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柳科 salicaceae
雙子葉植物,隸屬楊柳目(salicales)。3屬,約540種,分佈北溫帶和亞熱帶。中國3屬,320種,南北各地均有分佈。
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稀對生。有托葉,常早落。氣孔器平列型。花單性,雌雄異株,排成下垂或直立的葇荑花序。花常先葉開放。無花被。花粉二細胞型,柳屬(salix)一些種為三細胞型。楊屬(populus)中無萌發孔,柳屬中常具3孔或3孔溝。雌花子房上位。胚珠多數,倒生。胚乳核型。蒴果。種子基部圍有白色絲狀長毛。染色體x=11,12,19。
楊屬與柳屬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為各地營造速生用材林、防護林、行道樹和緑化的重要樹種,木材輕軟,纖維長,供建築、板料、火柴桿和造紙。柳屬一些種,枝細長柔韌,可編製筐、籃、箱和帽等用具。楊屬一些種常為森林天然更新的先鋒樹種,鬍楊(p.enphratica)為中國西北部重要抗旱樹種。柳屬多喜生於潮濕生境中。在中國廣泛栽培的有毛白楊,響葉楊、旱柳、垂柳以及引種的加拿大楊等。東北産的鑽天柳為建築、橋梁、傢具和農具的用材樹種。
楊柳科 salicaceae
1. 楊屬 populus linn.
2. 鑽天柳屬 chosenia nakai
3. 柳屬 salix linn. | | 楊柳科
Salicaceae
楊柳目(Salicales)唯一的科,包括楊屬(Populus)和柳屬(Salix);近代分類中又由柳屬Salix內分出獨立的一屬,鑽天柳屬 Chosenia。本屬衹有鑽天柳C. macrolepis Kom. 1種,産朝鮮至我國東北和蒙古。灌木或喬木,集中分佈於北溫帶。單葉互生;葇荑花序,花單性多雌雄異株。雄花有一至多枚雄蕊;雌花有一個單室子房,胚珠數個至許多個。果實通常為蒴果,成熟時會裂開散出種子。種子的一端有絲狀毛。
概述:楊柳科(Salicaceae)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楊柳目(Salicales)的一科。落葉喬木或灌木。包括楊屬(Populus Linn. )、 柳屬(Salix Linn.)、鑽天柳屬(Chosenia Nakai )等三屬,約540種,主要分佈於北溫帶和亞熱帶,少數種分佈到熱帶和南半球地區。中國3屬,320種,南北各地均有分佈。本科植物根係發達,喜光,適應性強,生長快,插條、埋於極易成活,也可用萌芽更新,用種子繁殖極易喪失發芽力,應隨采隨播。
形態特徵:單葉,互生,稀對生,鋸齒緣或全緣,有托葉,常早落,稀缺。氣孔器平列型。花單性,雌雄異株,偶有例外。花常先葉開放。無花被,着生於苞片腋內,排成下垂或直立的葇荑花序。有腺體或花盤,稀退化,雄蕊2至多數,風媒或蟲媒傳粉,雌花由雌蕊、花盤或腺體組成,子房由 2~4(5)心皮合成一室。花粉二細胞型,柳屬(Salix)一些種為三細胞型。蒴果2~4(5)瓣裂。種子數粒至多數,基部圍有絲質長毛,藉風力傳播。楊屬(Populus)中無萌發孔,柳屬中常具3孔或3孔溝。雌花子房上位。胚珠多數,倒生。胚乳核型。蒴果。種子基部圍有白色絲狀長毛。染色體x=11,12,19。
楊屬與柳屬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為各地營造速生用材林、防護林、行道樹和緑化的重要樹種,木材輕軟,纖維長,供建築、板料、火柴桿和造紙。柳屬一些種,枝細長柔韌,可編製筐、籃、箱和帽等用具。楊屬一些種常為森林天然更新的先鋒樹種,鬍楊(P.enphratica)為中國西北部重要抗旱樹種。柳屬多喜生於潮濕生境中。在中國廣泛栽培的有毛白楊,響葉楊、旱柳、垂柳以及引種的加拿大楊等。東北産的鑽天柳為建築、橋梁、傢具和農具的用材樹種。 | | yangliu ke
楊柳科
