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膠州市 : 文登市 [顯示全部] > 鋪集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鋪集鎮(Puji Zhen)舊區劃名稱,屬文登市。原為鋪集鄉。1989年12月18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鄉,設立鋪集鎮。2001年4月4日,魯政函民字73號文批準撤鎮,其行政區域並入葛傢鎮。
No. 2
  鋪集鎮 鋪集鎮位於膠州市西南部。境內有朱諸公路及縣級公路鋪高、鋪陳公路。古跡有黔陬西城遺址、西皇姑庵周代墓葬。
  [沿革]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1959年改鋪集公社,1962年析出23個村建立張傢屯公社。1984年撤銷公社,分別改為鋪集鎮、張傢屯鄉(1993年改鎮)。1997年,鋪集鎮面積75.1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鋪一村、鋪二、鋪三、鋪四、鋪五、彭傢莊、河西莊、羅傢村、沙河、沙北莊、小莊、崔傢莊、中澇莊、後澇莊、南朱戈、鬆園、潭傢埠、大屯、小屯、鞏傢莊、石青溝、南竜池、陳傢莊、姜家莊、北竜池、於傢莊、前官莊、後官莊、由傢莊、邢傢嶺、河北、吳傢莊、前嶽莊、蘇傢泊、黔陬、三妹塚、范家莊、溝裏路、後嶽莊、侯傢庵、高傢莊、北張屯、楊傢莊44個村委會;張傢屯鎮面積44.9平方千米,人口2.3萬,朱諸公路橫穿鎮東西。轄張傢屯、鹿傢、孫傢、牛溝一、牛溝二、牛溝三、村傢莊、殷傢莊、逄傢溝、苗傢莊、盛傢莊、青塚泊、辛屯、東皇姑庵、西皇姑庵、團埠子、天台寺、小寺、邱傢屯、侯傢屯、苑傢屯、石空崖、鬍傢、馬傢、崔傢25個村委會。2001年2月,撤銷張傢屯鎮、鋪集鎮,設立新的鋪集鎮。2004年底,面積122平方千米,轄69個行政村,人口5.92萬人。
  [2006年代碼]370281105(69村):~200北竜池村 ~202常傢莊村 ~203陳傢莊村 ~204崔傢村 ~205崔傢莊村 ~206大屯村 ~207東皇姑庵村 ~208范家屯村 ~209范家莊村 ~210高傢莊村 ~211鞏傢莊村 ~212溝裏路村 ~213河北村 ~214河西莊村 ~215侯傢庵村 ~216後官莊村 ~217後澇莊村 ~218後嶽傢莊村 ~219侯傢屯村 ~220鬍傢村 ~221姜家莊村 ~222林傢莊村 ~223鹿傢村 ~224羅傢村 ~225馬傢村 ~226苗傢莊村 ~227南竜池村 ~228南朱戈村 ~229牛溝二村 ~230牛溝三村 ~231牛溝一村 ~232逄傢溝村 ~233彭傢莊村 ~234鋪上二村 ~235鋪上三村 ~236鋪上四村 ~237鋪上五村 ~238鋪上一村 ~239前官莊村 ~240前嶽傢莊村 ~241黔陬村 ~242青塚泊村 ~243三麥塚村 ~244沙北莊村 ~245沙河村 ~246勝傢莊村 ~247石空崖村 ~248石青溝村 ~249鬆元村 ~250蘇傢泊村 ~251孫傢村 ~252譚傢埠村 ~253天台村 ~254團埠子村 ~255吳傢莊村 ~256西皇姑庵村 ~257小寺村 ~258小屯村 ~259小莊村 ~260辛屯村 ~261刑傢嶺村 ~262楊傢莊村 ~263殷傢莊村 ~264由傢莊村 ~265於傢莊村 ~266張傢屯村 ~267北張傢屯村 ~268中澇莊村 ~269邱傢屯村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
  鋪集鎮位於膠州市西南部,地處膠州、高密、諸城三市交界中心,距三市各70華裏,素有"三七"鋪之稱。歷史悠久,商貿繁榮發達,秦漢時為黔陬郡。鋪集也因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而得名。建國初期曾是膠河縣駐地。省道朱諸路、董張路橫穿鎮中,距離青島國際機場70公裏、青島海港80公裏、黃島港口60公裏、濟青高速公路40公裏、膠濟鐵路35公裏。全鎮共轄69個行政村,1.9萬戶,6.6萬人,總面積12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9.7萬畝。小城鎮建設發展迅猛,建城區面積達3.5平方公裏,常駐人口3萬人,被列為山東省中心鎮和青島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規劃到2010年建城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裏,常駐人口8萬人。
