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人物 : 神話 > 神話人物
目錄
1--希臘神話人物 1 - Greek mythology
  [宙斯]希臘神話中等級最高的天神,掌握着雷電,威力無比。不僅為了取得王位,殺了自己的父親[剋洛諾斯]還到處拈花惹草,私生子無數。性格方面比較優柔寡斷,喜歡玩弄權術。
  [波塞鼕]海皇,[宙斯]的二哥,經常手持一柄巨大的三叉戟,駕着金鬃銅蹄馬拉的車在海上巡行,能呼風喚雨。其風流好色不亞於[宙斯],且一直侍機將[宙斯]趕下臺。
  [哈得斯]冥王,[宙斯][波塞鼕]的大哥。與他的兩個弟弟相比,[哈得斯]顯得安分些。除了到地上搶了春之女神[珀耳塞福涅]為妻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自己的冥府裏。
  [阿波羅][宙斯]和[勒托]之子,主管光明、青春、醫術、畜牧、箭術、音樂、詩歌等。具有不亞於其父的力量和好色的本性。
  [雅典娜]智慧女神兼女戰神,穿着鎧甲。是從[宙斯]的頭顱中誕生的。
  [阿爾忒彌斯]月神與狩獵女神,再加上處女的保護神,被稱為“三冠女神”。[阿波羅]的妹妹。據說,他們兄妹倆是一對戀人。雖然,[阿爾忒彌斯]是處女神,但也有很多情人,衹是他們無一例外的都被[阿波羅]處死!
  [刻爾柏洛斯]把守冥土大門,有三個頭顱的魔獸,食生肉,以青銅之聲威嚇敵人,是暴風雨的巨人[堤豐]和半人半蛇的怪物[厄喀德]所生的衆多怪物之一。
  [美杜莎]是[福耳庫斯]和[勒托]三個女兒中最小的一個,頭髮都是毒蛇,口中長着獠牙,背上生有翅膀,其眼神能令人石化。
2---北歐神話人物 2 --- Nordic mythology
  [奧丁]
  北歐神話中的“阿斯神族”(居住在“阿斯加爾德”)的大神。他既是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神,主管魔術、詩歌、戰爭、王權。傳說,他曾經冒着必死的危險進入冥界,取得“魯納古文字”而擁有大量的知識,但是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一隻眼睛。[奧丁]的武器是“錕古尼爾槍”,騎着八足的駿馬[斯萊普尼爾],居住在“瓦爾哈拉”(英靈祠)的神殿中,讓女武神收集死者的靈魂,為“末終之戰”--[繞納諾剋](諸神之黃昏)做準備。
  女武神[瓦爾庫裏]
  侍奉主神[奧丁]的女神,奉其命令奔波於戰場上,停止已經踏入死亡命運的戰士們的呼吸,將他們的屍體運往“瓦爾哈拉”神殿,讓其復活以準備在諸神與巨人的最終之戰“諸神之黃昏”中作為守護諸神的戰士。女武神[瓦爾庫裏]獲得古文字、魔術等深厚的知識,給人們帶來幸福。
  “瓦格納”的名麯《女武神之飛馳》唱的就是她。
  [齊格弗裏德]
  德國著名的敘事詩《尼伯竜根之歌》中的英雄。傳說中“尼德蘭”的王子,與“布爾昆特”國的公主[剋琳姆希爾德]結婚。因其妻捲入“布爾昆特”國王妃[倫希爾德]的爭執中,被該國的的重臣[哈根]用姦計害死。
  在很多遊戲中,[齊格弗裏德]都是北歐鬥士的首領,而且都是以善良的角色出現。但往往這一名字也都是難逃一死的悲慘角色。
  [洛基]
  他是巨人族的後裔,因其美麗的容姿與豐富的知識而被阿斯神族接納,並取了一個神族的名字[洛基]。但是,[洛基]生性喜歡捉弄他人,經常挑起諸神的危機,還殺了主神的兒子[巴爾德爾],引起了諸神的憤怒,被幽禁於洞窟中,用他兒女們的內臟來捆束他。當神族與巨人的最終之戰爆發時,[洛基]再度復活,率領自己的孩子們與諸神决戰。
  [焚裏爾]
  巨大的狼型怪物。傳說,當它張開嘴時,其上下顎能頂住天與地,眼睛與鼻子能噴出火焰,是惡神[洛基]的兒女之一。末日之戰時,它將太陽都吞掉了。異常兇暴的它被矮人族所做的魔法捆住,直至最終之戰被其父釋放,並將主神[奧丁]也吃掉了。
  [托爾]
  北歐諸神中最具怪力的神,以巨大的鐵錘為兵器。他是掌管雷電的神,其名字包含有“轟鳴者”的意思。[托爾]同時還是豐饒之神,主管婚姻、生育、儀葬等人類一生必須經歷的儀式。在最終之戰時,[托爾]與世界蛇[尤蒙岡多]同歸於盡。
  [多威加]
  英語中的讀音是“多瓦夫”,即矮人(妖精族)。據說,其原型是啃蝕最初巨人始祖[尤米爾]遺體的蛆蟲。從諸神處獲得人類的姿態與智慧。因其相貌醜陋,他們多數居住在地下名為“斯法爾特亞爾瓦黑姆”的妖精國裏。他們擁有天才的鍛造本領,經常替諸神鍛造各種擁有不可思議能力的武器和寶物。
  在衆多的漫畫中,[多瓦夫]的形象一直是又矮又胖、拿着一把大斧頭、蓄着長鬍子的老頭。
  [狂戰士]
  berserk,英語讀音為“巴薩剋”,即[狂戰士]。是受主神[奧丁]加護的勇猛的戰士。
