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乡镇概况
莲花镇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北部山区地带,南面继接集美区,西连长泰县,北邻安溪县,处于多县区交界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镇址距同安城区9公里,距厦门国际机场25公里。莲花镇地面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21.8公里,土地总面积196.4平方公里。全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面属中低山地带,东南部属低丘台地和河谷平原,耕地多分布在河谷两岸,最高峰是小坪的状元尖山,海拔1072米。
行政区划
莲花镇辖19个行政村,其中军营、淡溪、白交祠、西坑、小坪、水洋、尾林7个村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上,蔗内、内田、上陵、罗溪分布在海拔150-500米的半山腰,美埔、溪东、莲花、后埔村、窑市、云洋、云埔、沃溪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地带。莲花镇境内交通网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省道205线穿过云洋、云埔、澳溪3个村,长约15.3公里,东视线(同泰路)穿过美埔、溪东、莲花、后埔、上陵、罗溪6个村,长19公里。全镇总人口3.4万人。
气候条件
莲花镇自然与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和优越。气候条件优越。莲花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霜期短,常年平均气温20.8℃,月平均气温最高28.4℃,最低12.2℃,年日照2138.2小时,年积温7681℃,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以上(山下平原村为350天以上),适宜发展亚热带,热带气候特色的农业生产,也可以引进温带动植物供生产上利用,对农业生产综合发展十分有利。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所形成的小气候特点和海拔不同高度的温差,又特适宜发展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反季节栽培。
资源
--水资源丰富。全镇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2亿立方米,平均可利用水量1.18立方米,可以充分满足农业及二、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山区还可利用山涧溪流的自然落差发展小水电,供照明和发展企业之需。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全镇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呈立体分布,海拔950米以上分布粗骨性黄壤和少量黄壤,海拔600-950米分布黄红壤,海拔600米以下分布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粗骨性红壤;河谷两岸平原地带主要分布轻壤土、中壤土和砂壤土。土壤类型的多样化及分布状况对发展多样化生产极为有利。海拔300-800米之间,其土壤和气候特点适宜毛竹、茶叶生长,还可发展蔬菜、花卉的反季节栽培。海拔300米以下山坡地适于种植典竹、红竹、雷竹及各种果树,河谷地带适宜种植粮食、油料、蔬菜及豆科、薯竽类作物等。
--生态和旅游资源丰富。莲花镇是典型的山区镇,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有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5%以上,境内污染少,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为优越,又有万亩果园、茶园和竹林,是厦门市最理想的休闲农业开发区。莲花镇境内有享有“天然森林公园”之美誉的莲花山景区,原始次森林“金光湖”。小坪森林公园、供尼姑讲经吃斋的佛心寺、慧觉岩、安乐塔、麒麟寨、铜钵岩,还有民国时期安、同、泰三县土皇帝叶金泰的乡间别墅等,又有宋代理学名家朱熹的许多手迹题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开辟成莲花三日游。
产业
莲花的名优特农产品很多,诸如龙眼、荔枝、香蕉、柑桔、茶叶、竹笋、地瓜、槟榔芋等等。山上村的茶叶、簿皮红心地瓜干和内田柑桔、云洋绿竹笋、后埔村槟榔芋是其中之佼佼者。
旅游
2004年厦门同安莲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获国家林业局批准,这是厦门市惟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同安莲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同安区莲花镇,北与安溪县比邻,西与长泰县接壤,西南与集美区相连,总面积达3824公顷,包括莲花山、金光湖原始次森林带、小坪省级森林公园、文山龙潭峡谷瀑布群、铜钵岩热带观光果园等五大景区。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内现有景点126处,其中天象景观2处、地文景观42处、水文景观38处、生物景观24处、人文景观20处。森林公园内山石风光雄奇灵秀,群峰如林,流泉飞瀑,各具风采。此外,莲花森林公园内植被丰富,多为亚热带雨林,种类繁多,层次结构复杂。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坡应有尽有,仅金光湖就有维管束植物754种之多,还发现了恐龙时代的桫椤以及国家一级珍稀药材金线莲、灵芝草、风鼓草等。 该森林公园总面积3824平方公里,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规划建设莲花山、金光湖、小坪、文山、铜钵岩等5个景区。
莲花山景区位于莲花镇后埔村,距同安城区12公里。主峰莲花山(海拔755.2米)不时被云雾弥漫笼罩,忽隐忽现,变化万千。登峰四顾,林海浩渺,群山漫舞,峻岭交错,良田村舍一览无遗。山间树木繁多、泉涌其间,自然风光秀美。莲花湖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山腰处有千年古刹太华岩寺。开发思路:规划内容有太华圣境、莲花揽胜、湖畔闲情、丹崖浮翠4个小区。
金光湖景区 位于莲花镇内田村,距同安城区22公里。这里植被茂盛葱茏,保持着原生状态,有着闽南“西双版纳”之美誉。水景也是这个区域的一大特色。金光湖景区开发潜力较好,已有港商投资开发金光湖景区,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发思路:作为东南沿海仅存的一颗森林瑰宝,金光湖景区以金光湖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背景,体现原始森林的原始及神秘感。
小坪景区 位于同安区西北部,距同安城区16公里。这里层峦叠嶂,此起彼伏,层次分明,植物众多,溪涧回绕。开发思路:规划力求突出自然景观秀色,充分展示森林旖旎迷人的风采及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规划有科教园、休闲游乐、纪念林、竹类观赏、水上活动、茶文化6个小区。
文山景区 位于同安莲花镇云洋村。这里兼具林、泉、石、瀑之胜,目前已经修建景区游步道。开发思路:力求开发成融朴实、自然为一体,极富冒险与挑战并存的旅游景观。规划有峡谷探险、文山红叶、古寨追风3个小区。峡谷探险小区位于景区东部。文山红叶小区位于景区西部,这里植被较差,规划通过人工补植的方法进行树种调整和林分改造,种植枫香、银杏、乌桕等色叶树,以体现秋色,混交一些具较高观赏价值的常绿阔叶树。古寨追风小区位于景区南部,这里的制高点——灯火寨海拔329米,视野开阔。
铜钵岩景区 位于莲花镇云洋村。这里的前身是同安区农业局所属的南亚热带龙眼果树研究所的辖区,区内龙眼遍山。开发思路:突出田野自然风光,把景区建成集科普、休闲、游览、科研为一体的游览胜地。规划狮山风光、花果山2个小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2869男17314女15555家庭户户数8802家庭户总人口(总)31467家庭户男16196家庭户女152710-14岁(总)78300-14岁男42980-14岁女353215-64岁(总)2273515-64岁男1199715-64岁女1073865岁及以上(总)230465岁及以上男101965岁及以上女128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699 |
|
乡镇概况
莲花镇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东北部,距衢城二十七公里,云丰公路直达,东与十里丰农场、龙游县相邻,北通省城,铜山源、芝溪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有41个行政村, 34073人,是衢江区人口最多的乡镇,面积7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952 亩。
行政区划
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下辖41个行政村:莲花村、庙垅村、园里村、秧田畈村、金钩桥村、犁头山村、赵庄村、山外村、上余村、樟树山村、东山边村、大岩头村、山丰村、东湖村、五坦村、西山下村、下岱村、古楼底村、下山沿村、杜村村、董家村、涧峰村、月山村、两塘村、华垅村、大墩村、外黄村、里黄村、后黄村、缸窑头、桥东村、杨下林村、石岗山村、天井堂村、石桥头村、胜杨村、朱新村、方营村、黄家堰头村、毛桐山村、大路口村。总户数10045户,3.4万人。
产业经济
粮食、生猪、柑桔、家禽为农业四大传统支柱产业,西瓜、草莓、葡萄、花卉、苗木等农业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建材、电子、服装、蔺草加工等为工业支柱产业。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近三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外招、内动、对接”三大战略,坚持工业发展首位意识,狠抓招商引资,全镇现有各类企业30余家,累计工业投入12500余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有6家,基本形成电子、机械、制造、服装、矿石为主导的多元产业格局。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72万元,工业总产值达272万元。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25元。
现代农业欣欣向荣。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初具雏形。效益农业基地化,相继建有西瓜、葡萄、草莓、食用菌、优质稻、生猪、麻鸭、蔺草等十大基地,且皆居全区之首;绿色农业品牌化,拥有巨莲、一哥、绿红、莲凯等品牌,巨莲西瓜荣获“浙江省新秀品牌西瓜”称号,绿红象山橙荣获省柑桔博览会优质奖;产业经营组织化,相继组建了粮食、西瓜、葡萄、食用菌、农机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近千农民入社,成为现代核心农民;现代农业机械化,农田基础全面完成标准农田建设,路渠管网现代化,农田作业机收机割率达90%,在全市率先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规划建设
