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 : 中国四级行政区划 : 京山县 : 婺城区 [显示全部] > 罗店镇
显示地图
目录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
  罗店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靠罗溪路,西沿沪太路,北至练祁河,南至月罗路。镇区为罗店乡的东南弄、罗溪、金星村所围绕,总面积2.32平方公里。罗店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因罗升在此开店形成集市而得名,练祁河横流该镇,也名罗溪。明代前期已成大镇,为当时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货物集散以棉花、棉布为大宗。清末民初该镇三里长街有商铺六七百家,有典当、花行、米行、布庄、酱园、锡箔庄等业,每日三市,市面繁荣,四乡来客,车船不断,为全县最大的市镇,有“金罗店”之称。“三湾九街十八弄”有居民5万以上。每年元宵节、端午节、“三月廿八”等灯会、庙会期间,八方来会,人流如织,花炮锣鼓之声通宵不绝,龙舟竞渡更是热闹非凡。镇境原属罗店区,1951年改为县属镇,辖塘东和向阳两居民委员会、8个居民大组、50个居民小组。1987年有居民3897户、119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44人。
  镇区地处太、嘉、宝三县通衢,历史上屡遭兵灾。清顺治二年(1645年),诸生唐景曜、唐培、朱霞等集合乡兵进行反清斗争,遭降将李成栋镇压,全镇有1600余人殉难。“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小川沙登陆后,直扑罗店,中国军队奋力抵抗,进行13次拉锯式反复争夺,双方伤亡惨重,时称罗店为“血肉磨坊”,战争中全镇几成一片焦土,之后市面萧条,直到解放后才得以逐渐恢复发展。
  民国12年(1923年)罗店建电灯公司,发展居民用电。民国19年建自来水厂,向居民供水。后被战争摧毁,直至1960年和1962年才恢复供电、供水。1979年列为县建设重点后,市县用于该镇的市政建设的投资874.91万元,新辟街道7条,开辟镇区向南和向东的道路,改变该镇原仅可向西通汽车运输的格局,向全方位发展。原有的32条路、街、弄全部翻建为水泥或沥青路面,并铺设下水道。市河两岸陆续砌有驳岸,新建的向阳、镇东、祁西等新村的现代风格的建筑群,楼宇毗连,整齐排列。4条郊区公共汽车线路在此始发和交会,沟通城乡交流。
  镇区内有市、县属工厂7家,县属商业机构10个,县港务监督站、交通运输管理站、公路管理所亦设于此。有镇属商店81家,单位办综合门市部5家,领证个体户126个。花园弄市场有固定摊位80个,非固定摊位300个,贸易兴盛。有镇办工厂5家,职工771人,年产值295万元,主要产品有各号螺丝、各型水表、有机玻璃制品、定时器、继电器、电器仪表等。
  该镇历代人文荟萃,明、清二代有7人考中进士,22人考中举人。现代有潘光旦、曹孚等专家学者,在国内外知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创设罗阳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兴办新学,创设罗阳两等小学堂。1987年有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9班和业余中学1所。镇上文体活动活跃,文化设施齐全,1983年举行文艺年会,彩灯、龙船重放光彩,盛况空前。
  该镇爱国卫生工作成绩显著,1983年以来,连续3年获市“卫生城镇”称号。
  镇区尚存有古建筑2处: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5年)的玉皇宫正殿真武阁和清代布长街古建筑群。
  在淞沪会战第一阶段作战中,中国军队在杨树浦、宝山、吴淞、刘行、罗店、浏河多处与日军展开血战,官兵们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以血肉之躯铸成抵抗敌人的万里长城,实践他们杀敌报国的豪迈誓言。其中打得最有名也最惨烈的当属罗店争夺战,这场双方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就其激烈程度而言,丝毫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任何一场战役,堪称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
  
  罗店镇位于上海北郊,宝山区西北部,东靠宝钢、石洞口电厂和宝山港区,西邻嘉定区,北接江苏省太仓市。辖10个社区、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驻驻沪太路长浜街37号,邮编201908。沪太路、月罗路纵横贯穿境内,潘泾河、湄浦河、马路河直通吴淞口和宝钢码头。有佛教圣地宝山净寺。
  
  [2008年代码]310113101:~001古镇社区 ~002向阳社区 ~003祁南社区 ~004新桥社区 ~005罗南社区~006罗溪社区 ~007富辰社区 ~008富丽社区 ~009金星社区 ~010富南社区 ~201罗溪村 ~203毛家弄村 ~206光明村~207天平村 ~208金星村 ~209四方村 ~210东南弄村 ~211束里桥村 ~212义品村 ~214王家村 ~215蔡家弄村~216繁荣村 ~217北金村 ~218张士村 ~219富强村 ~220拾年村 ~221朱家店村 ~222西埝村 ~223远景村~224南周村 ~225联合村
  
  [沿革]罗店镇建于1294年,是一个历史古镇。1958年设立跃进公社(1961年更名为罗店公社),1959年设立罗南公社。1984年分别改为罗店乡、罗南乡,1989年罗店撤乡建镇,1993年罗南撤乡建镇。1997年,罗店镇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2.8万。水陆交通方便,辖东南弄、罗溪、金星、四方、解放、毛家弄、束里桥、王家楼、光明、天平、义品、和平、民众13个村委会和塘东、向阳、镇东、新桥4个居委会;罗南镇面积26.9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王家、蔡家弄、拾年、朱家店、繁荣、西堰、北金、远景、南周、张墅、富强、联合12个村委会和罗南一村1个居委会。2000年,撤销罗店镇、罗南镇,设立新的罗店镇。2002年,面积49.65平方千米,人口达5万人,辖5个居委会、25个行政村,1个捕捞大队。2004年辖塘东、向阳、镇东、新桥、南一5个居委;罗溪、毛家弄、光明、天平、金星、四方、东南弄、束里桥、义品、王家、蔡家弄、繁荣、北金、张士、富强、拾年、朱家店、西埝、远景、南周、联合21个村;捕捞大队。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罗店镇
  湖北省京山县罗店镇位于荆门市与孝感市交汇处,东邻应城,南接天门,北倚安陆。属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适宜,雨量充沛。发源于大洪山南麓的富水河、石板河、漳河三条水系自西向东流经全境。省道随应公路贯穿东西,正在建设中的连接天门至安陆的三级公路“曹双线”穿镇而过,已经建成的通村公路水泥路网连接四方。镇政府所在地——罗店集镇,距县城新市镇50公里,距省城武汉市12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90公里,距汉丹铁路应城化工站20公里,距长荆铁路京山站51公里。距正在建设中的随岳高速公路、武荆高速公路分别为10公里和25公里。
  罗店镇现辖66个村,445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0740人,耕地面积12万余亩,版图面积298.49平方公里。近年来,新一届党委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实力罗店”、“和谐罗店、活力罗店”,罗店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21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
  罗店镇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李先念、陶铸、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过光辉足迹,著名的新街战斗、养马畈会议、大山头抗日烽火、七七报社旧址和新四军五师根据地丁家冲遗址清晰可辨,罗店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开展红色旅游的好基地。
