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t glossary : Buddhism temple Tower : Beijing : Yancheng canton [Show all] > Wing Ning Temple
Contents
No. 1
  永宁寺投诉电话盐城市旅游投诉电话:0515-8348666
  江苏省旅游投诉电话:025-8341818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永宁寺,位于盐城市城区环城村,占地48亩。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藏经楼、宝塔及厢房、僧舍等,山门上为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匠额。天王殿内,有用香樟木刻成的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大雄宝殿内有长5.2米,重8吨的卧玉佛和几尊坐玉佛,还有千手千眼观音等众佛雕象。
  永宁寺旧址位于盐城县城光明巷北首(今盐城中学校南操场处),原名为护国永宁禅寺,始建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4年),是唐代三十六大寺之一。据《续修盐城县志》记载"该寺殿宇高耸金碧,涌现于百里之外,昔人泛海者,以此为指南车。"八字红墙外有照壁,红墙中央为头殿,两侧供有泥塑哼哈二将,正中供奉装金弥勒佛。二殿有10丈见方的天井,中铺石板,天井正北为大雄宝殿,题曰:"淮寺第一,盖不虚云"。建筑宏伟壮观,为苏北少见的大型斗拱结构。殿身为7间歇山双重檐,无梁无檩,集拱、飞吊、抖、平座、爵头、额、柱、铺作、伏缘于一体,设计之精巧,堪称一绝,殿顶有七七四十九格藻井天花,图案古朴别致。殿东西两侧有金装十八罗汉。殿中供奉3尊如来三世佛,高l丈余,佛身魁伟,贴金呈古铜色,背面有表饰白象及若干天神天将的立体雕塑,殿后天井为藏经楼,是2层古建筑,内有经柜若干,藏经万卷。
  永宁寺为何有如此规模?据《旧唐书·地理志》载:"隋末盗韦彻据其地,置射州及射阳、安乐、新安三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来归,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废射州,仍置盐城县"。说的是隋末,炀帝淫暴,民不聊生,群雄四起。有一位农民起义头领韦彻,在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带领一支起义军,攻克了滨海重镇盐城,在盐城称王,置射州,将盐城一分为三,即射阳、新安、安乐三县(后二县县治今盐都县楼王镇西北丁马港和建湖县庆丰镇西南的上成庄)。韦彻在盐城南门(今盐城中学)修筑了临时宫殿,他在盐城统治达七年之久。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派堂弟、淮安王李神通征讨韦彻,大败而逃,差点被韦彻活捉。后韦彻见李渊统一天下大势已定,主动请降,李渊仍封他为王。三年后,韦彻病逝。李渊下令撤射州及所属三县,仍恢复盐城县。临时宫殿被拆除,在宫殿原址上建了一座大寺庙,称"护国永宁禅寺",意为此处供奉神灵,永久安宁,不再有造反者出现。
  永宁寺经历代修葺,一直保持完好。清末仍为五进大殿,两厢配殿,还有众多僧房。山门内有唐初程咬金手植古柏一株,主干几人联手方可合抱。宋高宗南渡后,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坐镇淮阳,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粘罕率大军分两路包抄淮阳,韩世忠兵败后撤,在盐城驻军三月,中军帐就设在永宁寺内。抗战初期,永宁寺在一次暴风雨中遭雷击起火,毁了古柏和部份殿宇。日军进攻盐城前,驻盐城的国民党军主动放弃盐城,纵火烧城,永宁寺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几次到永宁寺,看望住持雪松法师。成立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时,雪松法师担任了盐城县参议会参议员。他在陈毅、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教育帮助下,拥护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积极参加抗日文化宣传活动,组织了盐城县佛教界抗日救护队,自任教官,以自己会中医的一技之长,救护过不少新四军伤病员。他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过共产党的干部胡扬、苏海、还寄萍、李寄农等人,陈毅、刘少奇称他?quot;革命和尚"。日军占领盐城后,永宁寺僧众逃散,殿宇遭到进一步破坏。抗战胜利后,永宁寺仅剩断壁残垣,一片废墟。
  1993年初,盐城市人民政府决定异地重建永宁寺,成立了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师为主任的永宁寺修复委员会。经重建,基本上恢复了永宁寺的原有规模,再现了昔日永宁寺的佛门景象。
  永宁寺现任主持为茗山法师,都监为乘愿法师,僧众20多人。每日晨钟暮鼓,焚音嘹亮。先后接待过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等国家的佛教界人士,和数以万计的国内香客。永宁寺已成为旅游观光和信徒敬佛的一处胜地。
吉林永宁寺
  永宁寺又称法特北庙,位于今法特镇北门外。据《吉林通志》记载,此庙“正殿三楹,东西配庑各五楹,钟楼一座,大门一楹,康熙年间修建,光绪五年(1878年)重修。”解放初期被拆除。
  正殿内供奉关公、关平、周仓泥塑神像,西侧塑有王府、赵磊泥像。东、西壁画为《三国演义》故事。正殿北侧间壁正中是观音画像。
  后殿俗称“娘娘殿”,正中供奉泥塑三霄娘娘。侧后,东塑马王爷泥像,西塑财王爷泥像。狐仙堂位于后殿东侧,后殿西侧一大间供奉岳王爷泥像及众多面目狰狞的小泥像。
  永宁寺为砖瓦结构,占地约3000平方米。院内建筑严整,宏伟壮观;丁香树、梧桐树枝叶繁茂,古榆成荫,景色宜人。旧时每逢四月十八举行庙会,香火甚盛,远近香客游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位于黑龙江口特林地方。今之东北地区,在历史上为边族之领地或羁縻地区,至明太祖派兵收复辽东,设立辽东都司,才再入版图。经成祖、宣宗两朝经略招抚,声威一度远至黑龙江口、库页岛,明代史籍多有记载此经营东北之事实。至清初,因对其起源地曾为明廷臣属之事甚为忌讳,故蓄意抹煞,湮灭禁焚史籍文献,致使后人对明初在东北之情形日久淡忘。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于黑龙江口设奴儿干都司,招抚女真族。永乐十一年,内官亦失哈等奉敕建永宁寺,并刻“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宣德六年(1431)重建,并立“重建永宁寺记”碑,其后,寺史不详。
  清嘉庆十四年(1809),日人间宫林藏至黑龙江下游地方探险,曾发现此二碑;至光绪十一年(1885),其后,苏俄学者柏米金(Permikin)、曹廷杰亦发现此二碑。相传二碑今藏于苏俄海参崴博物馆。其中,永乐十一年之碑,四面均有刻文,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同一内容之女真文、蒙古文;两侧则刻有汉、女真、蒙古、西藏等四种文字之“唵嘛呢叭弥吽”六字咒。永宁寺碑之发现,已广泛引起国内外学者研究之兴趣,对于明初经营东北史实之确定极具重要性。(吉林通志卷一二○、满州金石志、女真文金石志稿、明初の满洲经略下编(和田清,满鲜地理历史报告一五))p2016
佛教百科
  【永宁寺】 (寺名)北魏献文帝建之。在长安之北台。塔七级,高三十丈。见稽古史略二。
Related Phrases
travelTempleShenyang the West Lake
Containing Phrases
Wing ning temple steleYongning Temple TowerYongningsi Village
Luoyang Wing Ning TempleWing Ning Temple SiteLuoyang Wing Ning Temple sculpture
Nu'ergan Wing ning temple steleWing ning temple Dɑji clay culpture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386-534) Wing ning temple Jiucengmu Tower
Wing ning temple Tope Dɑji fr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