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 太仓市 : 永丰县 : 通江县 : 剑川县 : 新昌县 : 潮安县 : 中山市 : 中山公交站 : 信州区 : 曲江区 [显示全部] > 沙溪镇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沙溪镇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沙溪镇 Ji'an City, Jiangxi Yongfeng Shaxi·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
·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湖南省汨罗市沙溪镇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沙溪镇·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No. 12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No. 14·No. 15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No. 18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曲江区沙溪镇名片-广东省韶关市·中山市沙溪镇名片-广东省中山市
·信州区沙溪镇名片-江西省上饶市·英文解释·近义词
·包含词·分类详情·更多结果...
No. 1
  沙溪镇联系方式地址: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白云路吴晓邦故居(215421)
  电话:0512-53221815
  传真:0512-53212002沙溪镇投诉电话苏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12-65223377
  江苏省旅游投诉电话:025-8341818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沙溪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中部,距上海虹桥机场5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在这里开辟了出口处,从上海至沙溪只须30分钟时辰。沙溪境内水乡古镇,历史悠久,风景独特,物产丰富,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称。
  
  沙溪镇始于元末。明治年间,市镇日趋繁荣。监察御史苏赞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叶遇春等达官贵人,相继在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远近闻名。到明清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商人应运而生,需要一个文化交流、商品经济活动的地点。于是,沿戚浦河而建的临水建筑脱颖而出,古朴的石拱桥横跨戚浦河,“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家,水桥流水,小巷深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改革开放以来,沙溪镇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今日的沙溪镇辖区东连金浪镇,南临城厢镇,西与昆山、常熟交界,北接归庄镇,面积6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万人,成为江苏省首批对外开放的乡镇之一,是全国百强乡镇和江苏省乡镇百强之一。近年来,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镇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绿化工作、文化教育先进镇。
  沙溪镇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是引近西方文化较早的江南名镇之一,明清时就有一批文人出洋留学。沙溪人才辈出,名人雅士众多。史学家桑悦,古琴家徐上瀛,星象学家龚树模,儿童文学家龚堡,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沙溪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古老而美丽的沙溪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沙溪历史上曾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是太仓的工业重镇。清光绪三十二年,江苏省第一家轻纺工业济泰沙厂(现利泰纺织厂前身)就诞生在镇西市街。
  沙溪镇民俗风趣,民风纯朴,民间灯会,妙趣横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最甚。沙溪的猪油米花糖、桃珍糕、盘香饼、涂松山芋等风味小吃、特产也远近出名。
  江南水乡古镇是沙溪最显著的特色。“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建筑学家朱光亚认为,沙溪临水建筑与同里、周庄各有千秋,户户有河棚、水桥、临河落地长窗可眺望远景,房屋脊梁、门窗雕刻精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1999年6月28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专家组对沙溪镇进行考评,十二位专家全票通过,他们一致赞叹:沙溪三里古街保护得如此完好,在全国实属罕见。
  目前,沙溪镇经过规划全面恢复古镇独特的商业街和水乡风貌,将以古镇极品、水乡绝景展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中国第二个“周庄”。沙溪的旅游观光业已显露出无限的商机,必将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
  沙溪是众星拱月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又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
  地理位置
  沙溪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中部,沪宁高速公路在这里开辟了出口处,从上海至沙溪只需1个小时左右。沙溪镇始于元末,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称。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市镇日趋繁荣。监察御史苏赞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叶遇春等达官贵人,相继在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远近闻名。到明清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商人应运而生。于是,沿戚浦河而建的临水建筑脱颖而出,古朴的石拱桥横跨戚浦河,“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家,水桥流水,小巷深处,“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
  沙溪镇是引进西方文化较早的江南名镇之一,明清时就有一批文人出洋留学。沙溪镇民俗风趣,民风纯朴,民间灯会,妙趣横生。沙溪的香火很旺,尤以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最甚。沙溪的猪油米花糖、桃珍糕、盘香饼、涂松山芋等风味小吃、特产也远近出名。
  沙溪镇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已集市成镇,至明、清时代,更是商市繁华、人文荟萃,成为太仓一大镇。据志书记载:“镇地延袤可数里,多富家巨室,其缙绅学士几当一州之半,为士好文章,习仪观,济济相望,而民之耕于野者,亦勤稼樯谨财用,有蟋蟀代檀之风,人称乐土。”至民国年间,仍为巨镇,俗称“东南十八乡、沙溪第一乡。”因此,沙溪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厚:有大片的临水建筑和漫长的古街,有幽深古老的小巷和古朴雄浑的古桥。今天的沙溪镇小桥流水,枕河人家,街巷深处,古韵犹存,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古称沙、印溪(七溪),曾享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之誉。全镇总面积132.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全镇人口9.1万人。据载:“昔犹濒海,在唐宋已有村,统称涂松市。至元时投沙泊所,始有印溪之名。”又以其在枕七浦塘,故又名七溪。
  旅游资源
  沙溪镇民俗风趣,民风纯朴,民间灯会,妙趣横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最甚。沙溪的猪油米花糖、桃珍糕、盘香饼、涂松山芋等风味小吃、特产也远近出名。江南水乡古镇是沙溪最显著的特色。“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建筑学家朱光亚认为,沙溪临水建筑与同里、周庄各有千秋,户户有河棚、水桥、临河落地长窗可眺望远景,房屋脊梁、门窗雕刻精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1999年6月28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专家组对沙溪镇进行考评,十二位专家全票通过,他们一致赞叹:沙溪三里古街保护得如此完好,在全国实属罕见。
