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朱傢角鎮位於青浦鎮西6公裏處,澱山湖東。舊稱珠溪鎮、珠街閣。鎮於明萬歷年間形成,初名朱傢村,後因商業日盛,至清末民初遂成大鎮,為周圍四鄉百裏農副産品集散地。鎮區東起南港大橋,西至接秀橋,北濱大澱湖,南靠青平公路,面積1.25平方公裏,形如折扇面。鎮內河港交錯,現有橋梁30座,為江南水鄉集鎮。鎮東北部的井亭鎮原屬江蘇省昆山縣境,解放初劃歸朱傢角鎮。全鎮居民4492戶,12108人,其中市、縣、鎮屬企業職工3936人,鎮設12個街道居民委員會。水陸交通十分發達,公路有滬朱、青平、青楓、青商等綫,水運航道寬闊,四通八達。
鎮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為商業中心,舊有“長街三裏,店鋪千傢”之說。民國時米市極盛,青角薄稻米名滿遐邇,其時漕港兩岸的米廠、米行、米店就有百多傢。每屆新𠔌登場,河港幾為米船所壅塞,其盛況可見。加以鎮上商業行業齊全,網點遍布,貨源充沛,營業興盛。現設有74個門市部,職工673人,1985年社會商品銷售額達3172萬元。工業有儀表、冶金、塑料、造紙、釀酒等5傢市屬廠,食品、油脂、印刷、儀表、服裝、傢具、製繩、碾米、飼料等12傢縣屬廠。鎮屬工廠9傢,1985年職工526人,産值638.91萬元,獲利88.37萬元。澱山湖酒廠的蜜清醇、上海黃酒、澱山湖啤酒深受消費者歡迎,義仁泰食品廠的醬油、乳腐等産品遠銷海內外。
鎮區有中學2所,小學2所,幼托設施完善,還有燈光球,982年以來連續3次被評為上海市衛生城鎮。
鎮上有橫跨於漕港上的明代建築五孔石拱橋放生橋,造型優美,極為壯觀,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西北有馬氏課植園,亭臺樓閣,風格各異,佈局稀疏得體,有望月樓、五角亭、逍遙樓、宴會廳、打唱臺、書城、書畫廊等建築。還有城隍廟、共青公園等處勝跡。鎮西濱澱山湖,離大觀園遊覽區極近,又以水鄉集鎮風光吸引中外遊客。著名土産美味醉蟹、鱔燠面、五香熏魚、鹵汁豆腐幹等均已恢復生産供應,市場更加繁榮。
朱傢角鎮“小橋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朱傢角鎮位於青浦鎮西6公裏處,澱山湖東。據記載,朱傢角在宋、元時已形成集市,明萬歷年間正始建鎮。朱傢角又名珠街閣,雅稱珠溪。全鎮占地47平方公裏,鎮內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橋古風猶存。有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長街三裏,店鋪千傢”的北大街,集江南豪富人傢建築之大成的席氏廳堂、清代“吳中七子”王卂紀念館、更有古色古香的“江南第一茶樓”和極具江南水鄉風情的水上“遊船茶館”...石板老街、深巷幽弄、拱形石橋、咿呀小舟、無不折射出古鎮朱傢角的水之美、橋之古、街之奇、弄之幽,真可謂“船在水上行,人在畫中遊”也。
名鎮朱傢角迷人的自然風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顯現出江南水鄉之特色,山名叫澱山,山雖不高,名氣極大,為浙西天目山餘脈,此山為始,如登山望湖,有“澱峰晚照”一景可賞。湖,即天然淡水澱山湖,面積達62平方公裏,湖東區大部分在朱傢角境區,有11個杭州西湖面積大。乘艇遊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區蘆葦輕搖,驚起野鴨水鳥,頓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
名鎮朱傢角更迷人、更具古鎮特色的人文景觀,是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如果說九百歲的水鎮周莊小巧精緻、似小傢碧玉,而千年古鎮朱傢角則具氣勢磅礴、大傢閨秀的風采。
首先朱傢角古鎮面積達1.5平方公裏,為周莊面積的三倍多。漕港河將朱傢角分成兩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兩岸遍布蜿蜒麯折的小巷,花崗岩石的街面,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築及衆多的歷史遺跡。
一橋,指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也是江南地區最大的五孔大石橋,氣勢磅礴。站在橋頂,看七月廿七搖快船,是再好莫屬,而其他三十幾座古石橋之壯美也並不遜於周莊,論構築和工藝,朱傢角中和橋和西柵橋較周莊雙橋更堅,而那些特色橋更是周莊無法比擬的。三步之遙的“高低橋”,“微縮景觀”的課植橋,“咭咯”作響的戚傢橋,“紀念國恥”的永豐橋……。
一街,那是滬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經滄桑,還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綫天”獨特構築,令人嘖嘖稱奇。有“長街三裏,店鋪千傢”之稱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紅燈籠高挂,成為江南古鎮最熱鬧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鎮所望塵莫及的。
