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上海 > 楊浦區
顯示地圖
目錄
Yangpu Qu District
  郵編:200082 代碼:310110 區號:021
  拼音:Yáng Pǔ Qū,Yangpu Qu
  
    楊浦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遊西北岸。東、南隔黃浦江與浦東新區相望;西以大連路、密雲路、逸仙路與虹口區相鄰;北以原江灣機場與寶山區相接。總面積60.7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07.71萬人(2007年末)。
  
    楊浦區轄11個街道、1個鎮:定海路街道、平涼路街道、江浦路街道、四平路街道、控江路街道、長白新村街道、延吉新村街道、殷行街道、大橋街道、五角場街道、新江灣城街道、五角場鎮。區政府駐江浦路549號。
  
    黃浦江岸綫(包括復興島)長15.5公裏,有楊浦大橋和2條越江隧道、6條過江輪渡綫與浦東新區相通。區管道路187條、238公裏、489萬平方米。境內有中國煙草博物館、上海自來水展示館、上海水産大學鯨館、中國印刷博物館上海展館、復旦大學博物館等。
基本概況
  楊浦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遊。東、南面瀕臨黃浦江,由一代偉人鄧小平親筆題名的楊浦大橋一跨過江,與當今中國開發的熱土——上海浦東新區緊緊相連,並成為楊浦的標志性建築;西以大連路、大連西路、密雲路、逸仙路與虹口區相鄰;北以原江灣機場與寶山區接壤。區域面積為60.73平方公裏,是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區。
  全區共劃分為定海路街道、大橋街道、平涼路街道、江浦路街道、四平路街道、控江路街道、延吉新村街道、長白新村街道、五角場街道和殷行街道、江灣新城街道和五角場鎮政府等12個行政區域,現有常住人口119.48萬。
  楊浦註重大力發展緑化、加強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區緑化覆蓋率近20%,城市園林緑地面積達766公頃。區域內有共青森林公園、黃興公園、楊浦公園等12傢公園,占地面積達202公頃,已經成為百萬楊浦居民生活休閑的好去處。其中,占地面積達115公頃的共青森林公園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一座具有自然野外風光和竹韻秀色的公園,被評為“上海優美新景點”。
  楊浦區為上海市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區,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較集中,“知識楊浦”將成為楊浦的主導城市功能;大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科技教育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産業應成為楊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根據區域現狀和發展趨勢,楊浦依托高校和國有大中型企業,以調整經濟結構和優化城區功能為主綫,以科技教育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産業為基礎,以居住服務為主導,積極推進以生産功能為主嚮綜合功能的戰略性調整。
  楊浦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區域,高等教育、研發創新是楊浦的主要特色優勢。市委、市政府對於楊浦知識創新區開發建設的重要决策是楊浦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楊浦在完善地區基本居住功能的同時,加快集教育功能、服務功能與産業功能為一體的楊浦知識創新區建設,加快江灣—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加快黃浦江兩岸與復興島發展帶的開發建設。同時楊浦內環大連路現代服務區-歐美廣場,寶地商業廣場,榮廣商務中心,國歌紀念廣場,西門子總部,德國大陸集團,海上海創意中心等一係列新興CBD的相繼落成與建造,與陸傢嘴核心CBD和虹口北外灘CBD構成上海有一個大CBD聯動區域,為楊浦的經濟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
  楊浦知識創新區在空間上覆蓋區域全境,是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位一體,以開放、合作、互動為特色的“大學的城市、城市的大學”,是上海的“都市硅𠔌”。根據區域內高校的分佈狀況,高校校區規劃為西區、東區和北區三個區域,西區規劃以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財經大學等為核心;東區規劃以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水産大學為核心;北區規劃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為核心。另外復旦附中,交大附中,控江中學,楊浦高級中學,市東中學,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上海理工大學附中等上海名牌高中也雲集楊浦。因而楊浦又被稱為上海的學術區。
自然地理
  一、地 貌
  地境成陸於唐宋宋初。據北宋郊直《吳門水利書》記載:吳淞江南岸有18條支流匯入。最東幾條為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芒浦、爛泥浦,各捕之間距離為5—7裏。據此推斷,北宋時爛泥浦已在今復興島之東。又據區境西北部景德觀(今萬安路小學)重修碑文記載:原為竜神廟,廟門坐西朝東,面海而立,建於北宋初期。又區境南部太平教寺吟蘭州路3問號),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是區內最早建造的佛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一定的開發。
  區境是長江三角洲前沿衝積平原,是較早的濱海平原一部分。長年纍月,長江挾帶大量泥沙,經波、潮、流的作用,沉積成陸。靠近黃浦江下遊左側係河口沙灘、沙島,後經吹泥填土,人工堆積成周傢嘴島嶺復興島)、和共青森林公園。走馬塘以北與虯江之間為古吳世江下遊,江寬數華裏,因泥沙衝擊,逐漸淤塞。明初改道後,形成夾沙泥草甸土,經農民長期耕作,南境發育成菜園主,北境發育成水稻上。
  二、地 質
  1、工程地質
  區境大部分為河流衝積層工程地質區。表層為黃褐色粉土質亞砂土,下層為青灰色細砂層。地基承載力8—14噸/平方米。沿邯鄲路、翔殷路以北(包括南近走馬塘地區)、中原路至殷行路與閘殷路交匯處以西的地區,為河口濱海衝積平原工程地區。表層為褐黃色、棕褐色亞砂土,厚約2—4米,為天然地基持力層,地基承載力8—14噸/平方米。下層為灰色粉土質粘土。局部含淤泥質。該工程地質區,大致在邯鄲路、翔殷路以北,硬土層埋深小於30米;以南硬土層埋深大於30米。
  2、水文地質
  區境潛水位一般埋深0.5—1.5米(沿江埋深1.0—1.5米),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鈣——鎂及重碳酸——氯——鈣——鈉型水。礦化度小於1.0/升。單位涌水量0.02升/秒米,滲透係數0.06—0.08米/晝夜(河口濱海衝積平原區為0.04—0.11米/晝夜)。淺部承壓食水組食水層頂板埋深大致從大連路、惠民路交匯處與黎平路南端劃一條直綫。以南沿江地區及場中路——嫩江路——綫以北地區,一般小於70米,其他地區一般大於70米。食水層厚度20—40米。食水岩性為灰色細砂、中砂夾礫石。單井出水量(井徑10英寸,水位降深5米時的水量)3000—5000噸/日,水質硬化度小於1.0/剋(淡水)。
  3、地下水開採與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民國10年(1921年)近代工業形成以後出現的。解放前夕,市區平均纍積沉降量693毫米,沉降最大地區1136毫米。解放後,隨着工業生産的迅速發展,由於大量采用地下水,以楊浦區為中心,形成市區碟形沉降窪地。1921年—1965年水準點最大纍積沉降量2630毫米。1956—1965年市區地面沉降資料:區內地面沉降幅度最大地區為平涼路與黎平路交匯處之新華無綫電廠附近,沉降量超過1200毫米。大致在眉州路、平涼路、楊樹浦路之間嚮東包括復興島南部,滬東造船廠及大連路、平涼路、江浦路、長陽路之間,民星路與軍工路交界處,控江路、黃興路嚮西北至上海銅材廠一帶,沉降量都大於1000毫米。閘殷路、殷行路交匯處及其周圍地區,閘殷路、三門路、國和路、民慶路之間,沉降量都小於400毫米。其餘地區沉降量一般在400—1000毫米之間。1965—1981年,采取人工回灌地下水措施,控製地面沉降效果顯著。歷史上一直是沉降漏鬥中心的新華無綫電廠附近,采取措施前的9年共下沉1273毫米,采取措施後的16年僅下沉52毫米。回灌措施,不僅製止了地面沉降,四平路與大連路一帶,四平路與邯鄲路之間及其鄰近地區,靠近翔殷路東段,長陽路(江浦路-黃興路之間),平涼路以南(眉州路-寧武路、大連路-許昌路之間)還出現回彈現象。
  4、地 震
  區境位於華北地震區東南邊緣,地震強度中等,頻度較低。地震活動伴隨大區地震而起伏,曾有影響。但成陸至今,未直接發生過地震。
經濟概況
  楊浦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改造傳統産業,培育新興産業,加快多種所有製經濟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産業、都市型工業、商業服務業和房地産業為主導的産業格局。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績,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2000年,地區國內生産總值達到43億元,是1995年的1.9倍,平均每年增長13.8%;區級財政收入達到11.5億元,是1995年的1.9倍,平均每年增長14.3%;區屬工業總産值達到41億元,是1995年的1.7倍,平均每年增長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1億元,是1995年的1.6倍,平均每年增長10.1%。五年合同利用外資纍计5.65億美元,固定資産項目投資額纍计124.5億元。
  楊浦區是中國近代的工業發祥地。其中有諸如上海機床廠、上海柴油機廠、上海電站輔機廠、楊樹浦自來水廠、楊樹浦發電廠、上海電纜廠等知名大中型企業100余家。
  “十五”期間楊浦工業經濟發展目標:
  1、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10-12%,到2005年工業總産值達65—72億元。
  2、工業出口撥交額年均增長10-12%,到2005年工業出口撥交額達20—22億元。
  3、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9%,到2005年工業增加值達10—12億元;
  4、工業利潤年均增長7-9%,到2005年工業利潤達1.4—1.5億元。
  5、工業産品銷售率保持在97%以上。
  進入新世紀,圍繞建成“安居樂業”新型城區的奮鬥目標,確定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發展理念,傾力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全區共有中原經濟園區、五角場鎮工業經濟園區、上海機床工具工業園區、上海航天延吉都市型經濟園區、上海電綫電纜工業園區、楊樹浦復興經濟開發城、上海精密機械加工園區等10個重點都市型工業園區,廠房建築面積達47萬平方米。
  在傳統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結合的發展過程中楊浦正在成為上海重要的科技産業和都市型工業基地。
  楊浦區作為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區,同時也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區。雄厚的工業基礎,密集的科教機構、優美的緑化環境,發達的電信交通,是楊浦發展旅遊的有利條件。楊浦區擁有全市唯一的島——復興島、百多年的傳統工業、16公裏長的江岸綫和華東最悠久、一千多年的道教文化,它同時也是上海公園、學府、體育場、大型研究室最多的一個區,開闢工業遊、學府遊、濱港遊、科普遊、健身遊等一係列豐富而獨特的旅遊産品前景廣阔。例如’98上海旅遊節,楊浦就精心準備了啤酒節、森林蘑菇文化之友、新楊浦攝影競賽及專項遊、特色遊等適合大衆參與的精彩項目,旨在吸引千百萬到上海的遊客,領略新楊浦今日的風采;也寄希望通過這類活動,以節興市、繁榮市場,加快把楊浦建設成為優美的居住區、一流的科教區、先進的工業區、新興的旅遊區。
  楊浦區商貿業發展迅速。已形成五角場市級副中心、控江路區級商業中心、各大中高檔居住區商業區域和大連路CBD區域所衍生的專業特色街的商業新格局,五角場市級副中心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一批國際和國內的大型商業企業已紛紛進入楊浦,法國的歐尚、臺灣的大潤發、英國的百安居和上海第一百貨、華聯、友誼等集團已在區域內開設多傢大型超市和購物中心,全區商業用房面積已達106萬平方米。
住宅條件
  在一些老上海眼中,楊浦區和閘北區普陀區一樣,一直與“下衹角”三個字脫不了幹係。但是隨着目前“知識楊浦”的大力建設以及楊浦市級副中心-五角場的形成,區級商業中心控江路的擴建和南楊浦江浦路漁人碼頭和大連路現代服務區和一係列世博配套項目的建設,楊浦已經開始脫胎換骨。
  楊浦內環板塊---楊浦新建商品房在江浦路,長陽路,控江路,大連路所圍成的方形框架內形成了楊浦內環板塊一係列中高檔住宅區,代表樓盤有:寶地東花園,海上海,上海大花園,君欣豪庭,現代星洲城,陽明新苑,金上海,合生高爾夫公寓,華升新苑等等。板塊內至2011年就有四條地鐵貫通,分別為已經建成的4,8號綫,和在建的10、12號綫。未來有18號綫在江浦路和8號綫交匯,與長陽路成為楊浦內環的兩個中轉地鐵站。該板塊到外灘和陸傢嘴自駕車可控製在10分鐘之內。江浦公園是該區域內的公共緑肺。新華醫院為該區域提供了相當良好的醫療條件,毗鄰的控江路區級商業區為該區域的商業中心,輻射江浦路控江路兩大街道。在大連路上的西門子總部,德國大陸集團,歐美廣場,寶地廣場,榮廣商務中心,海上海創意中心是楊浦新興CBD區域,與虹口北外灘CBD和陸傢嘴核心CBD構成大上海聯動CBD區域。
  五角場板塊 ---該區域以商業為主,上海市政府已經規劃五角場為上海市級商業中心,百聯又一城,巴黎春天等大型購物娛樂設施的建成,為該區域的商業發展夯實了根基。中檔住宅以點狀分佈區域周邊,以黃興路為代表則為五角場較為集中的住宅區域。區域內名校雲集,復旦大學是最好的註釋。
