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蜻蜓目[odonata]昆虫纲的一目。该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蜻蜓,体长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雄性在性成熟时,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半变态。绝大多数稚虫水生,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蜓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该目下分3亚目。①均翅亚目(zygoptera),该亚目的昆虫色常艳丽,俗称豆娘。前后翅的形状和脉序相似。翅基狭窄形成翅柄。休息时一般四翅竖立体背。稚虫体细长,腹末有3个尾鳃 ,尾鳃是呼吸器官,常呈叶片状,也有呈囊状或其他形状。该亚目下分2总科8科。②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因该亚目昆虫的特征介于均翅亚目与差翅亚目之间而得名。翅基部不呈柄状,后翅大于前翅。只有2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是古老类γτ群的孑遗后代,有活化石之称。③差翅亚目(anisoptera),该亚目昆虫俗称蜻蜓。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该亚目包括2总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见。广布中国各地。 | | 蜻蜓目[odonata]昆虫纲的一目。该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蜻蜓,体长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雄性在性成熟时,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半变态。绝大多数稚虫水生,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蜓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该目下分3亚目。①均翅亚目(zygoptera),该亚目的昆虫色常艳丽,俗称豆娘。前后翅的形状和脉序相似。翅基狭窄形成翅柄。休息时一般四翅竖立体背。稚虫体细长,腹末有3个尾鳃 ,尾鳃是呼吸器官,常呈叶片状,也有呈囊状或其他形状。该亚目下分2总科8科。②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因该亚目昆虫的特征介于均翅亚目与差翅亚目之间而得名。翅基部不呈柄状,后翅大于前翅。只有2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是古老类γτ群的孑遗后代,有活化石之称。③差翅亚目(anisoptera),该亚目昆虫俗称蜻蜓。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该亚目包括2总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见。广布中国各地。
辨认显著特征:成虫翅两对,狭长,膜质透明,休息时平伸或直立,不能折叠于背。腹部细长,尾须一节。
介绍:
2亚目,19科,约6500种,中国已知400种,估计约有600多种。中文俗称:蜻蜓、豆娘。
半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和成虫3个时期。本目昆虫较为原始,适应温暖地区环境。卵产于水面或水生植物体内。
稚虫又称水虿,常栖息于水中砂粒、泥水或水草间,取食水中的小动物,如蜉蝣及蚊类的幼虫,大型种类还能捕食蝌蚪和小鱼。老熟稚虫出水后爬到石头、植物上,常在夜间羽化。部分种类的稚虫可以食用。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在云南省的许多地方都有食用蜻蜓稚虫的习俗,常见的食用种类有红蜻、角突箭蜓、舟尾丝等3种,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 | | qingting mu
蜻蜓目
Odonata
有翅亚纲的1目。本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
形态特征 体长 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合胸构造特殊,侧板扩大,中胸上前侧片尤甚。左右两边的上前侧片在合胸背前方的背中线相遇。从侧面看,中胸侧缝上端较长的一段向后方倾斜。接连在翅突上的四翅向身体后方位移到最适于飞翔的重心,侧缝下端较短的一段与身体纵轴垂直。足接近头部,细长。飞行时,中足和后足可伸向头部前方,便于捕捉空中飞虫。停息时,足常抱附于植物枝叶上。跗节 3节。腹部圆筒形或扁形,10节。雄性在性成熟时,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
生活习性 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亚目都有产卵器,它们用产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茎叶,把卵产进植物的组织内。有的豆娘能顺着水草潜入水中产卵。
半变态。绝大多数稚虫水生,稚虫龄期一般为10~15龄,因种而异。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分类 本目下分3亚目。①均翅亚目(Zygoptera),本亚目的昆虫色常艳丽,俗称豆娘。前后翅的形状和脉 序相似。翅基狭窄形成翅柄。休息时一般四翅竖立体背。稚虫体细长,腹末有3个尾鳃,尾鳃是呼吸器官,常呈叶片状,也有呈囊状或其他形状。本亚目下分2总科8科;②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因本亚目昆虫的特征介于均翅亚目与差翅亚目之间而得名。翅基部不呈柄状,后翅大于前翅。只有2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是古老类群的孑遗后代,有活化石之称;③差翅亚目(Anisoptera),本亚目昆虫俗称蜻蜓。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本亚目包括2总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见。广布中国各地。
(赵修复) | | - lat.: odonata
| | 昆虫纲 | 水生动物 | 昆虫 | 水污染 | 动物 | 蜻蜓 | 节肢动物门 | 动物界 | 蜓科 | 蟌科 | 有翅亚纲 | 蜻科 | 生物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