一寺,是報國寺,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內緬甸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贈送的第一尊白玉觀音及千年古銀杏,稱為報國寺“三寶”。
一廟,是城隍廟,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城隍廟,青瓦黃墻,飛竜翹角,吉祥葫蘆,花格落地長窗,呈現古意盎然、香煙裊繞、肅穆壯麗的景象。其中“鬥拱戲臺”、“木刻橫梁”及“中堂畫軸”(現已廢)被稱為城隍廟“三寶”,十分罕見。
一廳,是席氏廳堂,集江南豪門大富人傢建築之大成,特別“墻門磚雕”堪稱一絶,其圖案優美,雕花之精細,技法之高超,讓人嘆為觀止。
一館,即是“王昶紀念館”,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進士、刑部右侍郎,稱為“吳中七子”的王昶的臘人臘像、詩字畫、碑刻、織布機、老式床等近百件實物展品,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晶位極高。
二園,是課植園和珠溪園,一個古老,一個現代;一個龐大,一個精巧,相映成趣。課植園是一處莊園式園林建築,占地96畝,園由馬文卿建於1912年,乃寓“一邊課讀,一邊耕植”以應園名,園內建有書城,又闢有稻香村,園中亭臺樓閣,廊坊橋樹,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各種建築及生活用房200餘間,佈局錯落有緻,疏密得體,構思精巧,在私人園林建築中實為罕見。而珠溪園,則建於1956年,占地70餘畝,小巧玲瓏,景色優美,佈置成春、秋、鼕三園,各具特色,還闢有兒童樂園、餐廳、茶室、商店,為休息、進食、購物、遊玩於一體的理想場所。
三灣,即:三陽灣、轎子灣、彌陀灣。人行街上,前後左右都是房,以為到了路盡頭,直角拐彎,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産生別有洞天的奇妙感覺,這種在老街上出現奇特拐彎的景觀,是其他古鎮難得一見的,非朱傢角不能見到。
二十六弄,實際是朱傢角的古弄何止26條,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網絡式棋盤格局,朱傢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聞遐邇,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鎮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陣,趣味無窮,尋古探幽,領略北方鬍同式的情趣,又有着異麯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遊”越來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們的青睞,是一項頗有價值,有待進一步開發的處女地。
名鎮朱傢角迷人之處還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河埠、纜石、茶館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傢角環境幽靜,氣候宜人,是讀書做學問的風水寶地,歷來文儒薈萃,人才輩出,明清兩代共出進士16人,舉人40多人。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有清代學者王昶、禦醫陳蓮舫、小說傢陸土諤、報業巨頭席子佩、畫僧語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築多。歷史上許多富貴人傢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園造宅,全鎮古宅建築有四、五百處之多,風火墻、石庫門、墻門人傢隨處可見。“三泖漁莊”、“王昶故居”、“福履綏祉”,還有席氏廳堂、陸氏世傢、陳蓮舫故居、仲傢廳堂等數十處,還有無數沿街明清建築,飛檐翹角,黛瓦粉墻,明清風格組成一幅明清水墨畫捲。
三是河埠、纜石、茶館多。朱傢角是水的故鄉,水多橋多,河埠多,緊挨在一起的纜船石,也不計其數,那造型各異的水橋,那千姿百態的纜船石,布滿全鎮的大河小巷,這些江南水鎮特有的景觀,細細欣賞觀察,不覺令人興趣盎然,耐人尋味,簡直是歷史、文物、建築、風情、藝術等內容構成的綜合體。有凸出石駁岸的“兩面河灘”,有凹進石駁岸的“單面河灘”,更有“人從前門進,河灘從屋後出”的“隱身河埠”。而那些鑲嵌在水巷石駁上的花崗石浮雕纜船石更是琳琅滿目,趣味無窮,有的雕成牛角,有的鑿成寶劍,有的刻成怪獸,面目猙獰,有的琢成如意,呈現吉祥、古樸的美,這些已有幾百年歷史的雕刻藝術將古鎮點綴得更具風韻。古鎮茶館,大多集中在放生橋、北大街一帶,不下十幾爿之多,有豪華型新闢的“放生橋茶樓”,有年代久遠古老的“俱樂部茶樓”,更有古色古香的“淼趣樓”,也有排門板門面、幾張桌子幾條長凳,簡易廉價的農傢茶館,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茶館開到遊船”上的“遊船茶館”,分為兩層,艙內頂上,均可入座茶客,茶船上還備有電視、撲剋、象棋、幹濕點心,在茶船上品香茗、望廊橋、看水景、聽流水,煞是優哉悠哉,不亦樂乎。
