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120225102 官庄镇
120225102201 沟河北村
120225102202 梁后庄村
120225102203 砖瓦窑村
120225102204 双安村
120225102205 联合村
120225102206 北朱庄子村
120225102207 胡里峪村
120225102208 莲花岭村
120225102209 玉石庄村
120225102210 盘富庄村
120225102211 营房村
120225102212 塔院村
120225102213 石佛村
120225102214 官庄村
120225102215 北后子峪村
120225102216 新马坊村
120225102217 挂月庄村
120225102218 西后子峪村
120225102219 野沟村
120225102220 小彩各庄村
120225102221 邢家沟村
120225102222 大彩各庄村
120225102223 东后子峪村
120225102224 肘各庄村
120225102225 永平庄村
120225102226 莲花院村
120225102227 张丁庄村
120225102228 贾各庄村
120225102229 居官屯村
120225102230 西大佛塔村
120225102231 东大佛塔村
120225102232 门庄子村
120225102233 南营村
120225102234 北小屯村 |
|
河北省黄骅市官庄乡位于黄骅市西北19公里处,东为吕桥镇、南接滕庄子乡、北与齐家务为邻、西与沧县接壤,是黄骅市的农业大乡,辖北排、西排、东排、前排、中排、后吴庄、王吉庄、大闫台、小闫台、吕郭庄、官庄、西桥、东桥、万庄子、闫庄子、良口、小胡庄、葛沽塘、孔韩庄、前河、西河、东河22个行政村,27534人口,总面积90.7平方公里。 官庄乡历史悠久,据民国版《沧县志》载: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先斯院瞻田碑文记,该地原称马里道庄。后沧州地主韩应龙在此买地,招佃户立官院,改称官庄。乡内回民聚居地西排有清真寺一座,始建于民国年间。 |
|
位于淳化县西部偏南,总面积为96.2平方公里。辖刘家坳、仙家、孙家、北张家、官庄、占张、上塬、席家、李家、皇城、庄子头、张村、梁家、南邢、沟渠头、焦家、北庄坳、北庄、申阳、南庄、党家、寨里、王家河、景罗、上坳、火石梁共26个村民委员会。48个自然村,2005年10月并村后为19个村民委员会,3970户,16694人。1958年组建时命名为超英人民公社(公社驻地官庄街),辖今官庄、胡家庙。1961年重新组建,以驻地官庄镇得名官庄公社。1966年5月改为红旗人民公社,1970年5月2日恢复官庄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更名官庄乡,1998年撤乡建镇改为官庄镇。明代始为集镇,名官庄镇,清时废,民国复立。官庄镇交通方便,211国道穿境而过,淳(化)-礼(泉)公路贯通南北,境内村村通沙石路。北部地势平坦,南部被支毛沟切割成四块小塬面,海拔900-1168米。主产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以油菜、苹果为主。苹果为该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荒山荒坡面积27650亩,用材林10万亩,经济林28万亩,其它杂果3400亩。2004年工农业总值5781万元,人均产粮540公斤,人均纯收入1484.3元。初步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格局。镇驻地有初级中学、粮站、营业所、税务所、小学20所。 |
|
官庄镇地处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东南门户,南接近新野,东邻唐河,是一个农业工业大镇,著名的南阳油田就出自这里。中有闻名的李营村,地理位置优势,全镇辖:官庄社区、牛庄社区、田李庄社区、李营村、张茨园村、新庄村、廖庙村、韩庄村、大刘村、十里河村、夏铁楼村、殷庄村、西来村、余店村、龙泉村、龚营村、岳庄村、小高村、忽桥村、田店村、前营村、大尹庄村、宗坡村、何上寨村、小尹庄村3个社区、22个村委会,252个村民小组,全国500强特大企业河南油田及其下属的32个二级单位均在该镇辖区,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人,非农业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2万人,镇域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2002年,全镇完成农业产值2.7亿元,工业产值2.8亿元,乡镇企业产值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
近年来,官庄镇立足实际,发挥背靠河南油田的区位优势,确立了"围绕生产、生活、生态做文章,抓城、强工、兴农、活商奔小康的整体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明星城镇,探索出了一条建设高品位绿色小城镇的可行性之路。该镇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唯一一家"四星级小城镇",去年又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乡镇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官庄镇全镇皆为平原,便于耕作;涧河和白桐干渠象两条玉带纵贯全镇,水利条件好;高标准建成了4万亩世行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展示出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培育壮大了了以林果花卉、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官庄特色的矿区型市场农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异常活跃,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建筑建材、服装纺织三大支产业,拥有各类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达18000余人。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来自全国各地的2500余家个体工商户落户官庄,成为官庄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在全市率先完成"四通"工程,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在全区率先开通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和调频广播,建成了双回路供电网络,镇区建设实现"六配?quot;;新近又投资600万元,对涧河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涧河两岸绿树葱葱,涧河橡胶坝即将竣工,一个碧水、蓝天、绿树、红花的涧河浏览区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官庄镇政务新区 |
|
地处潜山县东北角,位于桐、岳、潜、舒四县交界处,北靠合肥,东临巢湖,南接安庆,西望武汉,与安庆机场和安庆客货码头相距80公里,到沪蓉高速和京九铁路仅60公里。全镇总面积187平方公里,全镇辖33个党支部,1036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23名,并设立了3个党支部和2个党小组)。全镇辖13个行政村,355个村民组,8535户,32800余人口。对外到舒城、桐城均有公路通车,内部村村通车,主干道均为沥青油路面,交通较为方便。境内有移动、联通基站各3座,手机信号全覆盖。电力设施配套齐全,动力电遍布每个自然村庄。
官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省级金紫山森林公园坐落境内,与板仓自然保护区、舒城的万佛山森林公园紧紧相连,总面积4073.3公顷。公园境内森林茂密、环境清幽、风光旖旎、古迹悠久,浑然一幅徇丽多彩的风景画卷。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的大香山寺坐落于香山村境内,号称“佛国三千大世界,天下禅林第一家”,为省级重点保护寺庙。禅院松竹掩映,庄严肃穆,每日晨钟暮鼓,声传十里。1957年建成,1969年迁建于锣鼓山南的烈士墓葬有革命先躯十八人,内有周恩来总理同学,中共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烈士等,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清乾隆年间即有“官庄一条街”之称的官庄老街,全长300余米,宽3米,路面由全山石板铺成,两旁店铺众多,随着时代变迁,虽几度兴衰,仍延续至今。
