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一、中心镇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新塘镇是增城市南部工业、商业重镇,广东省中心镇。在区境西南部。因驻地 在宋代为东 江一大河湾,后渐成河滩,明代在河滩上垒石围塘,石堤渐为圩集,故名新塘圩。民国27年 (1938)增城县治设于此。1950年称新塘镇,1955年改区。1958年成立新塘公社,1979年改镇 ,1983年又改为区,1984年再建镇。2004年增城市实行镇级行政区划调整,新塘镇管辖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吓岗村)、沙埔、宁西5镇的行政区域范围;2005年,永岗、禾丰、贤江、新庄4村划入广州市萝岗区。新塘镇现管辖16个居委会和71个村委会,总面积251.51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万人,外来人口19万人)。
(二)经济发展水平情况: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339.58亿元,同比增长48.59%;第三产业产值50.27亿元,同比增长16.12%;工商税收入库13.59亿元,同比增长27.82%;用电量2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农民人均收入6739元,同比增长1.5%。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92.3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5.95%;工商税收入库10.35亿元,增长65.7%;用电量11.53亿千瓦时,与去年持平。
(三)工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新塘镇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产业集聚的四大可持续发展优势, 规划并推进了宁西、新塘环保、豪进、沙埔银沙、东凌等五大工业基地建设,引进了广州本田二厂、五羊本田摩托车两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制造业工业项目,牛仔休闲服装和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和组团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工业、大商贸、大房产”的富民强镇之路。一些重点项目纷纷抢滩落户新塘投资置业,现有广州本田汽车、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广州电装、豪进摩托、康威集团、创兴牛仔、广英牛仔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时至今日,新塘、永和、宁西、沙埔、仙村已经形成颇具特色的工业产业带。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等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新塘镇经济产业已形成以经营牛仔休闲纺织服装、摩托车及其零配件、汽车及其零配件、建材、家具、造纸、食品、塑料、家电、制品业等l9个行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四)民营工业发展情况:民营工业是新塘的特色产业,也是新塘的支柱产业,约占全镇工业的90%。特别是牛仔服装已成为新塘民营经济的特色,并成为新塘一张通往世界的名片,拉近了同世界产业接轨的距离。目前新塘有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2600多家,占新塘工业企业的60%。有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各类服装纺织制衣设备6万多台套,拥有国际最先进的棉纱染色设备、牛仔面料织机以及制衣、水洗、漂染、防缩等最先进的后整理设备,形成了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印花、制衣等完善的生产系统。在新塘,每天可加工生产250万件牛仔服装,年产牛仔服装超2亿件(条)。现拥有注册牛仔品牌1000多个,涌现出增致、凯蒂猫、米高、小魔鱼、康威等一批国内外较为知名的品牌,牢牢掌握牛仔服装产品潮流趋势,成为中国牛仔服装的风向标。2002年新塘镇被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成为广州市东部板块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新塘投资环境的改善,使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建起了以占地13万平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贸城和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辅料商贸城为产业龙头的大商业格局。目前有天和、新客隆、嘉荣、真美、家家乐、人人乐等大型百货进驻,发展了新兴步行街、群星步行街等商业区,形成了钢材、家电、摩托车、小商品等大型批发市场,促进了商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还有集旅游、饮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上档次的碧桂园凤凰城酒店、太阳城、新好景、凯旋门等酒店,使第三产业成为新塘的一大经济亮点。碧桂园、锦锈香江等大型房地产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中心等一批上档次的大型商业中心正在建设。第三产业已逐步由小商品、小批发向大商业过渡,有力拉动了新塘第三产业的升级。
(六)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坚持抓好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做好农村劳务输出。狠抓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总体减负率达78.6%。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发展。相继建立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等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专项整治农贸市场和禽类养殖场,切实做好禽流感与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2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739元。
