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足亞目 > 駱駝科
目錄
No. 1
  駱駝科camelidae是胼足亞目現存唯一的代表,可分成兩個類群,二者科分別置於駱駝族camelini和羊駝族lamini。駱駝族是從北美洲進入亞洲和非洲的一支的後代,體型大,有駝峰,適應沙漠生活。駱駝族現存有2~3種,即單峰駝camelus dromedarius,雙峰駝camelus bactrianus和野駱駝camelus ferus。單峰駝因有一個駝峰而得名,分佈於中東和北非,現存僅有傢畜,野生的早已滅絶,但是有些再次被野化,如引入澳大利亞的單峰駝現在在澳洲沙漠中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野生種群。雙峰駝和野駱駝分別指傢畜和野生的雙峰駝,有兩個駝峰,分佈於亞洲中部,雙峰駝和野駱駝之間有一定區別,野駱駝駝峰較小,毛較短,四肢則較長,數量非常稀少。雙峰駝和野駱駝的關係有一定爭議,有人認為野駱駝實際上是野化的雙峰駝,不是獨立的物種,更多人認為野駱駝是現存為以真正的野生駱駝族成員,並且是雙峰駝的祖先,可立為獨立的物種或者獨立的亞種。羊駝族是從北美洲進入南美洲的一支的後代,體型較小,無駝峰,分佈於安第斯山區和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半荒漠地區,有2個野生種和兩個傢畜種。原駝lama guanicoe四肢和頸修長,善於奔跑,分佈於南美洲南部廣大地區,是現存數量最多的野生駝類。駱馬vicugna vicugna四肢和頸修長頗似原駝,但體型小很多,肩高僅90釐米,是現存駱駝科體型最小的成員。駱馬分佈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部,毛長質優,現數量稀少。駝羊lama glama是南美洲的傢畜,體格粗壯,是美洲體型最大的駝類,常用來馱運東西。羊駝lama pacos也是南美洲的傢畜,和駝羊比較相似,但身體較瘦弱,而毛很長,毛質好,可製作高級毛織物。
外型特徵
  概述
  駱駝科的動物是比較大型的動物,它們的頸比較細長,頭比較小,也比較長。它們的腿比較細。美洲的動物一般衹有35至150千克,而亞洲和非洲的動物則能達到300至700千克重。
  駱駝科的腳與大多數其他偶蹄目動物的腳不一樣。大多數偶蹄目動物站在其腳尖的踢上,而駱駝科的動物則站在腳趾的最後兩個節上,它們沒有蹄,而是有彎麯的趾甲,這些趾甲僅保護腳的前部。駱駝科動物的腳下有一層彈性的、由結締組織組成的墊子,為其腳底板提供比較寬的面積。這是為什麽它們的亞目被稱為胼足亞目的原因。其偶蹄由第三和第四個腳趾組成,其它的腳趾全部退化了。此外它們的趾骨完全連接到了一起,下臂骨也部分連接到了一起。駱駝科動物走路的方式也與其它偶蹄目動物不同,它們總是同一側的前後蹄同時邁步。
  駱駝科動物的頭顱平,拉長,沒有角。上唇裂開,鼻孔可以關閉。它們有30至34枚牙齒:每邊衹有一枚上門齒,其形狀如犬牙,六枚鏟狀的下門牙,嚮前突出。犬齒和臼齒之間有一個比較大的牙間隙。
  消化係統
  雖然駱駝科不屬於反芻亞目,但是它們也擁有多腔的胃來提高對植物飼料的消化,不過駱駝科動物的胃與反芻亞目動物的胃的發展是不相關的。它們的胃分三腔,而不像反芻亞目那樣分四腔:兩個前胃,但是與反芻亞目不同的是駱駝科動物的前胃裏有腺體,以及一個皺胃。
生理特徵
  對特殊環境的適應
  駱駝科動物主要生活在比較幹旱的地方,因此它們演化出了一係列特徵來更好地利用水資源。腎的腎單位拉長,使得尿高濃化。與其它哺乳動物相比駱駝科的糞便也稠。駱駝科動物的紅血球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因此它們可以在短時間裏吸收許多水(可以在15分鐘內吸收200升水),而不會因此水中毒。美洲的動物的橢圓形紅血球還加強它們對氧的一手,使得它們可以在5000多米高處的稀疏的空氣內生存。與其它哺乳動物的體溫相比駱駝科動物的體溫可以變化比較大,其變化幅度可達6至8度,來防止出汗。
