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面積156.25平方千米,人口10567人。鄉政府駐辛莊,郵編050300。[區劃] 轄:辛莊、小裏岩、大裏岩、董傢莊、石甕、南要子、小峪、達柯、松樹嶺、洪河槽、涼溝橋、小切、五弓、寺掌峪、井子、小寺、欒莊、北要子、張傢刊、東西坪、焦傢堖、張莊、白土嶺、冀南溝、桃王莊、西高傢莊、鬍仁、瓦甕、大王廟、菩薩崖、曹傢莊、黑水坪、米湯崖、朱砂洞、大洛水、牛道、蘇傢嘴、李傢嘴。
辛莊鄉(Xinzhuang Xiang) 面積156.25平方千米,人口10567人。鄉政府駐辛莊,郵編050300。轄:辛莊、小裏岩、大裏岩、董傢莊、石甕、南要子、小峪、達柯、松樹嶺、洪河槽、涼溝橋、小切、五弓、寺掌峪、井子、小寺、欒莊、北要子、張傢刊、東西坪、焦傢堖、張莊、白土嶺、冀南溝、桃王莊、西高傢莊、鬍仁、瓦甕、大王廟、菩薩崖、曹傢莊、黑水坪、米湯崖、朱砂洞、大洛水、牛道、蘇傢嘴、李傢嘴。(面積人口根據“石傢莊市區劃地名網”,統計時間在2004年埃?/font>
130121205 辛莊鄉
130121205201 辛莊村
130121205202 小裏岩村
130121205203 大裏岩村
130121205204 董傢莊村
130121205205 石甕村
130121205206 南要子村
130121205207 小峪村
130121205208 達柯村
130121205209 松樹嶺村
130121205210 洪河槽村
130121205211 涼溝橋村
130121205212 小切村
130121205213 五弓村
130121205214 寺掌峪村
130121205215 井子村
130121205216 小寺村
130121205217 欒莊村
130121205218 北要子村
130121205219 張傢刊村
130121205220 東西坪村
130121205221 焦傢堖村
130121205222 張莊村
130121205223 白土嶺村
130121205224 冀南溝村
130121205225 桃王莊村
130121205226 西高傢莊村
130121205227 鬍仁村
130121205228 瓦甕村
130121205229 大王廟村
130121205230 菩薩崖村
130121205231 曹傢莊村
130121205232 黑水坪村
130121205233 米湯崖村
130121205234 朱砂洞村
130121205235 大洛水村
130121205236 牛道村
130121205237 蘇傢嘴村
130121205238 李傢嘴村 |
|
概況 辛莊鄉(Xinzhuang Xiang)位於縣城北,距縣城15.3千米。鄉政府駐西辛莊村。面積71.5平方千米,人口2.74萬人(2002年)。轄33個行政村。
代碼 131126200:~201 崔莊村 ~202 高莊村 ~203 孫莊村 ~204 李仙寨村 ~205 東三務村 ~206 孟務村 ~207 王務村 ~208 孫務村 ~209 東辛莊村 ~210 高小營村 ~211 豆寶殿村 ~212 張小麻村 ~213 萬小麻村 ~214 北官莊村 ~215 牛臥莊村 ~216 候莊村 ~217 田小麻村 ~218 廟靈村 ~219 大寒布村 ~220 魏傢院村 ~221 小寒布村 ~222 東化村 ~223 新化村 ~224 白小麻村 ~225 馬莊村 ~226 十美村 ~227 沙窩莊村 ~228 陶戶莊村 ~229 鹼場店村 ~230 前孟疃村 ~231 後孟疃村 ~232 周小麻村 ~233 西辛莊村
沿革 1958年成立辛莊公社,同年劃歸吳橋縣,1961年復屬故城縣,1983年改鄉,1996年廟靈鄉並入。1997年,面積71.5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崔莊、高莊、孫莊、李仙寨、東三務、孟務、王務、孫務、東辛莊、西辛莊、高小營、竇寶店、張小麻、萬小麻、北官莊、牛臥莊、侯莊、田小麻、廟靈莊、大寒布、魏傢院、小寒布、東化、新化、馬莊、沙窩莊、白小麻、十美村、陶戶莊、鹼場店、前孟町、後孟町、周小麻33個行政村。