城镇建设大步推进。基本完成新一轮城镇规划修编测量工作。128.7公顷面积商居用地和28.6公顷面积工业用地的集镇建设框架已经拉开。以振兴街为集镇发展的主轴,商贸、文化、卫生、娱乐等各功能区定位明确。大型超市、连锁店、专买店成为集镇商贸的主流。河道净化、街道亮化、庭园绿化构成集镇的和谐环境。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取得明显效果,犁头山村被列为省级生态示范村;康庄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全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道路硬化达87公里,是全省三个康庄工程建设长远先进乡镇之一;学校布局进一步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全市农村学校领先;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丰富,“三项文明”建设成果突现,“平安莲花”成为莲花镇的第一品牌。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9798男15607女14191家庭户户数9356家庭户总人口(总)29760家庭户男15571家庭户女141890-14岁(总)58990-14岁男30370-14岁女286215-64岁(总)2112115-64岁男1118215-64岁女993965岁及以上(总)277865岁及以上男138865岁及以上女139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648 |
|
乡镇概况
莲花镇位于建德市北部,地处杭州—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东与下涯镇毗连,南与新安江镇接壤,西北与淳安县的淡竹乡、富文乡交界。建淳公路贯穿过境,距建德市新安江镇16公里,离淳安千岛湖镇36公里。06省道贯穿全境,是陆路游览千岛湖和黄山的必经之地。全镇行政总面积为87.42 平方公里,总人口11093人,辖13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是杭州市首批奔小康和新农村乡镇之一。是一个交通便捷,工业、农业、商贸业综合发展的杭州市级小康镇。
莲花镇享有“新安江后花园”的美称。全镇境内碧水青山,峰峦群叠,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该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资源,是投资办厂、开发旅游、建立休闲度假场所的理想宝地。莲花镇交通十分便利,06省道贯穿全镇,杭(杭州)千(千岛湖)高速公路沿镇而过,给莲花镇又带来了一次大的发展机遇。
建置沿革
境内有座山峰,状如莲花,故名莲花峰。地以山峰而名。1949年置莲花乡。1958年为洋溪公社莲花管理区。1960年扩大公社规模,为新安江公社莲花管理区。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以莲花管理区地置莲花公社。1983年撤社置莲花乡。1994年9月置莲花镇。1982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建成乡有线电视站,1997年与建德市有线电视台联网。1993年郭村安装自来水;至1998年,全镇各村都用上了自来水。1994~1996年,先后投入80万元,建成长700米、宽20米的莲花大街。1995年,全面开通程控电话;1996年被列为杭州市首批小康乡镇;1998年建淳公路改建工程竣工。
产业经济
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5.14亿元。工业主要以钙塑产品和纺织绣品为主,是建德市重要碳酸钙基地之一,享有“母料之乡”的美誉,该镇重点企业建德市胜利塑胶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拉丝级母料远销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莲花镇设立了占地298亩的工业集聚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有多家企业入驻,是投资创业的理想场所。农业主要以家禽、花卉苗木、茶叶、蔬菜等为主,是杭州市十大畜牧强镇之一,全镇蛋鸡存栏数达到了100万羽,占全市蛋鸡养殖总量的三分之一,产值达1400余万元,是浙江省无公害禽蛋产品基地和杭州都市农业禽蛋基地。由莲花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的铁皮石斛已试种成功,目前铁皮石斛基地已发展到30亩,累计投资达到200多万元,该基地是浙江大学试验基地之一。2003年度莲花镇荣获建德市农业经济发展一等奖。莲花镇连续两年被评为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以及杭州市首批“平安乡镇”,连续三年被评为建德市“最佳集镇”。
工业重镇
莲花镇是建德市工业重镇之一,产业布局合理,工业企业发展后劲强,碳酸钙和纺织工艺品是莲花镇两大支柱产业,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方解石和石灰石资源,工业功能区的建设更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0044男5150女4894家庭户户数3031家庭户总人口(总)10025家庭户男5134家庭户女48910-14岁(总)24120-14岁男12800-14岁女113215-64岁(总)658015-64岁男337015-64岁女321065岁及以上(总)105265岁及以上男50065岁及以上女55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715 |
|
概况
莲花镇位于九江市庐山区西南部,东临虞家河乡、威家镇,南倚庐山,西与开发区相连,北接十里街道,105国道、京九铁路、昌九公路经过本镇,境内有江西制氧机厂、五七二七厂、江西华声电器总厂、海扬纺织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和市林科所、市地震台等事业单位。
政区
现辖莲花、妙智、江西制氧机厂、八二六厂、庐山水泵厂等5个居委会,潘湾、谭畈、东城、新桥、龙门、莲花、梅山、九龙、排山、双塔、太平等1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妙智铺。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5个村(居)民小组。现全镇总面积:74.3k㎡ 人口:18871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人。现有党支部21个,党总支1个,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8个,全镇共有党员366名,其中农村党员256名。邮编:332008
产业
莲花镇近城近郊,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莲花镇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学科技、闯市场,纷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涌现出一大批特色种植、养殖专业户。莲花张记菜刀、查氏茶饼、“三元”杂交猪、“好汉坡”麻辣酱、大棚草莓等特色产品远近闻名。规划1000亩的新桥工业小区、东城工业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区位优势,是境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乐园。目前,已有九江财兴五金厂、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九江汇诚制衣有限公司、九江鑫星玻纤厂、九江东盟彩印包装厂、环球科技有限公司、九江热管锅炉厂等10家企业落户园区,年创产值1.8亿元,上缴税收600余万元,安排劳动力就业2000人。目前全镇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达35家。建筑建材、玻纤、精细加工等支柱产业正在形成。200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9.3%;完成财政收入1300万元,同比增长28.9%;引进资金1.468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3240元,同比净增360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0865男15761女15104家庭户户数8697家庭户总人口(总)30015家庭户男15240家庭户女147750-14岁(总)67980-14岁男35060-14岁女329215-64岁(总)2181115-64岁男1112815-64岁女1068365岁及以上(总)225665岁及以上男112765岁及以上女112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849 |
|
莲花镇,位于秦安县东北45公里清水河下游,地处秦安、庄浪、静宁三县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进入甘肃的第二重镇;元明清时期为“东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交汇处,有“旱码头”之美称。明代莲花镇位居全县四大镇之首,清居八大镇之首,如今除兴国镇外是乡村第一大镇。
莲花镇古名莲花城,是一座有着古老历史的文化名城。
话说“莲花”
《纲鉴易知录》中云:伏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诸,而生帝。“华胥”就是扶渠,是莲花的古称。这个地方现在甘肃省成纪,它的北面至今还有个莲花城。
《神话考古》(陆思贤著)中云:华、花一字,华胥应是远古民族或部落的女酋长。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云:太昊包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生庖牺于成纪。
可见,“华胥”有两种说法。一为伏羲之母,人名;一为伏羲之母居住的地方,地名。《中华词典》对“胥”的古义解释是:小官吏:~吏。里~(一里之长)。钞~(管抄写的小官)。又参照“‘华胥’就是扶渠,是莲花的古称。”之说,可见,“华胥”在古人的心中是花中之冠、人中之王。莲花,又名芙蓉,古称扶渠(芙蕖),是圣洁高雅之花,故有“一朵莲花一净土,一叶菩提一如来。”之言。从而可以说,不管是以“华胥”为地名,还是为人名,都是古代人们由花赋予部落酋长的崇敬之心,表现出人们的爱戴之意。
伏羲之母“居于华胥”还是她“名曰华胥”,这个无需定说,但“华胥”(莲花)象征地位之高、能力之大近乎神灵的这种意识却在古人心中日趋明显,从而在生活中逐渐成型定论。
这一点还与古代人们的生殖崇拜有关。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认为,花朵乃是女阴的象征。崇祀植物是古人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宫玉海著)中言:华夏民族的先祖都与“华”(即花)有关系……花对于华夏民族生成及信仰有密切关系。在宁夏贺兰山岩画图腾中,植物花图形只莲花一种,由花冠、花托、或花梗组成,花瓣3至5瓣,下有托叶。可见古代人们为了求得“种”的繁衍与昌盛,扩大人类自身的生产,便产生了炽热的生殖崇拜。而这种崇拜主要就是对花——莲花的崇拜。
甘肃省成纪,就是今天水市秦安县一带,人祖伏羲降生于此,这已有多种史料辨明,现在无所争议。伏羲之母“居于华胥之诸,而生帝”;《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中也言:黄帝的儿子玄嚣,即青阳氏少昊(五帝之一),其母梦大星如虹降于华诸而生;“华诸”也就是华胥之诸。可见古成纪地域中确实有以“华胥”(莲花)为名的古地名。 |
|
莲花镇位于漯河市舞阳县东北部27公里处。东与郾城县阴阳赵乡接壤,南界澧河与九街乡相望,西与北舞渡、姜店乡为邻,北隔沙河为郾城县新店乡。面积62.3平方公里。耕地52500亩。辖拐子王村、半李村、闫湾村、韩寨村、王寨村、三关庙村、长村赵村、马湾村、白庄村、玉皇庙村、沈庄村、刘益庄村、吴李村、天边杨村、小赵村、大赵村、史渡口村、弯庄村、杨桂庄村、李湾村、于庄村、兴国周村、朱寺村、包庄村、郭庄村、李寨村、薛寨村等27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193个村民小组,10310户,43000人。镇政府驻莲花镇。邮编:462400
