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 : 湘潭县 : 云龙县 : 乐清市 : 常山县 : 信宜市 : 乐昌市 : 云安县 [显示全部] > 白石镇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白石镇:面积47.90平方公里,人口2.76万人,辖1个居民区、2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玉溪北路,邮政编码:325604。
  居民区:白石
  行政村:上陈、岐元、街口、新村、大岙、甩稻岩、东浃、密川、北新、上升、下阮、新河浃、坭岙、合湖、凤凰、下印、中雁、岙上、赤水垟、上坭、中石门、中湖、下坭、下马岭、钟前
浙江省乐清市白石镇
  白石镇距乐清市区10公里,西南距温州市区25公里,镇内有国家级旅游名胜风景区——中雁荡山。全镇总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26625人。
  白石,古称仙源,因境内群山岩石多姿多彩而得名。
  1999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4.8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工业产值4.21亿元,农业总产值286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531元;是温州市重点工业卫星镇。1997年被评为温州市首批小康乡镇。
  中雁荡景区相继开发新景点,建成了中雁山庄、太子山庄、玉甑索道、玉虹栈道、溪绿滩、中雁射箭场、逍遥湖、中雁水上游乐场等项目,从而使景区内初步实现吃、住、游、玩相配套,1998年游客已达6.1万人次。
  白石地处山区与平原交接处,历来为山货、手工业品和海鲜产品的集散地。白石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初十传统集市,历时一周,农历三月初十为高峰期,据统计,今年三月初十一天,上市人数20万人次,参加交易的商品摊铺达1400余家,商品成交额近3亿元。
  白石以橡胶制品为支柱产业(有“白石鞋底走遍全国”一说),仪表、电子、机械、电器、纺织、配件为配套的工业经济结构,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1999年工业总产值4.21亿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3295男18828女14467家庭户户数7389家庭户总人口(总)26216家庭户男13624家庭户女125920-14岁(总)68580-14岁男38470-14岁女301115-64岁(总)2437815-64岁男1395415-64岁女1042465岁及以上(总)205965岁及以上男102765岁及以上女103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1710
  下辖村
  
  新村村北新村甩稻岩村密川村东浃村岐元村大岙村上陈村街口村下阮村新河浃村合湖村下印村凤凰村坭岙村上升村岙上村赤水垟村上坭村中石门村下马岭村钟前村下坭村中湖村中雁村
浙江省常山市白石镇
  白石镇位于浙赣两省,常山、江山、玉山三地的交界处,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西大门,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距县城13.5公里。辖区内面积有48.3平方公里,17个行政村,10032人,耕地面积11556亩,山林面积4万余亩。
  白石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杭金衢高速出口与320国道在境内交错相连,320国道横穿8个村,常山白石到江山大桥沥青路经过白石镇6个村,镇政府到各行政村的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白石集镇功能齐全,境内有中小学和卫生院各一所,工商、公安、供电、邮政、烟草、金融等在境内都设有办事机构。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特色发展”战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做足内部文章,注重特色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显现。目前,白石镇已形成“两基地、两产业”发展格局,即轴承配件基地,来料加工基地,畜禽产业和苗木业。如以鑫龙轴承有限公司为主的轴承企业已有7家,年产值达5000万元;来料加工遍布全镇,参与来料加工人数近2000人,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近300万元;土鸡年饲养量100万羽,出栏数80多万羽;万头养猪场2个,3000头养猪场2个,生猪年饲养规模达3万头;苗木种植企业8家,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大苗1600亩,小苗400亩,苗木已成为320国道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此外,钙业、塑料、木制品、砖瓦等行业相继在白石落户,食用菌、羊进一步拓展,规模分别为550万瓶袋和1000只左右,白石镇已成为常山县发展食用菌重点乡镇之一和波尔山羊的种羊繁育基地。
  白石镇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和垃圾集中处理,村庄变得更美了、更亮了、更干净了。全镇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血防成果得以巩固,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电视电话实现村村通,白石镇是省“东海明珠”和市“金走廊”的文化乡镇,小白石村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白石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境内多丘陵山地,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为切实做大做强集镇,确保供水安全,目前集镇开发和农民饮用水工程正在实施中,届时,白石镇必将成为浙西边陲一朵亮丽的奇葩。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576男3809女3767家庭户户数2641家庭户总人口(总)7510家庭户男3771家庭户女37390-14岁(总)18040-14岁男9360-14岁女86815-64岁(总)506615-64岁男254915-64岁女251765岁及以上(总)70665岁及以上男32465岁及以上女3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017