  罗店镇是享誉荆楚的“文科之乡”。坐落在镇区的京山四中底蕴深厚,名师荟萃,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近几年,罗店镇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成绩骄人。罗店一中中考连续几年位居全县前列,为“文科之乡”增添了浓墨重彩。
  罗店镇是全国百强产粮大镇。1998年在全国百强产粮大镇评选中,位居全国第98位。年产粮食9.3亿吨,年产油料4900吨,年产鲜鱼6824吨,年出栏生猪10.5万头,出笼家禽110万只。生态农业建设形势喜人,绿色企业应运而生,白花菜、茶叶、杜仲、板栗、桃梨四大特色农副土特产品现已展示出勃勃生机。尤其是无公害绿色食品罗店白花菜远销深圳、武汉、广州、西藏等20多个大中城市。大栗茶场生产的“绿林翠风”精制茶,以青翠多豪、叶绿匀齐、馥郁芬芳、味醇甜爽和多质耐泡而闻名遐迩,畅销省内外。丁家冲萝卜,红皮白质、口感甘醇,与国宝桥米齐名,曾作为独特佳品直供中南海。
  罗店镇是远近驰名的木地板营销之乡。罗店镇劳动力资源充裕,现有农村劳动力37630人,罗店籍外出务工人员中既具有农村人的勤劳朴实,又兼备城里人的创业胆识;既具有体力劳动者的体质,又具有脑力劳动者的智能,可为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大量人才。罗店人在全国各地编织的木地板营销网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靡全国的木质地板产业、镶边扣条产业独领风骚,直接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业人员达到1500余人,成为罗店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打工品牌和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通过农民就业培训,共向全国大中城市输出富余劳动力21000余人,“打工经济”成为罗店镇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罗店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通过政策招商、亲情招商、环境招商、产业招商、存量资产招商等多种形式,高举“兴工富镇”的大旗,发展工业经济,着力打造“实力罗店”,先后引进江花集团、延昌公司、康龙公司、广信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来罗店投资办厂,安家兴业,初步形成了以马店工业园区为骨干,以白花菜系列产品为龙头,集调味食品研发、粮食饲料加工、家俱家装材料和日用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罗店镇人文环境优越,投资环境优良。现有林地61200余亩,宜林荒山1800余亩,宜牧草地5000余亩,宜养水面19980余亩,宜种旱地11858余亩,优质良田109781余亩,特别适宜发展粮食加工业,蔬菜加工业,畜牧养殖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党委政府努力营造的“亲商、护商、帮商、尊商”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辖区内建有110KA和35KA变电站2座,移动通讯基塔13座,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电力保障供给有余,城镇功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日新月异。马店工业园区活力迸发,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为罗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浙江省金华市罗店镇
  罗店镇位于金华市区北郊,素有“婺城北大门”之称。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双龙洞就在境内,还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鹿田书院、方梅生故居和北山摩崖石刻等,辖区内还有部队和尖峰、申能、横店、广厦、三院、三中等一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下设31个行政村,1.82万人,是一个集山区、丘陵、平原等地貌为一体的大镇,海拔1312米的大盘山为境内最高点。
  镇政府所在地离市区仅有4公里,金双、金兰北线贯穿而过,5路公交车每间隔8分钟一班,还有3路公交车和黄面的,交通十分便捷,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具有突出的近郊优势,资源优势,花卉产业优势,居住优势和休闲优势,是著名的“中国花卉之乡”。
  近年来,罗店镇党委按照“提升一产、巩固二产、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工作思路,坚持突出创建文明景区、维护社会稳定、谋求经济发展三大主题,有力地推进了“四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工业经济基本形成工量具、茶叶加工、火腿食品、矿产建材、五金铸造、电力设备等六大块状格局。农业经济特色鲜明,花卉、甲鱼、高山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三足鼎立。
  2007年,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7 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5.3%,农业产值 1.1 亿元,比上年度增 10 %,年末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6240元,比上年度增长5%,完成财政税收 2700 万元。
  同时,通过实施“饮水工程”、“康庄工程”、“村庄整治”等“民心工程”,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镇、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切实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No. 4
  镇政府驻镇府街。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1.74万。邮政编码:321021。辖33个行政村:罗店、盘前、弹子下、里宅、大岭、羊甲山、白望山、前庄头、石墙脚、麻车、童仙、后园、溪塍、上张家、推包井、六头塔、林田、十里铺、倪西店、三角山、大舍塘、罗大门、双林、前店、西吴、后溪河、建新、梅村、西旺、九龙、玲珑岩、洞前、鹿田。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
  罗店镇位于金华市区北郊。全镇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达1.8万,常住人口3万余人。境内有双龙风景名胜区、驻金部队、金华三中等诸多单位。区域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具有十分突出的近郊优势、资源优势、花卉产业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居住环境优势,是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名镇。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罗店镇列为区级中心镇,同时,市委、市政府将其定位为"城市后花园"。
  近年来,罗店镇党委按照“提升一产、巩固二产、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工作思路,坚持突出创建文明景区、维护社会稳定、谋求经济发展三大主题,有力地推进了“四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工业经济基本形成工量具、茶叶加工、火腿食品、矿产建材、五金铸造、电力设备等六大块状格局。农业经济特色鲜明,花卉、甲鱼、高山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三足鼎立。
  2007年,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7 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5.3%,农业产值 1.1 亿元,比上年度增 10 %,年末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6240元,比上年度增长5%,完成财政税收 2700 万元。
