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縣 : 竜灣區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顯示全部] > 天河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天河鎮:面積23.18平方公裏,人口2.48萬人,轄1個居民區: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環鎮路1號,郵政編碼:325025。
  居民區:天河
  行政村:天津、高軒、三星、築成、西前、天鳳、二甲、鄭嶴、莊泉、建豐、司南、新河、中和、新川、金益、蒲門、泰河
浙江省溫州市竜灣區天河鎮
  天河鎮位於溫州市竜灣區的南部,東瀕東海,西靠羅山,北與沙城鎮接壤,南鄰海城街道。全鎮有 30個黨支部、701名黨員,轄1個居民區(天河)、17個行政村(天津、高軒、三星、築成、西前、天鳳、二甲、鄭嶴、莊泉、建豐、司南、新河、中和、新川、金益、蒲門、泰河),戶籍人口2.48萬人,常住人口近5萬人,總面積22.8平方公裏。境內各類硬件設施齊全,資源豐富,民風勤樸。
  企業興旺 經濟發展
  天河鎮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民用電器生産基地。二十多年的改革發展,使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天河人民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情。全鎮現有各類民用電器企業、五金機電、包裝機械企業共 600余家,其中以民用電器尤為著名,共有45傢企業獲得ISO9000係列國際質量體係認證和CE認證、AS8000認證。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19.35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19.09億元, 外貿出口 3.0527億元;財政總收入2720萬元; 農民人均收入達 8452元。我國加入WTO以後,天河的民用電器以自己的高品質走出國門,贏得挑戰和主動。
  四大基地 效益顯著
  天河鎮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既有緑水青山,又有金色海灘,全鎮海岸綫達 1.9公裏,勤勞的天河人民在發展二、三産業的同時,不忘做精第一産業。目前,全鎮已形成了一千畝的淡水養殖基地、一千畝的生態蔬菜基地創建 全國首批 IPM生態蔬菜植保社區服務站 、一千畝的畜牧基地和一千畝的海水養殖基地,這四大基地以科技為依托,已形成規模效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
  既富口袋 更富腦袋
  天河鎮素有“聖師後裔”之美譽,名人輩出,現有一名天河籍的中科院院士和衆多的教授、研究員等。尊師重教,興學助教在天河蔚然成風。天河人民在致力經濟發展富口袋的同時,不忘投資辦學“富”腦袋。在天河,設施最好的單位當數三所中小學校。目前,天河鎮已擁有省級體育強鎮、省級教育強鎮、省級“東海明珠”等三張省級金名片。今年,天河的幹部群衆正全力以赴爭創市級文明城鎮。
  一方熱土 無限希望
  國傢級開發區溫州經濟開發區濱海新區的中心軸綫坐落在本鎮東首,轄區內的金山生態示範園、天河水庫、東海大堤風光旖旎,一千多畝的省級濱海園區民用電器生産基地將是新的經濟增長點,造福子孫的天城圍墾正在興建。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天河鎮
  一、基本概況
  天河鎮位於吉安縣西南部,西連永新縣,北銜安福縣,吉永公路橫穿東西。全鎮總面積156平方公裏,轄9個村委會、1 個居委會,人口18893 人。鎮內山清水秀,資源豐富。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一手抓工業,以工業興鎮。境內有天河煤礦、精光永合煤礦石發電公司、江西天高鐵合金有限公司、浙江竜灣海濱化工廠、鉛筆廠等一大批外資企業;一手抓特色農業,以竹牧業富民。主要農産品有山羊、生薑、木耳、葡萄、竹筍、優良牛、豬等。
  二、行政區劃與歷史沿革
  宋、元、明、清時期,天河鎮屬廬陵縣宣化鄉,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為吉安縣天河鄉;1950年成立天河鄉人民政府,1958年8月成立天河人民公社;1959年元月並入敖城人民公社,1960年3月重新成立天河人民公社;1984年10日改為天河鎮至今,轄白泥、橫林、窯棚、天河、田傢、東坑、流芳、常林、毛田個村委會1個街道居委會,52個自然村小組,1110戶。居住着漢族、畲族5219人(不含駐鎮廠礦)全鎮15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8250畝。
  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天河鎮充分利用駐鎮的省屬煤礦、市屬電廠以及原軍工企業811搬遷後留下的閑置廠房的條件,大力擴大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首期投資5800萬元的“江西天高鐵合金有限公司”和投資5000萬元的“浙江竜灣海濱化工廠吉安縣天河分廠”等外資企業十傢。
  招商引資的發展帶動了飲食服務業、運輸業、商品零售業的發展,2004年,天河鎮經濟總值達成到14112萬元,其中工業産值10982萬元,增加值4。15萬元,上交稅收233。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增加100元,達到1160元,“以農造市、引商富市”使該鎮的城鎮規劃,通訊信息網絡容量急劇擴大,以工促農,以農輔工,活躍了市場,壯大了鎮域經濟、全鎮有中學生445人,小學生743人,教職工106人,衛生院所有醫務人員16人,床位10張。
  四、天河鎮的主要特色資源(特産)