鄉政府駐西辛莊村。面積71.5平方千米,人口2.74萬。轄33個行政村:西辛莊、東辛莊、東孫莊、魏傢院、前孟疃、後孟疃、高小營、萬小麻、周小麻、張小麻、田小麻、白小麻、小寒布、大寒布、牛臥莊、東三務、東高莊、北官莊、北馬莊、陶戶莊、北侯莊、沙窩莊、竇堡店、李仙寨、廟靈莊、鹼場店、孫務、崔莊、王務、孟務、東化、十美。 |
|
辛莊鄉位於河北省井陘縣西北部深山區,東臨小作鎮,南接南峪鎮,西傍山西省平定縣,北倚平山縣。距縣城37公裏,是省界、縣界的出口鄉之一。總面積161平方公裏,鄉政府設在辛莊村。耕地總面積12216畝。農業人口均為漢族,共2987戶、9808口人,到2007年年度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全鄉轄辛莊、小裏岩、大裏岩、董傢莊、石甕、南要子、小峪、達柯、松樹嶺、洪河漕、涼溝橋、小切、井子、五弓、小寺、寺掌峪、欒莊、北要子、張傢刊、東西坪、張莊、焦傢堖、冀南溝、白土嶺、桃王莊、西高傢莊、鬍仁、瓦甕、大王廟、菩薩崖、曹傢莊、黑水坪、米湯崖、牛道、大洛水、朱砂洞、蘇傢嘴、李傢嘴,共38個行政村、77個自然山莊。
[旅遊經濟興鄉] 紅色旅遊和生態旅遊同步發展。生態旅遊上以仙臺山為竜頭,與轄區的觀音山、杏子山、相公崖、豪城寨融為一體,形成天然生態風景區。現有賓館三傢,可容納300人住宿,另有12傢農傢旅店。紅色旅遊上:仙臺山唐摩崖石刻、唐陀羅尼經幢、宋元碑碣等與小裏岩百團大戰碑林、洪河漕百團大戰紀念館、米湯崖烈士紀念碑亭、黑水坪殘案遺址、菩薩崖老虎洞慘案遺址等形成井陘縣西北部最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申報縣級3個、市級2個。小裏岩百團大戰碑林被石傢莊市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井陘縣政府命名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洪河漕百團大戰紀念展室,得到各界大力支持,2002年8月21日,美穗子到洪河漕村拜祭當年救助、乳養過她的恩人,同年9月23日聶帥的女兒聶力中將到展室視察。2003年11月14日日本美穗子的女兒福山真智子和日本都城副市長板元義昭、日本都城支部支部長來住新平、議會會長福留一部為新落成的“聶帥救孤”雕像揭碑;2005年8月20日,日本都城代表團50人到洪河漕舉辦開館儀式;2006年10月29日,縣領導龐彥須等和日本都城市市長長峰誠所率友好訪問團、戰地記者沙飛的女兒王雁在洪河漕村舉行井陘—都城友好紀念館開館一周年慶典活動。近幾年共舉辦紀念活動和儀式25次,接待省內外組織和個人參觀25000多人次。
[石材産業強鄉] 利用豐富的白雲石、大理石、碳酸鈣等礦産資源,引導公路沿綫15個村建起了石材小區,形成了以棗林口為中心的大理石開採加工業,有石材開採點60傢,加工點90傢,年開採石材16萬方,加工生産板材12萬平方米。原有的白雲石廠通過擴建,帶動形成了米湯崖、北要子、等五傢白雲石粉廠,年産白雲石粉40000噸。同時,鈣製品加工産業興起,先後建起辛莊重鈣廠和欒莊重鈣廠兩大重鈣企業,並帶動輕鈣廠發展,建起了石甕輕鈣廠和南要子輕鈣廠,初步奠定兩大重鈣、兩大輕鈣並駕齊驅的格局,四個鈣廠年産鈣粉14000噸,純利潤400萬元。
