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豬的新鮮或????腌的食用肉。 |
|
性味:甘、鹹、微寒、無毒。
歸經:入脾、腎。
功效:滋養髒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
說明:豬又名豕、豚。因飼養簡易,又具有骨細筋少肉多的特點,為日常食用肉最多的一種。歷代醫傢認為:“豬,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蓋虛肌所致也。”“凡肉有補,惟豬肉無補。”“以肉補陰,是以火濟水,蓋肉性入胃便濕熱,熱生痰,痰生則氣不降,而諸癥作矣。”所以對陰虛血虛患者多吃豬肉無益。然而,據報道,日本琉球大學教授通過調查發現,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藥”。調查結果發現,某地八十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們幾乎每天都吃豬肉,主要由於烹調方法不同,豬肉煮的時間都很長,先將豬肉煮二三小時後,再加入海帶或蘿蔔又煮一小時,做成一種湯菜食用。經過化驗分析,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大大降低。豬肉雖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虛肥,大動風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脹腹瀉。對於脂肪肉及豬油,患高血壓或偏癱(中風)病者及腸胃虛寒、虛肥身體、痰濕盛、宿食不化者應慎食或少食之。一般入藥均為豬瘦肉。
又名豚肉,是主要傢畜之一。屬豬科動物。
其性味甘鹹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
凡病後體弱、産後血虛、面黃贏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豬肝
能養血補肝,明目去翳,患夜盲、目暗、浮腫、萎黃等疾病者可常食之。
豬皮
性味甘涼,含有膠質成分,能營養肌膚,將豬皮煮熟成凍子食之,能使人皮膚光潔細膩。
豬胰
若治白癜風,可用豬胰1具,酒浸一小時,飯上蒸熟食用。
豬蹄
性味甘鹹平,有補血、通乳、托瘡的作用,可用於産後乳少、癰疽、瘡毒等癥。
《本草備要》指出,“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律液,豐肌體,澤皮膚,固其所也。”
《隨息居飲食譜》指出,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 |
|
豬肉
(《本草經集註》)
【來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肉。
【動物形態】豬(《爾雅》),又名:豕(《詩經》),豨(《莊和),豚(《周禮》),彘(《爾雅》)。
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嚮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豬為主要的傢畜之一,性溫馴,體強健,適應力強。食性很雜,除飼以豆腐粕、酒粕、麥麩及廚房殘羹外,亦食草及蟲類。我國大部分地區有飼養。
本動物的皮膚(豬膚)、毛(豬毛)、骨(豬骨)、血(豬血)、骨髓及脊髓(豬髓)、腦(豬腦)、甲狀腺體(豬靨)、蹄(豬蹄)、蹄甲(豬蹄甲)、睾丸(豚卵)、心(豬心)、肝(豬肝)、脾(豬脾)、肺(豬肺)、腎(豬腎)、膽(豬膽)、胃(豬肚)、胰(豬胰)、腸(豬腸)、膀胱(豬脬)、脂肪(豬脂膏)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瘦肉和肥肉約分別含水分53%、6%,蛋白質16.7%、2.2%,脂肪28.8%、90.8%,碳水化物1.1%、0.8%,灰分0.9%、0.1%,鈣11毫剋%、1毫剋%,磷177毫剋%、26毫剋%,鐵2.4毫剋%、0.4毫剋%。
【性味】甘鹹,平。
①《別錄》:"猳豬肉,味酸,冷。"
②《千金·食治》:"頭肉,平,無毒。"
③《本草備要》:"鹹,寒。"
④《本經逢原》:"甘,平,無毒。"
【歸經】入脾、胃、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經。"
②《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用主治】滋陰,潤燥。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
①《別錄》:"猳豬肉,療狂病。"
②《千金·食治》:"宜腎,補胃氣虛竭。""頭肉,補虛乏氣力,去驚癇,寒熱,五癃。"
③孟詵:"頭,主五痔。"
④《本經逢原》:"精者補肝益血。"
⑤《隨息居飲食譜》:"獖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湯飲。外用:敷貼。
【宜忌】濕熱痰滯內藴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註》:"服藥有巴豆,勿食豬肉。"
②《滇南本草》:"反烏梅、大黃等。"
③《綱目》:"反烏梅、桔梗、黃連、鬍黃連,犯之令人瀉利;及蒼耳,令人動風。合百花菜、吳茱萸食,發痔疾。"
④《本經逢原》:"助濕生痰。"
【選方】①治疫證邪火巳衰,津不能回者:鮮豬肉數斤,切大塊,急火煮渭湯,吹淨浮油,恣意涼飲,乃急救津液之無上妙品。(《溫熱經緯》)
②治液幹難産,津枯血奪,火灼燥渴,幹嗽便秘:豬肉煮湯,吹去油飲。(《隨息居飲食譜》)
③治小兒火丹:豬肉切片貼之。(《綱目》)
【名傢論述】《本草備要》:"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豐肌體,譯皮膚,固其所也,惟多食則助熱生痰,動風作濕,傷風寒及病初愈人為大忌耳。諸傢(食忌)之說,稽之於古則無徵,試之於人則不驗,徒令食忌不足取信於後世。傷寒忌之者,以其補肌固表,油膩纏粘,風邪不能解散也。病初愈忌之者;以腸胃久枯,難受肥濃厚味也。又按豬肉生痰,惟風痰、濕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幹咳,更須肥濃以滋潤之,不可執泥於豬肉生痰之說也。" |
|
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物別鮮美。 |
|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