朱傢角的傳統特色有:玫瑰豆腐、雙套曬油、無鉛皮蛋、五色湯圓、小籠饅頭、炙毛豆、鮮肉棕等。每逢金秋菊黃蟹肥時候,在這裏還能嘗到鮮美的澱山湖大閘蟹。
小橋
“到了古鎮不看橋,等於古鎮勿曾到”。各種各樣造型的古石橋把古鎮連成一個整體。建於明代的五孔石拱放生橋、三孔石拱九峰橋、單孔石拱泰安橋等36座精美的古石橋,依然是古風猶存。
流水
鎮內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盡顯江南水鄉之特色。
人傢
“樓上住傢,樓下開店”是古鎮的一大特色。千餘棟明清建築別具一格,萬餘戶人傢依水傍河。
北大街
是上海市郊保存得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築街,又稱“一綫街”。街上民居、店鋪鱗次拮比,粉墻黛瓦,錯落有緻,麯徑通幽,古意盎然。
江南第一茶樓
建於清代。登上此樓,既能領略三面環水的秀麗風光,也可欣賞明清建築樓群。臨河百米長廊,東眺放生橋,西望小澱山。在品茶之餘,還能欣賞茶樓中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民間文藝表演。
珠溪園
佈局精巧,假山、水簾洞、荷花池、湖心亭等點綴其間。園內有春、秋、鼕三園景色,暗香浮動,郁郁葱葱。春園小溪環繞,溪岸邊築有石駁護棚,溪上有造型各異的四折橋、弧形水泥橋、石板小橋等,形成了橋孔中見橋的奇觀異景。
泰安橋
俗稱何傢橋,始建於明代萬歷十二年(1584年),為單孔拱形石橋,位於漕港河口的名剎圓津禪院門前。橋高且陡,橋頭竪立旗桿石兩塊,係懸路燈所用,是往來船衹得航標,橋兩邊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古樸敦厚。
城隍廟
人稱“清華閣十二勝景之一”,是道教教徒的主要活動場所,周圍建築古樸典雅,廟內戲臺可觀賞精彩紛呈的節目。門前的一對石獅,懷抱綉球,綫條柔和,頗具江南石獅雕刻風格。
課植園
位於朱傢角北首西井街,環境油井,是鎮上最大的莊園式建築。因原園主為馬文卿,故俗稱“馬傢花園”。園名定為“課植”乃寓“課讀之餘,不忘耕植”之意,故園內既建有書城,又闢有稻香村,以應園名。整個莊園建有碑廊、望月亭、唱戲樓、荷花池、水晶宮、五角亭等。
澱山湖
是天然淡水湖泊,簡稱澱湖,俗稱甜水湖。湖面東西寬9公裏,南北長18公裏,環湖周長約35公裏,面積62平方公裏。煙波浩淼的澱山湖是杭州西湖的十一倍,水天一色,風景秀麗。
銀杏樹
位於原慈門寺大殿亭院內,為原慈門寺主持和尚親手所植,約有700年歷史。民國期間,慈門寺逐漸衰落,現為人民醫院,存雌雄古杏各一株。高約18米,樹圍分別為2.7米和3.3米,被稱為清華閣十二勝景之一,1991年列入縣級保護文物。
席氏廳堂
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東湖街席傢弄裏,是鎮上現存較為典型的明代宅第建築。宅第做南朝北,前後共五廳堂。正墻門前的兩座扁圓形石墩、雕有民間建築罕見的奔騰麒麟,沿河油石駁、河埠、水墻門。頭亭建築高大寬敞,保存完好的儀門磚雕,竜鳳走獸,造型生動,雕工細膩,以前為席氏傢族婚喪喜慶的場所。
圓津禪院
始建於1341年,寺內因塑有辰州聖母像,故又稱娘娘廟。後大部被毀於兵災,近修復,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香火極盛。
慈門街
在原慈門街基礎上重建,是百年老店函大隆醬園的後院,內有文昌閣、九碑廊、竜泉地等,現為商業、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商貿城。
放生橋
橫跨於鎮東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長70.8米,寬5.8米,高7.4米,人稱“滬上第一橋”。明隆慶五年(1571年),由慈門寺僧性潮和尚募建。放生橋長如帶,形如虹,“井帶長虹”為朱傢角十景之一。
大清郵局
郵政局是清朝時由西方傳入中國的信息傳遞官方機構。朱傢角大清郵局遺址是目前上海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清朝郵局遺址,頗具研究價值。現經整理後對外開放。
報國寺
上海玉佛寺下院,原址關王廟,也是澱山湖畔一座著名的古廟,建於明代,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重建。寺內有千年銀杏、漢白玉釋迦牟尼、觀世音佛像合稱報國寺三寶。 |
上海市上海市青浦區 Shanghai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
