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瀋繼祖 Shen Jizu
杏破繁枝春意鬧,牙盤堆實薦時新。 仙傢種此應知味,試問廬山姓董人。 |
古“杏花村”地名之爭 Ancient "Heng Fa Chuen," names disputes |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藉問酒傢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杜牧所作,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優美,千百年來傳誦不衰的詩。每當杏花初綻或盛開的時節,文人墨客總會油然想起這千古名句。然而正是這千古名句,引起了數百年來的一場公案——詩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詩以景明,景以詩傳,按理說應該考察一下當年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裏。與杜牧詩中有聯繫的杏花村,全國各地共有20多個!比較集中的說法有以下幾個:
有一說在山西省汾陽市。市區北15公裏處有一個杏花村,村裏有一口古井,俗稱神井,據碑文記載,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相傳自南北朝以來汾陽便以産美酒著名,所産汾酒素有“甘泉佳釀”的美譽。在衆多的杏花村裏,惟此處有這樣遠近皆知的名酒。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詩碑刻甚多,而杜牧的這首《清明》詩,赫然列於碑群之首。
然而仔細考證之後,卻無法斷定杜詩所寫的杏花村在山西汾陽,因為杜牧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落魄江南之際,已是他的晚期,而此期間他並未到過汾陽。杜牧20餘歲時曾到過汾陽,那時他壯志凌雲,詩情豪邁,似不會寫下如此凄苦悲哀的詩句來。
一說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城西南有個杏花村,此處過去也有酒肆,也産名酒。杜牧於會昌四年(844年)9月由黃州刺史遷池州刺史,會昌六年9月再遷睦州刺史,在貴池呆了整兩年。杜牧在貴池為官時,愛喝酒,也愛郊遊,現在貴池古井猶存,當時以井水釀酒,名為“杏花大麯”,香醇可口。清人朗遂作《貴池縣杏花村志》,將杜牧詩收入,其後,《江南通志》也把該詩收入,並申明杜詩所指杏花村在貴池。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勝辭典》便依此說。
可是仍有疑問。有人推斷杜牧作詩的時間,如果是在赴貴池的路上,即會昌四年九月,而這時離清明節尚遠;如果是在貴池做官時所作,即已到了第二年的清明,在這裏為官半年有餘,而又嗜酒如命的杜牧,想來不會還不知道産好酒的杏花村,況且,既是為官,吃酒等些許小事自有當差的服侍,恐怕不會親自去討買的。如此看來,杏花村似也不在貴池。
還有一說在江蘇豐縣城東南15公裏處。持此說者根據詩意,認為此詩應為對途中周圍情況不瞭解時所寫,於是查閱杜牧年譜,瞭解到杜牧一生中自外郡遷官赴京共4次,其中有3次都經過豐縣:大和九年由揚州節度掌書記遷監察御史,大中二年八月,由睦州刺史遷司勳員外郎,大中五年秋由湖州刺史遷考功郎中,皆取道運河,經揚州、宋州(河南商丘)、汴州(河南開封)入京。大中二年杜牧曾作宋州寧陵縣記。豐縣杏花村就在運河至宋州道上。遠古時,豐縣曾屬宋,並且豐縣是劉邦的故鄉,杜牧經此作詩與情理甚合。另外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寫的一首關於豐縣朱陳村嫁娶圖的詩:“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而今風物那堪畫,縣吏催錢夜打門。”也與杜詩暗合。最早版本的《豐縣志》也收有杜牧的這首詩。然而遺憾的是,如今豐縣城東南15裏一帶並無杏花村,衹有一個張杏行政村,雖說此村傢傢門前院裏尚植杏樹三五株,但該村嚮來不産酒。
近年來,江蘇宜興也冒出一個杏花村。當地的人們講杜牧47歲罷官後住到湖州,50歲時死於湖州,晚年落魄,常到鄰縣宜興遊覽解悶,住在宜興十裏碑,並造水榭,人稱“牧之水榭”。杜牧在此寫下不少詩,後人遊時也留下許多墨跡。距“牧之水榭”3裏遠的地方有一個杏裏村,過去四周都是杏花樹,唐代這裏的釀酒是很有名的。由此,有人認為這就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但這種說法的論據似乎也不充足。
另有一種看法,認為杜牧詩中的杏花村乃泛指,並無確切地點,詩是表達情緒的,未必像數學那樣丁是丁,卯是卯。但是從邏輯上推理,杜牧當年應該是真的看到了一個杏花村,纔寫下的詩句,但是他是否馬上就寫下這首詩呢?不敢確定,或許,是詩人晚年追憶年輕時境遇所寫的作品也未可知。