Salicaceae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 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稀對生,鋸齒緣或全緣,有托葉或早落,稀缺,雌雄異株,偶有例外,花無花被,着生於苞片腋內,排列成柔荑花序,下垂或直立,先於葉或與葉同時開放,有腺體或花盤,稀退化,雄蕊2至多數,風媒或蟲媒傳粉,雌花由雌蕊、花盤或腺體組成,子房由2~4(5)心皮合成一室。蒴果2~4(5)瓣裂。種子數粒至多數,基部圍有絲質長毛,藉風力傳播。染色體基數□=19,但由於種間極易雜交,常形成多倍體。
本科共3屬約620多種,主要分佈於北半球寒帶至溫帶地區,少數種分佈到熱帶和南半球地區。中國3屬都産,計320多種,全國各省區均有分佈。本科植物根係發達,喜光,適應性強,生長快,插條、埋幹極易成活,也可用萌芽更新,用種子繁殖極易喪失發芽力,應隨采隨播。
楊屬 約100多種,廣布於歐、亞、北美大陸。中國自生的約57,分佈在北緯近21°~53°34′,東經76°~134°的範圍內(圖1楊屬部分種的葉形和花)。楊樹是中國的主要造林樹種,以速生豐産、適應性強、容易繁殖著稱。是營造速生豐産、 農田防護、 防風固沙、護岸、水土保持及“四旁”緑化的重要樹種。木材色白,輕軟,紋理細緻,可供建築、板材、造紙、製火柴桿等用,楊葉可用作牛、羊飼料,有的種的芽脂、花序供藥用,樹皮含單寧,可作鞣料。
銀白楊 中國華北、西北常栽培,新疆西部一帶有野生,嚮西可分佈至歐洲與非洲北部。小枝和芽初被白絨毛,無粘脂。短枝,葉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邊緣常有3~5淺裂或為不規則的粗鈍裂齒緣,上面暗緑色,有光澤,下面密被白絨毛,常被引種為風景樹。雄蕊8~10枚,心皮2。
毛白楊 中國特有種,華北、西北地區普遍栽培,樹幹挺直,芽無粘脂。葉卵形或三角形,上面暗緑色有光澤,下面初被氈毛,後脫落,邊緣有深波狀牙齒,葉柄長,側扁。其雄花序較長,可作豬飼料及藥用。
山楊 廣泛分佈於中國北緯23°以北的山區,是雲冷杉林區次生林的主要樹種之一。葉比毛白楊的小,近圓形,兩面無毛,小枝細和芽無毛。
大葉楊 中國特有種,分佈西南及華中一帶海拔1300米以上的森林中。樹皮暗灰色;枝粗壯,芽大,微有粘脂。葉大,卵形,基部心形,常有2腺點,背面有柔毛,雄蕊30枚以上,蒴果有絨毛。
青楊 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北,生於海拔800米以上的溝𠔌和河岸。樹皮灰緑色至暗灰色,芽長圓錐形,多粘脂。葉卵形,兩面無毛。苞片條裂,無毛。子房由3~4心皮組成。蒴果無毛。
加楊(歐美楊) 親本原産歐洲與美洲,是歐洲黑楊與美洲黑楊的雜交種。高大喬木,葉多三角形,邊緣有一條極狹的半透明邊,葉柄長,左右側扁,有許多速生豐産品種,繁殖容易,是中國長江以北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主要造林樹種。
鬍楊 分佈於內蒙古西部、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嚮西通過印度西北部、中亞至非洲北部。在許多沙漠中的河岸、泛濫地上形成特有的鬍楊林。葉形變化很大,灰藍色,幼苗與萌枝葉條形或戟形,正常葉卵圓形、三角狀卵圓形或腎形,先端有粗齒。苞片略呈菱形,上部有疏齒牙,與其他的楊樹不同。本種喜光、耐熱,抗大氣乾燥,抗????鹼和風沙,萌蘖性很強,主要用種子繁殖,插條難於成活。鬍楊又稱鬍桐,其分泌樹脂含????鹼,藥用稱鬍桐淚。
柳屬 約520多種,分佈於北半球的溫帶和寒帶地區,少數種分佈在熱帶及南半球。中國有257,分佈廣泛,以西南、東北、西北山區種類最為集中(圖2柳屬部分種的葉形、圖3柳屬部分種的花果序及花果)。
柳屬的種類多,體形變化很大,由幾釐米高的匍匐小灌木至 | | - lat.: Salicaceae
| | 植物 | 喬木 | 中草藥 | 唐詩 | 花木百科 | 自然 | 被子植物 | 生物 | 樹木 | 楊 | 植物學 | 繪畫 | 園林植物 | 木本植物 | 更多結果... |
| | 楊屬 | 柳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