  同时,通过实施"饮水工程"、"康庄工程"、"村庄整治"等"民心工程",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镇、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切实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上海市市辖区宝山区
  罗店镇位于宝山区西北部,与本市嘉定区接壤,和江苏太仓市相邻,是二省三地的交汇处。全镇现辖行政村21个,居委10个。镇域面积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758人,外来人口37405人,实有人口86163人。
  第一部分 回顾昨天
  罗店的昨天,可用五句话概括,那就是源远流长,富甲一方,贤才辈出,艺术之乡,历尽沧桑。
  一、源远流长
  古时候,从嘉定外冈到金山这一条斜线被称为“冈身”,也就是过去的海岸线。罗店地区在“冈身”以东,也就是在大海之中,后因流沙沉积,形成陆地。罗店成陆于唐代略前,宋朝起始有渔村,南宋时已有黄白泾等村落。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有个叫罗升的人在此开店,渐成集镇,罗店因此而得名。
  罗升所开之店,既有买卖,又有客栈,也就是现在的旅馆,当时称作“商铺”。由于地处水路交通要道,路上人来人往,河中舟船聚集,因此,独家经营的店铺生意十分兴隆,别人见了,跟着学样。日长时久,店越开越多,人气也越来越旺。到了明朝,已形成“三湾九街十八弄”的规模,仅商店就达七百来号。清代诗人范连曾作《罗溪杂咏》诗提及此事:“练水西来清且涟,波光近与界泾边。不须更访罗升宅,烟火今经五百年”。
  罗店成镇之前,属昆山县辖境,宋嘉定十年(1218年)改属嘉定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宝山开始建县,罗店划入其中。虽然行政归属二度变迁,却一直隶属江苏省的范围,直到1958年1月1日,罗店才进入了上海市的版图。
  从罗升开店算起,罗店至今已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早于宝山建县四百多年。在“冈身”以东地区,可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富甲一方
  罗店成镇后,日趋繁华,明末时就有了“金罗店”的美誉,在方圆百里的五镇七市之中,位居第一。正如史料记载:“比阎殷富,徽商辏集,贸易之盛,几埒南翔矣”。可见,富甲一方的罗店,也确是实至名归。
  当时的“金罗店”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虽然现已不能全面详述,但有三点确是史料上有据可查,并有贵址可作佐证。
  1、盛产棉花。自元代黄道婆来江南传授植棉技术和纺纱织布后,罗店成了重要的产棉地区,史料上曾有“七分棉花三分稻”之说,棉花一度成为罗店经济的支柱产业。罗店生产的紫花布、斜纹布畅销全国。与此同时,罗店还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棉花集散地,现尚存并修复的花神堂又称花业公所,就是当时棉花交易的场所和花业行会议事的地方。
  2、商贸发达。据民国五年统计,罗店镇上大小商铺六、七百家,大都沿河设市,前店堂,后作坊与库房,商品一般自产自销,而且行业较多,门类齐全,一日三市能吸引众多流动客商。仅从市中河里至今尚存踪迹的六个码头,就可见当时商品流通的面广量大,其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3、豪宅集中。罗店镇上曾有许多豪华建筑,仅史志上记载的就达四十余处。“怀石山房”、“辋川诗画”、“一团和气庐”、“涤轩”、“江楼”、“百城楼”、“春阳堂”、“简堂”、“玉兰堂”、“默雷堂”、“稻香堂”、“敦友堂”、“永延堂”、“十八条户槛”、“布长街清代建筑群” 等都是富丽堂皇的高墙深院,最大的有十三厅三堂。“笛园”、“梅弇”、“思圃”、“小罗浮”、“怀莴山庄”、“龙川小筑”等都是高雅精致的琼台楼阁,而“孙家花园”、“杨家花园”、“李家花园”、“北沈园”、“梅园” 等又都是风光秀丽的私家园林,这些豪宅名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罗店的富裕程度。
  三. 贤才辈出
  明清两代,罗店共有进士八名,文武举人三十三名,其中不乏名垂青史之人。例如:明代举人金文徽任富贤同知,政绩卓著,升任国子监学录,死后被设位于乡贤祠。明代名将钱世桢,曾率部赴朝鲜救援,抗击倭寇,死后葬于罗店毛家弄,墓地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代,罗店更是涌现出众多不同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中国优生学家创始人潘光旦,全程拍摄长江第一人沈延太,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沪剧重要创始人丁婉娥等等。
  他们的事迹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例举,现简要介绍二人。
  陈伯吹(1906——1997),宝山罗店人。曾在《妇女杂志》、《儿童世界》、《小朋友》、《学生杂志》、《少年杂志》上发表过大量作品。解放后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1980年荣获全国少儿文艺评奖委员会授予的“荣誉奖”。1981年捐款5.5万元设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奖”。1997年去世前将全部藏书捐赠给浦东新区,筹建“陈伯吹图书馆”,是年11月6日逝世,享年92岁。
  陈伯吹是我国有影响、有重大贡献的著名儿童文学家、出版家、教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儿童作品,著、译、编近三百万字,出版了近百本书籍,对繁荣儿童文学创作,促进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大影响。
  沈延太(1939——2001),罗店镇人。1951年毕业于罗店镇第一中心小学。在罗溪中学读初中时,学习成绩优异,曾代表全县学生赴南京出席江苏省学生代表大会。1976年夏,沈延太参加了我国长江源头首次探险考察,在青藏高原“无人区”经历了51个昼夜,历尽高原缺氧、疾病与死亡的严峻考验,拍摄了有史以来长江源头的第一批珍贵的照片资料,查明长江正源为沱沱河,长江全长为630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揭开了长江源头之谜。之后又马不停蹄,跋涉10万公里,历时3年,成为“长江全程摄影第一人”。1980年,他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任常务理事、理事、世界华人摄影学会执行委员、会员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摄影家学会副主席等职务。
  2001年1月,沈延太因病于6月18日逝世,终年62岁。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于党的外宣事业及新中国摄影事业,他用“无怨无悔”四字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四、艺术之乡
  长期以来,罗店是当地文化艺术的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的民间艺术精彩纷呈,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有着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罗店龙船。中国的龙船起源于上古时代,盛行于全国各地,尽管寓意有别,风格迥异,但都侧重于竞渡。而罗店龙船却独树一帜,轻竞速,重观赏,以表演为主。造型别具一格,船体小,船底平,吃水浅,出驶快,小巧玲珑,宜于在本地狭小河道中行驶。龙头用整段香樟木雕刻而成,鳄鱼嘴,麒麟角,虾眼,颈下长须拂水,遍体龙麟叠彩,前有牌楼,后建艄亭,更有台角展示惊险造型。船上竖绣伞十四顶,插旗仗五十三面,正如《罗溪镇志》所述:“彩锦奇目,旗仗鲜艳,擅一邑之胜”。罗店龙船的表演别开生面,“打招”的招式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划手们功夫独到,或挺腰举浆,或横身卧水,令观众眼花缭乱,赏心悦目。此外,还有乐队伴奏,年年端阳时节,总要连划五至七天,吸引方圆百里之民众,呈现万人空巷之盛况。
  2、罗店彩灯。据宝山县志记载,明代有罗店人王纶,善用纸扎灯,成人物花鸟诸状,工细独绝。清代潘履祥等乡绅名流,聚结灯社,常以诗文制成灯谜。每年元宵,不仅家家挂灯,并举办出灯活动,出灯队伍长达二三里路。
