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河口镇位于城西南40公里处,在沣河与叉河汇合处的西岸。
清咸丰、同治年间,河口水路方便,商业繁荣,有较大盐粮行48家,每天往来客商2000人次,商船200余艘,日吞吐量达百万斤。古建筑有山西会馆和湖北会馆,庙宇8座,东西朱塔各一,石牌坊6座;现仅存堂子庙,余皆废。民国年间,黄淮倒灌,河床淤浅,商业日衰。
新中国成立前,河口镇私人出租房屋1500余间(2.5万平方米),街道有陡岗路、老北街、中街、西街和小北街5条,泥砂路面,宽5至6米,长1600米,全镇面积0.42平方公里。 1983年至1985年,地方集资将老北街、中街和西街拓宽,并铺设渣油路面,长1650米,宽6~7米。1985年,新辟以小北头为起点的新街,沿公路向西延伸1500米,宽8~12米。1987年,全镇面积为1.05平方公里。全镇居民5182人,外有蔬菜村农民2122人。 1949年至1955年,镇区单位建房面积4975平方米。1956年至1965年为5182平方米。1986年至1987年为13124平方米。1983年以后,居民建房1.5万平方米。到1987年,镇区共有平房7.1万平方米,楼房1.2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
清乾隆47年(1782年),镇内上、中、下渡口有东济、南济和利济3桥,今皆废。唯南、北街的2个石砌单拱桥和小北街的三步两桥尚存。1972年建起钢筋混旋土结构的三孔连拱大桥,长100米,宽8米。桥面水泥栏杆202根,载重负荷30吨,坐落于北渡口,是沟通镇东西交通的要道。1676年在上渡口建起石砌两孔连拱大桥,长50米,宽6米,是沟通镇南北交通的要道。
1984年以前,镇机关单位和少数人家由工厂生产照明用电的余电照明,经常停电,很不正常。以后,由长集变电所架设10千伏线路送电到扈胡,河口镇集资5万元,由该线路T接,安装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自此,河口人民正式用上了电。
当前,在河口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区面积不断扩大,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04年省纺织物资公司在镇区中心地段投资3000余万,兴建占地80.37亩,有近800套商业旺铺的综合性批发零售市场一座,显著提升了河口镇商业贸易的吸纳与辐射能力。2006年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159万元,增长21%。
全镇现有省级文明单位、市级示范中学和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各一所,小学、幼儿园十余所,在校师生四千余人。省级粮食储备库——安徽霍邱河口省级粮食储备库库容1.5万吨,位于该镇中心位置。镇有线电视网经2005年的10余万元的改造,实现了与霍邱县城有线电视网的并接。全镇辖高峰、草楼、王郢、林桥、三河、十三湾、联合、朱塔、永安、柏林、艾井、河口、肖堰13个村、60个村民组和永安、人民两个街道居民委员会。镇政府及下列相关部门:经济发展办、财政所、国土资源管理所、农经站、计生办、劳动人才服务站、河口派出所、司法所、河口法庭、河口供电所、河口粮站、河口轧花厂、河口供销社、农行河口分行、河口信用社、河口电信局、邮政所、河口医院、河口大药房、水利站、畜牧站、广播文化站、食品站、运输公司、房管所、自来水厂等镇直单位33个。全镇共有党员1305人,预备党员34人,女党员221人,农民党员717人。党委下设42个支部, 169个党小组,63名村干部。
全镇现有农业人口20562万人,耕地2.9万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元,增长10%。全镇农业生产用水主渠道——户胡分渠达70华里。全镇现有提水站3个,排灌站3个。
河口镇的主要特点
一是蔬菜重镇。河口镇原是皖西地区最重要的蔬菜基地之一,全镇除有2个专业蔬菜村外,其余各村均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基地,总的蔬菜种植面积约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8%,达2000亩。广泛应用塑料大棚和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全镇常年均有新鲜蔬菜供应。由于品种多、产量大,其蔬菜销售区域逐年扩大,现在河口蔬菜不仅销往六安、霍邱、金寨、叶集等地,而且远销至河南省固始县等周边县乡。年蔬菜总产量约为2000吨。
二是畜牧水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河口镇由于地处本县几条主要河流的交汇处,畜牧水产品极为丰富。除有生猪、白鹅、麻鸭、土鸡等传统禽畜外,近年来,以泥鳅、黄鳝、甲鱼、龙虾为主的水产品集中收购与长途贩运在本镇也异常火爆,不仅吸引了周边十多个乡镇的农民前来交易,而且较好地丰富了合肥、南京等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现在,全镇每日水产品交易量约在5砘左右,呈现购销两旺的态势。
三是日用百货批发配送中心。河口镇自明、清建镇以来,就以日用百货批发市场而繁荣。现在,镇内有大小批发商铺40多家,日用百货购物超市10余家,每日商品交易额均在50万元以上。由于采取上门配送的供货方式,其贸易辐射面逐年扩大。现在随着原安徽省纺织贸易物质总公司投资3200万元新建的河口集贸大市场的逐步完工,河口已日益成为皖西、豫东两地周边乡镇的日用百货批发中心。
四是稻米加工基地。霍邱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稻米是全县的主要农产品。河口粮油储备站是省级粮食储备库,年储备量可达 3万吨。全镇有福来精米厂等大小稻米加工厂30多家,日加工大米可达600吨,产品远销至江苏、浙江、广东等省。
五是文化之乡。历史上河口镇曾是霍邱县三大镇之一,镇内河口中学是县直属完全中学,1954年建校,现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示范高中。另有河口镇中、草楼职中、河口一小、二小、中心幼儿园,以及私立中学文才学校等,在校学生达2万余人,覆盖全县32个乡镇。河口文化站投资12万余元铺设光缆,实现了与霍邱县有线电视网并网衔接,极大地丰富了全镇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
概况
河口镇位于江油、梓潼、剑阁两县一市交界处,江油市偏东北边境,距江油市56公里,距梓潼县47公里,距剑阁县城67公里。东北方与剑阁县东宝镇、江油市重兴乡接壤;东南方与梓潼县小垭乡、仙峰乡毗邻;西南方与梓潼县双板乡、江油市东安乡交界;西方与江油市小溪坝镇、厚坝镇相接。河口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1个小街道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878户、138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0人)。全镇面积56.08平方公里,森林2万亩,有林地1.7万亩,森林覆盖率27%。
河口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187男6809女6378家庭户户数3897家庭户总人口(总)13174家庭户男6804家庭户女63700-14岁(总)24240-14岁男12050-14岁女121915-64岁(总)971915-64岁男510415-64岁女461565岁及以上(总)104465岁及以上男50065岁及以上女54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953
经济状况
河口镇属纯农业镇,是江油市的主产粮区之一,生产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和多种作物(生姜、海椒、西瓜、蕃茄、苹果、梨等以及各种水果)。2002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粮经比例已达到6:4,农民人均纯收入2304元。
畜牧业生产是饲养猪、牛、羊、鸡、鸭、鹅、兔,重点以发展仔猪工程为主。建立了良种猪繁殖场,年可提供良种仔母猪500头,为品种改良和加快河口十万头仔猪工程奠定基础。从山东引进小尾寒羊进行试养。种草养畜潜力巨大,列为今后畜牧发展的重点。
河口镇现有私营企业11家。金河口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贡米”运销省内外;河口磷肥厂生产的过磷酸肥供不应求,今年又投资180多万元兴建硫酸厂,预计8月份可望投产。
河口镇已列为江油市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镇。依托金河口粮油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以石寨村为主的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建立燕子村、骑龙村、梨树村千亩蚕桑基地;西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雪梨面积1000亩;中兴村的蔬菜生产远销江油、梓潼、绵阳、剑阁等地。
交通及通讯
河口镇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达,距中雁公路16公里,距宝成复线小溪坝火车站15公里。小开公路(小溪坝至剑阁县的开封)贯穿全境。新建了综合农贸市场,改造了街道门面、供电设施,新安装了路灯与其它配套施。12个行政村107个村民小组安装了程控电话近千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建设通讯传输系统,开通有线电视近千户。加快了网络建设和信息传递。 |
|
河口镇位于万源市的西南边陲, 距万源市城区经84公里,东与大沙乡、曾家乡接界,南与宣汉县红峰乡相邻,西与秦河乡接壤,北与石窝乡毗邻,巴河的重要支流澌滩河横穿全境,是典型的农业乡镇,盛产茶叶、烟叶、魔芋、蚕桑、中药材等,传统的生猪、肉牛、山羊、土鸡等畜禽养殖初具规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现为万源市重点规划发展的“茶叶、烟叶、富硒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乡镇”。全镇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40米,总人口9741,耕地面积8415亩,森林覆盖率65%以上。2008年全镇GDP5700万元,人均GDP5852元。镇辖单位:河口中学、河口小学、中心卫生院、国营东林山林场、派出所、地税所、国土所、建管所、供电所、煤建站、林业站、邮政支局、电信支局,共有8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1个敬老院。
河口镇位于万源市西南部,距城区83公里,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东临曾家乡,南临秦河乡,西临石窝乡,北临大沙乡;辖8个行政村,5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个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现有耕地10104亩,其中:田5724亩,有3086户,10260人。 2005年全镇GDP 4210万元,人均GDP4378元。2006年全镇GDP4704万元,人均GDP4819元。
河口镇境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方便,有河(口)平(昌)公路、河(口)石(窝)公路、河(口)大(沙)公路横贯其境,通村率100%,通社率100%,村社通车里程354公里;通讯发展迅速,已开通移动和联通网络,程控电话安装1000余门;农村住户通电率100%。
河口镇是万源的粮食生产区之一,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710吨,人均占有粮食797公斤。境内的“土龙场”茶叶适合大众浪费,物美价廉。境内的烟叶、蚕桑、水果、核桃、板栗、银杏等天然绿色食品是绝无污染的。
畜牧业是河口的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牛、羊、鸡、鸭、鹅、兔的习惯,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鸡、鸭等小家禽上万只。
相关链接:
东林山林场:位于河口镇境内,经营面积19713亩,人工林郁闭成林1.7万亩,蓄积75934立方米。 |
|
河口镇地处沛县西南部,东邻美丽的微山湖畔,西靠大沙河万顷果品基地,是市、县新规划建设的重点城镇之一。全镇辖区面积8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河口、燕湾、河申、封黄庄、田堤口、李集、吴河、黄庄、孟庄、孟集、丁六、袁圩子、张李庄、朱楼、孔堤口、孟三楼、共和、郑庄),88个自然村,人口6.6万人。省道徐丰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徐州5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80公里,距徐州京杭大运河港50公里,距沛县县城及沛县港25公里。境内有8条省、县际公路,纵横交错,交通极为便利,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河口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以盛产山药、牛蒡、韭黄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特菜之乡”。以河口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种植牛蒡、山药、苔蒜、韭黄、芦笋等20余万亩;果品有皇家嘎拉苹果、日本红富士、新红星等;养殖业发展迅速,肉鸽、波尔山羊等已形成规模。河口镇已成为江苏省无公害特种蔬菜生产基地、优质果品生产基地、畜禽繁殖养殖基地。“沛公”牌山药、牛蒡已通过江苏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定。
