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亚纲 : 鼠李目 : 真双子叶植物 : 蔷薇分支 > 葡萄科
目录
No. 1
  葡萄科
  vit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科。藤本或草本,多为攀援植物。
  茎通常合轴,有卷须,稀无卷须(火筒树属)。叶为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花序聚伞状,通常与叶对生。花小,两性或单性,常黄绿色。萼片4~5,通常不明显或有时合生呈盘状或碗状。花瓣4~5,分生,镊合状排列,有时在顶部合生,在开花时呈帽状脱落(葡萄属),或基部合生(火筒树属)。雄蕊与花瓣同数,并与之对生,着生于下位花盘的基部,分生,少有合生(火筒树属)。雌蕊由2(在火筒树属3~6)枚心皮形成,子房2(~3~6)室,每室有1~2颗胚珠。该科有12属,约7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中国有8属约110种,多数分布于秦岭以南诸省区,只有葡萄属、蛇葡萄属及爬山虎属的少数种类越过秦岭分布到华北及东北。多种植物的果实可食或供酿造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及刺葡萄等种类的叶在秋季变为红色或橙黄色,颇为美观,常栽培以作为点缀楼阁墙壁之用。白蔹、蛇葡萄、爬山虎及乌蔹莓等种类在民间供药用。火筒树属与该科其他属有明显的区别,不少学者主张将其独立成火筒树科。葡萄科花的构造与鼠李科相似,多数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此二科放在一个目中。
  葡萄科 vitaceae
  1. 火筒树属 leea van royen ex linn.
  2. 地锦属 parthenocissus planch.
  3. 俞藤属 yua c. l. li
  4. 蛇葡萄属 ampelopsis michaux
  5. 白粉藤属 cissus linn.
  6. 乌蔹莓属 cayratia juss.
  7. 崖爬藤属 tetrastigma (miq.) planch.
  8. 酸蔹藤属 ampelocissus planch.
  9. 葡萄属 vitis linn.
No. 2
  葡萄科
  Vit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科。藤本或草本,多为攀援植物。
  茎通常合轴,有卷须,稀无卷须(火筒树属)。叶为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花序聚伞状,通常与叶对生。花小,两性或单性,常黄绿色。萼片4~5,通常不明显或有时合生呈盘状或碗状。花瓣4~5,分生,镊合状排列,有时在顶部合生,在开花时呈帽状脱落(葡萄属),或基部合生(火筒树属)。雄蕊与花瓣同数,并与之对生,着生于下位花盘的基部,分生,少有合生(火筒树属)。雌蕊由2(在火筒树属3~6)枚心皮形成,子房2(~3~6)室,每室有1~2颗胚珠。该科有12属,约7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中国有8属约110种,多数分布于秦岭以南诸省区,只有葡萄属、蛇葡萄属及爬山虎属的少数种类越过秦岭分布到华北及东北。多种植物的果实可食或供酿造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及刺葡萄等种类的叶在秋季变为红色或橙黄色,颇为美观,常栽培以作为点缀楼阁墙壁之用。白蔹、蛇葡萄、爬山虎及乌蔹莓等种类在民间供药用。火筒树属与该科其他属有明显的区别,不少学者主张将其独立成火筒树科。葡萄科花的构造与鼠李科相似,多数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此二科放在一个目中。
  葡萄科 Vitaceae
  1. 火筒树属 Leea van Royen ex Linn.
  2. 地锦属 Parthenocissus Planch.
  3. 俞藤属 Yua C. L. Li
  4. 蛇葡萄属 Ampelopsis Michaux
  5. 白粉藤属 Cissus Linn.
  6. 乌蔹莓属 Cayratia Juss.
  7. 崖爬藤属 Tetrastigma (Miq.) Planch.
  8. 酸蔹藤属 Ampelocissus Planch.
  9. 葡萄属 Vitis Linn.
百科大全
  putao ke
  葡萄科
  Vit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1科。多为攀援植物,少有直立灌木或乔木。筛分子质体含有蛋白质拟晶体。茎通常合轴,有卷须,稀无卷须(火筒树属)。叶为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掌状脉和托叶。花序聚伞状,通常与叶对生。花小,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常黄绿色。萼片4~5,通常不明显或有时合生呈盘状或碗状。花瓣4~5,分生,镊合状排列,有时在顶部合生,在开花时呈帽状脱落(葡萄属),或基部合生(火筒树属)。雄蕊与花瓣同数,并与之对生,着生于下位花盘的基部,分生,少有合生(火筒树属)。花粉具3孔沟。雌蕊由2(在火筒树属3~6)枚心皮形成,子房2(~3~6)室,每室有1~2颗胚珠,花柱短或长,柱头不明显,头状或盘状,少有4裂(崖爬藤属)。果实为浆果。种子有直的胚和丰富的胚乳。染色体基数□=11~20。花有发育的花盘,通常分泌丰富的花蜜,适应昆虫传粉。本科的浆果多汁可食,鸟类吃果实后,可传播种子。
    本科有12属,约 7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其中白粉藤属有350种,酸蔹藤属有94种,火筒树属有7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崖爬藤属有9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少数分布于大洋洲,葡萄属有60种;分布于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有8属约110种,多数分布于秦岭以南诸省区,只有葡萄属、蛇葡萄属及爬山虎属的少数种类越过秦岭分布到华北及东北,此外,乌蔹莓属有 1种自华南分布到山东。多种植物的果实可食或供酿造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及刺葡萄等种类的叶在秋季变为红色或橙黄色,颇为美观,常栽培以作为点缀楼阁墙壁之用。白蔹、蛇葡萄、爬山虎及乌蔹莓等种类在民间供药用。
    葡萄 原产欧洲南部(见图葡萄),在欧洲及亚洲西南部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可能在汉朝引种。在新疆等地栽培有多数优良品种。葡萄的果实为著名果品,也可制果干、酿酒,还可供药用。
    □□ 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为木质藤本,叶掌状深裂,背面有锈色密柔毛。□□一名始见诗经,过去是江南一带的野果。
    蛇葡萄 自华南至安徽、江苏广布,为草质藤木,叶为单叶,不分裂或掌状浅裂,根和茎可供药用。“蛇葡萄”一名见于明朝朱□编著的《救荒本草》,从其所绘的图来看,叶掌状全裂,很象掌裂草葡萄。
    爬山虎 自华南至东北广布,为木质藤本,卷须短,分枝多,分枝顶端有吸盘。叶为单叶或三出复叶,秋季变为红色或橙黄色,在华中、华北等地常被栽培以点缀楼阁墙壁,根及茎可供药用。
    乌蔹莓 自华南至山东广布,为草质藤本。叶为有5枚小叶的鸟足状复叶。全草可药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为:“塍堑间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须,凡五叶,叶长而尖,有疏齿,面青背淡,七月结苞成簇,青白色,花大如栗,黄色,四出,结实大如龙葵子,生青熟紫,内有细子……。”
    火筒树属与本科其他属有明显的区别,不少学者主张将其独立成火筒树科(Leeaceae)。葡萄科花的构造与鼠李科相似,多数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此二科放在一个目中,但近年来R.F.索恩根据葡萄科的花萼不发育、雄蕊间的花盘发育、胚小、胚乳嚼烂状等特征认为葡萄科与山茱萸科有亲缘关系。
     (王文采)
    
英文解释
  1. lat.:  vitaceae
相关词
植物自然爬山虎属生物园艺中草药自然科学中药
白粉藤属花木百科草药葡萄属生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学更多结果...
分类详情
张开葡萄属张开爬山虎属张开岩爬藤属张开蛇葡萄属张开乌蔹莓属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