  目前,沙溪镇经过规划全面恢复古镇独特的商业街和水乡风貌,将以古镇极品、水乡绝景展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中国第二个“周庄”。沙溪的旅游观光业已显露出无限的商机,必将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
  沙溪是众星拱月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又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沙溪镇
  沙溪镇位于广东潮州市西南部桑浦山北麓,是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交界处,辖区总面积37.0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52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工业农业总产值7.84亿元,工商税收收入347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717元。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桑浦山北麓有丰富的温泉和矿泉,温泉水温高达103℃,可做生活用水,又可治疗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慢性疾病和多种皮肤病,是健康疗养的名泉;冷矿泉水温仅27℃,是一种碳酸钙钠型矿泉水,适宜饮用,东山湖一带奇峰异洞,湖光山色,楼阁亭榭,与海蚀石和断岩形成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气象万千,是一处旅游度假的胜地。镇积极着力向外界推介东山湖旅游资源,并对开发东山湖旅游度假作了全面的规划设计,逐步完善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已吸引了新加坡郑添凉先生在此建设星湖旅游度假村。
  锡页加工业是沙溪镇的主要产业,该镇是全省7个锡页定点出口生产基地之一,技艺独特,加工厂房遍及17个村,在全省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沙溪镇委、镇政府进一步把发展锡页加工业作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引导锡页加工厂集中生产加工,形成群体优势和整体规模。家私制作,皮沙发制作,圣诞陶瓷制品是沙溪镇的新兴产业,为扶持这些新兴产业,镇委、镇政府制订各种优惠措施,创办工业园区,已有家私厂、皮沙发厂、圣诞陶瓷厂到工业小区落户,并形成一定的规模。
  沙溪有耕地面积1.8万亩,皆可水旱轮作,宜稻宜果,是发展“三户”农业的沃土。镇的台湾番石榴水果种植基地800多亩,种植的番石榴畅销香港、深圳、福建等地,年创值200多万元,镇委、镇政府把发展水果种植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多方鼓励扶持一批种植大户,引导他们引进名、优、稀水果,努力把沙溪发展成为水果之乡。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为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共投入交通、市场、通讯等方面的资金6000多万元,着力于该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
  沙溪镇位于上饶市信州区境东偏北,毗邻闽浙两省,地处信州、玉山、广丰三县(区)交界处。千年古镇-沙溪镇,有着2100余年悠久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立名,素有“饶东古镇”之称。镇域面积75.39平方公里,镇区3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常驻人口5万余人。是全国百个著名乡镇,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20家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
  沙溪镇 邮编:334128 代码:361030100 
  辖沙溪街、胜利等2个居委会,龙头、英塘、向阳、西畈、铅岭、宋宅、白石、油麻坞、李家、五里、青岩、东风、何家等13个村委会。
  境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复线、320国道和梨温高速公路东西贯穿境内,距集镇区境东4公里处设有梨温高速公路挂线出入口。镇区商贸活跃,市场繁荣,是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地。沙溪的商品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沙溪苎麻夏布闻名遐迩,享有“江南麻埠”之称,是江南三大夏布市场之一。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是该镇出口创汇的特色产品。镇内风景名胜、古迹众多,镇北有饭甑山、铅石山、镇南有鼓楼山、青岩寺。不仅有饭甑山、铅石山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黄岩寺、真武殿,铅石庵等颇具观赏价值的人文景观。“诚信、热情、开放、双赢”的沙溪正沿着“创上饶经济强镇,建绿色和谐沙溪”的整体思路发展着,镇南、镇东两个新区的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标志着沙溪正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规划理念前行着。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沙溪镇 Ji'an City, Jiangxi Yongfeng Shaxi
  沙溪镇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的故乡,位于永丰县西南部,距县城70公里,永龙公路、永宁公路穿境而过,是永丰西南部的经济、贸易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地和转运站。国土面积20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耕地面积2.9万亩;林地面积23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7.4万亩,木材蓄积量达32万立方米。
  沙溪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山水秀丽,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西阳宫为代表的古建筑群、欧阳修父母崇国公和郑、胥两夫人的坟墓,是欧阳修家族的宝地,闻名遐迩;明清历代名人府第数量多,面积较大,保存尚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原始森林面积达8万余亩,水面数万亩,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天然景区。
  沙溪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为反第一次“大围剿”主战场之一,全镇有姓有名的烈士达544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26万元,财政总收入318.4万元。镇党委、政府将按照“示范基地带农业,招商引资办工业,引农兴市促繁荣,三个文明齐丰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打好两张牌(欧阳修牌、生态牌),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努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名镇。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
  沙溪镇紧邻广东省中山市城区西部,面积55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1万人,非户籍人口8万多人,侨居海外和港澳台的乡亲8万多人。是珠三角著名的侨乡和“文化之乡”,也是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广东省中心镇和广东省科技创新试点专业镇。近年来,荣获了“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山市工业强镇”和“中山市文明镇”等多项殊荣。
  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55.16亿元;地区生产总产值36.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现行价)119亿元;出口产品总值2.4亿美元。农村人均年收入9050元。三大产业比重为2.91:61.66:35.43。
  沙溪镇工业产品以“休闲服装”、“沙溪凉茶”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沙溪建立了以纺织服装为支柱,电子、化工、家具、家电、制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家,超亿元企业29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8%。