全國歷史名鎮――朱傢角,位於風景秀麗的澱山湖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38平方公裏(包括水面),耕地面積58206畝;現有人口66000人,勞動力27800人;共有行政村28個,居委會8個。
經濟實力較為雄厚
2002年,全鎮社會總産值達到60.5億元。其中:第一産業産值3.6億元,第二産業産值34.3億元,第三産業産值22.7億元;國內生産總值11.1億元;財政收入1.34億元;外貿出口撥交值10億元;社會固定資産投入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665元,均比上年有所增長。
農業生産富有特色
全鎮共有農業用地5.5萬畝,其中經濟作物面積2.43萬畝,糧經比例為54:46,畝均産值達到1700元。在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着力培育和形成適合本鎮特點的主導産品,大力發展創匯農業、訂單農業。已基本形成了以巷農公司為竜頭的産、加、銷為一體的新格局和以特種水産養殖中心為竜頭的養殖羅氏沼蝦、鱉(甲魚)、東方暗紋魚屯(浜魚)、彩虹鯛、石斑魚等珍貴水産品生産基地。
工業生産門類齊全
已形成了電綫電纜、輕工機械、電子儀器、紡織服裝鞋業、體育用品、化工化纖、食品加工、五金建材等八大門類。2001年,又規劃、建設了8平方公裏的工業園區,首期開發1.33平方公裏,現已初具規模。
第三産業蓬勃發展
朱傢角鎮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鎮上古跡甚多,小橋流水,是現今保存較完好的江南古鎮。江澤民總書記為朱傢角題寫了“江南古鎮朱傢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為朱傢角鎮題寫了“全國歷史名鎮朱傢角”。在2001年上海召開的APEC會議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曾慶紅,中共中央秘書長王忠禹等領導到朱傢角鎮視察。俄羅斯總統普京夫人和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的丈夫、澳門特首何厚鏵以及出席APEC會議的各國雙部長的夫人等一大批中外貴賓來到朱傢角古鎮旅遊。由此可見,朱傢角鎮有其獨特的魅力。
朱傢角古鎮旅遊開發是從1998年開始實質性啓動,幾年來,先後修復並對外開放了課植園、城隍廟、童天和藥號、稻米鄉情館、漁人之傢、上海遠古文化館(陶玉館)、涵大隆、放生橋、北大街等20多個旅遊景點,並豐富了景點內涵,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除此之外,鎮內還擁有一流的現代化旅遊設施:亞洲最大的水上運動場、國內最大的“東方緑舟――上海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設施先進的上海國際高爾夫鄉村俱樂部、上海太陽島國際俱樂部等。目前,朱傢角已基本形成了以古鎮旅遊為竜頭,以太陽島、環澱山湖為依托的旅遊新格局。以旅遊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是朱傢角鎮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古鎮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鎮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帶動了全鎮的房地産業、餐飲業、商貿等行業的同步發展。
基礎設施配置齊備
現有3.5萬伏和11.5萬伏變電站2座,可供全鎮的各業生産和居民生活用電;應用光纜電話通訊總容量達3.2萬門,可與國內外直撥或傳真;自來水廠6座,日供水量達13萬噸;污水處理廠2座,日處理工業、生活污水36000噸;境內還有生活液化氣供應站2座、石油加油站3座。 |
青浦區朱傢角鎮名片-上海市 Zhujiajiao Town, Qingpu District, business cards - Shanghai |
全國歷史名鎮――朱傢角,位於風景秀麗的澱山湖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38平方公裏(包括水面),耕地面積58206畝;戶籍人口60000人,勞動力27800人;共有行政村28個,居委會9個。
經濟實力較為雄厚
2002年,全鎮社會總産值達到60.5億元。其中:第一産業産值3.6億元,第二産業産值34.3億元,第三産業産值22.7億元;國內生産總值11.1億元;財政收入1.34億元;外貿出口撥交值10億元;社會固定資産投入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665元,均比上年有所增長。
農業生産富有特色