河口镇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高起点的工业园区建设日臻完备,初具规模,已形成农副产品加工、电线、电缆、皮革、化工、鬃刷、针织、机械、电子,八大支柱工业体系,二百余个品牌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区。 |
|
河口镇位于滠水源头,因地处龙船河、竹杆河汇合处,亦称“两河口”、“双龙镇”。始建于唐朝中叶,得水陆交通之便,商贾云集,商贸活跃,市场繁荣,素有“金三角”、“小汉口”之称。土地革命时期,曾是第一届孝感地委机关所在地。全镇国土面积43平方公里,11个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23500人。
农业上先后建成了1000亩板栗基地,800亩无性繁殖基地,500亩月柿基地,500亩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和三个千头牛养殖基地,金薯加工基地,形成了稳定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对14家镇办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了资产存量,招商引进技术、人才、资金、设备,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99年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利税320多万元,实现了镇办企业产值、利税、效益的同步增长。建成了农副产品一条街、建材装潢一条街、五金百货一条街、成衣布匹一条街、仿欧商业一条街、风味小吃三条巷,全镇集市贸易日成交额达120多万元。建成了中心街、五一街、富民街、南河街、沿河街、朝阳街,城镇建设形成了“四纵四横一环行”的新型城区框架,城区面积由过去的0.5平方公里发展到今天的4平方公里, 城区人口由以前的3000人增加到现在的12000人, 完成了城镇电网改造及水、电、路、灯、消防等配套设施,使城区面貌由紊乱型向亮丽型大大跨越了一步。
199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2亿元, 财政收入785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378元;96、98 两年在全省小城镇建设竞赛中获三等奖;98年获孝感市“发展民营经济十强乡镇”;99年被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乡镇”称号,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全省文明创建试点镇;98、99连续两年在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00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六好乡镇党委”称号。 |
|
河口镇位于古交市东北方向,镇政府驻河口村,该村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新建商业一条街已起动,有较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新扩建的河口镇,国土面积198.47平方公里,管辖河口、火山、河下、寨上、磨石、耿家庄、等时辰、沙岩、沟底、艾岩、曹坪、石当河、乔家山、大坡、水头、韦圪垛、大汶上、南峪、后沟、温家山、小洼、胡市局、红崖头、大南坪、大港、小南坪、六家河、崖头、院家峁、吾儿峁、马连嘴、南社、大山、陈家山、神堂坪、解家塔、扫石37个村委会,75个自然村。总人口19973人,其中镇政府所在地河口村常住人口4464人。1999年农村经济总收82955万元,财政收入383.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9.79元。 |
|
一、基本情况
河口镇位于铅山县境北部,东与鹅湖镇为邻,北隔信江与新滩乡相望,南部多丘陵,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为68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8个街道居委会,1个茶场,人口为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财政总收入达1389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历史上曾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
二、集镇建设
河口镇是铅山县的城关镇,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发展框架,把“城市化促镇”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以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为取向,加快城市化步伐,着力把河口建设成“两河抱三山,山水映新城,街区嵌明珠,绿地镶裴翠”的山水园林城市。截止去年底,已相继完成对黄岗山大道、狮江大道的改造,并安装了各式美化、亮化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河口镇的城市化气息。2004年,河口镇提出以扩张城市,美化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发展举措,不断提高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第一,加快城东开发建设步伐。目前城东500亩整体开发进展顺利,占地27万余平方米的“滨江花城”花园在宅小区建设已于去年启动,商品房销售火爆。今年将全面完成城东商品房一期工程建设,并适时启动二期工程;第二,启动城南小区建设,加快退城进郊步伐。计划进入城南小区的第一批单位有县行政中心、建设、环保、地税、国税、二中等单位,工程建设已经开始,城市空间得到有效拓展;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完成县城复兴中路的改造,完成了河雷公路镇内的路面铺设。并预备在年内筹集250万元资金对所辖七里、高岭二村两条10公里的公路进行改造,增强镇内交通通畅能力;第四,加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力度,使县城的整体面貌达到新高。计划安排80万元资金对城区3公里的惠济河进行清理和净化,恢复母亲河昔日风采,对老城区九弄十八街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逐步修缮整理以明清古街为主的城区古建筑,不断提高城市的品味。
三、经济发展
全镇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突破,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税任务,财政总收入1389.88万元,比年初计划数增长14.87%;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844.20万元,比年初计划数增长12.56%,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比上年增长9.5%。在发展经济上,河口镇提出抓好外向型经济搞活民营经济,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抓好外向型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倡导人人争当招商引资员、市场中介员、政策宣传员和形象塑造员,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并坚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以良好的服务环境招商”, 2003年引进腾马木业公司、灿海农副产品工贸公司、飞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蓝翔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实际进资13772万元,同比增长73.9%,实现外向型经济税收98万元。二、搞活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制定一系列鼓励措施,解决个私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浓厚氛围,大力引导个私经济参与农业化、产业化、特色化建设等,促进个私经济“二次创业”。三、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强化基础,加强服务,培育扶持龙头产业,带动基地建设”的工作思路,树立“跳出农民抓企业,跳出农民抓增收”的新观念,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和加工业三大重点,建立初具河口特色的农业体系。一是抓好特色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适宜该镇优势的虞家反季节蔬菜,清湖、韩家荸荠、渭口草莓、食用仙人掌等品种的种植。二是发展特色养殖业,按照“突出种猪,稳定鸡鸭,兼顾牛羊”等特种养殖的思路,大力发展了以柴家、七里、洋田、清湖、玉石为基地的养鸡、养鸭、养羊、母猪繁殖等为主的养殖业。三是结合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抓好高岭、玉石、洋田等村林业基地建设,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四是做好农产品深加工业。
四、独特魅力
第一,河口古街保存完好,散发古镇韵味。明清古街由东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筑,旧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长约2.5公里,宽6米,路面用长条青、麻石铺砌而成,布满车辙。街道两边尚存旧店铺多家,多数保持了明、清建筑特色;第二、保存多处名人遗迹。“隔河两宰相”之一的明代宰相费宏墓在河口镇柴家埠村,茔城恢弘,前有石碑坊,两旁排列石人、石马、石狮、石象、石羊、石猪等,中立墓碑;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大词人辛弃疾的石雕像屹立于县城广场中央,古镇余晖(陈玮佳转载,注明百度出处)巍峨挺拔,供后人瞻仰。第三、工业园区建设颇为壮观,园区位于河口镇渭口村旁,两边厂房林立,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0多家,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特别介绍:江西第一古街——河口古街
景德镇、樟树、吴城和铅山河口,历史上被称为江西四大名镇。如今,这四大名镇中,只有河口镇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专家称为江西第一古街。
河口,因位于信江、铅山河等河流交汇之口而得名,成镇于唐朝初,北宋初年发展为赣东名镇。北宋政府在铅山设铅山铜场,并设永平监铸钱,有10多万工人,每年采铜38万用斤、采铅28万斤。此时的河口,人来船往,一派繁荣。到明代,河口的商事更是繁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指出:“明代中叶,江南水运发达的城市商业日趋繁荣,形成五大手工业区,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这五大手工业区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
河口明清古街,由东向西沿信江南岸而建,全长25公里,路面用长条青石和麻石铺砌,现尚存旧时店铺450多家,建筑风格为明清特色。
明清时,河口是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等地百货集散地,商贾云集,沿江10多处码头泊船达数千艘,常有船到三日不能靠码头,极盛时有店铺2000多家,大小纸店100多家,茶行50多家,丰城人何柱成开的药号金利合与全国500多家药号有业务往来,徵商朱少峰的绸缎店资本逾20多万银元,晋、陕茶商每家资产均在30万银元以上,各地商人在河口建的会馆有20多家,徽宁会馆在河口的同乡会员有724人。清乾隆八年,《铅山县志》记载:(河口)“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辑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斯镇胜事,实铅山巨观。”民间有“买不尽的河口,装不完的汉口”之说。商界则称之为八省码头”。
如今的河口镇,当年的九弄十三街格局依然如故,穿城而过的惠济河小桥流水的风韵犹存,旧时的繁华仍然可以窥见。有关人士指出,河口明清商贸古镇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文化厚重,是构建上饶“大旅游”格局一个潜力巨大的资源。 |
|
河口镇位于汕尾市的北部山区,陆河县的南大门,东邻普宁,南接陆丰,西靠海丰,是沿海与山区的结合部。镇域面积169平方公里,18个村委会和河口居委会,4万多人。