  沙溪是中国重要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在服装界素有“休闲服装看沙溪”的美誉。2006年,有服装企业1300家,从业4.15万人,产量2378万打,产销70多亿元,创汇1.8亿美元。沙溪镇拥有多名国家级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自有品牌70多个,其中,全镇共有国家免检产品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个。同时,还为国内外一批著名的休闲服装品牌提供加工生产服务。沙溪分布在国内的加盟店、专卖店5300多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约占7%。沙溪休闲服装生产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6000多亩的服装工业区;有200多家与制衣相关的纺织、漂染、印花、水洗、织唛、纽扣、机械配件等配套企业;有与服装生产销售相配套的布匹面料市场、制衣机械市场、辅料市场、布碎市场等专业市场。
  沙溪是“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的举办地。从2000年起,每年一度的“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CHCW)已成功举办了七届。CHCW是国内唯一以休闲服装为主题的博览会,其现代的办展理念、专业的操作模式、鲜明的商贸功能和丰富的活动内容赢得了参展商和专业买家的认同,被评为中国服装界最有影响的十大服装博览会之一。
  沙溪的农业以城郊型为特色,全镇农业用地面积3.7万亩,是中山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形成以“水稻为基础,蔬菜为龙头,水产、畜牧、水果齐发展”的结构。水生通心菜和西洋菜是沙溪镇传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年产量达1万吨。
  第三产业是沙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工商企业达6900多户。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沙溪镇建有云汉布匹市场、龙瑞小商品市场、隆都家私城等专业市场;建有面积1.5万平方米的星宝国际展览中心,以及丽港商业步行街、星宝时尚大道等商业特色街。有三星级酒店1间,大型知名的饮食集团酒家3家。有一批大型的百货商场和连锁专卖店入驻。
  沙溪镇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在800年前已经有史迹可寻。文物古迹有:龙瑞“探花及第”牌坊、“文昌塔”,虎逊“岩石碑”,圣狮“期颐偕老”牌坊、“升平人瑞”牌坊,豪吐“龙山书院”等。民间艺术形成了鹤舞、鹤歌,龙舞、凤舞,狮子舞等三大系列的艺术品种,并参加省市大型活动表演,“鹤舞”远赴韩国表演。沙溪成立了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曲艺、诗社、摄影、集邮、民间艺术等八大协会。
  位置面积 位于市境西部,东与石岐城区接壤。2000年12月析出西河小区2.6平方公里土地归城区管理。西南邻大涌镇,西接横栏镇,北连东升镇坦背、西区沙朗,南与南区隔岐江河与,中山二、三桥相交通。总面积55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丘陵与平原各半,东南和中南部为丘陵台地,一般海拔20多米。主要山岗有凤凰山、码头山等。位于南部的凤凰山海拔64.3米,为全镇最高点。北部和西部为冲积平原,河涌交错,岐江河、狮滘河流经境内。
  人口.语言.民族 1979年户籍人口54649人,其中男性26322人,女性28327人。2000年户籍人口60663人,其中男性29369人,女性31294人。2005年户籍人口61332人,其中男性29750人,女性31582人。
  语言通用粤语、普通话,方言使用属福建闽南语系的隆都话。
  居民以汉族为主。1990年7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中有回族、苗族、壮族、满族、侗族、畲族、土族、仫佬族、土家族、瑶族10个少数民族,人数135人,占总人口0.22%,多因工作调动和婚姻迁入。
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
  沙溪镇位于距通江县城东北60公里的大巴山区,东经107° 26′,北纬32°26′,平均海拔470米。东接洪口九层乡,南临文胜乡、连永安镇、北抵盐井乡。面积48 5平方公里,辖10个村,79个社,1个街道居委会,总户数3538户,总人口数14043人。年末实有耕地9905亩(其中水田8126亩),人均占有耕地0.82亩。系巴中市设地建市十年创辉煌红旗单位。
  镇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导,2003年由于旱涝交替发生,造成粮食减产40%,全年粮食总产量3947吨,种植业总收入375.75万元,牧业收入301.3万元,劳务收入452.9万元。2003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为2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6元,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人均负担48元。
  沙溪集镇总面积0.35平方公里,495户,5600余人。2003年度“纪红路”贯通,给沙溪带来了发展机遇,“红云车站”、“红云东街”移民工程顺利实施,场镇人饮前期工程如期完成了任务。
  全镇有7个村能通公路,基本做到了社社通路。未通公路的龙转坪、大林坡、桑丝坪村正在建设中。光纤电视入户率达95%,电话到村入户196门,50%以上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2003年农村“五改三建”农户新增144户。
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
  沙溪镇处于新昌东部,距新昌县城32公里,与副省级港口城市宁波接壤(距宁波66公里,溪口30公里),全镇区域面积118.6平方公里,17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15000多人口,5200户,省道江拔线和甬金高速穿镇而过,甬金高速在新昌的唯一道口设在该镇剡界岭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1950年置沙溪乡,1958年改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8年改置镇,1992年由沙溪镇、董村乡、蔡峰乡合并置沙溪镇。位于县城东,距县城22公里。面积117.7平方公里,人口1.7万。江拔公路过境。辖沙溪、王家年、上岭山、真诏、新坑、上徐、大法洪、剡界岭、淦坑、新桥、里湾、张家车、孙家田、外湾、合溪、里沙溪、唐家坪、上蔡岙、下蔡岙、梁家畈、岔路、芥菜坑、高婆山、郑兆坑、新山、吴家坑、里黄坑、外黄坑、山岸、吴家田、竺家坑、榧联、菊池、马岩、姜坑、上董村、下董村、里泄下、上居坑、里坞山、磊石坑、外泄下、大坑、生田、新宅、开口岩等46个村委会。
  沙溪是个山多地少的典型山区乡镇。全镇共有山林14万亩,耕地面1.1万亩,花岗岩资源丰富,杨桐柃木、茶叶、小京生花生、花卉苗木已成为特色农业支柱。
  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8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可达6995元。全镇工业主要以轴承、制冷、纺织、曲轴、石材等产业为主,家庭工业主要以足球和缝纫机配件为主,去年已新增企业89家。农业主要以杨桐柃木、茶叶、小京生花生、花卉苗木等四大产业为主,四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其中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县首位。
  全镇共有小学4所,中学1所,共有中小教师87名;中心卫生院1家,卫生分院3家,村卫生室7家。县级部门在沙溪镇行政区域设有的职能站所有中心学校、派出所、土管所、农村合作银行、广播站、邮政所、水管站、林业站等8个。
湖南省汨罗市沙溪镇
  沙溪镇位于汨罗市东南角,107国道穿境而过,与京珠高速公路紧密相连仅距4公里,距汨罗市区30公里,距长沙5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60公里。全镇总面积55.8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
  沙溪镇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境内岗地、水系相间,丘陵山地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适度,盛产优质水稻、蔬菜、瓜果、花卉和禽畜产品。苏溪村的花卉苗木基地占地200亩,花卉品种齐全。湄江、鹅江贯穿全境,飘峰山和麻石山风光秀美,境内有张公观千年古刹、郭嵩焘陵园和一大批名胜古迹,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沙溪镇交通便利,境内公路四通八达,镇村水泥公路联网并与107国道、京珠高速相接,使沙溪镇成为交通交汇之地。
  沙溪镇通讯、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开通程控电话2800余门,普及率达到57%,移动电话广泛使用;城镇面积达2平方公里,城镇居民5000余人。
  沙溪镇资源丰富,镇内蕴藏着丰富的麻石资源和木材资源,全镇有杉木等优质林16万余亩,木材蕴藏量达60万立方米;麻石具有蕴藏量大、易开采、色泽均匀、硬度适中、纹路清晰等特点。107国道旁的麻石加工企业6家,生产的石材远销广东沿海城市。
  截至2000年底,沙溪镇兴办了汨罗工业园,共有20余家外商企业落户,总投资超过1亿元,主要产品有铜铝线、电焊机、编织袋、红砖、烟花鞭炮、石材、竹木制品、收割机、花卉苗木、肉制品、装饰材料等,产品畅销国内外。
  沙溪镇特色农产品:水稻,蔬菜,花卉,花卉苗木,鹅,木材,苗木。
  沙溪镇下辖村:
  沙溪镇下辖村:划江村划力村关山村兰溪村青联村双龙村双楠村双江村沙溪村大桥村苏溪村金鄂村农科村