官庄镇自然资源丰富,土特产品种多,区域传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中豆制品生产已有二百年历史,由于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优质的矿泉水,生产出的产品属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品生产以“官庄镇福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现有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60余家,“福源”牌豆皮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大都市,产销两旺,前景广阔。镇内有桑园326公顷,年产鲜茧2万余担,居全县前列。现有茶园3000余亩,茶场20余家,年产干茶6万多公斤,名优茶品种齐全,以色、香、味著名,深受消费者好评。境内“天柱红”花岗石资源丰富,经地质鉴定,色灰白、灰红,斑状、块状结构,整体固定,硬度极强,耐腐蚀,是一种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装修材料,全镇现有开采、加工台锯28台套,发展势头强劲。书画纸生产始于宋元时期,今官庄坛畈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远销印度、日本等国家,因产于官庄,故名“官庄书画纸”,俗称“仿宣纸”,以优质野生植物纤维为原料,性能独特,无蛀、无毒,可书、可画、可裱,为书画美术理想的丈房一宝,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通过使用、鉴定,予以了高度评价。
官庄镇] 官庄镇位于县城北65千米的大别山区,潜(山)、岳(西)、舒(城)三县交界处。镇域南北长13千米,东西宽9千米,总面积88平方千米。域内崇山峻岭、峰峦叠幛,超过千米山峰14座,其中最高峰金紫山诸佛尖标高为1539米。官庄老街坐落在群山环绕的盆地中央。
古镇创始于汉末、兴盛于明清。先民以造纸为主业,集合槽坊,依山傍水、群居成镇。宋元后就是桐、潜、舒、岳、(岳西县民国置)四县的物资集散地,乾隆年间即有“官庄一条街”的称呼。老街全长300余米。宽3米、路面由石板铺成、两旁店铺众多,主要经营汉皮纸、书画纸、黄板纸、竹木器、油漆画、粉丝、豆制品、茶叶、蚕茧等,素有“豆腐之街、书画之乡”之称。其汉皮纸,桑皮书画纸经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使用鉴定、性能独特、产品远销印度、日本和国内各省市。
官庄镇主要文物古迹有:官庄、《宋史》载:屯田中员外郎、掌屯田、职田、学田,官庄之政令。后,“宁古塔将军编流人随旗下,设立官庄……凡家中所有,皆为官物”。街头广兴五世同堂老宅、三堂五进,建筑宏丽。乾隆皇帝亲笔所赐匾额,现仍保存完好。横跨官庄河的凤溪古桥,精巧秀美。桥头高大银杏古树、绿阴垂地。周边绿野淡山、环境十分古朴和优美。镇西南有香山寺,始建于清光绪12年,殿分两重,前殿内悬万名钟,拥四县三省施主。香火鼎盛,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锣鼓山南建有烈士墓、内葬中共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与新四军政委牛金山等18位烈士遗骨。其文化遗迹还有汪墩周代石器、陶器遗址、金紫山森林公园、寺庙、摩崖石刻、坛坂村水口石刻等。按照皖西南旅游规划,官庄将建设成为金紫山、板仓、下浒山水库即大别山生态旅游区依托集镇。 |
|
位于秀山县城北偏东7公里处,东接平马、雅江、干川,溪口,南与中和镇、官舟接壤,北连龙池、妙泉。辖官联、乜敖、张坝、望高、鸳鸯、毛坡、塘店、柏杨坨、新庄、雅都、红石、柏香、观音、大杉、地友、红岩洞等16个村(居),132个村民小组,共8985户,36548人,镇政府驻地在官联居委会。
官庄以官姓的豪富所在屋庄而得名,建县时属南洞里地,1928年建官庄乡,1938年建官庄镇,1940年又复为官庄乡,1950年官庄乡为第七驻地,1951年建人民政府属中和区,2001年7月撤区并乡,将原先的官庄乡,肖塘乡,红岩乡,三乡合并成立官庄镇。
官庄镇是一个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农业大镇。国道319线、渝怀铁路、梅江河贯穿全境。最高海拔为1255.9米,最低海拔为37.9米,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为1341毫米,无霜期为280天,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镇幅员面积为101.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0213亩,其中:田21838亩,土8375亩,粮食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林业以马尾松和1000亩优质水果林基地为主。境内有马颈、群力两座电站,小型水库一座,电力充足,水资源丰富。境内还有10000吨电解锰金属厂3个,20000吨工业硅厂1 个,年产2000万匹红砖厂一个,日产1000吨自来水厂一座,中药材加工厂一个,复合肥厂一个,小型金属制品厂2 个,年产2000吨的福镁钠厂一个,年产50000吨的锰粉加工厂一个,龙骨滩低坝电站一座,工业经济已具雏形。
官庄镇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地,文化较为发达现有中小学13所,在校学生达6898人,入学率达98.%,全镇安置电视机地面接收站616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20%、90%,农用电网覆盖16个村居,村组通电率达100%。
该镇建党委一个党支部(总支)32个,有党员853人,其中女党员68人,镇人民政府内设党政办等9个部门。 |
|
官庄镇坐落山东省安丘市南部17公里处,全镇面积72公里,辖57个行政村,8435户,人口3.4万。
官庄镇与诸城隔渠河相望,是安丘的南大门,省道央(子)赣(榆)公路纵贯南北,沂(源)胶(州)公路横穿东西,具有非常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今年,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重点”,努力实现“八项新要求”,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官庄镇耕地面积8万多亩,自然资源丰富,土特产品种多,区域传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中,官庄的大蒜历史悠久,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大蒜之乡”,据县志记载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15000余亩的官庄 “两河”牌大蒜更是特点独具,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该蒜头大瓣匀、汁液粘稠,辛香可口,味道浓厚,素有“官庄大蒜头、一头顶两头”之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识,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并出口日、韩、欧洲等国家。官庄是“大桃之乡”,所产的仓方早生桃在省内外久赋盛名,平均单果重250g,大者重400g,果型端正,色艳肉脆,含糖量12%以上,极耐贮运,年产300万公斤;新川中岛桃8月上旬成熟,单果重220g,肉质细脆,果面全红,含糖量15%以上,耐贮性强,年产100万公斤。千亩红富士苹果果型好,颜色鲜红,口感甜脆,采收期长,各地客商都慕名前来,因其“皮薄、清脆、口味好”的特点名扬四海,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西瓜、牛蒡、大姜、大葱、苔韭、大白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雄厚,人力资源充足,进出口农产品加工质量高,完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官庄镇肉牛、肉鸭、肉鸡等专业养殖小区近百个,肉牛存栏达到万头以上,是省外贸定点出口基地,具有自营出口权。