  鋪集鎮位於北緯36°,東經119°,屬北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С,降雨量700mm、日照2573小時、地表溫度14.8°С、無霜期200天以上。土地肥沃,地質平坦,土壤多呈沙壤和棕壤性土質,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鎮內水資源豐富,膠河流經全鎮25公裏21個村莊,近年來先後投資1200多萬元,建起總蓄水量260餘萬方的澄月湖及膠河攔河工程,為鎮內工農業發展蓄積了寶貴的水資源。全鎮建有速生豐産林4.5萬畝,其中沿膠河兩岸2.4萬畝,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36%以上。農業生産發達,已實現規模化、特色化。建起了萬畝名優果園、萬畝銀杏園、萬畝黃煙園、1000畝高效農業示範園,以及萬衹種兔、千頭肉牛、千頭奶牛、千頭山羊等大型養殖場。
  鎮村工業已有近50年的發展歷史,基礎力量雄厚,已形成化工、機械、鑄造、服裝、鞋帽、木製工藝品等多個工業體係。其中,鞋帽及工藝品遠銷國際市場,機械製造以多種型號減速機為最,在國內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No. 4
  鋪集鎮位於膠州市西南部,地處膠州、高密、諸城三市交界中心,距三市各70華裏,素有"三七"鋪之稱。歷史悠久,商貿繁榮發達,秦漢時為黔陬郡。鋪集也因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而得名。建國初期曾是膠河縣駐地。省道朱諸路、董張路橫穿鎮中,距離青島國際機場70公裏、青島海港80公裏、黃島港口60公裏、濟青高速公路40公裏、膠濟鐵路35公裏。全鎮共轄69個行政村,1.9萬戶,6.6萬人,總面積12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9.7萬畝。小城鎮建設發展迅猛,建城區面積達3.5平方公裏,常駐人口3萬人,被列為山東省中心鎮和青島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規劃到2010年建城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裏,常駐人口8萬人。
  鋪集鎮位於北緯36°,東經119°,屬北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降雨量700mm、日照2573小時、地表溫度14.8℃、無霜期200天以上。土地肥沃,地質平坦,土壤多呈沙壤和棕壤性土質,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鎮內水資源豐富,膠河流經全鎮25公裏21個村莊,近年來先後投資1200多萬元,建起總蓄水量260餘萬方的澄月湖及膠河攔河工程,為鎮內工農業發展蓄積了寶貴的水資源。全鎮建有速生豐産林4.5萬畝,其中沿膠河兩岸2.4萬畝,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36%以上。農業生産發達,已實現規模化、特色化。建起了萬畝名優果園、萬畝銀杏園、萬畝黃煙園、1000畝高效農業示範園,以及萬衹種兔、千頭肉牛、千頭奶牛、千頭山羊等大型養殖場。
  鎮村工業已有近50年的發展歷史,基礎力量雄厚,已形成化工、機械、鑄造、服裝、鞋帽、木製工藝品等多個工業體係。其中,鞋帽及工藝品遠銷國際市場,機械製造以多種型號減速機為最,在國內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建置沿革
  境域 鋪集鎮位於膠州市境西南部。東與張應鎮毗鄰,南與裏岔鎮接壤,西靠諸城市辛興鎮,西北和北面分別與高密市柴溝鎮和李傢營鎮相連。南北最大縱距16公裏,東西最大橫距15公裏。全鎮總面積119.32平方公裏。
  沿革 清代屬招賢鄉,石清溝、鞏傢莊、南朱郭3個村屬高密縣。1911年(宣統三年)到民國初期屬 城區,石清溝等3個村屬高密縣。1929~1944年,屬第六區。1945年劃歸高密縣。1947年連同石清溝3個村劃入膠河縣。分屬膠河、沙河、朱郭三區。1953年劃歸膠縣,分屬第十六、十七、十八區。1955年分屬膠河、沙河區。1958年8月成立東風人民公社。1962年將原牛溝鄉23個村析出成立張傢屯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鋪集鎮。2001年2月,鋪集鎮和張傢屯鎮合併為鋪集鎮