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4.12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3%。全镇耕地总面积21313亩,其中水稻3300亩;蔬菜11000亩;水果种植面积5500亩,甜玉米1500亩。
2008年,全镇实业工业产值5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产值466.67亿元。
新塘农业依托工商业的强大经济后盾,逐步向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型的现代农业迈进。全镇先后建成蔬菜基地、禽畜基地、水果基地、粮食基地等四大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亩,年产量达到1.222亿元。现正规划建设新塘镇生态农业基地,总面积2500亩,预计投资3000万元,建成集生态旅游、科教参观、产品展示等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园地,提高了新塘农业档次。
全镇大力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先后引进了新加坡东园食品集团广州金鹰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新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东洲油脂有限公司等六间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营造了“多多妙”方便面系列,“东园”美食等系列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年创产值达到1.6亿元。
名优农副产品:镇名优农产品丰富,镇内有清朝贡品“水南白蔗”、“田心马蹄”、“雪槐子”荔枝、“东洲粉葛”、“西洲香蕉”等多种传统名优农产品,目前更以深加工品牌“多多妙”、“东园”等系列产品著称,其系列产品先后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新塘镇紧紧抓住环境建设这个主题,坚持打基础、造环境、促发展、创繁荣。现有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实有铺装道路面积4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5.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2%,排水管铺设率达95%。从2001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新塘的道路网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 “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塘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城市化发展方向。今年继续以道路网络和打造城市景点为突破点,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条道路的改造建设,抓好新塘镇公共广场、体育馆、景点建设,搞好农村中心村规划,全面推进新塘城市化建设进程,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新塘镇交通便捷,供电、供水方便,文化、教育、生活设施齐全。广深公路、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源东快速路和广惠高速公路途经镇内,出入方便。拥有大型的东江海运码头、群星、宏达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日供水量达80万吨的大墩、新和水厂、6座11万伏及22万伏的变电站及6.3万千瓦的发电站。通讯邮政极为方便。镇内设有新塘海关、边检、动植检、高检等外检部门,提供进出口贸易等一条龙服务。
(八)新塘镇未来城镇建设:随着广州“东进”加快,新塘将成为投资商家青睐的宝地。我们既面临多方面的新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未来几年,将以并镇为契机,坚定不移抓好中心镇建设,以抓好规划和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中心镇建设,打好“广州牌”,打响“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抓好基础设施和城区环境建设,加快提高该镇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增强该镇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
(九)新塘镇的行政规划:辖 东街道、西街道、中街道、西宁、卫山、渔村、小迳、汇美、新康、省水电二局、新世界、永和、宁西、仙村一、仙村二、公平16个社区;久裕、南安、南埔、新墩、西洲、东洲、白江、坭紫、新街、黄沙头、石下、瓜岭、大墩、田心、白石、上邵、白水、塘美、官湖、瑶田、章陂、群星、新何、甘涌、东华、棉花场、乌石、九如、陂头、长岗、岗丰、叶岭、公安、翟洞、塔岗、蒌园、简村、冯村、中元、石迳、路边、郭村、下元、百湖、湖东、斯庄、湖中、下境、仙联、竹元、巷头、十字窖、深涌、下基、沙角、西南、沙头、上境、基岗、蓝山、潮山、沙窖、碧潭、岳湖、塘边、岗尾、官渡、上岭、巷口、长巷、三安、上基72个村委会。 |
|
.新塘镇地处萧绍平原水网地带,位于杭州市钱塘江南岸,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4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37个行政村和 2个转制村、三个社区,常住人口4.5万人。104国道、杭金衢高速公路、萧绍运河、杭甬铁路和浙赣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是全国闻名的羽绒集散地,1998年10月,被浙江省命名为“羽绒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区域特色,以羽绒为原料的家用纺织品行业迅猛发展,涌现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家用纺织企业,全镇有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3家,上5000万元的企业5家。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6亿元,利税3.8亿元,出口贸易额25.3亿元。其中,羽绒及服装行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39.1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60.7%,实现销售38.5亿元,占66.8%,实现利税 2.65亿元,占69.7%,出口贸易额达到24.2亿元,占95.7%,家用纺织品的主要产品有,床上用品、羽绒及各类服装,座垫靠垫等,可年产各类羽绒被500万条,各类服装800万件,各种座靠垫1300万只。产品有“北天鹅”、“迪欧达”、“三星”、“维美”等著名品牌,从业人员近三万人。境内有中外合资企业56家,进出口贸易公司5家,羽绒交易市场、棉纱市场二个,还有物流市场与之配套。国际羽毛局在北京召开的第45届年会期间,在萧山设立了分会场,并参观考察了新塘的羽绒及服装企业,新塘被称之为“羽毛绒之都”。为了积极支持这一特色行业的发展,在萧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塘建立了面积为10.7平方公里的羽绒及服装工业园区,通过二年多来的开发和建设,园区已初具规模,全镇有60%的相关企业已集中在园区,2002年,获“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称号,浙江省命名为“羽绒工业专业生产区”,杭州市评为达标园区。