近年来官庄镇依托省道央赣路,大力发展路域经济和工业企业。位于镇区的潍坊王牌电动车是官庄镇的新建企业,也是安丘唯一一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已获得中国自行车协会认证批准。另外,在镇区的双森木箱厂、鲁味源花生厂、筑路机械制造等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镇村企业的快速发展。格瑞食品、远洋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
官庄镇按照规划好、设计好、管理好的思路,把投资环境和服务作为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力度改善小城镇建设规模,努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治安稳定,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
河北省内邱县官庄镇 Guanzhuang Zhen |
河北省内邱县官庄镇
概况 官庄镇(Guanzhuang Zhen)位于内丘县东南部,距县城12千米。面积48.29平方千米,人口2.81万人(2002年)。辖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阳村。京深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过境。
代码 130523103:~201西阳村 ~202邓村 ~203大都城村 ~204辛北庄村 ~205辛东庄村 ~206辛西庄村 ~207北阳村 ~208小驿头村 ~209串家屯村 ~210李田村 ~211东阳村 ~212中平村 ~213上屯村 ~214官庄一村 ~215官庄二村 ~216官庄三村 ~217下屯村 ~218庆源村 ~219西周村 ~220小都城村
沿革 1961年建官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43.1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大都城、小都城、辛北庄、辛东庄、辛西庄、北阳、小驿头、西阳、串家屯、李田、东阳、中平、上屯、官一、官二、官三、庆源、下屯、邓村、西周20个行政村。
内邱县官庄镇位于内邱县东南部,距内邱县城区 10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322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75人。全镇区域总面积48.29公里。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邢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2004年,镇党委被邢台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官庄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支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优胜单位”、“发展农村经济先进集体”、“村村通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官庄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来为交通之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多次建镇设堡。据《内丘县志》 (明代)记载: “官庄堡围三里余,南北西三门”, 时为内邱县四堡之一。 《畿辅通志》也记载,光绪年间官庄设有官庄镇堡,且州县大道亦由此经过。又据传,北宋时杨家将在官庄附近驻军,后大破洪洲城,取得了胜利。而今官庄镇辖区的庆源、上屯、下屯、西周等村村名皆与此有关。
官庄镇自古乃商贾云集之地。清朝时期,官庄一带的土布生产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至民国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由于官庄地处交通要道,所产土布品质优良,逐渐形成了土布的集散地。 由此行销全国各地的土布驮队络绎不绝,北销于内蒙、外蒙等地,东经任县走水路销往山东、天津等地,西与山西煤炭进行大量的“黑白”交换。官庄镇在历史上也因此名声远播。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本镇东与任县相连,南与邢台县接壤,西部和北部分别与大孟村镇、金店镇交界。镇政府驻地位于 107国道东侧,北距县城10公里,南距邢台市区10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穿镇境南北,永官公路(官庄至任县)横贯东西,并与金官公路(金店镇至官庄镇)相接。西距镇政府驻地200米的官庄火车站,年货运量180万吨,客运量45万人次,是邢台市北部各县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
农村经济基础雄厚。全镇耕地面积54120亩,其中果园5680亩。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条件优越。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棉花为主,是内邱县优质粮生产基地之一。连续5年被评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乡,2003年荣获“邢台市农村工作优秀乡镇”称号。我镇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两大支柱产业,涌现了下屯村绿色蔬菜、绿色禽蛋,大都城村种鸡场、绿色果品,小都城村养牛,官三村和中平村养猪等结构调整典型,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我镇共有规模企业 3家,中小企业75家,各类摊点968家。投资5000万元的恒祥医药集团扁鹊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已顺利通过GMP资格认证并建成投产,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投资9000万元的宏政煤矿预计年底 投产,投产后年可产煤 15 万吨,实现产值 6000 万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共有 107 国道 8 公里,县级公路 7 公里,乡级公路 10 公里,所辖 20 个村大部分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所有村庄全部用上自来水。拥有 35 千伏变电站 1 座,邮电支局 1 个,网通交换站 4 个,移动信号传输站 1 个,有线电视“村村通”已接通部分村庄;建有乡镇卫生院 1 个,个体诊所 55 个,乡中 1 所,私立中学 1 所,中心小学 1 所,幼儿园 2 所,省甲级敬老院 1 座;供销社 1 家,信用社 1 家,粮站 1 个,集体、个体商业服务门市 419 个。驻镇单位有 107 国道内邱收费站、法庭、内邱县交警一中队等。我镇集贸市场繁荣,目前有集贸市场 8 个,吸引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地及隆尧、任县、邢台县等周边县的大量客商来此进行商品交易。
居民生活环境优良。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创造了优良的村落环境,林木覆盖率达 55% ,田间林木覆盖率达 52% 。人均居住面积 28 平方米,砖木钢混结构住房达 99% 。随着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民居住和生活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大力实施依法治镇,注重发挥“两会一校”作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强文化特色村建设。庆源村的排鼓队和官三村、上屯村、小都城村等村的秧歌队、文艺队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比赛和汇演并获奖。投资 60 多万元的河北宣传文化重点工程宣传文化站 2004 年 2 月份启用以来,为群众开展文娱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