  沙溪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7741男9193女8548家庭户户数5110家庭户总人口(总)17735家庭户男9187家庭户女85480-14岁(总)38130-14岁男19910-14岁女182215-64岁(总)1227915-64岁男640915-64岁女587065岁及以上(总)164965岁及以上男79365岁及以上女85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635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沙溪镇
  基本概况
  沙溪镇位于曲江区东南面,南邻翁源县,省属企业大宝山矿坐落在该镇境内,距离曲江城区马坝11公里,全镇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25人,下设19个党支部,党员482人,耕地面积13461亩,其中水田11766亩,拥有山林面积24万亩,是曲江区一个山清水秀、物产富饶、交通便利的山区小镇。
  地理位置
  沙溪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相当便利。广韶公路和106国道贯穿全镇,京珠高速公路从南面穿过,并在镇内东华村设有出入口,连接京广铁路的大宝山矿专用铁路贯穿镇境西部,北江乌石码头距离镇区仅7公里路途。
  历史沿革
  沙溪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末清初,沙溪地域隶属仁务都,清末始出现沙溪墟之名,民国时期设立沙溪乡,先后属十区、六区、一区管辖,建国后先为第一区、马坝区属地。1957年2月从马坝分出独立成为沙溪区,12月改称沙溪乡;1958年5月并入坑口乡,10月2日并入马坝公社;1959年3月并入乌石公社,成立沙溪公社;1983年11月改社为区;1986年12月撤区建镇。
  农业概况
  沙溪镇农业资源丰富,具备种植亚热带作物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沙溪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逐步向基地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沙溪镇物华天宝、特产丰饶、产于仙人嶂(海拔1080米)茶叶基地的凡洞高山云雾茶,茶色纯正、茶味甘冽,清香溢远,用华山山泉水浸泡而成的华子山酸笋,品位不俗,风味独特,在粤北小有名气;堪称沙溪一宝的野生蔽类淀粉——沙溪粉,历史悠久,具有调节人体内部器泉功能的特殊功效,经常食用,可养颜增寿,是理整的纯天然保健食品。远近闻名的沙溪冬菇和沙溪冬笋更是粤北的一大特产。200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6000多万元。近年来,沙溪镇建立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二坪一窝”反季节蔬菜基地,木坪500亩优质西瓜基地,凡洞600亩茶叶基地,华子山500亩笋竹基地,中心500亩常规蔬菜基地,6万亩毛竹林基地等农业生产基地,这些农业基地已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路子迈进。
  主要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
  1、粮食作物:优质水稻。
  2、经济作物:花生、竹笋、茶叶、冬菇、西瓜、反季节蔬菜。
  3、林业生产:优质毛竹、木材。
  工业概况
  沙溪镇是韶关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2001年企业营业总收入1.495亿元,总产值1.2亿元。镇内企业较多,投资政策优惠,投资环境良好。
  1、小水电站:现建成有:转湾潭水电站,三栋寨水电站、横坑水电站、长潭水电站、黄沙潭水电站,寨头水电站、窝子水电站、谭水寨水电站等8座,仍有长坪下洞迳,沙溪郭屋电站、中心坝电站,寨坑空电站已在测量规划建设中。
  2、矿石开采:现有铅锌、铜矿、硫铁等生产矿窿。
  3、沙溪水泥电杆厂、链条厂、铸造厂等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逐步扩大和提高。
  4、规划建设沙溪工业走廊。在京珠高速公路旁进出口附近规划出1000亩土地用于兴办工业、商贸、加工、批发市场、仓储物资中转等项目,现已进行“三通一平”工作。
  资源状况
  沙溪镇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三大资源优势:一是矿产资源。境内蕴藏有铁矿、铜矿、铅锌矿、钼矿等,是典型的多成因迭生矿床。二是森林资源。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2%,有24万亩山林,其中毛竹林基地650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0万立方米以上,毛竹年产量达200万根以上,是曲江区的主要林区镇之一。三是水力资源。全镇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为5240千瓦,现已建成水力发电站15座,总装机容量4000多千瓦。
  沙溪镇物华天宝,特产丰饶,用沙溪华子山山泉浸泡而成的华子山天然酸笋,品位不俗,风味独特,在粤北小有名气;堪称沙溪一宝的野生淀粉——沙溪粉,用天然植物加工而成,历史悠久,具有调节人体内部器官功能的特殊功效,经常食用,可养颜增寿,是理想的纯天然保健食品。沙溪冬笋和沙溪香菇更是粤北特产,远近闻名。
  旅游资源
  沙溪镇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正在开发的华子山生态旅游项目,融自然景观、生态养生于一体,是探幽、科考、休闲、养生的好去处。拥有“京珠第一漂”之美誉的百丈崖漂流,漂流全长3公里,落差高达70多米,有10多个回旋处,游客在60分钟的漂流过程中,完全置身于山谷幽林之下,可以领略峡谷漂流的险要刺激,更可欣赏融山之雄、水之秀、林之幽、花之美、石之奇、瀑之壮、鸟之鸣、鱼之乐于一身的原始森林山谷风光。同时,沙溪镇还是市级水资源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5月被评为市森林生态示范镇。
  经济状况
  沙溪镇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78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170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2630万元,财政收入75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镇农村人平纯收入已达了4805元,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区前列,全镇经济进入了较快发展的时期。
  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得到发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投入相继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镇农业增产增收。拥有木坪600亩优质西瓜基地、中心华子山500亩笋竹基地、凡洞600亩水果基地及“二坪一窝”80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 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农业生产格局。养殖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镇全年发展温氏养猪3户,出栏生猪1000多头,存栏5486头;智成养鸡5户,出栏3万多只, “三鸟“存栏33946万只,水产放养面积1800亩,鲜鱼起水量13吨。
  二是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进一步发挥了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资金,依法开采边缘矿。引进曲江区金仕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华祥矿业贸易有限公司、曲江鑫和贸易有限公司、曲江明盛选矿厂、坝心矿产品加工场等企业,以矿产品加工、贸易为龙头,增加矿产品附加值。建起长坪上洞迳电站、中心宝源电站、沙溪六公里电站、木坪寨下电站等15宗电站。同时,发挥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先后办起木坪竹制品厂、窝子竹制品厂等5家竹制品加工厂,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解决了毛竹的销路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了《沙溪镇投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2001年以来引进广宝硫酸厂、东港矿业有限公司、远方矿业有限公司等30宗项目,利用外资24780万元。仅2008年,全镇共引进外资就达3280万元。
  基础设施
  沙溪镇城镇建设日臻完善。主要街道及城区至各村委乡道均实现了硬底化,投入200多万元的“宝溪隧道”的开通将新旧城区连成一片,公路交通取得突破性进展。邮电通讯方面,全镇拥有宽带用户500多户,程控电话放号4150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信号遍全镇的通讯、信息现代化。同时,加强内部防范控制措施,投入20多万元资金,安装了包括企事业单位范围内的28个视频监控系统。
