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概况 大安镇(Da’an Zhen)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7千米,西与天津市蓟县为邻。北部多山。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2.98万人(2002年)。辖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安镇村。京秦铁路、102国道过境。
代码 130229112:~202大庞各庄村 ~203小庞各庄村 ~206大白山村 ~208后螺山村 ~209峰山村 ~213石河村 ~227吉家行村 ~229小南庄村 ~232胜利村 ~233板胡庄村 ~234大安镇庄村 ~235丁程庄村 ~236河李庄村 ~237华祥村 ~238老宋贾庄村 ~239龙周村 ~240前辛屯村 ~241张徐庄村 ~242状元村
沿革 1953年建大安乡,1958年为彩亭桥公社,1961年析置大安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大安镇。1997年,面积55.9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大安镇、姚辛壮、梨园、石河、辛庄、小屯、丁家街、程庄子、老宋庄、贾庄子、大南庄、后窑、后屯、小南庄、胡家楼、板桥子、李庄、河头子、吉家行、龙爪子、周家铺、后螺山、东九户、大白山、小白山、大庞各庄、小庞各庄、前螺山、峰山、张庄、徐家庄31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大安镇村。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2.98万。辖31个行政村:大安镇、姚辛壮、龙爪子、前螺山、后螺山、丁家街、小南庄、大南庄、周家铺、徐家庄、程庄子、湖家楼、大白山、小白山、老宋庄、板桥子、东九户、河头子、贾庄子、吉家行、梨园、后窑、辛庄、峰山、石河、后屯、李庄、张庄、小屯、大庞各庄、小庞各庄。 |
|
大安镇位于平南县东南部,容(容县)武(武林)公路,南(南宁)梧(梧州)二级公路纵横其中;北依西江,南连大新镇,东与藤县山水相傍,西交镇隆镇为邻。全镇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顷,辖21个村委会和3个街委会,总人口98820人,其中城区人口31420人,城区面积3.8平方公里,2001年全镇粮食总产4157.3万公斤,国民生产总值4.61亿元,财政收入94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5853万元。大安镇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之一,是全国小城镇综合建设和全国农村经济综合改革试点镇。
农业抓基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生产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2001年全镇经济作物达3.6万亩,经粮面积比例达63%,优质谷种植达3万亩,占70%,甘蔗种植面积近万亩,目前,全镇已建成六大农业产品基地:一是2.5万亩优质谷基地,二是一万亩甘蔗基地,三是以石硖龙眼、荔枝为主的2万亩名优水果基地,四是以番茄、荔蒲芋、葛茹、生姜、莲藕、马蹄等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五是2000多亩蚕桑基地,六是以优质仔猪、三黄鸡、种肉鹅、鳗鱼、中华鲟等为主的特优珍稀禽畜水产养殖基地。当前,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产品调外、经营调活、效益调高,大力发展外向型、创税型、特色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工业建龙头。大安中意公司实现了与海尔集团合作生产高档水暖器材,招商引资得以突破,新上沙砖厂、松脂厂、木材厂、水洗厂、手袋厂、皮革厂等多个投资超百万以上的企业。目前,镇党委、政府确立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大办工业,坚持对内搞活改革,对外搞好招商引资的方针,对桂花公司、中意公司等发展好的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把建材、纺织、化工、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对发展不景气的企业,进行破、转、卖,搞活沉淀的存量资产。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入WTO、迎接广东产业大转移等机遇,高度重视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品位,建好工业园,扩大对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办事效率,铲除门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收费优,服务好,速度快,改善服务,筑巢引凤,积极主动地接受广东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城镇建设高起点。