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官署名
水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西汉少府下设都水长及丞,以掌管水利。三国魏置水部,掌航政与水利,主官为水部郎中。两晋、南北朝尚书有水部一曹,主官为尚书水部郎,掌有关水道政令。历晋、宋、齐、后魏、北齐并有水部郎中,梁、陈为侍郎。后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隋时以水部为工部四司之一,此制度一直沿用至宋。隋设都水台,置使者及丞。唐代工部内设水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司津济、船舻、渠梁、堤堰、沟洫、渔捕、运漕、碾硙之事,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明、清改为都水司,掌有关水道之政令。水部亦一直相沿为工部司官的一般称呼。参阅《通典·职官五》、《历代职官表》卷二。
2.部首名
水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在繁体及简体中文中,水部归于部首四划。水部通常是从左方以“氵”字为部,例如河、海等字,若字体主体可辨认为水部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也将部首归为水部,如永、汆等字。
3.人物代称
指南朝梁文学家何逊,逊官至尚书水部员外郎,故自唐以来称何水部或简称水部。何逊长于诗文写作,著有《何水部集》。宋·张扩《次韵秦秘监山中观梅》:“水部五言谁举似,孤山一径久湮微。”其后世子孙为纪念这位先贤,也以“水部”作为堂号。 |
|
水部
Shuibu
水部中国古代负责执行中央政务,尚书属下的
水利行政机构、曹魏时,始设主管水政的水部郎为尚书
郎之一。隋、唐以来,尚书分设六部〔吏、户、礼、
乓、刑、一〔),下至两宋都在工部下设水部,主管称水
部郎中,助理官员为员外郎及主事,元代不设水部,
农田水利属大司农。明清两朝工部属下置都水清吏司,
简称为都水司,主管官称郎中,助理官有员外郎及主
事。清末撤消了都水司。(杨秀伟)
|
|
水部街道 |
|
|
|
泄 | 漆 | 水 | 液 | 油 | 淹 | 淲 | 淜 | 洓 | 沑 | 渳 | 湖 | 河 | 江 | 泥 | 海 | 波 | 清 | 渝 | 浙 | 滇 | 湘 | 泡 | 洋 | 汪 | 滕 | 洞 | 沙 | 派 | 渠 | 滴 | 注 | 津 | 渡 | 溟 | 洗 | 港 | 洒 | 洛 | 浴 | 溠 | 潕 | 衍 | 漦 | 泚 | 淑 | 溷 | 泙 | 溽 | 泭 | 泛 | 沈 | 汀 | 潘 | 湎 | 滒 | 濈 | 沁 | 洈 | 洭 | | |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