  區劃 2002年,鋪集鎮轄鋪集、北張傢屯、高傢、侯傢庵、邢傢嶺、溝裏路、楊傢莊、常傢莊、范家莊、後嶽傢莊、河北、後官莊、石清溝、三妹塚、黔陬、前官莊、於傢莊、陳傢、前嶽傢莊、吳傢莊、北竜池、由傢莊、鞏傢莊、南竜池、蘇傢泊、姜家莊、後澇莊、小屯、彭傢莊、中澇莊、前澇莊、西大屯、譚傢埠、崔傢河、小莊、鬆園、南朱郭、沙北莊、河西莊、羅傢、沙河、張傢屯、范家屯、石空崖、侯傢屯、邱傢屯、天台寺、小寺、馬傢、鬍傢、孫傢、崔傢、鹿傢、辛屯、團埠子、東皇姑庵、牛溝、林傢屯、殷傢莊、青塚泊、逄傢溝、西皇姑庵、苗傢莊、盛傢莊64個自然村。
  69個村民委員會中鋪集分設鋪上一、鋪上二、鋪上三、鋪上四、鋪上五5個村民委員會;前澇莊、中澇莊屬於中澇莊村民委員會,駐中澇莊;牛溝分設牛溝一、牛溝二、牛溝三3個村民委員會,其它村為一村一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 截止2002年末 ,鋪集鎮總戶數為18299戶,總人口為62421人。其中,男性31448人,女性 30973人,男女性別比例為101.5:100。農業人口59319人,非農業人口 3102 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512人。人口出生率10.7‰,死亡率7.9‰,自然增長率2.9‰。全鎮人口以漢族為主,有白、滿、苗、京、傈僳等8個少數民族,共19人。
  自然條件
  地形 域內地勢總體呈盆地形態。東、北、西三面丘陵地貌,面積為64.3平方公裏,中部南部為平原,面積為55平方公裏。
  河流 域內主要河流為膠河,流域面積20平方公裏。另有竜匯河、鬍傢河二條支流,均屬季節性河流。三條河流域內總流程約25公裏。
  土壤 域內東、北、西部丘陵地帶,主要為砂土壤,土體較薄,肥力中下等,屬中低産土壤,適宜種植各種果樹、地瓜、花生。中部平原一般為窪地,為潮棕壤粘土類型,土體深厚,養分含量高,水分較好,屬高産土壤,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糧油作物。膠河沿岸衝積平原地帶為青沙質潮土類型,土層深厚,地勢平坦,水源豐富,屬高産土壤,適宜種植果樹、小麥、玉米及各種蔬菜。
  植被 域內有樹林面積5.5萬畝,約占全鎮總面積的30%,總屬華北落葉闊葉林帶,主要以白楊為主,分佈於膠河兩岸。丘間地、坡前廣植蘋果、桃、杏、山楂等。村中房前、屋後、林田路網廣植白楊、刺槐等。
  自然資源 域內丘陵區60平方公裏,丘陵平原占20平方公裏,有經濟林4.5萬畝,果園9500畝,可耕地9.8萬畝,其中蔬菜占地8000畝。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有王吳水庫,盛傢莊攔河壩、鋪集澄月湖攔河閘。馬傢村有地下水資源豐富,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礦泉水。礦産資源主要有重晶石,分佈在河北村、高傢莊一帶。少量陶土分佈在蘇傢泊一帶。
  域內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刺蝟、獾、蝙蝠、蛇、蝎子、土元、蟬、癩蛤蟆、青蛙、水蛭、黃蜂、布𠔌烏、喜鵲、傢雀、斑鳩、鵪鶉、貓頭鷹、狐狸、兔子、黃鼠狼、田鼠、猞猁等。
  域內野生植物資源主要有:枸杞子、丹參、半夏、地丁、車前子、黑醜、百合、石竹子、馬齒莧、蒼術、婆婆丁、茵陳、洋金花、艾葉、紫蘇、蛤蟆菜、酸棗、桑葉、挂簍、柞樹、臭椿、刺槐、白楊、垂柳、榆樹、國槐等。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國民經濟不斷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特別是“九五”期間,隨着農村經濟體製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各項經濟指標不斷提高,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截至2002年末,全鎮完成國內生産總值84808萬元。一、二、三産業的比重為7:3:3.5,稅收總額163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10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728元。