  楊浦黃興板塊---該板塊有大量的老式公房和新建商品房並立的局面,而位於其區域核心的黃興公園所輻射的範圍成為楊浦較為優態的住宅區域之一,代表樓盤主要是佳竜花園、公園3000、海上碩和城等等。但由於區域處於楊浦中部位置,盡有8號綫的開通,和中環綫開通的利好消息,但是交通便捷度與楊浦內環和還是無法相比。
  楊浦新江灣城---則是市區唯一的濕地生態住宅區,其價值不言而喻。價格自然也不菲,適合有自駕車的人群入住,該板塊受五角場商業圈的輻射。
  楊浦東外灘板塊--則是相對未開放的處女地,儘管零星有樓盤推出,但是由於大量老式工廠聚集在此區域,此地塊的價值尚未被充分得到認可。楊浦著名的楊樹浦路位於該板塊內,工業發展的痕跡依舊依稀可見,該板塊內商業凋零,較為破敗,棚戶區林立。目前區政府附近區域為了配合世博會拆遷力度極大,同時,一些老式舊房簡屋為主的老村街道隨着大規模舊區改造,轄區內居民住宅結構顯著變化,老村逐步嚮新村轉型。同時未來在此處規劃的漁人碼頭可未該板塊註入新的經濟人文活力。楊浦自來水産廠也在該區域內,未來它還將作為楊浦的訊號嚮上海傳達楊浦的發展歷程。
  楊浦中原板塊---該區域內小區多為20世紀80年代所建,與虹口的涼城,閘北的彭浦,是各自區域較為低檔的住宅區,區域內下崗工人、低保人員、蘇北移民等較為集中。由於地段偏遠,一直不被為人所認。但是由於該板塊近20-30年的發展,生活配套可以說非常成熟了,區域內小商店林立,歐尚超市作為其主要賣場,長海醫院,東方肝膽醫院提高較為高質的醫療服務。殷行街道是全國也有耳聞的街道,在中原的人文文化建設方面也有所建樹,豐富了該區域內的文化活動。同時,森林公園是該區域內的緑肺,為中原人的體鍛,休閑,放鬆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場所。中原板塊雖然離開市中心較遠,但是在主幹道嫩江路的公交綫路相當發達。地鐵8號綫成為區域中唯一的出行捷運。
教育資源
  A-大學綜述
  No.1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復旦”二字由創始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傢馬相伯先生選定,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復旦大學經歷逾百年的沿革。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下設文、理、商三科以及預科和中學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 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學校遷回上海江灣原址。到1949年學校已設立文、理、法、商、農五院20多個係(科)。魯迅、郭沫若、鄒韜奮、老捨、竺可楨、馬寅初等著名學者曾到校演講或任教。1950年高校初步進行院係調整,復旦大學的海洋係並入山東大學;上海暨南大學的文、法、商三院,同濟大學的文、法兩院,以及浙江大學、英士大學的部分係科並入復旦大學。1952年秋全國高校院係調整,復旦大學的法學院、商學院、農學院調出,分別成立了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經學院和瀋陽農學院;而華東地區的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安徽大學、金陵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光華大學、大夏大學、上海學院、中華工商專科學校、中國新聞專科學校等高等院校的文、理科有關係科並入復旦大學。二十世紀80年代以後,尤其是通過國傢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設,以及“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的重點建設,復旦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一所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以及管理科學在內的多科性研究型綜合大學。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併,成立新的復旦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創建於1927年,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建院時定名為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32年改名為國立上海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59年被中央指定為全國16所重點高等院校之一,1985年改名為上海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併,進一步拓寬了復旦大學的學科結構,為綜合性大學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現有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歷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現代物理研究所、遺傳學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醫學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個各類研究機構,有先進光子學材料與器件、專用集成電路與係統、應用表面物理、遺傳工程、醫學神經生物學等5個國傢重點實驗室,省、部級研究機構39個。學校現有各類學生近50200人, 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1976人,普通本專科生14816人,外國留學生2812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11160人,網絡教育本專科生近9510人。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與科研人員24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1400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35人,博士生導師83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50人、講座教授25人,“國傢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1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33人。學校還擁有中山、華山等10個附屬醫院。附屬醫院集醫療服務、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於一體。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有1600多人具有正、副高級職稱,為臨床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條件。一百多年來,學校在培養人才、創新科技、傳承文明、服務社會方面為國傢作出突出貢獻。復旦歷史上擁有一大批學術大師和著名學者,在中國學術和教育史上産生深遠影響。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结、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復旦精神,為民族的解放和振興,國傢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作出重要貢獻。2005年復旦大學迎來百年華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鬍錦濤發來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百年校慶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復旦大學第二個一百年開始之際,學校製定了《復旦大學“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以堅持內涵發展為主導,以增強綜合實力為主綫,以爭取重大突破為方向,嚮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大步邁進。
  NO.2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傢 “七五”、“八五”重點建設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設高校。經過113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並正在嚮世界一流大學穩步邁進。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7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和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擁有工科物理、工科數學和電工電子等3個國傢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生命科學和集成電路等2個國傢人才培養基地和教育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國傢生物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有國傢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有國傢級教學團隊5個,上海市級教學團隊9各;有國傢級教學名師奬獲得者6人,上海市教學名師奬獲得者32人;有國傢級精品課程40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00門;有國傢級雙語示範課程5門;2005年和2009年,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傢級教學成果22項、上海市級教學成果105項。
  上海交通大學深厚的辦學傳統,奮發圖強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內外所矚目。這所百年學府正乘風揚帆,以傳承文明、探求真理、振興中華、造福人類為己任,朝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奮進。
  NO.3
  上海財經大學已有92年歷史,現為教育部直屬、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並進入國傢建設高水平大學項目行列。1997年,江澤民同志親筆題詞:“面嚮新世紀把上海財經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會主義大學”。 學校校園占地總面積498,458平方米。其中,國定路主校區是全日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地,中山北一路校區是專業碩士研究生、留學生教育及高層次人才在職培訓基地,昆山路校區是成人教育基地。
  學校設有經濟學院、金融學院、會計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統計學係、應用數學係、外語係、體育教學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MBA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教學單位。學校還設有財經研究所、會計與財務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等20多個科研機構。上海財經大學現任黨委書記馬欽榮教授、校長談敏教授。
  NO.4
  上海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抗戰期間曾內遷經浙、贛、滇入川,1946年回遷上海並發展為以擁有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海內外的綜合性大學。1952年院係調整後,同濟大學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最大、專業最全的工科大學。1978年經中央批準恢復對德交流,在中科院學部委員李國豪校長領導下實行“兩個轉變”,即由土木為主的理工科大學嚮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由國內普通高校嚮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國際性大學轉變,從而迅速恢復和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學。1995年實現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並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被國務院領導贊為高校體製改革中的"同濟模式"。2000年4月又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目前是一所擁有理、工、醫、文、法、哲、經濟、管理、教育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作為研究型大學,學校是首批被國務院批準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為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被列入國傢財政立項資助的"211工程"和國傢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與地方重點共建的高水平大學行列。