明代,王氏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周围低,中间高,形成土圪疙,曾名圪疙王庄。后据地处沙河拐弯处而得名——拐子王。明清时期多属徐庄、唐河、西九曲保。民国初属人和区,1931年北部多属第七区,南部属第二区,1943年均属清和乡;1947年解放;1948年北部属沙北县第四区;南部属舞阳县第十一区;1949年沙北县撤销后,北部属第九区,南部属第十区;1958年设拐子王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4年更名莲花镇至今。
全镇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洼地。沙河、澧河、泥河等河流横贯东西。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占全镇土地面积的80%。大型水利工作泥河洼滞洪区,自1992年以来,开发出渔场2500多亩,藕池1800多亩,昔日废弃撂荒的沼泽地,今日荷花盛开鱼满塘。成了人们观光旅游、度假消闲、赏花垂钓的好去处。传统种植业,盛产小麦、玉米。特别是优质辣椒,广销国内各大城市,并远涉重洋销往澳大利亚。成为豫南较大的辣椒种植基地。
乡镇有企业24家。重点企业有汇通集团半李养殖基地龙头,带动周边形成年出栏20万头的生猪基地。舞莲面粉厂、机车配件厂、舞阳油画布厂、惠泓塑料厂、科美珠绣厂、玖合花业、三雄模具厂等。工业总产值1.9亿元,农业0.3亿元,人均收入1875元,粮食总产量39138吨,居全县首位。财政收入507.8万元,居民储蓄额7200万元。
集会:莲花镇、马湾、薛集每日晨集。古刹大会有:弯庄正月初七的庙会;包庄二月二的“祖师庙会”;狮子刘二月初九的“三官庙会”;胡城集二月十五的“高庙会”;弯庄二月二十八的“白衣堂烧香会”;庙西赵清名后第二天的“周公庙会”;朱寺三月三的“延寿寺烧香会”;后蔡三月十五的“汤王庙烧香会”;胡城集的“小满会”;铁佛赵入伏第一天的“佛爷打扇会”;玉皇庙元月二十四“玉皇庙火日会”;兴国周八月十七的“青龙爷会”;后蔡十月十五的“汤王庙会”。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7538男19237女18301家庭户户数10634家庭户总人口(总)37321家庭户男19060家庭户女182610-14岁(总)93720-14岁男53080-14岁女406415-64岁(总)2383015-64岁男1200915-64岁女1182165岁及以上(总)433665岁及以上男192065岁及以上女241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7235 |
|
镇情简介
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原属湖南省望城县,2008年6月湖南省省会长沙市区划调整后,与原望城县含浦镇,坪塘镇一并划入长沙市岳麓区。
该镇地处长沙市岳麓区西南边缘,东临岳麓区含浦镇,南界宁乡县道林镇、湘潭县响塘乡,西毗岳麓区雨厂坪镇,北接望城县白箬铺镇、岳麓区雷锋镇。全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5.1万人,农田30910亩,山林115394亩,水面5912亩。2004村级区划调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区划交通卫星图整后,全镇辖16个村,1个居民社区,258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3所中学,14所小学,1家县级医院,2家卫生院,原为望城县面积最大的乡镇。
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率先提出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莲花镇所在的岳麓区全部进入了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两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新型城市化是大河西先导区的必由之路。
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走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要将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走城乡共同繁荣的新路子。”
莲花镇作为长沙新城区的组成部分,不仅要加快发展速度,更要注重节约资源、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提升镇区品质。
2008年10月,岳麓区莲花镇被长沙市小城镇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批准为“城乡统筹两型社会”建设示范镇。
2009年2月16日,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提出,要将莲花一带打造成“中国最美乡村”。
岳麓区区委书记赵建强表示,在2009年,他们将继续扎实开展“两型”创建,尤其是抓好莲花“两型”示范镇建设,加快推进万亩土地综合整理、玉华山生态安置小区、莲花集镇改造等项目,高起点配套好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把莲花这个长沙市区最大的“绿肺”建设成“中国最美的乡村”。
该镇区划
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依次为:龙洞村,新桥村,中长村,金华村 龙台村,华宝村,大华村,立马村,云盖村,五丰村,军营村,桐木村 东塘村,云友村,集贤村,金凤村。莲花社区位于该镇中心地区,为镇行政中心。
交通情况
交通便利 北与319国道相接,镇内交通发达,公路密布,规划建设中的长花灰韶高级旅游公路、黄桥大道、京珠(京港澳)西线高速公路与已建成的“谢金”线、“雨九(X079)”线、“莲善(X081)”线、“坪金(X083)”线均穿镇而过,“莲善”线与“雨九”线呈十字状交叉于莲花社区,是全镇的交通主动脉。该镇村村通公路,四通八达,物畅其流。镇中心距长沙汽车西站20公里,距猴子石大桥12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35公里。
自然环境
境内群山环抱,丘岗起伏,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五峰山、虎形山、黄毛大岭等处尤为险峻秀丽。
全镇113平方公里中,森林覆盖率达54.3%以上。进入莲花镇域,只见群山环抱,山峦叠翠,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溪流清澈,水库如镜,空气清新,生态宜人。俯瞰整个长沙市区,再也找不到面积如此之大、山坡如此之高、森林如此之密、生态如此之好的区域。莲花镇是长沙市区最大的“绿肺”。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路石,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全镇共有小I型水库3座,小Ⅱ型水库5座,塘、坝星罗棋布,水资源充足。
经济情况
莲花镇于1995年由原莲花乡、五丰乡、桐木乡合并而成,由此形成了3个集镇:莲花桥集镇(镇政府驻地),五丰集镇,桐木集镇。2007年全镇财政总收入2124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7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
莲花镇目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结构内部以农、林为主,兼及牧副渔业。隆平优质杂交稻、无公害蔬菜、茶叶这三种农产品的种植业是目前莲花镇的支柱产业,此外,主要农产品还有柑桔、木材、瘦肉型生猪。
2007年1至9月全镇财税总收入1536.7万元,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2.08亿元。桐木建设、远兴机械、飞洋钻探、莲花建材、骏利实业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现全镇上下确立了科学规划谋发展,建设和谐新莲花的目标,落实对接环线、加快发展、争取城市经济辐射的做亮一点、激活一线的发展战略,打造五峰工业板块、莲花建筑建材板块、桐木省会后勤保障板块,以培育支柱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突破,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强力推进三化进程,大力改善人民生活,充分发挥和利用资源优势。
该镇拥有丰富的坯石资源,适合发展建材、坯石加工等产业;同时,该镇十分注重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适宜度假、休闲,这为该镇发展旅游、休闲类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雷锋农副产品大市场的正常运转,为该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供了更大的便,农民发展蔬菜、养殖等经济农业兴趣浓厚。这为逐步把莲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省会明珠重镇提供了保障。“十一五”期间,将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人文和资源优势,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莲花新镇,不断推进莲花新一轮快速高效发展。
科教文卫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飞速发展 莲花镇拥有3所初级中学(五丰中学,桐木中学,双枫中学),32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7420人,教职员工420人,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合格乡镇,拥有2所幼儿园,县级医院1所,镇级医院3所。 |
|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莲花镇
一、基本情况
莲花镇位于贡井区西南31公里处,北同龙潭、桥头相邻,西与五宝、南与牛尾为邻,东与农团和宜宾高升接壤,面积44.33平方公里,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315米,林木覆盖率近50%。全镇辖葛麻、黄桷、余家、杨家祠、象鼻、雷扁、白仓、沙溪、陆和、花马石、川主等11个村、共80个社,1个社区。全镇耕地面积11288亩,人口12923人(其中非农人口623人),共3823户。人口出生率为7.58‰自然增长率为1.8‰,符合政策生育率94.23%。
二、历史沿革
集市名叫莲花场,相传场中小河里半夜曾开过莲花,后建庙名莲花寺。明末,场毁于兵灾。清道光时重修,仍兴集市。清末设保。民国29年(1940年)莲花场联保改为莲花乡。解放后,仍建莲花乡。1995年,荣县撤乡建镇,设莲花镇。2005年8月,区划调整莲花镇划归贡井区管辖。镇人民政府驻莲花场。
三、旅游资源
全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一是山水。这里山清水秀,平均海拔315米,山峦起伏,层峦叠障;有1个水域面积为280亩的“红星水库”,水库周围青山环抱,库中碧波荡漾。附坝旁边山上已种植有近200株的成片观赏桃树林,梨树300余株,柑桔、橙类3000余株,果林成荫;林中建有农家乐1个,有美味可口的泉水豆花和飘香的陈年腊肉,足以让你一饱口福。碎石公路直通水库附坝,水库极具开发价值。二是竹木。全镇森林覆盖面积达30000余亩;竹海林场面积近10000亩,素有“万亩竹海”之称,所到之处,极目远眺,满眼苍翠。在与牛尾、宜宾高升接壤的雷碥村、象鼻村,集中了约5000亩的竹海。7公里长的村道公路两旁全是茂盛、清幽的竹林和树林。林中栖息着数十种鸟类。清晨和夕阳西下,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霞光万丈,直射进深幽的竹林,缕缕阳光挟带着清新的空气,足以让你忘却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使你置身大自然的怀抱,倍感轻松与惬意。
