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永定县 : 霍邱县 : 唐河县 : 桃源县 : 嘉禾县 : 溆浦县 : 花垣县 : 高安市 : 岫岩满族自治县 : 布拖县 : 荣县 : 宣威市 : 龙门县 : 揭西县 : 博白县 : 涪陵区 : 贡井区 : 栖霞区 : 从化市 [显示全部] > 龙潭镇
显示地图
目录
·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龙潭镇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eyang County longtanzhen·广东省从化市龙潭镇 Conghua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ongtanzhen·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 Huaihua City, Hunan Xupu longtanzhen
·江西省高安市龙潭镇 Jiangxi Gaoan longtanzhen·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龙潭镇 Yongdi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longtanzhen·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龙潭镇 Tanghe County in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longtanzhen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 Zigong Gongjing District longtanzhen·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 Bobai Coun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ongtanzhen·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龙潭镇 Qujing Xuanwei longtanzhen
·广东省龙门县龙潭镇 Guangdong Province, Longmen longtanzhen·湖南省桃源县龙潭镇 Longtan, Taoyuan County, Hunan Province·湖南省花垣县龙潭镇 Huayuan County, Hunan Province longtanzhen
·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 Youyang County longtanzhen·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镇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longtanzhen·安徽省霍邱县龙潭镇 Huoqiu County longtanzhen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龙潭镇 Butuo County,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longtanzhen·湖南省嘉禾县龙潭镇 Jiahe County, Hunan Province longtanzhen·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 Chongqing Fuling District longtanzhen
·No. 19·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Huoqiu County·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 Anshan City, Liaoning Xiuy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No. 22·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 Yongdi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No. 24
·No. 25·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 Tanghe County in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No. 27
·No. 28·No. 29·No. 30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Taoyuan Coun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Jiahe County,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 Huaihua, Hunan Xupu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Hunan Huayuan County·No. 35·No. 36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Longmen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eXi·广西玉林市博白县 Bobai County, Yulin City in Guangxi
·No. 40·No. 41·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 Fuli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area
·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Chongqing Chongqing Youyang·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Butuo County,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 Qujing Xuanwei
·英文解释·近义词·包含词
·分类详情·更多结果...
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龙潭镇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eyang County longtanzhen
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龙潭镇
  龙潭镇地处揭阳市揭阳县境中部,东接南山镇,西连河婆镇,南邻坪上镇,北倚大北山。距县城5公里,面积77.825平方公里,总户数7361户,户籍人口35148人,海外华侨及港、澳、台胞3.8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15个管理区,90个村民小组。 建国初期,龙潭属河婆区辖的乡,1958年属河婆人民公社。1961年1月建立龙潭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龙潭区。1986年开始改称龙潭镇
  该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促基地带农户。龙源高科技生态示范园是该镇龙头农业企业,以种植无公害蔬菜和果树为主,采用现代化高新农业技术,培育优新特果蔬品种,取得较好经济与社会效益。如今该园区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起到了农业高科技、新产品的示范与推广作用。
  该镇大力发展蔬菜基地。陂尾村的陂尾洋面积200多亩,主要以种植优质大芥菜为主。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陂尾洋的大芥菜种植已形成了规模化,产品除供应揭西县外,还远销至揭阳、汕头、广州等地。在陂尾洋大芥菜种植成功的基础上,该镇统筹兼顾,引导各村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结合地方实际,建设“一村一品”蔬菜基地。
  大力发展养殖业,是龙潭镇建设“菜篮子”工程的另一举措。该镇是生猪养殖专业镇,全镇生猪养殖户近2000户,养殖母猪约1.3万头,今年生猪存栏量达6.5万头,出栏量约4万头。其中,龙东村是该镇的养猪专业村,全村80%以上家庭办养猪场,有50多户家庭年产大猪100头以上。该镇积极联系外地知名养殖场,不断引进生猪优良品种,引导农户树立生猪品牌意识,使全镇生猪养殖业不断做强做大。
  该镇还大力发展珍禽养殖业和养鱼业,现拥有天明、关山两家上规模上档次的鹧鸪场,年产值300多万元。此外,该镇养殖的平塘罗非鱼也远近闻名。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龙潭镇走“科技兴农”路子。多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不定期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前来讲课传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提高农业种养效率,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目标。
  搞好“菜篮子”工程,使龙潭镇农民的“钱袋子”逐渐充实起来。全镇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4300元以上,目前在信用社的存款已超过8000万元,比3年前翻了一番。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9022男15056女13966家庭户户数6530家庭户总人口(总)28708家庭户男14810家庭户女138980-14岁(总)91500-14岁男47460-14岁女440415-64岁(总)1711915-64岁男899215-64岁女812765岁及以上(总)275365岁及以上男131865岁及以上女143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068
广东省从化市龙潭镇 Conghua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ongtanzhen
广东省从化市龙潭镇
广东省从化市龙潭镇
广东省从化市龙潭镇
广东省从化市龙潭镇
  龙潭镇(Lóngtán Zhèn)原从化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原称松潭 ,因镇区近处有深潭,又近松林,故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设圩,因有一小河流经, 喻“活龙戏水”,故改名龙潭。原属清远县,1958年划归从化县。1961年成立龙潭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全镇面积103.4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1720人。2004年撤销龙潭、棋杆、民乐3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鳌头镇。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7111男18928女18183家庭户户数9930家庭户总人口(总)36211家庭户男18196家庭户女180150-14岁(总)111680-14岁男58310-14岁女533715-64岁(总)2245915-64岁男1157815-64岁女1088165岁及以上(总)348465岁及以上男151965岁及以上女196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5392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 Huaihua City, Hunan Xupu longtanzhen
  龙潭镇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南端,镇域面积76.1平方公里,辖龙泉、小贵州、岩板、营盘、金屏、金黄、金洲、金厂、金燕、金牛、金塘、贵坪、太和、马庙、车岭、新兴、圭洞、白幼、莲荷、肇山、梓金、梓坪22个行政村、大埠街、正街、建设街、新兴街4个居委会,共31098人,其中劳动资源17500人,属洪江、隆回、中方、溆浦、洞口五县市交界的边贸集镇,是溆浦南部四乡三镇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历来商贾云集,市场活跃。
  龙潭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S312线穿镇而过,S224线擦肩而行,距国道302线仅17公里,黄龙公路在镇北部与之连接,全镇26个村(居)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电视,形成了以龙潭为中心的强大的通信网、信息网。
  龙潭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担不尽的龙潭”之美称,主要农产品有藠头、辣椒、萝卜、红薯、生姜、药材等,并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现有金秋梨、奈李等优质水果种植面积550余亩;矿产资源有硅沙、花岗岩等;畜牧业以生猪、土鸡饲养为主,年出栏商品猪2万余头,出栏鸡鸭20余万羽。