全鎮共有農業用地5.5萬畝,其中經濟作物面積2.43萬畝,糧經比例為54:46,畝均産值達到1700元。在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着力培育和形成適合本鎮特點的主導産品,大力發展創匯農業、訂單農業。已基本形成了以巷農公司為竜頭的産、加、銷為一體的新格局和以特種水産養殖中心為竜頭的養殖羅氏沼蝦、鱉(甲魚)、東方暗紋魚屯(浜魚)、彩虹鯛、石斑魚等珍貴水産品生産基地。
工業生産門類齊全
已形成了電綫電纜、輕工機械、電子儀器、紡織服裝鞋業、體育用品、化工化纖、食品加工、五金建材等八大門類。2001年,又規劃、建設了8平方公裏的工業園區,首期開發1.33平方公裏,現已初具規模。
第三産業蓬勃發展
朱傢角鎮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鎮上古跡甚多,小橋流水,是現今保存較完好的江南古鎮。江澤民總書記為朱傢角題寫了“江南古鎮朱傢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為朱傢角鎮題寫了“全國歷史名鎮朱傢角”。在2001年上海召開的APEC會議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曾慶紅,中共中央秘書長王忠禹等領導到朱傢角鎮視察。俄羅斯總統普京夫人和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的丈夫、澳門特首何厚鏵以及出席APEC會議的各國雙部長的夫人等一大批中外貴賓來到朱傢角古鎮旅遊。由此可見,朱傢角鎮有其獨特的魅力。
朱傢角古鎮旅遊開發是從1998年開始實質性啓動,幾年來,先後修復並對外開放了課植園、城隍廟、童天和藥號、稻米鄉情館、漁人之傢、上海遠古文化館(陶玉館)、涵大隆、放生橋、北大街等20多個旅遊景點,並豐富了景點內涵,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除此之外,鎮內還擁有一流的現代化旅遊設施:亞洲最大的水上運動場、國內最大的“東方緑舟――上海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設施先進的上海國際高爾夫鄉村俱樂部、上海太陽島國際俱樂部等。目前,朱傢角已基本形成了以古鎮旅遊為竜頭,以太陽島、環澱山湖為依托的旅遊新格局。以旅遊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是朱傢角鎮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古鎮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鎮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帶動了全鎮的房地産業、餐飲業、商貿等行業的同步發展。
私營經濟迅速發展
為了盡快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實現多種經濟成份並舉,我鎮在發展外嚮型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到2002年底,已纍计註册私營企業3106戶,其中實體型企業376戶。私營企業的快速發展,使我鎮的投資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
集鎮建設初具規模
為了逐步把朱傢角鎮建設成為具有一定經濟實力、旅遊業發達、交通便捷、設施現代化、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鎮,在市、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對全鎮作了統一規劃。根據規劃,0.68平方公裏的古鎮區將保持江南明清風格,8平方公裏的新鎮區將體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風格,古鎮區與新鎮區之間將協調過渡。
基礎設施配置齊備
現有3.5萬伏和11.5萬伏變電站2座,可供全鎮的各業生産和居民生活用電;應用光纜電話通訊總容量達3.2萬門,可與國內外直撥或傳真;自來水廠6座,日供水量達13萬噸;污水處理廠2座,日處理工業、生活污水36000噸;境內還有生活液化氣供應站2座、石油加油站3座。 |
|
- : Zhujiajiao, Zhujiajiao Town
- n.: Zhujiajiao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
|
朱傢角古鎮, 朱傢角 |
|
|
|
張巷村 | 張傢圩村 | 林傢村 | 先鋒村 | 新華村 | 李莊村 | 建新村 | 新勝村 | 慶豐村 | 橫江村 | 水産村 | 創建村 | 安莊村 | 小江村 | 萬隆村 | 北大街社區 | 山灣村 | 東大門社區 | 薛間村 | 澱山湖一村 | 西湖新村社區 | 山海橋村 | 澱峰村 | 沙傢埭村 | 瀋巷村 | 盛傢埭村 | 周蕩村 | 勝利街社區 | 瀋巷社區 | 大澱湖社區 | 東井街社區 | 東湖街社區 | 大新街社區 | 張馬村 | 新旺村 | 王金村 | 周傢港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