具备雏形的村道公路穿过竹海林区全境。高黎路(柏油路面)改造将大大缩短城区到莲花镇的时间。这里将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随着区委、区政府对莲花镇“发展生态农业,打造旅游品牌”的规划,“竹海”与红星水库,将被打造成新贡井的后花园——万亩竹海旅游区。
四、农业结构
全镇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油菜为主,属典型的农业镇。2005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24364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8263亩,经济作物面积3513亩,其他农作物面积2588亩;生猪出栏19965余头,肉羊出栏23400头,肉兔出栏158500只,小家禽出栏约40万只。粮食总产达7560吨,油料产量413吨,水产品产量250吨,劳务输出2500多人,创劳务收入2000余万元,农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为3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663元。
蔬菜种植初具雏形,仅沙溪村种植优质辣椒“宇航一号”(俗称“七星椒”)近200亩,白仓村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0亩,黄桷村规模养兔年产达80000只、稻田养鱼近200亩,杨家祠村各类柚子面积达105亩。
竹编是该镇的一个特色产业。全镇现有规模(8人以上从事竹编的)竹编场12个,年供应竹编制品达50万张,产值近400万元。
五、社会事业
镇内有九年制学校1所,全镇学生总人数为1190人,现有教职工65人;镇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8个;镇敬老院1个,集中供养老人14名;镇广播电视站1个,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为12%。 |
|
莲花镇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西北边境距县城45公里,东、北、西三面与本区乡镇相邻,北面与绥化、巴彦两市、县隔河相望。
全镇现有10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居民6000户,共2.5万人.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哈伊公路在境内西北部穿过,南连呼兰、哈尔滨,北通绥化、伊春,镇政府距哈伊公路公6公里,到石人、康金火车站分别是8公里和15公里,距哈绥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镇内砂石路面平整,镇、村间沙石道路纵横交错,路平沟直,道旁白杨挺立、绿柳摇曳。镇内外通讯也十分便利,程控电话通讯网络可随时获取海内外信息。全镇幅员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地势平坦。南部地区粮豆双丰,粮豆年总产量在亿斤以上,其中以玉米种植为主,年产量可达4.8万吨;北部地区水阔草盛,鱼肥稻香,畜兴禽旺,是令人神往的资源宝地。夏秋之季,千顷水面池埂相连,徽波荡漾,驱车而来的垂钓者比比皆是;万亩草原随风轻拂,花妍柳绿,蝶舞莺歌。这里不但盛产银鲫、泥鳅、田鸡等宴席上的佳品,还有大量的红柳、芦苇、草炭等待开发,畜牧业生产得天独厚,牛羊遍田野。生猪、黄牛、鸭、鹅、山绵羊生产是这里的一大优势。肉鸡、奶牛生产发展很快,畜禽产品加工潜力很大。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全镇企业产值到2005年已达到6.3亿元,占乡镇社会总产值的75%,以刨花板、兽用中药、木材削平为主的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畅销各地。近年来,乡镇企业产值、利税不断增长,各项指标每年以11%的比例迅鼓增长。位于哈伊公路72公里处的马家工业小区,占地300亩,交通便利,现已有进户企业16家。
第三产业迅速兴起,运输、劳务、建筑业等方兴未艾,旅店、美发、洗浴、照相应运而生。邮电楼、饮服楼和半封闭市场坐落在镇经济中心。
经济的振兴,促进了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规范化的镇中学,整洁的卫生院,宽阔平坦的体育场,与颇具规模的各类新厂房交相辉映,使这里平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
|
莲花镇地处望奎县的东北部,兴安山地和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上。地形以丘陵、缓坡为主,地表起伏不大,它南接海丰镇,东连东升乡,北靠海伦,西与厢白乡接壤,西南、西北分别与灯塔惠七镇毗邻,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交通中心。
资源概况
土地:土地是农业的载体,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莲花镇全镇土地面积202727亩,其中耕地面积149603亩,林地面积25154亩,牧草地面积556亩,水域面积1791亩,居民、工矿企业用地11280亩,交通用地4217亩,荒地面积9702亩。
水:莲花镇地上水域共有500亩,其中塘坝5座,面积300亩,自然沟200亩。均属季节性,每年夏季水量充沛,秋冬季节水量减少,甚至断流。莲花区域地下水为地下潜水和承压水两层,上层潜水区在15米至20米之间,便于开采,下层为承压水,深度在50-90米之间,含水层、为305米厚的中细粒砂石层,这层水水量稳定,不易受污染。
气候条件:莲花镇地处望奎县的北部低温多雨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只有1.7度,无霜期126天左右,日照时间达2,680小时,积温2,520度,生长期内积温2,450度,年降水量500mm左右。
科教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的话,莲花镇政府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全镇的共识,全镇现有一所中学、十六所小学,在校学生3,400余名,教职员工15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中学为90%,小学为100%,学生入学率小学为100%,中学为98%,毕业率100%。 |
|
乡镇概况
莲花镇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部,东毗钟山县,南邻平乐县同安镇,西接平乐县二塘镇,北接本县平安乡,距县城14公里,辖2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14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5.4万人。镇域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69亩,水果总面积7万亩,其中月柿5万亩,建立莲塘岭万亩无公害月柿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2003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3万元,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80.6万元,人均纯收入1864元。该镇是恭城县最大的水果和农产品集散地,享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
地理位置
莲花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境内蕴藏大量的钛、铁、铅、锌、锡、大理石、花岗岩等矿石,其中以大理石、花岗岩为最著名,花岗岩总储量25亿立方米,主要有红、灰两种,红色名为“莲花红”,可与“岑溪红”相媲美。
旅游资源
该镇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古色、古香的朗山民居,山清水秀的兰洞天池和传统民族旅游。还有以“赏果园风光,品瑶乡风情”为主题,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红岩新村已初具规模。首届恭城瑶族自治县月柿节开幕式——走进中国月柿之乡大型文艺演出在红岩生态旅游新村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基层组织
莲花镇党委下辖3个党总支,42个党支部,13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86人,其中农村党员1079名,占74.6%。每个村都建有党校,各自然村建有党员电教中心户。每年村党支部以党校和党员电教中心户为阵地,依托电化教育、宽带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党员进行科技培训,党员培训面达90%以上,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掌握了1—2门科技致富技术。他们在自身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51352男27317女24035家庭户户数13030家庭户总人口(总)51236家庭户男27212家庭户女240240-14岁(总)107110-14岁男56540-14岁女505715-64岁(总)3676415-64岁男1982715-64岁女1693765岁及以上(总)387765岁及以上男183665岁及以上女204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0870 |
|
莲花镇位于鼎湖区东部,与四会市接壤,距广州60公里,到端州区35公里,是东面进入肇庆市城区的第一站,是肇庆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卫星城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居)委会, 总人口2.5万人。该镇投资环境优越,321国道、三茂铁路从城镇腹地穿越而过,有新建的11万伏输变电站和日供水2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
莲花镇有可耕地面积32556亩,盛产肇实、塘鱼、黑鬃鹅、鲜鸡蛋、果蔬、无公害优质大米等,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一是发展大农场大基地为主导的温氐奶牛场、金源万头猪场、红龙果场、蔬菜基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1000多亩,以奶牛场为中心发展玉米、甘蔗饲料基地;二是发展综合性的效益型基地 ,实行立体化养殖,同时发展路网商贸经济,带动全镇商品经济。
莲花镇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诚招商,共同发展”的宗旨,调配使用好自有资金的同时,积极引资发展工业。镇内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规模企业,有肇庆市最大的投资20多亿元的外商独资企业永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有占地1300多亩、年饲养量3000头奶牛的温氏奶牛场院和台商投资800多万元的大桐林业有限公司等。集旅游观光、饮食娱乐于一体的颇具特色的“依坑美食街”驰名西江流域。
