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横街镇:127 4.09 88426115 横街南路88号
居民区:横街、凤岙
行政村:横街、上陈、林村、万华、应山
现辖:横街、凤岙2个居民区,横街、上陈、林村、万华、应山等行政村。镇政府驻横街南路88号。
原辖:横街、凤岙2个居民区;凤岙东、凤岙西、藤岭、梅梁桥、水家、象南、朱都耷、徐王、上冯、春山、应山、横街头、凤林、林村、盛家、溪下、上陈、皎山、下半山、上山、洞山、庄家溪、芝溪岙、芝岭、毛夹岙、新洞山、大雷、雷峰、东岗头、凤联、仓明、上兆、王仙岗、天益、竹丝岚、马联、惠民、接胜、许村、狮红、朱敏、狮声、安山、吼声、狮峰、爱岭46个行政村。 |
|
区域概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横街镇位于玉山县城西北部,面向县城,背靠三清山,全镇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管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5年总人口3.1万人,总户数7975户,村民小组169个,耕地面积20245亩,山场总面积12.8万亩。
横街,千年古镇。全镇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2.0万亩耕地,12.6万亩山场,12座小(二)型水库,下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小组,3.1万人。
横街镇位于玉山县城西北部,背靠三清山,面向玉山城。境内有玉溪线、十坊线、横必公路、320国道、311高速公路及挂线,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顺畅。
行政区划
横街镇邮编:334709 代码:361123103。辖横街居委会,斧市、碓头、仑溪、王村畈、洋岩、坞口、塘尾、打铁坞、江口、张村、清溪、六村、周山等13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横街镇以驻地命名。解放初期,横街命名为桑田区,1958年改为横街公社,1968年更名卫东公社,1970年又复称横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2年9月撤乡建镇,2000年5月1日镇政府办公所在地由横街桥会埂迁至桑田古庙。
经济发展
横街是玉山县的农业大镇,全国闻名的优质生猪龙头产业基地。全镇养猪专业户达220多户,年出栏生猪在15万头上下,单项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生猪养殖业成了区域农业经济板块的一大主体。另外,规模种植的5000亩秋豌豆、3000亩红芽芋、1000亩白玉豆和三个山区村的优质茶油等特色农产品及农民工的打工经济,也是全镇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横街镇工业经济发展迅猛,财政增长潜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镇党委、政府坚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来,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至2007年全镇砖厂、板材厂、家具厂、电站、水泥粉磨厂、新型建材厂等24个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6亿元,从业人员达680余人,生产形势大好,年可实现税利240万元。特别是投资5200万元的江西跃达新型建材厂建成投产后,年税利将达700万元以上。
横街是玉山县的商贸大镇。闻名于浙、赣、皖、闽四省九县的横街“茅楂会”有着80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盛会物资交流总额达数千万元,参会人流年均近2万人次。2003年以来,横街集镇两条商贸大街总长1.9公里全面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和地面硬质化,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集镇街道120多个店面正处三清山旅游公路的玉溪线边,昼夜灯火辉煌,生意兴隆,旅游招待服务繁忙,集市贸易十分繁荣。全镇个体工商户280多户,商贸行业日益增辉。
横街是玉山县的旅游重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2004年以来,在市委主要领导的亲临指导下,镇党委、政府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把横街作为玉山乃至上饶对外旅游的重要窗口进行规划。
区位优势明显:320国道与311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十坊线、横必公路以及通往三清山南部景区的玉溪线三条省道分布境内,形成了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是投资发展工业企业和旅游业的风水宝地。 |
|
区域概况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地处台州市路桥区的中部腹地,东临蓬街镇,南界下梁镇,西连新桥镇,北依路桥机场。镇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1.27万亩,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底常住人口29745人,外来人口2万馀人。辖横街居1个居委会和湖头、洋宅西、百洋、沙山、墙下陶、上林、陈家、马院、后尚家、山后潘、下云、洋屿山、上云、前洋潘、坦田、泉井、洋屿、杨桥、四甲、份水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新兴路。
横街是抗日名将陈安宝的故里,又是路桥区的新兴工业强镇,享誉“印刷之乡”。镇政府驻横街居民区。
经济状况
2005年其在浙江百强镇中的排名列第49位,在全国千强镇中列第211位。全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9亿元,财政总收入81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51元。
资源环境