[私營經濟富鄉] 全鄉共有中型以上非公有製企業15傢,2003年以來共投入資金3500萬元新上和改造企業,路邊三大加油站投資600萬元更新擴建改造、新鑽機井、晉檔達標、規範經營;投資600萬元的公路沿綫四大服務樓投入使用。文明生態村創建如火如荼:2004年該鄉開始進行文明生態村創建,同年黑水坪、南要子、辛莊、欒莊等四個村當年進行創建,黑水坪村為市級驗收村。2005年以後,繼續加大文明生態村創建力度,米湯崖、北要子等村創造條件搞創建,籌建文化廣場、村民中心、硬化主街道、緑化、美化,全鄉環境得到極大改觀,2006年正月十八,鄉舉辦了《辛莊鄉第一屆文化藝術節》,欒莊、米湯崖等18個村的文藝隊到場獻藝,文藝節推動了全鄉文化事業,各村自覺更新節目內容,增加節目品種,拉花藝術落戶大裏岩、腰鼓落戶欒莊村,米湯崖的紅臉社火表演隊擴大到30人,小品、街舞、表演唱等表演形式豐富了全鄉的文化市場。
[財政收入上臺階] 工業項目強鄉、石材加工富鄉、煤炭運銷興鄉、旅遊開發活鄉,2006年投資3000萬元新上項目16個,召開全縣項目建設觀摩會,到2006年底,全鄉社會總産值達到8614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81687萬元,工農業總産值63990萬元,工農業總收入49912萬元。其中,工業産值80688萬元、農業産值54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60元。財政收入增速一百萬元,突破313萬元, 提前40天實現激勵目標。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大調解、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2007年,保穩定、強班子、抓項目、促經濟,投資3000萬元再上項目15個,財政收入截止2007年8月底已完成到371萬元,提前4個月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年底實現400萬元已成定局。 |
|
辛莊鄉(Xinzhuang Xiang)位於故城縣縣城北,鄰靠石王公路,距縣城15.3千米。鄉政府駐西辛莊村。面積71.5平方千米,人口2.74萬人(2002年)。轄33個行政村,5850戶,2.7萬人。總耕地面積5.9萬畝,果樹面積1.4萬畝,榮有“雙秋雙麥”“花果之鄉”的美稱,是一個典型的“三農”鄉。故城縣大外環在本鄉貫穿而過,途徑1個村,全長11公裏。
代碼
代碼 131126200:~201 崔莊村 ~202 高莊村 ~203 孫莊村 ~204 李仙寨村 ~205 東三務村 ~206 孟務村 ~207 王務村 ~208 孫務村 ~209 東辛莊村 ~210 高小營村 ~211 豆寶殿村 ~212 張小麻村 ~213 萬小麻村 ~214 北官莊村 ~215 牛臥莊村 ~216 候莊村 ~217 田小麻村 ~218 廟靈村 ~219 大寒布村 ~220 魏傢院村 ~221 小寒布村 ~222 東化村 ~223 新化村 ~224 白小麻村 ~225 馬莊村 ~226 十美村 ~227 沙窩莊村 ~228 陶戶莊村 ~229 鹼場店村 ~230 前孟疃村 ~231 後孟疃村 ~232 周小麻村 ~233 西辛莊村
沿革
1958年成立辛莊公社,同年劃歸吳橋縣,1961年復屬故城縣,1983年改鄉,1996年廟靈鄉並入。1997年,面積71.5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
轄區
辛莊鄉轄崔莊、高莊、孫莊、李仙寨、東三務、孟務、王務、孫務、東辛莊、西辛莊、高小營、竇寶店、張小麻、萬小麻、北官莊、牛臥莊、侯莊、田小麻、廟靈莊、大寒布、魏傢院、小寒布、東化、新化、馬莊、沙窩莊、白小麻、十美村、陶戶莊、鹼場店、前孟町、後孟町、周小麻33個行政村。
經濟
辛莊鄉共有企業攤點265傢,其中鄉辦企業4傢,個體私營企業261傢,建省經濟小區2個,其中萬小麽經濟小區占地120畝,西辛莊經濟小區占地90畝。2003年全鄉人均純收入達到2580元。 |
|
辛莊鄉是華縣轄鄉。1957年設辛莊鄉,1962年建公社,1984年復設鄉。位於縣城西北、渭河南岸,距縣城15公裏。面積24平方公裏,人口1.4萬人。鄉村公路縱橫成網。轄辛莊、沙彌、魏三莊、太平、城裏、南吉、李傢、薛史、馬莊9個村委會。工業以棉紡、農産品加工為主。農業除主産糧棉外,蔬菜、酥梨、雜果、籠養雞已形成規模,土特産有紅棗、大蒜。 |