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是经国家环保局和省环保局批准,集中处理和利用第七类固体废物及其他废物的定点产业化园区。园区具有高起点开发、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建设、高品位运营的特点,园区规划总面积约5200亩。已有多家大型的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入园投资。
莲花镇城发展以“镇级架构、县级规模”为目标,中心城区从2平方公里起步,延伸至12平方公里,使城区真正成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完善街道硬底化、321国道的扩建、路灯的安装等,以及投入40多万元建设镇文化广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7155男13402女13753家庭户户数6791家庭户总人口(总)23650家庭户男11889家庭户女117610-14岁(总)75010-14岁男41000-14岁女340115-64岁(总)1767315-64岁男856715-64岁女910665岁及以上(总)198165岁及以上男73565岁及以上女124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1375 |
|
位于开原市东北部,东经124°05′至东经124°24′,北纬42°32′至北纬42°34′之间。东南北三面分别与吉林省梨树县、辽宁省西丰县和昌图县为邻,西与开原市威远堡镇接界。莲花地处丘陵区,属长白山余脉哈达岭,居民多住在两个山系之间狭长的沟谷,贯穿沟谷的是著名的叶赫河。区域面积1.73万公顷,境内70%为山地,约1.2万公顷,耕地只占20%,约为0.35万公顷。全镇下辖10个行政村,17000口人,满族人口占68%,是一个满族聚居的镇。二杨线和东德线两条县级公路在镇内十字型交叉,构成了全镇公路的主框架,另有多条村路与之相通,交通便捷。
莲花镇历史悠久,糖坊北山遗址面积大约5000多平方米,地面多有石器和陶器残片。陶片为夹砂陶,遗址中采集到鬲足、豆把、器底、器耳、口沿等。根据这些遗物初步判定,遗址属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时期。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莲花就有人类居住。
到了明代,莲花地方空前繁荣,明政府修筑的万里长城从莲花通过,重要关口镇北关就在莲花境内,它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等进入北京朝贡的交通要道,目前遗址尚存。明朝还在这里开设关市,与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并将开市、停市做为控制胁持各族的手段。当时的莲花地方被称为棉花街,《奉天通志》“镇北关”条记载“此地市易当以棉花为大宗,以应东北夷人之需要,故以‘棉花’名传。”棉花街后有一莲花泡,一到夏日,莲花盛开,成为当地的一大美景,又加上棉花与莲花谐音,因此后来将“棉花街”改称莲花街,莲花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开设北京经奉天(沈阳)到船厂(吉林市)的大驿道,在棉花街设一驿站,称蒙古和罗站。康熙皇帝两次东巡都从莲花经过,并留下了茶棚、欢喜岭等地名和优美的传说。
莲花镇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短促,春季温暖干旱,秋季天高气爽。降雨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样的气候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高梁、大豆等;水果主要有山楂、苹果、梨、杏等;野生植物资源有柞树、椴树、杨树、猕猴桃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雉鸡、野兔、松鼠等;矿产资源有花岗岩、石灰石、铁矿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莲花镇名人:赵本山,1958年生于铁岭开原县莲花乡石嘴村,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
赵本山6岁时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肓人张志,一举成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
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戏曲电视剧《双叩门》、《过了这个村》、《摘幌》等剧,获过许多国家、省级奖励。
1987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春节晚会上,小品《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均获一、二等奖。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98国家级“华表奖”,并获优秀男主角奖;为繁荣发展艺术,他创办了“本山艺术公司”。2002年春,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播放时,收视率空前,许多城市万街空巷。2002年9月5日——10日以赵本山名字命名的“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会同中国铁岭首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在铁岭举行,社会好评如潮。
现为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
凭借其扎实的舞台表演功底,赵本山屡次登上大银幕,其中最受注目的当属张艺谋的《幸福时光》以及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近几年除了在晚会小品节目及一系列喜剧题材电视剧中出现外,2006年老赵还出演了张扬的《落叶归根》,表现颇受影迷肯定。 |
|
莲花镇辖:双石、城墙、大华、立新、天星、桐木、新台、丰塘、古塘、新南、长松、永久、大洞、新荷、龙云、天台、龙洞、宝粮、莲花、华林、金桥、金凤、天龙、军营、联湖、东团、联丰、丁塘、金亭、湖田、高桥、新华、云坪、云友、五丰、上龙36个村委会。 |
|
莲花镇 辖9个村委会:江西村、柳树村、莲花村、东河村、东兴村、字砬子村、新富村、大发村、新民村。
231025108 莲花镇
231025108201 江西村
231025108202 柳树村
231025108203 莲花村
231025108204 东河村
231025108205 东柳村
231025108206 字砬子村
231025108207 新富村
231025108208 大发村
231025108209 新民村 |
|
镇政府驻孤榆树,人口1.7万人,面积169.42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孤榆树、青石、东屯、东北、糖坊、新房子、水泉、石龙、王家、莲花、砚台、茶棚、保安。 |
|
位于呼兰区西北边境,距区城45千米,东、南、西三面与本区乡镇相邻,北面与绥化、巴彦两市、区隔河相望。全镇现有10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居民6000户、共2.5万人口。
230111110 莲花镇
230111110200 马家村
230111110201 蟠龙村
230111110202 孤榆村
230111110203 兴业村
230111110204 井沿村
230111110205 老哈村
230111110206 永安村
230111110207 莲花村
230111110208 梁家村
230111110209 大东村 |
|
231221104 莲花镇 231221104200 宽四村
231221104201 宽五东村
231221104202 宽五西村
231221104203 信五村
231221104204 信六村
231221104205 厢白后头村
231221104206 厢黄前二村
231221104207 厢黄后三村
231221104208 厢黄后二村 |
|
镇政府驻莲花路10号。面积158平方千米,人口5.61万。邮编311618。辖1个居民区、13个行政村:莲花;郭村、林茶、里芳、徐家、江珠、齐平、胜利、郑家、樟村、洋溪岭、薛上、昴畈、桑园。 |
|
镇政府驻莲花村。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4.57万人。邮编324019。辖41个行政村:莲花、涧峰、董家、两塘、月山、大墩、华垄、大岩头、杜村、五坦、下山沿、西山下、庙垄、东山边、下岱、秧田畈、樟树山、赵庄、上余、古楼底、山外、犁头山、金钩桥、园里、后黄、大路口、缸窑头、毛桐山、桥东、里黄、外黄、黄家堰头、杨下林、石岗山、方营、东湖、朱新、胜杨、山丰、天井堂、石桥头。 |
|
莲花镇位于建德市北部,与淳安县接壤。全镇总面积87.4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总人口11044人。2004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落实镇党委提出的“工业富镇、旅游兴镇、教育强镇、发展城镇”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408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工业总产值61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农业总产值89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民人均收入5984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45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万元。荣获杭州市农村经济“十佳”乡镇、杭州市教育强镇、杭州市文明乡镇、建德市农业经济发展二等奖乡镇,连续四年被评为建德市“最佳集镇”等荣誉称号。
全镇效益农业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田种植结构调整面积6177亩,建立了蔬菜、花卉、苗木、吊瓜、粉葛、板监根、铁皮石斛等农业示范基地,其中“大坞山”牌吊瓜、“小香”牌铁皮石斛,“喜哆哆”牌禽蛋,里芳牌“紫多满茶”等特色农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形成了莲花镇独特的产业格局。全镇蛋鸡养殖近百万羽,禽蛋产值占全镇农业产值的50%以上。绿化造林1881亩,完成山林流转2480亩,发展毛竹、山核桃、香榧种植近2000亩、努力打造莲花农民的“生态绿色银行”。2004年荣获杭州市农村经济“十佳”乡镇。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实现工业总产值61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0617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916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4.3%;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23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万美金。形成了以碳酸钙产品、绣品、化工、电子、塑料制品等6大行业70多个产品的工业产业布局。 |
|
莲花镇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东北部,距衢城二十七公里,云丰公路直达,东与十里丰农场、龙游县相邻,北通省城,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有41个行政村, |