横街山光水色,人杰地灵,环境优美。镇域为浙东沿海冲积平原,俗称温黄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镇东北洋屿山传说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抗租反霸、聚兵起义入海之处。镇南有一座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横街山,又叫凤凰山,满山苍翠,林木葱茏,是当地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凤凰山有多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唐代古刹慈德寺,历经千年兴废,今仍傍依美丽的下陶水库,青山绿水,古寺钟声,情景怡人。山南天赐湖,曾是历史上的港湾,船舶残桅遗留至今,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东北麓的海神庙,传说是当年建在海滩上的小庙,经受潮涨潮落,山门石柱留下的层层叠叠的浪迹,仍历历在目。凤凰山顶,建有抗日名将陈安宝烈士陵园,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书写的墓碑格外引人注目,被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代抗日名将的功绩永驻家乡人民心中。
基础设施
横街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区道路金路、白金路、山金路呈“H”型贯串全镇,内接村公路、外通国道、省道,沿白金路西去5公里达国道104线,沿路金路西行1公里便是民航站,北去海门港14公里,陆、海、空交通十分方便。全镇通讯事业快速发展,村村设立程控交换网,安装程控电话6003部,每百家农户拥有电话81.36部,个人持有无线电话2500部,两者合计每百人拥有电话32.26部,加强了与外地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
|
区域概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被誉为鄞西首乡。北宋有同列为“庆历五先生”的王致和王说,王说所创的“桃源书院”由宋神宗御赐匾额,是鄞县历史上第一个书院;汪洙所写的《神童诗》被列为元明清儿童启蒙教材,与《三字经》等齐名。雷峰村为“甬上第一状元”张孝祥故里,贺知章、王安石、曾巩等外籍文化名人都曾客居桃源,并留下了动人的诗赋篇章。
横街镇位于鄞州西部,离宁波市区约10公里,紧临杭甬高速公路,至宁波国际栎社机场8公里,距北仑港40公里,镇内108路等公交车直达宁波。正在兴建的绕城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联丰路延伸至横街的公路正在筹建中。镇东为古广德湖沉积平原,广袤无垠,镇西山丘连绵,崇岭纵横,境内良田肥沃,山林茂密,物产丰饶,素有“桃源之乡”美称。
行政区划
横街镇辖:横街、凤岙2个居民区,横街、上陈、林村、万华、应山等行政村。镇政府驻横街南路88号。
原辖:横街、凤岙2个居民区;凤岙东、凤岙西、藤岭、梅梁桥、水家、象南、朱都耷、徐王、上冯、春山、应山、横街头、凤林、林村、盛家、溪下、上陈、皎山、下半山、上山、洞山、庄家溪、芝溪岙、芝岭、毛夹岙、新洞山、大雷、雷峰、东岗头、凤联、仓明、上兆、王仙岗、天益、竹丝岚、马联、惠民、接胜、许村、狮红、朱敏、狮声、安山、吼声、狮峰、爱岭46个行政村。
经济状况
2002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创“经济强镇、环境美镇、旅游重镇、文明城镇、生活富镇”为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5亿元,工业产值73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23亿元,镇财政总收入达到1.19亿元。拥有华茂集团、东海集团、太平鸟集团盛邦制衣等大型企业和林村水表、宁波横街竹海水家铝制品、芝岭气门嘴等块状经济,占地2.5平方公里的镇工业区块及望春工业区横街分区已初具规模,企业群体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充分体现。
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走品牌先导、规模集聚、特色创新之路。云岗仙草、生猪等名优农产品种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业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十大基地效应逐步显现。现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对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
横街还是著名的竹乡,全镇有近五万亩的竹山资源,四季产笋,笋年产量可达1200多吨,年产值计1000余万元。2002年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走笋产品精加工道路,做大做强笋产业。
横街镇辖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较好,全镇上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各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横街镇位于太湖南岸水乡平原,距上海138公里,是湖州接轨浦东的东大门。地处江、浙交界,与湖州、吴江、桐乡三市接壤,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经济发展
兔毛产业
兔毛是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兔毛出口占全国三分之二。改革开放以来,养免、收毛、销毛成为农民经商、致富的主要门道。全镇饲养长毛兔达30多万只,有50%的农业劳动力从事兔毛经营活动,当地成了全国最大的兔毛生产、收购、加工集散地,年兔毛出口量占全国的60%以上。湖州适溪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作为镇经营兔毛企业的代表,被列为全国500家私营企业之一,产品85%出口日本、意大利、韩国和瑞士等国。1998年,实现产值75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10万元。
皮件之镇
全镇上规模的皮件私营企业达60多家,集制革、拼皮、服装于一体,产品规格齐全,花色品种繁多,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拼皮业已遍及千家万户,全镇40%的农户从事拼皮行业,从而促进了当地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1998年全镇个私总产值达到2.9亿元,连续多年荣获市级个私经济发展先进乡镇。