  同濟大學現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經濟與管理、電子與信息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外國語、人文、法學、馬剋思主義、政治與國際關係、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醫學、理學、交通運輸、汽車、海洋與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與力學、傳播與藝術、設計創意、女子學院及軟件學院等學院,還建有繼續教育、高等技術、職業技術教育、國際文化交流、網絡教育、汽車營銷及電影學院等,學校還設有經中德政府批準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的中德學院、與法國巴黎高科大學集團合作舉辦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中德工程學院、中意學院等。目前學校共有82個本科專業、218個碩士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博士授權點94個,16個博士後流動站,全日製學生近4萬人,教學科研人員4200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級職稱者83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級職稱者1470多人。作為國傢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學校有國傢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6個。學校還設有6個附屬醫院和3個附屬學校。
  同濟大學校園占地面積4000多畝,分四個校區,四平路校區位於上海市四平路,滬西校區位於上海市真南路,滬北校區位於上海市共和新路,嘉定校區位於安亭上海國際汽車城內。
  B-市級重點中學綜述
  NO.1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是上海市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寄宿製高級中學。學校創辦於1950年,前身是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起改屬復旦大學領導,之後曾改名為“復旦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勞動中學”(1957年)、“復旦大學工農預科”(1958年),1962年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園占地約82畝,各類建築49000平方米,緑化面積21000平方米。學校現有高中3個年級,包括海外學生共40多個班級,在校生1500餘名。
  復旦附中始終秉承復旦“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素以教風學風嚴謹踏實、學生基礎厚實聞名。近年來,在繼承發揚傳統特色的同時,對“基礎”的內涵重新研究確定,將教育學生立志報國、持續發展、學會做人、學會關心,正確認識自己,敢於超越自己等,作為“基礎”的重要內容。復旦附中决心遵循“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方針,為學生自主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創設良好條件,决心堅持和發揚求真務實、勇於革新的辦學傳統,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聞名的現代學校。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努力奮鬥,復旦附中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名牌學校。市內外兄弟學校前來觀摩交流者絡繹不絶,學校還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臺地區的中等和高等學校有廣泛的聯繫。學校位於楊浦區國權路
  NO.2
  控江中學創建於1953年,係建國後上海市人民政府首批興建的一所新型的完全中學。現今又被首批命名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作為解放後上海首批創建的新型完全中學,控江中學曾為接納勞動人民子女入學和愛國僑生而引以自豪;作為上海市首批重點中學,控江中學業已以高質量和大批量地嚮名牌高校輸送人才而引人註目;作為跨世紀創建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控江中學正以“自主發展教育”的辦學理念在市區、乃至全國廣泛發揮着優質教育的效應。
  學校六十年的發展,如同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軌跡清晰可見...21世紀初--深化“自主發展教育”,以啓迪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 ,以建立學生綜合素質可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為兩翼,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高規格和優質化、學校辦學的實驗性和示範性。學校位於楊浦區雙陽路388號。
  N0.3
  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是一所現代化寄宿製高級中學,創辦於1953年。學校占地121畝,建築面積5.2萬M2,緑化面積達47%以上,學校已連續八次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學校現有教學班50個,共有學生2353人,教職員工226人,現任教師中特級教師6人,國傢級培訓骨幹教師4人,高級教師60人,碩士生16人,攻讀碩士課程教師45人。學校以“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營造“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育人環境,構建“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學校課程穩步推進二期課改並落實基礎型課程。嚮學生提供120餘門拓展型課程內容。初步形成以依托高校為特色的研究型課程運作機製。 塑造“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教師隊伍,健全“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管理機製逐步完善人事聘用等一係列制度,初步形成制度化的依法辦學的管理機製。學校位於楊浦區四平路999號。
  NO.4
  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新校區坐落在楊浦知識創新區的腹地、生態環境優美的新江灣城。占地100畝,建築面積達43000平方米,由實驗信息樓、圖書教學樓、體藝館、學生宿舍、行政樓等組成。建築設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生態、人文的理念,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需要。新校區2008年7月交付使用,2008年9月1日,學校將在新校區舉行隆重的新學期開學典禮。屆時,一所嶄新的、具有上海市一流教育設施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將展現在上海最具發展潛力的新江灣城中。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原鞍山中學)建立於1960年, 1978年確定為楊浦區重點中學以來,在黨的教育方針和鄧小平教育理論的指引下,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全校幹部和教職工的不懈努力下,學校投身於教育改革的熱潮,努力探索推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創建特色學校的途徑,積極參與課程教材改革的實踐,是上海市“一期課改”的試點學校和“二期課改”的實驗研究基地學校,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效。2001年,在楊浦區創建“知識創新區”的大背景之下,依托區域內的知名高校同濟大學,更名為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同年學校進入了創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階段。
  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於2007年10月正式跨入了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行列。目前學校正在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同濟精神”引領下的教育優質、特色鮮明、有一定知名度的新型大學附中的目標而奮鬥。學校位於楊浦區國浩路100號。
  C-區級重點中學綜述
  NO.1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前身是延吉中學,創辦於1957年,是楊浦區重點公立中學。學校占地3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現有高中30個班級,學生1350人。學校擁有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電化教室、圖書館、閱覽室、資料室、餐廳、體操房、250米跑道、心理咨詢室、二個計算機房,內設彩顯電腦131臺,圖書館藏書五萬於册。學校建有校園閉路電視係統和計算機校園網。校園環境幽雅,常年花木繁茂,四季芬芳豔麗,是上海市緑化先進單位。
  現在,學校已經形成“團结奮鬥、求實進取、刻苦主動、活潑創新”的校風,在學生中形成了“勤奮紮實、主動潛心”的學風,在社會上贏得了很高的評價和良好聲譽。學校被評為楊浦區文明單位,楊浦區行為規範金座學校,上海市心理輔導實驗學校,楊浦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上海市中學生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學校位於楊浦區水豐路247號。
  NO.2
  市區東中學創建於1916年,係滬紳聶雲臺先生為紀念其父聶緝而獻地,由當時公共租界工部局創辦的學校。學校原名聶中丞公學,1941年改名緝而中學,1951年始定現名。市東中學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中,學生就投入反帝鬥爭。1943年學校建立了共産黨地下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學校的愛國民主運動蓬勃發展。 解放後,段力佩、呂型偉兩同志來校主持工作,為建立學校正常秩序做了大量工作。1960年市東中學被評為上海市教育係統先進集體,並被推選出席全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1992年市東中學被收入《中國名校》〔中學捲〕一書。 市東中學一貫重視德育,不斷改進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1994年被評為“上海市中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愛國主義影視教育先進集體”。 市東中學一貫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教學為主的原則,努力提高教育質量,重視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培養學生個性特長。1990年被命名為“上海市環境教育特色學校”,1997年被命名為“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八十年來,市東中學畢業生已逾兩萬,他們在各條戰綫上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為國傢做出貢獻。老校長呂型偉同志曾為學校題詞“改革教育,永不停步”。市東中學將沿着深化教育改革的大道,開拓進取,再創輝煌。學校位於楊浦區荊州路42號。
歷史沿革
  宋初,今虯江以南,隸華亭縣。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批準設上海縣,下轄五鄉,區境為上海縣高昌鄉。
  今虯江以北,先後隸屬昆山縣和嘉定縣。
  清雍正二年(1724年),從嘉定縣析置寶山縣,區境北部屬寶山縣殷行鄉和江灣鄉一部分。
  “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
  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
  1949年改稱“楊浦區”。
人口民族
  1999年底全區總人口1081459人,在九個中心城區中占第一位。其中男560515人,女52094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17843人。60歲以上老年人184693人,占總人口的17.08%。90歲以上有1560人。2003年總人口108萬人。
  2000年楊浦區第五次人口普查情況
  一、全區總人口
  全區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總數為1243757人(不包括外出人口),與本區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相比,十年零四個月共增加了119303人,增長10.6%。
  二、自然增長
  普查時點前一年,即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全區出生人口5249人,人口出生率為4.22%。;死亡人口為7543人,死亡率為6.06%。;自然增加人口減少了2294人,自然增長率為一1.84%。
  三、家庭戶人口
  全區共有家庭戶391272戶,家庭戶人口1096294人,占總人口的882,80人,比1990年普查時的家庭戶規模下降了0.41人。
  四、性別構成家庭戶平均規模
  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47301人,占52.04%,女性人口為596456人,占47.96%,性別比為108.52(女=100),與1990年普查時的性別比112.03相比,降低3.51,男性比重略有下降,女性比重有提高。
  五、年齡構成
  不滿周歲的嬰兒5232人,占總人口0.42%;學齡前兒童(1—6歲)35467人,占總人口2.85%,比1990年普查時減少了55806人,比重下降了5.33個百分點;少年兒童(0—14歲)13818/1人,占總人口11.11%,比1990年普查時減少了48428人,比重下降了5.49個百分點;勞動力人口(男15—59歲,女15—54歲)882467人,占總人口70.95%,比1990年普查時增加了137763人,比重上升了4.7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155132人,占總人口12.47%,比1990年普查時增加了55824人,比重上升了3.64個百分點;高齡老人(80歲及以上)人口21733人,占總人口1.75%,比1990年普查時增加了10176人,比重上升0.72個百分點。
