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𠔌歌截圖 |
|
竜陽鎮位於縣境中部,漢壽縣治所,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東、西、北、中四區辦事處。12個社區居委會和32個行政村及14個專業漁場,有村(居)民小組242個。面積106平方公裏,合計160140畝,其中耕地49592畝,水域42756畝。44084戶10819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8610人。62個黨支部、黨員3489名。是全市特大鄉鎮之一,面積、人口均列全縣鄉鎮之首。2007年全鎮完成生産總值19.83億元,同比增長12%;財政收入1600萬元,增長9%;實現稅收1450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3913元,增長9%。
𠔌歌圖片 地名來源
吳赤烏十一年(248年),現在的漢壽縣從“吳壽縣”析置“竜陽縣”,紹興三十年復置“竜陽縣”;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升為竜陽州;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降為縣;民國1年改“竜陽縣”為“漢壽縣”至今。以“竜陽”作為本地地名即源於此。 |
|
竜陽黑楊竜陽黑楊
在竜陽鎮的北部,有一個萬畝成片的黑楊基地。基地1978年引種栽植黑楊2000畝,10年後開伐。到2004年底止,纍计供應商品材18萬立方米,原木創利潤6200萬元,10年形成輪伐期。2004年底有成林面積1.7萬畝,活木蓄積量14萬立方米以上,年自然增長量2.4萬立方米以上,今春造林4000畝,基地規模發展到2.1萬畝。從開伐年起,本級財政的林業年收入都在150萬元以上,高峰年份達到640萬元。
基地實行立體開發,頭3年春夏套種南瓜1.1萬畝,産量達到6.6萬畝,實現銷售收入510萬元,農民人均增長510元。秋鼕套種白菜、蘿蔔,每畝收入在1200—1500元左右,人均增收1000餘元。
依托黑楊基地,全鎮建有楊木加工企業34傢,從業人數1200餘人,年加工原木5萬立方米,年加工産值8000萬元,年納稅5000萬元,産品有刨華板、大芯板、膠合板、地板條、復合高強模板、指接拼板、縫紉機板等,産品遠銷國內17個省市區,並轉銷日本、北美、東南亞市場。
緑色蔬菜
近年來,竜陽鎮把引資引項做大蔬菜産業,作為新農村建設、增加村民收入的重大措施來實施。通過岩屋場村黨支部書記潘小滿牽綫,從廣東佛山引入丁遠貴老闆,開發供港蔬菜基地,規模暫為4000畝,以岩屋場村為中心(輻射周邊3個村),共有農戶1000餘戶3000餘人。投資總規模為500萬元。從去年8月開始,投入專用種肥農藥、道路硬化、冷庫建設、站場建設等200萬元。最終目標1萬畝。
緑色蔬菜國傢進出口檢疫檢驗局,已對該基地頒發許可證。基地完全按國傢標準生産時令安全緑色蔬菜。基地對農戶實行合同管理,專供種肥農藥,包銷産品,以高於國內市場價運銷供港。
據初步估算,這個基地畝平能增收500元,農戶人均增收400元。
據瞭解,這個基地是目前該縣唯一的香港直供基地。 |
|
湖新農村建設示範片涉及3個鄉鎮6個村,1934戶,7247人,4160個勞動力,總面積32064畝,其中耕地面積15025畝,養殖水面3540畝,自然資源豐富。去年開始,該示範片本着“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的指導方針,在規劃好特色優勢産業的前提下,積極放寬政策引進大戶做大産業,其中,嚴德進、陳信初等龜鱉養殖大戶投入2500多萬元,在小南湖開發連片龜鱉養殖基地500畝。馬躍雲等珍珠養殖加工大戶投入100多萬元進行珍珠養殖加工。劉振貴等植楊大戶,在王海坪開發黑楊200畝,建成500畝連片黑楊基地。鄉村旅遊經營大戶陳煥偉、付正久,分別投入100多萬元對天月湖、富士度假村進行設施改造,擴規上檔。。 |
|