  下辖村
  
  白石街村小白石村十八里村新安村蒋莲铺村胡家村曹会关村江家坝村草坪村周家园村苏家科村下西塘村新移村范村村西塘坳村白马弄村岭头村
广东省云安县白石镇
  白石镇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境西北部,面积74.2平方公里。东与镇安镇交界,西与郁南县 河口镇相邻,南与罗定市苹塘镇接壤,北临宋桂,东北与高村镇接壤,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该镇距云浮市市区60公里,肇庆120 公里。全镇位于东经111°47′,北纬22°48′,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地势东高西低,属低山丘陵区,白石河流经镇境,夏短冬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降水量1538.6毫米,霜日5天,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白石镇现辖居委会1个, 村委会9个,自然村63条,2006年总人口291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87人,有劳动力17334人。全镇现有耕地总面积13398亩,其中水田 9201亩,旱地4179亩;有林业用地6.8万亩。
  镇内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全,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495人;小学10所,在校学生3847人,卫生院1所,卫生所(站) 9所,电视差转站、广播站1个。镇的交通运输配套设施齐备,有标准两车道水泥路与324国道及宋桂、高村等邻近镇连接,镇内各村委均通有硬底化公路。该镇建有汽车客运站,全镇共有辆中巴20多台,豪华大巴5辆,白石汽车客运站每20分钟就有一班车开出,有些村委还开通了至云城的客运路线,另外,镇每天还有直达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客车班次。
  白石镇物产资源丰富,主要农副产品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木薯、马铃薯、大豆等产品;水果种类繁多,有西瓜、龙眼、荔枝、柑桔、芒果、橙、沙梨、李子、柿、柚、香蕉等,特别是西瓜, 白石镇种植西瓜已有多年的历史,产出的西瓜个大、汁多、味甜、质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云浮地区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为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当地政府因势利导,把种植名优西瓜作为“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去推广,现在该产品被推广到珠江三角洲等地,凭着其过硬的品质,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应;林副产品丰富,主要有松脂、茶叶、蜂蜜等;矿石种类多,有金矿、铜矿、大理石、 花岗岩石、石灰石、水晶石等;水力资源丰富,集雨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白石河流经该镇,镇内建有二级发电站、陂头电站等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440千瓦;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自然风光旖旎动人,旅游资源丰富,罗斗洞等有待开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6446男13303女13143家庭户户数6773家庭户总人口(总)26330家庭户男13227家庭户女131030-14岁(总)89790-14岁男47590-14岁女422015-64岁(总)1523515-64岁男752315-64岁女771265岁及以上(总)223265岁及以上男102165岁及以上女121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5024
广东省信宜市白石镇
  白石镇位于广东省信宜市东部,距市区19公里,东连钱排镇,南靠大成、丁堡镇,西邻东镇镇,北与洪冠、怀乡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镇辖19个村委会,总人口6.4万人。
  白石以境内白石岗而得名。是一个电气化的山区镇,全镇有耕地2.2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其余为山地。境内河溪纵横,水源丰富,共有小水库1座,山塘113口,抽水站7个。全镇小水电站22座,装机容量6009千瓦,年发电量1210万瓦小时,并已输入县电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全镇实现了电气化。
  白石又是林、果、药之乡。全镇现有林木面积159162亩,活立林蓄积量28.49万立方米,已消灭荒山,绿化达标,1979年后实行林、果、药间种,有果树8245亩,药材4729亩,林、果、药总产值达34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白石又是耕牛、生猪、三鸟等畜禽产地,乡镇企业也较为发达。
  矿产资源主要有钠长石、高岭土、铜矿、铁矿、石英石等,其中钠长石矿是粤西地区品位最优、露天开采的矿产,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林业资源主要有松杉林,蓄积量达36万立方米;出口竹器编织业发达,年产值达2000万元;全镇形成了三华李、龙眼、南蕉、红橙等名优水果生产基地;山地养鸡年饲养量达400万只。 省道达北线横贯全镇东西,各行政村公路通畅,运输业发达,拥有营运车队3个。
  白石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3900男22146女21754家庭户户数11407家庭户总人口(总)43791家庭户男22070家庭户女217210-14岁(总)186720-14岁男98880-14岁女878415-64岁(总)2131815-64岁男1030315-64岁女1101565岁及以上(总)391065岁及以上男195565岁及以上女195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9132
广东省乐昌县白石镇
