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陡门乡:面积50.00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人,辖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全安村,邮政编码325108。
行政村:全安、牛伦、潘垟、陡门、全山、东坑、林村:梅岙、茅竹坑、珠山、大溪、西林垟、上庄山、翁山、山溪头、绍山、金竹垟、平坑 |
|
区域概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陡门乡位于永嘉县境东南部,楠溪江下游,东邻乐清市雁荡山,西连永嘉县城——上塘、西北接楠溪江。总面积50.00平方千米,全乡辖18个行政村(全安、牛伦、潘垟、陡门、全山、东坑、林永嘉县陡门乡风光 村:梅岙、茅竹坑、珠山、大溪、西林垟、上庄山、翁山、山溪头、绍山、金竹垟、平坑),42个自然村,148个村民小组。至2006年底全乡总人口11719人,在家人口2340人,外出人口937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0.1%。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2621元(扶贫监测数据为3576元,达到全国人均收入平均水平以上)。乡政府驻地全安村,海拔305米,距县城21公里。邮政编码325108。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6270男3306女2964家庭户户数1962家庭户总人口6199家庭户男3259家庭户女29400-14岁(总)16160-14岁男9390-14岁女67715-64岁(总)374415-64岁男190515-64岁女183965岁及以上(总)91065岁及以上男46265岁及以上女448户口本地住本地5617
旅游资源
全乡平均海拔350米左右,山脉承接括苍山,与雁荡山紧连。地形、地貌与雁荡山相似,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第五大风景区,在2005年景区规划调整中,并入太平岩景区中。陡门景区洞多岩奇、水清山美,主要有龙井、莲花峰、九龙山、石镬寺、花瓶岩、虹岩寺、赤岩洞、五雷山,鲤鱼山、吊船岩、松罗洞、鸭落洞等100多个景点,有紧挨的鹤巢洞和坳公坳婆岩;而最集中的是陡门村附近的溪谷群,鸭落洞群及有关古迹,以及以山溪头水库钓鱼基地为中心的休闲区、有以农家小楼、永乐山庄和五雷山为主的农家乐等。陡门乡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个天然氧吧,以水清、岩奇、洞幽、地绿、民风古朴而著名,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游乐避暑的胜地。
区位交通
陡门乡紧接县城,又地处永乐交界,区位优势明显。到永嘉县城仅仅20公里,车程为25分钟,到温州城区50来公里,一个小时以内即可到达。与乐清虹桥相距25公里。诸永高速公路出口离该乡只有6公里,它的建成更进一步缩短温州市区到陡门乡的距离。该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特别是道路随着康庄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完成,村村通上了水泥路。
经济物产
农业开发通过长期的发展,番薯枣、有机米、野菜等农产品在全县甚至全市有一定的名气。
全乡耕地面积6103亩,其中水田面积4350亩,旱地面积1753亩。盛产乌牛早茶、西瓜、中草药、红田鱼、高山蔬菜等。同时素有陡门山三件宝“生姜、金银花、蕃茹枣”三产。 |
|
区域概况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位于原阳县东南隅,南滨黄河,东接封丘县境,隔河与开封相望,黄河大堤由北部横穿全境,交通便利。乡人民政府驻地陡门村,全乡区域面积80.73平方公里,35925亩耕地,所辖25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188个村民小组,2000年总人口36568人,有回族1900人,多数集中在仁村堤村,其余为汉族,是原阳县第三大乡。有堤南灌渠和祥符朱一干灌渠可供灌溉。堤北多种小麦、水稻,堤南多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花生、蔬菜等。近河滩地多不保收。
该乡土地平整,土质多为沙土和两合土,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气温平均14.4摄氏度,年降水量549.9毫米,无霜期224天,适应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境内公路纵横交错、黄河大堤横穿东西连接与106国道与107国道之间,顺堤可达全国各地。2000年,全乡已形成了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开通了4000门程控电话,建成了无线电话转播台,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全乡35925亩耕地,全部实现了井渠、机电配套,实现了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50万公斤,已建成绿色食品开发基地。 |
|