竜陽鎮位於滕州市城區北5公裏,竜山之陽,竜河之濱,北依孔孟故裏,南鄰蘇淮平原,西瀕微山湖畔,總面積7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4萬畝,轄55個行政村(竜陽村 史村 雙河村 閆莊村 大寨村 小寨村 刁沙土村 杜沙土村 李沙土村 張沙土村 董沙土村 尚河圈村 從條村 苗堂村 張堂村 前司堂村 後司堂村 曾樓村 河南張莊村 南王莊村 莊頭村 馮營村 魏寺村 林村 竜山村 耿莊村 大陳莊村 上司堂村 糜莊村 望竜莊村 田侯莊村 河北李莊村 小蔣莊村 竜山屯村 高嶺村 新寧村 臥竜莊村 馮莊村 𠔌堆石村 張山口村 小河子村 西南嶺村 焦莊村 何嶺村 徐嶺村 跨河村 黃嶺村 彭河村 朱莊二村 朱莊三村 東楊莊村 顧廟村 柳溝村 北王莊村 西朱仇村 ),7.1萬人。
該鎮山水相間,風光優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境內的竜山主峰海拔415米,擁有海拔170米以上山峰16座,綿延18公裏,狀若遊竜,蜿蜒起伏,樹石崢嶸,滕竜湖像一方巨大的明鏡鑲嵌在竜山腳下,水域面積600余公頃,湖內水體澄澈,波光瀲灧,舟楫往來。山水相依,具有罕見的竜山竜水、雙竜戲珠風水地貌景觀和優美宜人的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其中“竜嶺睛雲”為“古滕八景”之首。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和即將修建的京滬高速鐵路穿境而過,花崗岩總儲量達40億餘立方米。
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滕州城市後花園的總要求,立足山水資源、農業生態資源和近郊優勢,提出“南連城區,北開山水,建設竜陽生態旅遊區”的發展戰略,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和諧、快速發展。竜陽村計生協會被評為“全國村級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單位”;瑞陽大棗産銷協會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範項目;竜山村被評為全國村級財務規範化管理先進單位。2004年,該鎮被兩級市評為“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鎮”、“畜牧産業化先進鎮”、“計劃生育優質服務鎮”,已連續五年被棗莊市評為信訪“三無鄉鎮”。
農業優勢更加突出。全鎮已建成無公害農産品基地5萬畝,全年馬鈴薯、緑蘿蔔、蔥、薑、蒜等特色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2. 6萬畝,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建成了山東省第一個富硒馬鈴薯生産基地。幹鮮果發展迅猛,大棗、板慄等特色林果面積達到1.8萬畝,蔬菜和林果産品統一註册了“瑞陽”、“滕陽”等商標;肉、蛋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鴨等規模養殖快速發展,擁有三處大規模現代化養雞基地,56處新型養殖小區,標準肉雞年出欄量達到480餘萬衹;農副産品加工企業達到19傢,實現了農産品冷藏、保鮮、脫水、加工、出口一條竜;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迅速壯大,已註册滕州市級農民專業協會25傢、專業合作社5傢。
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資環境、豐富的基礎資源,為民營企業快速成長提供了強大動力。全鎮民營企業總量達到126傢,吉田香料、吉路爾輪胎、魯煤機械、儒群食品等一批企業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化工、橡膠、機械、食品、建材五大産業齊頭並進,成為了振興竜陽經濟的中堅力量。