  白石镇地处广东最北山区,属于石灰岩乡镇,东接乐昌市两江镇,南与乐昌市庆云镇接壤,西邻乐昌市黄圃镇,北连湖南文明、里田乡,面积79.3平方公里,全镇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全镇辖油铺、水井、坛祖、新田、上黄、当阳、富村、三界墟、涧水9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全镇人口 15800人。2002年,全镇人平纯收入为2885元。“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该镇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从本镇镇情出发,以脱贫奔康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专心致力于当地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定了以农为主的发展思路。板栗、西瓜、黄烟、辣椒等作物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已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其中板栗是省“一乡一品”活动项目,也是当地群众的传统产业项目,所产板栗个大清甜,全镇种植面积为13000亩;西瓜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5000亩以上,以油甫、涧水村委会为主。由于昼夜温差大,所产西瓜个大皮薄肉甜,且上市时间迟,约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深得消费者欢迎;黄烟是该镇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上黄、新田、富村、三界墟、当阳等村委会,年种植面积保持在6000—8000亩,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种植面积还在进一步增加。近年来,该镇想方设法发挥山多的优势,积极进行山地开发。目前已开发山地8500亩,全部种上各种优质果树,如油桃等。全镇目前拥有各类果树23000亩,已逐渐成为“水果之乡”。
  该地虽然地处山区,但经省市“两大会战”后,基础设施有了显著的改善。贯穿全境的S328线已经全线硬化,村村(自然村)已通公路,机动车辆可以自由出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交通较为便利。
  农业概况
  近年来,白石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境内有山塘水库35宗,建有旱田地头水池3693个。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正逐步向基地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板栗、柰李、黄烟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西瓜、辣椒、芦笋、优质红薯(紫色红薯)、反季节蔬菜、三元杂交猪养殖等生产也初具规模。主要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有:板栗、西瓜、芦笋、辣椒、紫色红薯、黄烟、柰李。
  工业概况
  白石镇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企业总产值3235万元。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业有:
  1、乐昌市永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创建于1996年,装机容量1695千瓦时,年产值150万元。
  2、乐昌火车站装卸队
  创建于1969年,有65名工人,拥有较先进的装卸设备,年装卸量100万吨,年产值110万元。
  交通旅游
  1、交通
  白石地理位置虽然偏避,但交通发达,90个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白石至坪石328线、白石至湖南1946线的主干道全部水泥硬化。
  2、旅游
  白石较著名的旅游点是铜鼓岩。铜鼓岩因其洞口左侧的方形巨石,拍出时发出“铜鼓”之声而得名。铜鼓岩是经多年滴积而成的溶洞,多层布局,洞内形成各式各样的乳石奇观。洞途深处,溪流潺缓可听,溪沙流水清澈见底。铜鼓岩内涵丰富,气势雄伟,正待旅游开发。
  【发展规划】
  一、继续抓好烟叶产业发展。
  计划2009年烟叶种植面积5000亩,收购烟叶12500担,全镇烟叶产值达900万元以上。上中等烟叶比例达到85%以上,烟叶亩产量达到140-175公斤,烟叶退税为镇财政增收6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以上。继续加大镇财政对烟叶生产的扶持力度,办好黄烟示范片工程,扩大示范片工程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引导全镇烟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二、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在大力发展我镇“一乡一品”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重点完善好白石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一是种植规模在今年基础上略有增加,2009年辣椒种植面积达到5500亩、西瓜5200亩、增加果树种植2300亩。二是重点对涧水村至坪尾村的老林场一带进行开发,引进资金和现代管理模式,尝试股份制经营承包,农民零风险土地入股,提高果树种植的规模化、合作专业化程度。三是继续做好各类经济作物的示范片开发种植,重点扶持上黄300亩芹菜示范片和水井200亩荷兰豆示范片。四是加大对果农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和投入,大步提高果树种植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果树种植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结合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要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改革,积极创建白石林业生态镇,积极引进资金,发展林业经济。计划2009年完成当阳经济林8000亩的种植项目,植树造林750亩。