|
辛莊鄉代碼:410926200。2006年,轄57個村委會:後辛村、前辛村、倪莊村、鹼高村、盆堯村、南莊村、安馮莊村、李橋村、楊莊村、高莊村、董莊村、豆莊村、前鬍村、後鬍村、祁莊村、葛劉莊村、劉葛莊村、毛崗村、羅莊村、西王莊村、大王莊村、丹徐莊村、柳元村、武盛莊村、東閆樓村、西閆樓村、張橋村、馮堤口村、薑堤口村、高蘆莊村、葉莊村、曹樓村、朱李村、彭樓村、付莊村、高辛村、馬棚村、大於莊村、毛樓村、河灣村、東縧河村、西縧河村、崔樓村、吳莊村、蘇莊村、十五裏村、南徐莊村、木莊村、靳莊村、石莊村、陳莊村、崔付孟村、孟窪村、閆莊村、西辛莊村、張莊村、韓莊村。 |
|
辛莊鄉位於故城縣東北部,鄰靠石王公路,全鄉共轄33個村,5850戶,2.7萬,總耕地面積5.9萬畝,果樹面積1.4萬畝,榮有“雙秋雙麥”“花果之鄉”的美稱,是一個典型的“三農”鄉。故城縣大外環在本鄉貫穿而過,途徑1個村,全長11公裏。全鄉共有企業攤點265傢,其中鄉辦企業4傢,個體私營企業261傢,建省經濟小區2個,其中萬小麽經濟小區占地120畝,西辛莊經濟小區占地90畝。2003年全鄉人均純收入達到2580元。 |
|
辛莊鄉 辛莊鄉位於範縣西南部,距縣城25千米。東南及東面隔河與山東省鄄城縣相望,西南與濮陽縣接壤,西北靠濮城鎮,東北與北面與楊集鄉為鄰。全鄉東西寬7千米,南北長11千米,面積68.83平方千米(另有65平方千米之說),人口4.6萬人(2005年)。屬於黃河衝淤平原,地面平坦。黃河大堤從南嚮北穿過,穿越長度11.5千米,將本鄉自然分割成兩部分,即一部分是黃河灘區,一部分是背河區。其中灘區面積為21.81平方千米,背河區面積為47.02平方千米。耕地分為灘區、稻區、旱作區、油區。 [區劃]轄後辛、前辛、倪莊、鹼高、盆堯、南莊、安馮莊、李橋、楊莊、高莊、董莊、豆莊、前鬍、後鬍、祁莊、葛劉莊、劉葛莊、毛崗、羅莊、西王莊、大王莊、丹徐莊、柳元、武盛莊、東閆樓、西閆樓、張橋、馮堤口、薑堤口、高蘆莊、葉莊、曹樓、朱李、彭樓、付莊、高辛、馬棚、大於莊、毛樓、河灣、東縧河、西縧河、崔樓、吳莊、蘇莊、十五裏、南徐莊、木莊、靳莊、石莊、陳莊、崔付孟、孟窪、閆莊、西辛莊、張莊、韓莊57個行政村。
辛莊管區 主要分佈在鄉駐地東面部,10個村:毛樓、鹼高、盆堯、南莊、大王莊、李橋、後辛、前辛、安馮、倪莊
十五裏管區 主要分在鄉西南部,12個村:十五裏、木莊、陳莊、西辛、孟詿、閆莊、石莊、崔付孟、靳莊、南徐、張莊、韓莊
閆樓管區 主在分佈在鄉東北部,9個村:閆樓、武盛莊、柳園、馮堤口、張橋、曹樓、丹徐、葉莊、高蘆莊
高楊董管區 主要分佈在西北部,11個村:高莊、楊莊、董莊、薑堤口、朱李村、二合、西王莊、前鬍、後鬍、祁莊、羅莊
彭樓管區 主要分佈在西南部,14個村:彭樓、吳莊、崔樓、西縧河、東縧河、蘇莊、毛崗、劉葛、豆莊、高辛、馬棚、大於莊、付莊、河灣
[代碼]410926200:~201後辛村 ~202前辛村 ~203倪莊村 ~204鹼高村 ~205盆堯村 ~206南莊村 ~207安馮莊村 ~208李橋村 ~209楊莊村 ~210高莊村 ~211董莊村 ~212豆莊村 ~213前鬍村 ~214後鬍村 ~215祁莊村 ~216葛劉莊村 ~217劉葛莊村 ~218毛崗村 ~219羅莊村 ~220西王莊村 ~221大王莊村 ~222丹徐莊村 ~223柳元村 ~224武盛莊村 ~225東閆樓村 ~226西閆樓村 ~227張橋村 ~228馮堤口村 ~229薑堤口村 ~230高蘆莊村 ~231葉莊村 ~232曹樓村 ~233朱李村 ~234彭樓村 ~235付莊村 ~236高辛村 ~237馬棚村 ~238大於莊村 ~239毛樓村 ~240河灣村 ~241東縧河村 ~242西縧河村 ~243崔樓村 ~244吳莊村 ~245蘇莊村 ~246十五裏村 ~247南徐莊村 ~248木莊村 ~249靳莊村 ~250石莊村 ~251陳莊村 ~252崔付孟村 ~253孟窪村 ~254閆莊村 ~255西辛莊村 ~256張莊村 ~257韓莊村