名优特产
一方名产——辑里湖丝
湖州地区是我国最早的蚕桑丝绸产地,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绸文物表明,距今4700多年前,湖州地区的先民已经从事种桑、养蚕、缫丝和织绸。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的《吴兴志》中已有“湖丝遍天下”的记载。“辑里湖丝”的形成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辑里人选用流经村东的穿珠湾和西塘河的澄碧清水缫丝,所产丝色白、均匀、质韧,畅销欧美。辑里丝厂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职工近200人。年产白厂丝80吨,达到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质量。“辑里湖丝放光彩,彩绸霓裳飘海外”。
一方名村——中国第一蚕村辑里村
辑里是中国蚕桑的起源地。该村古名为俞塔七里村。因其北距南浔七华里,西距马腰七华里,南距横街七华里,故名七里村。明代崇祯皇帝的首辅大臣“温相国”就出生在该村。辑里丝厂、湖州银都铝业有限公司、南浔区砖厂都坐落在该村。辑里村人世代相传以种桑养蚕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辑里村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优争先精神,积极发展村办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不断改良桑树品种。2006年全村优质桑覆盖率已达95%以上,不但增加了饲养量,而且提高了茧丝质量。“辑里”作为中国第一蚕村这美誉,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将其列为当地的旅游项目,向公众开放。
民俗风情
一方风情——立夏日野火饭
立夏日横街人中午要准备较丰盛的菜肴,全家吃“立夏饭”。特别是下午3、4点钟要进行“野炊”,家中的大人要为小孩在野外用砖头搭起土灶头,采好青蚕豆(不管谁家都可采),洗切好过年时的咸肉,再配上糯米放在锅中,由小孩在野外拾来野柴烧饭,烧好的饭叫“野火饭”。先小孩结伙吃,再大人吃。缘由是吃了野火饭,身体健康保平安。同时把清明节时用米粉做的十二生肖烧汤后让小该吃,吃了不会在夏天疰夏。吃好野火饭后,大人小孩都用秤称体重,意思是“称人”后,人会壮实,会长重。
消逝的习俗——清明赛快船
每到清明节前数天,各村都要装好一只快船,每只快船要有大橹小橹,桨16把,锣鼓一副,选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20多名,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各村坊的快船都汇集到横街镇中心的湖面上赛快船,锣鼓喧天,号子阵阵,小伙子们随着锣鼓和号子声的节拍奋力划船,比出输赢,有时会从清早赛到傍晚。由于人们忙于外出经商或办企业,为此,原很有意义的活动,已逐渐消逝了。
大事记
1981年,镇办企业开始崛起,首家投资60万元,年产量5000多万红砖的横街砖厂开办投产;原濒临倒闭的镇电镀厂,通过技术革新,已发展成湖州建筑工程机械厂,其自行设计制造的液压缸系列产品及高程泵车,远销东南亚地区及西欧各国,企业连续多年跻身全省最佳效益行列,是远近闻名的重点企业;而后,又投入了300多万元,相继创办了生产铝合金型材的湖州721厂(发展更名为湖州银都铝业有限公司)和湖州辑里湖丝织造厂,从而使当地的建材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传统的辑里湖丝也有了延续。1983年,集资60多万元,建造了可容纳800多座位的横街影剧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1992年,境内第一条连接318国道的公路建成通车,从此结束了世代人出门靠乘船的历史;以后的几年间,又先后完成了横街至花林乡、横街至三长乡的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05年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1993年,第一批程控电话机组引进,2006年,全镇数字程控电话的普及率已达到60%。1996年,政府投资350万元,新建了横街自来水厂,使全镇人民喝上了卫生水;同年,又开通了有线电视。1989年起,全镇在实现村村学校新楼房,校校达到“六配套”的基础上,1995年和1998年又分别建起了现代化的镇中学和镇中心小学各20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教育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1998年,在和睦兜村建设了第一个400多亩面积的农业现代化园区;镇卫生院新门诊大楼的建设在紧张施工;1998年以其完备的设施和基础条件,实现了撤乡建镇的夙愿。 |
|
镇政府驻横街居民区,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2.74万。邮编:318056。辖1个居民区、20个行政村:横街;上云、下云、前洋潘、后尚家、沙山、百洋、湖头、洋宅西、马院、山后潘、上林、陈家、墙下陶、洋屿、坦田、泉井、洋屿山、四甲、杨桥、份水。 |
|
横街镇位于宁波市西部10公里,紧挨杭甬高速公路,地处鄞州大道西终端,至宁波国际栎社机场8公里,距北仑港40公里,镇内108路公交车直达宁波,镇东为古广德湖沉积平原,广袤无垠,镇西山丘连绵,崇岭纵横,境内良田肥沃,山林茂密,物产丰饶,素有“桃源之乡”美称。
全镇已有人口42706人,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2个居民会,2个茶场,耕田面积2.57万亩,山林面积10.7万亩。200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亿元,完成财税收9967.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58元。