河口镇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水果有青梅、油柑、荔枝、鸟梨,矿产资源有锌矿、花岗石、稀土、矿泉水。全镇“三高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现有水果4万多亩,基本上形成以青梅、油柑、荔枝、龙眼等水果为主的生产布局。河口境内四周群山环绕,水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兴建开发了4座水电站,全镇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办电富镇、种养富民”的发展路子。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市政建设方面:兴建了北堤大道和北堤商业街,河口简易服装市场和农贸市场,完成叶屋小桥小区改造,实现街道水泥化,路灯架设和绿化工作。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商业兴旺的小城镇正蓬勃崛起。通讯方面:全镇村村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传呼业务,通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河口镇现有2所中学和19所小学。校舍建设经过“改危工程”和“改薄工程”的努力,全镇的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了楼房化。
纵横贯穿镇内的陆五公路、碣博河公路、河平公路,在河口圩交汇,形成“十字”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缩短了河口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无限的商机。镇投资开发的第一工业开发区,已先后建成的企业有太阳岛酒店、铸造厂、塑胶厂等。新开辟的镇第二工业开发区。
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7亿元,比增17%;工农业总产值3.46亿元,比增28%,其中农业产值1.57亿元,比增5%;工业总产值1.89亿元,比增42%;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979元,比增5.2%;镇本级财政收入90万元,比增10%。
招商引资劲头十足。把招商引资大办工业作为发展镇城经济,提升经济总量的头等大事来抓,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发展势头,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发展劲头十足,工农业产值比例为1.2:1。在全市十项经济指标考核中,连续2年受到市政府的奖励。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深圳水田村在云丰村征地2.6km2,至年底已基本完成征地任务。水田村将把园区建成功能齐备,配套齐全的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产业转移园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首期投入资金1亿元,完成征土地平整以及1万m2厂房建设。继续做好元升厂的扩建增产工作。同时,投资6600多万元的110kv变电站正在紧张动工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的泰丰电站第一期围堰发电工程已于6月建成发电,发电量每月约60万kwh(大约每天1万元收入),第二期电站主堰工程正进行中。
扶贫开发扎实开展。积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全力抗击“7•15”洪涝灾害。全面完成以昂塘下屋、北中后径、新华竹高坑村灾民统一集中建房为重点的199户重建家园工作以及114户贫困家庭安居工程。目前,重建家园和安居工程已全部竣工,群众迁入新居,重建家园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多次参观和充分肯定,安居工程成为粤东五市现场会的一个亮点;投资300多万元,兴建对门、大塘、昂塘3个解决农村饮水工程点,解决昂塘、河口、云峰、营下、新华、对门、大塘等7个村共1万多名贫困农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完成上级下达的145人参加社会保障任务;15户群众完成了沼气建设。
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河口中学举办了建校50周年校庆,并筹集资金480万元。河口中学新校区办公楼和A、B两幢教学大楼已基本完工;剑门、新华、营下、北中、北二、河口屯小学教学楼已交付使用。河口中学今年高考取得第三批A线以上46人,本科线19人,其中重点本科线1人;全镇中考入围河田中学重点线64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稳步开展,不断扩大群众参保覆盖面,全镇353名五保对象,4488位低保家属对象在财政的扶持下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河口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8669男19782女18887家庭户户数7342家庭户总人口(总)38507家庭户男19659家庭户女188480-14岁(总)154610-14岁男79090-14岁女755215-64岁(总)2044515-64岁男1037815-64岁女1006765岁及以上(总)276365岁及以上男149565岁及以上女126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7967 |
|
河口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东南。县府驻地。清属康定明正土司,1956年置河口乡,1960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复河口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484.9平方公里,人口0.3万。国道318线过境。辖三道桥、下渡、山背后、麻子石、麻格宗、本达宗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有林业和牧业。 |
|
河口镇位于凤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凤太公路穿境而过,东与岩湾乡为界,西与凤州镇接壤,因地处安河、候家河、洞沟河三水交汇之处,昔称“合河口”,后改今名。于1985年4月建镇,镇政府驻河口村。辖13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镇总人口8730人,其中农业人口1670户6788人,全镇总面积230平方公里。
河口镇城镇规划区1.5平方公里,镇内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驻地派出所、法庭、邮政、金融、电力、医院、学校等机构健全,供水、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驻镇有国营林场,县属企业水泥厂、八卦庙金矿及乡镇企业21家,个体工商房143户,城区人口2000多人。集镇贸易历史悠久,每月公历2、5、8为逢集之日,每年农历二月二为传统的山货交易古会,农特产品众多,远近闻名,商贾云集,交易活跃,市场繁荣。
河口镇地处秦岭腹地,因独特的地形和地质构造,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海拔最低为1180米,最高为1580米,境内农业用地3490公顷,可开发利用的荒坡、荒地3000多公顷,草场300公顷;林地4400多公顷,经济林、用材林多达22种,活木蓄积32万立方米;药用植物10余种。已初步控明金属矿有铅、锌、金、铜、锑,非金属有煤、石灰石、水晶石,云母石等。尤其是铅、锌、铁矿品位高,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可观。农特产品众多,盛产药材、花椒、核桃、生漆等。 |
|
河口镇位于湘潭县西大门,与湘潭市和县城易俗河仅一河之隔,潭花公路和320国道线贯穿全镇,更有两年后开通的潭衡西线高速公路设一出口在该镇双板桥,湘江、涓水、涟水环绕而过,是一个水陆交通便利、城郊优势明显的窗口镇。全镇镇域面积93.78平方公里,辖河口、月形、齐力、先进、枫树冲、双板桥、白米、中湾、太和、三联、山湖、天白、高司、沙泉、杨基、紫塘、莲托、双江口、芦花、友余、陶伦、红旗、上星桥、桐家坝、大坝、林泉、易佳、京竹山、西林、新新、青石冲、董泉、古塘桥、枫树、石湾35个村,1个居委会,434个村民小组,11659户,人口4.5万人,农业人口4.3万人,实有耕地面积45567.5亩,其中水田44180.5亩。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为主的现代工业和以观光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并举的发展格局。湘潭河口镇 农村风貌
历史沿革 河口镇成立于1993年,由当时的河口乡变为建制镇。1958年,由现河口镇杨家桥镇合成钢铁人民公社,1961年整风整社划成3个小公社,其中河口公社就是其中之一。1984年撤社变乡,成立河口乡。 1995年,撤区并镇,古塘桥乡、双板桥乡、河口乡划归河口镇合并乡,镇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原河口区公所。
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镇域经济正朝着一个健康、稳定的方面发展。2006年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840万元,新增工业投入2170万元,规模工业企业达5家,新增2家,招商引资引进项目12个,引进资金2270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542万元,增长18%,完成财政税收610万元,增长22%,其中国税367万元,增长26.8%,地税240万元,增长24.5%,契税3万元,两会清收完成13.9万元。全年共完成农业总产值20169万元,增长12%,粮食播种面积8.6万亩,其中优质稻4.6万亩,完成油菜播种面积2300亩,新建特色农产品基地2个,其中湘莲基地1380亩,西瓜基地300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家,产值过100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建设投入400万元,完成工程处数403年,完成渠道清淤90公里,完成标准渠建设9.5公里。争取省市县投资600万元,完成卓江堤治理项目。硬化村级道路20.1公里,新建沼气池120个,引进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00多亩,引入项目资金1100万元。 |
|
荣县河口镇位于四川省南部,属自贡市管辖,毗邻内江、宜宾、乐山市,地处长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的低山丘陵地带。 荣县河口镇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农副产品丰富,盛产粮食、生猪、西瓜、柑桔、辣椒、竹笋、蚕茧、花生、油菜...等。 |
|
河口镇原属黄石市大冶县,后划入黄石市西塞山区。
1958年设河口公社,1984年改为四顾闸镇,1993年建河口镇,1995年由大冶市划归黄石市石灰窑区管辖。位于区境东部。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2.1万。黄(石)阳(新)公路、(大)冶河(口)公路穿境,北临长江。辖五湖、龙泉、下段、章山、龙山、滨湖、新港、闸口、牯牛洲、二港、石龙头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采矿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素有“金三角”之美称。
河口镇是黄石市城郊唯一一个乡镇,是黄石市东进战略的桥头堡,河口镇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二市二县”通衢之地,东与阳新一港之隔,西与黄石、南与大冶毗邻,北与蕲春融江相望,素有“金三角”之美誉。先后荣获“大冶四强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康运动乡镇”等殊荣。镇域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余人,辖11个行政村,22家企业。河口镇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河西路,大棋路,山南铁路贯穿全境。
河口镇文化底蕴厚重,40万年前的石龙头旧石器遗址,龙山东汉时期章山故城遗址,石龙头苞茅隋代开皇9年胡县遗址,就可以足以证明河口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的地区。河口镇不但文化底蕴厚重,而且我们本地还有很多丰富的资源。有铜、铁、锌、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尚未开发利用。全镇山水资源富足,有耕地1.4万亩,水面1.2万亩。主要养殖河口大闸蟹、桂鱼、鮰鱼、扁鱼、黄鱼这类名特优养殖。
河口镇突出区位优势这个特点,坚持工业强镇、畜牧兴镇、商业富镇、旅游活镇、依法治镇来抓河口经济的发展,河口镇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按照“沿江、沿山、沿路、沿湖”的“四沿”开发格局以无公害蔬菜、林果、苗木、水产、药材和“太空莲”为核心的“六大”生产基地。企业依托资源,超越资源发展,形成了以建材、建筑、运输、冶金为支撑的四大产业体系,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7.3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6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 |