官庄镇位于沅陵县东部,东与桃源县交界,西与楠木铺乡、南与杜家坪乡接壤,北与清浪乡、陈家滩乡、五强溪镇毗邻,为沅陵县的东大门,怀化市的北大门,319国道、227省道及正在修建的常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素有“湘西门户”之称。官庄镇前后经历了两次行政区划调整,2003年11月,沃溪镇与官庄镇合并,命名官庄镇,镇址设官庄;2005年4月,荔枝溪乡及黄壤坪乡的7个村与官庄镇合并,命名官庄镇,镇址设官庄。官庄镇现辖48个村(居)委会,480个村(居)民小组,14000多户,50000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00余人),人口出生率为12.6‰,自然增长率为6.3‰,幅员面积45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6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2′,北纬28°26′,年内平均气温18.3℃,年平均降雨量1052mm。镇内有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3座,水利设施完善。
官庄镇的矿产资源储藏量十分丰富,如金、锑、钨、铜、铁、辉绿岩等资源。湖南省采金第一、产锑第二、产钨第三,具有128年历史的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座落在镇内,镇内现有工业企业198家,其中有年产值过亿元的辰州钨品厂,年产值过2000万元的辰州机械公司、沈氏矿业,年产值过500万元的湘鲁金矿、小冲子金矿、辉绿岩公司、肉食加工厂、百姓园米业、干发茶业、抱木园金矿等共10家规模企业;镇内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沅陵县乃至全省茶叶的主产区,有四家以上茶叶加工企业,“干发”系列、“银峰”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主要工业品黄金年产量为210公斤,茶叶年产量为1800担,精制大米年产量为1900吨,碎石年产量9万方,辉绿石年产量9万方,腊制品年产量240吨,水压支柱年产量1800套,仲钨酸铵年产量1200吨。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6亿元(含辰州矿业),同比增长34%;完成财政收入1227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15.5%;实现人平纯收入1500元,同比增长17.2%。全镇实际利用外资7040万元,新增2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项目8个,实现工业总产值达4.18亿元,同比增长50.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元。
官庄镇西距沅陵82公里,东距桃花源风景区60公里,距桃源县城90公里,恰好位于两个县城的中点,319国道、227省道和正在修建的常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在我县城镇体系规划中,属重点建制镇,是沅陵县经济增长次中心,是县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基地,辐射半径达20余公里,辐射人口达12万之众。巨大的消费拉动,使官庄镇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这里的商务活动日趋活跃。集镇电力设施齐全,为“国电”窗口单位,生活生产供水正常,有大小宾馆旅社达20多家,接待床位达200多个,服务功能和聚集功能不断增强。通过县级评审的集镇总体规划和镇村体系规划正着手实施,319国道集镇段改线工程即将开工。三至五年后,官庄集镇面积将扩大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5-3万人。 |
|
内邱县官庄镇位于内邱县东南部,距内邱县城区 10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322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75人。全镇区域总面积48.29公里。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邢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2004年,镇党委被邢台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官庄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支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优胜单位”、“发展农村经济先进集体”、“村村通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官庄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来为交通之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多次建镇设堡。据《内丘县志》 (明代)记载: “官庄堡围三里余,南北西三门”, 时为内邱县四堡之一。 《畿辅通志》也记载,光绪年间官庄设有官庄镇堡,且州县大道亦由此经过。又据传,北宋时杨家将在官庄附近驻军,后大破洪洲城,取得了胜利。而今官庄镇辖区的庆源、上屯、下屯、西周等村村名皆与此有关。
官庄镇自古乃商贾云集之地。清朝时期,官庄一带的土布生产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至民国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由于官庄地处交通要道,所产土布品质优良,逐渐形成了土布的集散地。 由此行销全国各地的土布驮队络绎不绝,北销于内蒙、外蒙等地,东经任县走水路销往山东、天津等地,西与山西煤炭进行大量的“黑白”交换。官庄镇在历史上也因此名声远播。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本镇东与任县相连,南与邢台县接壤,西部和北部分别与大孟村镇、金店镇交界。镇政府驻地位于 107国道东侧,北距县城10公里,南距邢台市区10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穿镇境南北,永官公路(官庄至任县)横贯东西,并与金官公路(金店镇至官庄镇)相接。西距镇政府驻地200米的官庄火车站,年货运量180万吨,客运量45万人次,是邢台市北部各县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
农村经济基础雄厚。全镇耕地面积54120亩,其中果园5680亩。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条件优越。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棉花为主,是内邱县优质粮生产基地之一。连续5年被评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乡,2003年荣获“邢台市农村工作优秀乡镇”称号。我镇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两大支柱产业,涌现了下屯村绿色蔬菜、绿色禽蛋,大都城村种鸡场、绿色果品,小都城村养牛,官三村和中平村养猪等结构调整典型,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我镇共有规模企业 3家,中小企业75家,各类摊点968家。投资5000万元的恒祥医药集团扁鹊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已顺利通过GMP资格认证并建成投产,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投资9000万元的宏政煤矿预计年底 投产,投产后年可产煤 15 万吨,实现产值 6000 万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共有 107 国道 8 公里,县级公路 7 公里,乡级公路 10 公里,所辖 20 个村大部分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所有村庄全部用上自来水。拥有 35 千伏变电站 1 座,邮电支局 1 个,网通交换站 4 个,移动信号传输站 1 个,有线电视“村村通”已接通部分村庄;建有乡镇卫生院 1 个,个体诊所 55 个,乡中 1 所,私立中学 1 所,中心小学 1 所,幼儿园 2 所,省甲级敬老院 1 座;供销社 1 家,信用社 1 家,粮站 1 个,集体、个体商业服务门市 419 个。驻镇单位有 107 国道内邱收费站、法庭、内邱县交警一中队等。我镇集贸市场繁荣,目前有集贸市场 8 个,吸引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地及隆尧、任县、邢台县等周边县的大量客商来此进行商品交易。