  3、沪剧。沪剧起源于民间,最早的沪剧盛行于三个地区,一是松江,二是浦东,三是宝山,宝山的沪剧演员被称为北头先生。罗店在清朝就建有古戏台,唱沪剧、看沪剧的大有人在。正因为这样,才会哺育出丁婉娥这样的艺术人才。
  丁婉娥(1906——1986),罗店人。从小喜欢听戏,随父母到上海后,常与厂里的小姐妹一起去先施公司听滩簧(沪剧早期的名称)。后来拜丁少兰为师,正式学戏,第二年就登台演出,获得成功。后与丁少兰结为夫妇,组建的“婉兰社”曾轰动上海滩。民国25年,创办“婉社儿童申曲班”,这是沪剧界首创的小囡班,后来沪剧界著名演员丁是娥、杨飞飞、汪秀英、筱爱琴等,当时都是婉社儿童班的成员。
  解放后,丁婉娥加入了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她积极参加剧团演出,在《白毛女》、《大雷雨》、《罗汉钱》等戏中,塑造了几个老旦形象。1956年受聘于上海戏曲学校,担任沪剧班唱腔老师,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沪剧演员,1986年4月30日病逝。
  上述三项民间艺术,都已被列入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沪剧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代表剧种,罗店龙船也成为上海申报第二批国家级代表作的重点项目。
  五、历尽沧桑。
  罗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九次重大战乱。明代初有倭寇入侵之战,明清交替的对垒之战,清代的抗英侵略之战,小刀会起义之战,太平天国攻沪之战,民国十二年有齐卢之战,一九三二年有“一·二八”抗日之战,一九三七年有“八·一三”淞沪抗战,一九四九年有解放上海之战。在这些战争中,罗店都成为激战的前沿阵地,其中数“八·一三”淞沪抗战最为惨烈。当时,日军在罗泾小川沙登陆,首攻罗店,中国军队奋起抗敌,罗店保卫战历时三十七天,罗店六次失陷,六次收复,虽然最终失守,却也歼敌上万,而罗店也成了“血肉磨坊”。在六进六出的拉锯战中,罗店惨遭摧残,烧毁房屋多达一万二千零九间。
  战乱摧毁了大量珍贵的文物,破坏了众多的历史建筑,同时也留下了值得纪念的遗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现在罗店还有几处旧址:小刀会誓师阅兵处,太平天国的仓基,抗日战争红十字纪念碑等。红十字纪念碑还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当年抗日战争苏克己等烈士殉难的地方。苏克己是中国红十字会罗店分院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投身抗战,担任了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副队长。在救护对日空战中负伤的飞行员苑金函时,被日军俘虏,面对敌人的屠刀,他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挥起救护包猛击日军,惨遭枪杀,遗体被野蛮的日寇碎为六段。
  第二部分 立足今天
  如果把1949年上海解放算作罗店今天的开端,那么,这个开端是满目凄凉,千疮百孔。而就是在这样的断壁残恒中,罗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迈开了奋发图强的步伐,在伤痕累累的废墟上,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辉煌。这个辉煌虽然还不是十全十美,却也是今非昔比,有目共睹。罗店的今天充满了活力,罗店的今天增强了实力,罗店的今天凝聚了动力,罗店的今天更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罗店发展迈上了快车道,罗店今天的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经济建设
  总体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五年中,增加值完成29.96亿元,年平均递增23.5%;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16亿元,年平均递增20.7%;地方财政收入按新口径统计完成2.4亿元,年平均递增1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引进外资5.1亿美元,内资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个,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亿元。
  今天的罗店,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进一步贯彻落实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开发力度,招商引资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众多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纷纷来到罗店安家落户。总投资3600万美元的上海美兰湖生物有限公司、总投资490万美元的上海益丰体育用品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上海永兴轴承制造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上海中镖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及上海汉康项目等相继签约;总投资2600万美元的麒麟饮料项目已通过审批并开工建设;总投资2032万美元的科宝汽车传动件项目已建成并投产,总投资5.9亿元的宝冶钢构一期正式投产,二期基本建成;总投资1.6亿元的上海宝印金属彩涂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东升电子集团贝依明项目及上海易通电器有限公司等项目的基建基本完成;南极光钢铁项目办公楼建设已经完成,主体厂房开工建设。解放工业点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投入累计超过1亿元。如今,罗新路东延伸段工程已经完工,潘泾路东侧自来水管铺设等工程基本完成。
  第三产业继续稳步发展。北欧风情街的招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金罗店公司与美国帕里索尔公司2006年签订了美兰湖奥特莱斯(outlets)项目协议。积极开发罗店旅游业,以宝山寺、基督教堂为核心的宗教文化休闲游,以北欧风情和古镇风韵相融合的镇区风貌休闲游,以东方假日田园为重点的现代农业观光游等逐步成为了宝山旅游的特色品牌,推动了罗店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系正逐步形成,对财政的贡献也不断提高。以东方假日田园为代表的都市农业和特色种植业正在罗店蓬勃兴起。
  东方假日田园位于A30公路北侧,占地600亩。2005年4月破土动工,2006年9月23日对外开园。整个园区融生产、观光、休闲、生活、科普教育为一体,范围涉及到农、林、牧、渔,以迷你宝贝宠物、奇异瓜果、亿年奇石、农家饭庄为特色,既体现传统农村的旧貌,又展示都市农业的风采,已成为全市有较大影响的农业旅游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二、市政建设
  2001年,罗店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开发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拉开了罗店“一镇二貌”建设的序幕,并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进展。
  以北欧风情为特色的“美兰湖”新镇区已初具规模,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美兰湖高尔夫宾馆、高尔夫球场、诺贝尔公园网球馆、北欧风情街等工程相继建成启用。罗店先后被国家和有关部门评为“上海新城市景观生态城镇”、“中国绿色生态文化示范城镇”、“中国著名小城镇”。
  罗店老镇区被列为以明清建筑为特色的传统风貌保护区,已制定了详细具体的保护性改建规划,并于2006年举行了启动仪式。“花神堂”、“大通桥”、“钱世桢墓”,先后进行了修复,一大批历史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实施老镇区改造的相关法规相继制定,宝山寺的移建工程也已破土动工。