|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郁南县总人口379299人,其中:河口镇22507人。 |
|
乡镇概况
新建楼房河口镇是河口瑶族自治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国家一类沿边开放口岸—河口口岸所在地,位于云南省东南端。最高海拔1005米,最低海拔76.4米,年平均气温22.6℃,年降雨量1700毫米,年相对湿度80%,属热带季风雨林气候。东西两面,南溪河、红河环绕,与越南的老街省省会老街市隔河相望,国境线长56公里,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路。
资源环境
一、土地利用情况。全镇土地面积为19005.91公顷,已利用土地14534.19公顷(其中耕地189.16公顷),占总面积的76.47%,未利用土地4471.72公顷,占总面积的23.53%。城镇、村庄、工矿用地401公顷,占2.11%,交通用地195.01公顷,占1.03%,水域用地490.62公顷,占2.58%。
二、林地利用情况。全镇林地总面积4931.76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25.95%;其中,生态公益林833.2公顷,商品林8326.64公顷,其他林4228.08公顷。
三、矿产资源情况。截至2008年,辖区内探明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墨矿、矽线石。主要分布在坝洒村委会境内,但由于受环保、开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还未开发。
农村经济
200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259.8万元,其中:农村经济总收265.4万元,粮食总产量16.7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55公斤。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收入6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39元。
基础设施
2006年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了槟榔社区龙泉路防洪沟改扩建工程;二是建成了合群社区一条半卫生路;三是实施了城郊村办公用房、排涝灌溉渠、蔬菜大棚、标准化猪厩、民房修缮、光缆闭路有线电视等的工程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口卫生
河口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机制。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广泛动员全镇人民群众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极大地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不良的卫生习惯;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截至2008年末,全镇共有居民626户1721人。其中:农业户161户728人。
文化教育
截至2008年末,全镇共有中学2所,小学3所,教师230人。其中,全镇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57人,中学生857人,小学生1700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65%。 全镇建有文化站1个,文娱队4支,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
|
河口镇位于阳春市南部,漠阳江支流上游,总面积192.4平方公里,总人口28444人,辖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河口镇距阳江港65公里,距潭水铁路客(贷)运站16公里,距325国道36公里,潭溪线二级公路贯穿全线。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电话。
河口镇土地肥沃,盛产稻谷、蚕桑、花生、竹笋、香蕉、甜玉米、马水桔、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5000亩,并力争在2005年达到人均2亩果的水平,对有意在河口种果的专业户,镇政府除协助开通"三通"外,对地租还有明确的规定:山坡地每年20元/亩以下,丢荒地每年50元/亩以下,熟地每年100元/亩以下:
一、农业发展状况
河口镇是一个山区农业镇,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该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基础,注重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确立了以马水桔、香蕉、花生、商品菜为种植主导产品;瘦肉型猪、文昌鸡、美国青蛙,为主要养殖品种。99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44730亩,其中水稻38700亩,玉米3900亩。商品菜面积5180亩,总产量198吨;水果8200亩,产量2850吨。全镇生猪饲养量达5.5万头,其中肉猪出栏1.5万头,仔猪外销2.1万头,三鸟养殖量达55万只,水产养殖面积3800多亩,总产1300吨。另外,美国青蛙也逐渐成为该镇重点发展项目,现有养殖面积200多亩,计划明年再扩大到500多亩。林业方面,该镇现有活木蓄积量达10.38万立方米,并大力种植速生丰产桉,现有速生丰产林5000亩。
二、农业发展思路
该镇发展农业的思路是,发挥优势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确立支柱和主导产品,抓好区域性商品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生产,计划发展优质水果4万亩,实现户户一果园,人均2亩果。养殖业方面,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得过利用本地资源优越,引进外地资金、技术、发展瘦肉型猪,文昌鸡、美国青蛙养殖。此外,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生产从粮食生产向经济生产偏移,大力发展周期短,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如辣椒、花生、沙姜等作物。 |
|
河口镇辖:3个居委会(花园头、沙港、立新桥);19个村委会(吴埝、黄裕桥、十里桥、七里缺、五里坊、关口、赵港、龙坝、零河、荷园、小零、烈士陵、景西、太阳庙、双港、景南、江红、锦成、中兴)。 |
|
位于古交市东北方向。面积198.47平方千米,总人口19973人。辖河口、火山、河下、寨上、磨石、耿家庄、等时辰、沙岩、沟底、艾岩、曹坪、石当河、乔家山、大坡、水头、韦圪垛、大汶上、南峪、后沟、温家山、小洼、胡市局、红崖头、大南坪、大港、小南坪、六家河、崖头、院家峁、吾儿峁、马連嘴、南社、大山、陈家山、神堂坪、解家塔、扫石37个村委会,75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河口村,常住人口4464人。 |
|
河口镇位于霍邱县中西部,地处沣西干渠户胡分渠末稍,面积49.1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东南西北四面分别与本县长集镇、乌龙镇、户胡镇、白莲乡和龙潭镇毗邻,赵家河、沣河、牛角河从南、东、北三面环绕全镇,生产条件优越。
河口镇是在明、清时代,依靠淮河、沣河水上运输发展而成的古商贸重镇。现今,镇内有105国道,县内主干道邵三路,以及在建中的东港高速公路和阜六铁路等主要交通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镇现有总人口2.8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镇区面积4km2,耕地面积2.88万亩,共辖高峰、草楼、王郢、林桥、三河、十三湾、联合、朱塔、永安、柏林、艾井、河口、肖堰13个村和永安、人民2个街道居委会。有企、事业单位27个,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0.86亿元,第二产业2.1元,第三产业1.74亿元。年增长率达18.2%。
河口镇的主要特点:
一是蔬菜重镇。河口镇原是皖西地区最重要的蔬菜基地之一,全镇除有2个专业蔬菜村外,其余各村均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基地,总的蔬菜种植面积约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8%,达2000亩。广泛应用塑料大棚和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全镇常年均有新鲜蔬菜供应。由于品种多、产量大,其蔬菜销售区域逐年扩大,现在河口蔬菜不仅销往六安、霍邱、金寨、叶集等地,而且远销至河南省固始县等周边县乡。年蔬菜总产量约为2000吨。
二是畜牧水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河口镇由于地处本县几条主要河流的交汇处,畜牧水产品极为丰富。除有生猪、白鹅、麻鸭、土鸡等传统禽畜外,近年来,以泥鳅、黄鳝、甲鱼、龙虾为主的水产品集中收购与长途贩运在本镇也异常火爆,不仅吸引了周边十多个乡镇的农民前来交易,而且较好地丰富了合肥、南京等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现在,全镇每日水产品交易量约在5砘左右,呈现购销两旺的态势。
三是日用百货批发配送中心。河口镇自明、清建镇以来,就以日用百货批发市场而繁荣。现在,镇内有大小批发商铺40多家,日用百货购物超市10余家,每日商品交易额均在50万元以上。由于采取上门配送的供货方式,其贸易辐射面逐年扩大。现在随着原安徽省纺织贸易物质总公司投资3200万元新建的河口集贸大市场的逐步完工,河口已日益成为皖西、豫东两地周边乡镇的日用百货批发中心。
四是稻米加工基地。霍邱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稻米是全县的主要农产品。河口粮油储备站是省级粮食储备库,年储备量可达 3万吨。全镇有福来精米厂等大小稻米加工厂30多家,日加工大米可达600吨,产品远销至江苏、浙江、广东等省。
五是文化之乡。历史上河口镇曾是霍邱县三大镇之一,镇内河口中学是县直属完全中学,1954年建校,现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示范高中。另有河口镇中、草楼职中、河口一小、二小、中心幼儿园,以及私立中学文才学校等,在校学生达2万余人,覆盖全县32个乡镇。河口文化站投资12万余元铺设光缆,实现了与霍邱县有线电视网并网衔接,极大地丰富了全镇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
面积75.5k㎡,人口58855人。 [邮编]334500 [代码]361124100 [区划]辖狮江、黄岗山、城东、城南等4个居委会,清湖、韩家、虞家、七里、洋田、汭口、柴家、玉石、高岭等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新街。 |
|
一、基本情况
河口镇位于铅山县境北部,东与鹅湖镇为邻,北隔信江与新滩乡相望,南部多丘陵,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为68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8个街道居委会,1个茶场,人口为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财政总收入达1389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
二、集镇建设
河口镇是铅山县的城关镇,在城镇化建设上,河口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发展框架,把“城市化促镇”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以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为取向,加快城市化步伐,着力把河口建设成“两河抱三山,山水映新城,街区嵌明珠,绿地镶裴翠”的山水园林城市。截止去年底,已相继完成对黄岗山大道、狮江大道的改造,并安装了各式美化、亮化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河口镇的城市化气息。2004年,河口镇提出以扩张城市,美化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发展举措,不断提高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第一,加快城东开发建设步伐。目前城东500亩整体开发进展顺利,占地27万余平方米的“滨江花城”花园在宅小区建设已于去年启动,商品房销售火爆。今年将全面完成城东商品房一期工程建设,并适时启动二期工程;第二,启动城南小区建设,加快退城进郊步伐。计划进入城南小区的第一批单位有县行政中心、建设、环保、地税、国税、二中等单位,工程建设已经开始,城市空间得到有效拓展;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完成县城复兴中路的改造,完成了河雷公路镇内的路面铺设。并预备在年内筹集250万元资金对所辖七里、高岭二村两条10公里的公路进行改造,增强镇内交通通畅能力;第四,加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力度,使县城的整体面貌达到新高。计划安排80万元资金对城区3公里的惠济河进行清理和净化,恢复母亲河昔日风采,对老城区九弄十八街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逐步修缮整理以明清古街为主的城区古建筑,不断提高城市的品味。