  六、文化程度
  在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18.23%,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占29.91%,初中文化程度占34.70%,小學文化程度占12.94%。
  與1990年普查時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的各種文化程度的人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11943人上升為18224人,十年間增長了52.7%;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由26046人上升為29895人,增長了14.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35971人下降到34686人,減少了3.7%;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由16939人下降到12932人,下降了23.6%。全區文盲率為2.99%,比1990年普查時的7.16%下降了4.17個百分點。
  七、外來流動人口
  本次普查登記在本區居住一天以上的外來流動人口為196799人。其中,男性為113597人,占57.72%,女性83202人,占42.28%,性別比為136.53(女=100)。外來流動人口主要來自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占全區外來人口的75.04%。外來流動人口在本區北翼地區相對集中,其中:五角場鎮34137人、五角場街道25994人,殷行街道23700人,一鎮二街道外來流動人口占本區總量的42.6%。
  第五次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間,普查登記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並在本區常住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辦法》中第七條規定“人口普查采用按常住人口登記的原則。”常住人口在本次普查時的時間標準是半年;空間標準是街道、鎮所轄地理區域。
歷史事件
  楊浦區是著名的老工業區,它位於上海市的東北角,歷史上習稱滬東,又稱楊樹浦。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上海被英國強闢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1845年11月,英國在上海設立英租界。1863年6月,美國在上海設立美租界。滬東地區的虹口港以東、楊樹浦港以西的黃浦江沿岸一帶屬美租界。同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併,稱為英美租界。1899年,英美租界又嚮東擴展至周傢嘴、顧傢口(今軍工路一帶),改稱公共租界。滬東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公共租界內。殖民主義者利用滬東地區優越的地理條件,開辦一批工廠企業。19世紀60年代初,美商開辦旗記鐵工廠。1865年,英商創建耶鬆船廠。1881年,英商在楊樹浦建造自來水廠(1929年後逐步發展為遠東第一大型自來水廠)。
  外資企業的出現,加速了中國自然經濟的瓦解,刺激了民族工業的産生。1865年8月,兩江總督李鴻章以6萬兩白銀收買了旗記鐵工廠,改建為清政府最大的軍火製造廠,即江南機器製造總局(1868年遷往南市)。1882年,上海第一傢機器造紙廠,即官督商辦的上海機器造紙局建成投産(1925年改名為天章造紙廠)。同年,上海第一傢棉紡織廠,即官商合辦的上海機器織佈局,在滬東開始建造,1890年建成開工。中國機器織布之鼻祖—上海機器織佈局於也同年建立。1891年又一傢官商合辦的棉紡織廠,即華新組織新局建成開工。1909年該廠被聶緝槼收購,改名為恆豐紡織新局(廠址在今許昌路臨江處)。 1893年,上海機器織佈局被燒毀,李鴻章下令盛宣懷重建,改名為華盛總廠,後稱為三新紗廠。1895年,又開辦了官督商辦的裕晉紗廠、大純紗廠。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清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它標志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新的階段。日本捷足先登,在華德路(今長陽路)設立了東華公司;德、英等國也接踵而來,1896年,德商在滬東開辦了瑞記棉紗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英國人經營,改稱東方紗廠)。同年英商在這裏又開設了老公茂紗廠(1925年被日商公大紗廠收購)及規模宏大的治和紗廠(廠址為今上海第五毛紡織廠)。1902年和1906年日商三井洋行的山本先後收購了中國的裕晉和大純紗廠,改名為上海紗廠一、二廠。1910年英商上海電車公司(以下簡稱“英電”)在楊樹浦路麥剋利剋路(今臨潼路)建成匯山車棧(即停車場)。1913年,工部局電氣處在滬東建成了楊樹浦電燈廠(即江邊電廠),到1923年該廠成為遠東最大的火力發電廠。1920年美商在滬東開辦花旗煙廠。1925年,某商在倍開爾路華盛路(今惠民路許昌路)建成電車修理工場(習稱“機務部”)。同年,英美煙草工業公司三廠在華德路建成。
  在此期間,華商工廠企業也陸續增多。1905年中英在滬東合辦的振華紗廠,不久由華商獨立經營。1910年華商開辦了公益紗廠。1914年著名實業傢穆藕初在華德路與蘭路交匯處的高郎橋東堍創建了德大紗廠。1916年,穆藕初又與其他兩人在德大紗廠旁購地40畝建造厚生紗廠,1918年建成。
  1920年初,陳獨秀委托進步知識分子李次山調查上海工業情況,同年5月1日的《新青年》月刊上發表了李次山的《上海勞動狀況》一文,文中寫道:“上海工業的發達,在我們國內,要稱第一,近來楊樹浦一帶,可稱為工業社會,每天早晨和傍晚,馬路上都是手裏提着飯籃、來來往往上下工的人。”到20世紀20年代滬東地區已是工廠林立、産業工人集中的地區,已形成一個以紡織、捲煙、機器、造船為主體,包括水、電等市政公用事業的綜合工業區,工人階級隊伍也隨之發展壯大,工人總數達20萬。
  A.日商紗廠二月大罷工
  中共滬東黨組織經過1924年6月的絲廠大罷工及同年9月的南洋煙廠大罷工的鍛煉,壯大了隊伍,增強了戰鬥力。到1925年1月,全區共産黨員已從1924年7月的21人增加到64人。黨的組織也從小組建製改為支部建製,建立了中共楊樹浦支部及南洋煙廠支部。同時又成立了黨領導的工會組織——滬東工人進德會。這樣,就為迎接新的工人運動的高潮準備了條件。不久迎來了“五卅”反帝大風暴的先聲——上海日商紗廠的二月大罷工。
  B.絲織行業的工人罷工
  在日商紗廠工人反日大罷工的同時,其他行業也有一些與組織失去聯繫的中共地下黨員,在堅持鬥爭中摸索着活動方式。他們團结周圍的積極分子,在各自廠裏舉行過幾次罷工鬥爭。如滬東惠霞綢廠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的罷工,就是在何振揚(何堯)、何振聲(何穆)等的領導下,與資本傢進行多次談判而取得勝利的。他們還把鬥爭的成果嚮滬東各絲綢廠進行廣泛宣傳。1936年5-6月間,由中共地下黨員林楓、宋振鼎、吳件超、王季鬆等人組織建立了中共綢廠工作委員會(簡稱“綢委”),與各廠散落的黨員逐步接上關係,使各綢廠的鬥爭嚮更大、更統一的方向邁步。“綢委”成員從(救國時報》及秘密刊物上瞭解到黨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主張和劉少奇提出的《關於白區職工運動的提綱》,受到很大鼓舞,决定利用當時建立統一戰綫、抗日救亡呼聲日高的有利形勢,籌備組織各區絲織工會,以工會合法的身份為工人辦事,把廣大絲織工人進一步團结起來。
  1936年11月,四區(滬東)絲織工會成立,中共地下黨員何振揚當選為工會理事長,其他領導人大多數也是地下黨員,還有部分會員是救國會成員,它是各區工會中最有力量的一個。1937年1月,三區(滬西)絲織 工會成立,以後一區(南市)和七區(虹口)等也相繼成立,為絲織工人的合法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1936年11月日商紗廠大罷工結束後不久,緊接着絲織業又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罷工鬥爭。這場鬥爭,首先在滬東的美豐、恆豐和錦聲等綢廠掀起。1937年2月下旬,美豐廠工人嚮資本傢提出取消包機製、增加工資三成等要求,
  之後經過歷次的鬥爭膠着,各綢廠工人為顧全大局,於18、19日起陸續復工。3月下旬,市社會局召集勞資雙方談判。滬東區的工人代表是四區絲織工會的何振揚、鄒伯宗和美豐廠的邢花慶、恆豐廠的蔡長壽等。但是由於同業公會主席蔡聲白(美亞公司總經理)堅持不加工資,談判破裂。3月對日,“改委會”召開全市絲織工人大會,决定第二天舉行總罷工。3月28日,上海絲織業4萬多名工人總罷工開始,不到半天功夫,大多數綢廠已聽不到機器聲了,這聲勢也是上海絲織業前所未有的。各綢廠資本傢極為恐慌,匆匆忙忙地成立工潮應付委員會,準備有計劃有步驟地與“改委會”相對壘。3月裏日,社會局為維護“威信”,頒發了“訓令”,以行政裁决的辦法解决絲織業的罷工鬥爭。
  裁定的內容為“增加工資一成”等折衷的七條,並令工人應即復工,資方也應自復工之日起履行條件義務。“改委會”先是反對裁决,拒絶復工;後於4月2日再次召開擴大的代表會議,為顧全大局,體察民族資本傢之睏難,决定於第二天復工。但資方同業公會卻采取拖延手法,妄圖將工人鬥爭拖到彈盡糧絶之境。4月10日,同業公會以不堪負擔為由,拒絶執行“訓令”,反而要求市政府對工人罷工予以最嚴厲的製裁,妄圖用高壓手段迫使絲織工人屈月反。5月14日,國民黨當局在滬東藉口錦新綢廠工人把嚮資本傢通風報信的張祥林捉到四區絲織工會拍照示衆,以侵害人身自由。破壞社會治安為由,勾結租界巡捕房大抓工會幹部和代表,四區絲織工會的文件物品也被抄去或搗毀。
  事發後,“綢委”派何振聲回四區絲織工會,要求盡快恢復工會工作,爭取早日結束罷工。何振聲先在工人內部統一思想,然後推派代表到社會局交涉,要他們送回被抄文件,賠償損失,懲辦兇手
歷史名人
  張叔平,山西臨縣人。出生於農傢。民國3年(1911年)入離石縣立高等小學,開始接觸《孫文學說》等進步書籍。民國4年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的學生運動。民國12後,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民國13年夏參加中國共産黨。同年暑假,成立太原第一個中共支部,被選為書記。民國14年,領導省學聯,反對閻錫山橫徵暴斂,搗毀省議會,懲治貪官污吏,迫使當局取消徵收房稅的命令。同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在山西組織“滬案後援會”,發表宣言、通電,號召人民“一致奮起,團结救國”。
  民國15年初,調來上海任楊樹浦部委書記。根據中共上海區委為紀念五卅運動一周年,發動一次大規模罷工的指示,首先發動老怡和紗廠工人罷工,又選派張維楨組織恆豐紗廠工人罷工支援,迫使恆豐資本傢接受工會提出的11項復工條件。之後,又指示張維楨組織恆豐工人到老怡和紗廠,痛擊阻礙罷工鬥爭的包工頭,狠煞其囂張氣焰,迫使英國資本傢接受工人的部分復工條件,贏得了鬥爭的勝利。5月30日,與共青團楊樹浦部委書記顧作霖一起,率領楊樹浦工人隊伍奔赴南京路,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高呼反帝口號。鬥爭形式機智巧妙,使英國巡捕無可奈何。
  民國16年2月7日,上海總工會以紀念二七大罷工名義,在榆林路157弄電車工人俱樂部召開會議,討論第二次武裝起義問題,張以部委書記身份出席會議。為提籃橋巡捕房探悉,俱樂部被圍。張等領導人從後窗跳下脫險,而近百名與會同志,其中包括商務印書館工會幹部陳雲、任其祥等被捕。張脫險後,立即通知各廠工會,說工會紀念二七有理,巡捕房抓人無理,要求各廠資本傢出面保釋被捕人員,否則就實行同盟罷工。在工會的強大壓力及五卅運動餘威的震懾下,資本傢紛紛要巡捕房放人。經張叔平的督促,楊樹浦電廠英國經理首先出面保釋了該廠工人和市政總工會委員長。當夜9時,除有5個同志被引渡外,陳雲、張維楨等百餘人均獲釋。不久,張與區委其他同志一起,買通監獄當局,由外國人出面,把引渡到淞滬警備司令部的5個同志要回公共租界,經過法庭審理後,無罪釋放。張叔平在這次營救活動中機智果敢,受到組織與同志們的贊賞。2月24日,中共上海區委召開各部委聯席會議,張嚮區委匯報了楊樹浦在第二次武裝起義中罷工、暴動的情況及其經驗教訓。出席會議的周恩來對張的匯報十分關註,當日下午親臨楊樹浦部委機關瞭解情況,作出具體部署,積極準備第三次武裝起義。3月7日,張調任上海碼頭運輸總工會委員長,兼任浦東工人糾察隊總指揮。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爆發,張指揮浦東工人糾察隊。 民國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張叔平夫婦調到杭州,協助籌組浙江省委。6月,浙江省委成立。不久,張主持省委工作。7月,由於叛徒告密而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並領導難友進行鬥爭。
  民國17年1月20日深夜,張叔平臨刑時,正氣凜然地說:“共産黨人是殺不盡、斬不絶的。為共産主義哪怕拋頭顱,為勞苦大衆甘願背十字架。”
  王根英(1906—1939),女,原名庶心。楊浦區引翔港人。8歲隨嫂進紗廠學接頭,11歲進恆豐紗廠做童工。16歲頂姨媽名進怡和紗廠。民國13年(1924年)進思恩義務夜校讀書時,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老怡和紗廠第一任團支書。在領導青年工人反對資方剋扣工資的罷工鬥爭中取得勝利。民國14年五卅慘案後,她領導工人成立罷工委員會(後改組為工會),響應市總工會要求總同盟罷工鬥爭,提出保障工人權利、增加工資等11項要求,並粉碎資方企圖破壞罷工的陰謀,迫使資方接受全部條件。罷工堅持118天,時間之長,為全市之最。不久,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同年12月6日,她帶領部分工人參加上海工人支援北京人民反張(張作霖)倒段(段祺瑞)萬人大會而趕不及上夜班,第二天英大班先以加工資當“拿摩溫”引誘不成,翻臉將她送楊樹浦巡捕房關押。全廠幾千名工人聞訊趕往捕房營救,頂住警方用高壓水槍的掃射,堅持到晚9時,捕房被迫放人。之後她又領導全廠工人抗議吊打童工,懲罰工頭孫富生等鬥爭。
  民國15年為紀念五卅周年,她率先在怡和紗廠發動罷工,對整個滬東和全市的罷工鬥爭起了推動作用,但她亦因而被迫離廠,在中共楊樹浦部委搞婦女工作。民國15年10月—民國16年3月三次武裝起義中,她不顧哥哥反對,冒着生命危險,將周恩來送來的槍支和部委秘密購買的彈藥藏在傢裏。第三次武裝起義當天,她將武器分發給工人,隨着隊伍嚮閘北前進。起義期間,她當選為上海市民代表會議執行委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她作為上海黨的代表,先後參加在武漢召開的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及國際工人太平洋勞動大會。