旅遊業方興未艾。隨着區域旅遊資源的不斷發掘、融合,竜陽鎮“滕州後花園”的魅力大增,竜陽生態旅遊區建設已經全面啓動,初步形成了旅遊接待能力,竜山、竜湖、竜河已新的面貌笑迎八方來客,為竜陽增添了新的魅力。 |
|
被稱為“瓜果之鄉”的竜陽鎮,地處陝西蒲城縣東南15公裏,總面積5萬畝,轄11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和15個駐竜單位,人口25000人,蒲大公路穿境而過,西韓鐵路橫穿東西,設有蒲石火車站,蒲大公路南北貫通,西渭清路不足5公裏,交通十分便利。
全鎮耕地面積5萬畝。盛産優質大棚瓜菜、酥梨。近年來,已成為聞名西北地區最大的西瓜生産基地,全鎮西瓜面積已達3萬畝。主要品種有佳農、新紅寶、金蘭、金鐘冠竜、黑美人、香瓜,哈密瓜等十餘種。竜陽瓜果,緑色無公害,深受人們喜愛。
近年來,大力調整農村産業結構,以瓜菜、酥梨和蘋果為主導産業,依托塑棚優勢,大力發展大棚瓜菜及無公害套袋酥梨、蘋果。全鎮現共發展大棚瓜菜10000畝,無公害套袋酥梨、蘋果5000畝,糧經比例達到4:6。在此基礎上,大量引進新、特、優瓜果等多種經濟作物,全鎮形成三個主要産業帶:一是獨具特色的“東王科技示範園”産業帶,以科技示範園為核心,大力發展有機無土栽培和滴灌技術。現共有蘆薈20萬株,速生楊接穗10萬個,栽植“金壽杏”150畝,同時還引進雪裏紅桃、牡丹石榴等一些稀有品種。二是以小寨瓜菜市場基地為核心的小寨、統一溫室大棚蔬菜産業帶,實施“優果、擴菜工程”,年産優質蔬菜3萬噸。三是店子紅提,黑堤葡萄基地為核心的店子、三傢優質雜果産業帶,現共有紅堤、黑堤葡萄基地為核心的店子、三傢優質雜果産業帶,現共有紅堤、黑堤葡萄、柿子、花椒等經濟林1000餘畝。
在産業結構高速發展同時,還突出了優化市場服務意識,大力度發展,深層次推進,初步形成高效農業新格局。全鎮共有客貨車輛350輛,瓜果信息部12個,紙箱廠1傢,發泡網廠1傢,編織袋廠1傢,為客商提供了一個方便、寬鬆的外部環境。 |
|
轄55個村委會(竜陽村史村 雙河村 閆莊村 大寨村 小寨村 刁沙土村 杜沙土村 李沙土村 張沙土村 董沙土村 尚河圈村 從條村 苗堂村 張堂村 前司堂村 後司堂村曾樓村 河南張莊村 南王莊村 莊頭村 馮營村 魏寺村 林村 竜山村 耿莊村 大陳莊村 上司堂村 糜莊村 望竜莊村 田侯莊村 河北李莊村小蔣莊村 竜山屯村 高嶺村 新寧村 臥竜莊村 馮莊村 𠔌堆石村 張山口村 小河子村 西南嶺村 焦莊村 何嶺村 徐嶺村 跨河村 黃嶺村 彭河村朱莊二村 朱莊三村 東楊莊村 顧廟村 柳溝村 北王莊村 西朱仇村 ),面積79平方千米,總人口69467人,鄉村人口6.97萬。 |
|
竜陽鎮位於滕州市城區北5公裏,竜山之陽,竜河之濱,北依孔孟故裏,南鄰蘇淮平原,西瀕微山湖畔,總面積7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4萬畝,轄55個行政村,7.1萬人。
竜陽山水相間,風光優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津浦鐵路和即將修建的京滬高速鐵路穿境而過。境內的竜山主峰海拔415米,擁有海拔170米以上山峰16座,山體蜿蜒若遊竜,綿延18公裏,植被茂密,名勝衆多,森林覆蓋率達98%,“竜嶺睛雲”為“古滕八景”之一,千竜碑林彙聚了遲浩田、楊斯德、李景上將及各界名人書法瑰寶。竜山遍山優質花崗岩,總儲量40億餘立方米,目前已建成石材加工企業5傢,生産的各類工藝石材、建築和裝修石材遠銷各地。滕竜湖像一方巨大的明鏡鑲嵌在竜山腳下,水域面積600余公頃,湖內水體澄澈,波光瀲灧,四面緑樹環合,奇峰競立。