居民生活环境优良。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创造了优良的村落环境,林木覆盖率达 55% ,田间林木覆盖率达 52% 。人均居住面积 28 平方米,砖木钢混结构住房达 99% 。随着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民居住和生活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大力实施依法治镇,注重发挥“两会一校”作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强文化特色村建设。庆源村的排鼓队和官三村、上屯村、小都城村等村的秧歌队、文艺队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比赛和汇演并获奖。投资 60 多万元的河北宣传文化重点工程宣传文化站 2004 年 2 月份启用以来,为群众开展文娱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
官庄镇;地处潜山县东北角,位于桐、岳、潜、舒四县交界处,北靠合肥,东临巢湖,南接安庆,西望武汉,与安庆机场和安庆客货码头相距80公里,到沪蓉高速和京九铁路仅60公里。全镇总面积18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355个村民组,8535户,32800余人口。
官庄境;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省级金紫山森林公园座落境内,与板仓自然保护区、舒城的万佛山森林公园紧紧相连,总面积4073.3公顷。公园境内森林茂密、环境清幽、风光旖旎、古迹悠久,浑然一幅徇丽多彩的风景画卷。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的大香山寺座落于香山村境内,号称“佛国三千大世界,天下禅林第一家”,为省级重点保护寺庙。禅院松竹掩映,庄严肃穆,每日晨钟暮鼓,声传十里。1957年建成,1969年迁建于锣鼓山南的烈士墓葬有革命先躯十八人,内有周恩来总理同学,中共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烈士等,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清乾隆年间即有“官庄一条街”之称的官庄老街,全长300余米,宽3米,路面由全山石板铺成,两旁店铺众多,随着时代变迁,虽几度兴衰,仍延续至今。
官庄镇;自然资源丰富,土特产品种多,区域传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中豆制品生产已有二百年历史,由于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优质的矿泉水,生产出的产品属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品生产以“官庄镇福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现有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60余家,“福源”牌豆皮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大都市,产销两旺,前景广阔。镇内有桑园326公顷,年产鲜茧2万余担,居全县前列。现有茶园3000余亩,茶场20余家,年产干茶6万多公斤,名优茶品种齐全,以色、香、味著名,深受消费者好评。境内“天柱红”花岗石资源丰富,经地质鉴定,色灰白、灰红,斑状、块状结构,整体固定,硬度极强,耐腐蚀,是一种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装修材料,全镇现有开采、加工台锯28台套,发展势头强劲。书画纸生产始于宋元时期,今官庄坛畈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远销印度、日本等国家,因产于官庄,故名“官庄书画纸”,俗称“仿宣纸”,以优质野生植物纤维为原料,性能独特,无蛀、无毒,可书、可画、可裱,为书画美术理想的丈房一宝,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通过使用、鉴定,予以了高度评价。
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烟机配件公司,年产值近1000万元。“天虹”牌卫生材料系全县唯一获“准字”号生产企业,生产口罩、药棉、棉签、绷带等产品。各种系列刷子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珠宝加工、保健布鞋等产品供不应求。 |
|
官庄镇历史悠久,资源物产丰富,以民风淳朴、环境秀美闻名遐迩。我镇位于蓟县县城西部,距县城12公里,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人口3.1万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邦喜公路横穿东西,津蓟高速和即将修建的蓟平高速公路均在我镇设立出口,著名的盘山风景名胜区就座落于我镇境内。
我镇历史文化悠久灿烂,早在盛唐时期,就在九华峰下修建了千像寺,历代皇家均进行了修建、扩建,到清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并修建了皇家园林—静寄山庄。历史上曾建有72座寺庙和13座玲珑宝塔,以东五 台山著称佛界。官庄镇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创建了盘山抗日根据地,产生了县内最早的村级抗日民主政权—联合村政权,诞生了著名的八路军冀军东分区十三团和盘山民兵班,打响了冀东暴动的第一枪,涌现了杨妈妈、崔妈妈等众多的拥军支前模范。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956年在盘山南麓修建烈士陵园,成为一个后人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我镇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物产丰富。土地资源不仅类型多而且大,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有金、钨、铀、锰等三十多种,主要分布在山区。建筑材料和药用矿物麦饭石储量可观,镇内蕴藏着大量的雪花白大理石,春草绿大理石,奶油大理石、肉红色花岗岩和玄武岩。镇内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植物种类近千余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银杏、杜仲等名贵稀有植物几十种。野生动物中名贵稀有动物有环颈锥、飞鼠、中国林蛙等。官庄镇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镇内盛产优质低钠低化度偏硅酸型矿泉水,其中盘山矿泉水可与崂山矿泉水相媲美 。
我镇农业以林果为主,几年来,我镇先后实施了山区开发工程、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封山育林等工程,使我镇林业得到了有序开发和持续发展,全镇 山场森林覆盖率达到92%以上。官庄镇是天津市有名的水果之乡,盛产柿子、板栗、核桃、红果、大枣等。盘山柿树唐代已有栽植,盘山柿子以甘甜硕大闻名于世,1995年,被国家誉为“中国盘山盖柿之乡”,燕山板栗被商界誉为“东方明珠”。我镇建立了3000亩大枣基地,高达100多个品种,并向全国招生开办大枣培训班,将野生酸枣嫁接发展成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1999年,镇农工商总工司和智利生产者协会在营房村建立了占地340亩的中智示范农场,该农场引进了智利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桃、油桃、樱桃、杏、李子、葡萄6大系列十几个品种的果树种苗及相应技术,该农场已成为高效节水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市场定单农业的综合典范。牧业以饲养生猪、蛋鸡、肉牛、肉羊、散养鸡为主。建立了蓟州方正蛋鸡养殖小区、官庄、张丁庄肉牛养殖小区等,世界华人投资委员会准备投资1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亿元)在小彩各庄建立黄牛养殖基地。为我镇的畜牧业发展将打下良好基础。