  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先后新建农村公路73公里,新改建桥梁74座;整治河道47条;新建绿化步行道14.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4.6万平方米;长浜镇煤气减压站、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全镇的自来水切换工作基本完成。在镇区安装路灯,对河道进行疏通,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都实施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仅2006年,就建造了63件垃圾箱房,118座高标准厕所。目前,潘泾路、沪太路的拓宽改建工程也已启动。
  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大批农民住进了新公房,昔日的梦想如今变成了现实。已建的居民住宅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最近,金星绿苑二期动迁房已交付,罗新苑6万平方米动迁房已结构封顶,同时又有6万平方米动迁房建设已经开工,富泰苑基地已启动。
  在市政建设中,罗店实施了建管并举的方针,城镇综合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成立了罗星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有限公司、罗店镇拆除违章建筑稽查队、河道保洁保绿等专业队伍。全镇道路整治、优化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公共事业建设
  今天的罗店,注重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先后新建了罗南中学、小天鹅幼儿园,配套建设罗店高级中学;维修改建罗店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上海东方学院,这个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学府现已改名为震旦学院。上述院校教学条件优越,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今天的罗店,医疗卫生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建起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八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医护人员送医下乡,惠民利民。送医下乡为民服务2万多人次,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6000多人次,180名白内障患者接受免费手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构筑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四位一体的救助体系,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农村重残无业人员、困难学生2000多人次得到救助。完善就业机制,建立就业平台,落实就业政策,为2560名城镇失业人员推荐了就业岗位,为4325名失地农民落实了社会保障。
  今天的罗店,社区文化精彩纷呈,市级达标的镇文化中心面积达到了600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排练厅、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质监测站、乒乓室、展览厅、东方信息苑、影剧院、东方讲坛、社区学校、老干部活动室等场所,均免费向市民开放,现已成为全镇市民集学习、娱乐、锻炼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全镇市民学习的阵地、展示的平台。各村委、居委也都设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
  传统的文化底蕴得以深入挖掘和有效保护,并有了新的发展。罗店龙船文化活动蓬勃掀起,四届龙船文化节都达到了社会轰动的效应,来自本区、本市、外省市和国外的观众成千上万,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中央电视台还拍了专题片向全世界播放。2006年2月,罗店龙船参加了北京中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罗店龙船参加了上海市民族民间艺术博览展,得到了中央文化部和上海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全国观众的一致夸奖。现在,罗店龙船已成为罗店镇的文化品牌,龙船绿化广场、龙船文化展示馆也已先后落成。在特色文化的引领下,其他类型的民间艺术更是百花盛开,罗店舞蹈团曾出访比利时,罗店中学的铜管乐队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镇书画爱好者队伍达到上千人,每年都要举办几个书画展;沪剧沙龙常年活动,经常送戏下乡,不仅能演小戏,而且还能演整场大戏,他们演出的《陆雅臣》得到了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的高度称赞。
  今天的罗店百姓,不仅能在家门口享受欣赏艺术的快乐,而且还成了文化的真正主人。仅在2006年,罗店就组织各项文艺演出十多场,下乡放映电影二百多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近几年中,罗店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获得了上百个奖项。2006年被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的称号。
  今天的罗店,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镇拔河队多次参加上海市运动会,还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多次获得冠军、亚军。
  今天的罗店,两个文明建设成绩不俗:“美兰湖之夜”(第二届上海罗店龙船文化节)获上海市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龙船彩车在“95上海柑橘节”上荣获彩车展示一等奖;2002——2006年分别获得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双拥模范镇、上海市卫生镇、上海市群众文化先进集体、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也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农民体育协会评为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十五”期间罗店被评为宝山区“落实教育责任优秀镇”和“教育督导先进镇”;辖区内各居委也分别获得了模范居委(市级)、示范居委(市级)、一级居委(市级)、文明小区(市、区级)、百佳文化小区(区级)等荣誉称号。
  第三部分 展望明天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整体要求,罗店正向着新的目标与时俱进。明天的罗店将是“经济发展更加科学,社会运行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社会风尚更加文明”的社会主义新罗店。
  明天的罗店将有六大特征。
  一、富裕罗店。
  按照“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先行”的要求,罗店将对工业区、工业带及工业点进行整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招商原则,提高招商引资标准。争取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企业,将目标瞄准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国内外上市公司旗下的项目,提高园区产出率。
  对全镇工业和仓储用地进行梳理,促进“优胜劣汰、腾笼换鸟”,推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关闭劣势化工企业,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能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引导中小型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实现做大做强,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争创企业品牌,形成一批有经济影响力的民营企业群体。
