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鬆綱(Lycopsida)
石鬆植物有喬木、灌木或草本。有根、莖、葉的分化,莖直立。葉為小葉型葉,多為針狀,遍布莖和枝呈蠃旋狀或假輪狀排列生長。具單脈。葉的基部大部分為莖、枝表面留下的印痕叫葉座。
根據葉舌的有無,把石鬆綱分為兩大類:
無葉舌亞綱(Eligulatae)包括鐮木目、原始鱗木目、石鬆目。
有葉舌亞綱(Ligulatae)包括鱗木目、水韭目、捲柏目。
(Lycopods,clubmosses)為緑色維管植物的一綱。是蕨類植物中的具有小型葉並能産生同形孢子的一群。曾繁盛於地質年代,現存種為數不多,約100種(日本25種)。小型葉形小,不生葉舌。在孢子葉葉腋或表面上産生一個孢子囊,孢子葉聚集,多少顯有成花葉穗的傾嚮。原葉體為塊狀,不具葉緑體,其後長於地中,和菌類共生。胚的發生為內嚮性,但顯著彎麯,繼而成外嚮性。帶有胚柄。精子具二條鞭毛。
石鬆類可構成蕨類植物門中的一綱──石鬆綱(Ly-copodiopsida),也有作為亞門或門的。作為石鬆綱一般可分為6目:
①鐮蕨目:小型草木。無葉舌,亦無葉座和葉痕。孢子同形。發現於泥盆紀。
② 原始鱗木目:多數為草本。無葉舌。葉座有時不清晰,一般無葉痕。孢子同形。出現於泥盆紀至早石炭世。
③ 鱗木目: 喬木狀。具葉舌、 葉座和葉痕。孢子異形。 出現於石炭紀至二疊紀。
④ 水韭目:草本。具有葉舌。孢子異形。出現於三疊紀到現代。
⑤ 石鬆目:草本。無葉舌。孢子同形。出現於晚泥盆世到現代。
⑥ 捲柏目:草本。具有葉柄。孢子異形。出現於中石炭世到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