  天河鎮盛産杉木、毛竹、生薑、竹筍、木耳、樟樹、羅漢樹等;地下藴藏着豐富的煤炭、鐵礦等資源;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至今保留着賀竜元帥、彭德懷元帥生活戰鬥過的竜傢村,竜傢南面還有一座最引人註目的“筆架山”;十裏寨山風雲沸騰、聶風和追雲飛檐走壁的故事;沉寶塘、石沸洞的神奇傳說。為天河這塊物華天寶之地,增添了許多生機,激發許多文人墨客流連忘返,揮毫贊嘆,原國防工辦軍工廠“811”遺留下來的生態村“十裏寨”與革命搖籃井岡山相婢美,依山傍水,空氣新鮮,四季宜人,鳥語花香,可謂歷史名人、名勝古跡、人文景觀,旅遊度假溶為一體。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縣天河鎮
  天河鎮位於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西半部,是羅城西部鄉鎮的交通樞紐,東與四把鎮交界,南與宜州市相連。鎮政府所在地離縣城中心30公裏,離河池市中心140公裏,全鎮現轄14個村民委,1個社區,226個自然屯,228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225萬人。
  全鎮總面積198平方公裏,共有耕地面積22583畝,其中水田9387畝,旱地13196畝。轄區內建有肯城、敏洞、山衝等5座中小型水庫。該鎮水力資源相當豐富,興建有賓村、波流、肯城3座小型水力發電站。
  天河鎮是以發展農業經濟為主的農業鄉鎮,野生毛葡萄、考煙、木薯、林果是該鎮四大支柱産業。盛産糯玉米、水果等,是羅城西部的水果生産基地。天河糯玉米頭享譽八桂,素有“珍珠糯玉米頭”之美稱:天河鎮天河社區嚮陽屯素有“花果山”之美稱,三樺李等水果遠銷區內外。
  天河鎮現有鄉級圖書館1個、藏書5000多册,12個村建有圖書館,均藏書達400册以上。2001年,天河鎮被評為“全國群衆體育先進鄉鎮”稱號。 ’
  天河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風景秀麗。已故著名文學評論傢,作傢劉名濤先生曾為故鄉天河八景賦詩“九麯竜江換小江,洞中含樂北陵蒼;漁翁獨愛三潮唱,金榜留名題鳳凰。”九麯江、吾溪夜月、北陵鐘秀、漁村晚照、聖水上潮、榜山題名,風嶺晴霞、偕樂仙洞,係天河著名的八景。鬼子,原名廖澗柏,天河鎮金城人,廣西有名的小說傢,主要作品有《被雨淋濕的河》、《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等,2001年獲第二屆魯迅文學奬。
浙江省溫州市竜灣區
  天河鎮位於溫州市竜灣區的南部,東瀕東海,西靠羅山,北與沙城鎮接壤,南鄰海城街道。全鎮有 30個黨支部、701名黨員,轄17個行政村,一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2.48萬,常住人口近5萬,總面積22.8平方公裏。境內各類硬件設施齊全,資源豐富,民風勤樸。
  天河鎮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民用電器生産基地。二十多年的改革發展,使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天河人民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情。全鎮現有各類民用電器企業、五金機電、包裝機械企業共 600余家,其中以民用電器尤為著名,共有45傢企業獲得ISO9000係列國際質量體係認證和CE認證、AS8000認證。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19.35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19.09億元, 外貿出口 3.0527億元;財政總收入2720萬元; 農民人均收入達 8452元。我國加入WTO以後,天河的民用電器以自己的高品質走出國門,贏得挑戰和主動。
  天河鎮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既有緑水青山,又有金色海灘,全鎮海岸綫達 1.9公裏,勤勞的天河人民在發展二、三産業的同時,不忘做精第一産業。目前,全鎮已形成了一千畝的淡水養殖基地、一千畝的生態蔬菜基地創建 全國首批 IPM生態蔬菜植保社區服務站 、一千畝的畜牧基地和一千畝的海水養殖基地,這四大基地以科技為依托,已形成規模效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
No. 6
  面積150k㎡,人口16570人。 [郵編]343114 [代碼]360821102 [區劃]轄天河居委會,毛田、常林、東坑、流芳、田傢、天河、窯棚、白泥、橫林等9個行政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
  天河鎮位於吉安縣西南部,西連永新縣,北銜安福縣,吉永公路橫穿東西。全鎮總面積 156 平方公裏,轄 9 個村委會、 1 個居委會,人口 18893 人。鎮內山青水秀,資源豐富。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一手抓工業,以工業興鎮。境內有天河煤礦、精光永合煤礦石發電公司、江西天高鐵合金有限公司、浙江竜灣海濱化工廠、鉛筆廠等一大批外資企業;一手抓特色農業,以竹牧業富民。主要農産品有山羊、生薑、木耳、葡萄、竹筍、優良牛、豬等。
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英文解釋
  1. :  Tianhe Town
近義詞
天河
包含詞
黃陂縣天河鎮防疫保健所溫州市竜灣區天河鎮衛生院預防保健站
分類詳情
東坑村金星村二甲村三星村田傢村
新河村白泥村金益村天津村高軒村
築成村天鳳村莊泉村建豐村司南村
中和村新川村蒲門村泰河村鄭嶴村
西前村天河社區天河村毛田村天河社區
維新村北華村金城村北安村天河村
宏林村窯棚村流芳村常林村古邦村
白任村佳泉村進新村華張村吊水村
屯相村集城村上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