  王際亨(1876—1934),字銓運,楊浦區引翔港人。王氏原係望族,後傢道中落。因父早亡,傢境更陷貧睏。依賴其母含辛茹苦,悉心撫養,又得其叔接濟培育,終於苦學成材。清宣統二年(1910年),中末科舉人,遂躋身名流,重振傢業。為紀念其母與叔的養育栽培之恩,王為二子取名洪恩、世恩,並於瑤階弄宅第之前,為其母立牌坊一座。
  民國初,王任引翔鄉董、市參議員(市政委員)等職,成為一方之長。王以引翔地處市區邊緣,具有發展的地理優勢,乃致力於地方建設事業,尤以道路的興築為重。民國7年(1918年)市郊幹道軍工路修建時,王以其有利於鄉境的開發,積極參與。路成之日,特以“軍功路”為名,勒石樹碑。並在路東築紀念園,路西建紀念亭,以壯其事。其後不久,軍工路虯江橋南便出現織染廠、電綫廠、膠鞋廠等一批現代工廠。民國10年,王參與引翔、殷行間東西幹道翔殷路的修築。民國11年,代粵商馬玉山築私人花園,利用餘資將原有鄉道拓寬築成縱貫南北道路一條,取名馬玉山路。民國13年協助嘉定銀行老闆範回春在境內建成遠東公共體育場(又名引翔港跑馬廳),同時築觀音堂路。民國15年,跑馬廳築成,賽馬之日,軍工路、觀音堂路車水馬竜,商販雲集,盛極一時。附近土地為富人競購,建造洋房、別墅,地價倍增。
  王秉承母親的教誨,並以自身苦學成材之經歷,深感辦學之重要,闢宅第西廳為學館,辦義塾虯溪小學。又於引翔鎮辦引溪小學,對貧寒子弟,除免費入學之外,發給書籍文具。王常親自督導、授課,勉勵學童勤學。每至歲末,王必施米施衣濟貧。鄉人死而無力埋葬,王常施棺掩埋,鄉人對其造福窮人的德行,均甚稱頌。
交通概況
  區域內交通道路完善。區內道路共181條,總長度近230公裏,其中有大連路、周傢嘴路、四平路、軍工路、楊樹浦路、平涼路、長陽路、控江路等7條主幹道,21條次幹道。區內有近百條公交綫路,可通往市中心的人民廣場、外灘、鐵路上海站、十六鋪客運碼頭等繁華地段。楊浦大橋和內環綫高架路的建成通車和已啓動建設的大連路越江隧道工程,又大大縮短了楊浦區通往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徐傢匯、陸傢嘴等地的時間,出行和處理公務更便捷。 楊浦大橋位於黃浦江下遊段,距吳淞口20.5公裏,離外灘5.3公裏,與南浦大橋相距11公裏,是黃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大橋以其綫條流暢、動感強烈的設計造型橫跨浦江,成為上海的一個門戶特徵。
  楊浦大橋體現了我國建橋技術在最新橋型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
  楊浦大橋於1993年10月竣工通車,她與南浦大橋遙相呼應,是內環綫高架連接浦東與浦西的過江樞紐,總長為7654米,跨徑為602米,主橋長1172米,猶如一道橫跨浦江的彩虹在世界同類型斜拉橋中雄居第一。
  橋寬30.35米,共設6車道。塔的兩側32對鋼索連接主梁,呈扇面展開,如巨型琴弦,正彈奏着巨竜騰飛的奏鳴麯。
  楊浦大橋為雙塔雙索疊合梁斜拉橋。呈倒“Y”形的主橋塔高208米,鄧小平同志在94歲高齡時特為楊浦大橋題寫的橋名鑲嵌在主塔三角區內。
  楊浦大橋的設計日通過能力為4.5萬輛機動車,離浦江水面為48米,橋下可暢通萬噸級以上船舶
基本概況
  市中心擴大圖 楊浦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東部,地處黃浦江下遊。東、南面瀕臨黃浦江,由一代偉人鄧小平親筆題名的楊浦大橋一跨過江,與當今中國開發的熱土——上海浦東新區緊緊相連。楊浦大橋和大連路隧道相互平行,它是楊浦的標志性建築之一。楊浦區西以大連路、大連西路、密雲路、逸仙路與虹口區相鄰;東北、東、南隔黃浦江與浦東新區相望;西北以原江灣機場與寶山區接壤。區域面積為60.73平方公裏,是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區。全區轄定海路、大橋、平涼路、江浦路、四平路、控江路、延吉新村、長白新村、五角場、殷行、新江灣城共11個街道辦事處及五角場鎮人民政府,下設居民委員會305個。現有常住人口119.48萬。楊浦區區委書記陳安傑、區長金興明。楊浦區區政府位於江浦路549號。
  ★★★【點擊可放大觀看市中心擴大圖】
  2010年1月10日,楊浦區獲得“國傢創新型試點城區”的殊榮,這也正式標志了楊浦區已完成了從“工業楊浦”嚮“知識楊浦”的華麗轉型。楊浦區始終把科學發展、知識創新貫穿於城區發展,經過6年的轉型,楊浦區以科教為特色、服務經濟為核心的新型産業體係已經基本形成;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已連續三年雄居中心城區之首。2008年,全區稅收總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區級可用財力從5年前的16億躍升至70億。金融危機形勢嚴峻的2009年上半年,楊浦的知識産業卻保持30%的增幅,區級財政收入增幅首次在上海全市中心城區中名列第一。城區“新生態”效應已然初顯:統計顯示,曾經的“工業大楊浦”如今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已達76.4%,其中知識型生産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9.8億元,成了上海經濟發展的標志性亮點。
  市委、市政府對於楊浦知識創新區開發建設的重要决策是楊浦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知識楊浦”成為楊浦的主導城市功能,科技教育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産業成為楊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楊浦在完善地區基本居住功能的同時,加快集教育功能、服務功能與産業功能為一體的楊浦知識創新區建設,它依托高校校區、科技園區和公共社區的“三區聯動”機製,抓住甲骨文、EMC2、百度等世界級科技巨擘陸續入駐的契機,形成了一個聚合了商業中心、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科技公司、初創企業、風險投資、現代服務業企業、高校的“知識生態圈”,亦是上海的“都市硅𠔌”。
  ★★★完善江灣—五角場城市商業副中心的規劃建設,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北上海旗艦商業中心
  ★★★加速內環大連路現代服務區-歐美廣場,寶地商業廣場,榮廣商務中心,國歌紀念廣場,西門子總部,德國大陸集團,海上海創意中心所組成的新興CBD的建設與落成,它將與陸傢嘴核心CBD和虹口北外灘CBD構成大上海CBD聯動區域
  ★★★實行東外灘與復興島的開發建設,使其成為以高檔居住休閑區為主,融旅遊、辦公、科教為一體的親水型、生態型高尚住宅和現代辦公場所的濱江特色區域
  楊浦知識創新區在空間上覆蓋區域全境,以“三區聯動”為發展的指導方針進行合作、互動。“大學的城市、城市的大學”---根據區域內高校的分佈狀況,高校校區規劃為西區、東區和北區三個區域,西區規劃以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財經大學等為核心;東區規劃以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水産大學為核心;北區規劃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為核心。另外復旦附中,交大附中,控江中學,楊浦高級中學,市東中學,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上海理工大學附中等上海名牌高中也雲集楊浦。因而楊浦被稱為上海的學術區。
  楊浦註重大力發展緑化、加強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區緑化覆蓋率近20%,城市園林緑地面積達766公頃。區域內有共青森林公園、黃興公園、楊浦公園、江浦公園等12傢公園,占地面積達202公頃,已經成為百萬楊浦居民生活休閑的好去處。其中,占地面積達115公頃的共青森林公園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一座具有自然野外風光和竹韻秀色的公園,被評為“上海優美新景點”。
  楊浦將以節興市、繁榮市場,加快把自身建設成為先進的創意區、一流的科教區、優美的居住區、新興的旅遊區。
經濟概況
  楊浦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改造傳統産業,培育新興産業,加快多種所有製經濟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産業、都市型工業、商業服務業和房地産業為主導的産業格局。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績,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顯著增強。
  楊浦區商貿業發展相當迅猛,經濟迅速崛起。現已形成五角場市級副中心、控江路區級商業中心、各大中高檔居住區所附有的商業街所構築的楊浦商業區域。在楊浦各個板塊中,一大批國際和國內的大型商業企業已紛紛進入楊浦,上海第一百貨、華聯、友誼等集團和英國的百安居、法國的歐尚、臺灣的大潤發已在區域內開設多傢大型超市和購物中心,全區商業用房面積已達106萬平方米。同時有力推動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的建設,大力吸引外資企業地區總部、投資公司、研發中心等落戶楊浦,推進西門子、德國大陸集團及北美廣場項目的建設,發揮大連路現代服務區總部研發集聚區的溢出效應以完全釋放楊浦的經濟活力。
  而東外灘世博水門之一的復興島,將建設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康體中心、國際休閑娛樂中心、遊艇俱樂部、水上巴士碼頭等景觀建築物。而位於江浦路末端的漁人碼頭將會建造一幢162米的塔樓“越魚”,引進五星級酒店和甲級寫字樓;一幢7層的綜合商業體“遊魚”,涵蓋許多大型商業機構,還有一個文化博物館;這個長約700米的沿江區域全部作為公共岸綫對外開。這些東外灘板塊內的設施與規劃將促成楊浦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將會為楊浦經濟帶來新的強力增長點。並且開發“東外灘”也是上海今後幾年實現城市新一輪騰飛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上海市重點開發黃浦江“4+1”地區中的一部分。到時,這裏將和浦西濱江連成一片,構成一條立體的浦江風景綫,打造上海又一個經濟增長引擎。
  隨着2010年1月10日楊浦區獲得“國傢創新型試點城區”的殊榮,這也正式標志了楊浦區已完成了從“工業楊浦”嚮“知識楊浦”的為時6年的華麗轉型,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已連續三年雄居中心城區之首。在2009年上半年的金融形勢嚴峻時期,楊浦的知識産業卻保持30%的增幅,區級財政收入增幅首次在上海全市中心城區中名列第一。聯合國副秘書長甘巴裏說:“楊浦老工業城區轉型和‘三區聯動’策略,不僅可作為標志性的改革模式在中國其他地區運用,更可以指導世界其他地區實現經濟的再飛躍。
住宅條件
  在一些老上海眼中,楊浦區工業區的痕跡在記憶裏面還是清晰可見,但是隨着目前“知識楊浦”的大力建設以及上海十大市級商業中心、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五角場的完善;區級商業中心控江路的擴建;江浦路漁人碼頭、大連路現代服務區以及一係列世博配套項目的建設,楊浦早已脫胎換骨。寶地東花園
  現代星洲城三期
  現代星洲城三期
  ①楊浦內環板塊
  該板塊內的新建商品房以及針對中高端人群的高品質次新房在江浦路、長陽路、大連路、控江路所圍成的方形框架區域內形成了一係列中高檔住宅區,代表樓盤有:寶地東花園,海上海新城,上海大花園,君欣豪庭,現代星洲城,合生高爾夫公寓,金上海花園,華升新苑,新鳳城別墅等等。板塊內至2011底年就有四條地鐵貫通,分別為已經建成的4,8號綫,和在建的10、12號綫。遠期規劃中有18號綫在江浦路與8號綫交匯,與12號綫在長陽路交匯,形成楊浦內環的兩個中轉地鐵站。該板塊內公共交通非常發達,到外灘等市中心地段相當便捷,選擇餘地充裕;同時楊浦內環板塊核心區域到陸傢嘴自駕車可控製在15分鐘左右。江浦公園是該區域內的公共緑肺並有楊浦規劃展示館坐落於其中。新華醫院則提供了相當良好的醫療條件,毗鄰的控江路區級商業區為該區域的商業中心,輻射江浦路控江路兩大街道。在大連路上的西門子總部,德國大陸集團,歐美廣場,寶地廣場,榮廣商務中心,海上海創意中心是楊浦新興CBD區域,與虹口北外灘CBD和陸傢嘴核心CBD構成大上海聯動CBD區域。
  ◆◆◆內環板塊楊浦&虹口樓盤比較
  [1]【楊浦寶地東花園 VS 虹口鴻旭豪苑】
  寶地東花園是楊浦的高端樓盤,和海上海新城、現代星洲城都屬於江浦路街道管轄。它位於楊浦內環南部位置,與大連路CBD核心區域僅咫尺之遙,擁有無可比擬的地段優勢。北美廣場、西門子總部、德國大陸集團直面寶地東花園。3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寶地商業廣場也位於其旁邊,它將給予寶地東花園的業主們現代化綜合商業的生活氛圍與體驗。而大連路另一側位於虹口境內的鴻旭豪苑則較為遜色,小區僅有兩棟高層,狹小的空間讓其小區自身的大面積緑化景觀成為奢望。部分房源雖然能略窺外灘風貌,但周邊的環境較為雜亂,提籃橋街道的陳舊破敗使其失色不少。兩個樓盤共同分享軌道交通四號綫的便捷。寶地東花園目前均價31000元左右,鴻旭豪苑則為27300元上下。
  [2]【楊浦現代星洲城 VS 虹口瑞虹新城】
  現代星洲城是楊浦的中高端樓盤,屬於江浦街道管轄。瑞虹新城三、四期是虹口的高端樓盤,它位於魯迅公園板塊靠近大連路位置,虹鎮老街旁邊。現代星洲城位於楊浦內環的南部方位坐落在江浦路。兩者目前都總共有三期的房源。兩者較為突出、品質較高的房源都是各自三期的樓盤,兩者前期即1~2期房源都相比各自三期更為便宜,當然品質也略有降低。瑞虹新城一期的均價也衹不過25500,和現代星洲城三期25000相差無幾。瑞虹新城三期均價則在3.1萬。擁有同樣的軌道交通,生活配套,優雅環境,相似的由舊城區改造而生的背景,坐擁內虹口的瑞虹新城顯然在其地理位置、人文積澱上比現代星洲城更具有無可復製的優勢。它擁有配套大型生活廣場“瑞虹生活廣場”,榮獲“全國社區商業示範社區”奬項。必勝客,星巴剋、屈臣氏、上海銀行、DHC、MISSHA、法國CacheCache女裝等知名國際品牌入駐,為瑞虹業主及周邊居民提供多種商業服務。作為北外灘、內環內金三角生活圈內近150萬平米的國際型社區,瑞虹新城一直以標桿身份領銜虹口版圖。虹口瑞虹新城和楊浦現代星洲城的目標人群的定位都是各區中高端人群,而瑞虹新城四期必將為虹口的高檔房源再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購房建議:鑒於楊浦內環內板塊的高質量次新房一路走高的房價,虹口某些區域則更凸顯其性價比優勢。比如位於四川北路的國際明佳城目前有些底層或者低層挂牌房源僅售21500,相比於楊浦高檔次新房的價格更具有吸引力。又比如位於廣靈四路且處在麯陽成熟板塊,竣工於07年的水木年華目前均價也衹有20000左右而已。虹口區中環附近的二手房源依舊具備相當的性價比優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小戶型、便利程度高、生活配套成熟、交通發達的虹口中環板塊附近一直會成為低端自住購房者的在市中心區域置業的首先鎖定區域。
