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类 > 海洋科学
目录
No. 1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海洋科学属于理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
  海洋科学类(Marine Science)
  ● 海洋科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首批15个“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2004年重点学科评估中获第一名。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而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掌握海洋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海洋调查和资料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处理技术,了解海洋科学及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前沿,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调查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环境要素计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
  毕业生数理化基础扎实、海洋科学知识系统、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外语熟练,经受过海洋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业务能力,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海洋局及其所属业务单位、地方海洋局、交通部、海军有关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每年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学习,基地班的同学在享受学校、学院各种奖学金之外,还可享受“基地专业奖学金”。本专业近年升研率平均达到62%以上。
  ● 应用海洋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精神,系统地掌握军事海洋学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海军军事理论和海军武器装备,具备初步的专业工作能力,能在海军以及地方相关部门从事军事海洋学应用、教学和科研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 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学、普通气象学、海洋调查、海洋要素计算与预报、天气学与天气预报、海洋卫星遥感、海洋声学与声纳技术、军事海洋学、海军战役学、海军战术学、海军武器装备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海军相关部门、国家海洋局及其所属单位、地方海洋局、高等学校等。
  ● 海洋管理专业是为满足国家海洋管理需要,依托“海洋学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家海洋局合作设置的特色新专业,属于海洋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海洋科学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海洋管理、海洋法等理论知识,能从事海洋管理及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海洋学、海洋调查、管理学原理、海洋管理概论、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普通气象学、海洋法、海洋带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监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国家海洋局及其所属单位、地方海洋局、高等学校、海军相关部门等。
  大气科学类(Marine Meteorology)
  ●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和应用气象学,特别是与海洋相关的上述领域从事业务服务、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要系统掌握大气科学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主要专业课程有:天气学、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大气探测、统计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海洋学、海洋调查实习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气象局、环保局、民航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军队从事业务服务、科研、教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考取或免试推荐为大气科学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 应用气象学专业培养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应用气象学、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和气候学,特别是与海洋相关的上述领域从事业务服务、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要系统掌握大气科学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主要专业课程有:天气学、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应用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海洋气象学、海洋调查实习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气象局、环保局、民航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军队从事业务服务、科研、教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考取或免试推荐为应用气象学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物理百科 Physical 百科
  海 洋 科 学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因此,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大气科学、水文科学等密切相关。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海洋科学又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科学。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海洋科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研究,并且取得很大的进步。本文对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学科体系和发展史及现状作一概括的介绍。