看來杜牧詩中的杏花村確有無疑,這位才學顯赫的杜樊川(杜牧晚年曾居住在樊川別業,世稱杜樊川),寫的究竟是哪個杏花村呢?這又為後人留下了一個歷史之謎。
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詩,竟在今世文壇和商界造成了極大的迷茫和爭論。這就是許多人想要弄清楚而迄今並無結果的一個問題:杜牧詩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
縱觀各文之說,主要表現為兩種觀點:一為山西汾陽杏花村說,理由是該村釀酒始於北魏,已有1500多年歷史,汾酒又為中華名酒;一為安徽貴池杏花村說,理由是那裏也釀酒,而且杜牧曾在池州任過官。貴池說者駁汾陽說者:兩《唐書》本傳和《杜牧年譜》均沒有杜牧到過汾陽一帶的記載。汾陽說者舉杜牧《並州道中》一詩為證,貴池說者又說《並州道中》也並不可靠。如果再深入一步探究,《並州道中》尚見於杜牧《樊川別集》,而《清明》一詩,《樊川詩集》、《別集》和《全唐詩》卻都沒有收錄,所以難免有人懷疑此詩是否真係杜牧所作。
在沒有更可靠資料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姑且將《清明》當做杜牧之作來讀。但一定要用讀詩的方法正確來讀。
首先應該指出的是,“杏花村”三字,杜牧詩外,還見於唐時其他詩人詩中。許渾《下第歸蒲城墅居》有句云:“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薛能《春日北歸舟中有懷》有句云:“雨幹楊柳渡,山熱杏花村。”溫庭筠《與友人別》有句云:“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宋代大詩人蘇軾《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也有句云:“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耕曾入杏花村。”因為朱陳村在徐州,所以又有人欲以此來證明杜牧所說的“杏花村”在徐州。其實,杜牧詩中的“杏花村”,並不是村名,而是指杏花盛開的村莊。
我們如果多讀一些古典詩詞,就可以發現,古代詩人們作詩,對於如村名山名之類地名,詩題和序中一般實用其名,而詩句中卻少實用,往往是以景色或特點來代替其名。我們假設那個有酒肆的村莊叫“北辛村”,杜牧詩句如果作“牧童遙指北辛村”,便顯呆板無味,而作“杏花村”,則景象明媚,意境頓出。此即古人常說的詩貴含蓄、忌直白,亦即今人所謂意象須佳。杜牧的《清明》詩,與許渾、溫庭筠等人詩,因為均是春日之作,其時杏花正開,所以多與楊柳對舉,指開有杏花的村莊為“杏花村”。宋代名詞人周邦彥《滿庭芳·憶錢唐》之“酒旗漁市,冷落杏花村”、王沂孫《一萼紅》之“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顯然均指杏花盛開的村莊。清代名傢朱彝尊《虞美人·寒食太原道中》有“今年寒食又橫汾,又聽餳簫吹入杏花村”句,是汾河兩岸多有“杏花村”也。這種寫法常見於古人詩中。與“杏花村”用法相類者,是“黃葉村”。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扁舟一棹歸何處?傢在江南黃葉村。”陸遊《枕上偶成》:“放臣不復望修門,身寄江頭黃葉村。”又《夜行宿湖頭寺》:“臥載籃輿黃葉村,疏鐘杳杳隔溪聞。”清代敦誠《寄懷曹雪芹》:“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還有“緑楊村”,如李商隱《越燕二首》:“將泥紅蓼岸,得草緑楊村。”雍陶《塞路初晴》:“新水亂侵青草路,殘煙猶傍緑楊村。”詩人並不是說某村莊之名為“黃葉村”、“緑楊村”,而是以所見之景言之。這樣的用法還很多,如顧況《聽山鷓鴣》:“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李商隱《贈從兄閬之》:“荻花村裏魚標在,石蘚庭中鹿跡微。”來鵠《宛陵送李明府罷任歸江州》:“菊花村晚雁來天,共把離觴嚮水邊。”翁洮《和方幹題李頻莊》:“海氣暗蒸蓮葉沼,山光晴逗葦花村。”方幹《陽亭言事獻漳州於使君》:“平明疏磬白雲寺,遙夜孤砧紅葉村。”此外還有“桃杏村”、“橘柚村”、“薜荔村”、“苎蘿村”等等。更多見的是“夕陽村”,指夕陽下的村莊,而絶不是說那個村子叫“夕陽村”。詩人作詩的這種手法或曰習慣,至今亦然,如海南詩人周濟夫,便曾以“楝花村”指其傢所在的加道村。
古人作詩填詞時,貴含蓄、忌直白,尤其是在涉及村名、地名的時候,往往以自然景觀、人文特色,甚至自己的某種意境來替代。所以,杜牧詩中的“杏花村”,應該是詩人看到或想像中的一個開滿杏花的村莊。《四庫全書·杏花村志》中則點明:“杜牧……‘藉問酒傢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句,蓋泛言風景之詞,必以一村以實之,則話句反為滯相矣!”