  非洲和亞洲的駱駝有典型的駝峰。這些駝峰不是用來儲藏水的,而是用來儲藏脂肪的。它們可以儲藏至40升脂肪。駱駝在長期在沙漠中遷徙時幾乎找不到食物,隨着時間它們的駝峰會漸漸變空,像口袋一樣耷拉下來。因此駱駝不像其它動物那樣將脂肪儲藏在身體裏,而是儲藏在駝峰中。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駝峰可以對駱駝在正午的陽光下提供一定的保護。除此之外駱駝科動物還能通過鼻粘膜吸收呼氣時的水份。
分佈範圍
  亞洲和非洲的駱駝估計全部是在亞洲發源的:單峰駝可能來自阿拉伯半島,雙峰駝來自中亞。作為益獸它們獲得普及,今天也在北非,甚至在澳大利亞今天也有相當多重新野生的雙峰駝生存。
  這些動物的生活環境是乾燥的草原、半沙漠河沙漠。美洲駱駝科的動物主要生活在南美洲西部和南部的高山地區。它們生活在至5700米高的空曠、乾燥的地方。
生活習性
  社會行為和食物
  駱駝科是在白天活動的動物,野生的駱駝科動物成群生活,每群由一頭雄獸和多頭雌獸帶着它們共同的幼獸組成。成年的雄性幼獸會被驅逐出群,組成單身漢的群。雄獸之間為了成為群的首領會進行非常激烈的鬥爭。
  駱駝科是草食動物,主要吃草,亞洲和非洲的動物尤其能夠吃帶刺和含????的植物。
  繁殖
  駱駝科的懷孕期一般衹有360至440天,比較短,一般衹生下一頭幼獸。幼獸在出生後很短時間裏就可以自己走動。一年後斷奶,兩至三年後性成熟。美洲的動物有記錄的可以活到28歲,非洲和亞洲的駱駝科動物可以活到40至50歲。
分類演化
  外部分類和發展史
  駱駝科與反芻亞目和豬形亞目同屬偶蹄目。按照親緣分支分類法鯨也應該屬於這個目。過去駱駝科被看作是反芻動物的近親,但是基因分子學的研究認為它更接近於鯨偶蹄總目的根部。因此下圖顯示出這個親緣關係:
  鯨偶蹄總目
  |--胼足亞目(駱駝科
  |--無名
  |--豬形亞目
  |--無名
  |--反芻亞目
  |--鯨
  |--河馬科
  |--鯨目
  駱駝科是在始新世(約4000萬至5000萬年前)在北美洲首先出現的,一開始也僅限於北美洲。中新世北美洲出土的化石中有古駱駝(Aepycamelus)。通過部分時間裏乾燥的白令海峽和巴拿馬地峽它們傳播到亞洲和南美洲。在北美洲它們是在相對來說比較近的時間裏滅絶的。擬駝(Camelops)是在約一萬年前滅絶的。至於滅絶的原因是氣候變化還是人類狩獵還有爭議。
  內部分類
  今天駱駝科分三個屬和四至六個種:
  駱駝屬(Camelus)
  雙峰駝(C. bactrianus)
  單峰駝(C. dromedarius)
  羊駝屬(Lama)
  原駝(Lama guanicoe)
  傢羊駝(Lama glama)
  駱馬屬(Vicugna)
  駱馬(Vicugna vicugna)
  羊駝(Lama pacos)(從前屬於羊駝屬)
  羊駝中將原駝與飼養的傢羊駝,以及駱馬屬的羊駝分為三個種有爭議,因為這三個種之間可以互相雜交,因此有些學者將這三個種看作一個種。駱駝屬中的分類也有爭議:有些學者將雙峰駝分為兩個種:傢雙峰駝(Camelus bactrianus)和野雙峰駝(C. ferus),也有些學者將雙峰駝和單峰駝視為一個總種。
  雜交
  雙峰駝和單峰駝之間能夠雜交,其後代有繁殖力,這樣的雜種要麽衹有一個拉長的駝峰,要麽有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駝峰。美洲的駱駝科動物之間也能雜交。
  通過人工授精羊駝也能夠與單峰駝或雙峰駝雜交。
人為關係
  至今為止駱駝是重要的載人和載物動物。
  飼養
  美洲和亞洲的駱駝科動物均在公元前三世紀時就已經被馴服了。它們主要用來運載貨物,此外人類還使用其毛、奶和肉。直到今天人們還利用它們來運載貨物。傢羊駝可能是從羊駝或小羊駝培養出來的。單峰駝現在衹有傢養的了,野生的已經滅絶了2000多年了。雙峰駝在中國和蒙古國還有少數野生的。
  文化
  作為非常重要的益獸,駱駝在人類的文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文解釋
  1. lat.:  Camelidae
相關詞
生物動物哺乳類駱駝生物學傢畜野生駝羊屬
偶蹄目哺乳綱古動物IUCN絶滅物種
包含詞
駱駝科動物
分類詳情
張開駱駝屬張開羊駝屬張開駱馬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