新塘的羽绒及服装行业,在技术装备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有从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绗缝机、数控式电脑排版、裁剪机、羽毛分析仪、检针机等。在管理上大多数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认证和采用ERP 等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经济,2001年制订了羽绒及服装行业10年发展规划,在发展战略上打算采取工业园区带动战略、企业创新战略、市场开发战略、高端人才主导战略等四大战略。同时采取四项措施:一是注重行业研究,做好市场趋势、行业前景、产品样式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行为,促使企业决策具有预见性和科学合理性。二是扶持行业协会,建立良好的业内协调机制和正常的合作机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技术改造,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型,不断提高行业的科技水平。四是开发新品名品,开拓国内外市场,从原来的注重于国际市场向国际国内并重开发过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注:新塘镇现称为新塘街道) |
|
新塘镇位于衡东县西部,东距县城17公里,南距衡阳市50公里,北距株洲市65公里,西与衡山县城关镇隔河相望,距南岳旅游区15公里。新塘以境内火车站南头铁路旁原有一口新塘而得名。建国初期属衡山县新塘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建镇,1986年撤销欧阳海乡并入新塘镇。1989年5月撤区,将潭泊乡并入现在的新塘镇。辖:文峰居委会;欧阳海、衡粤、新堤、百叶、丰塘、雷市、湘江、文昌阁、新农、广田、文家桥、湘水、红桔、宋家坪、桔冲、梅冲、奇头、樟树坪、大坪、新桥、梵塘、龙头、祝高、丰根、潭泊、宦塘、石杨、米河桥、杨泗桥、虎冲、大培、大冲、烟竹33个村委会。
境内有欧阳海烈士纪念碑、“二童攻书山”等革命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新塘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衡山火车站坐落境内,京广铁路贯穿南北,湘江、洣河流经西南部,京珠高速、I07国道线穿境而过,是衡东县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新塘不仅是衡东、衡山、南岳三县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而且是南岳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地。新塘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主要农产品有稻谷、油菜籽、柑桔、茶油、桐油、席草、生猪、鲜鱼、家畜、禽蛋等。主要骨干企业有湘南有色冶炼厂、三湘制鞋厂、陶瓷厂,主要产品钨酸钠、精制石膏粉、瓷泥、建筑陶瓷、竹制品、面粉、服装等畅销省内外。
新塘是新兴的经济开发区,是衡东县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衡东县在新塘设立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开发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街道、水泥路面、排污管道、高压输电线路、程控电话等基础设施齐全。良好的投资环境,引来了无数的海内外客商。新塘镇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达兴旺。美籍华人投资的全县第一所涉外中学——欧阳遇中学就兴建在这里。 |
|
新塘镇位于饶平县西北部,总面积8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0.9万亩,山地面积8.6万亩,辖14个村委会,78个自然村,人口19815人。
全镇现有水果面积10500亩,产量1600吨,是饶平县青梅、橄榄等水果生产基地之一。茶叶面积5200亩,年产量510吨,久负盛名的"深坑茶"远销香港、泰国、东南亚一带。
近年新塘镇大力发展交通,能源和通信设施,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全镇共有小水电站4座,装机容量近2000千瓦,年发电量700万度,有35千伏变电站1座,形成与县市一体的供电网络。新建移动电话基站和邮电大楼,引进近千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有瓷土、石板材、稀有金属等蕴藏量丰富的矿产资源。连接闽粤的主干线丰柏公路穿越全境,交通十分方便,是发展水电、茶果、瓷土、石板、彩瓷加工等行业的理想投资区。 |
|
辖:文峰居委会;欧阳海、衡粤、新堤、百叶、丰塘、雷市、湘江、文昌阁、新农、广田、文家桥、湘水、红桔、宋家坪、桔冲、梅冲、奇头、樟树坪、大坪、新桥、梵塘、龙头、祝高、丰根、潭泊、宦塘、石杨、米河桥、杨泗桥、虎冲、大培、大冲、烟竹33个村委会。 |
|
新塘镇位于衡东县西部,东距县城17公里,南距衡阳市50公里,北距株洲市65公里,西与衡山县城关镇隔河相望,距南岳旅游区15公里。新塘以境内火车站南头铁路旁原有一口新塘而得名。建国初期属衡山县新塘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建镇,1986年撤销欧阳海乡并入新塘镇。1989年5月撤区,将潭泊乡并入现在的新塘镇。境内有欧阳海烈士纪念碑、“二童攻书山”等革命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新塘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衡山火车站座落境内,京广铁路贯穿南北,湘江、洣河流经西南部,京珠高速、I07国道线穿境而过,是衡东县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新塘不仅是衡东、衡山、南岳三县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而且是南岳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地。新塘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主要农产品有稻谷、油菜籽、柑桔、茶油、桐油、席草、牲猪、鲜鱼、家畜、禽蛋等。主要骨干企业有湘南有色冶炼厂、三湘制鞋厂、陶瓷厂,主要产品钨酸钠、精制石膏粉、瓷泥、建筑陶瓷、竹制品、面粉、服装等畅销省内外。