|
莲花镇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西北边境,距县城45公里,东、北、西三面与本区乡镇相邻,北面与绥化、巴彦两市、县隔河相望。
全镇现有10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居民6000户,共2.5万人。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哈伊公路在境内西北部穿过,南连呼兰、哈尔滨,北通绥化、伊春。镇政府距哈伊公路公6公里,到石人、康金火车站分别是8公里和15公里,距哈绥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镇内砂石路面平整,镇、村间沙石道路纵横交错,路平沟直,道旁白杨挺立、绿柳摇曳。镇内外通讯也十分便利,程控电话通讯网络可随时获取海内外信息。全镇幅员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地势平坦。南部地区粮豆双丰,粮豆年总产量在亿斤以上,其中以玉米种植为主,年产量可达4.8万吨;北部地区水阔草盛,鱼肥稻香,畜兴禽旺,是令人神往的资源宝地。夏秋之季,千顷水面池埂相连,徽波荡漾,驱车而来的垂钓者比比皆是;万亩草原随风轻拂,花妍柳绿,蝶舞莺歌。这里不但盛产银鲫、泥鳅、田鸡等宴席上的佳品,还有大量的红柳、芦苇、草炭等待开发,畜牧业生产得天独厚,牛羊遍田野。生猪、黄牛、鸭、鹅、山绵羊生产是这里的一大优势。肉鸡、奶牛生产发展很快,畜禽产品加工潜力很大。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全镇企业产值到2005年已达到6.3亿元,占乡镇社会总产值的75%,以刨花板、兽用中药、木材削平为主的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畅销各地。近年来,乡镇企业产值、利税不断增长,各项指标每年以11%的比例迅鼓增长。位于哈伊公路72公里处的马家工业小区,占地300亩,交通便利,现已有进户企业16家。
第三产业迅速兴起,运输、劳务、建筑业等方兴未艾,旅店、美发、洗浴、照相应运而生。邮电楼、饮服楼和半封闭市场坐落在镇经济中心。
经济的振兴,促进了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规范化的镇中学,整洁的卫生院,宽阔平坦的体育场,与颇具规模的各类新厂房交相辉映,使这里平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莲花——这处古老而清新的热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姿吸引着各地的有识之士,将梦幻变为现实,可以确信,映日莲花一定会更加美好。 |
|
莲花镇,位于开原市东北部,东经124°05′至东经124°24′,北纬42°32′至北纬42°34′之间。东南北三面分别与吉林省梨树县、辽宁省西丰县和昌图县为邻,西与开原市威远堡镇接界。莲花地处丘陵区,属长白山余脉哈达岭,居民多住在两个山系之间狭长的沟谷,贯穿沟谷的是著名的叶赫河。区域面积1.73万公顷,境内70%为山地,约1.2万公顷,耕地只占20%,约为0.35万公顷。全镇下辖10个行政村,17000口人,满族人口占68%,是一个满族聚居的镇。二杨线和东德线两条县级公路在镇内十字型交叉,构成了全镇公路的主框架,另有多条村路与之相通,交通便捷。莲花镇历史悠久,糖坊北山遗址面积大约5000多平方米,地面多有石器和陶器残片。陶片为夹砂陶,遗址中采集到鬲足、豆把、器底、器耳、口沿等。根据这些遗物初步判定,遗址属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时期。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莲花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明代,莲花地方空前繁荣,明政府修筑的万里长城从莲花通过,重要关口镇北关就在莲花境内,它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等进入北京朝贡的交通要道,目前遗址尚存。明朝还在这里开设关市,与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并将开市、停市做为控制胁持各族的手段。当时的莲花地方被称为棉花街,《奉天通志》“镇北关”条记载“此地市易当以棉花为大宗,以应东北夷人之需要,故以‘棉花’名传。”棉花街后有一莲花泡,一到夏日,莲花盛开,成为当地的一大美景,又加上棉花与莲花谐音,因此后来将“棉花街”改称莲花街,莲花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开设北京经奉天(沈阳)到船厂(吉林市)的大驿道,在棉花街设一驿站,称蒙古和罗站。康熙皇帝两次东巡都从莲花经过,并留下了茶棚、欢喜岭等地名和优美的传说。莲花镇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短促,春季温暖干旱,秋季天高气爽。降雨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样的气候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高梁、大豆等;水果主要有山楂、苹果、梨、杏等;野生植物资源有柞树、椴树、杨树、猕猴桃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雉鸡、野兔、松鼠等;矿产资源有花岗岩、石灰石、铁矿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
莲花镇 莲花镇位于同安区西北部。面积196.4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6102人(2004年)。辖莲花、后埔、蔗内、内田、上陵、军营、淡溪、白交祠、西坑、罗溪、尾林、水洋、小坪、澳溪、云浦、云洋、窑市、溪东、美埔19个行政村。东(头埔)枧(头)公路过境。境内有金光湖原始次森林。 [代码]350212105:~201莲花村 ~202后埔村村 ~203蔗内村 ~204内田村 ~205上陵村 ~206军营村 ~207淡溪村 ~208白交祠村 ~209西坑村 ~210罗溪村 ~211尾林村 ~212水洋村 ~213小坪村 ~214澳溪村 ~215云埔村 ~216云洋村 ~217窑市村 ~218溪东村 ~219美埔村 (旧代码还有:~501祥溪农场 ~502大溪农场 ~503圳上茶场 ~504小坪林业实验场)
[沿革]1959年建莲花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1997年,面积196.4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莲花、后埔、蔗内、内田、上陵、军营、淡溪、白交祠、西坑、罗溪、尾林、水洋、小坪、澳溪、云埔、云洋、窑市、溪东、美埔19个村委会。 |
|
莲花镇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西北部,东邻同安区汀溪镇,南通集美区,西接漳州长泰县,北连泉州安溪县,是西北部进入厦门经济特区的绿色北大门。辖区面积196.4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辖有19个行政村。全镇拥有山地20.6万亩,耕地2.8万亩。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96亿元,财政总收入1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8元。
莲花山风景名胜区、金光湖生态旅游区、达嘉野山谷、文山龙潭峡谷、铜钵岩亚热带观光果园等五大景区、126个景点整合为厦门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达3846公顷。镇党委、政府把旅游开发作为中远期发展经济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编印宣传挂历、邮政明信片、制作宣传亭以及各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森林公园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茶、果、菜、花、药等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进一步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做强做大农业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莲花镇是厦门市茶叶生产基地。茶叶是莲花镇山上七个村和半山两个行政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约占收入的70%。品种主要有铁观音、本山、毛蟹、奇兰、黄旦等。种植面积约11500亩,年产量2875吨。近几年积极引导茶农和经销商在茶叶品种、深加工、包装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茶叶品味和档次,多次举办赛茶会,茶叶主要销售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日本等地。莲花镇同时也是果、竹、林、药的重要生产基地。 |
|
莲花镇 莲花镇位于庐山区中西部。面积74.3k㎡,人口18871人。辖莲花集镇、华声厂、江氧厂、妙智、庐山水泵厂、五七二七厂6个社区,莲花、潘湾、谭畈、东城、新桥、龙门、太平7个村。镇政府驻妙智铺,距区政府4千米。105国道和昌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古迹有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墓、佛教圣地莲花洞、铁佛寺、竹泉山庄、北宋华丰桥、道教圣地太平宫。 [邮编]332008 [代码]360402103:~001莲花集镇社区 ~002华声厂社区 ~003江氧厂社区 ~004妙智社区 ~005庐山水泵厂社区 ~006五七二七厂社区 ~200莲花村 ~201潘湾村 ~202谭畈村 ~203东城村 ~204新桥村 ~205龙门村 ~206太平村 ~570庐山莲花镇莲花林场
[沿革]1951年属九江县第二、七区,1955年设莲花乡,1957年划属庐山,1958年成立莲花公社,1967年改名红旗公社,1968年划属九江市,1970年又划属庐山管理局,1980年复置莲花公社,1984年建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潘湾、谭畈、东城、新桥、龙门、妙智、莲花、梅山、九龙、排山、双塔、太平宫12个行政村。?年,辖莲花、妙智、江西制氧机厂、八二六厂、庐山水泵厂等5个居委会,潘湾、谭畈、东城、新桥、龙门、莲花、梅山、九龙、排山、双塔、太平等11个行政村。 |
|
莲花镇位于九江市庐山区西南部,东临虞家河乡、威家镇,南倚庐山,西与开发区相连,北接十里街道,105国道、京九铁路、昌九公路经过本镇,境内有江西制氧机厂、五七二七厂、江西华声电器总厂、海扬纺织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和市林科所、市地震台等事业单位。现全镇农业人口1.1万人,总面积42平方公里。现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5个村(居)民小组。现有党支部21个,党总支1个,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8个,全镇共有党员366名,其中农村党员256名。