我镇有着实力雄厚的个体私营企业。工业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有天津市康得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利众工贸有限公司、华阳服装厂三大企业。天津市康得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1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 三十强企业。镇政府按照规划好、设计好、管理好的思路,把投资环境和服务做为发展战略,在邦喜路两侧规划了200亩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将一些大的企业迁到园区之内,用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整体素质。天津市恒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兴达矿产纳米研发中心两个高科技民营企业已落户我镇,为我镇企业发展再上新水平奠定了基础。
我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盘山风景名胜区、石趣园、京东塔林和正在进行招商恢复建设的北少林寺、千像寺、朝阳庵,农家旅店,联合村别墅小区等为游客吃、住、游、购、玩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和果品采摘已成为我镇的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盘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犹如十里锦屏,巍然屹立于京东,津北,是当今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上被列为中国15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盘山景色以“五峰”、“八石”、“三盘之胜”而奇特称绝,前拥紫盖峰,西傍舞剑峰。五峰攒簇,怪石嶙峋,天然形成了“三盘之胜”。清乾隆皇帝曾三十二次游历盘山,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石趣园以世界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于庆成老师的泥塑著称于世,此外,八十七神仙卷、万佛寺等景点闻名遐迩。千像寺、北少林寺、朝阳庵、联合村别墅小区正在进行招商洽谈和恢复建设,将我镇旅游业的发展推向了又一高峰。 |
|
位于安丘市区南部,与诸城市接壤。面积72平方公里,辖57个行政村,人口3.4万。省道央(子)赣(榆)公路纵贯南北,沂(源)胶(州)公路横穿东西。2002年,实现经济总收入4.1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3409元。
农业方面,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瓜果菜种植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式发展轨道。全镇种植姜蒜1.5万亩,牛蒡、芋头6000亩,大葱4000亩,辣椒1万亩,红富士苹果、优质桃等果品5000亩,速生林5000亩。年出口大葱4.5万吨,年产优质果品7500吨,牛蒡、芋头1.8万吨,大蒜4800吨,蒜薹5000吨。官庄大蒜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确定为名牌产品,荣获金奖,是著名的“大蒜之乡”。养殖业异军突起,建成肉牛、奶牛、肉鸭、肉鸡等专业养殖小区56个,形成了万头肉牛出口基地,现代化奶牛基地和肉鸭、肉鸡生产基地。畜禽养殖总量200多万头(只),年养殖总收入过亿元。招商引资进展顺利,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引进落实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2400万元,工业企业发展到20家,民营企业26家,个体工商户1000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工业企业年实现产值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000万元。镇特种油厂生产的“雄风”牌特种油,有20个系列、80多个品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机械电子等领域,荣获国际风联金奖。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全年共投资1000多万元,柏油硬化镇区街道,进行沿街综合开发,建成了35千伏变电站。镇区规划建设的民营经济园配套设施完善。一个环境优美、商贸繁荣、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城镇已初具规模。 |
|
官庄镇 官庄镇位于南阳市区东南,距南阳市区32千米。南接新野县,东邻唐河县,北邻宁西铁路和312国道,西邻豫21线。面积88.2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人,非农业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2万人。辖官庄、牛庄、田李庄3个社区,李营、张茨园、新庄、廖庙、韩庄、大刘、十里河、夏铁楼、殷庄、西来、余店、龙泉、龚营、岳庄、小高、忽桥、田店、前营、大尹庄、宗坡、何上寨、小尹庄22个行政村。河南油田及其下属的32个二级单位均在辖区内。汉王、汉(冢)田(店)、瓦(店)官(庄)、官(庄)新(野)公路过境。白(河)桐(柏)干渠纵贯境内。 [代码]411302102:~001官庄社区 ~002牛庄社区 ~003田李庄社区 ~200李营村 ~201张茨园村 ~202新庄村 ~204廖庙村 ~205韩庄村 ~206大刘村 ~207十里河村 ~208夏铁楼村 ~209殷庄村 ~210西来村 ~211余店村 ~212龙泉村 ~213龚营村 ~214岳庄村 ~215小高村 ~216忽桥村 ~218田店村 ~219前营村 ~220大尹庄村 ~221宗坡村 ~222何上寨村 ~223小尹庄村
[沿革]1984年建官庄乡,1986年设镇。1997年,面积88.2平方千米,人口5.9万,辖官庄、李营、田店、前营、大尹庄、小尹庄、和尚寨、张茨园、新庄、韩庄、料庙、殷庄、十里河、夏铁炉、龚营、小高庄、岳庄、田李庄、胡桥、余店、大刘、宋坡、龙泉、西来25个行政村。(252个村民小组) |
|
官庄镇南接新野,东邻唐河,地处宛城区东南门户。全镇辖24个行政村,252个村民小组,全国500强特大企业河南油田及其下属的32个二级单位均在本镇辖区,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人,非农业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2万人,镇域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2002年,全镇完成农业产值2.7亿元,工业产值2.8亿元,乡镇企业产值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近年来,在宛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立足官庄镇实际,发挥背靠河南油田的区位优势,确立了“围绕生产、生活、生态做文章,抓城、强工、兴农、活商奔小康”的整体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明星城镇,探索出了一条建设高品位绿色小城镇的可行性之路。我镇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唯一一家“四星级小城镇”,去年又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乡镇荣获“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并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城市建设先进单位”,今年2月我镇又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乡镇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官庄镇全镇皆为平原,便于耕作;涧河和白桐干渠象两条玉带纵贯全镇,水利条件好;高标准建成了4万亩世行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展示出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培育壮大了以林果花卉、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官庄特色的矿区型市场业。 |
