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基本概况
该镇位于温江区西部,金马河东岸,截至2008年底,金马镇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42亩;人口18143人,其中农业人口15035人,场镇居民3108人。共辖7个社区,1个行政村。该镇傍岷江支流金马河而得名。受金马河水的养育,金马人民善良、纯朴、勤劳。经过世代辛勤劳作,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具备现代化气息的城镇。
自然条件
全镇地势平坦,无山无丘,岷江支流金马河穿越而过。林木覆盖率达31.6%,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降雨量942.5毫米,全年无霜期281天。
经济状况
200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1567万元,镇级财政收入5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16元。
资源开发
金马河流域在金马镇内长达8公里,拥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河滩地资源。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金马镇建立了占地3.5平方公里的金马旅游区,逐步引进、建成了可容纳四万观众的跑马场、国际射击俱乐部、各类风情别墅等项目,成为四川省五大旅游开发区之一。1999年5月成功开发出金泉一井,据专家测试井内温泉可供开采利用100年以上,被誉为成都平原“第一泉”。金马温泉属“锶”热温泉,含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睡眠、食欲、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2001年成功引进由四川天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修建占地面积230亩的五星级大酒店——鱼凫国都温泉花园大酒店,呈现代欧陆风情,尽现雍容华贵。
区位交通
随着温江经济发展战略向东、向南的转移,以及温江至成都的快速通道——光华大道的开通,金马镇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镇政府驻地距温江城区仅3公里,距成都光华大道仅4公里,从金马到成都只需18分钟的车程;距成都国际航空港仅22公里;距318国道3公里。紧邻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内主道——蓉台大道、八线路穿越此镇,升达木业,隆兴企业等在此落户。 |
|
该镇位于舒兰市的东北部,距舒兰市53公里,西与平安镇,南与七里乡接壤,东、北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向阳镇接壤。位于北纬44°43′—44°39′,东经127°78′—127°34′,幅员面积147.99平方公里。
1910年4月(清宣统二年)设金马乡,1915年—1961年归平安镇管辖,1961年4月成立金马公社,1983年11月改为金马乡,乡政府驻地金马镇,1996年10月撤乡设镇。 |
|
基本概况
该镇位于泸西县境西北部,东接白水镇,西与旧城镇接壤,北与曲靖市师宗县相连,南接中枢镇、午街铺镇;国土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0.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全镇辖爵册、新安、山口、太平、新坝、雨龙、石缸冲7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85个合作社。2008年末,全镇耕地总面积45965亩,总户数12689户,总人口51213人,其中,农业人口49903人,占总人口的97.4%。境内居住着回、彝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3%。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6人。
自然环境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丘陵、坝子为主,较为平坦,境内最高海拔1975.4米,最低海拔1791米,是全县最大的万亩坝子;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6℃,全年无霜期达238天,年日照量1962.9小时,年均降雨量1101.3毫米;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31157人,金马的石匠和商贩在县内较为有名;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板桥河水库主干渠、金马河横贯镇境,境内地表有水库8个、小坝塘11个,年蓄水500余万立方米,地下水面积达71.3平方公里。
区位交通
该镇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豆泸公路、陆泸公路、石泸二级公路和白金公路、金碧公路、太山公路、太所公路交叉贯穿全境,形成了“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2008年,全镇实现100%行政村、99%自然村进村道路和村间道路水泥路硬化。
经济状况
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5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428元,比上年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1501.2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地方财政支出3147万元,比上年增长57.3%;全镇工业总产值3692万元,比上年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6948万元,比上年增长47.6%。全镇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达24046万元,同比增长48.49%;各项贷款余额达23554万元,同比增长37.8%。
基础设施
田间道路截至2008年,全镇共投资4779.39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3件。其中:土地整理项目1件,投资2896万元;金马灌区干支渠防渗工程1件,投资560万元;烟区水利工程9件,投资1043.39万元;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2件,投资280万元。13件工程均已在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共衬砌“三面光”沟渠26条67.41千米,新建水池20个,铺设管网11千米,农田坡改梯6103亩,改善灌溉面积28350.6亩,建成3000亩早实核桃基地和300亩水果基地各一个。
截至2008年,投资760万元,规划占地15亩的金水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18.1万元,完善集镇新区三角地小市场道路和建材市场内排水系统。位于集镇中心占地66.85亩,规划户数115户的农村居民小区进行基础工程建设;全长3000米的环乡公路已初步完成挡墙支砌等基础工程。加大“两小”出让力度,拍卖小宗地92宗10.98亩,共收取土地出让金457.16万元,单宗土地出让最高价达1783.44元/平方米。
截至2008年,全镇通过群众自筹和争取上级补助,投资100多万元硬化村间道路3条3.6公里;在土地整理项目、烟水工程项目中修村间、田间道路25条41.5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文化教育
2008年全镇共有中小学24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职业初级中学1所,村委会完小7所,村完小6所,村小6所,单师校点3个。初中教学班43 个,在校生 2307人,初中毛入学率105.73 %;小学教学班 155个,在校生 5761人,入学率 99.96 %;学前(幼儿)教学班 37个,在园(班)1290 人,入园率50.98 %。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 0.05 %,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 1.34 %。 |
|
该镇为简阳市辖镇。1935年置金马乡,1958年改宏兴公社,1962年更名金马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23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1.8万。通公路。辖金马、桤木、玉泉、海棠、方井、全胜、红坝、翻身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兼产棉花、油菜籽,特产柑橘。养殖生猪、蚕。 |
|
舒兰市辖乡。1949年置平安区,1958年并入平安公社,1961年析置金马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市境东北部。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1.7万。蛟(河)金(马)公路终点。东濒拉林河。辖金马、团结、新胜、永发、新农、友谊、万宝、长胜、五一、黎明、永兴、万福、天德、吉兴、朝阳、新华、新立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制砖、编织、油坊等厂。农业主产稻谷、玉米。 |
|
|
|
改革开放前,金马是泸西县最大的乡镇,是泸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镇,三大产业发展规模及发展水平均居全县前茅,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相对处于领先的地位.
