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中国塑料软管城、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浙中大峡谷、浙中生态茶叶市场、金华市中心镇
尖山镇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香菇之乡、药材之乡、生态龙井茶之乡-磐安县的东北部。地处金华、绍兴、台州“三府”交界,距“上三”高速双彩互通口27公里,距“甬金”、“诸永”高速怀鲁互通口40公里,是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浙中十八涡、浙中生态茶叶市场所在地,是金华市级中心镇。
尖山镇地处山区台地丘陵,平均海拔为500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一级,居住环境极佳,境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夹溪风景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内有十八涡、高山平湖、鞍顶山、苍松古道、千丈崖瀑布、攀桂坊等100多个景点,其中一级国家景点4个,二至三级景点40多个。夹溪两岸悬崖相逼,森林对峙,奇峰连天,河床曲窄,水势汹涌,奔腾咆哮,曲折绵延10余公里。景区具有奇、秀、险、静、野、特之特色,是一处集野营探险、旅游避暑、森林保健、水上活动、军事娱乐、狩猎的理想场所。该镇的管头村是金华市“十佳魅力村庄”之一,开发的生态乌石村“农家乐”以独特的“火山台地 空中乡村”风韵成为浙中休闲度假、避暑娱乐的胜地,独具农家风味的饮食和百余床铺已经对外开放,具备接待旅游团队的能力。
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为浙江省塑料软管工业专业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配套塑料软管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空调保温管、洗衣机进排水管、脱排油烟机管、吸尘器伸缩管等3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产品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远销国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管委会将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 出成效、七年上台阶、十年建新城”的工作目标,把尖山镇建设成为磐安的亚经济中心,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商贸、教育、居住、旅游为一体的工业新城、生态新城、人文新城。
尖山镇是浙中生态茶叶市场所在地,镇内盛产高山优质生态龙井茶,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之特质。自然资源丰富,有装机达250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000万千瓦时的夹溪水利资源;有储量3000万吨、产品用途广泛的膨润土矿资源;有已通过部门级鉴定、日出水量300吨的优质矿泉水资源。
金华市中心镇-尖山镇,市场活跃,工业、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协调发展,是磐东北台地的商贸、经济中心。城镇道路、电力、通讯、供水等设施完善,并基本实现了“洁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是浙江省教育强镇、金华市级文明卫生城镇、市级生态镇。目前省级生态镇正在验收。 |
|
尖山镇位于广西钦州市区南郊,南临钦州湾茅尾海,东南与钦州港隔海相望,西以大榄江为界与康熙岭镇毗邻,东与沙埠镇隔江接壤,具有典型的城郊、沿海、临港优势。钦沙公路、钦防高速公路纵横其中,沙井港码头位于境内,是钦州市货物进出口东兴、北海、越南等东盟各国及地区的天然良港,水陆交通非常便捷。
镇政府驻地钦沙(钦州市-沙井港)公路边,距钦州市中心3.8公里,辖尖山、西沟、九鸦、黄坡启、谷仓、排榜、犁头咀7个村委会,66个自然村,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67人。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浅海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7公里,耕地面积20598亩,以无公害蔬菜种植、花卉种植、酿酒养猪、海蛋鸭、对虾养殖、大蚝养殖为支柱产业。海水养殖得天独厚,是茅尾海最大天然牡蛎繁殖基地,万亩对虾养殖亮点基地。辖区内企业主要有亿元企业东塑业有限公司,芳菲制药有限公司,中燃管道煤气有限公司等。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6元。 |
|
概况
尖山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83千米。辖尖山社区,后桩、大包、白云、旋水、大井、天台、尖山、白庙、黄泥、大江、川山、太平、聚宝、八寨、钟家、白步16个行政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沿革
清属通城里十六甲,民国置尖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尖山、二台、天宝、白庙、大包、黄泥、大井、龙洞、楠木、白云、樟树、荆竹、后庄、八寨、大江、山坪、川山、锭水、太平、钟家、聚宝、百步22个行政村。 |
|
镇政府驻尖山村。面积37.08平方千米,人口1.28万人。邮编322302。辖22个行政村:尖山、栗岭、新楼、光明新、里光洋、火路岭、东里、大元、大山头、管头、林庄、新宅、外湖田、里岙、小坑姆、楼下宅、水阁、东塘头、陈村、滕潭岗、陈界、银村。 |
|
金华市中心镇——磐安县尖山镇,地处金华、绍兴、台州“三府”交界,与东阳、天台、新昌三县市接壤,是中国塑料软管城、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省政府拟保留工业园区),浙中大峡谷、浙中生态茶叶市场所在地。全镇面积39.8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5万人口。距“上三”高速双彩互通口27公里,距“甬金”、“诸永”高速怀鲁互通口40公里,距上海380公里,杭州208公里,宁波110公里,金华130公里,交通便捷。