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抓好生猪的品种改良和山地养鸡增加“三元杂交猪”的饲养比重工作。加强畜牧防疫工作,重点扶持上规模的养殖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养殖效益。进一步推广云南昆明昆星农牧开发中心开发的“添加剂”养猪方法,明年内“添加剂”养猪方法占养猪户80%以上。全镇生猪饲养量力争达到15000头,“三鸟”出栏65000只。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方面。一是做好现有水利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特别对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对东、西圳的维修;二是争取完成修建新田黄烟灌溉水利工程(1.8公里)和改造镇机关片群众食水工程任务;三是要重点解决我镇东落河床问题,刻不容缓。东落河床问题是我镇一大隐患,受2007年的8·20和2008年的6·13洪灾影响,河床再次被抬高了一米多,直接威胁到我镇东落两个村小组700口人的生命安全和河床附近近300亩农田的生产;四是在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好现有地头水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户再建一定数量的蓄水池,增建地头水池100个。
  ——交通建设方面。进一步改善现有公路质量,对部分路面窄、路况较差的村道进行拓宽、维修。加快乡村公路硬化速度,2009年底,全镇要实现镇通村公路100%和村通自然村公路80%水泥硬化任务。
  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房改造步伐,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按照奔康房改造实施方案,全面加快农房改造步伐,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2009年争取完成150户农房改造。
  ——大力发展新型燃料能源开发。继续推广沼气能源,2009年进一步扶持沼气池建设,计划再兴建200个沼气池,并逐步普及推广,切实改变我镇燃料能源使用状况,有效缓和能源与森林资源之间的矛盾。
  ——大力改善农村人口食用水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大食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2009年将继续解决1000以上农村人口食用水问题。
  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白石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为改善我镇敬老院孤、寡、残老人的生活条件,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做好规划安排,争取明年完成我镇新敬老院的建设这一民心工程,并投入使用。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镇卫生院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医疗环境;支持农村卫生站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卫生站的看病能力和医疗水平;切实做好基本医疗、妇幼保健、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加强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
  ——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队伍建设;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推进村级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保持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重点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确保人口结构、性别比例有明显降低。
  ——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进程。严厉打击“双抢两盗”、“黄赌毒”和“六合彩”等各类违法活动和刑事犯罪,逐步提高社会治安控制能力,营造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环境。加大信访工作力度,防止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积级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工作,强化监督,彻底清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严格控制雷管、炸药的使用,坚决禁止无证非法采石、采矿、开办加油站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抓好文明村(户)的跟踪管理的同时,继续搞好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搞好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倡导新风尚,移风易俗,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加强全镇社会的诚信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
重庆市忠县白石镇
  白石镇:管辖原白石镇、两河乡及巴营乡的巴岭、黄家、巴营、华岭、盆城5个村所辖行政区域,辖18个村、1个社区,幅员面积149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原白石镇长寿河社区。总人口约45000人。
  白石镇大部分地方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土壤以黄壤、紫色土为主,呈酸性,特别适合红豆杉生长,有天然红豆杉资源1300多亩,是该县红豆杉I类发展区。白石镇结合本地自然条件,把以红豆杉为主的林业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从2004年开始发展,至2005年底已发展红豆杉2753亩,计划2006年新发展2100亩,至2008年底全镇共发展红豆杉11000亩。白石镇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已有的红豆杉资源,被重庆市林业局命名为“重庆市红豆杉之乡”,这是该县惟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镇