|
位于沅陵县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2'、北纬 28°26'。2003年11月和2005年4月的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官庄镇辖55个村(居)委会,480个村(居)民小组,14000多户,50000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00余人),面积459.6平方千米。辖:下街、上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7个居委会;太坪铺、宁乡铺、荆竹山、海沙坪、三渡水、黄土铺、黄金坪、沐濯铺、抱木园、龚家湾、官庄、老街、磨子溪、楠木坛、塘虎坪、界亭驿、牌楼边、辰州坪、杨家溪、辽湾溪、席家溪、沃溪、鱼儿山、花岩山、叶家山25个村委会。 |
|
官庄镇 官庄镇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101.72平方千米。辖官联、乜敖2个社区,张坝、望高、鸳鸯、毛坡、塘店、白杨坨、新庄、雅都、红石、观音、柏香、大杉、地友、红岩洞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官庄。渝怀铁路、319国道过境。 [代码]500241105:~001官联社区 ~002乜敖社区 ~200张坝村 ~201望高村 ~202鸳鸯村 ~203毛坡村 ~204塘店村 ~205白杨坨村 ~206新庄村 ~207雅都村 ~208红石村 ~209观音村 ~210柏香村 ~211大杉村 ~212地友村 ~213红岩洞村
[沿革]2001年设立官庄镇,管辖原官庄、红岩乡所属行政区域及肖塘乡的毛坡、团结、塘店、联荣、白杨坨、春光、棉花等7个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01.72平方千米,总人口352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00人,辖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官庄。
附:官庄乡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8千米。 [沿革]1938年析南洞乡置官庄镇,1941年改乡,1958年设中和公社官庄分社,1964年析建官庄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面积31.3平方千米,人口1.6万,乡政府驻官庄,辖官联、张坝、乜敖、八一、新庄、雅都、和平、晓光、望高、岩脚、鸳鸯11个行政村。
附:红岩乡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11千米。 [沿革]1938年析南洞乡置红岩乡,1955年并入观音乡,1958年设中和公社观音分社,1964年析建观音公社,1972年更名红岩公社,1983年置红岩乡。1997年,面积38.3平方千米,人口1.1万,乡政府驻红岩洞,辖红岩洞、观音、牛角、柏香、田坝、红石、跃进、蚂蟥沟、大杉、小屯、地友、桂花12个行政村。
附:肖塘乡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北部,距县城17千米。 [沿革]1938年析小江乡和月旗乡置肖塘乡,1958年设中和公社肖塘分社,1964年成立肖塘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面积40.6平方千米,人口0.9万,乡政府驻茅坡董,辖毛坡、热水、棉花、团结、响塘、春光、塘店、联荣、白杨坨9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将毛坡、团结、塘店、联荣、白杨坨、春光、棉花等7个村划归官庄镇管辖,将响塘、热水等2个村划归妙泉乡管辖。 |
|
官庄镇位于秀山城北偏东6公里处,幅员面积101.7平方公里,东接平马、雅江、干川,西邻溪口,南与中和镇、官舟接壤,北连龙池、妙泉。辖16个村(居)委会,共有132个村(居)民小组,8743户,36687人,镇政府驻地在官联居委会,集镇常住人口8000余人。
历史沿革:官庄以一官姓富豪所建庄屋而得名,建县时属南洞里地。1928年建官庄乡,1938年建官庄镇,1941年复为官庄乡,1950年官庄为第七区驻地,1951年建乡人民政府,属中和区,2001年7月撤区并乡,将原官庄乡、肖塘乡、红岩乡三乡合并,成立官庄镇。
自然地理和物产资源:官庄镇是一个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镇,国道319线、梅江河贯穿全境,最高海拔为1255.9米,最低海拨370.9米,平均气温16.5摄氏度,年降雨量为1341毫米,无霜期为280天,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镇有耕地面积31071亩,其中:田21947亩,土9058亩。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47552亩,主产水稻、玉米、薯类,2005年产粮18821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45元,同比增长7.8%。林业以马尾松和10000亩优质水果基地为主。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05年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1.476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2.72%,增长率为13.58%。工农业总产值2.8459亿,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1.71%,增长率为51.92%,其中:农业产值6459万元;工业产值2.2亿,增长率为115.68%;社会消费商品零售总额达22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万元,增长率为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500万元;镇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2697万元,比上年增加447万元,增长率为19.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9‰,比上年减少0.25个千分点。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经济强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610430101000 官庄镇 610430101200 官庄村
610430101201 党家村
610430101202 景罗村
610430101204 孙家村
610430101205 仙家村
610430101206 寨里村
610430101207 南邢村
610430101209 张村
610430101210 上塬村
610430101211 申阳村
610430101216 席家村
610430101217 北张村
610430101218 占张村
610430101219 上坳村
610430101220 皇城村
610430101222 沟渠头村
610430101223 庄子头村
610430101224 北庄村
610430101225 焦家村 |
|
官庄镇地处潜山县东北角,位于桐、岳、潜、舒四县交界处,北靠合肥,东临巢湖,南接安庆,西望武汉,与安庆机场和安庆客货码头相距80公里,到沪蓉高速和京九铁路仅60公里。全镇总面积187平方公里,全镇辖33个党支部,1036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23名,并设立了3个党支部和2个党小组)。全镇辖13个行政村,355个村民组,8535户,32800余人口。对外到舒城、桐城均有公路通车,内部村村通车,主干道均为沥青油路面,交通较为方便。境内有移动、联通基站各3座,手机信号全覆盖。电力设施配套齐全,动力电遍布每个自然村庄。