今日横街,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政策,坚持稳农兴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农业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全镇已建立起蔺草、竹笋、供港猪、蔬菜、茶叶、禽蛋、水果、特种养殖等八大农产品基地,现有年加工经营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45家,其中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有5家,200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收入10.54亿元。全镇600家各类企业,已形成文教科技、经纺服装、汽摩配件、光电仪表、食品酿造、工艺编织、塑料化工、印刷包装等八大生产体系,200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9.7亿元,销售收入28.76亿元,利润2.51亿元。
2000年全镇110余家外贸生产企业共完成外贸出口8.24亿元,其中自营出口3600万美元,有2家企业在香港和美国设立了分公司。有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7家企业获得了外贸自营出口权。 |
|
横街镇位于路桥区东半部腹地,东临蓬街镇,南界下梁镇,西连新桥镇,北依路桥机场。全镇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1.27万亩,人口2.64万人,辖横街居1个居委会和湖头、洋宅西、百洋、沙山、墙下陶、上林、陈家、马院、后尚家、山后潘、下云、洋屿山、上云、前洋潘、坦田、泉井、洋屿、杨桥、四甲、份水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新兴路。
横街山光水色,人杰地灵,环境优美。镇域为浙东沿海冲积平原,俗称温黄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镇东北洋屿山传说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抗租反霸、聚兵起义入海之处。镇南有一座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横街山,又叫凤凰山,满山苍翠,林木葱茏,是当地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凤凰山有多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唐代古刹慈德寺,历经千年兴废,今仍傍依美丽的下陶水库,青山绿水,古寺钟声,情景怡人。山南天赐湖,曾是历史上的港湾,船舶残桅遗留至今,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东北麓的海神庙,传说是当年建在海滩上的小庙,经受潮涨潮落,山门石柱留下的层层叠叠的浪迹,至今仍历历在目。凤凰山顶,建有抗日名将陈安宝烈士陵园,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书写的墓碑格外引人注目,被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代抗日名将的功绩永驻家乡人民心中。
横街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区道路金路、白金路、山金路呈“H”型贯串全镇,内接村公路、外通国道、省道,沿白金路西去5公里达国道104线,沿路金路西行1公里便是民航站,北去海门港14公里,陆、海、空交通十分方便。全镇通讯事业快速发展,村村设立程控交换网,安装程控电话6003部,每百家农户拥有电话81.36部,个人持有无线电话2500部,两者合计每百人拥有电话32.26部,加强了与外地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
|
面积124k㎡,人口31981人。 [邮编]334709 [代码]361123103 [区划]辖横街居委会,斧市、碓头、仑溪、王村畈、洋岩、坞口、塘尾、打铁坞、江口、张村、清溪、六村、周山等13个行政村。 |
|
横街镇位于玉山县城西北部,面向县城,背靠三清山,全镇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管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1万,总户数7975户,村民小组169个,耕地面积20245亩,山场总面积12.8万亩。
区住优势明显:320国道与311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十坊线、横必公路以及通往三清山南部景区的玉溪线三条省道分布境内,形成了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是投资发展工业企业和旅游业的风水宝地。 |
|
横街,千年古镇。全镇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2.0万亩耕地,12.6万亩山场,12座小(二)型水库,下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小组,3.1万人口。
横街镇位于玉山县城西北部,背靠三清山,面向玉山城。境内有玉溪线、十坊线、横必公路、320国道、311高速公路及挂线,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顺畅。
镇以驻地命名。解放初期,横街命名为桑田区,1958年改为横街公社,1968年更名卫东公社,1970年又复称横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2年9月撤乡建镇,2000年5月1日镇政府办公所在地由横街桥会埂迁至桑田古庙。
横街是玉山县的农业大镇,全国闻名的优质生猪龙头产业基地。全镇养猪专业户达220多户,年出栏生猪在15万头上下,单项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生猪养殖业成了区域农业经济板块的一大主体。另外,规模种植的5000亩秋豌豆、3000亩红芽芋、1000亩白玉豆和三个山区村的优质茶油等特色农产品及农民工的打工经济,也是全镇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横街镇工业经济发展迅猛,财政增长潜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镇党委、政府坚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来,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至今全镇砖厂、板材厂、家具厂、电站、水泥粉磨厂、新型建材厂等24个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6亿元,到目前从业人员达680余人,生产形势大好,年可实现税利240万元。特别是投资5200万元的江西跃达新型建材厂建成投产后,年税利将达700万元以上。