  2007年,湖南省民政厅《关于湘潭县白石乡撤乡建镇的批复》: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白石乡设立白石镇,以原白石乡的行政区为白石镇的行政区域,白石镇辖2个居委会,26个建制村,总面积98平方千米,总人口3.79万人,镇人民政府驻白石铺(即原白石乡人民政府驻地)。白石乡位于湘潭县东南部,总人口37902人(其中农业人口34100人,非农人口 3802人),辖26个行政村,337个村民小组,距县城易俗河及著名风景名胜区衡山都仅40km。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来的白石铺、马家堰两个乡合并为白石乡。2005年乡政办公大院由马家堰迁至白石铺。白石乡撤乡建镇后,镇址设在新荷村车站组,设居委会2个。
云南省云龙县白石镇
  白石镇位于云南省西部,云龙县北端,东连剑川县,北通兰坪县,西靠检槽,南接长新。地理坐标:东经99°18~99°33′,北纬26°7′~26°13′,东西最大横径16.0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3.65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云龙县城51公里,距兰坪县城39公里。全镇辖7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80个自然村,境内最高海拔(云顶白彝子山)3552米,最低海拔(双龙正月地)1983米。国土面积3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6公顷(水田322公顷,旱地744公顷),林地面积230.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8%。
  白石镇地处大理、怒江两州和云龙、兰坪、剑川三县结合部,国土面积321.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中和距县城石门52公里,离怒江州兰坪县城39公里。全镇辖七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116个自然村,总人口13913人,有白、傈僳、彝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6%,其中白族人口占92.4%。境内最高海拔3552米,最低海拔1985米,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全镇耕地面积16440亩,其中水田面积4830亩。由于自然和历史方面的原因,白石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尤其是基础设施十分脆弱,全镇只有93条农灌沟渠、1194个水窖,水利化程度只有31%,沟渠硬化率仅为18%,“雷响天”比重高达70%,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象十分突出。境内公路里程为116.5公里,自然村通路率仅为 47%。境内有一条110千伏输变电线路,农户通电率为88%,农村电网改造率为22.6%。另外,全镇生产力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新的标准,目前尚有6038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45.9%,脱贫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22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8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9元。
  2006年末各项指标完成如下:全镇总户数3788户,其中农业户3324户,非农业户464户,总人口13913人,按性别分:男7231人,女6682人,按职业分:农业人口13219人,非农业人口694人,按民族分:白族12832人,傈僳族683人,彝族333人,汉族55人,傣族3人,回族1人。政府干部职工有58人,其中公务员有22人。
  国内生产总值为7220万元;财政收入1852万元,国税1430万元,地税422万元。粮食总产量为6678吨,其中豆类产量2102吨,人均占有粮39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59元,牧业产值为2030万元,大牲畜存栏9303头(匹),出栏3567头(匹);小牲畜存栏29247头(只),出栏34180头(只),家禽存栏21796羽,出栏64360羽;泡核桃40652亩,人均40株。
  乡镇企业有163个,现价总产值26966万元(其中工业现价总产值26000万元,增加值5896万元),增加值6403万元,上缴税金1572万元。
  中小学教师编制136人,现有136人,其中学历达标136人,中小学在校学生1878人。六年义务教育实现率达99.7%,九年义务教育实现率达96.1%,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0.2%。干部职工受教育程度平均12年,农民受教育程度平均5.4年,尚未扫除文盲120人。全镇有乡级卫生院1个,专业医护人员17人,病床44张,就诊6210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9.92%;农村卫生所11个,医务人员18人。
  全镇乡村公路有88.9公里,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有7个,中和村组组通公路,自然村通路率52%,水窖池3195个,输电线路有184.9公里,电网覆盖7个行政村,通电3022户12404人,农户通电率达91%,已通程控电话的行政村有7个,每百人拥有电话3.5部移动电话5.2部。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675男7134女6541家庭户户数3212家庭户总人口(总)13500家庭户男6984家庭户女65160-14岁(总)40420-14岁男19830-14岁女205915-64岁(总)869015-64岁男471715-64岁女397365岁及以上(总)94365岁及以上男43465岁及以上女50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336
No. 10