  农业 1978年以来,全镇兴修各类农田水利设施786处,其中骨干山塘6口。每个村都有农田灌溉的水渠,稻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7%以上。到2006年,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达2.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1000吨。年内生猪养殖3.6万头,其中出栏24257头,家禽年内出笼23万羽。1997年,进一步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6年全镇退耕还林1230亩,发展工业原料林1100亩,建成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3万亩,中药材收入达1300万元。
  工业 1978年以前,龙潭镇是以农为主、工业停滞的乡镇,仅有农机修配厂、石灰厂、酒厂、榨油厂等几个小型集体企业和从事简单农具加工的手工业作坊。由于龙潭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工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龙潭镇的工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根据本地条件,大力发展私营和个体企业,先后创办了造纸厂、五金塑料厂、水电站,预制厂、大米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陶瓷厂、家具厂等一批集体和私营企业。到2006年底,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29家,从业人数1845人,实现产值960万元。实现利税18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5倍和12倍,乡镇工业收入占全镇农村经济收入的30%。
  商贸 龙潭镇自古就是商贸名镇,方园百里的生产生活物质都在这里集散,全镇1978年仅有国营集体商业网点25个,从业人数136人。改革开放以来,我镇的商贸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到2006年为止,全镇共有私营个体工商户728户,从业人数3260人,其中各类超市就有12家,由于市场繁荣,环境优化,毗邻的邵阳、新化、黔阳、隆回等县市来龙潭从事商贸活动的商贩逐年增多,年集市贸易额达8000余万元。
  教育 1978年,辖区内共有中学1所,小学4所,在校学生不足300人。现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村小8所,4个教学点,在校学生2684人,在校教职员工202人,其中专科学历108人,本科学历17人。学校总建筑面积16286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48690册,学生人均拥有18册以上。1996年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9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学控流达100%。2006年共有公立、私立幼儿园8所,幼师15人,入学幼儿348人。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
  卫生 1978年,镇有卫生所1所,医务人员13人,村卫生防疫员8人,医疗设备简单。从2001年到2006年共投资了1800多万元改建了镇卫生院,新建了住院大楼,增加了B超机、X光片机、心电图、脑电图等医疗设备,现有医生54人,护士23人,村村都有卫生所,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
  交通通讯 1978,辖区内仅有一条通县公路。2002年,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二十年来,通讯事业迅速发展。2000年,实现村村通邮路,2003年,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至2006年开通了3600部数字程控电话,修建了6个移动电话信号发射塔和2个联通电话信号发射塔,移动信号覆盖全镇22个村,40%的人群拥有手机。
  村镇建设 1978年,我镇房屋以木房为主。九十年代以后,镇区街道新建房屋400栋,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农民进镇建房320栋,投资3680万元。2006年,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多方筹资560万元,对车站至莲河段的公路进行硬化,并安装了高标准的路灯。加快了镇区建设和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底,农民纯收入达到2782元,全镇储蓄存款额达1.5亿元。
江西省高安市龙潭镇 Jiangxi Gaoan longtanzhen
  龙潭镇位于高安市区以西的320国道线上,距省会南昌68公里,距高安城区1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镇域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万亩,全镇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5万人。
  龙潭盛产水稻、棉花、蔬菜,当地农民素有饲养猪牛的习惯,现全镇有养猪专业户家,养牛专业户28家,存栏猪13759头,存栏牛8728头。龙潭有小型企业10来家,个体工商户122户,运输公司9家,拥有大型货运汽车500余辆,是全省有名的汽车运输大镇。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0859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7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龙潭镇政府拟在320国道旁老虎山地段开发3000-5000亩的工业小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该地距赣西供电局灰埠110KV充变电站仅13公里,距石脑35KV变电站仅5公里,电力供电可*,且生产和生活水非常充裕,是投资创业宝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龙潭镇 Yongdi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longtanzhen
  龙潭镇位于永定县境之东,永定河上游,东接新罗区适中镇,南连南靖县梅林乡,西靠抚市镇,北与培丰镇毗邻,面积 81.7 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龙潭村,距县城41 公里。全镇下辖7 个行政村,1 个林场,1 个果场。有83 个村民小组,28 个自然村,其中 5 个革命基点村。2000 年,全镇有3352 户12727 人。属汉族,除联中村兼讲 “金子学”外,其余均讲客家方言。
  民国以前属丰田里,解放前称上丰乡,解放后设龙潭乡。1958 年,与溪联、龙义、五湖、抚溪等村组建为抚市人民公社。 1959 年分设龙潭管理区。 1961 年单设龙潭乡人民公社,1970 年 3 月并入抚市人民公社。1984 年属抚市乡。1992 年抚市撤乡建镇。1993 年从抚市镇分出设龙潭乡。1997 年撤乡设镇。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 亿多吨,石灰石储量3 亿多吨,铁、锰、粘土矿开采已有多年的历史。省属龙潭、铜锣坪两大煤矿和昌福山煤田均在境内。森林资源丰富,2000 年,全镇林木蓄积量16.7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4% 。
  该镇是永定的东大门,交通四通八达,是永定通往闽南沿海地区便捷的交通要道。连接 319 国道和省道福三线的抚适公路贯穿全境。抚市——适中、龙潭——虞坑、龙潭——枫林 3 条公路干线同境内矿区公路、林区公路组成交通网络。 2000 年,全镇有运输车辆 500 余辆。
  1993 年分乡以来,该镇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和财政收入为目标,以水泥企业为龙头,促进采矿业、农业、运输业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5 年被龙岩地委、行署确认为首批实现小康的乡(镇)之一。200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36 亿元,比1993 年9324 万元增长4.68 倍,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34 万元,比1993 年1080万元增长2.27 倍;工业总产值2.34 亿元,比1993 年增长5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801 元,比1993 年846 元增长3.49 倍。
  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大力进行山地综合开发,调整大田种植结构,发展养殖业,不仅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还产生许多种养殖大户。如龙潭村山子尾、上西村背头坪都有百亩蜜柚园,年产蜜柚 20 万斤以上。2000 年,全镇耕地面积 10661 亩,比1993 年减少317 亩,粮食总产量4973 吨,比1993 年增加233 吨,增长4.9% ;烤烟总产量388 吨,比 1993 年减少36 吨;茶果种植面积2133 亩;水果总产量411 吨,比1993 年增加233 吨,增长131% ;生猪出栏13417 头,存栏7915 头,分别比1993 年增长202% 和减少4% ;肉类总产量1054 吨,比1993 年增加604 吨,增长134% 。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市、县新兴工业区。2000 年底,境内有来自新加坡、澳门、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深圳、厦门的客商投资建成的金成、铜联、天山、深闽、东兴、金龙、龙发、第三、龙盛等 9 家水泥厂,总投资 3 亿多元,形成年产 100 万吨水泥的规模,占全县水泥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涌现出“玉象”、“仙湖”、“永吉”等一批在厦、漳、泉“金三角”畅销的水泥品牌。全镇有煤矿 200 多个,采石场 40 多个,年产煤炭和石灰石均在 100 万吨以上。同时,大力发展运输、饮食、服务等产业,该镇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是全县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运输企业,有车辆400 余辆,总吨位 1800 吨,年运输量150 万吨以上,产值5000 多万元。2000 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01 亿元,比1994 年1.98 亿元增长1.53 倍。
  1993 年分乡后,该镇按照“高起点、高效能、重特色”的要求对集镇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着重抓好以一路(抚适公路过境路段)、一街(龙潭大街)、一市场(综合市场)、一小区(办公小区)、一中心(文化体育中心)“五个一”工程建设。新开发长 600 米、宽 32 米的龙潭大街和仙湖路,对抚适线过境路段进行改造,开通老街至龙潭新大街的道路,新建占地 1800 平方米的龙潭综合市场。 1995 年,投资 450 万元的龙潭镇综合办公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 7000 平方米的镇政府大院实施绿化。 1998 年,投资 140 万元的龙潭兴龙自来水厂建成使用,解决了龙潭集镇和周边村庄 5000 余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境内有 110KV 和 35KV 的变电所各 1 座,装机 1.5 万 KV 的沿江电站的电能直供龙潭,全镇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有程控电话 3300 门,户均 1.2 门;手机 3500 余部。实现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
  2000 年,有中学 1 所,小学 7 所,幼儿园 8 所,在校中、小学生 2200 人,是永定县最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乡(镇)和首批“两基”达标乡(镇)。有卫生院 1 所,病床 15 张,医务人员 21 人。
  龙潭镇上在村是永定县的主要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 700 余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著名华侨卢国振生前热爱家乡公益事业,先后为家乡建设和教育事业捐资 300 余万元。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龙潭镇 Tanghe County in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longtanzhen
