207 把荷鄉 轄:把荷、懷安、旺仁、吉蘭、把蘭、巴竜、萬合、那樣、巴萬9個行政村。
208 小山鄉 轄:小山、竜橋、竜哨、江南、勝馬5個行政村。
209 金洞鄉 轄:貴合、美樂、那坡、福利4個行政村。
2005年,金洞鄉並入嚮都鎮。 |
|
- n.: Tiandeng County
|
|
天等 |
|
天等縣教育局 | 天等縣中醫院 | 天等縣人民醫院 | 天等縣民族醫院 | 天等縣汽車站新站 | 天等縣城關中醫院 | 天等縣衛生防疫站 | 天等縣婦幼保健院 | 天等縣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天等縣血吸蟲病防治站 | 天等縣福新鄉衛生院 | 天等縣進結鎮工藝美術鏡畫廠 | |
|
|
小山鄉 | 竜茗鎮 | 天等鎮 | 嚮都鎮 | 東平鄉 | 把荷鄉 | 都康鄉 | 福新鄉 | 金洞鄉 | 進結鎮 | 進遠鄉 | 寧幹鄉 | 上映鄉 | 馱堪鄉 | 華隆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