  2008年,各村建成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和信息田园服务站点,进一步拓宽了党员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2005年底完成的“一河两岸”整治和建设工程,与大宝山矿建成的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相接,更是成了沙溪明珠的亮丽的一角。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与率不断提高,2008年全镇农民参合率达100%;计划生育常抓不懈,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市、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上新台阶,连续多年位于全区前列,2008年中学中考成绩列全区第二名;文化、广播事业蒸蒸日上, 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2007年,沙溪镇被曲江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镇”。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
  进镇道路沙溪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老君山片区东南端,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香格里拉、丽江之间;地处北纬36°11′—26°19′,东经99°45′—99°58′之间;东接洱源县牛街乡,南接洱源县乔后镇,西接剑川县弥沙乡,北接剑川县甸南镇;沙溪坝四面环山,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总面积288平方千米,坝区面积26万平方千米;全镇辖14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收入5604万元,财政收入181.6万元,粮食总产1009.3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48.6公斤,农民纯收入1357元。
  沙溪坝子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2100米,坝子南端米子坪村海拔1973米,为境内最低海拔点,最东端三棵桩村海拔3150米,为最高海拔点。东西横距28千米,南北纵距35千米。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年均气温12.3℃,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年降水量790毫米,坝子中部为全县最少降水处,降水671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
  2006年末全镇有人口4951户,21971人,居住有汉、白、彝、傈僳、纳西等民族,其中白族占85%。
  全镇耕地面积25457.8亩,人均1.16亩;全镇林业用地32.35万亩,人均占有14.7亩。适宜种植水稻、烤烟、油菜,特色产品有地参、芸豆、松茸、牛肝菌、花鱼等。
No. 12
  沙溪镇 面积:117.7平方千米 代码:330624108 邮编:312570
  辖17个行政村:王家年村、上徐村、生田村、开口岩村、沙溪村、剡界岭村、孙家田村、真诏村、唐家坪村、上蔡岙村、下蔡岙村、竺家坑村、马菊田村、黄坑村、淦坑村、董村村、新宅村。镇政府驻沙溪村。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新昌县辖镇。1950年置沙溪乡,1958年改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8年改置镇,1992年由沙溪镇、董村乡、蔡峰乡合并置沙溪镇。位于县城东,距县城22公里。面积117.7平方公里,人口1.7万。江拔公路过境。辖沙溪、王家年、上岭山、真诏、新坑、上徐、大法洪、剡界岭、淦坑、新桥、里湾、张家车、孙家田、外湾、合溪、里沙溪、唐家坪、上蔡岙、下蔡岙、梁家畈、岔路、芥菜坑、高婆山、郑兆坑、新山、吴家坑、里黄坑、外黄坑、山岸、吴家田、竺家坑、榧联、菊池、马岩、姜坑、上董村、下董村、里泄下、上居坑、里坞山、磊石坑、外泄下、大坑、生田、新宅、开口岩等4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童毯、曲轴、精密轴承、纺织配件等厂。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特产茶叶、竹笋、板栗、西瓜。境内有董村水晶矿摩岩石刻遗址。为县东部农贸集散地。沙溪村曾于1988年30日遭受特大山洪袭击。现有联合国粮食计划开发署资助的住宅新村。
No. 14
  沙溪镇 面积:217k㎡ 人口:21258人 邮编:331515 代码:360825107 
  辖沙溪街居委会,沙溪、韶源、长坑、拱江背、周家排、北岸、不塘口、沙台、严坑、九龙、其坑、梅林、水源、中罗、中段、小陂山等16个村委会。
No. 15
  沙溪镇 沙溪镇位于信州区东北部,信江东岸,距市区16千米。面积75k㎡,人口48332人。辖沙溪街、胜利等2个居委会,龙头、英塘、向阳、西畈、铅岭、宋宅、白石、油麻坞、李家、五里、青岩、东风、何家等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胜利街。浙赣铁路、320国道过境。信江自东北入境经东南入灵溪街道。
  [沿革]镇以驻地沙溪命名。1940年置沙溪镇,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建镇。1993年5月由上饶县划归上饶市。1997年,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4.5万,辖胜利上街、胜利下街、新生街、解放路4个居委会和沙溪、龙头、英塘、向阳、西畈、白石、铅岭、宋宅、油麻坞、李家、五里、青岩、前王、后王、何家15个行政村。
  [邮编]334128 [2008年代码]361030100:~001沙溪街社区 ~002胜利社区 ~200东风村 ~201向阳村 ~202龙头村 ~203李家村 ~204五里村 ~205英塘村 ~206油麻坞村 ~207白石村 ~208宋宅村 ~209西坂村 ~210铅岭村 ~211青岩村 ~212何家村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
  沙溪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境东偏北,毗邻闽浙两省,地处信州、玉山、广丰三县(区)交界处。千年古镇-沙溪镇,有着2100余年悠久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立名,素有“饶东古镇”之称。镇域面积75.39平方公里,镇区 3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常驻人口5万余人。是全国百个著名乡镇,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20家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境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复线、320国道和梨温高速公路东西贯穿境内,距集镇区境东4公里处设有梨温高速公路挂线出入口。镇区商贸活跃,市场繁荣,是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地。沙溪的商品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沙溪苎麻夏布闻名遐迩,享有“江南麻埠”之称,是江南三大夏布市场之一。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是我镇出口创汇的特色产品。镇内风景名胜、古迹众多,镇北有饭甑山、铅石山、镇南有鼓楼山、青岩寺。不仅有饭甑山、铅石山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黄岩寺、真武殿,铅石庵等颇具观赏价值的人文景观。“诚信、热情、开放、双赢”的沙溪正沿着“创上饶经济强镇,建绿色和谐沙溪”的整体思路发展着,镇南、镇东两个新区的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标志着沙溪正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规划理念前行着。这里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您投资拓业的热土,发展发财的福地。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
  沙溪镇位于汨罗市东南角,107国道穿境而过,与京珠高速公路紧密相连仅距4公里,距汨罗市区30公里,距长沙5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60公里。全镇总面积55.8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
  沙溪镇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境内岗地、水系相间,丘陵山地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适度,盛产优质水稻、蔬菜、瓜果、花卉和禽畜产品。沙溪村千亩优质水稻基地年产优质水稻100万公斤以上,苏溪村的花卉苗木基地占地200亩,花卉品种达200多个。湄江、鹅江贯穿全境,飘峰山和麻石山风光秀美,境内有张公观千年古刹、郭嵩焘陵园和一大批名胜古迹,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沙溪镇交通便利,境内公路四通八达,镇村水泥公路联网并与107国道、京珠高速相接,使沙溪镇成为交通交汇之地。
  沙溪镇通讯、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开通程控电话2800余门,普及率达到57%,移动电话广泛使用;城镇面积达2平方公里,城镇居民5000余人。
  沙溪镇资源丰富,镇内蕴藏着丰富的麻石资源和木材资源,全镇有杉木等优质林16万余亩,木材蕴藏量达60万立方米;麻石具有蕴藏量大、易开采、色泽均匀、硬度适中、纹路清晰等特点。107国道旁的麻石加工企业6家,生产的石材远销广东沿海城市。