  龙潭镇地处豫鄂两省结合部,唐河县城西南32公里,东临湖阳镇,西接苍台镇,北连郭滩镇和黑龙镇,南与湖北省枣阳市毗邻。辖区98平方公里,现有9.2万亩耕地,4.6万人,21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282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镇。全镇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09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5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
  龙潭镇,原名汉龙潭,历史悠久,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民国期间,是汉龙潭区公所所在地。一九四八年属南县第四区,一九四九年五月为唐河县第九区,一九五六设龙潭中心乡,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属湖冲区龙潭乡,一九五八年成立龙潭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属湖阳区龙潭人民公社,一九六八年撤区并社后属龙潭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改社为乡,一九九七年撤乡建镇。
  龙潭镇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该镇中徐村、韩庄、北蓼河支流上,现存留坝基一段和南北水渠沟各一条,为汉代水利工程———汉当遗址。唐河的支流蓼阳河、礓石河从龙潭镇自东向西穿过,境内修有太山水库、五七坝水库、卜山口水库、梁泉水库,水利条件较好。龙潭镇是省农科院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实验示范基地,1997年被中国农科院确定为科技示范基地,200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科技示范镇。全镇农业资源丰富,产品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是唐南重要的棉花、小麦,花生、无籽西瓜、Bejo甘蓝生产基地和高产开发乡镇之一,每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三年的四万亩(已完成二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龙潭镇工业发展迅速。植物油加工、棉花加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和手袋生产比较发达,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以农业资源为主的加工业体系。同时,该镇大力唱响招商强镇的主旋律,优化招商环境,真正做到引得来,留得住,发展的好,2006年共引资1.1亿元,新上项目13个,其中工业项目5个。
  龙潭镇畜牧业发展规划不断壮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龙潭镇坚持以专业厂建设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方向,走专业化的黄牛繁育道路。目前已建成以严营村黄牛繁育场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标准专业厂4个。畜牧业上形成了以黄牛、生猪、波尔山羊、良种獭兔和蛋鸡为主的养殖基地。
  龙潭镇交通便利,有至唐河、新野、襄樊、枣阳的二级油路,东接省道49线,交通四通八达。通信事业日新月异,电力事业发展迅速,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台区81个。21个行政村,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龙潭镇围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林业政策,大力开展平原绿化建设,使该镇成为速生用材林为主、生态林为补充、适度规模经济林的林业发展态势。目前该镇农田林网控制率在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18%。
  龙潭集镇是豫鄂交界乡镇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镇东一公里处的太山水库的主干渠穿街而过,改善了镇区环境。街东南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镇区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有井字型街道8条,呈四纵四横网格状分布,交通便利。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三星级城镇”。全镇建有专业市场四处,服装、百货、布匹、副食、蔬菜、肉蛋、瓜、果、建材、农资、畜禽交易等市场齐全。2006年3月由新时代生活广场老伴王峰投资800万元在集镇建成日常生活用品超市和高档家电、家具二个超市,运行良好。集镇从业人员5000多人,日上市流量约2万人次,年商品零售额达2000多万元,市场繁荣,经济活跃,政治稳定,治安良好。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 Zigong Gongjing District longtanzhen
  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地处旭水河两岸,距市区25公里,内有高黎路、贡双路交叉穿境而过。全镇面积52.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9905户(其中:农业户数8235户,居民户1558户),总人口31227人,农业人口27557人,居民3537人。耕地面积37071.78亩(其中:田24715.93亩,土12355.85亩)。全年粮食产量18961吨,生猪出栏36132头。
  龙潭镇是自贡市的二线菜地,以幸福1组,苗山4、5组的规模发展为龙头扩展全镇,主要种植无公害蔬菜,狠抓反季节蔬菜,主要产品有西红柿、茄子、海椒、莲藕等。二OO五年蔬菜种植面积16370亩,其中:西红柿9015亩,茄子2550亩,海椒245亩,莲藕250亩,产量64442吨,其中:西红柿53875吨、茄子8500吨、海椒85吨、莲藕280吨。
  镇农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自贡市旭龙蔬菜公司”和“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蔬菜协会”两块牌子,坚持走“公司+农户”和“协会+农户”的路子,使龙潭镇的蔬菜远销成都、重庆、泸州、宜宾等地,使菜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 Bobai Coun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ongtanzhen
  龙潭镇位于博白县南部,地处两广三县市(博白、合浦、广东廉江)交界处,靠近湛江港、北海港、铁山港。全镇辖14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有桂东南“金三角”之称。
  龙潭镇是国家杂交水稻繁育制种基地,年水稻制种面积4.8万亩,优质稻种远销国内外,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杂交水稻种子基地。乡镇企业方面,全镇形成了制糖、建材、食品加工、木片、塑料、印刷、服装、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突破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3元。交通、信息迅猛发展,博沙二级公路横贯该镇,北海至湛江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距镇政府驻地仅8公里,乡村四级公路纵横交错,距两广市场只有16公里。全镇所有自然村都安装了程控电话,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镇。
  该镇有5所中学、47个教学点;有线电视网、广播普及全镇:龙潭中心卫生院被定为自治区一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1999年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县“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特等奖,荣获市、县社会综合治理一等奖、特等奖。被自治区评为“广西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排名第14位。那薄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2000年龙潭镇中心校被国家教学教育研究中心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会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同年,龙潭镇一中被评为“全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67130男36338女30792家庭户户数14176家庭户总人口(总)67038家庭户男36261家庭户女307770-14岁(总)254190-14岁男143890-14岁女1103015-64岁(总)3785415-64岁男1986015-64岁女1799465岁及以上(总)385765岁及以上男208965岁及以上女176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6536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龙潭镇 Qujing Xuanwei longtanzhen
  龙潭镇位于宣威市西北部,距市区32公里,辖17个村委会、286个自然村、232个村民小组,有16669户 60188人,其中男30695人,占总人口的521%,女29493人,占总人口的49%,农业人口58728人,占总人口的97.5%,非农业人口 1460人,占总人口的2.5%,人口自然增长率5.6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9人。
  全镇国土面积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17公顷,其中水田462公顷,旱地2955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600平方米。有林地面积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4%。
  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比上年增13%,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8206万元,增6%;第二产业总产值1.09亿元,增23%;第三产业总产值6013万元,增8%。农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9.2%,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元,比上年增160元。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2万元,比上年增2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44万元,比上年增支438万元,增加28.16%。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45万元,贷款余额55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825万元和1385万元。
  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9.6万亩,粮食总产量2.79万吨,增产382吨,其中优质玉米播种3.65万亩,产量1.57万吨;马铃薯播种3.4万亩,产量7278吨;建设优质玉米制种基地450亩;种植烤烟8500亩,收购烟叶200万斤,实现产值1179万元,实现税收235.8万元;畜牧产业迅猛发展,年末出栏肥猪9.8万头,大牲畜3940头,羊5560只,家禽8.6万只,禽蛋产量189吨,肉类总产量1.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030万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封山育林2500亩,人工造林200亩,义务植树32万株;为实现“万元增收计划”,在打乌、营上、得基、茨德、下格村种植核桃6136亩。
  年内,工商经济迅速增长,全年生产销售原煤70万吨,比上年增22万吨,实现煤炭综合产值8000万元,比上年增37%;农产品产供销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发展农村经纪人51名;建筑建材企业收入32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产值2.5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共投资185万元,投工1.2万个,新修、维修市镇公路、镇村公路、村组道路85.3公里;投资110万元修复水毁龙潭河河堤48处2.5公里;投资70万元完成放马坪尼克村饮水工程;投资65万元在下格、打乌村实施“七期长治”工程;投资195.7万元建成二期烟田建设工程227件,共保护农田面积15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解决了1万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累计投入76万元,在下格建成1100平方米的小集市1个,新建露天货台31个,桥涵2座,硬化完小学生运动场地750平方米,新建厕所、垃圾池各1个,维修、硬化村间道路6.4公里,目前正积极筹建占地1090平方米的村委会和老年活动中心;投资10万元,选址新建龙潭村、新启村卫生所160平方米,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改善。