近年来,金马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上,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队伍管理,提高办学质量,顺利通过了“普九”、“普实”验收,全镇有中学1所,职中1所,完全小学13所,在校学生达8892人,有教职工450人;文化上,各种文艺创作及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村文化生活活跃;卫生上,金马中心卫生院已经建设成为泸西最大的乡镇卫生院;“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已在全镇农村推行,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金马镇是泸西的农业大镇,金马坝子是全县最大的万亩坝子。
镇加快村间道路建设,与过境主干道相连接,构建起全镇“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从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多方筹集资金2500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60多万个,修建村间道路177条,总长达143.3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45条,105公里,砂石路面32条、383公里,使全镇100%的村委会、90%的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在2003年11月份开工的太所公路完成后,该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将覆盖全镇。 |
|
金马镇位于温江区西部,金马河东岸,北接天府街办,东连涌泉街办,南与双流县金桥镇接壤,金马河、杨柳河顺域而过。温泉大道、光华大道紧密相连,直达成都,镇域内交通四通八达。政府驻地,金马太极大道19号,距温江城区7公里。辖村(社区)8个,10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5418亩,人口19671人,其中:农业人口17496人。 |
|
金马镇位于泸西县境西北部,东接白水镇,西与旧城镇接壤,北与曲靖市师宗县相连,南接中枢镇、午街铺镇;国土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0.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全镇辖爵册、新安、山口、太平、新坝、雨龙、石缸冲7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85个合作社。2006年末,全镇耕地总面积45965亩,总户数12487户,总人口50512人,其中,农业人口48915人,占总人口的96%。境内居住着回、彝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3%。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6人。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丘陵、坝子为主,较为平坦,境内最高海拔1975.4米,最低海拔1791米,是全县最大的万亩坝子;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6℃,全年无霜期达238天,年日照量1962.9小时,年均降雨量1101.3毫米;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30860人,金马的石匠和商贩在县内较为有名;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板桥河水库主干渠、金马河横贯镇境,境内地表有水库8个、小坝塘11个,年蓄水500余万立方米,地下水面积达71.3平方公里;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豆泸公路、陆泸公路、石泸二级公路和白金公路、金碧公路、太山公路、太所公路交叉贯穿全境,形成了“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2006年,全镇实现100%行政村、99%自然村进村道路和村间道路水泥路硬化。
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2297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1878元,同比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966.3万元,同比增长12.76%;地方财政支出2044.3万元,同比增长18%。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4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06万元,同比增长35%。全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22万元,同比增长13.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7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482万元。
近年来,金马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得到了省、州、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
|
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傍岷江正流金马河而得名,受金马河水的养育,金马人民善良、纯朴、勤劳。经过世代辛勤劳作,建造了今天具有一定规模的、具备现代化气息的金马镇。全镇幅员面积22.3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5260户,总人口17728人。全镇地势平坦,无山无丘,岷江正流金马河穿越而过。林木覆盖率达31.6,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7℃,平均降雨量942.5毫米,全年无霜期281天。
金马河流域在金马镇内长达8公里,拥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河滩地资源。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金马镇建立了占地3.5平方公里的金马旅游区,逐步引进、建成了可容纳四万观众的跑马场、国际射击俱乐部、各类风情别墅等项目,成为四川省五大旅游开发区之一。1999年5月成功开发出金泉一井,据专家测试井内温泉可供开采利用100年以上,被誉为成都平原“第一泉”。金马温泉属“锶”热温泉,含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睡眠、食欲、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2001年成功引进由四川天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修建占地面积230亩的五星级大酒店——鱼凫国都温泉花园大酒店,呈现代欧陆风情,尽现雍容华贵的大酒店将笑迎四方宾客。
近年来,随着温江经济发展战略向东、向南的转移,以及温江至成都的快速通道——光华大道的开通,金马镇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镇政府驻地距温江城区仅3公里,距成都光华大道仅4公里,从金马到成都只需18分钟的车程;距成都国际航空港仅22公里;距318国道3公里。紧邻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内主道——蓉台大道、八线路已穿越此镇,升达木业,隆兴企业等已在此落户。在此投资可享受与科技园区同样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 |
|
- : Jimma Town, Jinma Town
|
|
金马乡, 金马 |
|
太平村 | 新安村 | 山口村 | 十里村 | 新坝村 | 金马村 | 全胜村 | 雨龙村 | 海棠村 | 翻身村 | 玉泉村 | 方井村 | 红坝村 | 桤木村 | 桄木村 | 牛街村 | 方旺村 | 爵册村 | 石缸冲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