農業優勢更加突出。全鎮已建成無公害農産品基地5萬畝,全年馬鈴薯、緑蘿蔔、蔥、薑、蒜等特色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2. 6萬畝,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幹鮮果發展迅猛,建成了5000畝竜北優質大棗基地,蔬菜和林果産品統一註册了“瑞陽”商標;肉、蛋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鴨等規模養殖快速發展,擁有兩處大規模現代化養雞基地,標準肉雞年出欄量達到460餘萬衹;農副産品加工企業達到19傢,實現了農産品冷藏、保鮮、脫水、加工、出口一條竜;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迅速壯大,已註册滕州市級農民專業協會14傢、專業合作社5傢,瑞陽大棗産銷協會列入了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範項目。
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資環境、豐富的基礎資源,為民營企業快速成長提供了強大動力。全鎮民營企業總量達到79傢,吉田香料、吉路爾輪胎、魯煤機械、儒群食品等一批企業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化工、橡膠、機械、食品、建材五大産業齊頭並進,成為了振興竜陽經濟的中堅力量。
旅遊業方興未艾。隨着區域旅遊資源的不斷發掘、融合,竜陽鎮“滕州後花園”的魅力大增,竜山-竜湖-竜河“三竜”旅遊開發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竜山已報批國傢森林公園;滕竜湖之濱將要開工建設一座占地近700畝,集餐飲、住宿、娛樂、觀光與一體的綜合性度假村;竜河岸邊的新型生態農業觀光園已初具雛形。 |
|
轄:城南、城東、城北、城西、南郊、花木蘭、環城、楊旗咀、新街9個居委會;農科、玉花橋、赤崗、老觀樹、嶺湖、夾堤、安樂、麻園壩、回回、王海坪、八角樓、西湖、辰護垸、護城、寶塔河、陳傢塔、大西湖、蘇傢鋪、張傢湖、粟公堤、鎮竜閣、夾堤、大楊鎮、紐口河、雙板橋、大楊、岩屋場、寶臺、湘蓮湖、筲箕窪、創業、倉兒總、席傢嘴、白鶴洲34個村委會。 |
|
610526109000 竜陽鎮 610526109200 竜陽村 610526109201 店子村 610526109202 蒲石村 610526109203 東王村 610526109204 望溪村 610526109205 西灣村 610526109206 南灣村 610526109207 統一村 610526109208 三傢村 610526109209 小寨村 610526109210 漢帝村 |
|
蒲城縣轄鄉。1958年屬衛星公社,1961年析設竜陽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4.7公裏。面積51.7平方公裏,人口2.2萬。西(安)韓(城)鐵路過境,洛河沿鎮界東南緣流過。轄竜陽、車王、南灣、西灣、望溪、蒲石、店子、三傢、小寨、漢帝、統一11個村委會。為縣糧棉主産區,農産有小麥、玉米、花生、棉花、油菜子、大棚西瓜。泡桐樹較多,實行桐糧間作。 |
|
- : Longyang Town
|
|
竜陽 |
|
|
|
城西社區 | 城北社區 | 大寨村 | 小寨村 | 小寨村 | 西湖村 | 馮莊村 | 鎮竜閣村 | 城東社區 | 南郊社區 | 三傢村 | 城南社區 | 新街社區 | 環城社區 | 臥竜村 | 農科村 | 店子村 | 東王村 | 西灣村 | 張堂村 | 高嶺村 | 東楊莊村 | 侯莊村 | 大西湖村 | 竜陽村 | 雙河村 | 閆莊村 | 南王莊村 | 莊頭村 | 馮營村 | 耿莊村 | 大陳莊村 | 臥竜莊村 | 小河子村 | 西南嶺村 | 焦莊村 | 徐嶺村 | 黃嶺村 | 柳溝村 | 北王莊村 | 王堂村 | 玉花橋村 | 赤崗村 | 老觀樹村 | 嶺湖村 | 夾堤村 | 安樂村 | 麻園壩村 | 回回村 | 王海坪村 | 八角樓村 | 辰護垸村 | 護城村 | 寶塔河村 | 陳傢塔村 | 蘇傢鋪村 | 張傢湖村 | 粟公堤村 | 紐口河村 | 雙板橋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