  “十五”期間,鋪集鎮政府繼續全面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把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抓住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各類園區經濟,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速發展經濟國際化目標,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多層次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啓動生態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加速實現城鎮生態園林化目標;不斷加強兩個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提高村民的綜合素質,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速實現社會現代化目標,把鋪集鎮建成開放意識強,投資環境好,經濟有活力的現代化小城鎮。
  農業 全鎮的農村經濟緊緊圍繞農民增收的工作目標,以市場為導嚮,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依托農業基礎比較雄厚的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經營,積極發展高新農業和科技農業,加快了傳統農業嚮現代化農業轉變的步伐。經濟林、蔬菜、果品、畜牧、黃煙等五大主要産業優勢進一步拉長,農業發展的園區化、現代化程度顯著提高。2002年,農業總産值完成35853萬元。東部高效農業示範基地已具規模;膠河沿岸的萬畝生態林郁郁葱葱、生機盎然,2002年被青島市林業局批準成立“膠河森林公園”,為青島市首個鎮級“森林公園”。
  農業機械 建市以來,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動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生産條件不斷改善,物資投入迅猛增加,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小型拖拉機、噴灌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等農用機械得到全面推廣應用。截至2002年末,全鎮農業機械總動力達57813千瓦,其中,排灌機械1347臺,農用車3850輛,農機作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蔬菜 蔬菜生産在鎮內一直占有重要位置,膠河豐富的水資源條件給沿河兩岸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蔬菜生産歷史悠久,品種豐富,以産量高、品質優、種類多而聞名。特別是1987年以來,鎮政府引導農民加大對蔬菜種植的投入,引進科技含量高的品種,進行科學種植,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02年末,全鎮蔬菜品種除大白菜、蘿蔔、西紅柿、黃瓜等傳統蔬菜品種外,相繼引進了日本西芹、以色列甜椒、櫻桃西紅柿等幾十個國外新品種,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成為本市重要的商品菜生産基地。2002年,蔬菜播種面積達8000畝,總産量達2萬多噸。
  隨着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水資源條件進一步改善,水澆面積達95%;種植模式由過去的小弓棚、塑料大棚,嚮高標準的鼕暖式塑料大棚發展。1997年,開始引導群衆在小屯村投資興建東部無公害生態農業園,建設高標準鼕暖式大棚86個,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先進生産技術的推廣應用。蔬菜種植的發展,促進了蔬菜批發市場的建立,域內有蔬菜批發市場3處,形成了産、供、銷相配套的産業鏈,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林果業 建市以來,全鎮重視林業的發展,鼓勵引導農民大力植樹造林,在膠河沿岸大面積營造生態林,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02年末,纍计植樹造林5.5萬畝。2002年,緊緊圍繞緑化工程,新增經濟生態林1.2萬畝,全鎮森林覆蓋率達36%。
