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德胜镇位于宜州市西部40公里处,与河池、环江两县交界,是我国西部通往南部沿海地区的咽喉要道,被人们誉为 “金三角”,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总面积309平方公里,辖19 个行政村(街),184个自然屯,9868户,4.3万人,其中,镇城人口1.6万人, 境内聚居着汉族、壮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民族,其中壮族占90%以上。 黔桂铁路和323国道线穿境而过,在境内总长22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靠这两条经济命脉全镇经济迅速发展。2000年该镇国民生产总产值达4.5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7亿元,财政收入达1225.6万元。在全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该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1996年该镇荣获自治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
1997 年获自治区“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授予“知识工程”先进单位;
1997年评为河池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自治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
1997年被列入区、地创建文明城镇试点镇;
1999年被确定为全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基地;
1999年被确定为地区创“三优”小康文明示范镇
2000年被自治区指定为小城镇综合整治试点镇
2001年荣获全国、全区、全地区、全市四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德胜镇发展农业经济主要项目有:
食用菌(草菇、平菇、香菇、鸡腿菇、茶薪菇、蘑菇、银耳、木耳等)
蔬 菜(珍珠番茄、槟榔芋、荷兰豆、法国细刀豆等)
家 禽(汉鸭、水鸭、鹅、三黄鸡、本地土鸡等)
珍 禽(樱桃鹅、鸳鸯鸭、黑凤凰、蓝孔雀等)
畜 牧(巴马香猪、肉狗、肥牛、山羊等)
花 卉(绿化树苗、草皮、盆景、盆花等 )
水 产(四大家鱼、土鲶鱼、土塘角、黄鳝、青虾等)
企 业(华海食品厂、德胜铝厂、德胜酒厂、电杆厂等) |
|
德胜位于江西省黎川县东南部,东与福建省邵武市、泰宁县接壤,南与福建省建宁县,本县岩泉林场毗连,西与本县宏村镇、社苹乡相邻,北与本县日峰镇、潭溪乡、熊村镇交界。
德胜镇是2001年3月经江西省民政厅批准,于2004年8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的。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公里。
德胜是闽、浙、赣苏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著名的团村战役主战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邵式平、方志纯、肖劲光等曾在这里建立苏维埃闽赣省政府。
德胜镇政府现下辖黎明、东山、新店、德胜、茅店5个行政村,84个村小组和德胜关居民委员会,全镇5068户,218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94人),设有6所中、小学,1所卫生院,1所幼儿园,1所敬老院。
德胜镇地处武夷山中段西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弃沛。年平均气温为17.27℃,降雨量为2006毫米,无霜期为272天,镇域面积158.09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9.5万亩,农业用地1.5万亩。
境内交通便利,黎(川)泰(宁)公路由北向南纵贯全镇,距(北)京福(州)高速公路黎川入口处仅22公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服务网络、供电联网线路覆盖全镇。
德胜镇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林业资源方面,现有毛竹5.5万亩,杉木3万亩,其他林木8万亩,毛竹立竹量800万根,木材蓄积量50万立方米,珍稀野生动植物有野猪、豪猪、岩羊、猴、狗熊、穿山甲、麂子、猴面鹰、猫头鹰、银杏、红豆杉、黄莲、中化猕猴。杉木、松木、枫、荷、栎、香樟木、毛竹制品、鲜笋、笋干、茶叶、食用菌(香菇、木耳、茶树菇、竹荪)等名特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矿产资源方面,稀土、石英、瓷土、钽、铌、铅、锌、铝、钨、金等均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瓷土、石英、金等已开发利用,探明的茅店大坪大型钽铌矿正在积极招商中。水利资源方面,境内莲荷峰是黎滩河发源地之一,有大小河流12条,总长80.5公里,全年径流量1.976亿立方米,现已建有梯级水电站8座,装机总量4450千瓦/小时,尚有巨大的梯级电力开发潜力。
德胜镇现有耕地面积1.47万余亩,2005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含复种)2.2万亩,粮食总产量近8000千吨,现有毛竹林5.5万亩,年产冬笋250吨,春笋350吨,笋干500吨,小山竹笋200吨,毛竹近10万根,2006年烤烟种植面积1700亩,放养香菇、茶菇超过1000万筒,年产茶薪菇近300吨,栽培竹荪300亩,年产竹荪菇约8吨。
发展中的德胜镇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古驿新镇,旗开德胜”的未来充满着生机与希望。 |
|
德胜镇总面积54.6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7万,总耕地面积4.32万亩,设有2个居委会(德兴街、镇南路);12个村委会(文俊、平山、金锁、瑞南、瑞祥、瑞北、李彬、新凤、银才、德新、贤高、汇通)。2007年财政收入1.01亿元 粮食产量4362吨。全国千强镇、江苏省文明镇、南通市五十强镇。这里民风纯朴,经济繁荣,社会事业发达,发展优势凸现。
