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献
目录
wén xiàn wén xiàn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No. 2
  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论语·八佾》:“ 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 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 陆游 《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No. 3
  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元 杨维桢 《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輒掌録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
No. 4
  原义指同历史、文化有关的典籍和人物。今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什么是文献 What is the literature
  文献(document)
  GB/T4894-1985定义: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国内国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等同起来,虽然这种等同未必适宜,但却反映了文献在情报活动和科学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文献含义的演变 Documents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1起源:“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
  2演变:(1)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将文与献,作为叙事与论事的依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于文献的认识,便只限于一般的文字记载,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文献
  (2)现代文献: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区分文献的方式
  区分文献类型或形式有多种方法:
  一,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二,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可以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
  图书: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为图书。
  连续性出版物:包含期刊(其中含有核心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
  特种文献:专刊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档案资料、产品资料。
  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2)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3)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5)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6)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文献也可以做为人名/存在
百科知识 Encyclopedic knowledge
  《文献》北京图书馆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79年在北京创刊,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曾以不定期的丛刊形式,每年出版四辑。1985年起,改为季刊。创办者丁志刚,现任主编陈翔华。曾经参加过刊物领导工作的,还有胡沙、李希泌、杨殿珣等。该杂志披露北京图书馆和其他公私典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古籍文献(包括珍本秘籍,罕见的抄本、异本,名人佚稿、题跋、信札、墨迹,稀见方志、舆图、谱牒、档案、文告,甲骨金石,彝器铭文,汉简,敦煌遗卷,佛道藏经,少数民族文献等)及其研究成果;并发表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与训诂学等研究论文。重要栏目有: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叙录、方志图谱研究、中国刻书史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文献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献与研究、关于文献文献学问题、中外文化交流,还有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等。《文献》杂志以内容充实、材料可靠、文风朴实,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陈翔华)
经济百科 Economic Wikipedia
  史籍记载就是文,文的意思是典籍。此外,在叙事中还引用了很多当时臣僚的奏疏和学士名流的议论。这些奏疏、议论就是所谓%26ldquo;献%26rdquo;。%26ldquo;献%26rdquo;的意思是%26ldquo;贤者%26rdquo;。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wenxian
  文献
  document; literature
    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由 4个要素组成:①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献的内容。②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是借助于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记录下来并为人们所感知的。③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竹简、纸张、胶卷、胶片等,它是文献的外在形式。④记录的方式或手段,如铸刻、书写、印刷、复制、录音、录像等,它们是知识、信息与 载体的联系方式。
    汉语“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古代学者曾把“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最早用“文献”作为书名的是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该书中凡顶格写的都是“文”,即书本记录;凡低一格写的都是“献”,即 名流贤 者的议论。到近现代,“文献”一词曾被理解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和“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参照国际标准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英语document 一词除文献含义外,还有 “文件”之意;而literature则多用于指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文献
    由于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和记录方式的不同,在世界的不同区域和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使用过不同形式的文献。如古埃及的纸草文献、古代两河流域的泥板文献、欧洲的羊皮文献、中国古代的甲骨文献、金文文献、简牍文献等。造纸术及印刷术发明以后,纸质文献在全世界广泛使用,至今仍是主要的文献形式。纸质文献种类繁多,其中图书、期刊、报纸等对人类保存和传播知识、信息起了巨大的作用。19世纪后半期以来,出现了多种非纸质的新型文献,包括音像文献(视听资料)、缩微文献、机读文献等。这些文献的特点是以音像等代替文字,以胶片、磁带等代替纸张,以感光、录音技术等代替印刷。它们的出现使文献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文献的生产和传递更加迅速,知识、信息的存储和利用更加便捷。
    文献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编写或出版形式可分为图书、连续出版物、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标准文献、产品样本、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文书、档案等。按载体可分为纸草文献、泥板文献、甲骨文献、金文文献、石刻文献、简牍文献、纸质文献、音 像文 献、机读文献等。按加工情况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语种可分为汉语文献、英语文献等,或单语种文献、多语种文献等。按形成的历史时期可分为古代文献、现代文献等。按文献内容的学科范围可分为社科文献、科技文献以及各学科文献(见文献分类法)。按文献的传播和使用范围可分为公开发行文献、非公开发行文献,后者又称内部文献、限制流通文献,即从正常采购途径难以获得的文献,西方多称之为“灰色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现代文献有了较大的发展,呈现如下特征:①发展迅速,数量剧增。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等各种文献的总量几乎每10年增加 1倍(见文献增长)。②类型复杂,品种多样。除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外,出现了各种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等;文献载体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出现了音像型、缩微型、机读型的文献,且有与印刷型文献相抗衡的趋势。③分布不均,内容重复。由于现代科学的交叉和互相渗透,致使某一学科领域的文献既大量集中在一小部分专业核心书刊上,又有相当数量的文献分散在众多的相关学科领域的书刊中 (见文献分布定律);在各学科及各相关学科之间, 大量文献交叉重
英文解释
  1. n.:  paper,  bibliography,  contribution,  corpus,  document,  literature,  table,  document; literature
  2. vt.:  corrupt
法文解释
  1. n.  textes et documents pour servir à l'étude de la littérature, de l'histoire
近义词
公文, 文件
相关词
历史二十四史史书中国历史辽代宗教基督教基督宗教
文化孙思邈书籍中医丛书国学清代政治
复社顾炎武道教版本法律社会医疗古籍
中医名词百科大全经济学亚当·斯密经济百科更多结果...
包含词
文献学文献片文献集
分类详情
张开古典文献
张开台湾文献张开百科书名张开中国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