|
一般人都可食用
1. 適宜陰虛不足,頭暈,貧血,老人燥咳無痰,大便幹結,以及營養不良者食用;
2. 對濕熱偏重、痰濕偏盛,舌苔厚膩之人,忌食豬肉。 |
|
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
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産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幹咳、便秘和難産。 |
|
1. 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 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3. 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髒或腦部寄生有鈎縧蟲。
《本草備要》指出,“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律液,豐肌體,澤皮膚,固其所也。”
《隨息居飲食譜》指出,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
《金貴要略》雲:“驢馬肉合豬肉食之成霍亂”。“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吳謙註曰:豬肉滯,羊肝膩,共食之則氣滯而心悶矣。
《飲膳正要》雲:“蝦不可與豬肉同食,損精”
豬肉 每100剋含可食用部分 73
熱量(千卡): 320 B1硫胺素(毫剋): .37 CA鈣(毫剋): 6
蛋白質(): 17 B2核黃素(毫剋): .18 MG鎂(毫剋): 12
脂肪(): 28 B5煙酸(毫剋): 2.6 FE鐵(毫剋): 1
碳水化合物(): 0 VC維生素C(毫剋): 0 MA錳(毫剋): .01
膳食纖維(): 0 VE維生素E(毫剋): .48 ZN鋅(毫剋): 1.77
維生素A(微剋): 8 膽固醇(毫剋): 79 CU銅(毫剋): .19
鬍羅卜素(微剋): .6 鉀(毫剋): 188 P磷(毫剋): 142
視黃醇當量(微剋): 57.6 鈉(毫剋): 76.8 SE硒(微剋): 6.87
這是個營養手册,很多食材都可以查到,有興趣的話去看看吧~~
http://www.xa01.com/MSZX/List/List_121.html |
|
1. 食用時應除去豬頸部的粉灰色腮腺及全身各部的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羊脂、淋巴結等)的東西,因為這些器官內可能含有很病菌和病毒,若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2. 買豬肉時,拔一根或數根豬毛,仔細看其毛根,如果毛根發紅,則是病豬;如果毛根白淨,則不是病豬;
3. 豬瘟病是一種多發性傳染病,對人體危害嚴重,這種肉絶不能食用。如皮膚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有出血性斑塊,即為病豬肉;如果是去皮肉,則可看脂肪和腱膜,如有出血點即可認定為病豬肉;
4. 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緻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
5. 在肉鋪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別標示,此時衹要看肉的顔色,即可看出其柔軟度。同樣的豬肉,其肉色較紅者,表示肉較老,此種肉質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購買,而顔色呈淡紅色者,肉質較柔軟,品質也較優良。
6. 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藥”。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會大大降低。
7. 生豬肉一旦粘上了髒東西,用水衝洗是油膩膩的,反而會越洗越髒。如果用溫淘米水洗兩遍,再用清水衝洗一下,髒東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來一團和好的面粉,在髒肉上來回滾動,很快就能將髒東西粘走。
8. 種豬肉質量低劣,煮不爛,味道差。識別方法:(1)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膚與脂肪之間幾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肩胛骨部位最明顯,去皮去骨後的脂肪又厚又硬,幾乎和帶皮的肉一樣。(2)瘦肉顔色呈深紅色,肌肉纖維粗糙,紋路清,水分少,結締組織較大。
9. 豬肉貯存:(1)將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裏,噴上一層料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2)將肉切成片,然後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凍硬,再用塑料薄膜將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置冰箱冷凍室貯存,可1個月不變質。(3)將肉切成肉片,在鍋內加油煸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涼後放進冰箱冷藏。
10.由於豬肉也含有腥味,因此有很多人也不喜歡,這是由於脂肪經過長時間所産生的油臭味,然後具有光澤且按壓住時具有彈性者,即是新鮮的肉;肉質不堅實,而顔色不新鮮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無論如何烹調也不會好吃,脂肪一旦氧化之後,便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適。豬肉變質的期限比牛肉快三倍,保存時應特別註意。 |
|
豬肉---大蒜= 相宜
豬肉中含有維生素B1,如果吃肉時再伴一點大蒜,可以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這對促進血液循環以及盡快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都有重要的作用.