由上述可知,杜牧若深秋時節重經作《清明》詩之地,並又有詩,則前曾沽酒的那個村莊,便不再是“杏花村”,而為“黃葉村”或“菊花村”了。明乎此,便知道杜牧所說的“杏花村”與地名並無關係。 |
|
- : Xinghua Village
|
|
杏花, 古鎮杏花村, 杏花村村 杏花村居委會, 杏花村社區 千古杏花村, 千古杏花 杏花村鎮, 郭柵鎮 |
|
山西 | 酒 | 汾陽 | 名酒 | 麻城市 | 大別山 | 名勝 | 汾酒 | 書法 | 山西名人 | 長春 | 公園 | 土特産 | 神泉古酒 | 池州 | 學校 | 貴池 | 汾酒集團 | 歷史 | 釀酒 |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杏樹 | 杏 | 杏仁 | 杏仁美容 | |
|
|
杏花村鎮 | 杏花村酒 | 東杏花村 | 杏花村村 | 大杏花村 | 小杏花村 | 西杏花村 | 杏花村川 | 杏花村快 | 杏花村湘 | 杏花村街道 | 杏花村社區 | 杏花村遺址 | 杏花村筆記 | 杏花村古井 | 杏花村蝦肉 | 汾陽杏花村 | 杏花村汾酒 | 杏花村中學 | 千古杏花村 | 杏花村酒業 | 陳年杏花村 | 杏花村酒廠 | 杏花村小學 | 杏花村賓館 | 杏花村大橋 | 杏花村大道 | 大戰杏花村 | 微雨杏花村 | 杏花村顧綉 | 環翠峪杏花村 | 顧綉杏花村圖 | 杏花村居委會 | 杏花村文化園 | 杏花村湘菜館 | 杏花村快餐店 | 杏花村川菜館 | 杏花村金典紅 | 杏花村金典藍 | 杏花村汾酒集團 | 杏花村汾酒作坊 | 長春杏花村公園 | 杏花村大道以西 | 度福娃杏花村酒 | 度青花杏花村酒 | 勸耕曾入杏花村 | 牧童遙指杏花村 | 度杏花村陶瓷瓶 | 杏花村酒樓榮華樓 | 沙灣杏花村大盤雞 | 杏花村中學高中部 | 杏花村福祿三年陳 | 杏花村福祿八年陳 | 上海杏花村食品廠 | 杏花村文化傳播區 | 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 山西杏花村汾酒賓館 | 江城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 杏花村國際貿易公司 | 杏花村汾酒釀製技藝 | 貴池市杏花村旅行社 | 安徽省池州地區杏花村賓館 | 瀋陽市鐵西區杏花村大酒店 |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合肥市廬陽區杏花村鎮畜牧獸醫站 | 合肥市郊區杏花村鎮畜牧獸醫站 | 蘭州杏花村餐飲娛樂有限責任公司 | 酒泉杏花村餐飲有限責任公司 | 佳木斯市食品公司杏花村大酒店 |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四川有限責任公司出品 |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公司 | 安徽省池州地區杏花村賓館餐飲部 |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酒都賓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