三、经济发展
2003年,全镇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突破,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税任务,财政总收入1389.88万元,比年初计划数增长14.87%;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844.20万元,比年初计划数增长12.56%,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比上年增长9.5%。在发展经济上,河口镇提出抓好外向型经济搞活民营经济,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抓好外向型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倡导人人争当招商引资员、市场中介员、政策宣传员和形象塑造员,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并坚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以良好的服务环境招商”, 2003年引进腾马木业公司、灿海农副产品工贸公司、飞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蓝翔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实际进资13772万元,同比增长73.9%,实现外向型经济税收98万元。二、搞活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制定一系列鼓励措施,解决个私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浓厚氛围,大力引导个私经济参与农业化、产业化、特色化建设等,促进个私经济“二次创业”。三、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强化基础,加强服务,培育扶持龙头产业,带动基地建设”的工作思路,树立“跳出农民抓企业,跳出农民抓增收”的新观念,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和加工业三大重点,建立初具河口特色的农业体系。一是抓好特色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适宜我镇优势的虞家反季节蔬菜,清湖、韩家荸荠、渭口草莓、食用仙人掌等品种的种植。二是发展特色养殖业,按照“突出种猪,稳定鸡鸭,兼顾牛羊”等特种养殖的思路,大力发展了以柴家、七里、洋田、清湖、玉石为基地的养鸡、养鸭、养羊、母猪繁殖等为主的养殖业。三是结合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抓好高岭、玉石、洋田等村林业基地建设,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四是做好农产品深加工业。
四、独特魅力
第一,河口古街保存完好,散发古镇韵味。明清古街由东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筑,旧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长约2.5公里,宽6米,路面用长条青、麻石铺砌而成,布满车辙。街道两边尚存旧店铺多家,多数保持了明、清建筑特色;第二、保存多处名人遗迹。“隔河两宰相”之一的明代宰相费宏墓在河口镇柴家埠村,茔城恢弘,前有石碑坊,两旁排列石人、石马、石狮、石象、石羊、石猪等,中立墓碑;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大词人辛弃疾的石雕像屹立于县城广场中央,巍峨挺拔,供后人瞻仰。第三、工业园区建设颇为壮观,园区位于河口镇渭口村旁,两边厂房林立,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0多家,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
|
镇政府驻闸口。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1173人,辖11个村委会:闸口、五湖、新港、龙泉、牯牛洲、下段、二港、章山、石龙头、龙山、滨湖。 |
|
镇政府驻河口,人口24052人,面积43.9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河口一、河口二、河口三、河口四、河口五、河口、花园、烟墩、石盘、上榨、邱岗、陈楼、群建、西山、金墩、顺山。 |
|
1958年设河口公社,1984年改为四顾闸镇,1993年建河口镇,1995年由大冶市划归黄石市石灰窑区管辖。位于区境东部。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2.1万。黄(石)阳(新)公路、(大)冶河(口)公路穿境,北临长江。辖五湖、龙泉、下段、章山、龙山、滨湖、新港、闸口、牯牛洲、二港、石龙头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采矿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素有“金三角”之美称。 |
|
百年商埠——河口镇基本情况简介
河口镇位于鄂东北“三市”(武汉市、孝感市、黄冈市)“两县一区”(大悟县、红安县、黄陂区)交界处,为武汉市外围“百年商埠”。全镇辖11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2006年全镇财政收入460万元。
河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重镇,自古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俗有“金三角”、“小汉口”之称和“挑不完的宣化、填不满的河口”之说,是孝感市重点“口子镇”之一。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政策宽松,环境优越,是各地客商理想的投资之地。南距武汉市城区79公里,北距京珠高速公路46公里、107国道55公里、京广铁路广水站57公里,东距京九“大动脉”麻城站60公里。镇内现有两条省级公路黄土线、宋应线一纵一横交汇于此,贯穿全境,将河口融入全国交通大网络。
该镇人居环境良好,“四纵四横一环形”的城区框架内合理分布着工业区、商贸区、服务区、生活区等六大区域。城区水、电、路、讯、绿化等配套设施完善,有日供水1200吨的自来水厂;有35千伏的四遥变电站;有灵敏的程控电话网络、“宽带网”和“移动”、“联通”无线信息网络;河口卫生院已升格为县二医院,新的门诊大楼已竣工投入使用,是孝感市医疗条件最好的乡镇卫生院;镇中中考升学率已连续三年居全县乡镇中学首位;河口电视台自办节目可覆盖全镇各个村组及周边7个乡镇;三大超市及服装一条街,随时能购买到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侯家冲水库自然生态环境,是居民登山、狩猎、垂钓、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该镇工业基础雄厚:河口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工业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拥有轻纺、建材、饮料、服务等行业的镇办集体企业14家,厂房、土地、仓库、机械设备等存量资产8000多万元,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政策,采取租赁、卖断等多种办法,真诚地欢迎各地客商前来考察投资。 |
|
辖:新街居委会;河口、月形、齐力、先进、枫树冲、双板桥、白米、中湾、太和、三联、山湖、天白、高司、沙泉、杨基、紫塘、莲托、双江口、芦花、友余、陶伦、红旗、上星桥、桐家坝、大坝、林泉、易佳、京竹山、西林、新新、青石冲、董泉、古塘桥、枫树、石湾35个村委会。 |
|
河口镇位于湘潭县西大门,与湘潭市和县城易俗河仅一河之隔,潭花公路和320国道线贯穿全镇,更有两年后开通的潭衡西线高速公路设一出口在我镇双板桥,湘江、涓水、涟水环绕而过,是一个水陆交通便利、城郊优势明显的窗口镇。全镇镇域面积93.78平方公里,辖35个村,1个居委会,434个村民小组,11659户,人口4.5万人,农业人口4.3万人,实有耕地面积45567.5亩,其中水田44180.5亩。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为主的现代工业和以观光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河口镇成立于1993年,由当时的河口乡变为建制镇。1958年,由现河口镇杨家桥镇合成钢铁人民公社,1961年整风整社划成3个小公社,其中河口公社就是其中之一。1984年撤社变乡,成立河口乡。
1995年,撤区并镇,古塘桥乡、双板桥乡、河口乡划归河口镇合并乡,镇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原河口区公所。
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镇域经济正朝着一个健康、稳定的方面发展。2006年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840万元,新增工业投入2170万元,规模工业企业达5家,新增2家,招商引资引进项目12个,引进资金2270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542万元,增长18%,完成财政税收610万元,增长22%,其中国税367万元,增长26.8%,地税240万元,增长24.5%,契税3万元,两会清收完成13.9万元。全年共完成农业总产值20169万元,增长12%,粮食播种面积8.6万亩,其中优质稻4.6万亩,完成油菜播种面积2300亩,新建特色农产品基地2个,其中湘莲基地1380亩,西瓜基地300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家,产值过100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建设投入400万元,完成工程处数403年,完成渠道清淤90公里,完成标准渠建设9.5公里。争取省市县投资600万元,完成卓江堤治理项目。硬化村级道路20.1公里,新建沼气池120个,引进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00多亩,引入项目资金1100万元。 |
|
河口镇是省首批中心镇之一,镇域面积169平km2 , 辖18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0122人。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农业总产值2.03亿元,比增9%,其中农业产值1.40亿元,比增5.6%工业总产值0.63亿元,比增17.5%,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592元,比增6%,镇级财政收入65万元。根据二十年发展总体规划,河口镇城镇性质为:汕尾市北部、陆河县南部中心镇,陆河县的重工业基地,是集商贸物流,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工贸型山水城镇。
河口镇位于汕尾市北端,陆河县南大门,东邻普宁市,南接陆丰市,西连新田镇,北邻上护镇、东坑镇,是沿海与山区的结合部。河口镇历史悠久,建制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为惠州府陆丰吉康都河口约之称,因位于南溪、北溪两河出口且与螺河之汇合处,故取名河口,一直沿用至今,1989年,陆河设县,河口镇隶属陆河县。河口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的组成部分,是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区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彭湃、古大存等同志曾到河口一带,领导农民革命。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河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少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河口光辉的革命篇章。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巩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镇共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资金270多万元,完成了营下村大洋田“大禹 杯”竞赛活动项目的后期工程,完成北二绿寨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北中防洪堤围工程;加固维修了全镇大小水利陂头,圳渠等水利设施45宗,农业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4100公顷,粮食播种面积达80%以上。全镇水果种植以青梅,荔枝,油柑为主,面积达2900公顷,水果总产值4221t。