莲花镇近城近郊,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莲花镇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学科技、闯市场,纷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涌现出一大批特色种植、养殖专业户。莲花张记菜刀、查氏茶饼、“三元”杂交猪、“好汉坡”麻辣酱、大棚草莓等特色产品远近闻名。规划1000亩的新桥工业小区、东城工业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区位优势,是境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乐园。目前,已有九江财兴五金厂、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九江汇诚制衣有限公司、九江鑫星玻纤厂、九江东盟彩印包装厂、环球科技有限公司、九江热管锅炉厂等10家企业落户园区,年创产值1.8亿元,上缴税收600余万元,安排劳动力就业2000人。目前全镇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达35家。建筑建材、玻纤、精细加工等支柱产业正在形成。200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9.3%;完成财政收入1300万元,同比增长28.9%;引进资金1.468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3240元,同比净增360元。 |
|
莲花镇 莲花镇位于舞阳县东北部。辖拐子王、半李、闫湾、韩寨、王寨、三关庙、长村赵、马湾、白庄、玉皇庙、沈庄、刘益庄、吴李、天边杨、小赵、大赵、史渡口、弯庄、杨桂庄、李湾、于庄、兴国周、朱寺、包庄、郭庄、李寨、薛寨27个行政村。古迹有春秋时期胡国故城遗址。 [代码]411121103:~201拐子王村 ~202半李村 ~203闫湾村 ~204韩寨村 ~205王寨村 ~206三关庙村 ~207长村赵村 ~208马湾村 ~209白庄村 ~210玉皇庙村 ~211沈庄村 ~212刘益庄村 ~213吴李村 ~214天边杨村 ~215小赵村 ~216大赵村 ~217史渡口村 ~218弯庄村 ~219杨桂庄村 ~220李湾村 ~221于庄村 ~222兴国周村 ~223朱寺村 ~224包庄村 ~225郭庄村 ~226李寨村 ~227薛寨村
[沿革]1958年建拐子王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更名莲花镇。1997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拐子王、薛寨、李寨、郭庄、包庄、朱寺、兴国周、于庄、杨桂庄、弯庄、史渡口、大赵、小赵、阎湾、韩寨、王寨、三官庙、长村赵、白庄、天边杨、吴李、刘益庄、玉皇庙、沈庄、李湾、马湾、半李27个行政村。 |
|
莲花镇地处望城县西南边缘,东临含浦镇,南界宁乡道林镇,西毗雨厂坪镇,北接白箬铺镇、雷锋镇。全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5.1万,农田30910亩,山林115394亩,水面5912亩。村级区划调整后,全镇辖16个村,1个居民社区,258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3所中学,14所小学,1家县级医院,2家卫生院,属望城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群山环抱,丘岗起伏,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五峰山、虎形山、黄毛大岭等处尤为险峻秀丽。全镇公路呈十字形交汇于莲花桥,是我县出入湘潭、宁乡的西南重要通道,四通八达,物畅其流,镇中心距长沙汽车西站20公里,距猴子石大桥12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35公里。“十五”期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由9.7亿元增加到13.8亿元,净增4.1亿元,年均增长8.4%,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由1.73亿元增加到2.33亿元,净增0.6亿元,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89元增加到2969元,年均增长11.4%。桐木建设、兴隆山庄、飞洋钻探、远兴机械、中洲建材、方圆鬃刷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现全镇上下确立了“对接高教园区、加快发展步伐”的整体思路,打造五峰工业板块、莲花建筑建材板块、桐木省会后勤保障板块,充分发挥人文和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学规划谋发展,建设和谐新莲花”为目标,落实“对接环线、加快发展、争取城市经济辐射”的“做亮一点、激活一线”的发展战略,以培育支柱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突破,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强力推进“三化”进程,大力改善人民生活,逐步把莲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省会明珠重镇,不断推进莲花新一轮快速高效发展。 |
|
莲花镇位于鼎湖区东部,与四会市接镶,距广州60公里,到端州区35公里,是东面进入肇庆市城区的第一站,是肇庆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卫星城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 |
|
莲花镇位于鼎湖区东部,与四会市接镶,距广州60公里,到端州区35公里,是东面进入肇庆市城区的第一站,是肇庆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卫星城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居)委会, 总人口2.5万人。该镇投资环境优越,321国道、三茂铁路从城镇腹地穿越而过,有新建的11万伏输变电站和日供水2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
莲花镇有可耕地面积32556亩,盛产肇实、塘鱼、黑鬃鹅、鲜鸡蛋、果蔬、无公害优质大米等,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一是发展大农场大基地为主导的温氐奶牛场、金源万头猪场、红龙果场、蔬菜基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1000多亩,以奶牛场为中心发展玉米、甘蔗饲料基地;二是发展综合性的效益型基地 ,实行立体化养殖,同时发展路网商贸经济,带动全镇商品经济。
镇内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规模企业,有肇庆市最大的投资20多亿元的外商独资企业永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有占地1300多亩、年饲养量3000头奶牛的温氏奶牛场院和台商投资800多万元的大桐林业有限公司等。集旅游观光、饮食娱乐于一体的颇具特色的“依坑美食街”驰名西江流域。
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是经国家环保局和省环保局批准,集中处理和利用第七类固体废物及其他废物的定点产业化园区。园区具有高起点开发、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建设、高品位运营的特点,园区规划总面积约5200亩。目前,已有多家大型的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入园投资。
莲花镇城发展以“镇级架构、县级规模”为目标,中心城区从2平方公里起步,延伸至12平方公里,使城区真正成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完善街道硬底化、321国道的扩建、路灯的安装等,以及投入40多万元建设镇文化广场。 |
|
莲花镇位于兴文县东北部,治所在莲花街,距县城18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5°11′ |
|
620522101000 莲花镇 620522101201 莲花村 620522101202 袁山村 620522101203 上河村 620522101204 曾梁村 620522101205 仁义村 620522101206 桑川村 620522101207 冯沟村 620522101208 郭河村 620522101209 姜寨村 620522101210 湫果村 620522101211 槐龙村 620522101212 七土村 620522101213 大庄村 620522101214 阳湾村 620522101215 湾儿村 620522101216 高楼村 620522101217 小户村 620522101218 新庄湾村 620522101219 范墩村 620522101220 董湾村 620522101221 川子村 620522101222 好地村 620522101223 董新村 620522101224 吴湾村 620522101225 安台村 620522101226 姚洼村 620522101227 马曲村 620522101228 双庙村 |
|
622921103000 莲花镇 622921103201 莲城村 622921103202 焦张村 622921103203 鲁家村 622921103204 贾家村 622921103205 曙光村 |
|
秦安县莲花镇名片-甘肃省天水市
秦安县莲花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端,秦安县东北部,地处静宁、庄浪、秦安三县的交汇地带,自古素有“旱码头”之称。莲花镇1999年被甘肃省列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乡镇,2000年撤乡建镇。全镇面积94.52平方公里,全镇共28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9556户,42074人,耕地面积63509亩,人均耕地1.51亩。2005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522元。
近年来,莲花镇党委、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围绕“农业稳镇,商贸活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以乡镇企业、林果业、餐饮商贸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以建材、淀粉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和小作坊已发展到162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150人,2005年底完成总产值13740万元,营业收入完成13250万元。建成了川道区千亩优质富士基地、老鹰顶千亩早酥梨基地和千亩优质桃基地等四处优质果园基地,2005年镇上又多方筹资300多万元建起200多座果窖,并在宏义果品公司建起了1座1000吨气调库,为林果支柱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底全镇水果园面积达23838亩,水果总产量达13881吨,总产值1632万元。一条两公里的商业街已经形成,商贸业年成交额达1亿元。
莲花镇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于1999年对莲花镇镇区进行了拆迁改造,拆迁面积达2多万平方米,通过六年来的改造建设,水、电、通信、有线电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投入建设资金4200多万元,小城镇的雏形基本形成。