  鋪集鎮土壤及自然條件適宜於北方落葉林樹的生長。截至2002年末,全鎮栽培果樹20多個品種或品係,引進的國外品種的紅富士蘋果、蜜桃等品種,形成當地名優産品。其中,沙河園藝場的蘋果獲農業部頒發的優質果品奬。鎮西部300畝果園的“朝陽坡”蜜桃已在國傢商標局註册。2002年,隨着經濟的發展,全鎮果園面積有萬畝規模,果品總産量在5萬噸以上。
  畜牧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鋪集鎮的畜牧業得到長足的發展,鼓勵農戶養殖奶牛,引進外資建起奶牛養殖基地3處。2002年,全鎮畜牧業總收入達到15466萬元。其中肉牛存欄2400頭,生豬出欄38000頭,年出欄肉雞50萬衹,存欄蛋雞15.2萬衹,肉、蛋、奶總産量達12695噸。特種養殖發展較快,2001年引進波爾山羊建設了原種繁育基地。於傢莊、鋪上三村等建起養狐廠,年存欄300餘衹。
  工業 建市以來,全鎮工業,通過經營機製改革,合理調整産品結構,加大技改投入等措施,形成了以機械、化工、橡塑、建材、鑄造等為主體的工業體係和外資、內資、私營企業齊發展的良好格局。截至2002年末,全鎮有工業企業180傢,工業總産值達到114721萬元,完成利稅7356萬元。全鎮圍繞技術改造、新産品開發等重點,不斷加大人才、技術、資金的引進和投入,加快了現有企業的規模擴張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國內貿易 隨着經濟的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為推動市場經濟的主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居民收入的增加,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外來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直接促進了國內貿易的發展,全鎮有集市6處,鋪集、張傢屯集日人流量3萬人次,山會和春節高峰集日可達10萬人。截至2002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1500戶,私營150傢,實現國傢稅金2072萬元,實現三産增加值31966萬元。
  對外開放
  鋪集鎮地理位置優越,水土資源豐富,生態資源良好,民風淳樸,為對外開放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1987年建市以來,全鎮招商引資成果顯著。截止2002年末,全鎮共引進外資項目23個,合同利用外資465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98萬美元。2002年三資企業出口創匯408萬元。纍计引進內資項目118個,合同利用內資10億元,實際利用內資6億元。截止2002年末,有美國、韓國、香港等國傢和地區的客商來該鎮投資辦廠。其中,2001年8月投資1000萬美元的美國吉森樂器有限公司已落戶投産,在鎮西部興建了吉森工業園。2001年11月占地1500畝的東部工業園破土動工,至2003年5月結束,整個園區總投資1000萬元,高標準配套地下供水及排污管道,道路全部水泥硬化,達到了“供水、排水、供電、有綫電視、電話”等“七通一平”的標準,為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打造了新的平臺。
  城鄉建設