豬瘦肉---菠菜= 相忌
菠菜含銅,瘦肉含鋅.銅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物質之一,脂肪代謝所必需.二者同吃,則菠菜析出的銅會大量減少,不利於營養成份的吸收.
如何辨別豬肉好壞?
首先是看顔色。好的豬肉顔色呈淡紅或者鮮紅,不安全的豬肉顔色往往是深紅色或者紫紅色。豬脂肪層厚度適宜(一般應占總量的33%左右)且是潔白色,沒有黃膘色,在肉屍上蓋有檢驗章的為健康豬肉。此外,還可以通過燒煮的辦法鑒別,不好的豬肉放到鍋裏一燒水分很多,沒有豬肉的清香味道,湯裏也沒有薄薄的脂肪層,再用嘴一咬肉很硬,肌纖維粗。
鮮豬肉皮膚呈乳白色,脂肪潔白且有光澤。肌肉呈均勻紅色,表面微幹或稍濕,但不粘手,彈性好,指壓凹陷立即復原,具有豬肉固有的鮮、香氣味。正常凍肉呈堅實感,解凍後肌肉色澤、氣味、含水量等均正常無異味。
而飼料所致的劣質肉有廢水或藥等氣味;病理所致的有油脂、糞臭、腐敗、怪甜等氣味。種用公母豬肌肉較紅,結締組織多,韌性大,不易煮爛或炒熟,口感差。
註水肉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緑色,肉表面有水滲出,手指觸摸肉表面不粘手。凍豬肉解凍後有大量淡紅色血水流出。
死豬肉胴體皮膚淤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血管有黑色凝塊,因死亡時間長短不同臭味也不同。 |
|
豬科動物豬的肉。豬又稱豚。品種繁多。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取新鮮豬肉,洗淨用。以雄豬肉為好;經閹割者,其肉尤佳。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陰,潤燥,補血。
[參考]肥肉主要含脂肪,並含少量蛋白質、磷、鈣、鐵等;瘦肉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磷、鈣、鐵等,後者含量較肥肉多。
[用途]用於溫熱病後,熱退津傷,口渴喜飲;肺燥咳嗽,幹咳痰少,咽喉幹痛;腸道枯燥,大便秘結;氣血虛虧,羸瘦體弱。
[用法]煮湯,入菜餚。
[註意]豬肉不宜多食,肥肉尤其如此。多食則助熱,使人體脂肪蓄積,身體肥胖,或血脂升高,以致動脈粥樣硬化,産生冠心病、高血壓等。故肥胖、血脂過高、冠心病、高血壓慎用或忌用。
[附方]
1,豬肉增液湯:豬肉(半肥瘦)500g,切小塊,急火煮湯。除淨浮油,隨意飲用。
源於《溫熱經緯》。本方取豬肉養陰滋液、潤燥,原方稱為“急救津液之無上妙品”。用於溫熱病火熱已衰,津液不能回者。又《隨息居飲食譜》“治……津枯血奪、火灼燥渴、幹嗽、便秘”,其法同此。
2,當歸瘦肉湯:豬瘦肉500g,切塊,當歸30g。加水適量,又小火煎煮。可稍加食????調味,除去藥渣,飲湯吃肉。可分作2~3次服。
當歸善於補肝益血,同瘦肉配用以增強補血生血的作用。用於貧血或血虛所致的頭昏眼花、疲倦乏力以及産婦缺乳。 |
|
- n.: grunt, pork, its flesh as meat, ie bacon, ham or pork
|
|
- n. viande de porc
|
|
米粉 | 客傢飲食 | 無公害食品 | 肉食 | 營養 | 豬 | 美容 | 豬蹄 | 貴州 | 民俗 | 正安 | 菜譜 | 蘿蔔 | 烹飪 | 美食 | 雅江 | 四川特産 | 四川美食 | 紮壩人 | 組織 | 世界 | 大會 | 肉類 | 油 | 作料 | 菜 | 肉 | 原料 | 更多結果... |
|
|
|
|
烤肉 | 魚香肉絲 | 螞蟻上樹 | 粉蒸肉 | 紅燒肉 | 東坡肉 | 糖醋裏脊 | 京醬肉絲 | 香菇炒肉 | 木須肉 | 回鍋肉 | 紅燒獅子頭 | 四喜丸子 | 水煮肉片 | 梅菜扣肉 | 蒜泥白肉 | 辣椒炒肉 | 咕嚕肉 | 紅燒豬蹄 | 青椒肉絲 | 燉肉 | 鍋包肉 | 扣肉 | 農傢小炒肉 | 蒸肉 | 醬骨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