尖山镇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地处山区台地丘陵,平均海拔为500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一级,居住环境极佳;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景点、名胜古迹众多;二、三产业兴旺发达,特色产业发展明显;城乡一体化初具规模,城镇配套设施渐趋完善,生态示范村建造有生有色。
尖山镇是磐安县的工业重镇,特色产业明显,以塑料软管制造业为主导,茶机制造业、膨润土矿加工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基本形成。
尖山镇山水隽秀,人文荟萃,境内山脉、湖泊、峡谷、古刹各具特色,名胜古迹众多。省级风景名胜区——浙中大峡谷,总面积28平方公里,内有十八涡(已开发)、高峡平湖、鞍顶山、苍松古道、千丈崖瀑布、攀桂坊等100多个景点,其中国家一级景点4个,二至三级景点40多个。夹溪两岸悬崖相逼,森林对峙,齐峰连天,河床曲窄,水势汹涌,奔腾咆哮,曲折绵延10余公里。景区具有奇、秀、险、静、野之特色,是一处集野营探险、旅游避暑、森林保健、水上活动、军事娱乐、狩猎的理想场所。位于城镇东面的鞍顶山,海拔834余米,是二十一世纪金华市迎接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
尖山镇自然资源丰富,有装机达250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000万千瓦时的夹溪水利资源;有储量3000万吨、产品用途广泛的膨润土矿资源;有已通过部门级鉴定、日出水量300吨的优质矿泉水资源。同时,尖山镇物产丰饶,生态龙井茶、高山蔬菜、中药材、水果、绿化苗木等异彩纷呈。特别是生态龙井茶久负盛名,畅销杭州、宁波、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内外市场,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建设中的浙中生态茶叶市场规模较大,建成后将成为浙中龙井茶销售的龙头市场。
尖山镇城乡一体化初具规模,近期城区规划面积为5.86平方公里。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镇内工商、税务、金融、供电、移动、电信、邮政、学校、医院等部门齐全;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旅游区等功能区完善;茶叶、小商品、蔬菜等专业市场活跃;餐饮、住宿、服务等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城镇环境卫生状况良好,是市级文明卫生城镇。生态示范村建设有声有色,50%村开展了农村示范整治,并涌现出了金华市级生态示范村——管头村等先进典型;康庄大道建设处全县领先,全镇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0%。 |
|
尖山镇位于广西钦州市区南郊,南临钦州湾茅尾海,东南与钦州港隔海相望,西以大榄江为界与康熙岭镇毗邻,东与沙埠镇隔江接壤,具有典型的城郊、沿海、临港优势。钦沙公路、钦防高速公路纵横其中,沙井港码头位于境内,是钦州市货物进出口东兴、北海、越南等东盟各国及地区的天然良港,水陆交通非常便捷。
镇政府驻地钦沙(钦州市-沙井港)公路边,距钦州市中心3.8公里,辖尖山、西沟、九鸦、黄坡启、谷仓、排榜、犁头咀7个村委会,66个自然村,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67人。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浅海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7公里,耕地面积20598亩,以无公害蔬菜种植、花卉种植、酿酒养猪、海蛋鸭、对虾养殖、大蚝养殖为支柱产业。海水养殖得天独厚,是茅尾海最大天然牡蛎繁殖基地,万亩对虾养殖亮点基地。辖区内企业主要有亿元企业东塑业有限公司,芳菲制药有限公司,中燃管道煤气有限公司等。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6元。
尖山镇人杰地灵,群贤辈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推动历史前进做出了杰出贡献。目前,全镇基础设施完备,村村通水、通电、通公路、通公共汽车、通广播电视、网络等,是四海客商投资兴业、综合开发的理想之地。尖山镇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佳的投资环境,真诚欢迎您到尖山做客交流、投资创业、共谋发展! |
|
尖山镇 尖山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83千米。辖尖山社区,后桩、大包、白云、旋水、大井、天台、尖山、白庙、黄泥、大江、川山、太平、聚宝、八寨、钟家、白步16个行政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代码]500238108:~001尖山社区 ~200后桩村 ~201大包村 ~202白云村 ~203旋水村 ~204大井村 ~205天台村 ~206尖山村 ~207白庙村 ~208黄泥村 ~209大江村 ~210川山村 ~211太平村 ~212聚宝村 ~213八寨村 ~214钟家村 ~215白步村
[沿革]清属通城里十六甲,民国置尖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尖山、二台、天宝、白庙、大包、黄泥、大井、龙洞、楠木、白云、樟树、荆竹、后庄、八寨、大江、山坪、川山、锭水、太平、钟家、聚宝、百步22个行政村。 |
|
巫溪县辖镇。清属通城里十六甲,民国置尖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83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1.7万。万(县)(巫)溪公路过境。辖尖山、二台、天宝、白庙、大包、黄泥、大井、龙洞、楠木、白云、樟树、荆竹、后庄、八寨、大江、山坪、川山、锭水、太平、钟家、聚宝、百步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黄豆、油菜子,特产向日葵、烟叶、茶叶。 |