  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着众多外地厂商投资办厂。2000年,沙溪镇兴办了汨罗工业园,共有20余家外商企业落户,总投资超过1亿元,主要产品有铜铝线、电焊机、编织袋、红砖、烟花鞭炮、石材、竹木制品、收割机、花卉苗木、肉制品、装饰材料等,产品畅销国内外。
  沙溪镇工业园,位于沙溪傲南公路两边,占地1000余亩,工业园内整体规划科学、合理,道路、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完备,园内现有厂房、土地可根据投资规模的大小无偿提供,合作形式灵活多样,已吸引多家企业进园投资,是广大客商的理想投资宝地。
  汨罗市飘峰电器有限公司是落户沙溪工业园内生产电磁线、塑胶线、电焊机的专业厂家,公司占地26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2208万元,公司于2002年通过北京华信公司组织的IS09001:2000认证,生产的“飘峰牌”电磁线、塑胶线、电焊机等产品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在用地、劳务、能源、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前来合作的朋友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方便,一如既往的本着热情优惠待客、重信誉、守合同的原则和广大投资者进行长期广泛的经济技术协作和贸易往来。我们深信:以沙溪镇初具规模的工业、便利的交通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投资环境,丰富的各类资源,一定能令投资者获得丰厚的回报。
No. 18
  (2个居委会:汇源、下朗;27个村委会:大同、濠涌、敦陶、秀山、沙平、大石兜、新石门、新路、豪吐、龙瑞、云汉、乐群、龙头环、圣狮、象角、岚霞、岭后亭、下泽、中兴、申明亭、厚山、港园、涌头、涌边、岗背、水溪、板尾园)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
  沙溪镇地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交汇处,东邻潮汕公路,西界揭阳登岗、南傍桑浦山、北接浮洋,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万人,现有耕地19000亩,山地17000亩,全镇辖1个居委会和17个村委会,镇内交通网络完善,服务设备配套齐全,是一处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宝地。
  近年来,沙溪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进外资工作成绩斐然,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79亿元,增长12%,企业营业收入11.33亿元,出口总额2.1亿元。通过设立服务机构,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国内外客商,到2004年底,全镇累计利用外资 万美元,来自港、澳、台同胞,主要用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福利事业建设,其中旅港同胞陈伟南先生捐资兴办的教育、卫生、修建道理等福利事业超过 万港元;郑添亮先生首期投资7500万元的星湖温泉度假村己经开业,并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
  全镇的皮沙发、锡页、服装、抽纱、塑料、食品等传统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家具皮沙发、传统工艺锡泊业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前景良好。
  目前,全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交通便利。省道鹳蕉路由潮汕公路直达星湖温泉度假村;在建汕梅高速横经境内7.1公里,并于南北二片工业区各设互交口,厦深高速铁路横贯境内,并在境内设立游汕三市客运站、建成后到深圳和厦门各只需2个小时。距离计划建设中的游汕民用机场约 。镜鸿路自潮汕公路经集镇工业区直到宝山中学并与省道鹳蕉线接壤;镇内南北村道纵横交接贯穿全镇17个村并互通交速路口;扩容的沙溪水厂和新安水库内外互补,使全镇的水资源比较丰富。电力充足,电讯业发展迅猛,全镇己实现电话交换程化、传输数据化,INIERNET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移动通讯网络十分发达。全镇社会治安稳定,连接几年被上级评为先进镇,城市化建设水平日益提升,近十项基础设施工程稳步推进,宝山中学晋升省一级学校,华侨医院全面启用先进设备,使全镇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在这里投资业办实业,将在土地征用、租用、税收、产业、技术引进等多方面给予优惠。
  今后,沙溪镇将积极利用良好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承托深圳市的经济辐射,致力构筑“绿色环境”,精心打造以“宜居宜商的商贸镇”为发展定位,以星湖温泉度假村为龙头的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通过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兴镇、旅游旺镇”的发展战略,新规划的南片工业区3000亩,北片工业区800亩,集镇工业区500亩,17000多亩山地可视范围全面禁采复绿和独特的温泉资源,将为海内外一切有识之士提供广阔的、多层次的用武之地。我们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朋友莅临观光旅游,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投资兴办实业,共图实业发展。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
  通江县辖乡。民国置沙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60公里。面积48.5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大城、苏坪、红云岩、龙转坪、大林坡、彭家岩、水磨沟、秦家院、王坪、桑丝坪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坪烈士陵园和巨幅石刻标语“赤化全川”。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
  茶马古道上的最后一个古集市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在美国纽约宣布: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区域选入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消息传来,人们突然对这似乎还陌生的名字倍感震惊。其实,轻轻揭开千年历史发展的面纱,去了解滇藏 茶马古道 上贸易兴盛的往昔,你就不会惊异于寺登街区域是何以得此世界级的殊荣。沿着214国道剑川段甸南、岔路口、顺着甸南至沙溪的公路并南走20余公里,眼前便豁开一片叶子形的坝子,坝子东连华丛山,西枕闻名遐迩的石宝山,从剑川湖流出的黑 鱼米之乡 的沙溪坝子。寺登街便位于坝子中心,是沙溪经济、文化中心,是从古到今沙溪贸易往来的集散地,远远望去,寺登街古树掩映,瓦舍人家古朴清幽, 小桥流水人家 的景致秀美而雅丽。这是 茶马古道 上唯一幸顾虑的古集市,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在2002年101年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中指出: 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集市相当完备。 走进寺登街,便走进了那段 茶马古道 上马帮兴盛商贸繁荣的历史。滇藏 茶马古道 形成于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滇藏之间以云南茶叶、倭盐与西藏的马匹、药材、毛皮交易,形成了滇藏贸易通道 茶马古道 。这条古道成了大理至丽江、中甸、西藏拉萨再到印度的唯一陆路国际通道,与南方丝绸之路具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据一代又一代人传说至今,沙溪寺登街是这条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成千上万的马帮从这里穿过,给这里的区域经济和文化带来空前的繁荣。到了今天,每逢星期五便是这里的街子天(赶集日),外边来做生意的小贩与沙溪四方八寨赶集的人流汇集,人山人海,还可以见到寺登街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痕迹。寺登街建于元末明初,但沙溪区域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春秋西汉时期,城南鳌峰山古墓曾出土铸制青铜器的石范,用贝作货币的交易已经存在。寺登街古集市中心是四方街,街全面全条石铺就,两边的房子都是前店后院建筑,街面上有两棵古槐树,街东面是三重檐楼阁建筑的古戏台,街西面是一进三院的国内现今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一兴教寺。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太仓市沙溪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建于1966年,是全民事业单位,现拥有固定资产235.84万元,其中房屋204.79万元,办公楼面积3390平方米,肥药仓库300平方米,其它资产31.05万元。承担着全镇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新技术推广、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农副产品代购代销、新品种的推广、优质农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培育建设等农业服务的职能。全站技术力量雄厚,共有员工4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20余人,其他业务人员15人。