新塘是新兴的经济开发区,是衡东县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衡东县在新塘设立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开发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街道、水泥路面、排污管道、高压输电线路、程控电话等基础设施齐全。良好的投资环境,引来了无数的海内外客商。新塘镇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达兴旺。美籍华人投资的全县第一所涉外中学——欧阳遇中学就兴建在这里。 |
|
新塘镇 辖东街道、西街道、中街道、西宁、卫山、渔村、小迳、汇美、新康、省水电二局、新世界、永和、宁西、仙村一、仙村二、公平16个社区;久裕、南安、南埔、新墩、西洲、东洲、白江、坭紫、新街、黄沙头、石下、瓜岭、大墩、田心、白石、上邵、白水、塘美、官湖、瑶田、章陂、群星、新何、甘涌、东华、棉花场、乌石、九如、陂头、长岗、岗丰、叶岭、公安、翟洞、塔岗、禾丰、贤江、新庄、永岗、蒌园、简村、冯村、中元、石迳、路边、郭村、下元、百湖、湖东、斯庄、湖中、下境、仙联、竹元、巷头、十字窖、深涌、下基、沙角、西南、沙头、上境、基岗、蓝山、潮山、沙窖、碧潭、岳湖、塘边、岗尾、官渡、上岭、巷口、长巷、三安、上基76个村委会。 位于增城市南部。2004年区划调整后,新塘镇管辖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吓岗村)、沙埔、宁西5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16个居委会和75个村委会,总面积280.48平方千米,总人口391196人,其中常驻户籍人口 218283人。2005年,将新塘镇的贤江、新庄、永岗、禾丰4个村划归广州市萝岗区管辖。区划调整后面积人口数据待更新。 |
|
一、中心镇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新塘镇是增城市南部工业、商业重镇,广东省中心镇。今年增城市实行镇级行政区域调整,新塘镇管辖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吓岗村)、沙埔、宁西5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16个居委会和75个村委会,总面积280.48平方公里,总人口391196人,其中常驻户籍人口218283人。
(二)经济发展水平情况:200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工业总产值187.2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总产值实现41.2亿元,增长17.1%;全镇实现税收9.02亿元,增长35.8%。两年来,全镇新引进规模以上项目88个,合同利用外资1.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887.8万美元。
2003年,职工人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78元和6141元,增长幅度较大。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22.3亿元。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住房、通讯、旅游等新兴消费升温,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
(三)工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新塘镇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产业集聚的四大可持续发展优势,积极打好“广州牌”、“民营牌”、“外资牌”,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工业、大商贸、大房产”的富民强镇之路。一些重点项目纷纷抢滩新塘投资置业,现有广州双菱轧钢厂、宝龙汽车、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豪进摩托、康威集团、创兴牛仔、广英牛仔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时至今日,新塘、沙埔、仙村已经形成颇具特色的工业产业带。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等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新塘镇经济产业已形成以经营牛仔休闲纺织服装、摩托车及其零配件、汽车及其零配件、建材、家具、造纸、食品、塑料、家电、制品业等l9个行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永和汽车、新塘摩托和服装、仙村、沙埔纺织、宁西家具和灯饰的格局,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去年,参与评选了十大牛仔休闲服装品牌企业,成功举办中国广州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和首届中国增城(国际)牛仔服装面辅料展览会,一批产品被评为国内名优产品,名牌带动战略实施顺利。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两年来,全镇新引进规模以上项目88个,合同利用外资1.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887.8万美元。