  在最終之戰中,陷入了極其興奮和忘我的境界,因而能發揮其兇猛的戰鬥力。他們是被狂熱戰鬥心所支配的傀儡,戰鬥中,他們感覺不到疼痛、恐怖……一直到戰死為止。berserk源於古代北歐語,意思是“披着熊皮的人”。
3---中國古代神話人物 3 --- Ancient Chinese mythology
  [三衹眼]
  三衹眼是異族,在《述異記》中曾有過“三眼國”的記載,說“人皆有三眼睛珠”。一般,在額頭上比常人多出一隻眼睛的就叫“三衹眼”。提到三衹眼,最有名的要數與[孫悟空]大戰的[二郎神]了。他用第三衹眼破了[孫悟空]72變的威力,大大體現了三眼族第三衹眼的威力。
  也就是說,第三衹眼是異族的力量源泉,當第三衹眼睜開時,力量就爆發了。但是在很多的漫畫中,如:三目童子,第三衹眼的力量是很容易被封住的,怪不得三眼族會很快滅亡。
  [化蛇]
  《山海經》中記載的妖怪,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能操縱江水。是一種比較低級的妖怪。
  [四星]
  就是[青竜]、[白虎]、[玄武]、[朱雀]。又稱為“四靈”。用於守衛四方:東青竜,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西王母]
  《山海經》記載,西王母為人身、豹尾、虎齒,而且善嘯。依此看來,[西王母]是不折不扣的妖怪,但《西遊記》中她卻是以貴婦的形象出現。作為太古時代的黑暗統治者,[西王母]控製着“衆神之地”的昆侖,並在臨死前生出了最強大的黑暗之神[孔雀王]與[天蛇王]。
  [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是“昆侖”,《山海經》中記載為“百神之所在”。一般認為昆侖山是登天的途徑。
  [九尾狐]
  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白兔]、[蟾蜍]並列在[西王母]座前,表示吉祥。然而在中國古代,關於狐妖、狐仙的記載大多有貶低的意味。比如《聊齋》中的狐仙大多是蠱惑人的妖怪,而《封神演義》中的[九尾狐妲己]更是禍國殃民的妖女。
4---印度神話人物 4 --- Indian mythology
  [濕婆]
  印度三大神中的一位,又稱作[西瓦]。[濕婆神]在印度教中是最受崇拜的神,其中的意思是“昌盛”或“吉兆”,既象徵毀滅,又是起死回生的意思。但一般認為,他是有破壞性格的神。
  [釋迦]
  佛教的創始人,本名[悉達多]。他的形象經常在各類與佛教有關的書籍中出現。在佛教密宗盛行後,[釋迦]又被稱為[大日如來]。是佛教中地位最崇高的神。
  [天竜八部]
  即八部衆,說法見於佛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曾提到過:“天竜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竜女成佛。”
  [天]
  即帝釋天為首的天神。天神的壽命也會完結,這是因為佛傢相信事事皆有無常。天神臨死前會出現“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出汗,不樂本位”這五種徵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五哀”。
  [阿修羅]
  阿修羅是與天對立的一族。他們非常好戰,男的極醜,女的極美。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天有美食而無美女,雙方常因此而互相爭鬥,場面十分慘烈,“修羅場”的說法即從此來。阿修羅一族被視為戰神,他還有個化身是火神大摩尼,也就是“拜火教”和中土“明教”的最高神。
  [竜]
  竜無論在東西方神話,還是在奇幻文化中都是個非常歡迎的角色。以其獨特的外形、強大的力量而備受青睞。可以說一說到奇幻,人們就會想到竜,竜幾乎成了奇幻文學的代表。東西方的竜雖然有所不同,但它們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頭部特徵,善飛翔,會從嘴中吐出物質攻擊等。這些驚人的巧合讓人忍不住懷疑是否以前有此一類生物存在。竜的記載在我國由來以久,大量詳實、準確、生動的記錄貫穿着整個古代正史,有紀可考的記錄最後見於民國初年,讓人十分迷惑。但天竜八部中的竜其實說的是一種大蟒蛇。
  [乾達婆]
  擁有黃金之翼半人半鳥的精靈,天界的音樂傢。
  [迦樓羅]
  中國人很熟悉的一種大鳥,傳入中國後演變成了金翅大鵬鳥。原型是翅有種種莊嚴寶色的神鳥,一天吞噬一條竜王和五百條小竜,五百年自焚一次,然後又從火焰中復活,鳳凰重生的傳說即來源於此。
  [哈奴曼]