  镇政府驻宝石中路5号。面积48.29平方千米,人口0.99万人。邮编:324205。辖1个居民区、17个行政村:宝石街;白石街、小白石、十八里、新安、蒋莲铺、胡家、曹会关、江家坝、草坪、周家园、苏家科、下西塘、新移、范村、西塘坳、白马土弄、岭头。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白石,古称仙源,因境内群山岩石多姿多彩而得名。白石镇距乐清市区10公里,西南距温州市区25公里,镇内有国家级旅游名胜风景区——中雁荡山。全镇总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26625人。
  1999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4.8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工业产值4.21亿元,农业总产值286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531元;是温州市重点工业卫星镇。1997年被评为温州市首批小康乡镇。
  中雁荡景区相继开发新景点,建成了中雁山庄、太子山庄、玉甑索道、玉虹栈道、溪绿滩、中雁射箭场、逍遥湖、中雁水上游乐场等项目,从而使景区内初步实现吃、住、游、玩相配套,98年游客已达6.1万人次。
  白石地处山区与平原交接处,历来为山地货、手工业品和海鲜产品的集散地。白石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初十传统集市,历时一周,农历三月初十为高峰期,据统计,今年三月初十一天,上市人数20万人次,参加交易的商品摊铺达1400余家,商品成交额近3亿元。
  白石以橡胶制品为支柱产业(有“白石鞋底走遍全国”一说),仪表、电子、机械、电器、纺织、配件为配套的工业经济结构,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1999年工业总产值4.21亿元。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
  白石镇地处浙赣两省,常山、江山、玉山两县一市的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大门,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距县城13.5公里。辖区内面积有48.3平方公里,17个行政村,10032人口,耕地面积11556亩,山林面积4万余亩。
  白石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杭金衢高速出口与320国道在境内交错相连,320国道横穿8个村,常山白石到江山大桥沥青路经过白石镇6个村,镇政府到各行政村的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白石集镇功能齐全,境内有中小学和卫生院各一所,工商、公安、供电、邮政、烟草、金融等在境内都设有办事机构。
  白石镇已形成“两基地、两产业”发展格局,即轴承配件基地,来料加工基地,畜禽产业和苗木业。如以鑫龙轴承有限公司为主的轴承企业已有7家,年产值达5000万元;来料加工遍布全镇,参与来料加工人数近2000人,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近300万元;土鸡年饲养量100万羽,出栏数80多万羽;万头养猪场2个,3000头养猪场2个,生猪年饲养规模达3万头;苗木种植企业8家,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大苗1600亩,小苗400亩,苗木已成为320国道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此外,钙业、塑料、木制品、砖瓦等行业相继在白石落户,食用菌、羊进一步拓展,规模分别为550万瓶袋和1000只左右,白石镇已成为常山县发展食用菌重点乡镇之一和波尔山羊的种羊繁育基地。
No. 13
  位于信宜市东部,距市区19公里,东连钱排镇,南靠大成、丁堡镇,西邻东镇镇,北与洪冠、怀乡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镇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6.4万人。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
  白石镇地处广东最北山区,属于石灰岩乡镇,东接乐昌市两江镇,南与乐昌市庆云镇接壤,西邻乐昌市黄圃镇,北连湖南文明、里田乡,面积79.3平方公里,全镇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全镇辖油铺、水井、坛祖、新田、上黄、当阳、富村、三界墟、涧水9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全镇人口 15800人。2002年,全镇人平纯收入为2885元。“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该镇的真实写照。
  板栗、西瓜、黄烟、辣椒等作物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已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其中板栗是省“一乡一品”活动项目,也是当地群众的传统产业项目,所产板栗个大清甜,全镇种植面积为13000亩;西瓜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5000亩以上,以油甫、涧水村委会为主。由于昼夜温差大,所产西瓜个大皮薄肉甜,且上市时间迟,约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深得消费者欢迎;黄烟是该镇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上黄、新田、富村、三界墟、当阳等村委会,年种植面积保持在6000—8000亩,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种植面积还在进一步增加。近年来,该镇想方设法发挥山多的优势,积极进行山地开发。目前已开发山地8500亩,全部种上各种优质果树,如油桃等。全镇目前拥有各类果树23000亩,已逐渐成为“水果之乡”。
  该地虽然地处山区,但经省市“两大会战”后,基础设施有了显著的改善。贯穿全境的S328线已经全线硬化,村村(自然村)已通公路,机动车辆可以自由出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交通较为便利。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