  精心打造罗店房地产开发新板块,壮大房地产业,使之成为带动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的龙头;利用轨道交通M7线延伸的机遇,做好商业规划和商贸业布局,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发展以东方假日田园等为特色的农业游和以新镇美兰湖美术博物馆、龙舟博物馆、庙宇文化、老镇文化为特色的镇区游;大力发展以北欧商业街、会展服务、娱乐休闲场所及配套服务等为特色的新镇商业中心以及老镇的传统特色商业,实现第三产业的飞跃发展。
  加快建设以东方假日田园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区、林苗果木生态区、粮食与蔬菜生产区、以光明村为主的都市型蔬菜生产配送中心、以天平食用菌加工厂为中心的加工区、天平林果区及天平与毛家弄片粮区。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发挥特色和优势,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建设,形成现代化农业服务,确保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和人才强村。
  二、生态罗店。
  继续推进新镇开发,坚持功能开发和形象开发并举,在严格遵循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加快土地开发和资金运作,培育壮大房地产市场,使之成为罗店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机制,加快国际会议中心、美兰湖高尔夫球场和宾馆、北欧风情街等诸功能的开发,促进旅游商业、休闲运动、会展会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罗店新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风貌显著,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内涵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充分体现北欧特色城镇风情,融合旅游、休闲、观光功能,为21世纪的上海北部地区增添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镇。
  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整体改善”的原则,建立老镇开发体制和运作机制,以点带面推进老镇改造。抓住宗教文化旅游区和亭前街历史文化街区两个重点,把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成宝山区的佛教文化中心、罗店镇的商业中心、旅游休闲娱乐中心;把亭前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成具有平民生活特色的生态宜居的江南水乡传统风貌区。
  加大基础设施和居住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市政道路系统和公共交通网络,形成道路交通便捷、供水充足、排水通畅、生活垃圾处理完善的体系,强化物业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改善环境,继续提升城镇形象。
  三 、和谐罗店。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形成科学的教育结构和合理的学校布局。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镇、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大病统筹制度和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保障制度,使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不断提高全镇人民的健康水平。
  全面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原则,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实施工程”和“民心工程”,努力解决老百姓最盼、最愁、最忧、最虑的问题,着力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四、文化罗店。
  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提倡爱国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胸怀全局、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崇尚科学的时代精神,努力营造文明守法、平等互助、公平竞争、勤奋好学的社会风尚。
  按照“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的要求,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开展扎实有效的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文明村、文明小区创建全覆盖,蝉联上海市文明镇,力争创建全国文明镇。
  围绕建设文化名镇的目标,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继续做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工作。在“一地一品”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以罗店龙船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宝山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郭友堂、花神堂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以沪剧丝竹调为代表的曲艺文化以及诗歌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等,继续推进“百佳文化小区”的建设。
  五、平安罗店。
  紧紧围绕平安创建的工作要求,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妥善处理并努力化解不和谐因素,从根本上防止和缓解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防止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防止严重危害群众安全的重大治安问题发生,防止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群死群伤事故发生,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学法、守法意识,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依法治镇水平。
  六 、特色罗店。
  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特色、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好村庄民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引导群众按规划建房,改善农村民宅布局、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充分利用镇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农村新风户创建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倡导科学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回顾过去,源远流长;展望未来,信心倍增。我们深信,“金罗店”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金罗店”的前程一定更加辉煌!