(四)民营工业发展情况:民营工业是新塘的特色产业,也是新塘的支柱产业,约占全镇工业的90%。特别是牛仔服装已成为新塘民营经济的特色,并成为新塘一张通往世界的名片,拉近了同世界产业接轨的距离。目前新塘有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2600多家,占新塘工业企业的60%。有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各类服装纺织制衣设备6万多台套,拥有国际最先进的棉纱染色设备、牛仔面料织机以及制衣、水洗、漂染、防缩等最先进的后整理设备,形成了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印花、制衣等完善的生产系统。在新塘,每天可加工生产250万件牛仔服装,年产牛仔服装超2亿件(条)。现拥有注册牛仔品牌1000多个,涌现出增致、凯蒂猫、米高、小魔鱼、康威等一批国内外较为知名的品牌,牢牢掌握牛仔服装产品潮流趋势,成为中国牛仔服装的风向标。2002年新塘镇被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成为广州市东部板块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新塘投资环境的改善,使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建起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贸城和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辅料商贸城为产业龙头的大商业格局。目前有天和、新客隆、嘉荣、真美等大型百货进驻,发展了新兴步行街、群星步行街,形成了小商品、钢材、家电、摩托车等大型批发市场,促进了商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还有集旅游、饮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上档次的太阳城、新好景、凯旋门等酒楼,使第三产业成为新塘的经济亮点。碧桂园、锦锈香江大型房地产规模不断壮大,国际商贸城、星之岛等一批上档次的大型商业中心正在建设,城乡集市贸易交易活跃,第三产业已逐步由小商品、小批发向大商业过渡,大房产、大商业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拉动新塘第三产业的升级。
(六)农业发展情况: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坚持抓好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做好农村劳务输出。狠抓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总体减负率达78.6%。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发展。相继建立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等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专项整治农贸市场和禽类养殖场,切实做好禽流感与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去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6.57亿元,年均增长9%。永和、宁西、仙村的三峡移民安置点的选点、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新塘镇紧紧抓住环境建设这个主题,坚持打基础、造环境、促发展、创繁荣。现有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实有铺装道路面积4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5.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2%,排水管铺设率达95%。从2001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新塘的道路网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 “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塘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城市化发展方向。今年继续以道路网络和打造城市景点为突破点,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条道路的改造建设,抓好新塘镇公共广场、体育馆、景点建设,搞好农村中心村规划,全面推进新塘城市化建设进程,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八)新塘镇未来城镇建设:随着广州“东进”加快,新塘将成为投资商家青睐的宝地。我们既面临多方面的新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未来几年,我们将以并镇为契机,坚定不移抓好中心镇建设,以抓好规划和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中心镇建设,打好“广州牌”,打响“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抓好基础设施和城区环境建设,加快提高我镇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增强我镇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
二、并镇后的运作情况
镇级行政区域调整,实行南部资源的大整合,给新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镇后,我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聚五镇之优势,成新塘之大器的发展计划。针对并镇后,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规模不够大,骨干项目少,竞争力不够强;投资软环境不够理想,办事机制、服务水平还不令人满意;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尚存在不少差距,维护社会稳定难度不小等薄弱环节,制定新塘发展的计划和出台一套方便管理,有利于责任落实,方便群众办事的层级责任制,使并镇后新塘的各项工作能做到统筹开展,确保了我镇各项政策的连续性,做到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稳定,中心镇与原各镇的工作衔接比较好,做到了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作风不散,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3月份以来,在市委、市人大、市府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召开了党代会、人代会,完成党委、纪委、人大、政府的换届工作。按照市委部署,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的竞岗考试,并根据“三定”方案规定的中层职位拟任职人员,进行了任职。党委根据竞岗成绩和才尽其用、用其所长的原则,对竞争上岗的中层干部全部作出有利于工作的合理安排,目前人员已全部到位。