  沙溪镇地处太仓市中部,行政区域面积132.44平方公里,总人口132153人。太仓,是长江入海口璀璨的明珠,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紧邻上海,素有“上海后花园”之美称。沙溪是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的故乡,交通便捷,水网密布,204国道、沿江高速、苏昆太高速从中穿过,通港路、新港路直通太仓港,横贯东西的杨林塘、戚浦塘,纵贯南北的石头塘、盐铁塘等河流与长江相通,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自然条件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条件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温光资源丰富,有利于种养业的发展,是各种农业种养项目入注的理想选择。
  沙溪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立形成四个特色区:一是高效农业示范区,总面积1.5万亩,以生态农业、加工农业、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等为主的现代农业区;二是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区,总面积1.5万亩,以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大白菜、茄子、土豆、西瓜等系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三是优质稻米生产区,总面积2.5万亩,以发展引进水稻新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优质大米;四是特种水产养殖区,总面积5000亩,以引进特种水产南美白对虾、河虾、青鱼、成蟹等高效养殖新品种,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同时沙溪的农业逐步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镇已认证甘蓝、芦蒿、毛豆、太仓白蒜、马铃薯、西瓜、大白菜、草鸡8只无公害产品;水稻、茄子、大白菜、小麦、玉米、油菜、葡萄、糟油等8只绿色食品,产品畅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热诚欢迎各界人士惠顾。
曲江区沙溪镇名片-广东省韶关市
  沙溪镇地处粤北中部,位于曲江区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城区马坝仅11公里,距韶关市区28公里,国道106线、省道323线和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镇,并在镇内设有进出口,国家大动脉京广铁路就在附近,境内还有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铁路直通,距曲江港(码头)7公里。沙溪镇与曲江的马坝镇、小坑镇、乌石镇,与翁源县的新江镇、铁龙镇相邻。全镇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1个社区,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3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500多人,总耕地面积为12000亩。
  境内有省属大型企业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有曲江水泥电杆厂、曲江县宝林山矿泉水厂、沙溪铸造厂、汽配厂、链条厂、家私厂、橡胶厂、培烧厂等私营、非公有企业。公安、工商、财政、银行、交通、供电、邮电等职能部门均在镇内设有分支机构、镇内有设施完备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通电、通水、通车、通邮、开通卫星电视、“一线通”和“宽带网”等业务,实现通讯网络化,交通运输、商贸、饮食服务、保险业、中介服务、电信服务等较为齐全。
  沙溪镇资源丰富,主要有三大资源优势:一是矿产资源。境内蕴藏有铁矿、铜矿、铅锌矿、钼矿等。是典型的多成因迭生矿床,具有矿床类型多,伴生成份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二是森林资源,镇内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24万亩山林,其中毛竹林基地500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0万立方米以上,毛竹年产量达100万根以上,是曲江区的主要林区镇之一。三是水力资源,林业的发展促进了生态平衡,全镇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为5240千瓦,现已建成电站15座,总装机容量为4000多千瓦,并与国家电网相连、电力充足。
  沙溪镇农业资源丰富,具备种植亚热带作物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沙溪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逐步向基地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沙溪镇物华天宝、特产丰饶,用华子山山泉水浸泡而成的华子山酸笋,品位不俗,风味独特,在粤北小有名气;堪称沙溪一宝的野生蕨类淀粉——沙溪粉,历史悠久,具有调节人体内部器官功能的特殊功效,经常食用,可养颜增寿,是理整的纯天然保健食品,远近闻名的沙溪冬菇和沙溪冬笋更是粤北的一大特产。近年来,沙溪镇建立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二坪一窝”反季节蔬菜基地,木坪500亩优质西瓜基地,华子山500亩笋竹基地,中心500亩常规蔬菜基地,6万亩毛竹林基地等农业生产基地,这些农业基地已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路子迈进。
  主要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
  粮食作物:优质水稻。
  经济作物:花生、竹笋、茶叶、冬菇、西瓜、反季节蔬菜。
  林业生产:优质毛竹、木材。
  200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044万元,营业收入11661万元,创利润2166万元,分别对比2001年增长39.9%,9.7%,6.8%。一是发挥矿产资源优势,以矿产品加工、贸易为龙头,引进成大矿业有限公司沙溪选矿厂、远方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东港矿业有限公司以及林宝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增加矿产品附加值。二是发挥水资源优势,建起长坪上洞迳电站、中心宝源电站、沙溪六公里电站、木坪寨下电站等15宗电站。同时,发挥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闭置厂房,先后办起木坪竹制品厂、窝子竹制品厂等5家竹制品加工厂,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解决了毛竹的销路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说
中山市沙溪镇名片-广东省中山市
  沙溪镇紧邻广东省中山市城区西部,面积55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1万人,非户籍人口8万多人,侨居海外和港澳台的乡亲8万多人。是珠三角著名的侨乡和“文化之乡”,也是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广东省中心镇和广东省科技创新试点专业镇。近年来,荣获了“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山市工业强镇”和“中山市文明镇”等多项殊荣。
  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55.16亿元;地区生产总产值36.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现行价)119亿元;出口产品总值2.4亿美元。农村人均年收入9050元。三大产业比重为2.91:61.66:35.43。
  沙溪镇工业产品以“休闲服装”、“沙溪凉茶”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沙溪建立了以纺织服装为支柱,电子、化工、家具、家电、制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家,超亿元企业29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8%。