     研究对象──世界海洋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质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以及自转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温度适中(约15C),以致它的表面同时存在着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而且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以液态海水的形式汇聚于海洋之中,形成一个全球规模的含盐水体──世界大洋。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拥有海洋的星球。因此,我们的地球又称为“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体部分,平均深度都超过4000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相当于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假设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地球便成为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世界海洋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被蒸发,向大气供应87.5%的水汽。每年从陆地上被蒸发的淡水仅有7.2万立方公里,约占大气中水汽总量的12.5%。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作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陆地上。陆地上每年约有 4.7万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水文循环。
   海水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解盐类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溶解盐类和矿物,还有来自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气体。世界海洋的平均含盐量约为 3.5%。而世界大洋的总盐量约为48×10( 吨。假若将全球海水里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便会形成厚约40米的盐层。目前在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超出80种。组成海水的化学元素,除了构成水的氢和氧以外,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主要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1种,它们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余的元素含量甚微,称为海水微量元素。溶解于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磷、氮、硅等营养盐元素,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极为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质不仅影响着海水的物理化学特征,而且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生态环境。海洋对于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与许多低等动物的体液几乎一致,而一些陆地高等动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与海水类似。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且绝大多数动物的门类生活在海洋中。在陆地上,生物集中栖息在地表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栖息范围可深达1万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把海洋称作“生命的摇篮”。
   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并具有下面一些特征:
   第一,海洋是大气-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热量的重要来源,并参与整个地表物质和能量平衡过程,成为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一个巨大的储存器。在同一纬度上,由于海陆反射率的固有差异,海面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约比陆地多25~50%。因此,全球大洋表层海水的年平均温度要比全球陆地上的平均温度约高10C。由于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固有差异,赤道附近的水温显著地高于高纬度海区,因此,在海洋中导致暖流从赤道流向高纬度、寒流从高纬度流向赤道的大尺度循环。从而引起能量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区和两极的气候不致过分悬殊。海面在吸收太阳辐射能的同时,还有蒸发过程。海水的汽化热很高,蒸发时便消耗大量热量。反之,在水汽受冷凝结时又会释放出相同的热量。因此,海水的蒸发既是物质状态的转化,也是能量状态的转化。海面蒸发产生的大量水汽,可被大气环流及其他局部空气运动携带至数千公里以外,重新凝结成雨雪降落到所有大陆的表面,成为地球表面淡水的源泉,从而参与地表的水文循环,参与整个地表的物质和能量平衡过程。由此可见,海洋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形成,以至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都有深远的影响。
   全球尺度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在几个月、几年内对地球上气候带来影响,而且可以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导致显著的气候变异。地球表面的水,除海水以外,约有2%被束缚在固体水(冰)中,这也就是今天的南极洲和格陵兰等冰川。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和气候演变,可以通过海平面的高度和冰川体积的变化显示出来。地质学研究表明,在地球最近所经历的10亿年中,地球表面的水量是近似恒定的。由此可以推知,假若现代冰川全部融化则海平面将升高约60米。这对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事实上,在地质时期中,曾出现过大陆冰川发展和融化的多次交替,每次交替都影响地球的气候、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引起生物的大调整。据地质学和古地理学的考察,在第四纪最大的冰期中,冰川的体积3倍于现代冰川,海平面则平均低于现代海平面约130米,露出了大部分大陆架。基于这些观测事实,目前对地球气候长期变异过程已建立多种“冰川-海洋-大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模型,并从数值上模拟出接近观测事实的结果。这种模拟结果大体同根据更新世地质、古地理资料复原的气候演变相符。
   第二,海洋是地球表面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球上存在着一个很薄的“生物圈”,它集中在地球表面三种形态的水的交界面附近。地球上这个有生命的物质圈层之所以能够产生、进化并延续下去,是依靠大规模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以及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相互转化。而这些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过程的方式和强度,在迄今已知的星球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否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如同已知没有发现生命现象的星球一样,只能是一个死寂的世界。