(一)并镇后的管理体制
我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府的部署积极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并镇后的管理办法和发展经济模式。目前我镇基本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办事、财政运作体系,明确了发展经济的模式,确保并镇后各项工作的开展。
1、管理体制:为方便管理,较好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各有关部门、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方便广大群众办事,党委对原来五镇的管理实行分区管理责任制。党委总揽全局,在抓规划、抓大事、抓财政、抓统筹的前提下,按责、权、利实行管理量化。分三大片区管理,三大组团发展:新塘片区、永和与宁西合为永和片区、仙村与沙埔合为仙村片区。除新塘片区外,另两大片区设永和、仙村两大管理区党总支,镇分派班子成员任党总支书记,调派部分班子成员组成管理机构,全权负责管理区的管理,从而保证并镇后各区域工作的高度统一。
2、实行层级管理制度:即党委政府对市委、市政府负责,下面管理区对镇党委负责,部门领导对分管领导负责。为体现责、权、利,镇赋予两大管理区相对独立的财政开支权。政府在保证管理区日常行政费用开支外,管理区重大项目开支必须由党委讨论决定。为统筹发展,镇财政管理体制按新塘、永和、仙村三大片区实行自收自支的财政分成体制3 : 7,其它规费按标准定额收缴到镇财政所,由镇统一划拨上市,市给镇分成后,镇级部分按3:7比例返还给管理区。
3、行政管理制度:为衔接好各管理区及方便群众办事,镇规定管理区的工作部门办事,凡有业务专业章的,其业务专用章下可对村,上可对市,直接对市的须送一份给镇相应的部门备案,没有业务专用章的由管理区主任签名后可直接盖章,要镇长签名加盖政府章的,由镇长签名或办理镇长委托书后由受委托人签名再盖章。
4、工作制度:目前已制订党委或联席会议、政府领导工作例会、政府例会制度,确保工作及时研究、及时布置、及时落实。下一步,将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出台一些具体管理措施,如制定了安全防火工作责任制,在全镇工厂设立安全员管理制度,工厂安全管理员主要负责工厂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前安全管理员通过考试,将委托上级专业部门对安全管理员进行培训,使安全管理员持证上岗。先在工厂较多的大敦村试点后,全镇推行。我镇还将逐步制订农村维稳及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出租屋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制度,对部门实行量化目标责任制,充分体现镇党委层级管理的思想。做到每件事有人管,每件工作有人抓,每件工作确保落实。
我镇通过建立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考核干部,使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达到依法治镇。由于及早部署、及早策划、及早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使并镇后工作人心不乱,干部普遍精神面貌好,为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开了好局。
(二)并镇后的中心镇工作:
新塘五镇合一后,形势非常好,发展机遇非常大。上级对大新塘的发展寄予深切的期望,党委对大新塘的发展也充满信心。五镇合一后,新塘面积有28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更大,经济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未来新塘发展的目标是要建设工商名城,要建设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要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因此,中心镇建设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抓住并镇的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抓好发展定位。抓住广州“东进”战略的加快推进,新塘已成为广州市重点发展的片区,相关产业加速向我镇转移,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向我镇延伸的契机,用好用活巨大的广州优势,加快与广州的大规划、大交通、大产业、大市场、大文化、大教育等全方位对接,主动创造条件,共享广州资源,力争成为广州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的又一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广东新的投资热点和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理想区域。以并镇为契机,全面整合资源,从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的高度,逐步把新塘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富有特点、工商并举、集聚力强的工商名城,形成一个合理布局,能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发展格局。
二是抓好土地利用和产业的总体规划修编。前段时间,党代会和人代会对五镇合一的工作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要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对并镇后的土地作出规划修编,加大整合土地资源的力度,促进土地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要聚五镇之优势,成新塘之大器,打好“广州牌”,打响“新塘牌”。具体要按照“两轴三定位三组团”展开布局,以广园快速路为主轴,发展新塘现代物流业;工业以荔新公路为主轴,广惠高速公路为两翼,拉开工业布局,突出特色,形成工业规模、集聚、促进工业集约经营;按东南部着重物流、工业、生态居住为主、中部工业为主、北部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定位。分新塘、永和、仙村三大组团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互补的经济区域。