  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全年发放孤儿、五保、复退军人等人员各项定期补助48.3万元,发放救济粮4.6万公斤,衣服1351件,救济1509人;针对5月霜冻灾害和7—8月份的旱灾,及时拨出救济款4万元,救济粮2.5万公斤,救济重灾户、受灾特困户477户802人;资助3861名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交农村火灾保险费6.25万元,参保率达98%;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00万元;核定优质粮食补贴面积4.2万亩,发放补贴资金45.5万元,核定种粮综合补贴面积4.3万亩,发放补贴资金46.5万元;投资80万元实施完成了市级重点扶持村2个、“安居工程”150户;组织劳务输出564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21人次,实现转移劳动收入1149万元。
  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完小17所,村小34所。在校学生10643人,其中初中教学班48个,在校生3173人;小学教学班228个(含学前班33个),在校生7470人,现有在岗教职工522人。全镇学校占地面积199409平方米,其中中心学校2000平方米,中学68000平方米,小学129409平方米;中心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810平方米(其中成技校1780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56892平方米。全年投资326万元,对新茂上河小学、大坡完小、新坪完小、业肥完小、中岭子完小等学校进行排危改造,新建校舍4806平方米,排除危房3259平方米;3509名贫困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所有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共减免35.1万元;对381名中小学生给予贫困补助,补助3.4万元;享受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教育“三免费”181人,免费3.3万元;小学入学率为99.58%,巩固率为99.41%;初中毛入学率为99.02%,巩固率为99.01%。
  全镇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7人,病床32张,村级卫生所16个,卫生员48个,医务人员26人,病原体床32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合5.5万人,参合率90%,5.9万人次享受减免补偿金68.1万元(不含市级医院)。有文化站1个,藏书3700册;有广电站1个,专业技术人员2人,有2个村开通有线电视,可视频道40个。
广东省龙门县龙潭镇 Guangdong Province, Longmen longtanzhen
  【概况】龙潭镇位于龙门县西北部,东经114°06′,北纬23°42′,距县城17公里。全镇总面积257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以山地、丘陵地分布,属典型山区镇,是龙门县农业、林业生产重镇。种植业以水稻为主,林业以松、杉、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丹竹、毛竹。地下蕴藏褐钇钶、铅锌矿、钨、锡、石灰石、黄铁等矿产资源。西溪笋为著名土特产。年平均气温20.5℃,年均降雨量约2300毫升。水资源丰富,小水电遍布全镇。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249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为25000人,其中常住人口2200人。
  【国民经济】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1135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400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180万元,农业总产值7823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全镇人均收入3331元,各种储蓄存款余额 3501万元。
  【农业】龙潭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农产品繁多,形成粮食、水果、竹笋三个农业生产基地。2004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7823万元,注重对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扶持发展“三高农业”,发展名优、特、稀、新品种。粮食种植面积1761公顷,总产12333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129公顷,总产12071吨;水果种植面积1200公顷,总产27333吨;竹笋种植面积860公顷,总产60000吨。
  【林业】龙潭镇山地面积28000公顷,宜林用地2241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0%,大部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自然林种生长周期长。2004年,镇人民政府落实可持续发展规划,重视封山育林,造林绿化面积400公顷。引导农民改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种植高效益林种。吸收外来资金种植南洋楹、V6尾叶桉等高效丰产林450公顷,提高林业效益。2004年林业总产值960万元。
  【名优特产】“西溪笋”是龙潭镇的著名土特产,溪笋生产历史悠久,尤以新寮村(在当地称作“西溪”)所产竹笋最佳,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使生产的竹笋风味独特,“西溪笋”已成为省“一乡一品”项目。2004年,全镇种植笋竹面积860公顷,年产鲜笋60000吨,产值43万元,产品畅销东南亚市场。
  【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镇人民政府提出的“以城镇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建设”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视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生活和投资环境日趋完善。2004年,龙塘线禾仓至土湖路段改造完成,投入1000万元改造左南线X222左潭路段。配合县及有关部门完成了左(潭)铁(岗)公路铁岗路段和铁(岗)南(昆)公路改造的征地、拆迁补偿工作,确保了工程按时动工。完成马岭至方尾、塘坑村榕树下至坑尾2条村道共3.9公里的水泥硬底化改造。筹备对新屋村新屋至三坑村道改造。总投资4864万元的110千伏左潭输变电工程竣工。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增加到2500门,全镇村村通电话。
  【教育事业】龙潭镇有2所中学,15所小学,2所幼儿园,在校教职工350 人。2004年,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实行素质教育工程,贯彻“百年大计、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镇”的教育战略,投入150万元进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学功能楼普及电教化、左潭小学语音室,村级学校大部份实现楼房化。2004年初中升学率排全县前列。
  【教育事业】左潭镇计划生育工作“以综合治理为核心,管理与服务并举”,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新修订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计生工作重心下移,形成县领导、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和户落实的基层计生工作机制。2004年全镇总出生240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42‰,计划生育率91.22%,自然增长率6.36‰,节育率90.85%,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完成年度各项计生指标。
  【武装工作】加强国防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贯彻“党管武装”方针,在中共龙潭镇委的领导下,做好基层民兵营建设、民兵军事训练、兵役登记,国防教育、学生军训、预备役登记工作。组织和发动民兵参加两个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搞好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 2004年为国家输送合格兵员18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4年,左潭镇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题,坚持群防群治,防治结合。重视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结合“严打”行动,打击小偷小摸、外围 “六合彩” 赌博等违法行为,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搞好安全文明小区的建设,建立安全文明小区12个,以点带面,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刑事案件;维护全镇的社会治安稳定。
湖南省桃源县龙潭镇 Longtan, Taoyuan County, Hunan Province
  龙潭镇位于桃源县城西部,距县城45公里,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丁家坊、龙潭、鄢家溪三乡合并而成,1997年11月撤乡建镇,正式命名为龙潭镇。面积256平方公里,为全县乡镇之最。东与佘家坪、凌津滩两乡毗连;北与理公港镇接壤;西与钟家铺乡交界;东南隅隔沅水与兴隆街乡相望,全镇辖丁家坊、杜家坊、枣儿垭、皮家育、株木山、水碓育、仙花山、王家溪、郭家界、左家溪、落家坪、黄伞坡、双堰垭、同观山、徐家坪、楠木湾、花香坪、沉溪坪、桃花溪、湖田界、梨树垭、剪家界、鄢家溪、松山寺、七铃坪、金盆山、仙境垭、小伏溪、罗家湾、仙峰、仙娘、梁皇殿、郭家桥33个村,2个居委会,341个村民小组,3万人,耕地面积4.78万亩,城镇规划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0.96平方公里,现有城区常住人口6000人。 
  龙潭镇是一个富有开发潜力的城镇,它的地势依山傍水,漆五公路横贯中心;境内巍峨起伏的丫柱山、翠华山长满翠绿、茂密的竹木,为林木、药材基地的开发和畜牧业的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蕴藏着石灰石、铜、铅、锌、磷、重晶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小洑溪流域水源丰沛,不仅水产资源丰富,是鲭、草、鲢、鳙等鱼,虾,龟,鳖生长的理想环境,而且为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肥沃的良田,为农业生产稳定夺丰收创造了可靠的保证。
  龙潭镇是一个富有开发潜力的城镇,它的地势依山傍水,漆五公路横贯中心;境内巍峨起伏的丫柱山、翠华山长满翠绿、茂密的竹木,为林木、药材基地的开发和畜牧业的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蕴藏着石灰石、铜、铅、锌、磷、重晶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小洑溪流域水源丰沛,不仅水产资源丰富,是鲭、草、鲢、鳙等鱼,虾,龟,鳖生长的理想环境,而且为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肥沃的良田,为农业生产稳定夺丰收创造了可靠的保证;优美的风景,繁华的街道为国际、国内有识之士来投资开发提供了有利环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7675男14971女12704家庭户户数8029家庭户总人口(总)27576家庭户男14911家庭户女126650-14岁(总)44110-14岁男23140-14岁女209715-64岁(总)2015415-64岁男1097415-64岁女918065岁及以上(总)311065岁及以上男168365岁及以上女142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7115
湖南省花垣县龙潭镇 Huayuan County, Hunan Province longtanzhen
  乡镇简介