陡门乡代码:410725211。2006年,辖44个村委会:陡东村、范滩村、西三李村、韦城村、安庄村、周庄村、陡西村、闫辛庄村、大吴庄村、仁村堤村、大北村、曹庄村、刘庄村、赵张庄村、邢堂村、后韦村、张素庄村、朱庄村、靛池葛村、河西张村、三教堂村、大南村、徐庄村、大三李村、桃园村、黑石村、薛庄村、回湾村、赵庄村、毕张村、十六堡村、北王庄村、南王庄村、鲁庄村、大王庄村、马庄村、杨庄村、焦庄村、小闫庄村、宋庄村、潘庄村、黑圪垱村、三官庙村、郭庄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6568男19035女17533家庭户户数8587家庭户总人口36568家庭户男19035家庭户女175330-14岁(总)105240-14岁男58480-14岁女467615-64岁(总)2344615-64岁男1203815-64岁女1140865岁及以上(总)259865岁及以上男114965岁及以上女1449户口本地住本地36496
经济发展
1995年农业总产值6850万元;粮食 总产17524吨,油料总产2350吨。 乡村企业有建材、化工、粮油加工、运输、建筑等,主要厂家有化工厂、砖厂、黄河仿瓷餐具厂等。1995年乡村企业总产值588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554万元,运输业产值2196 万元,建筑业产值934万元,商业及饮食业产值896万元。集市贸易活跃,陡门村农历逢单日有集,韦城村 逢双日有集;农历九月二十五一旧至二十七日有连续三天的物资交流大会。1995年全乡社会总产值12430 万元,完成工商税收22.3万元。
陡门乡35925亩耕地全部实现了井渠、机电配套,并实现了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50万公斤。至2000年,已建成堤北6000亩优质水稻种植、东部菜瓜棉间作套种、西部7000亩金银花生产三个各具特色的重点种植区。种植优质小麦豫麦34、陕优225、高优503等50000亩。2000年,该乡成立绿野有限公司,并建有金银花、日光温室培训基地,切实为农户提供技术及产、供、销等一系列服务。2000年全乡共有日光温室、大小拱棚5000余座,蔬菜与粮食立体间作面积1.5万亩,经济林800亩,有干、支、斗渠250条,机井800眼,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实现了井渠机电双配套,黄淮海综合治理也基本上得到了全面开发。
特色养殖
陡门乡生猪产销公司始建于1995年,至2000年已发展成拥有黄河良种猪场、生猪场、饲料加工厂和面粉厂等下属企业4个,固定资产达千万元,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生猪场年出栏商品猪1.2万头以上,是豫北地区最大的养猪场。1997年被省政府列为“河南省涉农企业50强”,连年被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
|
陡门乡位于永嘉东部,东邻乐清市,南连乌牛镇,西接上塘镇、沙头镇,北靠沙头镇、花坦乡,行政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全安,海拔305米,距县城21公里。全乡现有1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148个村民小组。至2006年底全乡总人口11719人,在家人口2340人,外出人口937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0.1%。上年农民人均收入2621元(扶贫监测数据为3576元,达到全国人均收入平均水平以上)。
全乡面积49.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左右。山脉承接括苍山,与雁荡山紧连。地形、地貌与雁荡山相似,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被国务院确定为楠溪江第七大风景区,在2005年景区规划调整中,并入太平岩景区,现建设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陡门景区洞多岩奇、水清山美,主要景点有龙井、莲花峰、九龙山、石镬寺、花瓶岩,虹岩寺,赤岩洞,五雷山,鲤鱼山、吊船岩、松罗洞、鸭落洞等,有紧挨的鹤巢洞和坳公坳婆岩;而最集中的是陡门村附近的溪谷群,鸭落洞群及有关古迹,以及以山溪头水库钓鱼基地为中心的休闲区、有以农家小楼、永乐山庄和五雷山为主的农家乐,等等。
同时,陡门乡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个天然氧吧、健康休闲的好去处。
陡门乡紧接县城,又地处永乐交界,区位优势明显。到永嘉县城仅仅20公里,车程为25分钟,到温州城区50来公里,一个小时以内即可到达。与乐清虹桥相距25公里。即将竣工的诸永高速公路出口离我乡只有6公里,它的建成将更进一步缩短温州市区到陡门乡的距离。
农业开发通过长期的发展,番薯枣、有机米、野菜等农产品在全县甚至全市有一定的名气。
我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特别是道路随着康庄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完成,村村通上了水泥路。 |
|
陡门乡 陡门乡位于原阳县南部,南临黄河,黄河大堤穿境,距县城22千米。辖陡东、范滩、西三李、韦城、安庄、周庄、陡西、闫辛庄、大吴庄、仁村堤、大北、曹庄、刘庄、赵张庄、邢堂、后韦、张素庄、朱庄、靛池葛、河西张、三教堂、大南、徐庄、大三李、桃园、黑石、薛庄、回湾、赵庄、毕张、十六堡、北王庄、南王庄、鲁庄、大王庄、马庄、杨庄、焦庄、小闫庄、宋庄、潘庄、黑圪垱、三官庙、郭庄44个行政村。原(阳)韦(城)公路过境。 [代码]410725211:~201陡东村 ~202范滩村 ~203西三李村 ~204韦城村 ~205安庄村 ~206周庄村 ~207陡西村 ~208闫辛庄村 ~209大吴庄村 ~210仁村堤村 ~211大北村 ~212曹庄村 ~213刘庄村 ~214赵张庄村 ~215邢堂村 ~216后韦村 ~217张素庄村 ~218朱庄村 ~219靛池葛村 ~220河西张村 ~221三教堂村 ~222大南村 ~223徐庄村 ~224大三李村 ~225桃园村 ~226黑石村 ~227薛庄村 ~228回湾村 ~229赵庄村 ~230毕张村 ~231十六堡村 ~232北王庄村 ~233南王庄村 ~234鲁庄村 ~235大王庄村 ~236马庄村 ~237杨庄村 ~238焦庄村 ~239小闫庄村 ~240宋庄村 ~241潘庄村 ~242黑圪垱村 ~243三官庙村 ~244郭庄村