三是以中心镇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以高起点建设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拓展城区面积。重点规划和建设新沙路、环城路及永和片区与仙村片区之间东西走向的交通干道,尽快抓好广园东快速路和广惠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的连接,尽快完成新塘大道西段、永新大道新塘段、广府路、东洲大道的建设改造工程,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加速发展公路客货运业务,加快新塘新客货运站场的规划建设,全面开通新塘至省内各重点城市的客货运线路,快速拉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尽快完善城市功能。按效益优先原则,集中有限资源,统筹资金抓好各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集中财力促进优质学校、医院诊所、行政办事机构、专业市场、商贸超市、文化娱乐等设施向城区集聚,促进农村周边产业、资金和劳动力向城区集中,提高城市化水平。
切实加强城镇管理。建立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促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商业功能布局,规范中心城区主干道商业经营行为。实施门前“三包”责任制,大力整治“脏、乱、差”,全面建设文明城市。
四是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农民安居工程和中心村建设。首先,要抓好规划报建工作,规范农民建房行为,严格控制零星建房,大力整治农村乱搭乱建现象,防止出现新的“五无”工程。其次,要以人为本,尽快解决农民建房出路,抓紧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农民安居工程,以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进城就业安居。第二,要切实抓好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防止发展越快乱得越快的恶性循环。要通过抓好试点,把农民安居工程和中心村建设成为环境美、配套好、管理严的居住社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注重塑造城镇品牌形象。今后我镇中心城区建筑物立面的规划控制要突出主格调,尤其是市政及公建项目,要讲求整体协调,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形成城市品牌。要着手规划新塘影剧院、新塘体育馆、新塘文化休闲广场等城市标志性建筑,认真策划东江沿岸景观大道等,全面提高新塘的城市品位。
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全面实施“青山绿地”工程。保护好现有的山林,城区和主干道要见缝插绿,形成大面积的城市绿肺。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抓紧建设新塘污水处理厂,重点整治东江和瓜岭涌的污染。
(三)并镇后的经济发展工作
新塘作为广州“东进”桥头堡,要抓住增城成为广州九大片区的良好契机,借助广州经济强劲发展的态势,挖掘自身潜力,以环境和产业谋划新塘的产业发展战略,打好“广州牌”、打响“新塘牌”,将新塘建设为广州东部新型经济产业带,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发展组团式工业,强化龙头产业带动,形成集群经济。大力发展新塘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大力扶持,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与此同时,大胆探索用“三化”解“三农”问题的新举措。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强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统筹城乡,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区集中,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户集中。 |
|
(一)基本情况:新塘镇是增城市南部工业、商业重镇,广东省中心镇。2004年增城市实行镇级行政区划调整,新塘镇管辖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吓岗村)、沙埔、宁西5镇的行政区域范围;2005年,永岗、禾丰、贤江、新庄4村划入广州市萝岗区。新塘镇现管辖16个居委会和71个村委会,总面积251.51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其中户籍人口21万,外来人口19万)。
(二)经济发展水平情况: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339.58亿元,同比增长48.59%;第三产业产值50.27亿元,同比增长16.12%;工商税收入库13.59亿元,同比增长27.82%;用电量2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农民人均收入6739元,同比增长1.5%。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92.3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5.95%;工商税收入库10.35亿元,增长65.7%;用电量11.53亿千瓦时,与去年持平。
(三)工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新塘镇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产业集聚的四大可持续发展优势,规划并推进了宁西、新塘环保、豪进、沙埔银沙、东凌等五大工业基地建设,引进了广州本田二厂、五羊本田摩托车两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制造业工业项目,牛仔休闲服装和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和组团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工业、大商贸、大房产”的富民强镇之路。一些重点项目纷纷抢滩落户新塘投资置业,现有广州本田汽车、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豪进摩托、康威集团、创兴牛仔、广英牛仔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时至今日,新塘、沙埔、仙村已经形成颇具特色的工业产业带。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等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新塘镇经济产业已形成以经营牛仔休闲纺织服装、摩托车及其零配件、汽车及其零配件、建材、家具、造纸、食品、塑料、家电、制品业等l9个行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四)民营工业发展情况:民营工业是新塘的特色产业,也是新塘的支柱产业,约占全镇工业的90%。