  ②楊浦五角場板塊
  上海市政府已經定位五角場為上海十大市級商業中心之一,被譽為上海地鐵黃金綫路的10號綫穿過該板塊中心區域。隨着百聯又一城、上海萬達商業廣場、上海合生國際廣場、東方商廈、大西洋百貨、賽博數碼廣場、麥科特金億廣場等等的建成,它將肩負起北上海旗艦商業中心的使命。但由於五角場商業定位的緣故,新盤相當稀少,創智坊是目前唯一的在售樓盤。板塊邊緣有幾個次新樓盤、如文化花園、北茶園、林緑傢園;其它有軍委老公房社區,如長海新村等。五角場二手房基本上以老公房為主導,圍繞着板塊中心的五角場商圈。五角場二手房以低總價、小戶型為特色。由於板塊和周邊區域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衆多留滬畢業生催熱了板塊的租賃市場,尤其是老公房租賃異常火熱。因為老公房有戶型小、總價低、配套全的特點,所以既適合年輕白領首次置業,也適合中小投資買來出租做長綫投資。楊浦五角場,是作為和徐傢匯同等級的城市商業副中心打造的,是北上海旗艦型的高端商業中心,它將與浦東花木住宅居住副中心,普陀真如交通樞紐副中心必將為大上海的城市發展帶來巨大的革新。
  ③楊浦東外灘板塊
  它是相對還未開發的處女地,儘管零星有樓盤推出,但是由於尚有大量老式工廠聚集在此區域,此地塊的價值尚未被充分得到認可。上海著名的楊樹浦路位於該板塊內,工業發展的痕跡依舊清晰可見,該板塊內商業凋零,較為破敗,棚戶區林立。但目前區政府附近區域為了配合世博會拆遷力度極大,同時,一些老式舊房簡屋為主的老村街道隨着大規模舊區改造,轄區內居民住宅結構顯著變化,老村逐步嚮新村轉型。從上海市政規劃來看,沿黃浦江邊從大連路開始直至復興島,15.5公裏長的濱江帶將建成親水休閑、文化博覽、科技商務等濱江重要景觀地區,同時軌道交通12號綫將該板塊和位於虹口區的北外灘中央商務區以及市內其他商圈聯繫在一起。
  【A】江浦路沿江地段即將建成的漁人碼頭可為該板塊註入新的經濟人文活力,完工後的漁人碼頭將會有一幢162米的塔樓“越魚”,引進五星級酒店和甲級寫字樓;一幢7層的綜合商業體“遊魚”。涵蓋許多大型商業機構,還有一個文化博物館;這個長約700米的沿江區域全部作為公共岸綫對外開放。
  【B】復興島則建成以生態緑化、遊艇碼頭、休閑娛樂、國際CEO俱樂部等主導功能為基礎的特色功能區。集休閑、旅遊、娛樂為一體,成為市中心城區獨一無二的環島生態生活區。糅合中西文化建成具有水上風情的休閑、餐飲、購物、觀光場所、成為濱江岸綫的標志性建築。與虹口北外灘連接的秦皇島路地區將構建國際採購服務功能區。楊浦自來水産廠也在該區域內,它將嚮上海傳達楊浦的巨變歷程。 東外灘的總體開發思路是:建設以高檔居住休閑區為主,融旅遊、辦公、科教為一體的親水型、生態型高尚住宅和現代辦公場所,成為具有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景觀效果的濱江特色區域。其板塊內的高檔江景住宅也將不斷崛起,這裏終將成為“外灘源”的又一頂梁柱。
   ④楊浦新江灣城板塊
  它是“面嚮21世紀的示範性居住區”,是市區唯一的濕地生態住宅區,軌道交通10號綫縱貫整個新江灣城。規劃通過生態環境、水係循環、道路交通、景觀架構、生活服務和市政配套等六大體係的實施,創造出網絡狀的生態水係和滲透狀的緑化體係形成區域生態骨架,緑色空間與水係緊密結合併與人居空間相互滲透,大學校區與居住校區相互促進形成共生關係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環境。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價格當然也不菲,比較適合有自駕車的人群入住,該板塊完全受五角場核心商業圈的輻射。新江灣城居住區與五角場商業區以及創智天地娛樂區將構成北上海的核心地帶--五角場城市副中心。該板塊內也遷入了大量學校,同濟一附中,藍生復旦等知名學校都為其教育氛圍增色不少,復旦大學江灣校區也位列其中。
  ⑤楊浦黃興板塊
  該板塊有大量的老式公房和新建商品房並立的局面,而位於其區域核心的黃興公園所輻射的居住範圍成為楊浦較為成熟的示範住宅區域之一,代表樓盤主要是佳竜花園、公園3000、文化佳園、海上碩和城等等。黃興板塊的居民日常會到黃興路上的大潤發綜合性賣場,賣場緊挨着就是蘇寧電器和百安居,附近還有小肥羊、上島咖啡等多傢餐飲店,形成了一個較為集中購物中心。但是黃興板塊其它路段的商業配套明顯不足,僅在國順東路、延吉東路、靖宇東路有點商業氛圍,但整體商業層次偏低,周邊沒有成熟的商業區。該板塊處於楊浦中部位置,儘管有8號綫的開通,和中環綫開通的利好消息,但多數社區距離規交站點較遠,需要步行15分鐘左右,或者公交乘幾站才能到達,對板塊交通的改善還是比較有限。黃興板塊的交通便捷度與楊浦內環是無法相比的。8號綫的擁擠也是其出行一大弊病。
  ⑥楊浦中原板塊
  中原板塊位於楊浦區東北部,開發於上世紀80年代。經過近30年的發展,生活配套可以說非常成熟了,區域內小商店林立,一條中原路商業街貫穿整個板塊中心地帶。社區商業中心位於中原路嫩江路交匯處,以歐尚超市為核心四散佈局,沿街多為走平民化路綫的小商鋪以及餐飲、服裝店。長海醫院,東方肝膽醫院、市東醫院為該區域市民提供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楊浦區文化館即位於該板塊內,其與共青森林公園、中原體育館等設施一起成為中原地區市民主要的文化休閑場地,豐富了該區域內的文化活動。尤其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緑洲——共青森林公園給楊浦中原板塊內居民帶來了清新自然的生態風景,為遊人的體鍛,休閑,放鬆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場所。中原板塊距離市中心較遠,但是在主幹道嫩江路中原路的公交綫路還是較為豐富。地鐵8號綫以及規劃中的地鐵17號綫是該區域最為便捷的出行綫路,但目前8號綫在早晚高峰時期擁擠程度也令人睏擾不已。該區域內住宅多為20世紀90年代前所建,與虹口的涼城,閘北的彭浦,是各自區域較為低檔的住宅區,區域內低保與低收入人員、蘇北移民等較為集中。
教育資源
  A-名牌大學
  No.1復旦大學
  它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復旦”二字由創始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傢馬相伯先生選定,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復旦大學經歷逾百年的沿革。學校現有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歷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現代物理研究所、遺傳學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醫學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個各類研究機構,有先進光子學材料與器件、專用集成電路與係統、應用表面物理、遺傳工程、醫學神經生物學等5個國傢重點實驗室,省、部級研究機構39個。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與科研人員24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1400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35人,博士生導師83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50人、講座教授25人,“國傢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1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33人。學校還擁有中山、華山等10個附屬醫院。附屬醫院集醫療服務、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於一體。一百多年來,學校在培養人才、創新科技、傳承文明、服務社會方面為國傢作出突出貢獻。復旦歷史上擁有一大批學術大師和著名學者,在中國學術和教育史上産生深遠影響。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结、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復旦精神,為民族的解放和振興,國傢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NO.2上海財經大學
  它已有92年歷史,現為教育部直屬、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並進入國傢建設高水平大學項目行列。1997年,江澤民同志親筆題詞:“面嚮新世紀把上海財經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會主義大學”。 學校校園占地總面積498,458平方米。其中,國定路主校區是全日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地,中山北一路校區是專業碩士研究生、留學生教育及高層次人才在職培訓基地,昆山路校區是成人教育基地。
  學校設有經濟學院、金融學院、會計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統計學係、應用數學係、外語係、體育教學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MBA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教學單位。學校還設有財經研究所、會計與財務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等20多個科研機構。上海財經大學現任黨委書記馬欽榮教授、校長談敏教授。
  NO.3上海同濟大學
  它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目前是一所擁有理、工、醫、文、法、哲、經濟、管理、教育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作為研究型大學,學校是首批被國務院批準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為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被列入國傢財政立項資助的“211工程”和國傢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與地方重點共建的高水平大學行列。同濟大學現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經濟與管理、電子與信息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外國語、人文、法學、馬剋思主義、政治與國際關係、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醫學、理學、交通運輸、汽車、海洋與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與力學、傳播與藝術、設計創意、女子學院及軟件學院等學院,還建有繼續教育、高等技術、職業技術教育、國際文化交流、網絡教育、汽車營銷及電影學院等,學校還設有經中德政府批準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的中德學院、與法國巴黎高科大學集團合作舉辦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中德工程學院、中意學院等。同濟大學校園占地面積4000多畝,分四個校區,四平路校區位於上海市四平路,滬西校區位於上海市真南路,滬北校區位於上海市共和新路,嘉定校區位於安亭上海國際汽車城內。
  NO.4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坐落於上海市東北部、中環綫和黃浦江之間,毗鄰復興島和共青森林公園。校園緑樹環抱,紅墻暉映,擁有目前上海高校中規模最大的市級優秀歷史建築群,共有20棟優秀大學建築和15棟優秀別墅建築列入上海市歷史保護建築名單,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絶好的回眸歷史、前瞻未來的人文景觀。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500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含雙聘),國傢級中青年專傢、國傢級教學名師等國傢級各類專傢20餘人。學校設有15個學院、2個教學部,30個研究所,12個研究中心和3個研究院。在校生 21000 餘人,其中研究生 3500 餘人,本科生16800餘人,專科生近700人。學校根據國傢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進行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和改造 ,現有56個本科專業;有3個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3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含自設);11個一級學科、5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3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及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授予權。學校堅持“立足上海,面嚮世界,育人為本,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工程型、應用型、管理型高素質人才。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學已成為了以工學為主,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協調發展的上海市屬重點建設大學。展望新百年,上海理工大學將以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理工科大學為目標,使學校崛起於東海之濱,成為鑲嵌於黃浦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位於楊浦區的軍工路校區