  龙潭镇位于湖南花垣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道二乡交界,东北与团结镇相连,东南与雅桥乡接壤,西南与猫儿乡交界,西北与茶洞镇相邻,总面积59.69平方公里。辖16个村、1个居委会,63个自然村寨,1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85户14543人。花民公路纵贯全镇东西,雅龙公路、龙团公路相继在此交汇,是花垣县通往黔东的交通要塞,是县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现有工业品市场、衡龙贸易市场和生猪市场各1个,其中生猪市场全县最大。年末耕地面积15142亩,其中水田7400亩,旱地7742亩。地势东、北、西部高,南部低,平均海拔500~600米之间,年降雨量147.49毫米,年平均气温28.2℃。镇内矿产资源丰富,铅锌矿床较大,以李梅、土地、各弄3个村为主矿区,工业储量113.1万吨,远景储量872.48万吨,居全县第一。年内小城镇建设形势喜人,已新建兴龙大街1700米,路基宽16米,拍卖屋基10处,配套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正稳步进行。主要溪流龙潭河,发源于土地村后湾冲山下,骶?个村汇入兄弟河,年内利用国债资金改造河道,解决了水患。镇内工商业发达,现有个体工商户800户,从业人员2400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选厂2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年创产值7000万元。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000万元,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财政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
  行政辖村
  土地村豆旺村龙门村窝坨村干塘村开支铺村角弄村李梅村古老村龙潭村大坪村草坪村金溶村板塘村黄腊村张匹马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2845男6620女6225家庭户户数3050家庭户总人口(总)12690家庭户男6510家庭户女61800-14岁(总)36080-14岁男19250-14岁女168315-64岁(总)814015-64岁男416715-64岁女397365岁及以上(总)109765岁及以上男52865岁及以上女56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603
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 Youyang County longtanzhen
  龙潭镇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地,面积1.5平方公里,龙潭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汆水洞常积水成潭,古镇自“龙眼”之间穿过,形如“龙鼻”,因而得名。龙潭自蜀汉以来,曾相继为“县丞”、“巡检”、“州同”、“县佐”所在地,相当于州县的分司或副职,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自宋及清600余年的“蛮不出洞,汉不入境”土司统治政策,造就了龙潭这一千年古镇独有的建筑艺术和神奇的民族文化。
  古镇顺湄舒河而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现存3公里的石板街被磨蹭得光可鉴人、青幽如玉,古老的海生物化石时隐时现。50多座土家吊脚楼翘角飞檐,形态美观。街上店铺林立,巷道相互连通。封火墙壁垒森严,气势恢弘。四合院古朴幽静,颇具特色。
  湄舒河自古以来就是连结酉水汇入沅江,通往江浙的大通道,自雍正末年废除土司制度,取消“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后,江浙、湖广、重庆等地客商纷纷云集龙潭古镇,运来大宗食盐、布匹等日用百货,运出桐、茶、漆、朱砂、水银等特产。古镇上盐号、商行、店铺林立,有“货龙潭”之称。江西商人会馆万寿宫、湖南商人会馆禹王宫等相继建立起来,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抗日战争日期,龙潭古镇成为沦陷区民众避战的大后方,1.5平方公里的小镇上云集了8万人,商贾云集,人烟阜盛,使龙潭一时蜚声全国,被誉为“小南京”。
  龙潭镇砖木结构的居民房屋鳞次栉比,建筑工艺各有千秋。木结构的房屋,一般人家是“三柱四骑”、“三柱六骑”。大户人家则是“四合天井”大院。青石柱砌成古朴典雅的大朝门,院内有“中堂”,用作祭祖、迎宾和办理婚丧大事。临街底层用木板装修或砖泥砌成的柜台,是主人出售货物的门市。文昌宫、轩辕宫、禹王宫、万寿宫等古建筑,窗花门楣、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秀丽美观。昔日在春秋阁关公像前,有河北诗人题的“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的楹联。
  龙潭镇人杰地灵,是革命先驱赵世炎、原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刘仁、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同盟会员王勃山、瞿秋白夫人王剑虹的故乡。著名作家沈从文20世纪20年代住在龙潭,写过18岁古怪“女匪首”王幺妹的动人故事,他在作品中多次描写了龙潭古镇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著名女作家丁玲也描写过古香古色的龙潭中学;著名戏剧作家田汉在他离别龙潭时,吟了“酉阳孤塔隐山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的七绝。
  2000年,重庆市旅游局对龙潭古镇进行了详细规划,杨汝岱、费孝通、陈俊生、罗豪才、贺国强、包叙定、汪洋、王鸿举等一批批党政领导和各地的文人墨客前来龙潭观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龙潭古镇必将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镇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longtanzhen
  龙潭镇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位于省会南京以东30公里,东邻句容市(宝华镇),南侧有312国道东西向穿境而过,背靠沪宁铁路线、再往北便是长江。沪宁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已经开工建设,沿江大道已经竣工贯通。
安徽省霍邱县龙潭镇 Huoqiu County longtanzhen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龙潭乡,1958年成立飞跃公社,1983年改龙潭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石庙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0.5公里。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3.6万。长(集)周(店)公路、105国道过境。辖龙潭、刘大竹园、小山、长郢、杨楼、新城、三里、小河集、桃红、大圩、五里堆、庙岗、刘新楼、朱圩、西仓房、石庙、陈棚、东圩、西闸口、裴桥、金小店、新集、龙王庙、南楼24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红麻、大豆、莲藕。乡镇企业有建材、专用肥、精米加工、印刷、植酸钙等厂。
  经济发展
  龙潭地处北温带,是渔米之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岗湾交错,河道纵横,沟塘棋布,交通便捷。
  盛产石灰石、花岗岩和优质陶瓷土。农业以水稻栽培为主,适合小麦、油料、甘蔗、薯、豆、瓜、果、菜生长。引用梅山水库和龙潭水库水,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畜牧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皖西白鹅、麻黄鸡、板鸭、三元杂交猪的养殖久负盛名;中华鳖、河蟹、黑鱼、鳝鱼、鳗鲡、鳜鱼、青虾等名优水产打入国内外市场。林业以杨树为多;盛产百部、百合、半夏、紫苏等上百种中药材,“霍紫苏”自古即天下称绝。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5179男18398女16781家庭户户数10072家庭户总人口(总)35097家庭户男18348家庭户女167490-14岁(总)92970-14岁男49720-14岁女432515-64岁(总)2354515-64岁男1222515-64岁女1132065岁及以上(总)233765岁及以上男120165岁及以上女113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4935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龙潭镇 Butuo County,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longtanzhen
  一、地理位置
  龙潭镇位于布拖县城以南约58公里。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2°46′—102°54′北纬27°19′—26°24′。东与云南省隔江相望,西与普格县接壤,南北向与合井乡和包谷坪乡毗邻。
  二、历史沿革
  布拖为解放后的新建县。解放前曾先后隶属今昭觉、普格和西昌等县(市),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布拖因交通不便,又为土司属地,故历代统治者虽将其归入版图中,但都很难进行实际的控制和管辖;
  解放后到1952年底,属普格县管辖;
  1953年起属布拖管辖,1956年6月 建区公所;
  1968年9月26日 建立乡革命委员会;
  1968年10月5日 成立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15日 恢复区公所建制;
  1984年3月 恢复乡建制;
  2007年3月 拆乡并镇;
  三、交通条件
  县道“布交”路公路里程57公里,为全镇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道路沿交际河,斜穿镇域东北与包谷坪乡和罗家坪乡相连。镇域内有乡村公路里程47公里,2006年通车村数为5个,2007年实现村村通路。
  四、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
  布拖境内以中山、山原地貌为主,东南部犹豫河流深切,地形复杂,海拔由535米到3891米,形成中山深切割地貌。龙潭镇地处交际河沿岸,沿岸海拔在1000米以下,该地区河流切割强烈,地形破碎,山势陡峻,水土流失严重,但因海拔较低,光热条件较好,物产较为丰富,是县内粮食及经济作物的主产区之一。
  2.气候条件
  龙潭镇属原交际河区,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半干旱气候,按照农业气候分区,辖区内红旗村、金江村和冯家坪村属低山河谷区;幸福村和胜利村属中低山区;月平均最高气温23.7℃,月平均最低气温6.1℃,年平均气温15.8℃。
  3.水文
  龙潭镇年均降雨量为947.9—1609mm, 境内河流主要为交际河、电厂沟、山楂河,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河流长15公里。
湖南省嘉禾县龙潭镇 Jiahe County, Hunan Province longtanzhen
  龙潭镇位于嘉禾县县境东部,距县城19公里。东与桂阳县燕塘乡相连,南与临武县三合、麦市两乡接壤,北与行廊镇交界,西与袁家镇相接,西北与泮头乡毗邻。镇政府驻龙潭圩村,辖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镇沿用驻地村村名。
  全镇总面积73.12平方公里,耕地2005.5公顷,7175户,26096人。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年工农业产值为22817.16万元,年财政收入为438万元。省道322线东西向贯通辖区。
  境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14所,医疗机构2个。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1160男11010女10150家庭户户数6770家庭户总人口(总)21061家庭户男10916家庭户女101450-14岁(总)54030-14岁男29800-14岁女242315-64岁(总)1387915-64岁男719115-64岁女668865岁及以上(总)187865岁及以上男83965岁及以上女10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758
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 Chongqing Fuling District longtanzhen
  简介
   龙潭镇位于涪陵区西南部边缘,地处北纬32°27′,东经107°07′,东邻同乐乡,西邻大顺乡,南接南川冷水关乡,北接青羊镇。龙潭镇东北距涪陵城63Km,南距南川城43Km,西距重庆城155Km。有涪(陵)南(川)路和两条龙新(新妙、新村)公路穿越集镇而过对外连接。集镇建成区面积1.0 Km²,镇区幅员面积129.3Km²,现有耕地面积68175亩,其中:田46965亩,土14910亩,有效灌溉面积37418亩,林地69553亩,覆盖率达42%。镇辖2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8个农业社,14个居民小组,13060户,共45950人,其中:城镇人口9700人,占总人口的21%。