特别是牛仔服装已成为新塘民营经济的特色,并成为新塘一张通往世界的名片,拉近了同世界产业接轨的距离。目前新塘有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2600多家,占新塘工业企业的60%。有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各类服装纺织制衣设备6万多台套,拥有国际最先进的棉纱染色设备、牛仔面料织机以及制衣、水洗、漂染、防缩等最先进的后整理设备,形成了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印花、制衣等完善的生产系统。在新塘,每天可加工生产250万件牛仔服装,年产牛仔服装超2亿件(条)。现拥有注册牛仔品牌1000多个,涌现出增致、凯蒂猫、米高、小魔鱼、康威等一批国内外较为知名的品牌,牢牢掌握牛仔服装产品潮流趋势,成为中国牛仔服装的风向标。2002年新塘镇被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成为广州市东部板块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新塘投资环境的改善,使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建起了以占地13万平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贸城和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辅料商贸城为产业龙头的大商业格局。目前有天和、新客隆、嘉荣、真美、家家乐、人人乐等大型百货进驻,发展了新兴步行街、群星步行街等商业区,形成了钢材、家电、摩托车、小商品等大型批发市场,促进了商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还有集旅游、饮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上档次的太阳城、新好景、凯旋门等酒店,使第三产业成为新塘的一大经济亮点。碧桂园、锦锈香江等大型房地产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中心等一批上档次的大型商业中心正在建设。第三产业已逐步由小商品、小批发向大商业过渡,有力拉动了新塘第三产业的升级。
(六)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坚持抓好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做好农村劳务输出。狠抓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总体减负率达78.6%。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发展。相继建立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等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专项整治农贸市场和禽类养殖场,切实做好禽流感与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2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739元。
(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新塘镇紧紧抓住环境建设这个主题,坚持打基础、造环境、促发展、创繁荣。现有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实有铺装道路面积4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5.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2%,排水管铺设率达95%。从2001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新塘的道路网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塘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城市化发展方向。今年继续以道路网络和打造城市景点为突破点,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条道路的改造建设,抓好新塘镇公共广场、体育馆、景点建设,搞好农村中心村规划,全面推进新塘城市化建设进程,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八)新塘镇未来城镇建设:随着广州“东进”加快,新塘将成为投资商家青睐的宝地。我们既面临多方面的新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未来几年,我们将以并镇为契机,坚定不移抓好中心镇建设,以抓好规划和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中心镇建设,打好“广州牌”,打响“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抓好基础设施和城区环境建设,加快提高我镇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增强我镇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
说 |
|
- : Xintang Town
|
|
新塘 |
|
新塘镇冠田玩具厂 | 新塘镇日华服装厂 | 太仓市新塘镇宾馆 | 新塘镇翔达服装厂 | 新塘镇金城牛仔服装啧砂厂 | 新塘镇鸿源服装有限公司 | 城市新塘镇东昌塑料玩具厂 | 新塘镇群星飞燕服装电脑绣花厂 | 新塘镇沙头合利服装制衣有限公司 | 新塘镇新徕塑胶玩具有限公司 | |
|
|
新街村 | 沙头村 | 东山村 | 新康社区 | 群星村 | 湖中村 | 新农村 | 大坪村 | 新桥村 | 东洲村 | 田心村 | 东华村 | 新庄村 | 溪美村 | 冯村 | 塘边村 | 新塘村 | 西洲村 | 大墩村 | 三安村 | 上境村 | 塘美村 | 白江村 | 官湖村 | 久裕村 | 基岗村 | 坭紫村 | 瑶田村 | 黄沙头村 | 文峰居委会 | 欧阳海村 | 衡粤村 | 新堤村 | 百叶村 | 丰塘村 | 雷市村 | 湘江村 | 文昌阁村 | 广田村 | 文家桥村 | 湘水村 | 红桔村 | 宋家坪村 | 桔冲村 | 梅冲村 | 奇头村 | 樟树坪村 | 梵塘村 | 龙头村 | 祝高村 | 丰根村 | 潭泊村 | 宦塘村 | 石杨村 | 米河桥村 | 杨泗桥村 | 虎冲村 | 大培村 | 大冲村 | 烟竹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