横街是玉山县的商贸大镇。闻名于浙、赣、皖、闽四省九县的横街“茅楂会”有着80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盛会物资交流总额达数千万元,参会人流年均近2万人次。2003年以来,横街集镇两条商贸大街总长1.9公里全面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和地面硬质化,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集镇街道120多个店面正处三清山旅游公路的玉溪线边,昼夜灯火辉煌,生意兴隆,旅游招待服务繁忙,集市贸易十分繁荣。全镇个体工商户280多户,商贸行业日益增辉。
横街是玉山县的旅游重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2004年以来,在市委主要领导的亲临指导下,镇党委、政府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把横街作为玉山乃至上饶对外旅游的重要窗口进行规划。峡口水上乐园、旅游休闲度假村、自来水厂、加油站、公厕等一系列旅游服务配套建设项目将滚动开发。同时着力利用外资的力量加强旅游服务项目实施。目前,玉溪线边的王村坂与六村路段旅游大酒店正在开发,旅游山庄已初步建成,建华加油站已落成营业,旅游服务、休闲观光新亮点不断呈现。很快,旅游经济将成为横街经济结构中一个后劲强大的支柱产业。
横街镇的社会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林业:横街曾是有名的“荒山大户”,1982年森林覆盖率只有26.5%。20多年来,政府坚持“种、管、改”三结合,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实施低效林改造,强化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等系列工程,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林业发展后劲,2006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2%。
电力:境内有峡口、羊背山两个水电站,年总发电量2250万千瓦。全市电力联网,确保工农业用电和农户居民用电正常。
水利:全镇十二个小(二)型水库,三十六个山塘水库,另有汇入信江河并流经境内六个行政村的玉琊溪,水域面积共1700亩。境内有引水干渠11公里,形成了与“七一”水库西干渠、王宅水库东干渠和峡口水库三大灌区相互交织的灌溉网,使18000多亩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文化教育:全镇有初中一所,小学14所,教职员工220名,学生4000名左右。1998年以来,镇政府相继投资450万元,建成了横街中心小学教学楼,碓头小学教学楼,横街中学教学楼和教工宿舍楼,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改造修建各类危房3600平方米,彻底改变了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农村税费改革后,学校全面实行了“一费制”,小学、中学入学率稳定地保持了100%的良好状态。目前,全镇14个村(居)程控电话全部开通,有线电视用户达一千多户。
医疗卫生:全镇中心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22名,共设内、外科室10个,病床、诊疗设备配套。村级诊所16个,医务及卫生人员共37名。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行了水、电、路、桥的同步改造及沼气池建设等民心工程,全镇环境卫生明显好转,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横街镇荣获“全省文明卫生乡镇”光荣称号。
计生:镇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健全,专业技术队伍有实力。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专业骨干9人,各行政村设计生专干1名,服务室及服务器具配套齐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镇、村两级常年坚持计划生育“三下乡”优质服务,有效地保证了全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主要指标完全符合上级的规定和要求。
科普网络:全镇科普网点共18个,从业人员共20人,归属横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管理、监督与指导,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并设立“2133110”服务电话。集镇设科普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普网络负责提供良种推广,化肥、农药供应,作物防病灭虫指导及咨询服务,并建立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
|
- : Hengjie Town
|
|
横街 |
|
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小学 | 鄞县横街镇申甬服装辅料厂 | 路桥区横街镇防保所 | 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小学 | |
|
|
横街社区 | 溪下村 | 盛家村 | 安山村 | 陈家村 | 清溪村 | 张村 | 凤岙 | 横街村 | 上陈村 | 万华村 | 应山村 | 上云村 | 下云村 | 前洋潘村 | 后尚家村 | 沙山村 | 百洋村 | 湖头村 | 洋宅西村 | 马院村 | 山后潘村 | 上林村 | 墙下陶村 | 洋屿村 | 坦田村 | 泉井村 | 洋屿山村 | 四甲村 | 杨桥村 | 份水村 | 象南村 | 徐王村 | 凤林村 | 上山村 | 洞山村 | 大雷村 | 凤联村 | 马联村 | 惠民村 | 狮峰村 | 横街村 | 礁头村 | 坞口村 | 塘尾村 | 周山村 | 江口村 | 山门村 | 王村坂村 | 峡口村 | 凤岙东村 | 凤岙西村 | 藤岭村 | 梅梁桥村 | 水家村 | 朱都耷村 | 上冯村 | 春山村 | 横街头村 | 林村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