No. 7
  镇政府驻罗店,人口78787人,面积296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66个村委会:罗店街、马店街、罗店、袁河、上周河、麻城、王寨、王畈、赵坡、高庙、秦家寨、快活、徐河、下周河、陈港、兴隆镇、杨庙、大山头、刘程庙、柏林湾、桥头湾、仁和店、小寨子、卢家山坡、养马畈、敖家、么坡、新街、孙家、马河、高李坡、贾店、吕家、徐畈、周塔、伍家冲、桃园、涂场、大树、黄畈、石板河、碧水、胡家坡、丁家冲、王砦、徐杨、邓畈、孙马、刘家咀、周冲、高山、小河、田板河、许坝、大明、马岭、天子、祁山、周寨、梅李、栗树湾、戴湖、刘家砦、刘家冲、大栗树、刘港、白鹤峰、马店。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
  一、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罗店镇位于湖北省中部,处于大洪山与江汉平原过度带,属平原岗地地貌,北与安陆市接壤,东与应城市接壤,镇国土面积310平方公里,内设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农经所.现有国家公务员46人,财政农经干部29人,镇委、镇政府班子成员9人。辖66个村,445个村民小组,二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1560人,劳动力28232人。全镇耕地面积12万亩,其中旱地4.1万亩,地区生产总值4.8亿;2004年财政收入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860元。
  二、交通概况
  距省会武汉12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90公里,省道随(州)应(城)公路横穿全境,长荆铁路、武(汉)十(堰)公路擦境而过,正在建设的随(州)岳(阳)、武(汉)荆(门)高速在本县交汇。
  三、资源概况
  罗店镇地处京山县东部,大、小富水河在本镇交汇,漳河在镇东北斜穿而过,三河六岸上排灌站星罗棋布。大型水库高关水库及郑家河水库和中型水库刘畈水库的灌溉支渠在罗店境内纵横交错。适合种植高效蔬菜5万亩。辖区内建有110KVA和35KVA变电站两座,并于2002年完成农网改造。有充足的电力保证,通讯设施也相当完善。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初具规模。京山县是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商品粮生产先进县。资源丰富,农产品特色明显。主要生产优质桥米、野生白花菜,镇内年产粮食0.8亿公斤,蔬菜36万吨,油料6.2万吨,同时县内可供应香茹、木耳3139吨,板栗3995吨,梨桃5.9万吨可供加工。还有储量丰富的石英沙、石灰石、硅铁矿石。
  四、气候、水文、地质概况
  1、罗店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5.5℃,最高温度39℃(7—8月份),最低温度为-2℃(元、2月份)。
  2、年平均日照时数197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
  3、年平均降雨量为1040毫米。年平均降雨为80天,分布为3月—10月,雨量充沛,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5%左右。
  4、年平均无霜期234天,分布月份3月—12月。
  5、年平均最大风力3到4级,主导风东南风。
  6、常年水资源地表储量为1300万方,其中地表经流700万方;主要河流有大、小富水河及漳河贯穿全境外,还有刘畈、高关、郑家河三座大、中型水库直灌全镇,境内建存、小型水库25座,总蓄水量1450万立方米,水质达到I级饮用水标准。适用灌溉用水和加工用水。
  7、土壤肥沃,除有9万亩林地和5万亩坡地外,“三河”流域内的5万亩耕地属冲积性砂质土壤,且地势平担,适宜工厂化种植蔬菜。
  8、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全镇已形成了以“贾店村、周塔村、吕家村一带为重点的养殖小区,促进了养殖产业发展,全镇目前养鸡达25万只,养鸭达25万只。
  9、该区域无任何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空气新鲜,环境宜人,境内有3家企业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本镇立足的主导产业。
  10、由于镇区域改革,原马店镇撤销并入罗店镇,在马店集镇有大量空闲土地房产,且配套自来水、电力、通讯等供应完善,宜接纳企业落户。
  11、由于机构改革,镇直部门大量转为企业,人员得到精简,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政府框架基本建立,人员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优化,服务意识较强。
  五、招商引资项目:
  1、项目名称:白花菜加工扩产和系列产品开发
  2、项目内容:生产加工白花菜系列产品,年产量5000吨。
  项目背景与发展前景:白花菜系京山县罗店镇特色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历史悠久。目前白花菜腌制加工在国内尚属空白。该公司兴建于2003年10月,以生产白花菜系列调味食品为主。占地面积20亩,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8000m2。现已完成清洗、腌制池、包装车间、成品仓库、综合楼和职工宿舍楼的兴建;完成了切菜机、真空机、搅拌机、打切机、通风机、瓶装机、杀菌锅和燃油锅炉等两条生产线的安装,已注册“柏林村”牌白花菜,并取得生产和卫生许可证,正申报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志,并建设无污染生产基地500亩。具有日产1万袋白花菜系列腌制品软包装的生产能力,现已开发出白花菜袋装腌菜、白花菜酱、白花菜鱼头火锅料、白花菜饭(面包)等产品。
  投资情况与效益分析:该项目计划投资1300万元,现已投资500万元,整个投资到位,具年生产加工白花菜5000吨,产值达4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
  项目进展情况:基础设施已全部完成,设备安装到位,现已投产。
京山县罗店镇名片-湖北省荆门市
  一、镇情概况