为了进一步改善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和投资融资环境,镇党委、政府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并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工业园建设,逐步形成密集、高效型乡镇企业发展网络,立足我镇实际,发展资源优势,创办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积极开发了一批以果品,薯类为主的,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拳头产品,把股份制合作企业作为振兴企业经济的突破口,充分利用17000亩果园,年产果品6000吨和年加工薯类3000多吨的产业优势,积极组建果品集团公司和薯类加工集团公司。莲叶公路和蔡莲公路的建设,为莲花镇发展又注入新的活力,开放的莲花镇热情欢迎有识之士来莲花办厂经商。 |
|
一、基本情况
莲花镇位于贡井区西南31公里处,北同龙潭、桥头相邻,西与五宝、南与牛尾为邻,东与农团和宜宾高升接壤,面积44.33平方公里,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315米,林木覆盖率近50%。全镇辖葛麻、黄桷、余家、杨家祠、象鼻、雷扁、白仓、沙溪、陆和、花马石、川主等11个村、共80个社,1个社区。全镇耕地面积11288亩,人口12923人(其中非农人口623人),共3823户。人口出生率为7.58‰自然增长率为1.8‰,符合政策生育率94.23%。
二、历史沿革
集市名叫莲花场,相传场中小河里半夜曾开过莲花,后建庙名莲花寺。明末,场毁于兵灾。清道光时重修,仍兴集市。清末设保。民国29年(1940年)莲花场联保改为莲花乡。解放后,仍建莲花乡。1995年,荣县撤乡建镇,设莲花镇。2005年8月,区划调整莲花镇划归贡井区管辖。镇人民政府驻莲花场。
三、旅游资源
全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一是山水。这里山青水秀,平均海拔315米,山峦起伏,层峦叠障;有1个水域面积为280亩的“红星水库”,水库周围青山环抱,库中碧波荡漾。附坝旁边山上已种植有近200株的成片观赏桃树林,梨树300余株,柑桔、橙类3000余株,果林成荫;林中建有农家乐1个,有美味可口的泉水豆花和飘香的陈年腊肉,足以让你一饱口福。碎石公路直通水库附坝,水库极具开发价值。二是竹木。全镇森林覆盖面积达30000余亩;竹海林场面积近10000亩,素有“万亩竹海”之称,所到之处,极目远眺,满眼苍翠。在与牛尾、宜宾高升接壤的雷碥村、象鼻村,集中了约5000亩的竹海。7公里长的村道公路两旁全是茂盛、清幽的竹林和树林。林中栖息着数十种鸟类。清晨和夕阳西下,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霞光万丈,直射进深幽的竹林,缕缕阳光挟带着清新的空气,足以让你忘却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使你置身大自然的怀抱,倍感轻松与惬意。
具备雏形的村道公路穿过竹海林区全境。高黎路(柏油路面)改造将大大缩短城区到莲花镇的时间。这里将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随着区委、区政府对莲花镇“发展生态农业,打造旅游品牌”的规划,“竹海”与红星水库,将被打造成新贡井的后花园——万亩竹海旅游区。这里必将是各位有识之士投资开发的热土,热情、开放的莲花人民欢迎各位商家前来投资开发。
四、农业结构
全镇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油菜为主,属典型的农业镇。2005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24364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8263亩,经济作物面积3513亩,其他农作物面积2588亩;生猪出栏19965余头,肉羊出栏23400头,肉兔出栏158500只,小家禽出栏约40万只。粮食总产达7560吨,油料产量413吨,水产品产量250吨,劳务输出2500多人,创劳务收入2000余万元,农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为3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663元。
蔬菜种植初具雏形,仅沙溪村种植优质辣椒“宇航一号”(俗称“七星椒”)近200亩,白仓村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0亩,黄桷村规模养兔年产达80000只、稻田养鱼近200亩,杨家祠村各类柚子面积达105亩。
竹编是我镇的一个特色产业。全镇现有规模(8人以上从事竹编的)竹编场12个,年供应竹编制品达50万张,产值近400万元。
五、社会事业
镇内有九年制学校1所,全镇学生总人数为1190人,现有教职工65人;镇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8个;镇敬老院1个,集中供养老人14名;镇广播电视站1个,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为12%。
六、发展思路
“新贡井、新莲花,抢机遇、调结构,奋力推进莲花跨越式发展”,这是莲花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共识。“加强农业基础,繁荣第三产业,适度开发林产业,实现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这是未来五年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林业资源,加强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开发、培育和发展,经过3到5年的努力,把全镇建设成为农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较好,农业特色突出、第三产业活跃,农民增收明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莲花。莲花人民满怀信心走向灿烂的明天! |
|
莲花镇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西北部,东邻同安区汀溪镇,南通集美区,西接漳州长泰县,北连泉州安溪县,是西北部进入厦门经济特区的绿色北大门。辖区面积196.4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辖有19个行政村。全镇拥有山地20.6万亩,耕地2.8万亩。全镇基层党支部24个,党员总数1192人。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96亿元,财政总收入1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8元。
几年来,莲花镇党委、政府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立足镇情,明确了“工业立镇、农业稳镇、旅游富镇、和谐发展”的思路,展现了“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莲花风貌,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逐步形成“山上茶叶香、半山水果甜、山下开发热、旅游人车涌”的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独具特色的优美乡镇。2004年镇政府被授予“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区级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区富余劳力转移先进单位”等十八项荣誉称号。当前全镇上下正致力于:
抓工业园建设。全力启动工业片区建设。莲花工业片区规划面积1500亩,2004年通过开发建设首期500亩工业片区,采取军民共建的办法,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工业区签约项目10个,其中外资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4600万美元,内资项目6个,投资2.2亿元。预计工业片区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7.5亿元,年创税收3500万元,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力度是镇党委、政府近年发展经济的主要工作思路。
抓旅游开发。莲花山风景名胜区、金光湖生态旅游区、达嘉野山谷、文山龙潭峡谷、铜钵岩亚热带观光果园等五大景区、126个景点整合为厦门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达3846公顷。镇党委、政府把旅游开发作为中远期发展经济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编印宣传挂历、邮政明信片、制作宣传亭以及各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森林公园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抓高优农业发展。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茶、果、菜、花、药等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进一步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做强做大农业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抓基础设施建设。镇党委、政府加大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村村通硬质道路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去年村村通硬质化路50公里,已实现各行政村通水泥路。建成1.5公里达到市政标准的莲美镇区一条街。目前,全镇的水、电、路、通讯日臻完善。
抓做好茶文章。莲花镇是厦门市茶叶生产基地。茶叶是莲花镇山上七个村和半山两个行政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约占收入的70%。品种主要有铁观音、本山、毛蟹、奇兰、黄旦等。种植面积约11500亩,年产量2875吨。近几年,镇政府积极引导茶农和经销商在茶叶品种、深加工、包装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茶叶品味和档次,多次举办赛茶会,茶叶主要销售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日本等地。莲花镇同时也是果、竹、林、药的重要生产基地。 |
|
- : Lianhua Town
|
|
莲花 |
|
莲花镇二中 | 开原市莲花镇中心小学 | 望城县莲花镇桐木中学 | 望城县莲花镇五峰中学 | 同安县莲花镇聚达工艺厂 | 恭城县莲花镇竹木工艺厂 | 庐山莲花镇莲花林场 | 海丰县莲花镇卫生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临夏县公司莲花镇营业厅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秦安县公司莲花镇营业厅 | 恭城县莲花镇竹木工艺制品厂 | |
|
|
石龙村 | 保安村 | 新民村 | 桑园村 | 胜利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徐家村 | 双石村 | 双石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莲花村 | 马家村 | 复兴村 | 赵庄村 | 东屯村 | 东柳村 | 西坑村 | 沙溪村 | 沙溪村 | 莲花社区 | 长岭村 | 湖山村 | 郭村 | 樟村 | 江西村 | 龙门村 | 兴家村 | 大庄村 | 王家村 | 蟠龙村 | 永安村 | 莲花社区 | 郑家村 | 董家村 | 月山村 | 东城村 | 梅山村 | 玉皇庙村 | 仁义村 | 立新村 | 金桥村 | 湖田村 | 高桥村 | 新华村 | 立新村 | 金桥村 | 湖田村 | 高桥村 | 新华村 | 莲塘村 | 大坪村 | 双庙村 | 曙光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