[沿革]1973年由濮城公社析置辛莊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1.7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石莊、南陳莊、崔付夢、木莊、靳莊、孟窪、閻莊、西辛、南韓莊、張莊、南徐莊、十五裏鋪、付莊、彭樓、高辛、馬棚、於莊、毛樓、蘇莊、東縧河、西縧河、南吳莊、崔樓、河灣、盆堯、南吳莊、減高、前辛、後辛、倪莊、大王莊、、李橋、葛劉、祁莊、前鬍、後鬍、西王莊、辛莊、柳固、馮莊、南莊、蘇莊、楊莊、董莊、豆莊、羅莊、劉葛、毛崗、張橋、馮堤口、閻樓、薑堤口、高蘆莊、曹樓、朱李村、葉莊57個行政村。 |
|
辛莊鄉位於範縣西南部,距縣城25公裏,處於兩省(山東省、河南省)三縣(範縣、濮陽縣、鄄城縣)交界地帶,全鄉區域面積65平方公裏,56個行政村其中灘區村2個,5.2萬畝耕地,4.6萬人。
全鄉5.2萬畝耕地,分為灘區、稻區、旱作區、油區,在灘區主要發展林業經濟和林中簡作,在稻區主要種植緑色稻米,旱作區主要推廣種植高效抗旱農作物,在油區,主要依靠油氣資源大力發展工業。目前,全鄉限額以上企業有了傢。國傢3A級旅遊景區,毛樓生態旅遊區就座落在鄉域境內。2005年,全鄉國民生産總值達4億多元。人均純收入超2000元,完成招商引資3000萬元,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
|
610521200000 辛莊鄉 610521200200 南吉村 610521200201 沙彌村 610521200202 魏三莊村 610521200203 太平村 610521200204 城內村 610521200205 辛莊村 610521200206 李傢村 610521200207 薛史村 610521200208 馬莊村 610521200209 候坊村 610521200210 賈傢村 610521200211 王裏渡村 610521200212 劉傢村 610521200213 雷傢村 610521200214 姚傢村 610521200215 李傢堡村 610521200216 陳傢村 610521200217 步背後村 |
|
華縣轄鄉。1957年設辛莊鄉,1962年建公社,1984年復設鄉。位於縣城西北、渭河南岸,距縣城15公裏。面積24平方公裏,人口1.4萬。鄉村公路縱橫成網。轄辛莊、沙彌、魏三莊、太平、城裏、南吉、李傢、薛史、馬莊9個村委會。工業以棉紡、農産品加工為主。農業除主産糧棉外,蔬菜、酥梨、雜果、籠養雞已形成規模,土特産有紅棗、大蒜。 |
|
- : Xinzhuang township
- n.: Xinzhuang Xiang
|
|
辛莊 |
|
小辛莊鄉 | 北辛莊鄉 | 大辛莊鄉 | 馬辛莊鄉 | 苑傢辛莊鄉 | 香河縣金辛莊鄉衛生院 | |
|
|
太平村 | 李傢村 | 劉傢村 | 姚傢村 | 高莊村 | 董傢莊村 | 張莊村 | 馬莊村 | 馬莊村 | 辛莊村 | 曹傢莊村 | 孫莊村 | 大王莊村 | 張橋村 | 河灣村 | 靳莊村 | 石莊村 | 陳傢村 | 辛莊村 | 辛莊管區 | 崔莊村 | 蘇莊村 | 雷傢村 | 李傢堡村 | 東辛莊村 | 彭樓村 | 松樹林村 | 後辛村 | 前辛村 | 前鬍村 | 馬棚村 | 十五裏村 | 石甕村 | 小峪村 | 井子村 | 小寺村 | 大王廟村 | 北官莊村 | 魏傢院村 | 新化村 | 西辛莊村 | 倪莊村 | 李橋村 | 豆莊村 | 後鬍村 | 祁莊村 | 羅莊村 | 西王莊村 | 柳元村 | 葉莊村 | 曹樓村 | 付莊村 | 毛樓村 | 崔樓村 | 木莊村 | 閆莊村 | 西辛莊村 | 南吉村 | 賈傢村 | 城內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