镇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用足用活大安镇作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优惠政策,提升城镇品位。目前,镇党委、政府重点抓好十大工程项目建设。(1)加快大安工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实现“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商落户工业园。(2)抓紧实施贺岗商贸小区的二期开发项目。(3)加快环镇西路建设进程,尽快打通西部连接贺岗大道通道。(4)充分发挥大安区位好和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等优势,力争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工业品专用市场建成全县最大、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5)容太过境公路项目。(6)日供水3万吨引水工程项目。(6)光亮工程项目。(7)绿色工程项目。(8)大王庙公园广场项目。(9)大安公安分局建设项目。
文明美镇迈大步。镇党委、政府努力推进“科技兴镇、文明美镇”工作,突出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全镇现有小学18所,初中4所,高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000多人,教职工1000多人。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至2001年底,有线电视用户2000户,可以收看19套节目。这些连同原有的影剧院、电影院等文化娱乐宣传设施,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能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千家万户。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向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安素有“粤曲之乡”,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目前,全镇有民剧队、狮龙队、粤曲曲艺社共14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综合文化活动。
目前大安人民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城镇强镇、商贸或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文明美镇”的工作方针,努力建设经济强镇,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城镇建设步伐。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82006男43315女38691家庭户户数21780家庭户总人口(总)81799家庭户男43192家庭户女386070-14岁(总)271280-14岁男152280-14岁女1190015-64岁(总)4912615-64岁男2530115-64岁女2382565岁及以上(总)575265岁及以上男278665岁及以上女29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1124
下辖村
动界村同新村罗明村莲珠村凤谷村儒村村古城村新城村同路村同德村稻花村贺岗村进南村燕岭村天堂村新儒村儒地村新蒙村联蒙村小蒙村订木村 |
|
大安镇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经济百强镇,位于永川东部,东距重庆主城区50公里,西距永川主城区10公里。幅员面积92.46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总人口61400人,城镇人口22000人。全镇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成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道口,东距重庆50公里(30分钟车程),距江北机场60公里,西靠永川市区10公里。承接成渝辐射,是永川东部商贸物资集散地。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城镇总体规划布局下,城镇道路内通外联,四通八达;公共汽车站正紧锣密鼓地加快建设;天然气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供水、供电、通讯、闭路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已形成规模;公安、工商、税务、金融、供销、学校、医院等门类齐全。