  沙溪是中国重要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在服装界素有“休闲服装看沙溪”的美誉。2006年,有服装企业1300家,从业4.15万人,产量2378万打,产销70多亿元,创汇1.8亿美元。沙溪镇拥有多名国家级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自有品牌70多个,其中,全镇共有国家免检产品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个。同时,还为国内外一批著名的休闲服装品牌提供加工生产服务。沙溪分布在国内的加盟店、专卖店5300多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约占7%。沙溪休闲服装生产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6000多亩的服装工业区;有200多家与制衣相关的纺织、漂染、印花、水洗、织唛、纽扣、机械配件等配套企业;有与服装生产销售相配套的布匹面料市场、制衣机械市场、辅料市场、布碎市场等专业市场。
  沙溪是“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的举办地。从2000年起,每年一度的“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CHCW)已成功举办了七届。CHCW是国内唯一以休闲服装为主题的博览会,其现代的办展理念、专业的操作模式、鲜明的商贸功能和丰富的活动内容赢得了参展商和专业买家的认同,被评为中国服装界最有影响的十大服装博览会之一。
  沙溪的农业以城郊型为特色,全镇农业用地面积3.7万亩,是中山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形成以“水稻为基础,蔬菜为龙头,水产、畜牧、水果齐发展”的结构。水生通心菜和西洋菜是沙溪镇传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年产量达1万吨。
  第三产业是沙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工商企业达6900多户。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沙溪镇建有云汉布匹市场、龙瑞小商品市场、隆都家私城等专业市场;建有面积1.5万平方米的星宝国际展览中心,以及丽港商业步行街、星宝时尚大道等商业特色街。有三星级酒店1间,大型知名的饮食集团酒家3家。有一批大型的百货商场和连锁专卖店入驻。
  沙溪镇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在800年前已经有史迹可寻。文物古迹有:龙瑞“探花及第”牌坊、“文昌塔”,虎逊“岩石碑”,圣狮“期颐偕老”牌坊、“升平人瑞”牌坊,豪吐“龙山书院”等。民间艺术形成了鹤舞、鹤歌,龙舞、凤舞,狮子舞等三大系列的艺术品种,并参加省市大型活动表演,“鹤舞”远赴韩国表演。沙溪成立了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曲艺、诗社、摄影、集邮、民间艺术等八大协会。
  未来的沙溪将以建设“创新沙溪、平安沙溪、和谐沙溪、魅力沙溪”为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休闲服装强镇和现代化中心镇,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信州区沙溪镇名片-江西省上饶市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沙溪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上饶市东大门,毗邻闽、浙两省,东濒信江航道,浙赣铁道、320国道和梨温高速公路南北穿越,距上饶市区约20公里左右。境内地形西北高、属低山区丘陵地带,东西低,濒临信江,如一带状河谷冲积小平原,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南北长13.5公里,东西宽12公里。
  境内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600—2000毫米左右,境内有大小河流3条,主流信江流经东部,由北向南蜿蜒流经镇域14.2公里,平均流量为每秒78.6立方米,河流理论蓄能8.33万千瓦。
  二、历史沿革
  沙溪镇有2100余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立名,因水陆便利,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成镇较早,素有“饶东古镇”、“江南麻埠”、“夏布之乡”等美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沙溪镇抢抓机遇,埋头苦干,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各事业全面进步,逐渐成上饶之首镇,1991年被列为中国百个著名乡镇之一,1995年该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镇。
  三、城镇化建设
  沙溪镇辖向阳、龙头、沙溪、李家、五里、英塘、油麻坞、白石、宋宅、西坂、铅岭、青岩、东风、何家十四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458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58人。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政府以经营城镇的理念,把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结合起来,以建设“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风格独特”的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来设计。景苑步行街、站前广场、时代广场极具现代都市信息,信江河西岸风光与老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1618。
  四、经济发展
  近年来,沙溪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要把沙溪建成一个“环境优美、商贾云集、开明开放、经济繁荣”的工贸本体的生态镇,实现沙溪在梨温沿线23个乡镇中脱颖而出、率先崛起的目标,紧紧抓住梨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带来的有利契机,以文体搭台,经贸唱戏,兴边际贸易,强市场体系,积极发展轴线经济和道口经济。
  工业上建立了夏布、绢纺、化工、食品、卫生材料、印刷、包装等门类齐全的工业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大支柱产业:以活性碳为龙头的化工业,以绢纺系列产品为龙头的绢纺业,惟饮料加工为龙头的食品业。其中夏布等产品的出口创汇额逐年增长。
  沙溪镇是农业大镇,盛产水稻、油菜、大豆、柑桔、花生、红薯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蚕桑、梨柚、青豆、水产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不断涌现。如今蚕桑、豆类种植、森林苗圃、夏布加工已初具规模,稳步迈向产业化,在梨温高速公路、320国道和浙赣铁路沿线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带已初具雏形。镇内商贸异常兴盛,沙溪大市场、国贸、老街等是重要商品集散地,镇内商场、超市、专卖店林立,新建成的景苑步行街、时代广场极具现代都市气息。
  五、旅游资源
  沙溪镇自然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厚。饭甑山历史悠久,别致精巧;“赣东第一洞天”黄岩洞鬼斧神工,唐武宗年间建的“黄岩寺”香火鼎盛,朝圣者济济;铅石山,山势挺拔、险峻神奇、地势险要、奇山怪石、山清水秀,极具旅游观光价值。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青岩寺,建筑雄伟,布局精巧,形式“双狮滚珠”;东滩丛林多竹,郁郁葱葱。
  六、交通通讯
  每个行政村基本上实现“五通”,全镇有医院2所,中学2所,小学11所,通讯事业发展迅速,移动、联通通讯覆盖全镇,宽带互联网现已开通,镇压内公路四通八达,主干线均达县级标准。
  七、对外合作
  近年来,沙溪镇招商引资力度逐年加大,镇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开放攻坚的重点来抓,全力优化投资环境,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加快对外合作的政策措施和优惠办法。外商引资涉及夏布、化工、苗木、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同时,夏布、绢纺等外贸出口日益增加,外贸出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英文解释
  1. :  Shaxi Town
近义词
沙溪
包含词
沙溪镇中心小学剑川县沙溪镇鳌峰山古墓群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
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中山市沙溪镇洋毛针织厂
中山市沙溪镇象角毛衫二厂中山市沙溪镇新泰达针织厂中山市沙溪镇申明亭宾馆
太仓市沙溪镇中心化纤厂中山市沙溪镇滔滔针织制衣厂潮安县沙溪镇前一瑞明服装厂
中山市沙溪镇涌头村兴利毛衫厂中山市沙溪镇涌头兴利毛衫厂
分类详情
张开联合村张开石龙村张开红江村上徐村李家村
凤凰村黄坑村沙溪村沙溪村沙溪村
沙溪村红星村胜利村汇源社区秀山村
百花村五里村双龙村大桥村农科村
高一村灯塔村泥桥村甸头村九龙村
大同村新宅村外湾村合溪村新桥村
上董村下董村磊石坑村大坑村新坑村
岔路村大安村山岸村姜坑村竺家村
马岩村沙溪社区长坑村北岸村严坑村
梅林村水源村中段村中罗村胜利社区
龙头村白石村宋宅村西坂村何家村
划江村划力村关山村兰溪村青联村
更多结果...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