  1988年,鋪集鎮根據規劃,基礎設施拉動,重點帶動,整體推進的思路,邀請了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傢對小城鎮進行了總體規劃,並於當年實施。對鎮駐地進行改造,拆遷舊房3000餘間,拓寬街道20000米,建成了“五縱五橫”10條道路,小城鎮初具規模。1990年和1999年,藉省道朱諸公路拓寬改造之機,瀝青硬化“三橫”“五縱”8條街道,總長8900米,加快了小城鎮嚮城市化建設的步伐。1993年,投資260萬元,投入勞動力25萬個,治理膠河,建成澄月湖一期工程,再現古膠州八景之一的“膠河澄月”景象。1996年,投資360萬元,投入勞動力49萬個,完成膠河治理二期工程,與兩岸的萬畝生態林形成“湖光林色,十裏碧波繞小城”的亮麗景觀。1998年,開工興建澄月公園,建成門球場,旱冰場、水上遊樂場、射擊場、垂釣場、兒童娛樂場、老年公寓等占地750畝的娛樂服務設施,連續4年舉辦了“膠河風景名勝區文化旅遊節”活動。先後被評為“青島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山東省生態旅遊型小城鎮建設中心鎮”、“青島市重點小城鎮建設先進鎮”。截至2002年末,全鎮69個行政村都已基本完成村莊規劃和村莊改造工程。鎮駐地,自1993年以來,通過市場化運作,多方吸納資金2.2億元,建起了二層以上樓房368幢。新建集中供熱工程,美化、亮化工程以及膠州二中學生公寓、教學樓、職公住宅樓、中心小學商業網點、汽車站、信用社營業樓等一批標志性建築。
  截至2002年末,域內有省道13公裏,縣鄉道19.8公裏,總長32.8公裏;鎮村級公路10條,總長35.4公裏。省道朱諸公路、董張公路橫穿鎮內,與鋪集至高密、鋪集至黃島等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網。
  科技 1987年建市以來,全鎮始終堅持科技興農發展戰略,把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和成果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舉措,註重工農業科技的開發應用,促進科技進步和科學技術水平整體提高。2002年,全鎮有各類科研機構6處,科技人員50餘人。工業方面建起了化工、機械研究所。農業方面,張傢屯、河北等村開發建設無公害農業示範園,推廣集種植、養殖、大棚、沼氣“四位一體”的鼕暖式蔬菜大棚;小寺、鋪上五村、張傢屯等村建立了農村標準化示範園,被確定為“青島市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引進豐元物種有限公司,人工繁育純種波爾山羊,加快了畜牧養殖的技術進步。中小學教育科技投入逐步加大,電教化教學在中小學基本普及。
  教育 1987年建市以來,全鎮加大投入加快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其中用於校捨建設500萬元,新建高標準的初中2處,職中2處,分別新建教學樓,辦公樓和教職工宿舍樓。九十年代末,為優化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水平,投資175萬元,合點學校46處。至2002年,全鎮有小學12處,初中2處。投資114萬元,加大部分設施配套和電教裝備。中小學有多媒體教室1個,微機室14個,實驗室8個,各中小學“兩機一幕”普及率達100%。2002年,全鎮在校小學生5100人,中學生3200人,中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了省定標準。有中小學教職工600名,教職工學歷達標率小學教師為100%,中學教師為98%,幼兒教育和成人教育走進全市先進行列。截止2002年末,市規範化學校2處,一類幼兒園5處。自建市以來,全鎮共輸送大中專學生7000多人,培養各種專業技術人才3618人。
  文化 全鎮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十分註重鎮村精神文明建設。截至2002年末,鎮村文化陣地建設成效顯著,建有較高檔次的文化大院10個,圖書室30個,閱覽室30個,藏書30萬册,豐富了全鎮人民精神生活。鎮文化活動中心有圖書室、閱覽室、文體活動室、臺球、乒乓球等。膠河公園建有門球場、旱冰場、娛樂廣場,有力推動了鎮村文化的健康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在膠州市組織文體演出比賽中多次獲奬,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文明鄉鎮”和“精神文明示範點”鄉鎮。
  文物古跡 鋪集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有位於鋪集鎮西皇姑庵村西南的西周墓葬遺址,曾發掘出完整的車馬坑一座(兩驂兩服西周戰車),並有殉葬骨骸一具,隨同出土的兵器有戟、戈、箭、鏃、銅、胸甲等多件。平時群衆也採集到多種文物,如:銅尊、青銅鼎、劍、方彝、爵、尊史等,有的上刻銘文“父甲”、“父已”、“舉交癸”、“婦”、“史”等,據專傢考證為西周奴隸主貴族墓地。該遺址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鎮西部三妹塚村東南部的“三妹塚”為尚存的一處漢代古墓。該塚東西長約84米,南北寬52米,高度約8米,無具體歷史記載。