大安镇已纳入永川大城市组团之一,镇内大安工业园区是重庆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特色工业园区,被永川市委、市政府定位为创业工业园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永川经济发展试验基地,定位为永川经济增长极。2004年上半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7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9.4%;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44%;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占全年任务的50.5%;镇财政收入实现235.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48%,同口径增长24%。
大安镇按照“工业抓项目,农业抓特色,商贸促三产”的工作思路,通过招商,1—6月共接触意向性投资企业45户,意向性投资额达到3.7亿元,签订投资合同2.9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引资1.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600万元;通过推行业主制,已建成2万亩速生杨、3000亩茶叶、3000亩花椒、2000亩海椒、1000亩密柚、1000亩荷花、1000亩鱼鸭套养、250万袋食用菌等八大特色农业基地;通过连锁经营模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TCL王牌家电、半边天百货、雅芳美容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在大安设立了分店,建筑、建材、房地产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法律服务多种维修等服务产业发展迅猛,集市贸易愈显繁荣活跃,全镇共有私营企业102家,个体工商户1030户。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7207男14141女13066家庭户户数8221家庭户总人口(总)26602家庭户男13633家庭户女129690-14岁(总)56320-14岁男29440-14岁女268815-64岁(总)1928915-64岁男1006515-64岁女922465岁及以上(总)228665岁及以上男113265岁及以上女115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5869
下辖村
金鱼凼村峰洞岩村德胜桥村大河嘴村大堰塘村云雾山村民主村盐石村铜鼓村放牛村万年村长石坝村小坎村田堡村一龙村马口井村花果山村高洞村河水村 |
|
大安镇历史悠久,今辖之陆军村环珠寨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所置安陆县之县治。因镇内各寨门、巷口的名称均带“安”字,后人取“大家安居乐业”之意,而得名“大安”。
大安镇位于螺河中下游,陆丰市北部,东接八万镇,西邻西南镇,南连河东镇,北靠陆河县。全镇总面积93.5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人,辖17个村(居)委会。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489万元。
大安镇交通方便,省道陆五公路横贯全境,实现村村通公路,水、电充足,通信发展迅速。集市贸易兴盛,是陆丰市与陆河县间的商品交流中转站。 商品农业发展迅速,是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农村大镇。全镇拥有粮食、水果、林业、大蒜生产基地。其中,作为广东省“一乡一品”的大安蒜头以“粒大肉厚质白、辣味适中、易脱皮、含油量高”的特点而名闻遐迩。此外,大安镇炎城剪刀厂生产的正正上牌剪刀,具有刃口锋利、造型美观、实用大方、不需电镀、不易生锈等特点,远销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6个省、市。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有牛角隆、三溪水两座中型水库,蓄水量4656万立方米。高岭土储藏量达4000万吨,且品位高,各种元素成份齐全,极具开发价值。 大安镇文物古迹多。灵泉寺,位于大安镇压东南的石崆峒山,距镇城区3公里,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此处山水清幽,古木怪石多,是游人的好去处。唐代安陆城故址,位于大安镇环珠寨村。
大安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9442男19918女19524家庭户户数7757家庭户总人口(总)39394家庭户男19881家庭户女195130-14岁(总)172890-14岁男91420-14岁女814715-64岁(总)1966015-64岁男943915-64岁女1022165岁及以上(总)249365岁及以上男133765岁及以上女115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2864 |
|
1. 大安“八仙八骑”--八兽
大安“八兽”,是“大唐文化遗存”的一颗明珠。
据原汕尾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周波和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任大安镇镇长的李镇水两位老人考证:大安“八兽舞”源于唐武德五年安陆县奠基庆典,时人以“八兽”出贺。由于“八兽”造型逼真,气势非凡,被视为吉祥之物。之后,大凡大型庆典,必出“八兽”。大唐遗风,绵延千余年,流传至今。道教始于东汉,兴盛于唐代,并延续于宋、金、元、明等朝代。至清代,因道教被视为汉人的宗教而受到压制。“八仙”属道教人物,唐朝已有 “八仙”传说,但并没有“八仙骑八兽”的出现,至宋时“八仙”才定形,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八仙骑八兽”的模样了。