|
中国塑料软管城、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浙中大峡谷、浙中生态茶叶市场、金华市中心镇
尖山镇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香菇之乡、药材之乡、生态龙井茶之乡-磐安县的东北部。地处金华、绍兴、台州“三府”交界,距“上三”高速双彩互通口27公里,距“甬金”、“诸永”高速怀鲁互通口40公里,是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浙中十八涡、浙中生态茶叶市场所在地,是金华市级中心镇。
尖山镇地处山区台地丘陵,平均海拔为500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一级,居住环境极佳,境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夹溪风景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内有十八涡、高山平湖、鞍顶山、苍松古道、千丈崖瀑布、攀桂坊等100多个景点,其中一级国家景点4个,二至三级景点40多个。夹溪两岸悬崖相逼,森林对峙,奇峰连天,河床曲窄,水势汹涌,奔腾咆哮,曲折绵延10余公里。景区具有奇、秀、险、静、野、特之特色,是一处集野营探险、旅游避暑、森林保健、水上活动、军事娱乐、狩猎的理想场所。该镇的管头村是金华市“十佳魅力村庄”之一,开发的生态乌石村“农家乐”以独特的“火山台地空中乡村”风韵成为浙中休闲度假、避暑娱乐的胜地,独具农家风味的饮食和百余床铺已经对外开放,具备接待旅游团队的能力。
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为浙江省塑料软管工业专业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配套塑料软管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空调保温管、洗衣机进排水管、脱排油烟机管、吸尘器伸缩管等3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产品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远销国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管委会将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七年上台阶、十年建新城”的工作目标,把尖山镇建设成为磐安的亚经济中心,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商贸、教育、居住、旅游为一体的工业新城、生态新城、人文新城。
尖山镇是浙中生态茶叶市场所在地,镇内盛产高山优质生态龙井茶,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 之特质。自然资源丰富,有装机达250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000万千瓦时的夹溪水利资源;有储量3000万吨、产品用途广泛的膨润土矿资源;有已通过部门级鉴定、日出水量300吨的优质矿泉水资源。
金华市中心镇-尖山镇,市场活跃,工业、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协调发展,是磐东北台地的商贸、经济中心。城镇道路、电力、通讯、供水等设施完善,并基本实现了“洁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是浙江省教育强镇、金华市级文明卫生城镇、市级生态镇。目前省级生态镇正在验收。
竭诚欢迎有志之士到浙江省磐安工业园区、浙中十八涡、浙中生态茶叶市场——尖山镇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投资兴业。
尖山镇位于广西钦州市区南郊,南临钦州湾茅尾海,东南与钦州港隔海相望,西以大榄江为界与康熙岭镇毗邻,东与沙埠镇隔江接壤,具有典型的城郊、沿海、临港优势。钦沙公路、钦防高速公路纵横其中,沙井港码头位于境内,是钦州市货物进出口东兴、北海、越南等东盟各国及地区的天然良港,水陆交通非常便捷。
镇政府驻地钦沙(钦州市-沙井港)公路边,距钦州市中心3.8公里,辖尖山、西沟、九鸦、黄坡启、谷仓、排榜、犁头咀7个村委会,66个自然村,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67人。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浅海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7公里,耕地面积20598亩,以无公害蔬菜种植、花卉种植、酿酒养猪、海蛋鸭、对虾养殖、大蚝养殖为支柱产业。海水养殖得天独厚,是茅尾海最大天然牡蛎繁殖基地,万亩对虾养殖亮点基地。辖区内企业主要有亿元企业东塑业有限公司,芳菲制药有限公司,中燃管道煤气有限公司等。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6元。 |
|
- : Jianshan Town
|
|
尖山 |
|
|
|
白云村 | 林庄村 | 太平村 | 钟家村 | 龙井村 | 东里村 | 大井村 | 聚宝村 | 西沟村 | 百步村 | 里岙村 | 大山头村 | 大江村 | 尖山社区 | 水角村 | 栗岭村 | 里光洋村 | 火路岭村 | 外湖田村 | 小坑姆村 | 楼下宅村 | 东塘头村 | 滕潭岗村 | 陈界村 | 八寨村 | 漩水村 | 大包村 | 光明新村 | 塘头村 | 尖山村 | 尖山村 | 尖山村 | 新楼村 | 水阁村 | 管头村 | 新宅村 | 大元村 | 川山村 | 天台村 | 黄泥村 | 白庙村 | 陈村村 | 排榜村 | 火炉岭村 | 银村村 | 黄坡豕村 | 谷仓村 | 九鸦村 | 黎头咀村 | 黄波启村 | 梨头嘴村 | 后桩村 | 旋水村 | 白步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