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日臻完善。交通方面:总投资入资金1500万元 ,建设16个公路项目,建设里程36km,全镇85%以上通行证村,50%通自然村公路实现了水泥公路硬低化。市政建设方面:投资480万元,新建了3层建筑面积6500m2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投资45万元架设纡镇重要街道5km路灯;投资280万元的河口人工湖完成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河口司法所,工商所,社区居委办公楼建成使用。全镇固定电话装机6400门,移动电话8000门;完成农村农网改造总任务85%。
招商引资办工取得新成效。完善工业园6km2工业载地建设。投资850万元辉强混凝土构件厂已投产,市场前景良好;河口11万伏变电站已获上级立项;计划投资10亿元的多晶 硅生产正在申报;惠洲好好果品厂将在我镇创办油柑基地,兴办果品加工厂;元升国际集团公司投资2500万元,在河口营下办了陆河元轻工艺厂,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可招收工人2500名;同时,精美铸造有限公司,佳宝电子厂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型工业开发加快,全镇小水电总装容量2430kw,年发电量280万kwh。
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总投资3000万元是河口中学扩建工程,已投入资金 60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9200m2的办公楼和两栋教学大楼的主体工程;总投资130万元,建筑面积1800m2的南溪中学综合大楼建成使用。新华小学、剑门小学、河口屯小学、北二小学分别兴建了教学大楼。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67.5%。全镇以村容村貌整治为主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 |
|
三通 外,对地租还有明确的规定:山坡地每年20元/亩以下,丢荒地每年50元/亩以下,熟地每年100元/亩以下:一、农业发展状况 公司+农户 , 基地+农户 的生产模式,得过利用本地资源优越,引进外地资金、技术、发展瘦肉型猪,文昌鸡、美国青蛙养殖。此外,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生产从粮食生产向经济生产偏移,大力发展周期短,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如辣椒、花生、沙姜等作物。 |
|
河口镇位于广东省郁南县南部,距县城73公里。南江河从西向东流入境内,白石河从东南方向注入镇中部后汇入南江河,故取名河口。镇内有部分村委会流行用客家话和闽南话交谈。全镇总面积76.5平方公里,有耕地2.3万亩,山地6.5万亩,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001年末人口2.9万人,全镇社会总产值 2.5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43元。
河口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2摄氏度 ,年无霜期332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明显,镇内多为丘陵山地,土壤呈酸性红壤为主。
河口镇交通便利,省道德朱线贯穿境内11.5公里,南通罗定市,接324国道,东经南江口大桥与321国道相连,县道河苹线河口路段12公里,已改造成二级水泥路,经罗定苹塘镇与国道324线相接,全镇11个村委会全部实现了公路硬底化,正在建设油麻坑村通宋桂镇以及河口寨村通大湾的二级水泥路,大部份村小组已建成硬底化村道。镇内有35千伏变电站一个,无线寻呼、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镇内水力资源丰富,有水电站2个,装机容量1600千瓦。
矿产资源主要有白云石,石灰石,河沙,高岭土(红土),其中白云储量7000多万立方米。本镇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木薯、蚕桑、水果、黄烟、葱蒜等农副产品。全镇荔枝2.3万亩,蚕桑5000亩,无核黄皮4200亩,麻竹2100亩。河口香芒、无核黄皮和麻竹是本镇的名优特产。镇内企业主要有年产水泥30万吨的河口水泥厂,河口棉纺厂和甘罗红砖厂等。 |
|
荣县辖镇。1950年建河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64.4平方公里,人口2.3万。县级公路通镇。辖新房、白果树、杨坳山、黄桷坳、双堰塘、罗家冲、观音、字库、桂花冲、古文、吴家沮、文庄、张家祠、曹家嘴、何家、宋卯、杨家、万家、黄荆、芦稿、染房21个村委会和通惠街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花生。 |
|
【概况】河口镇位于江油、梓潼、剑阁两县一市交界处,江油市偏东北边境,距江油市56公里,距梓潼县47公里,距剑阁县城67公里。东北方与剑阁县东宝镇、江油市重兴乡接壤;东南方与梓潼县小垭乡、仙峰乡毗邻;西南方与梓潼县双板乡、江油市东安乡交界;西北方与江油市小溪坝镇、厚坝镇相接。河口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873户、138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0人)。全镇幅员面积56.08平方公里,森林2万亩,有林地1.7万亩,森林覆盖率27%。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河口镇属纯农业镇,是江油市的生产粮区之一,生产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和多种经济作物(生姜、海椒、西瓜、蕃茄、苹果、梨等以及各种水果)。2001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粮经比例已达到6:4,农民人均纯收入2304元。河口镇已列为江油市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镇。以金河口粮油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以石寨村为主的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建立燕子村、骑龙村、梨树村千亩蚕桑基地;西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雪梨面积1000亩;中兴村的蔬菜生产远销江油、梓潼、绵阳、剑阁等地。
【畜牧业又迈新台阶】畜牧业生产主要是饲养猪、牛、羊、鸡、鸭、兔,重点以发展仔猪工程为主。建立了良种猪繁殖场,年可提供良种仔母猪500头,为品种改良和加快河口10万头仔猪工程奠定基础。从山东引进小尾寒羊进行试养。
【私营企业稳步发展】河口镇现有私营企业11家。金河口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贡米”运销省内外;河口磷肥厂生产的过磷酸钙磷肥供不应求。投资180多万元兴建了硫酸厂。
【交通、通讯事业长足发展】河口镇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达,距中雁公路16公里,距宝成复线小溪坝火车站15公里。小开公路(小溪坝至剑阁县的开封)贯穿全境。新建了综合农贸市场,改造了街道门面、供电设施,新安装了路灯与其它配套设施。12个行政村107个村民小组安装了程控电话近千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建设了通讯传输系统。开通有线电视近千户,加快了网络建设和信息传递。党委、政府制定了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各界有识之士到河口来经商,投资办企业。 |
|
河口镇位于万源市西南部,距城区83公里,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东临曾家乡,南临秦河乡,西临石窝乡,北临大沙乡;辖8个行政村,5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个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现有耕地10104亩,其中:田5724亩,有3086户,10260人。 2005年全镇GDP 4210万元,人均GDP4378元。2006年全镇GDP4704万元,人均GDP4819元。
河口镇境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方便,有河(口)平(昌)公路、河(口)石(窝)公路、河(口)大(沙)公路横贯其境,通村率100%,通社率100%,村社通车里程354公里;通讯发展迅速,已开通移动和联通网络,程控电话安装1000余门;农村住户通电率100%。
河口镇是万源的粮食生产区之一,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710吨,人均占有粮食797公斤。境内的“土龙场”茶叶适合大众浪费,物美价廉。境内的烟叶、蚕桑、水果、核桃、板栗、银杏等天然绿色食品是绝无污染的。
畜牧业是河口的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牛、羊、鸡、鸭、鹅、兔的习惯,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鸡、鸭等小家禽上万只。
相关链接:
东林山林场:位于河口镇境内,经营面积19713亩,人工林郁闭成林1.7万亩,蓄积75934立方米。 |
|
610330104000 河口镇 610330104200 河口村
610330104201 下坝村
610330104202 黄牛咀村
610330104203 常树沟村
610330104204 安河寺村
610330104205 东沟河村
610330104206 太阳升村
610330104207 候家河村
610330104208 土桥村
610330104209 陈家岔村
610330104210 陈家老村
610330104211 老厂村
610330104212 罗家庄村 |
|
河口镇位于凤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凤太公路穿境而过,东与岩湾乡为界,西与凤州镇接壤,因地处安河、候家河、洞沟河三水交汇之处,昔称“合河口”,后改今名。于1985年4月建镇,镇政府驻河口村。辖13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镇总人口8730人,其中农业人口1670户6788人,全镇总面积230平方公里。
河口镇城镇规划区1.5平方公里,镇内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驻地派出所、法庭、邮政、金融、电力、医院、学校等机构健全,供水、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驻镇有国营林场,县属企业水泥厂、八卦庙金矿及乡镇企业21家,个体工商房143户,城区人口2000多人。集镇贸易历史悠久,每月公历2、5、8为逢集之日,每年农历二月二为传统的山货交易古会,农特产品众多,远近闻名,商贾云集,交易活跃,市场繁荣。
河口镇地处秦岭腹地,因独特的地形和地质构造,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海拔最低为1180米,最高为1580米,境内农业用地3490公顷,可开发利用的荒坡、荒地3000多公顷,草场300公顷;林地4400多公顷,经济林、用材林多达22种,活木蓄积32万立方米;药用植物10余种。已初步控明金属矿有铅、锌、金、铜、锑,非金属有煤、石灰石、水晶石,云母石等。尤其是铅、锌、铁矿品位高,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可观。农特产品众多,盛产药材、花椒、核桃、生漆等。
主要工作
河口镇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40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960万元,农业产值1444万元,粮食总产1956吨,人均占有粮食288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20元,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奖励,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集镇”称号。
1、“三县”建设方面。(1)2004年新栽花椒83.217万株,使全镇花椒留存达到220多万株,人均325株。建成了千亩花椒示范园2个,五百亩示范园4个,花椒专业村7个,花椒长廊2个,林带1个。(2)2004年新发展中药材2872亩,留存5085亩,已建成千亩中药材示范村2个,荮材专业村6个,年产优质中药材15吨以上。(3)2004年,全镇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4133头、2398头、2609只,免疫挂标率达到98%以上,已建成畜牧养殖示范村3个,专业组5个。2004年,全镇“三县”建设(药、椒、畜)实现收入283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2、社会就业工程方面。2004年,新增劳务输出402人,累计完成劳务输出577人,输出前培训280人,开展技能培训1315人,完成职业介绍180人,其中下岗职工10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82.2万元。