  B-市級重點中學(高中)
  NO.1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它是上海市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寄宿製高級中學。學校創辦於1950年,前身是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起改屬復旦大學領導,之後曾改名為“復旦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勞動中學”(1957年)、“復旦大學工農預科”(1958年),1962年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園占地約82畝,各類建築49000平方米,緑化面積21000平方米。學校現有高中3個年級,包括海外學生共40多個班級,在校生1500餘名。復旦附中始終秉承復旦“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素以教風學風嚴謹踏實、學生基礎厚實聞名。近年來,在繼承發揚傳統特色的同時,對“基礎”的內涵重新研究確定,將教育學生立志報國、持續發展、學會做人、學會關心,正確認識自己,敢於超越自己等,作為“基礎”的重要內容。復旦附中决心遵循“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方針,為學生自主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創設良好條件,决心堅持和發揚求真務實、勇於革新的辦學傳統,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聞名的現代學校。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努力奮鬥,復旦附中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名牌學校。市內外兄弟學校前來觀摩交流者絡繹不絶,學校還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臺地區的中等和高等學校有廣泛的聯繫。學校位於楊浦區國權路。
  NO.2控江中學
  它創建於1953年,係建國後上海市人民政府首批興建的一所新型的完全中學。現今又被首批命名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作為解放後上海首批創建的新型完全中學,控江中學曾為接納勞動人民子女入學和愛國僑生而引以自豪;作為上海市首批重點中學,控江中學業已以高質量和大批量地嚮名牌高校輸送人才而引人註目;作為跨世紀創建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控江中學正以“自主發展教育”的辦學理念在市區、乃至全國廣泛發揮着優質教育的效應。學校六十年的發展,如同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軌跡清晰可見。21世紀初--深化“自主發展教育”,以啓迪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 ,以建立學生綜合素質可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為兩翼,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高規格和優質化、學校辦學的實驗性和示範性。學校位於楊浦區雙陽路388號。
  N0.3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
  它是一所現代化寄宿製高級中學,創辦於1953年。學校占地121畝,建築面積5.2萬M2,緑化面積達47%以上,學校已連續八次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學校現有教學班50個,共有學生2353人,教職員工226人,現任教師中特級教師6人,國傢級培訓骨幹教師4人,高級教師60人,碩士生16人,攻讀碩士課程教師45人。學校以“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營造“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育人環境,構建“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學校課程穩步推進二期課改並落實基礎型課程。嚮學生提供120餘門拓展型課程內容。初步形成以依托高校為特色的研究型課程運作機製。 塑造“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教師隊伍,健全“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管理機製逐步完善人事聘用等一係列制度,初步形成制度化的依法辦學的管理機製。學校位於楊浦區四平路999號。
  NO.4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新校區坐落在楊浦知識創新區的腹地、生態環境優美的新江灣城。占地100畝,建築面積達43000平方米,由實驗信息樓、圖書教學樓、體藝館、學生宿舍、行政樓等組成。建築設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生態、人文的理念,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需要。新校區2008年7月交付使用,2008年9月1日,學校將在新校區舉行隆重的新學期開學典禮。屆時,一所嶄新的、具有上海市一流教育設施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將展現在上海最具發展潛力的新江灣城中。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原鞍山中學)建立於1960年, 1978年確定為楊浦區重點中學以來,在黨的教育方針和鄧小平教育理論的指引下,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全校幹部和教職工的不懈努力下,學校投身於教育改革的熱潮,努力探索推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創建特色學校的途徑,積極參與課程教材改革的實踐,是上海市“一期課改”的試點學校和“二期課改”的實驗研究基地學校,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效。2001年,在楊浦區創建“知識創新區”的大背景之下,依托區域內的知名高校同濟大學,更名為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同年學校進入了創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階段。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於2007年10月正式跨入了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行列。目前學校正在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同濟精神”引領下的教育優質、特色鮮明、有一定知名度的新型大學附中的目標而奮鬥。學校位於楊浦區國浩路100號。
  C-區級重點中學(高中)
  NO.1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它的前身是延吉中學,創辦於1957年,是楊浦區重點公立中學。學校占地3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現有高中30個班級,學生1350人。學校擁有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電化教室、圖書館、閱覽室、資料室、餐廳、體操房、250米跑道、心理咨詢室、二個計算機房,內設彩顯電腦131臺,圖書館藏書五萬於册。學校建有校園閉路電視係統和計算機校園網。校園環境幽雅,常年花木繁茂,四季芬芳豔麗,是上海市緑化先進單位。
  現在,學校已經形成“團结奮鬥、求實進取、刻苦主動、活潑創新”的校風,在學生中形成了“勤奮紮實、主動潛心”的學風,在社會上贏得了很高的評價和良好聲譽。學校被評為楊浦區文明單位,楊浦區行為規範金座學校,上海市心理輔導實驗學校,楊浦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上海市中學生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學校位於楊浦區水豐路247號。
  NO.2市東中學
  它創建於1916年,係滬紳聶雲臺先生為紀念其父聶緝而獻地,由當時公共租界工部局創辦的學校。學校原名聶中丞公學,1941年改名緝而中學,1951年始定現名。市東中學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中,學生就投入反帝鬥爭。1943年學校建立了共産黨地下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學校的愛國民主運動蓬勃發展。 解放後,段力佩、呂型偉兩同志來校主持工作,為建立學校正常秩序做了大量工作。1960年市東中學被評為上海市教育係統先進集體,並被推選出席全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1992年市東中學被收入《中國名校》一書。 市東中學一貫重視德育,不斷改進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1994年被評為“上海市中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愛國主義影視教育先進集體”。 市東中學一貫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教學為主的原則,努力提高教育質量,重視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培養學生個性特長。1990年被命名為“上海市環境教育特色學校”,1997年被命名為“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八十年來,市東中學畢業生已逾兩萬,他們在各條戰綫上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為國傢做出貢獻。老校長呂型偉同志曾為學校題詞“改革教育,永不停步”。市東中學將沿着深化教育改革的大道,開拓進取,再創輝煌。學校位於楊浦區荊州路42號,面對國歌廣場和西門子總部,北美廣場。
  NO.3復旦實驗中學
  復旦實驗中學是楊浦區重點中學,學校占地37畝,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緑化面積達1萬平方米,是上海市花園單位。學校電子顯示屏、廣播室、閉路電視係統、多媒體公開課教室、音像與電腦設施完備的多功能廳、室內籃球場等各類教學設施齊全,學校現有理、化、生實驗室7個,計算機房4個,語音室、舞蹈房、美術室、勞技室、心理咨詢活動室各1個。圖書館現有圖書近2萬册。使用面積達680m2,可供326名學生同時閱覽。校內道路寬闊,廣場氣派,校園環境幽雅。學校的校訓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學生在全國、市、區比賽中屢屢獲奬,成績喜人。
  NO.4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
  原名上海市建設中學,創建於1933年6月,是楊浦區重點高級中學。原名斯高學院(包括工藝科和小學部),1951年改名建設中學。1958年秋,初、高中分為兩所學校,高中部用現名,初中部為紀念王孝和烈士而取名孝和中學。1960年8月,兩校合併,以孝和中學為校名,被列為重點中學。1967年8月,仍用建設中學為校名。將在近期與上海市鳳城中學合併,改名為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 2007年10月31日下午,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和上海財經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共同建設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並舉行了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揭牌儀式。學校位於楊浦區寧武路151號。
軌道交通
  ①軌道4號綫
  區內站點:楊樹浦路站、大連路站【2012年可換乘12號綫】
  ②軌道8號綫
  區內站點:市光路站、嫩江路站【遠期規劃可換成17號綫】、翔殷路站、黃興公園站、延吉中路站、黃興路站、江浦路站【遠期規劃可換成18號綫】、鞍山新村站、四平路站【可換成10號綫】
  ③軌道10號綫
  區內站點:軍工路站、新江灣城站、殷高南路站、三門路站【遠期規劃可換成17號綫】、江灣體育場站、五角場站、國權路站【遠期規劃可換成18號綫】、同濟大學站、四平路站【可換成8號綫】
  ④軌道12號綫(2012年開通)
  區內站點:復興島站、內江路站、隆昌路站、寧國路站、江浦公園站【遠期規劃可換成18號綫】、大連路站【可換成4號綫】
  ⑤軌道17號綫(遠期規劃)
  區內站點:白城路站、嫩江路站【遠期規劃可換成8號綫】、民慶路站、三門路站【遠期規劃可換成10號綫】、政立路站
  ⑥軌道18號綫(遠期規劃)
  區內站點:武川路站、復旦大學站、國權路站【可換成10號綫】、撫順路站、江浦路站【可換成8號綫】、江浦公園站【可換成12號綫】、平涼路站、丹東路站
規劃佈局
  在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的指導下,根據楊浦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區域功能定位,市規劃局會同楊浦區政府編製了《楊浦知識創新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以整合大學資源為主綫,就地拓展、就近發展、推進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會“三區融合、聯動發展”,逐步實現區域經濟增長方式和城區發展模式的轉變。楊浦知識創新區按照“區域性、組團式、輻射狀”的思路與規劃,將會形成“兩片、一綫、一帶”的啞鈴狀的産業功能模塊分佈模式。
  兩片
  【A】西片以南部的知識創新區的中央社區為核心,以復旦、同濟、財大、二軍大等高校為支撐;北部是新江灣城知識型,生態型花園社區、復旦新江灣校區和大學科技園區;東部為五角場城市副中心含中央社區,使之成為以復旦大學為核心的“三區聯動”示範性區域。