  自然条件
  龙潭镇属浅丘低谷带坝,以平坝低山为主,平坝面积占69%,山区、缓丘占31%,最低海拔高度为665.7m,最高海拔为1200m,中部平坝线丘,地貌呈盆状,东西北森林植被茂密,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6.4%,中小型水库7座,山坪塘145口,真可谓:山上鸟语花香,平坝农田延绵。久负盛名的河潭蜿蜒穿越集镇而过,土地肥沃,山水秀美,素有“渔米之乡”之美喻。龙潭镇镇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7°C,最热平均气温29.5°C,极低气温2°C。镇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蕴藏总量2200万立方米,可开发量1210万立方米,用于发电1050万立方米,可用于农灌130万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30万立方米。我镇的地质状态多为页岩、砂岩混合浅丘地貌发育,以红棕紫泥和棕紫油泥为主。
  名胜古迹
  该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建于康熙年间的万天宫,占地668m²,2000年8月被涪陵区佛教协会批准恢复,并更名为凤翔寺,常年僧人念经,香客拜佛络绎不绝,佛教信徒常出入此地,每逢庙会热闹非凡。著名数学家何鲁为后人留下楹联,现位于龙潭镇中心卫生院。上联:“拓地作名园几树红梅添诗意”,下联:“临泊成胜景一湾绿水护草堂”,横联:“安之居”,行楷敞劲,此联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另外位于新乐村西南1.3Km,建于东汉年间的狮子嘴墓群,共有25座分布在长200m,宽70m,距山脚10m的岩石上,同样也是区级文物。镇境内还有观音阁、大堂寺、群乐宫、仙人崖石刻等29处名胜古迹。
  地方特色
  该镇盛产大米——“龙潭牌大米”闻名于周边10多个区、县、市,独占市场鳌头,三无工业污染的环境优势,龙潭大米清洁、卫生,外观质体油浸,入口清香,口感滋润,营养丰富,2002年至2003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2002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龙潭大米“放心米”,选入《中国名优产品》,2004年荣获“中国著名畅销品牌”荣誉称号。
  农业经济
  龙潭镇是典型的粮猪型经济,属于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主要以种植为主,尤其是稻谷,素有“粮仓”之称,2007年粮食总产量26175吨,经济收入1040万元,农业总产值13180万元,比2006年增长41.05%,人均纯收入3113元,与2006年相比增加18%。蚕桑发展历史悠久,全镇栽桑3500亩,产蚕3.65万吨,产值430万元,2008年榨菜大规模种植面积达 30000亩。全镇苎麻面积8500亩,产麻650吨,产值35万元。2008年全镇大力推广优质稻生产面积达20000亩,畜牧业生产位居全区榜首,2008年全镇出栏生猪40150头,产值23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8%,家禽出栏83.4万只,产值1679万元。共和渔场年产水花鱼种800万尾。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财政税收、金融发展 该镇乡镇企业 27个,从业人员1893人,200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8576万元,比2007年增长11%,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2168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约增长5%,财政收入209万元,2007年GDP 实现31585万元。2007年各项银行存款金额达2亿元,各项贷款3.3亿元,各项指标在同行业中位居第一;保险事业成绩显著,2004年至2007年连续3年保费突破450万元,2008年实现保费收入达1000万元,参保人数多达万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5300人,占总人口的33%。
  科教文卫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我镇教育事业走国家办学与私立办学相结合的路子,全镇共有小学5所,高完中1所,占地50余亩(涪陵第十七中学),2所幼儿园。其中:国家办高完中1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高中学生792人,初中学生2147人,小学生2750人,幼儿园600人,教职工265人;私立小学创办于1999年秋(新星小学、幼儿园),现有教职工人数32人,学生550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涪陵第十七中学,自1996年创办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教学设施完善,校园风景优美怡人,全校教职工有148人,教学班46个 ,学生 2939人,其中:初中32个班,学生2147人,高中14个班,学生792人;办学12年来,学校实现了上规模,进档次的目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各项指标都在全区同类学校的前茅,高中毕业升大学,连续几年录取平均率达78%。
  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 该镇卫生院是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是市级规范化卫生院,占地14550m²,建筑面积15500m²,内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放射科等科室,现有医务人员100余人,固定资产600多万元。该镇的文化广播电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2001年被区文体局评为“标准化站”、“先进文化乡镇”,2003年荣获“重庆市亿万农民健身乡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现有宽带用户3000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2436男16640女15796家庭户户数8617家庭户总人口(总)32315家庭户男16553家庭户女157620-14岁(总)84660-14岁男45080-14岁女395815-64岁(总)2187715-64岁男1114815-64岁女1072965岁及以上(总)209365岁及以上男98465岁及以上女110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1589
No. 19
  政府驻相荣,人口1.62万人,面积192.46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鹿圈子、孤山子、梨洒沟、相信、龙潭、红石砬子、相荣、北台子、蜜蜂岭、大房子、张家堡。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Huoqiu County
  龙潭地处北温带,是渔米之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岗湾交错,河道纵横,沟塘棋布,交通便捷。
  盛产石灰石、花岗岩和优质陶瓷土。农业以水稻栽培为主,适合小麦、油料、甘蔗、薯、豆、瓜、果、菜生长。引用梅山水库和龙潭水库水,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畜牧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皖西白鹅、麻黄鸡、板鸭、三元杂交猪的养殖久负盛名;中华鳖、河蟹、黑鱼、鳝鱼、鳗鲡、鳜鱼、青虾等名优水产打入国内外市场。林业以杨树为多;盛产百部、百合、半夏、紫苏等上百种中药材,“霍紫苏”自古即天下称绝。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 Anshan City, Liaoning Xiuy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龙潭镇位于岫岩西南,东与雅河办事处、杨家堡镇接壤,西同庄河市、盖州市交界,南和新甸镇相连,北与前营子镇为邻。全镇横向距离43公里,纵向距离4.47公里,总面积192平方公里。2003年合并北台子村、红石砬子村、孤山子村3个村,辖相荣、龙潭、鹿圈子、梨酒沟、相信、蜜蜂岭、大房子、张家堡8个村。属辽南丘陵地带,两侧山丘是千山山脉的延续。龙潭河是镇内主要河流,长12公里。镇内属北温带气候,西部的鹿圈村的气候几乎比其它村晚近一个节气。尤其是鹿圈村岭上村民组,地处山岭之巅,春迟霜早,被当地群众称为“二边外”。
No. 22
  龙潭镇 龙潭镇位于永定县东北部,距县城40千米。辖7个行政村。
  [代码]350822108:~201上在村 ~202上西村 ~203枫林村 ~204龙潭村 ~205铜联村 ~206联中村 ~207虞溪村
  [沿革]。1958年属抚市乡,1992年析置龙潭乡。1997年,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龙潭、铜联、联中、枫林、上西、上寨、虞溪7个村委会。1997年底,撤销龙潭乡,设立龙潭镇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 Yongdi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龙潭镇位于县境之东、永定河上游。东接新罗区适中镇,南连南靖县梅林乡,西靠抚市镇,北与培丰镇毗邻,面积78.2平方公里。1993年从抚市分出设乡,1997年撤乡设镇。镇政府设于龙潭村,距县城41公里。2000年,有7个村委会,83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5个),3352户12727人。除联中村居民兼讲“金子学”外,其余均讲客家方言。境内有著名的喀斯特溶洞——仙湖洞。全镇有初中1所,小学7所,幼儿园8所,卫生院1所。该镇是永定的东大门,是永定通往闽南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连接319国道和省道福三线的抚适公路贯穿全境。抚市—适中、龙潭—虞坑、龙潭—枫林3条公路干线和境内矿区公路、林区公路组成交通网络。2000年,全镇有运输车辆500余辆。该镇矿藏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0.9亿吨,石灰岩储量3.5亿吨,铁、锰、粘土矿开采已有多年的历史。省属龙潭、铜锣坪两大煤矿和昌福山煤田均在境内。2000年煤炭产量100万吨。该镇森林资源丰富,2000年,全镇林木蓄积量16.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4%。至2000年,境内有来自新加坡、澳门、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深圳、厦门客商投资建成的金成、铜联、天山、深闽、东兴、金龙、龙发、第三、龙盛等9家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涌现出“玉象”、“仙湖”、“永吉”等一批畅销厦、漳、泉“金三角”的水泥品牌。全镇有煤矿200多个,采石场40多个。运输、饮食、服务等产业也得以蓬勃发展。该镇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是全县规模最大的运输企业,有车辆400余辆,总吨位1800吨,年运输量150万吨以上,产值5000多万元。依托资源优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使龙潭成为永定水泥、煤炭主产地,跻身于市、县新兴工业区行列。
No. 24
  面积92.2k㎡,人口35563人。 [邮编]330819 [代码]360983112 [区划]辖龙潭桥街居委会,龙潭、新胡、南炉、洛城、小王、上港、塔水、梅口、万善、罗塘、金家、郑家、陵和、高湖等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潭桥街。
No. 25
  龙潭镇 龙潭镇位于唐河县西南部,距县城32千米,东临湖阳镇,西接苍台镇,北连郭滩镇和黑龙镇,南与湖北省枣阳市杨当镇毗邻。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2008年)。辖龙潭、太山、小张庄、岗陈、白庄、高营、王谢庄、找子庄、严营、小井杨、小河陈、中徐、史桥、杨庙、段庄、赵河、李油坊、钟庄、吊桥、龚庄、何庄21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282个村民小组。境内有蓼阳河、礓石河,修有太山水库、五七坝水库。
  [邮编]473410 [代码]411328107:~200龙潭村 ~201太山村 ~202小张庄村 ~203岗陈村 ~204白庄村 ~205高营村 ~206王谢庄村 ~207找子庄村 ~208严营村 ~209小井杨村 ~210小河陈村 ~211中徐村 ~212史桥村 ~213杨庙村 ~214段庄村 ~215赵河村 ~216李油坊村 ~217钟庄村 ~218吊桥村 ~219龚庄村 ~220何庄村