  湖北省京山县罗店镇位于荆门市与孝感市交汇处,东邻应城,南接天门,北倚安陆。属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适宜,雨量充沛。发源于大洪山南麓的富水河、石板河、漳河三条水系自西向东流经全境。省道随应公路贯穿东西,正在建设中的连接天门至安陆的三级公路“曹双线”穿镇而过,已经建成的通村公路水泥路网连接四方。镇政府所在地——罗店集镇,距县城新市镇50公里,距省城武汉市12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90公里,距汉丹铁路应城化工站20公里,距长荆铁路京山站51公里。距正在建设中的随岳高速公路、武荆高速公路分别为10公里和25公里。
  罗店镇现辖66个村,445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0740人,耕地面积12万余亩,版图面积298.49平方公里。近年来,新一届党委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实力罗店”、“和谐罗店、活力罗店”,罗店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21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
  罗店镇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李先念、陶铸、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过光辉足迹,著名的新街战斗、养马畈会议、大山头抗日烽火、七七报社旧址和新四军五师根据地丁家冲遗址清晰可辨,罗店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开展红色旅游的好基地。
  罗店镇是享誉荆楚的“文科之乡”。座落在镇区的京山四中底蕴深厚,名师荟萃,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近几年,罗店镇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成绩骄人。罗店一中中考连续几年位居全县前列,为“文科之乡”增添了浓墨重彩。
  罗店镇是全国百强产粮大镇。1998年在全国百强产粮大镇评选中,位居全国第98位。年产粮食9.3亿吨,年产油料4900吨,年产鲜鱼6824吨,年出栏牲猪10.5万头,出笼家禽110万只。生态农业建设形势喜人,绿色企业应运而生,白花菜、茶叶、杜仲、板栗、桃梨四大特色农副土特产品现已展示出勃勃生机。尤其是无公害绿色食品罗店白花菜远销深圳、武汉、广州、西藏等20多个大中城市。大栗茶场生产的“绿林翠风”精制茶,以青翠多豪、叶绿匀齐、馥郁芬芳、味醇甜爽和多质耐泡而闻名遐迩,畅销省内外。丁家冲萝卜,红皮白质、口感甘醇,与国宝桥米齐名,曾作为独特佳品直供中南海。
  罗店镇是远近驰名的木地板营销之乡。罗店镇劳动力资源充裕,现有农村劳动力37630人,罗店籍外出务工人员中既具有农村人的勤劳朴实,又兼备城里人的创业胆识;既具有体力劳动者的体质,又具有脑力劳动者的智能,可为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大量人才。罗店人在全国各地编织的木地板营销网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靡全国的木质地板产业、镶边扣条产业独领风骚,直接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业人员达到1500余人,成为罗店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打工品牌和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通过农民就业培训,共向全国大中城市输出富余劳动力21000余人,“打工经济”成为罗店镇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罗店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通过政策招商、亲情招商、环境招商、产业招商、存量资产招商等多种形式,高举“兴工富镇”的大旗,发展工业经济,着力打造“实力罗店”,先后引进江花集团、延昌公司、康龙公司、广信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来罗店投资办厂,安家兴业,初步形成了以马店工业园区为骨干,以白花菜系列产品为龙头,集调味食品研发、粮食饲料加工、家俱家装材料和日用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罗店镇人文环境优越,投资环境优良。现有林地61200余亩,宜林荒山1800余亩,宜牧草地5000余亩,宜养水面19980余亩,宜种旱地11858余亩,优质良田109781余亩,特别适宜发展粮食加工业,蔬菜加工业,畜牧养殖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党委政府努力营造的“亲商、护商、帮商、尊商”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辖区内建有110KA和35KA变电站2座,移动通讯基塔13座,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电力保障供给有余,城镇功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日新月异。马店工业园区活力迸发,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为罗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罗店镇政府机构精干,运作高效。2001年3月,罗店马店两镇合并后,率先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政府机构设定为“三办一所”。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财政农经管理所,党政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
英文解释
  1. :  Luodian Town
近义词
罗店
相关词
金华市婺城区
包含词
罗店镇直属
分类详情
张开联合村张开光明村张开兴隆村张开向阳社区张开新街村
桃园村金星村碧水村王家村十里铺村
石板村北金村梅村村富强村大岭村
九龙村高庙村周寨村戴湖村童仙村
新桥社区富丽社区金星社区罗溪村四方村
繁荣村朱家店村解放村王家楼村罗店村
盘前村弹子下村里宅村羊甲山村白望山村
前庄头村石墙脚村麻车村后园村溪塍村
上张家村推包井村六头塔村林田村倪西店村
三角山村大舍塘村罗大门村双林村前店村
西吴村后溪河村建新村西旺村玲珑岩村
洞前村鹿田村三角村罗店村袁河村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