  白石镇位于信宜市东部,距市区19公里。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镇内资源丰富,水电蕴藏量达1.2万千瓦,现已开发960千瓦,拥有水电站24座,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矿产资源主要有钠长石、高岭土、铜矿、铁矿、石英石等,其中钠长石矿是粤西地区品位最优、露天开采的矿产,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林业资源主要有松杉林,蓄积量达36万立方米;出口竹器编织业发达,年产值达2000万元;全镇形成了三华李、龙眼、南蕉、红橙等名优水果生产基地;山地养鸡年饲养量达400万只。省道达北线横贯全镇东西,各行政村公路通畅,运输业发达,拥有营运车队3个。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
  白石镇位于云安县境西北部,面积74.2平方公里。东与镇安镇交界,西与郁南县河口镇相邻,南与罗定市苹塘镇接壤,北临宋桂,东北与高村镇接壤,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圩镇距云浮市市区60公里,肇庆120 公里。全镇位于东经111°47′,北纬22°48′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地势东高西低,属低山丘陵区,白石河流经镇境,夏短冬长,雨量充沛,累年平均气温21℃,降水量1538.6毫米,霜日5天,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白石镇现辖居委会1个, 村委会9个,自然村63条,2006年总人口291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87人,有劳动力17334人。全镇现有耕地总面积13398亩,其中水田 9201亩,旱地4179亩;有林业用地6.8万亩。
  镇内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全,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495人;小学10所,在校学生3847人,卫生院1所,卫生所(站) 9所,电视差转站、广播站1个。镇的交通运输配套设施齐备,有标准两车道水泥路与324国道及宋桂、高村等邻近镇连接,镇内各村委均通有硬底化公路。圩镇建有汽车客运站,全镇共有辆中巴20多台,豪华大巴5辆,白石汽车客运站每20分钟就有一班车开出,有些村委还开通了至云城的客运路线,另外,镇每天还有直达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客车班次。
  白石镇物产资源丰富,主要农副产品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木薯、马铃薯、大豆等产品;水果种类繁多,有西瓜、龙眼、荔枝、柑桔、芒果、橙、沙梨、李子、柿、柚、香蕉等,特别是西瓜, 白石镇种植西瓜已有多年的历史,产出的西瓜个大、汁多、味甜、质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云浮地区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为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当地政府因势利导,把种植名优西瓜作为“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去推广,现在该产品被推广到珠江三角洲等地,凭着其过硬的品质,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应;林副产品丰富,主要有松脂、茶叶、蜂蜜等;矿石种类多,有金矿、铜矿、大理石、 花岗岩石、石灰石、水晶石等;水力资源丰富,集雨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白石河流经我镇,镇内建有二级发电站、陂头电站等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440千瓦;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自然风光旖旎动人,旅游资源丰富,罗斗洞等有待开发。
No. 17
  白石镇 白石镇位于忠县中部,距县城29千米。辖长寿河1个社区,华富、明星、明月、明华、万板、望岩、打泉、尖峰、关金、白花、菜园、中坪、华山、巴岭、巴营、华岭、黄家、盆城18个行政村。省道忠(县)垫(江)公路过境。
  [代码]500233120:~001长寿河社区 ~200华富村 ~201明星村 ~202明月村 ~203明华村 ~204万板村 ~205望岩村 ~206打泉村 ~207尖峰村 ~208关金村 ~209白花村 ~210菜园村 ~211中坪村 ~212华山村 ~213巴岭村 ~214巴营村 ~215华岭村 ~216黄家村 ~217盆城村
  [沿革]清末民初属永丰乡,1931年置白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71.2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华峰、华云、华中、华富、庙武、集中、青松、长流、明华、明大、明光、明月、明星、望岩、白星、万板、堰坝、新桥、坪坝、打泉、中 、青湾、石板23个行政村。
  2006年区划调整后,白石镇管辖原白石镇、两河乡及巴营乡的巴岭、黄家、巴营、华岭、盆城5个村所辖行政区域,辖18个村、1个社区,面积149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原白石镇长寿河社区。巴营乡的梅坝、马岭2个村划归忠州镇管辖,巴营乡的东风村划归黄金镇管辖。
  附:巴营乡位于忠县中部,距县城18千米。省道忠(县)垫(江)公路过境。 清末民初属三汇乡,1931年置西岩乡,1940年更名巴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49.2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杨家、巴岭、云岭、坪岭、丘岭、联盟、梅坝、铁龙、马岭、华岭、茶山、团岭、胡寨、盆城、坡岭、东风、大树17个行政村。
  附:两河乡位于忠县西南部,距县城43千米。公路与省道忠(县)垫(江)路连接。 清末民初属永丰乡,1931年置两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37.3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尖峰、关金、和平、香花、艾沟、白花、菜园、金坪、中坪、华山、中山11个行政村。
重庆市重庆市忠县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