区位条件优越。江苏省海门市市区北5公里,西距南通市区30公里,距南通兴东机场25公里、浦东机场150公里、虹桥机场100公里。
交通优势凸现。德胜镇南临宁启高速公路海门道口,海二公路等6条高级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已成为海门重要的交通枢纽、陆上大门。
农业富有特色。德胜镇的经济作物占比达82%,中高效经济作物占比55%。全镇围绕“四大农业”,即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外向农业于一体,基本形成了“四大块状种植经济”,即药材、苗木、瓜蔬、葡萄。全镇拥有中药材贝母3000亩,瓜蔬10000亩,苗木果树4000亩,葡萄1000亩。落实各类项目农业20个,总投入4550万元,吸引外资投入农业2家,注册资金528万美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六化”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即设施配套化、质量标准化、产品高效化、产品品牌化、品种新优化、服务系列化。这些项目的落实,拉长了产业链,对本地农业经济发展已经和必将产生重大推动和示范效应,成为南通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
工业基础雄厚。连续被评为全市工业先进乡镇。全镇拥有各类块状经济专业村七个,即螺丝专业村、服装专业村、板凳专业村、古董收购专业村、针织专业村、钣金专业村、绣品专业村,另外玻璃制品、纸箱包装等优势产业在国外市场也具有较大影响,60多家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品牌战略成果显著。
建筑业全省领先。德兴置业集团为国家房屋建设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连续10余年被评为南通市建筑明星企业、江苏省“十佳”建筑企业等,荣获一大批国优、省优、鲁班奖、扬子杯、白玉兰等大奖,年施工产值在6亿以上。
德胜的服务业后劲充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目前德胜镇全镇上下正按照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努力使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将德胜进一步建成农业特色大镇、工业重镇、建筑业强镇、城郊型服务业新兴集镇和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乡镇作出积极的贡献。 |
|
面积150k㎡,人口19371人。 [邮编]344606 [代码]361022105 [沿革]辖德胜关居委会,茅店、新店、德胜、东山、黎明等5个行政村。 |
|
面积309平方千米。?年,辖19个村街,总人口4.3万人。 |
|
德胜镇位于宣州市西4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309平方公里。辖19个村街,184个自然屯,总人口4.3万人。德胜镇西接河池市,北连环江县,是宜州市的西大门。黔桂铁路、国道323线金宜高等级公路横贯境内,使德胜镇的铁路、公路交通网四通八达,快速便捷。德胜镇农业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桑蚕,经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花卉、蔬菜、瓜果、食用菌、水产等一村一品的新格局。全镇共有企业1120家,其中包括德胜镇铝厂和拉浪林场、电杆厂、红兰酒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德胜镇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来拉动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1996年,对全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使德胜镇规划布局日趋合理、科学,近两年全镇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修建街道6条,共长7.2公里,并完善路灯、绿化、通讯、供水、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投资250万元新建农贸市场两个,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城区面积由原来1平方公里增至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6万人,绿化面积达6万平方米。小城镇建设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力地推动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556户,私营企业1096个,全镇呈现无限商机。 |
|
海门市辖镇。1949年设征胜、德南、日升等乡,后并乡置德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设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7公里。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2.9万。通公路,通启运河穿境而过。辖水南、朝阳、复圩、双窑、双北、银才、通南、贤高、双南、育新、通河、祖平、新凤、新桥、吴店、坝西、新玉、坝南、李彬、果园、德新、连元、新西、汇通24个村委会和坝头街1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玉米、三麦、棉花、油菜为主。特产鱼、蟹、瓜果、辣椒、薄荷、药材、黄麻。镇村企业有服装、皮鞋、建材、轻工机械、针织时装、童装、羊毛衫、紧固件等厂。 |
|
- : Desheng Town
|
|
德胜 |
|
|
|
黎明 | 新店村 | 东山 | 德胜村 | 立新村 | 平山村 | 茅店村 | 德胜社区 | 上坪村 | 大邦村 | 文俊村 | 金锁村 | 瑞南村 | 瑞祥村 | 瑞北村 | 李彬村 | 新凤村 | 银才村 | 德新村 | 贤高村 | 汇通村 | 德胜关社区 | 楞底村 | 赛平村 | 榄树村 | 加隆村 | 磨甲村 | 地罗村 | 都街村 | 新惠村 | 乾合村 | 加保村 | 竹仓村 | 拉林村 | 弄相村 | 都围村 | 围道村 | 德兴街社区 | 镇南路社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