  印度版孫悟空,是印度神話中的神猴。風神和母猴所生之子。在英雄敘事詩《羅摩衍那》中登場,成為幫助羅摩王子的好幫手。他聰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於騰雲駕霧,變幻形象和大小,多次救助羅摩王子,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5---日本神話人物 5 --- Japanese mythology
  [須佐之男]
  日本神話中創國神[伊耶那岐]從黃泉國返回後所生下的“三貴子”中最小的一個(另外兩位是[天照]與[月讀]),在《日本書紀》中被稱為[素盞鳴尊]。由於他的狂暴個性,不久便被逐出“高天原”,而且被列入破壞神的行列。後來,他在“日出之國”(日本)斬殺了[八岐大蛇],成為日本神話中的英雄。
  [八岐大蛇]
  傳說中,每年要吃一個處女,擁有八頭八尾,一沾酒就泥醉的超珍稀動物。雖與戰爭、病魔相比已經算是比較溫和了,但是卻受到人類數倍於戰爭的仇視,最終遭到[須佐之男]的斬殺。
  [節雉刀公主]
  日本國神[足名椎]與[手名椎]八個女兒之一,差點成為[八岐大蛇]的晚餐,最後被[須佐之男]所救。
  [草雉劍]
  被[須佐之男]從[八岐大蛇]處救下來的神物之一,後來被日本國人當作“鎮國之寶”,又名[業雲之劍]。
6---埃及神話人物 6 --- Egyptian mythology
  [伊希斯]
  埃及神話中神力非凡的巫師,被視為魔法的始祖。
  [塞特]
  出自埃及神話,希臘人稱之為緹豐,為惡靈的化身,永遠與善良作對。傳說他曾化身黑豬,每月攻擊啖食月亮。
  [塞剋爾]
  埃及神話中的死者之神,以鷹頭木乃伊的形象出現。傳說為冥界的判官,常用一架天平來稱量死者的心髒,以决定他的待遇。在古埃及法老陵墓中的壁畫上大量出現,在羅·斯托神廟中被膜拜。
7---元素精靈 7 --- Element Wizard
  火之精靈[沙拉曼達]
  司屬火焰的精靈,傳說中是外形如蜥蜴般,生活在火山熔岩的火焰中的奇異生物。由於火的屬性,若化身為人,其性格一般是熱情奔放或者狂暴粗魯。職業多為狂戰士、蠻族、騎士,或具攻擊性的魔法師。
  水之精靈[溫迪妮]
  在拉丁語中[溫迪妮]的意思是波浪。傳說中,水之精靈的姿態幾乎與人類相同,而且她會與人類的男子相戀。“條頓”神話中,[溫迪妮]常常將心愛的男子引到水中,並將其溺死,這也為[溫迪妮]的傳說增加了一份恐怖的色彩。儘管如此,藴育生命的水之精靈,在絶大部分人的心中,仍然是美麗而溫柔。水屬性的魔法可以結冰成利刃,也可以治愈創傷,所以化身成人的水之精靈職業多為僧侶。
  風之精靈[西魯芙]
  拉丁語中[西魯芙]是樹木的意思,在希臘語中卻是由美少女組合成的意思。由此可知,風之精靈是以美麗女性的姿態出現的。傳說中,[西魯芙]擅長隱形,所以一般衹能聽到她們的聲音。她們要是以女性的形態與人類的男子相戀就能獲得永生。所以[西魯芙]總是對人類抱有好感,跟隨人類左右,為人類排憂解難,是比較完美的象徵。
  地之精靈[諾姆]
  希臘語中[諾姆]是居住在地底的人的意思。傳說中,他們在地下的世界,守護着礦物與財寶。形態與矮人相似,外形多為像兒童一般的身材,老人一般的面容,帶着紅色的三角帽子。地之精靈有時是穩重的,但是狂暴的時候必定會鬧得天翻地覆,岩碎石崩,更厲害的是還可以將人類石化。
8----其他有代表性的神 8 ---- other representative of God
  [巴爾]
  又名巴盧爾或巴卡爾,出現在不同神話中,名稱也不同。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的主神,掌管雷電和農牧、生殖,也是死而復生之神。與兄長穆圖是死敵。起先是善神,後在基督教義中被視為邪神。
  [穆圖]
  也名莫特。死神、冥界之神、混沌之神、幹旱和歉收之神。是巴爾的兄長和主要對手。出自閃米特族神話。
  [阿卡特拉姆]
  凱爾特神話中的勇敢之神,達努神族努阿達的別名。曾與邪神巴爾殊死作戰。
英文解釋
  1. n.:  mythic figures,  mythical creatures,  mythical figures,  actaeonulysses
相關詞
人物動漫人物小說神話佛教百科希臘傳說希臘神話
百科辭典遊戲偵探小說英國文學阿加莎·剋裏斯蒂神話傳說月神Artemis
神祗古希臘末日計劃神祇武士戰神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産
電影神仙仙女更多結果...
包含詞
中國神話人物希臘神話人物神話人物標志學
古希臘神話人物古羅馬神話人物中國古代神話人物
中國上古神話人物中國神話人物百圖
分類詳情
張開中國神話人物張開佛教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