3、 公经济发展方面。2004年,(1)完成营业收入、企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企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13310万元、12385万元、9960万元、3072万元、2712万元。(2)乡企上交税金260.8万元,其中非公企业上交202万元。(3)招商引资:协议引资额760万元,到位额410万元,开发了河口红山梁和罗泉湾磁铁矿项目2个。(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36万元。
4、 林业“两大工程”方面。近年来,河口镇积极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努力打造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一是对149145亩集体林层层夯实管护责任;二是1999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共实施退耕还林7935.9亩,其中合格面积6187.1亩,仅2004年就兑付粮补资金121.3万元;管护费12.37万元。
5、 为民办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近年来,河口镇始终把强化基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实施人畜饮水、道路整修、校舍改建、移民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100多项,仅2004年就投资432万元,实施了9类3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截止目前,全镇实现了村村道路、通电,90%以上的村组群众吃上了卫生便捷的自来水,9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自1998年实施移民搬迁以来,投资338.2万元共搬迁安置“三不通”农户119户,548人,新修住户10563平方米,建成移民新村4处,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家村脱贫步伐。
特色介绍
河口镇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好,政策优惠,开发前景广泛的招商引资项目较多:(1)境内多金属矿床储量大,品位高,黄牛咀尖端山、太阳升白杨沟、河口洞沟、老厂小石沟、陈家岔银洞沟铅锌储量100多万吨,矿石平均品位9%;红山梁、罗泉湾梨树沟磁铁矿地质储量128.78万吨,有16个矿体,矿石品位26.23—63.85%。开采前景极为广阔,是招商引资的热点项目。(2)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分布在河口洞沟、黄牛咀黄牛沟、安河寺苏家沟,储量在260万吨以上;无烟煤主要分布在老厂村二、三组、地质储量大。(3)全镇有草场13处300多公顷,畜牧养殖资源得天独厚。(4)河口九峰寺、洞沟水库景色秀丽,风光无限,是观光旅游和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
|
河口镇位于凤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凤太公路穿境而过,东与岩湾乡为界,西与凤州镇接壤,因地处安河、候家河、洞沟河三水交汇之处,昔称“合河口”,后改今名。于1985年4月建镇,镇政府驻河口村。辖13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镇总人口8730人,其中农业人口1670户6788人,全镇总面积230平方公里。
河口镇城镇规划区1.5平方公里,镇内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驻地派出所、法庭、邮政、金融、电力、医院、学校等机构健全,供水、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驻镇有国营林场,县属企业水泥厂、八卦庙金矿及乡镇企业21家,个体工商房143户,城区人口2000多人。集镇贸易历史悠久,每月公历2、5、8为逢集之日,每年农历二月二为传统的山货交易古会,农特产品众多,远近闻名,商贾云集,交易活跃,市场繁荣。
河口镇地处秦岭腹地,因独特的地形和地质构造,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海拔最低为1180米,最高为1580米,境内农业用地3490公顷,可开发利用的荒坡、荒地3000多公顷,草场300公顷;林地4400多公顷,经济林、用材林多达22种,活木蓄积32万立方米;药用植物10余种。已初步控明金属矿有铅、锌、金、铜、锑,非金属有煤、石灰石、水晶石,云母石等。尤其是铅、锌、铁矿品位高,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可观。农特产品众多,盛产药材、花椒、核桃、生漆等。
主要工作
近年来,河口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立足镇情,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四县”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三产规模化,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04年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1140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960万元,农业产值1444万元,粮食总产1956吨,人均占有粮食288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20元,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奖励,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集镇”称号。
1、“三县”建设方面。(1)2004年新栽花椒83.217万株,使全镇花椒留存达到220多万株,人均325株。建成了千亩花椒示范园2个,五百亩示范园4个,花椒专业村7个,花椒长廊2个,林带1个。(2)2004年新发展中药材2872亩,留存5085亩,已建成千亩中药材示范村2个,荮材专业村6个,年产优质中药材15吨以上。(3)2004年,全镇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4133头、2398头、2609只,免疫挂标率达到98%以上,已建成畜牧养殖示范村3个,专业组5个。2004年,全镇“三县”建设(药、椒、畜)实现收入283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2、社会就业工程方面。2004年,新增劳务输出402人,累计完成劳务输出577人,输出前培训280人,开展技能培训1315人,完成职业介绍180人,其中下岗职工10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82.2万元。
3、公经济发展方面。2004年,(1)完成营业收入、企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企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13310万元、12385万元、9960万元、3072万元、2712万元。(2)乡企上交税金260.8万元,其中非公企业上交202万元。(3)招商引资:协议引资额760万元,到位额410万元,开发了河口红山梁和罗泉湾磁铁矿项目2个。(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36万元。
4、林业“两大工程”方面。近年来,河口镇积极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努力打造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一是对149145亩集体林层层夯实管护责任;二是1999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共实施退耕还林7935.9亩,其中合格面积6187.1亩,仅2004年就兑付粮补资金121.3万元;管护费12.37万元。
5、为民办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近年来,河口镇始终把强化基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实施人畜饮水、道路整修、校舍改建、移民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100多项,仅2004年就投资432万元,实施了9类3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截止目前,全镇实现了村村道路、通电,90%以上的村组群众吃上了卫生便捷的自来水,9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自1998年实施移民搬迁以来,投资338.2万元共搬迁安置“三不通”农户119户,548人,新修住户10563平方米,建成移民新村4处,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家村脱贫步伐。 |
|
河口镇 河口镇位于沛县西南部,与丰县接壤,距县城25千米,距徐州市区55千米。面积81.5平方千米,人口59765人(2008年底)。辖河口、燕湾、河申、封黄庄、田堤口、李集、吴河、黄庄、孟庄、孟集、丁六、袁圩子、张李庄、朱楼、孔堤口、孟三楼、共和、郑庄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河口村。徐丰公路、龙河公路、金河公路、沛敬公路过境,崔孟河、鹿口河横贯境内。 [沿革]1956年建孟庄乡,1958年改孟庄公社。1962年析栖山、孟庄两公社10个生产大队建河口公社。1983年分别改为孟庄乡、河口乡。1997年,河口乡面积38.7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河口、燕湾、河申、黄洼、秦楼、秦庄、封黄庄、包楼、田堤口、李集、丁楼、吴河、吕庄、黄桥、黄庄、罗园16个行政村;孟庄乡面积42.5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孟集、丁溜、袁圩子、吕楼、孟庄、半楼、梁庄、杨庄、张李庄、丁湾、朱楼、许楼、刘堤口、孔堤口、孟楼、孟三楼、崔堤口、共和、赵油坊、张集、郑庄21个行政村。2000年4月,撤销盂庄乡,并入河口镇,面积81.5平方千米,人口5.8万,辖3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河口村。
[2006年代码]320322111(18村):~201河口村 ~202燕湾村 ~203河申村 ~204封皇庄村 ~205田堤口村 ~206李集村 ~207吴河村 ~208黄庄村 ~209孟庄村 ~210孟集村 ~211丁六村 ~212袁圩子村 ~213张李庄村 ~214朱楼村 ~215孔堤口村 ~216孟三楼村 ~217共和村 ~218郑庄村 |
|
河口地处沛县西南部,与丰县接壤。面积81.5平方千米,人口58390人。辖18个村委会(河口、燕湾、河申、封黄庄、田堤口、李集、吴河、黄庄、孟庄、孟集、丁六、袁圩子、张李庄、朱楼、孔堤口、孟三楼、共和、郑庄)。
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镇委目标,统揽全面工作,带领全镇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拼搏,加快发展。2006年,河口镇实现财政总收入723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69万元。2007年,河口镇将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县创一流、高效规模农业全市争第一”的奋斗目标,发扬“抢商、抢资;拼智、拼命;超越、跨越”的精神,着力培育出口创汇蔬菜支柱产业,精心打造高效规模农业全市第一镇、创汇蔬菜全省第一镇。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突破6000元。 |
|
我镇位于南黄海之滨,占地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利税1.9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达15亿元。以中天科技为支柱的75家工业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生产的光纤光缆、光子器件、电子陶瓷、白厂丝、针织、纺织品、服装、化工等产品驰名海内外。凭籍传统农业的深厚底蕴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南通市蚕桑第一镇,现有桑田2.5万余亩,形成以栽桑养蚕为龙头、特种种植养殖并举的特色农业。
镇内被江苏省列为《省级乡镇工业小区》的"江苏如东中天工业园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政策优惠,为中外客商兴业的理想福地。随着苏通大桥、连盐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和新常铁路的相继建成,我镇将直接与大江南北联为一体,融入大上海经济圈。我们将秉承以诚招商、以信立业的观念,以河口人特有的热情、勤奋、淳朴和一流的服务,热忱欢迎中外朋友来河口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
