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 : 多媒体 : 艺术类 > 字体
目录
No. 1
  ①文字的结构形式。如汉字的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②书法的流派或风格特点。如颜体、柳体等。
zì tǐ zì tǐ
  同一种文字的书法的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
No. 3
  文字的不同体式。如汉字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汉 蔡邕 《篆势》:“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南史·江淹传》:“时 襄阳 人开古冢,得玉镜及竹简古书,字不可识。 王僧虔 善识字体,亦不能諳,直云似是科斗书。”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科。”
No. 4
  由有代表性的著名书法家所形成的风格独特的书体。《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善草隶,为时楷法,自云善效 钟元常 、 王逸少 而微变字体。” 宋 梅尧臣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诗:“长廊 颜頵 碑,字体家法传。”
No. 5
  字的形体结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嘉道 以后,殿廷考试尤重字体。”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但两边墙上却还留着一副毛笔书写的、字体端丽的楷书对联。”
No. 6
字体
字体
  zì tǐ
  字体,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文字、字母、数字的书写形式。
  ①文字的结构形式。如汉字的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②书法的流派或风格特点。如颜体、柳体等。
  字体,一种应用于所有数字、符号和字母字符的图形设计。也称为“样式”或“字样”。Arial 和 Courier New 是字体的示例。字体通常具有不同的大小(如 10 磅)和各种样式(如粗体)。
  一般认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个阶段,到宋代印刷术的出现,由楷书发展出了主要用于印刷的宋体和楷体,二十世纪初,宋体、仿宋、楷体和黑体确立了作为主要印刷字体的主流地位,二十世纪末期,随着激光照排技术的普及应用,满足计算机应用的中文汉字字库出现,一批包含新型字体的计算机字库,大大地丰富了人类对字体的个性化需求。
  各种字体的简略介绍
  宋体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真是体中有体,令人目不暇接呀!
  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的创始人是秦桧。这个秦桧博学多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
  是源于宋代的,但是宋体字在明代确立。
  宋体字是印刷行业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根据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为书宋和报宋。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
  宋代"兴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景象.印刷出版业在宋代进入了黄金时代,雕版印刷兴旺,刻书中心发展较快,活字印刷发明.元、明大量翻刻宋本,宋体字在明代确立.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中国书法和雕版印刷的结合产生了宋体字,因此,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
  1、宋体字承传了中国书法的审美韵味
  中国书法艺术除了汉字本身独特的象形性、图画性特点外,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是形成中国书法的最重要的原因。毛笔它柔软而富有弹性,能意地弯曲扭动,张驰有度,能潇洒自如地表现出各种粗细、大小、曲直,刚柔的线条变化。更能把书者的情感赋予其中,这种“软笔”可横、可竖、可点、可撇、可捺,形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形式特征。书者的技艺到一种高度时,毛笔在手,字已非字,点画线条随心书写,千变万化,以至所书之字似有生命的境界。
  宋体字在笔画上,仍然保持了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在与唐楷颜体比较时,我们看得更清楚,如点、捺、撇及转折处的顿挫处理,就是对书法运笔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化概括。
  从汉字书写的发展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是中国书法程式化的颠峰。楷,模范也。因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刻版印刷字的楷模。在品味和设计宋体时,追求中国书法和木版刀味、雕版印刷痕迹的韵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只是美术字而已。如现在的圆体,综艺体,根本没有传统书法的味道。
  另外,从宋体字的角度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因追求方正和程式化,从而失去了书法艺术所需要的随心自由的激情和灵动。唐楷太程式化了,使人极易想到宋体字,实际上唐楷也就是今天的宋体字的范本,它们像个成熟而正襟危坐的长者,不愈矩,缺乏变化的勇气,因而失去了自由的偶然性。
  唐三大家的楷书,虽然给后来的习字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说是人学人像,个个都是柳公、颜公,但却毫无个性可言,很难习得此法而成为书法家。倒是能成为入门习字和写好字的范本,但不能作想成为书法家的始终范本。学书者应直追秦、汉、魏、晋,特别是汉代书法,随心抒写、大气豪迈,如《汉简》、《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等。
  唐楷是中国书法楷书的顶峰,顶峰面临的是什么?是下坡,是重新开始,唐楷也就是宋体字的起始点。
  2.传统印刷与木版刀刻的痕迹韵味
  今天版本学家对于宋体字下的定义是:“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起落笔的棱角,应是宋体字的最大的特征,它是雕版刻工们在长期的刻写过程中对唐楷的笔画进行归纳化处理,形成的特有的装饰化特征,是刻刀留下的韵味,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质特点,却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这种刀刻的痕迹在传统印刷的过程中,因为印墨和中国纸张的特征,再加上压力,使得最后印制的的成员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宋体字的棱角又稍稍圆润浑厚起来,十分耐看,这无意之中,把楷书的书法味和雕版的刀刻味揉和在一起,形成了宋体字的典型特征。因此,学书法要上溯秦汉,而设计宋体字却要直追唐楷和宋明的雕版刻刀味,因为,那才是宋体字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体字的秀气,钢筋有力,变化得当,吸引了后人的喜爱。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
  黑体:机器印刷术的历史产物。至少已有一百年的时间,黑体汉字抹掉了汉字手书体的一切人为印迹及其造字渊源,没有手书的起始和收笔;它以几何学的方式确立汉字的基本结构(它是构建性的,而非书写性的),其均匀的笔划宽度和平滑的笔划弧度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充满机器意味的无时间性及共时性特征.
  仿宋:顾名思义是宋体的便体,也是印刷体.
英文解释
  1. :  typefont,  character
  2. n.:  type,  font,  fonts,  graphics,  lettering,  print,  style,  typeface,  style of a written or printed character,  script,  style of calligraphy,  a style of letter or character,  a type (in printing)
法文解释
  1. n.  style
  2. n.  police de caractère / typographie
相关词
历史文化书法百科辞典文字中国文化史女性文字汉字
简体字中国文字学印刷字体书体石刻文字流派楷书
宋徽宗书法艺术更多结果...
包含词
古字体
分类详情
华文细黑微软简魏碑微软简中圆
微软简粗宋微软黑美体微软繁综艺
微软简秀圆微软大标宋微软大黑体
微软繁标宋微软繁超黑汉仪漫步体简
汉仪南宫体简长城中楷体繁长城行书体
华康楷体简华文中宋华文新魏
华文彩云华文琥珀华文行楷
华文仿宋华文隶书华文隶书体简
王汉宗标楷体一空心王汉宗波卡体一空阴王汉宗超黑体俏皮动物
王汉宗粗圓体一双空金桥繁隶书金桥简楷体
金桥繁楷体创艺繁隶书创艺繁楷体
金山繁楷体金山繁隶书经典繁勘亭
经典美黑简经典图案字经典繁颜体
经典繁随意昆仑楷体昆仑粗隶书
文鼎粗圆简文鼎贱狗体文鼎长美黑繁
文鼎大黑繁文鼎细钢笔行楷文鼎中钢笔行楷
文鼎水管体文鼎香肠体文鼎潇洒体
文鼎弹簧体迷你简彩蝶迷你繁篆书
文鼎谁的字体繁迷你简北魏楷书体金梅超黑字形原體
金梅超明字形原體金梅草行書金梅采藝體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