[沿革]1952年建陡门乡,1955年改中心乡,1956年更名韦城乡,1958年属朱庄公社,1959年析建陡门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81.6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陡西、邢堂、大张庄南、仁村堤、东河西张、陡门东、周庄、东安庄、三教堂、张素庄、韦城、东曹庄、刘庄、西三李、大吴庄、小徐庄、范滩、老朱庄、大三李、后韦、靛池葛、大张庄北、桃园、赵张庄、阎辛庄25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郭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陡门乡管辖。
附:郭庄乡位于原阳县东南部,南临黄河,北靠黄河大堤,距县城16千米。 [沿革]1952年设郭庄乡,1959年属陡门公社,1973年建郭庄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41.8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郭庄、篦张、东宋庄、黑圪垱、黑石、鲁庄、潘庄、三官庙、薛庄、马何庄、十六堡、南王庄、回湾、杨庄、北王庄、大王庄、赵庄、焦庄、小阎庄19个行政村。 |
|
陡门乡情况简介: 陡门乡位于原阳县东南隅,东接封丘县境,隔河与开封相望,黄河大堤由北部横穿全境,交通便利。乡人民政府驻地陡门村,全乡区域面积80.73平方公里,32956口人,35925亩耕地,所辖25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188个村民小组,有回族1900人,多数集中在仁村堤村,其余为汉族,是原阳县第三大乡。该乡土地平整,土质多为沙土和两合土,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气温平均14.4摄氏度,年降水量549.9毫米,无霜期224天,适应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境内公路纵横交错、黄河大堤横穿东西连接与106国道与107国道之间,顺堤可达全国各地。目前,全乡已形成了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开通了4000门程控电话,建成了无线电话转播台,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全乡35925亩耕地,全部实现了井渠、机电配套,实现了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50万公斤,现已建成绿色食品开发基地。陡门乡农业发展:陡门乡辖25个行政村,35925亩耕地,全部实现了井渠、机电配套,并实现了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50万公斤。现已建成堤北6000亩优质水稻种植、东部菜瓜棉间作套种、西部7000亩金银花生产三个各具特色的重点种植区。种植优质小麦豫麦34、陕优225、高优503等50000亩。目前,该乡已成立绿野有限公司,并建有金银花、日光温室培训基地,切实为农户提供技术及产、供、销等一系列服务。全乡共有日光温室、大小拱棚5000余座,蔬菜与粮食立体间作面积1.5万亩,经济林800亩,有干、支、斗渠250条,机井800眼,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实现了井渠机电双配套,黄淮海综合治理也基本上得到了全面开发。该乡经济快速发展,正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出坚实的步伐。特色养殖:陡门乡生猪产销公司始建于1995年,现已发展成拥有黄河良种猪场、生猪场、饲料加工厂和面粉厂等下属企业4个,固定资产达千万元,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生猪场年出栏商品猪1.2万头以上,是目前豫北地区最大的养猪场。97年被省政府列为“河南省涉农企业50强”,连年被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
|
- : Doumen township
|
|
陡门 |
|
东坑村 | 范滩村 | 大王庄村 | 大溪村 | 薛庄村 | 大吴庄村 | 全山村 | 梅岙村 | 全安村 | 牛伦村 | 潘垟村 | 三官庙村 | 茅竹坑村 | 西林垟村 | 上庄山村 | 山溪头村 | 绍山村 | 金竹垟村 | 大南村 | 珠山村 | 北王庄村 | 安庄村 | 平坑村 | 焦庄村 | 翁山村 | 鲁庄村 | 陡门村 | 潘庄村 | 三教堂村 | 南王庄村 | 黑石村 | 十六堡村 | 毕张村 | 大三李村 | 靛池葛村 | 张素庄村 | 黑圪垱村 | 后韦村 | 仁村堤村 | 闫辛庄村 | 陡西村 | 西三李村 | 陡东村 | 河西张村 | 韦城村 | 回湾村 | 赵张庄村 | 大北村 | 小闫庄村 | 林村村 | 邢堂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