|
河口镇地处汕尾市北部山区,陆河县南大门。镇域总面积169km2,辖1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年末人口5.12万人。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7亿元,比增17%;工农业总产值3.46亿元,比增28%,其中农业产值1.57亿元,比增5%;工业总产值1.89亿元,比增42%;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979元,比增5.2%;镇本级财政收入90万元,比增10%。
招商引资劲头十足。把招商引资大办工业作为发展镇城经济,提升经济总量的头等大事来抓,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发展势头,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发展劲头十足,工农业产值比例为1.2:1。在全市十项经济指标考核中,连续2年受到市政府的奖励。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深圳水田村在云丰村征地2.6km2,至年底已基本完成征地任务。水田村将把园区建成功能齐备,配套齐全的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产业转移园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首期投入资金1亿元,完成征土地平整以及1万m2厂房建设。继续做好元升厂的扩建增产工作。同时,投资6600多万元的110kv变电站正在紧张动工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的泰丰电站第一期围堰发电工程已于6月建成发电,发电量每月约60万kwh(大约每天1万元收入),第二期电站主堰工程正进行中。
扶贫开发扎实开展。积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全力抗击“7•15”洪涝灾害。全面完成以昂塘下屋、北中后径、新华竹高坑村灾民统一集中建房为重点的199户重建家园工作以及114户贫困家庭安居工程。目前,重建家园和安居工程已全部竣工,群众迁入新居,重建家园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多次参观和充分肯定,安居工程成为粤东五市现场会的一个亮点;投资300多万元,兴建对门、大塘、昂塘3个解决农村饮水工程点,解决昂塘、河口、云峰、营下、新华、对门、大塘等7个村共1万多名贫困农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完成上级下达的145人参加社会保障任务;15户群众完成了沼气建设。
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河口中学举办了建校50周年校庆,并筹集资金480万元。河口中学新校区办公楼和A、B两幢教学大楼已基本完工;剑门、新华、营下、北中、北二、河口屯小学教学楼已交付使用。河口中学今年高考取得第三批A线以上46人,本科线19人,其中重点本科线1人;全镇中考入围河田中学重点线64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稳步开展,不断扩大群众参保覆盖面,全镇353名五保对象,4488位低保家属对象在财政的扶持下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
|
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位于苏中地区东部,地处长江与沿海经济开发带的交汇处,是如东的工业重镇。全镇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约2平方公里,由原河口镇、于港乡、景安镇合并组成,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近6.58万,镇区人口5820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其中一产1.8亿元,二产7.7亿元,三产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54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253元。全镇共有大小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有3所乡级医院,3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三产服务业覆盖到全镇每一个村组。
近年来,河口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全镇人民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全镇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得到有效落实,目前已迈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发展轨道。一方面不断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了农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无公害农产品“亚山”牌鸡蛋、“江河”牌大米、“万家惠”牌猪肉等十多个品牌农产品,均已进入大都市的超市。另一方面依靠本地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以光电子通信和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的企业园??中天工业集中区为河口镇工业的主要特色。其中,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00年12月24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上海A股挂牌上市,成为南通市第四家如东县第一家上市公司,南通祥峰电子有限公司、南通万隆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正逐步成为业界名流。
为了不断改善社会环境和人居环境,河口镇党委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注重环保工作,镇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坚持实行科学决策。广泛听取意见,先后反复修编镇区规划,努力提升对外形象,在镇财政紧张的情况,投入千万元对集镇实行大力改造,做好村镇道路建设、道路绿化、河道清淤等工程,使集镇面貌进一步美化、亮化、净化。河口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江苏省群众文化活动先进乡镇、南通市新型小集镇、市级文明单位、全国千强镇等多项荣誉。特别是2001年2月,河口镇被评为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2004年12月被评为南通市环境优美乡镇、2006年12月中天工业集中区又通过了江苏省生态工业集中区的创建。目前又通过全国优美镇的创建,进一步提升集镇品味,改善投资环境。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水面清澈的新河口正向我们走来。 |
|
河口镇位于霍邱县中西部,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27012人。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7亿元,年均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0.86亿元,第二产业2.1亿元,第三产业1.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增长48.4%。105国道、在建东港高速公路和县内主干道邵三路穿境而过。地势西高东低,
南、东、北三面分别有赵家河、沣河、牛角河环绕。
河口镇素有商贸古镇之称。晚清至上世纪70年代凭借城西湖至淮河黄金水道,该镇成为糖、盐、烟、酒、煤油等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集散地,销售地区远至河南固始、湖北罗田及六安等周边地区。同时本镇的蔬菜、大米、鱼虾、畜禽、蛋类等农副产品也随之畅销江淮大地。由此,河口镇赢得了江北“小南京”的美誉。
当前,在河口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区面积不断扩大,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04年省纺织物资公司在镇区中心地段投资3000余万,兴建占地80.37亩,有近800套商业旺铺的综合性批发零售市场一座,显著提升了河口镇商业贸易的吸纳与辐射能力。2006年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159万元,增长21%。
全镇现有省级文明单位、市级示范中学和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各一所,小学、幼儿园十余所,在校师生四千余人。省级粮食储备库——安徽霍邱河口省级粮食储备库库容1.5万吨,位于我镇中心位置。镇有线电视网经2005年的10余万元的改造,实现了与霍邱县城有线电视网的并接。全镇辖高峰、草楼、王郢、林桥、三河、十三湾、联合、朱塔、永安、柏林、艾井、河口、肖堰13个村、60个村民组和永安、人民两个街道居民委员会。镇政府及下列相关部门:经济发展办、财政所、国土资源管理所、农经站、计生办、劳动人才服务站、河口派出所、司法所、河口法庭、河口供电所、河口粮站、河口轧花厂、河口供销社、农行河口分行、河口信用社、河口电信局、邮政所、河口医院、河口大药房、水利站、畜牧站、广播文化站、食品站、运输公司、房管所、自来水厂等镇直单位33个。全镇共有党员1305人,预备党员34人,女党员221人,农民党员717人。党委下设42个支部,169个党小组,63名村干部。
全镇现有农业人口20562万人,耕地2.9万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元,增长10%。全镇农业生产用水主渠道——户胡分渠达70华里。全镇现有提水站3个,排灌站3个。 |
|
河口镇是铅山县的城关镇,国土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辖10个村、4个社区、1个集体经济管委会、1个镇办林场、1个国营茶场,现有常住人口5.8万人。
河口镇古称“沙湾市”,明代宣德年间改称“河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始定今名。清代,河口为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百货集散地,尤以土纸、茶叶为大宗,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铅山县志》记载: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河口之战,由来旧矣,货物八闽以广,语杂两浙淮扬;舟夜之白,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斯镇胜事,买铅钜观”足见当时河口镇的繁华兴旺景象。
近年来,河口镇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为核心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加速推进,改造了城市基础设施,对主要街道进行了美化、绿化和亮化。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08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5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26元。 |
|
- : Hekou Town
|
|
河口 |
|
|
|
汤河口镇 | 两河口镇 | 草河口镇 | 三河口镇 | 沫河口镇 | 界河口镇 | 濠河口镇 | 双河口镇 | 麻河口镇 | 中河口镇 | 小河口镇 | 黄河口镇 | 东河口镇 | 马河口镇 | 浩河口镇 | 西乡两河口镇 | 雅江县河口镇中心完小 | 西乡县两河口镇中心学校 | 石首市小河口镇防疫保健站 | 铅山县河口镇防保站 | |
|
|
花园村 | 联合村 | 河东村 | 太平村 | 杨家村 | 小洼村 | 西湖村 | 梨树村 | 城郊村 | 西山村 | 土桥村 | 河口 | 万家村 | 韩家村 | 龙门村 | 立新桥社区 | 河口村 | 河口村 | 下坝村 | 龙坝村 | 水头村 | 南社村 | 红旗村 | 大山村 | 三河村 | 高峰村 | 永安村 | 柴家村 | 大坝村 | 大塘村 | 新华村 | 北二村 | 清溪村 | 河南村 | 何家村 | 石佛村 | 白果树村 | 黄庄村 | 孟庄村 | 郑庄村 | 陈家山村 | 高岭村 | 枫树村 | 云峰村 | 白果村 | 双塘村 | 大胜村 | 太阳升村 | 共和村 | 双江口村 | 程家山村 | 火山村 | 河下村 | 寨上村 | 磨石村 | 耿家庄村 | 等时辰村 | 沙岩村 | 沟底村 | 艾岩村 | | | | | | 更多结果... |
龙溪村 | 回龙村 | 甘罗村 | 南龙村 | 绿化村 | 佛子坝村 | 和都村 | 竹头围村 | 河口寨村 | 油麻坑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