  [沿革]民国期间,是汉龙潭区公所所在地。1948年属南县第四区,1949年5月为唐河县第九区,1956年设龙潭中心乡,1956年12月属湖冲区龙潭乡。1958年建龙潭公社,1961年为湖阳区龙潭公社,1968年撤区并社后为龙潭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撤乡建镇,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龙潭、小张庄、王太山、岗陈、白庄、高营、王谢庄、严营、找子庄、小井杨、小河陈、中徐、大何庄、史桥、段庄、赵河、李油坊、钟庄、杨庙、吊桥、龚庄21个行政村。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 Tanghe County in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龙潭镇地处豫鄂两省结合部,位于县城西南45公里处,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原名汉龙潭,1983年改名为龙潭,1997年被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镇辖21个行政村,46685人,耕地9.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镇。全镇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8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4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7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
  近年来,龙潭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部投资环境为重点,全力推动镇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南阳市“小城镇建设明星镇”、“三星级城镇”,省、市“科技示范乡镇”,省“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市“文化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龙潭平畴沃野,气候适宜,水量充足,电力丰富,公路通畅,通讯发达,是投资开发、经商贸易的理想场所。
No. 27
  辖:大屋、龙中2个居委会;丁家坊、杜家坊、枣儿垭、皮家育、株木山、水碓育、仙花山、王家溪、郭家界、左家溪、落家坪、黄伞坡、双堰垭、同观山、徐家坪、楠木湾、花香坪、沉溪坪、桃花溪、湖田界、梨树垭、剪家界、鄢家溪、松山寺、七铃坪、金盆山、仙境垭、小伏溪、罗家湾、仙峰、仙娘、梁皇殿、郭家桥33个村委会。
No. 28
  辖:龙潭居委会;社塘、大方元、冲下岭、木岭、羊司马、廊里、龙潭、扶塘、山口、双莲、金塘、上宅、霞塘、罗家塘、杉树下、石坡头、大泉、王阳甫、梓木、马家坪20个村委会。
No. 29
  位于溆浦县南端,镇域面积76.1平方千米,辖22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共31098人。辖:大埠街、正街、建设街、新兴街4个居委会;龙泉、小贵州、岩板、营盘、金屏、金黄、金洲、金厂、金燕、金牛、金塘、贵坪、太和、马庙、车岭、新兴、圭洞、白幼、莲荷、肇山、梓金、梓坪22个村委会。
No. 30
  辖:龙潭、马黄塘2个居委会;土地、豆旺、龙门、窝坨、干塘、开支铺、角弄、李梅、古老、龙潭、大坪、草坪、金溶、板塘、黄腊、张匹马16个村委会。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Taoyuan Coun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龙潭镇位于桃源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丁家坊、龙潭、鄢家溪三乡合并而成,1997年11月撤乡建镇,正式命名为龙潭镇。版图面积256平方公里,为全县乡镇之最。
  龙潭镇辖:2个居委会:大屋、龙中;33个村委会:丁家坊、杜家坊、枣儿垭、皮家堉、株木山、水碓堉、仙花山、王家溪、郭家界、左家溪、落家坪、黄伞坡、双堰垭、同观山、徐家坪、楠木湾、花香坪、沉溪坪、桃花溪、湖田界、梨树垭、剪家界、鄢家溪、松山寺、七铃坪、金盆山、仙境垭、小洑溪、罗家湾、仙峰、仙娘、梁皇殿、郭家桥。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Jiahe County,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嘉禾县龙潭镇位于嘉禾、桂阳、临武三县交界处,总人口2.6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这里民风膘悍,社情复杂,因煤矿过度开采,导致地质沉陷、河流污染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比较突出。近年来,龙潭镇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该镇实现了“三无一降”(无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无群体性纠纷械斗、无异常越级上访,刑事案件大幅下降)的好成绩,并实现了涉法涉诉上访案件的零记录,确保了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和谐发展。一、以人为本,网络建设抓基础。一是加强村级调解组织建设。该镇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村为主”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各村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配齐配强村组专职调解主任、调解员和信息员,聘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兼职调解员,组建以在家离退休人员、老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村级调解网络。目前,全镇建立健全了22个调委会,216个调解工作小组,选聘了680名十户调解员。二是加强镇内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由镇调委会协调发展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加强镇属企业内的劳资纠纷调处力度,建立对应经济纠纷、消费纠纷、房地产与建筑纠纷、环境纠纷等不同类型的各种专业性调委会;加快发展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发挥熟悉行业情况、成员联系紧密的优势,提高调解行业之间以及本行业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纠纷的效率。目前,该镇共有3个行业性调解组织,3个专业性调解组织。三是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交流、经验介绍、现场观摩、以会代训、定期例会学习、分析案例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其法律政策水平、文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近两年来,共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5期,进行业务培训326人次。二、未雨绸缪,民情恳谈抓预防。一是畅通信息渠道,深入开展民情恳谈活动。镇党委、镇政府制定下发了《龙潭镇民情恳谈活动实施方案》,引导镇、村干部与群众恳谈,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广泛收集情报信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力争把问题控制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镇村干部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230次,共有1800人次群众参加,现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2起。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 Huaihua, Hunan Xupu
  位于溆浦县南端,镇域面积76.1平方千米,辖22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共31098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Hunan Huayuan County
  龙潭镇位于花垣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道二乡交界,东北与团结镇相连,东南与雅桥乡接壤,西南与猫儿乡交界,西北与茶洞镇相邻,总面积59.69平方公里。辖16个村、1个居委会,63个自然村寨,1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85户14543人。花民公路纵贯全镇东西,雅龙公路、龙团公路相继在此交汇,是花垣县通往黔东的交通要塞,是县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现有工业品市场、衡龙贸易市场和牲猪市场各1个,其中牲猪市场全县最大。年末耕地面积15142亩,其中水田7400亩,旱地7742亩。地势东、北、西部高,南部低,平均海拔500~600米之间,年降雨量147.49毫米,年平均气温28.2℃。镇内矿产资源丰富,铅锌矿床较大,以李梅、土地、各弄3个村为主矿区,工业储量113.1万吨,远景储量872.48万吨,居全县第一。年内小城镇建设形势喜人,已新建兴龙大街1700米,路基宽16米,拍卖屋基10处,配套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正稳步进行。主要溪流龙潭河,发源于土地村后湾冲山下,流经8个村汇入兄弟河,年内利用国债资金改造河道,解决了水患。镇内工商业发达,现有个体工商户800户,从业人员2400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选厂2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年创产值7000万元。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000万元,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财政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
No. 35
  位于龙门县西北部,东经114°06′,北纬23°42′,距县城17千米。全镇总面积257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249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为25000人,其中常住人口2200人。
No. 36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白棉湖。因境内龙潭水而得名。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Longmen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左潭镇位于龙门县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地,是龙门县农业、林业生产重镇。有山地16000公顷,耕地1133.3公顷,种植业以水稻为主,林业以松、杉、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丹竹、毛竹。西溪笋为著名土特产。年平均气温20.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为2252.8毫米。水资源丰富,小水电遍布全镇。下辖10个村民委员会150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为14000人,其中常住人口12000人。
  【国民经济】 2001年,左潭镇国内生产总值(GDP)6191万元,同比增长7.7%,工农业总产值95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792万元,农业总产值3183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全镇人均收入3183元,各种储蓄存款余额1253万元,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19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940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444万元,农业总产值4957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全镇人均收入3131元,各种储蓄存款余额 1568万元。
  【农业】 左潭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农产品繁多,形成粮食、水果、竹笋三个农业生产基地。粮食种植面积1133公顷,总产9649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867公顷,总产9202吨;水果种植面积800公顷,总产20500吨;竹笋种植面积1066.7公顷,总产80000吨。2001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4708万元。2002年,对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作了调整,扶持发展“三高农业”,发展名优、特、稀、新品种。粮食种植面积1130公顷,总产7914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800公顷,总产7055吨。全镇农业生产总值4957万元。