  位于县境北端,东连剑川县,北通兰坪县,西靠检槽乡,南接长新乡。东西最大横径16.0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3.65千米,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1千米,距兰坪县城39千米。辖7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116个自然村,境内最高海拔云顶白彝子山3552米,最低海拔双龙正月地1983米,国土面积321.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96公顷(水田322公顷,旱地774公顷)。有林地面积230.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68%。全镇总户数3690户,其中农业户3270户,非农业户420户。总人口13795人,按性别分:男7154人,女6641人。按职业分:农业人口13149人,非农业人口646人。按民族分:白族12749人,傈僳族673人,彝族311人,汉族53人,傣族2人,壮族1人。政府干部职工有61人,其中公务员有26人。国内生产总值6564万元;财政收入1076万元;粮食总产量为669.8万千克,其中豆类产量185万千克;农民人均占有粮424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1294元。牧业产值1829万元。大牲畜存栏8931头(匹),出栏3393头(匹)。小牲畜存栏27749头(只)、出栏32100头(只)。家禽存栏21005羽,出栏71048羽。乡镇企业有161个,现价总产值19658万元,增加值4460万元,上缴税金996万元。其中工业现价总产值17922万元,增加值为3946万元。中小学教师编制149人,现有145人,其中学历达标14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2202人。六年义务教育实现率达99.6%,九年义务教育实现率达95.7%,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0.23%;干部职工受教育程度平均12年,农民受教育程度平均5.4年,尚未扫除文盲120人。有乡级卫生院1所,专业医护人员17人,病床44张,就诊6210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9.92%;农村卫生所11个,医务人员18人。乡村公路有34.9千米,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有7个,有水窖池2991个,总输电线路有56.1千米,电网覆盖7个行政村,农户通电率达90%,已通程控电话的行政村有7个,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5部、移动电话3.6部。
常山县白石镇名片-浙江省衢州市
  白石镇地处浙赣两省,常山、江山、玉山两县一市的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大门,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距县城13.5公里。辖区内面积有48.3平方公里,17个行政村,10032人口,耕地面积11556亩,山林面积4万余亩。
  白石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杭金衢高速出口与320国道在境内交错相连,320国道横穿8个村,常山白石到江山大桥沥青路经过白石镇6个村,镇政府到各行政村的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白石集镇功能齐全,境内有中小学和卫生院各一所,工商、公安、供电、邮政、烟草、金融等在境内都设有办事机构。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特色发展”战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做足内部文章,注重特色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显现。目前,白石镇已形成“两基地、两产业”发展格局,即轴承配件基地,来料加工基地,畜禽产业和苗木业。如以鑫龙轴承有限公司为主的轴承企业已有7家,年产值达5000万元;来料加工遍布全镇,参与来料加工人数近2000人,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近300万元;土鸡年饲养量100万羽,出栏数80多万羽;万头养猪场2个,3000头养猪场2个,生猪年饲养规模达3万头;苗木种植企业8家,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大苗1600亩,小苗400亩,苗木已成为320国道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此外,钙业、塑料、木制品、砖瓦等行业相继在白石落户,食用菌、羊进一步拓展,规模分别为550万瓶袋和1000只左右,白石镇已成为常山县发展食用菌重点乡镇之一和波尔山羊的种羊繁育基地。
  白石镇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和垃圾集中处理,村庄变得更美了、更亮了、更干净了。全镇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血防成果得以巩固,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电视电话实现村村通,白石镇是省“东海明珠”和市“金走廊”的文化乡镇,小白石村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白石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境内多丘陵山地,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为切实做大做强集镇,确保供水安全,目前集镇开发和农民饮用水工程正在实施中,届时,白石镇必将成为浙西边陲一朵亮丽的奇葩。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白石投资兴业!
英文解释
  1. :  Baidan Town
近义词
白石
包含词
下白石镇上白石镇白石镇中心小学
乐清市白石镇预防保健站
分类详情
新安村凤凰村新村村岭头村白石
大岙村明星村华山村中和村双龙村
新田村岐元村街口村甩稻岩村东浃村
密川村下阮村新河浃村坭岙村合湖村
下印村中雁村岙上村赤水垟村上坭村
中石门村中湖村下坭村下马岭村钟前村
白石街村小白石村十八里村蒋莲铺村胡家村
曹会关村江家坝村草坪村周家园村苏家科村
下西塘村新移村西塘坳村白马土弄村北新村
上陈村当阳村上黄村水井村油铺村
白石村明月村明华村望岩村尖峰村
关金村白花村菜园村中坪村华岭村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