   海洋中的动物约16~20万种,植物约1万多种。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个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样,绝大多数直接地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而生存。在地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直接转化为有机物,从而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动物是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上依赖于消耗植物(直接或间接)而生存繁衍。假若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一旦中止,则绝大多数的动物就有灭绝的可能。这样,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逐级依赖和制约,组成了海洋食物链。在这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包括真菌和细菌对动植物尸体的分解作用,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于是,由植物、动物、细菌、真菌以及与之有关的非生命环境组成一个将有机界与无机界联系起来的系统,即通常所说的海洋生态系。这个系统的状态,通常可用两类指标来描述:一类是静态指标,如生物量等;另一类是动态指标,如生产力等。根据有的学者估算,海洋的总生物量约为 3×10(吨,只有陆地总生物量的1/200左右,如按干重计算则仅相当于陆地总生物量的1/350。但是,就生产率而论,海洋却同陆地大体相当(海洋为4.3×10(吨/年,陆地为4.5×10(吨/年);更值得注意的是,海洋有机物质的相对生产率(即生产力与生物量之比值)远高于陆地,两者之比相差200多倍。这是因为海洋中有机物质的生产者主要是单细胞生物,而陆地上有机物质的生产者主要是多细胞生物。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物理系统,其中发生着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的海水运动和过程,对于海洋中的生物、化学和地质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海水运动按其成因,大致分为:①海水密度变化产生的“热盐”运动,如海面蒸发、冷却和结冰,以及海水混合等,使海水密度增大而下沉,并下沉至与其密度相同的等密度面或海底作水平运动;②海面风应力驱动形成的风生运动,如风海流和风生环流等;③天体引力作用产生的潮汐运动;④海水运动速度切变产生的湍流运动;⑤各种扰动产生的波动,如风浪、惯性波和行星波等。而海洋中的各种物理过程,通常除了按其物理本质分为力学、热学、声学、光学和电磁学等过程以外,一般按其特征空间尺度(或特征波数,主要是水平特征空间尺度或波数)和特征时间尺度(或特征频率),大致分为小尺度过程、中尺度过程和大尺度过程。其中,小尺度过程主要包括:小尺度各向同性湍流,海水层结的细微结构、声波、表面张力波、表面重力波和重力内波;中尺度过程主要包括:惯性波、潮波、海洋锋、中尺度涡或行星波;大尺度过程主要包括:海况的季节变化、大洋环流、海水层结的纬向不均匀性和热-盐环流等。
   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海水运动等物理过程会导致生物环境的改变。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团具有不同的生物区系和不同的生物群落。海水运动或波动是海洋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和海底沉积物搬运的重要动力因素,因此,海洋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和海洋沉积,以及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都是不能脱离海洋动力环境的。反过来,海水的运动状况也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化学环境有关。这就是海洋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第四,大洋地壳作为全球地壳的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不同于大陆地壳的一系列特点。陆壳较轻、较厚,比较古老;洋壳较重、较薄(缺失花岗岩层),相对年轻。在地壳的均衡作用下,陆壳质轻而浮起,洋壳质重而深陷。地球之所以存在着如此深广的海洋,是与洋壳的物质组成有关的。
   由于海水的覆盖,海底地壳是难以直接观察的。近半个世纪以来,深海考察发现了海洋中有深度超过万米的海沟,长达上千公里的断裂带以及众多的海山;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存在着一条环绕全球、纵贯大洋盆地、延伸达 80000公里的水下山脉体系。这条水下山脉纵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盆中部,所以称为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顶部发育有一条被断裂带错开的纵向的大裂谷,称为中央裂谷。
   和大陆地壳相比较,大洋地壳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巨大的大洋中脊主要由来自炽热的地球深处的玄武岩所组成。观测和研究表明,大洋中脊的裂谷是地壳最薄弱之处。这里有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和极高的热流值,地球内部炽热的熔岩通过这个薄弱带不断涌上来,冷却后凝结成新的洋底地壳,并向两侧扩张。扩张速度可达每年 1~16厘米。这种扩张过程迄今仍在继续。这条全球性的大洋中脊和裂谷系以及海沟等构造活动带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和许多小板块。板块是位于地球软流层上的刚性块体,板块的边界是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方,而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则是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
   在板块的分离、漂移和聚合作用下,海陆位置不时变动。在地质历
英文解释
  1. :  ocean(ic) science(s)
  2. n.:  marine science
相关词
生物中药香料海洋地理现象百科大全辽宁
人物教授满族游戏塑胶生态环境自然自然现象
术语科学生物技术科普知识海洋探测科普迁移更多结果...
包含词
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编海洋科学家
海洋科学集刊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科学院校
海洋科学国际合作国际海洋科学组织海洋科学学术专家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现代海洋科学-探索纵深发展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天津轻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类详情
张开太平洋张开大西洋张开印度洋张开污染物张开海洋环境张开东海
张开海洋学张开海洋物理学张开海洋化学张开海洋生物学张开泻湖三角洲
北冰洋海滩海湾潮汐渤海海岸
海峡群体营养组合作用标记
标志泊位船坞大陆架灯塔码头
漂流热点收获混合波纹航道
耗竭冰山半岛现象潮流领海
卤水生产率板块船闸寒流暖流
潜水员珊瑚礁生物圈水系死亡率涨潮
食肉动物东经肥力近海上层逆流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