  【林业】 左潭镇山地面积1600公顷,宜林用地1281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大部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自然林种生长周期长。2001~2002年,镇人民政府落实可持续发展规划,重视封山育林,造林绿化面积333.3公顷。引导农民改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种植高效益林种。吸收外来资金种植南洋楹、V6尾叶桉等高效丰产林650公顷,提高林业效益。2002年林业总产值980万元。
  【名优特产】 “西溪笋”是左潭镇的著名土特产,溪笋生产历史悠久,尤以新寮村(在当地称作“西溪”)所产竹笋最佳,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使生产的竹笋风味独特,“西溪笋”已成为省“一乡一品”项目。2002年,全镇种植笋竹面积1066.7公顷,年产鲜笋80000吨,产值40万元,产品畅销东南亚市场。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eXi
  龙潭镇地处县境中部,东与南山镇相连,西连河婆镇,南邻坪上镇,西北与良田乡为邻,距县城5公里,面积78.7704平方公里。2003年底,总户数7361户,户籍人口35148人,海外华侨及港、澳、台胞3.8万人。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个村民委员会,90个自然村。是年,工农业总产值1.6275亿元。国税收入5.5万元,地税收入25万元,人年均收入3280元。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 Bobai County, Yulin City in Guangxi
  在博白县南部。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13村委会,有277自然村。1952年设十四区。1958年改龙潭公社。1984年改置镇。矿产有铁和金。产甘蔗、龙眼、荔枝、柑橙、胡椒、橡胶、剑麻等。有农场和电站。有中小学18所。镇人民政府驻地龙潭圩,在博白西南64公里。人口5130。唐龙池县治。明末建圩。传原有一龙潭得名。县南部第一大镇。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农械、爆竹、印刷、塑料、红砖等厂。玉北公路经此。
No. 40
  龙潭镇 位于涪陵区西南部,距李渡镇68千米。辖龙腾、金龙2个社区,万寿、大同、义和、五显、铜岩、万众、新义、石垭、团田、星光、新乐、民主、德胜13个行政村。涪(陵)南(川),石(沱)龙(潭)公路过境。
  [代码]500102108:~001龙腾居委会 ~002金龙居委会 ~201万寿村 ~202大同村 ~203义和村 ~204五显村 ~205铜岩村 ~206万众村 ~207新义村 ~208石垭村 ~209团田村 ~210星光村 ~211新乐村 ~212民主村 ~213德胜村
  [沿革]解放后设龙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建龙潭坝镇,1992年大同、新村两乡并入改龙潭镇。1997年,面积117.1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群乐、义和、曙光、新乐、德胜、民主、石垭、园坝、逸乐、五显、安乐、铜岩、星光、大同、万众、一心、新义、万峰、共和、吉乐、永乐、东方、团田、涪南、崇兴、群星、新民、先锋、人民、建华、青华、双河、大寨、和睦34个行政村和老街1个居委会。
No. 41
  龙潭镇 龙潭镇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28千米。面积265平方千米。辖赵庄街、龙泉街2个社区,包家、石营、渤海、柏香、梅树、川主、五育、堰堤、官偿、枣木、新田、花莲、鹅塘、柳树14个行政村。渝怀铁路、319国道过境。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赵世炎同志故居”。
  [代码]500242101:~001赵庄街社区 ~002龙泉街社区 ~200包家村 ~201石营村 ~202渤海村 ~203柏香村 ~204梅树村 ~205川主村 ~206五育村 ~207堰堤村 ~208官偿村 ~209枣木村 ~210新田村 ~211花莲村 ~212鹅塘村 ~213柳树村
  [沿革]1935年置龙潭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镇。1997年,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瓦厂弯、永兴街、中心街、永胜街、永胜下街、操坪、顺河街7个居委会和灯笼、复兴、黄土3个行政村。
  2001年区划调整后,龙潭镇管辖原龙潭镇、渤海乡、龙东乡、青华乡、木桶乡和苦竹乡的川主村、文家村、五育村、席家村、双江村等所属行政区域,面积258平方千米,总人口54461,其中非农业人口25000人,辖49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龙潭。
  2004年,龙潭镇划入后溪镇的盖坪村4个组和江丰乡的深溪村4个组及岩口村1组后,共辖14个村和2个社区、55518人,面积265平方千米。
  附:渤海乡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24千米。319国道过境。 [沿革]1924年置渤海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包家、渤东、石营、渤海、团山、柏香、新坝、梅树、伏龙、青 、长坝、下河、上河13个行政村。
  附:龙东乡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30千米。龙潭镇至木桶公路过境。 [沿革]原属龙潭镇,1953年析置龙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八一、新田、高堤、堰堤、官偿、新寨、大帽、溪沟、枣木坪、面山、中寨、长沟、枫香、澄泉、洞坎、笔架16个行政村。
  附:青华乡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40千米。林区公路过境。 [沿革]1950年置青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花莲、鹅塘、水溪、阳桥、花秋、元坝、笋岩、保家、河口9个行政村。
  附:木桶乡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43千米。 [沿革]原属龙潭镇境地,1953年置木桶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柳树、洞家、段家3个行政村。
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 Fuli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area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Chongqing Chongqing Youyang
  龙潭古镇始建于魏晋南北朝,距今1500余年,是早期革命家赵世炎和原北京市委书记刘仁同志的故乡,早期同盟会会员王勃山也出生在这里。该镇距县城40公里,海拔450M,属山间坡立槽坝,幅员面积15万亩,清澈的龙潭河流经古镇直到湖南常德,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一度曾是酉阳县货物集散地,商贸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坝区建成两个中型水库,加之国道319线和渝怀铁路贯穿其内和已开通多年的程控电话网,生产、交通、信息极为便利。古镇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明显的区位优势吸引中外游客和投资商到这里旅游观光、办企业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Butuo County,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布拖县辖镇。1956年属联合乡,1961年属金沙乡,1972年改金河公社,1981年更名龙潭公社,1984年置龙潭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8公里。面积90.4平方公里,人口0.5万。县级公路过境。辖红旗、金江、冯家坪、幸福、胜利、宪次机乃、四匪戈洛、老碾子、恩惹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小水电、粮食和饲料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种植烟叶、花生、甘蔗、油桐、柑橘、油橄榄。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 Qujing Xuanwei
  龙潭镇位于宣威市西北方向,距宣威市3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公里,边界线总长90公里,国土面积318平方公里。全镇属乌蒙山中列山系,山脊从镇境南部(三尖地)折向西部(二九七),隆起突出,蜿蜒曲折,长达24公里。由东部山尖地南北走向形成一分支山岭,长45公里,连接7个村委会,由西北部二九七东北走向开成一分支山岭与得禄分界,两个分支山岭交汇为龙潭大河,流经6个村委会。最高海拔2302.5米,最低海拔1800米;全镇分属珠江水系(13个村委会)和长江水系(4个村委会)。
  2005年,龙潭镇辖17个村委会,165个自然村,232个村民小组,有15638户59607人,其中男32120人,占总人口的54%,女27487人,占总人口的46%。农业人口57931人,占总人口的97%,非农业人口1676人,占总人口的3%,人口自然增长率4.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7人。
  全镇国土面积31800公顷,耕地面积3417公顷,其中水田462公顷,旱地2955公顷,农业人口人均有耕地600平方米。有林地面积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
  年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11万元,增26%;第二产业增加值870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753万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占35%、39%、26%。农村经济总收入150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7元,比上一年增10%,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3万元,比上年下降19%;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22万元,比上年增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20万元,贷款41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774万元和654万元。
  粮食总产量27508万吨,农民人均有粮475千克,玉米种植2485公顷,产量比上年增6.5%,马铃薯种植2153公顷,产量比上年增22%,水稻种植462公顷,产量比上年增0.07%,种植烤烟620公顷,收购烟叶95万千克,实现产值1200万元。为调整产业结构,还分别种植南韩干椒500亩,向日葵70亩,秋洋芋3000亩,小春洋芋3000亩。
  工商经济迅速增长,全年生产销售原煤56万吨,比上年增70%,实现产值6552万元,比上年增87%,由于安全工作抓得好,被评为曲靖市煤炭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建筑建材企业收入32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健康发展,营业收入17435万元,实现产值11000万元,增长28%。非工有制经济总量7143万元。
  全镇有中学2所,完小17所,教学点34个,在校学生10441人,其中初中3122人,小学7319人,学前916人,小学入学率99.7%,巩固率99.55%,普及率99.7%,初中入学率99.68%,巩固率98.84%,普及率98.5 %。中小学有校舍建筑面积57332平方米。其中:中学19575平方米,小学37757平方米。有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20人,病床20张,村级卫生所17个,卫生员51人,病床17张。有文化站1个,藏书3700册;有广电站1个,专技人员2人,有2个村开通有线电视,可视频道40个。
英文解释
  1. :  Longtan Town
近义词
龙潭古镇, 龙潭
龙潭街道
包含词
小龙潭镇龙潭镇龙潭大酒店南京市栖霞龙潭镇金龙贴金工艺品厂
分类详情
张开石庙村张开何庄村南坡村团山村团山村
山口村西山村永乐村幸福村幸福村
幸福村新村村兴华村龙腾社区新兴村
长岭村星光村胜利村东方村高湖村
龙门村龙潭社区龙潭社区建设街社区龙潭社区
金龙社区红旗村枫林村三里村郑家村
金塘村金塘村马庙村大坪村新义村
德胜村枣木村万峰村白鹤村回龙村
金江村白鹤村回龙村李油坊村上西村
上西村龙潭村大岭村龙潭村大安村
高山村大同村义和村新田村鹅塘村
四合村共和村罗家村彭家村罗家村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