官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省级金紫山森林公园座落境内,与板仓自然保护区、舒城的万佛山森林公园紧紧相连,总面积4073.3公顷。公园境内森林茂密、环境清幽、风光旖旎、古迹悠久,浑然一幅徇丽多彩的风景画卷。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的大香山寺座落于香山村境内,号称“佛国三千大世界,天下禅林第一家”,为省级重点保护寺庙。禅院松竹掩映,庄严肃穆,每日晨钟暮鼓,声传十里。1957年建成,1969年迁建于锣鼓山南的烈士墓葬有革命先躯十八人,内有周恩来总理同学,中共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烈士等,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清乾隆年间即有“官庄一条街”之称的官庄老街,全长300余米,宽3米,路面由全山石板铺成,两旁店铺众多,随着时代变迁,虽几度兴衰,仍延续至今。
官庄镇自然资源丰富,土特产品种多,区域传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中豆制品生产已有二百年历史,由于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优质的矿泉水,生产出的产品属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品生产以“官庄镇福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现有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60余家,“福源”牌豆皮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大都市,产销两旺,前景广阔。镇内有桑园326公顷,年产鲜茧2万余担,居全县前列。现有茶园3000余亩,茶场20余家,年产干茶6万多公斤,名优茶品种齐全,以色、香、味著名,深受消费者好评。境内“天柱红”花岗石资源丰富,经地质鉴定,色灰白、灰红,斑状、块状结构,整体固定,硬度极强,耐腐蚀,是一种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装修材料,全镇现有开采、加工台锯28台套,发展势头强劲。书画纸生产始于宋元时期,今官庄坛畈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远销印度、日本等国家,因产于官庄,故名“官庄书画纸”,俗称“仿宣纸”,以优质野生植物纤维为原料,性能独特,无蛀、无毒,可书、可画、可裱,为书画美术理想的丈房一宝,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通过使用、鉴定,予以了高度评价。
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烟机配件公司,年产值近1000万元。“天虹”牌卫生材料系全县唯一获“准字”号生产企业,生产口罩、药棉、棉签、绷带等产品。各种系列刷子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珠宝加工、保健布鞋等产品供不应求。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官庄镇党委、政府本着“以城镇建设为依托,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为重点”的工作思路,热忱欢迎各地商家名流,来我镇投资置业,我们将真诚为您服务,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优惠政策,共谋发展。 |
|
官庄镇坐落山东省安丘市南部17公里处,全镇面积72公里,辖57个行政村,8435户,人口3.4万。
官庄镇与诸城隔渠河相望,是安丘的南大门,省道央(子)赣(榆)公路纵贯南北,沂(源)胶(州)公路横穿东西,具有非常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今年,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重点”,努力实现“八项新要求”,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官庄镇依托省道央赣路,大力发展路域经济和工业企业。位于镇区的潍坊王牌电动车是官庄镇的新建企业,也是安丘唯一一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已获得中国自行车协会认证批准。前期又新征建设用地20亩,在央赣路西侧,建设了一处新厂区,新上生产线两条,投产后,年产电动车20000辆,销售收入可达3200万元。新奥筑路材料投资3000万元新上的高标号水泥生产线项目、福兴食品投资1000万元的脱水蔬菜深加工项目也已经投产达效。另外,在镇区的双森木箱厂、鲁味源花生厂、筑路机械制造等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镇村企业的快速发展。格瑞食品、远洋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00多家,民营企业发展到560家,从业人员13000多人,年实现产值11亿元。
官庄镇耕地面积8万多亩,自然资源丰富,土特产品种多,区域传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中,官庄的大蒜历史悠久,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大蒜之乡”,据县志记载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15000余亩的官庄“两河”牌大蒜更是特点独具,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该蒜头大瓣匀、汁液粘稠,辛香可口,味道浓厚,素有“官庄大蒜头、一头顶两头”之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识,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并出口日、韩、欧洲等国家。官庄是“大桃之乡”,所产的仓方早生桃在省内外久赋盛名,平均单果重250g,大者重400g,果型端正,色艳肉脆,含糖量12%以上,极耐贮运,年产300万公斤;新川中岛桃8月上旬成熟,单果重220g,肉质细脆,果面全红,含糖量15%以上,耐贮性强,年产100万公斤。千亩红富士苹果果型好,颜色鲜红,口感甜脆,采收期长,各地客商都慕名前来,因其“皮薄、清脆、口味好”的特点名扬四海,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西瓜、牛蒡、大姜、大葱、苔韭、大白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雄厚,人力资源充足,进出口农产品加工质量高,完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官庄镇肉牛、肉鸭、肉鸡等专业养殖小区近百个,肉牛存栏达到万头以上,是省外贸定点出口基地,具有自营出口权。
官庄镇按照规划好、设计好、管理好的思路,把投资环境和服务作为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力度改善小城镇建设规模,努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治安稳定,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官庄镇民风淳朴,环境宜人,水源充足,热忱欢迎各地商家名流,借助我镇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前来投资置业,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优惠政策,共谋发展,共创伟业。 |
|
- : Guanzhuang Town
- n.: Guanzhuang Zhen
|
|
官庄乡, 官庄 |
|
王官庄镇 | 高官庄镇 | 刘官庄镇 | 小官庄镇 | 刘家官庄镇 | 小官庄镇双河小学 | 安丘市官庄镇成人教育中心 | 蓟县官庄镇肘各庄服装厂 | 蓟县官庄镇塔院西中车汽修集团天津厂院 | |
|
|
联合村 | 北庄村 | 于家河村 | 李家村 | 南庄村 | 寨里村 | 宁乡铺村 | 第一社区 | 第二社区 | 香山村 | 下街社区 | 上街社区 | 第三社区 | 第五社区 | 红石村 | 孙家村 | 党家村 | 张村 | 南营村 | 石佛村 | 东阳村 | 新庄村 | 皇城村 | 刘家坳村 | 庆源村 | 夏庄村 | 砖瓦窑村 | 营房村 | 塔院村 | 官庄村 | 邢家沟村 | 西阳村 | 北阳村 | 上屯村 | 下屯村 | 西周村 | 金城村 | 官庄村 | 平峰村 | 坳口村 | 横河村 | 丁家庄村 | 北李家庄村 | 两河村 | 顺河村 | 坡庄村 | 毛家庄村 | 南李家庄村 | 辛庄子村 | 店子村 | 小河口村 | 王家营村 | 刘家营村 | 高家埠村 | 三官庙村 | 官庄社区 | 李营村 | 大刘村 | 十里河村 | 殷庄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