  衛生 1987年以來,全鎮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衛生事業持續發展。1988年完成衛生院由東嚮西的遷移。鎮政府在鎮西部新建綜合醫院1處,建門診大樓面積1500平方米,病房300平方米,床位40個,其他建築300平方米,同年被更名為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截至2002年末,域內設有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張傢屯衛生醫院,共有職工77人,其中副高技術人員3人,中級技術人員6人;擁有床位45張,12個科室;擁有X光儀,彩色B超,心電圖、腦電圖、牙科綜合治療臺、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等較為先進的醫療設備,極大地方便了當地群衆的就醫。各村設置的醫療點80個,鄉村醫生、技術人員100餘人,69個村全部實行農村合作醫療。
  體育 全民健身活動日漸普及,常年堅持參加活動的有2萬餘人,鎮直單位建有籃球場、乒乓球室、臺球室。膠河公園有廣場、門球場、旱冰場,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體育鍛煉場所。鎮每年舉辦中小學生、職工等運動會,經常舉辦籃球賽、乒乓球賽等單項比賽。學校體育堅持普及與提高並舉,兩操兩課常抓不懈,中小學生體育達標率100%。
  人民生活 1987年以來,全鎮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電視機、電冰箱等各種高檔傢用電器基本普及,空調、小轎車已開始進入農傢。2000年被評為山東省小康鄉鎮。截至2002年末,鎮駐地建二層以上樓房368棟,全鎮人均居住面積30平方米,有綫電話用戶13000余家,電視普及率100%,有綫電視普及率50%,摩托車普及率90%。人均收入4728元。
  度。
  下轄村北竜池北張傢莊常傢莊陳傢莊崔傢崔傢莊大屯東皇姑奄范家莊范家屯高傢莊鞏傢莊溝裏路河北河西莊侯傢巷後官莊後澇莊後嶽傢莊候傢屯鬍傢姜家莊林傢溝鹿傢羅傢村馬傢苗傢莊南竜池南朱戈牛溝二村牛溝三村牛溝一村逄傢溝彭傢莊鋪上二村鋪上三村鋪上四村鋪上五村鋪上一村前官莊前嶽傢莊黔陬青塚泊三妹塚沙北莊沙河勝傢莊石空崖石青溝鬆元蘇傢泊孫傢譚傢埠天台寺村團埠子吳傢莊西皇姑庵小寺村小屯小莊辛屯邢傢嶺楊傢莊殷傢莊由傢莊於傢莊張傢屯北張傢屯中澇莊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7939男19219女18720家庭戶戶數11461家庭戶總人口(總)36457家庭戶男18311家庭戶女181460-14歲(總)74530-14歲男38740-14歲女357915-64歲(總)2646615-64歲男1353715-64歲女1292965歲及以上(總)402065歲及以上男180865歲及以上女2212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5935
英文解釋
  1. :  Puji Town
近義詞
鋪集
包含詞
回竜鋪集鎮白箬鋪集鎮社區膠州市鋪集鎮華銀小學
膠州市鋪集鎮辛屯小學膠州市鋪集鎮天台小學膠州市鋪集鎮沙河小學
膠州市鋪集鎮玩具加工廠山東省膠州市鋪集鎮黔陬小學
分類詳情
高傢莊村於傢莊村吳傢莊村范家屯村崔傢莊村
崔傢村姜家莊村馬傢村侯傢庵村林傢莊村
蘇傢泊村小屯村小莊村常傢莊村天台寺
侯傢巷鬆元村范家莊村苗傢莊村張傢屯村
由傢莊村彭傢莊村邱傢屯村鞏傢莊村殷傢莊村
勝傢莊村鬍傢村北張傢莊大屯村孫傢村
小寺村楊傢莊村沙河村羅傢村辛屯村
陳傢莊村河西莊村西皇姑庵村鋪上五村鋪上一村
前嶽傢莊村黔陬村青塚泊村三麥塚村沙北莊村
石空崖村石青溝村譚傢埠村團埠子村小寺林
刑傢嶺村中澇莊村邢傢嶺東皇姑奄候傢屯
林傢溝三妹傢後澇莊村天台村南竜池村
北竜池村前官莊村後官莊村侯傢屯村北張傢屯村
東皇姑庵村溝裏路村鋪上四村後嶽傢莊村鹿傢村
南朱戈村牛溝二村牛溝三村牛溝一村逄傢溝村
鋪上二村鋪上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