  【B】東片,以上海理工、水産大學、電力學院等高校為支撐並與知識型社區相結合成為知識創新區。為知識創新區配套的是以論壇會展、科技商務為主題的復興島功能聚集區。北段沿江段將設有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高科技園區。
  一綫
  為使東、西兩片高校集聚區有機結合,在中央社區與復興島地區建設一條創業大道。從産業規劃藍圖看,“一綫”這條創業大道既是一條黃金綫,使西部的新江灣城創智區、知識創新區中央社區和東部的知識創新配套區、復興島休閑論壇區有機結合;也是一座知識橋,聯繫着以復旦同濟等為主的西部高校區和以上海理工、水産等東部高校區。創業大道分為三大功能區:北段為開放型休閑功能區;中段是適應創業者居住、工作的SOHO區,在該區域將享受優惠的政策與個性化的各類服務;南段是國際性科教、經濟類組織、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入駐集聚區。
  一帶
  “一帶”就是指東外灘的濱江一帶,將建設以高檔居住休閑區為主,融旅遊、辦公、科教、博覽、知識創新為一體的親水型、生態型、高品位的“緑色傢園”和現代辦公場所。東外灘濱江發展帶開發的主題是:構築從工業文明走嚮知識文明的長廊。主要規劃四大景觀帶和五個重點區域。東外灘板塊的交通狀況,近年來發展迅速。上海軌道交通4號綫的開通直接銜接該板塊,8號綫、12號綫和10、18號綫均穿越楊浦區,大連路隧道、軍工路隧道以及楊浦大橋則使東外灘直接與浦東相連。
歷史事件
  楊浦區是著名的老工業區,它位於上海市的東北角,歷史上習稱滬東,又稱楊樹浦。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上海被英國強闢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1845年11月,英國在上海設立英租界。1863年6月,美國在上海設立美租界。滬東地區的虹口港以東、楊樹浦港以西的黃浦江沿岸一帶屬美租界。同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併,稱為英美租界。1899年,英美租界又嚮東擴展至周傢嘴、顧傢口(今軍工路一帶),改稱公共租界。滬東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公共租界內。在此期間,殖民主義者利用滬東地區優越的地理條件,利用其資本已經清政府與他們的外交機構,開辦一批工廠企業。由於工業基地的存在,在近代歷史上楊浦發生過幾次比較著名的大罷工,展示了中國無産階級的偉大力量。
  A.日商紗廠二月大罷工
  中共滬東黨組織經過1924年6月的絲廠大罷工及同年9月的南洋煙廠大罷工的鍛煉,壯大了隊伍,增強了戰鬥力。到1925年1月,全區共産黨員已從1924年7月的21人增加到64人。黨的組織也從小組建製改為支部建製,建立了中共楊樹浦支部及南洋煙廠支部。同時又成立了黨領導的工會組織——滬東工人進德會。這樣,就為迎接新的工人運動的高潮準備了條件。不久迎來了“五卅”反帝大風暴的先聲——上海日商紗廠的二月大罷工。
  B.絲織行業的工人罷工
  在日商紗廠工人反日大罷工的同時,其他行業也有一些與組織失去聯繫的中共地下黨員,在堅持鬥爭中摸索着活動方式。他們團结周圍的積極分子,在各自廠裏舉行過幾次罷工鬥爭。如滬東惠霞綢廠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的罷工,就是在何振揚(何堯)、何振聲(何穆)等的領導下,與資本傢進行多次談判而取得勝利的。他們還把鬥爭的成果嚮滬東各絲綢廠進行廣泛宣傳。1936年5-6月間,由中共地下黨員林楓、宋振鼎、吳件超、王季鬆等人組織建立了中共綢廠工作委員會(簡稱“綢委”),與各廠散落的黨員逐步接上關係,使各綢廠的鬥爭嚮更大、更統一的方向邁步。“綢委”成員從(救國時報》及秘密刊物上瞭解到黨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主張和劉少奇提出的《關於白區職工運動的提綱》,受到很大鼓舞,决定利用當時建立統一戰綫、抗日救亡呼聲日高的有利形勢,籌備組織各區絲織工會,以工會合法的身份為工人辦事,把廣大絲織工人進一步團结起來。在工人罷工事發後,“綢委”派何振聲回四區絲織工會,要求盡快恢復工會工作,爭取早日結束罷工。何振聲先在工人內部統一思想,然後推派代表到社會局交涉,要他們送回被抄文件,賠償損失,懲辦兇手。
歷史名人
  A.張叔平(1897~1928)
  山西臨縣人。出生於農傢。民國3年(1911年)入離石縣立高等小學,開始接觸《孫文學說》等進步書籍。民國4年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的學生運動。民國12後,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民國13年夏參加中國共産黨。同年暑假,成立太原第一個中共支部,被選為書記。民國14年,領導省學聯,反對閻錫山橫徵暴斂,搗毀省議會,懲治貪官污吏,迫使當局取消徵收房稅的命令。同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在山西組織“滬案後援會”,發表宣言、通電,號召人民“一致奮起,團结救國”。
  民國15年初,調來上海任楊樹浦部委書記。根據中共上海區委為紀念五卅運動一周年,發動一次大規模罷工的指示,首先發動老怡和紗廠工人罷工,又選派張維楨組織恆豐紗廠工人罷工支援,迫使恆豐資本傢接受工會提出的11項復工條件。之後,又指示張維楨組織恆豐工人到老怡和紗廠,痛擊阻礙罷工鬥爭的包工頭,狠煞其囂張氣焰,迫使英國資本傢接受工人的部分復工條件,贏得了鬥爭的勝利。5月30日,與共青團楊樹浦部委書記顧作霖一起,率領楊樹浦工人隊伍奔赴南京路,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高呼反帝口號。鬥爭形式機智巧妙,使英國巡捕無可奈何。民國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張叔平夫婦調到杭州,協助籌組浙江省委。6月,浙江省委成立。不久,張主持省委工作。7月,由於叛徒告密而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並領導難友進行鬥爭。 民國17年1月20日深夜,張叔平臨刑時,正氣凜然地說:“共産黨人是殺不盡、斬不絶的。為共産主義哪怕拋頭顱,為勞苦大衆甘願背十字架。”
  B.王根英(1906~1939)
  女,原名庶心。楊浦區引翔港人。8歲隨嫂進紗廠學接頭,11歲進恆豐紗廠做童工。16歲頂姨媽名進怡和紗廠。民國13年(1924年)進思恩義務夜校讀書時,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老怡和紗廠第一任團支書。在領導青年工人反對資方剋扣工資的罷工鬥爭中取得勝利。民國14年五卅慘案後,她領導工人成立罷工委員會(後改組為工會),響應市總工會要求總同盟罷工鬥爭,提出保障工人權利、增加工資等11項要求,並粉碎資方企圖破壞罷工的陰謀,迫使資方接受全部條件。罷工堅持118天,時間之長,為全市之最。不久,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同年12月6日,她帶領部分工人參加上海工人支援北京人民反張(張作霖)倒段(段祺瑞)萬人大會而趕不及上夜班,第二天英大班先以加工資當“拿摩溫”引誘不成,翻臉將她送楊樹浦巡捕房關押。全廠幾千名工人聞訊趕往捕房營救,頂住警方用高壓水槍的掃射,堅持到晚9時,捕房被迫放人。之後她又領導全廠工人抗議吊打童工,懲罰工頭孫富生等鬥爭。
  民國15年為紀念五卅周年,她率先在怡和紗廠發動罷工,對整個滬東和全市的罷工鬥爭起了推動作用,但她亦因而被迫離廠,在中共楊樹浦部委搞婦女工作。民國15年10月—民國16年3月三次武裝起義中,她不顧哥哥反對,冒着生命危險,將周恩來送來的槍支和部委秘密購買的彈藥藏在傢裏。第三次武裝起義當天,她將武器分發給工人,隨着隊伍嚮閘北前進。起義期間,她當選為上海市民代表會議執行委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她作為上海黨的代表,先後參加在武漢召開的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及國際工人太平洋勞動大會。五卅慘案後,她曾多次領導工人罷工,並加入中國共産黨,作為上海的黨代表參加了中共五大等一係列重要會議,後經周恩來介紹與陳賡結為夫妻。1932年任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1933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多方營救後出獄,前往後方與陳賡團聚。1939年3月8日,在河北突圍時壯烈犧牲。
  2010年1月28日,楊浦區文管委、楊浦區文化局在周傢嘴路瀚海明玉大酒店廣場上舉行了“王根英烈士故居遺址”紀念碑揭幕儀式。
  C.王際亨(1876~1934)
  字銓運,楊浦區引翔港人。王氏原係望族,後傢道中落。因父早亡,傢境更陷貧睏。依賴其母含辛茹苦,悉心撫養,又得其叔接濟培育,終於苦學成材。清宣統二年(1910年),中末科舉人,遂躋身名流,重振傢業。為紀念其母與叔的養育栽培之恩,王為二子取名洪恩、世恩,並於瑤階弄宅第之前,為其母立牌坊一座。
  民國初,王任引翔鄉董、市參議員(市政委員)等職,成為一方之長。王以引翔地處市區邊緣,具有發展的地理優勢,乃致力於地方建設事業,尤以道路的興築為重。民國7年(1918年)市郊幹道軍工路修建時,王以其有利於鄉境的開發,積極參與。路成之日,特以“軍功路”為名,勒石樹碑。並在路東築紀念園,路西建紀念亭,以壯其事。其後不久,軍工路虯江橋南便出現織染廠、電綫廠、膠鞋廠等一批現代工廠。民國10年,王參與引翔、殷行間東西幹道翔殷路的修築。民國11年,代粵商馬玉山築私人花園,利用餘資將原有鄉道拓寬築成縱貫南北道路一條,取名馬玉山路。民國13年協助嘉定銀行老闆範回春在境內建成遠東公共體育場(又名引翔港跑馬廳),同時築觀音堂路。民國15年,跑馬廳築成,賽馬之日,軍工路、觀音堂路車水馬竜,商販雲集,盛極一時。附近土地為富人競購,建造洋房、別墅,地價倍增。
  王秉承母親的教誨,並以自身苦學成材之經歷,深感辦學之重要,闢宅第西廳為學館,辦義塾虯溪小學。又於引翔鎮辦引溪小學,對貧寒子弟,除免費入學之外,發給書籍文具。王常親自督導、授課,勉勵學童勤學。每至歲末,王必施米施衣濟貧。鄉人死而無力埋葬,王常施棺掩埋,鄉人對其造福窮人的德行,均甚稱頌。
自然地理
  一、地 貌
  地境成陸於唐宋宋初。據北宋郊直《吳門水利書》記載:吳淞江南岸有18條支流匯入。最東幾條為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芒浦、爛泥浦,各捕之間距離為5—7裏。據此推斷,北宋時爛泥浦已在今復興島之東。又據區境西北部景德觀(今萬安路小學)重修碑文記載:原為竜神廟,廟門坐西朝東,面海而立,建於北宋初期。又區境南部太平教寺吟蘭州路3問號),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是區內最早建造的佛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一定的開發。
  區境是長江三角洲前沿衝積平原,是較早的濱海平原一部分。長年纍月,長江挾帶大量泥沙,經波、潮、流的作用,沉積成陸。靠近黃浦江下遊左側係河口沙灘、沙島,後經吹泥填土,人工堆積成周傢嘴島嶺復興島)、和共青森林公園。走馬塘以北與虯江之間為古吳世江下遊,江寬數華裏,因泥沙衝擊,逐漸淤塞。明初改道後,形成夾沙泥草甸土,經農民長期耕作,南境發育成菜園主,北境發育成水稻上。
  二、地 質
  1、工程地質
  區境大部分為河流衝積層工程地質區。表層為黃褐色粉土質亞砂土,下層為青灰色細砂層。地基承載力8—14噸/平方米。沿邯鄲路、翔殷路以北(包括南近走馬塘地區)、中原路至殷行路與閘殷路交匯處以西的地區,為河口濱海衝積平原工程地區。表層為褐黃色、棕褐色亞砂土,厚約2—4米,為天然地基持力層,地基承載力8—14噸/平方米。下層為灰色粉土質粘土。局部含淤泥質。該工程地質區,大致在邯鄲路、翔殷路以北,硬土層埋深小於30米;以南硬土層埋深大於30米。
  2、水文地質
  區境潛水位一般埋深0.5—1.5米(沿江埋深1.0—1.5米),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鈣——鎂及重碳酸——氯——鈣——鈉型水。礦化度小於1.0/升。單位涌水量0.02升/秒米,滲透係數0.06—0.08米/晝夜(河口濱海衝積平原區為0.04—0.11米/晝夜)。淺部承壓食水組食水層頂板埋深大致從大連路、惠民路交匯處與黎平路南端劃一條直綫。以南沿江地區及場中路——嫩江路——綫以北地區,一般小於70米,其他地區一般大於70米。食水層厚度20—40米。食水岩性為灰色細砂、中砂夾礫石。單井出水量(井徑10英寸,水位降深5米時的水量)3000—5000噸/日,水質硬化度小於1.0/剋(淡水)。
  3、地 震
  區境位於華北地震區東南邊緣,地震強度中等,頻度較低。地震活動伴隨大區地震而起伏,曾有影響。但成陸至今,未直接發生過地震。
英文解釋
  1. n.:  Yangpu District
近義詞
楊浦
相關詞
人物法官上海教育學校中學區縣國傢與地區
公園衛生學校學校概況英語初中推優合肥楊浦大橋
小吃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市上海公共租界更多結果...
包含詞
楊浦區小學上海楊浦區
上海市楊浦區市轄區楊浦區
楊浦區文化館楊浦區中心醫院
楊浦區虯江飯店楊浦區市京飯店
楊浦區華原飯店楊浦區長青飯店
楊浦區工農飯店楊浦區藍天飯店
楊浦區白江飯店楊浦區安圖醫院
楊浦區老年醫院楊浦區控江醫院
楊浦區工人醫院楊浦區淞滬飯店
楊浦區幸福飯店楊浦區婦幼保健院
楊浦區牙病防治所楊浦區腫瘤防治院
楊浦區小四川飯店楊浦區人才服務中心
上海市楊浦區老年醫院上海市楊浦區中醫醫院
上海市楊浦區牙病防治所上海市楊浦區楊浦小學
上海市楊浦區控江醫院上海市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
楊浦區城市規劃展示館上海市楊浦區社會福利院
上海市楊浦區科技進修學校上海市楊浦區昌盛服裝廠
上海市楊浦區中原服裝廠楊浦區竜江羊毛衫廠
上海市楊浦區竜江羊毛衫廠上海市楊浦區新光醫院
上海市楊浦區殷行街道醫院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
上海楊浦區教育學院上海市楊浦區中醫院
上海楊浦區鳳城地段醫院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
楊浦區控江紅十字醫院楊浦區四平地段醫院
楊浦區五角場地段醫院楊浦區延吉地段醫院
上海市楊浦區範憲章鑲牙室楊浦區對外經濟咨詢事務所
上海市楊浦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上海楊浦區商業經濟咨詢服務部
上海市楊浦區工程師咨詢學會上海楊浦區建設工程技術咨詢公司五角場公司
上海市楊浦區江浦路街道醫院上海市楊浦區平涼路街道醫院
上海楊浦區竜達服裝標織輔料廠上海楊浦區飛魚紡織品綜合經銷部
上海市楊浦區飛魚服裝廠經營部
分類詳情
張開平涼路街道張開大橋街道張開五角場鎮張開定海路街道
張開控江路街道張開延吉新村街道張開四平路街道張開江浦路街道
張開殷行街道張開長白新村街道張開五角場街道張開新江灣城街道
中原地區控江地區大學區江灣新城街道
江灣新城街道(籌)
黃興公園共青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