“八兽”是指麒麟、狮、象、绵羊、青牛、老虎、鹿、马八只动物,是传说中“八仙”的座骑,由六男二女八位儿童扮成八位仙人骑在八兽上进行表演,故也称“八仙八骑”、“八仙骑八兽”。依据各仙座骑及表演时的出场顺序分列如下:一是汉钟离骑麒麟、二是吕洞宾骑雄狮、三是韩湘子骑绵羊、四是曹国舅骑青牛、五是李铁拐骑猛虎、六是张果老骑骏马、七是何仙姑骑福鹿、八是蓝彩和骑大象。
八兽舞是广场舞蹈表演的一种形式。
表演形式主要有“跑、跳、拜”三种。“八兽”造型古朴,表演起来形神兼备:麒麟雍容富贵、狮子耀武扬威、大象慢条斯理、绵羊纯善可亲、鹿悠然自得、马矫健昂扬、青牛憨厚可爱、虎威猛可惧。
八兽外形庞大,如老虎,身长9米,体宽直径1.5米,高近2米,重150多斤;外加仙童体重,总重量超200斤。如此庞然大物,需靠多人协力才能进行表演。
表演时每只须配身强体壮者6人,由两人一前一后在兽体内抬着,由于看不到外面路况,须靠外面四人分列两侧指挥,分三班轮换,另加一扮仙人儿童,共7人,八只计56人。外加一人持叉开路,武畔乐队5人(鼓手1人,号手2人,锣、钹各一人)和带队、后勤人员总共计70人。每次出演可谓兴师动众。
“八兽”巡游,万人空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夹道争观。虽有舞着“铁姑叉”的“开路神”,腰束红巾,龇牙咧嘴,不时左、右、上、下各刺三下,以示开路,但还是造成交通阻塞,以至“八兽”队伍进退不得。这时,“八兽”中的猛虎、大象开始出列跑起来当“开路先锋”。几米长的象鼻能伸能缩,出其不意,伸向围堵人群,尤其是一丈多长的虎尾,甩起来虎虎生风,无人不怕,围观者霎时如浪涌般散开,惊叫声、欢笑声此起彼落。待众人让出道来,大象、老虎才重新归队表演。大概是老虎的威猛最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有人将大安“八兽”说成“大安墟弄大虎”。
据传,旧时大安墟有一“官奶”,平时耀武扬威,刁钻刻薄,众人皆厌。“八兽”表演者约好在游行时将她“教训”一番。及至街上,见该妇站在前沿,瞅准时机,将象鼻对准该妇胸部,猛力一击,官妇当即四脚朝天,众人大笑不止。该妇气愤归家,哭诉丈夫,要报“一鼻”之仇。官绅扬言要报复。其手下提醒说,此去奈“更寮脚”如何!?只好作罢。
旧时大安墟各社头成立“约馆”以保平安,民间称“更寮”。有东约馆、西约馆、南约馆、北约馆等“四约四馆”。“八兽”均分四社头,每社头两只。西社为青牛、老虎;北社为麒麟、象;东社为狮、绵羊;南社为马、鹿。从制作到表演各项费用均由各社负责,故八兽出演又叫出社。
据长辈介绍:各社头分若干“福户”,大都选择宫庙作议事地点。如西社北新街(包括米街、周厝巷、松柏篮)聚于松柏篮埔帝爷公庙;福新街(纸街、后街、堀仔尾)聚于妈祖庙;北社寨内肚(扶安寨)聚于大杜爷庙;南门町聚于石榴脚;东社潭仔墘聚于榕树脚伯公庙;吴厝内聚于辗师爷庙(原东约馆);南社中街聚于佰公庙,桅仔园聚于关帝庙。
旧时大年初一、初二、初四三天,“八兽”必须游行。另外,正月二十为大安社日、五月十三松柏篮埔做大戏、九月初九帝爷寿诞和逢十年或五十年大庆,“八兽”都出社巡演。
海陆丰唱曲舞狮保存着一套礼让体制习俗。唱曲属文、舞狮属武,文大武小,“文武”路上相逢,狮队须为曲班让道先行。狮班中有龙狮、狮夷、蛤仔狮、盖仔狮等,其中以盖仔狮为尊。唯“八兽”地位特殊,唱曲、舞狮班路上与之相遇都要让道。大安“八兽”曾到陆城及沿海乡镇巡演,所到之处,群众在街边村道、巷口家门设香宴迎接,炮声不断,家长率众眷顶礼膜拜。
抗日战争时期,大安“八兽”成了宣传抗日的有力工具,多次参与宣传抗日的游行集合,“八仙骑八兽,鬼子亡金秋”的童谣与《救国歌》响遍大街小巷,大安人民纷纷以各种形式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八万学生从军去”口号的感召下,大安青少年纷纷加入曾生领导的东江抗日纵队。1945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初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受缴械时间恰是立秋之后的第7天,大安人说这应验了“鬼子亡金秋”的童谣,更把“八仙八兽”当成“圣物”,8月22日“八仙八兽”出现在庆祝抗日胜利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解放以来,“八兽”多次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成了对外文化交往的“名片。”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汕尾凤山妈祖庙会、碣石玄武山庙会、陆丰市建市庆祝大会、东海镇迎仙桥重修落成剪彩等大型活动都活跃着“八兽”的身影。
“八仙八兽”亦曾蒙受“奇冤”。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是年正月白军进入大安境内,同年农历二月初八,“八兽”被迫作为伪政府的反动宣传工具。之后,恢复正月二十正常出社。1958年冬,大安区政府在大安田心仔召开万人会议,成立大安人民公社。大安“八兽”参加祝贺。公社一干部硬说“八兽”是伪军的、反动的,便一刀砍掉“八兽”,使大安“八兽”长时间“隐居江湖”,直至拨乱反正后的1979年才重现于世,参加国庆大典。
“八兽”舞历来是大安人最为喜爱的民俗节目之一,李镇水老人介绍了旧时大安“八兽”表演情况。
出社前,“八仙”穿戴上相应的服饰后由化妆师根据角色绘上脸谱。 “八兽”表演者穿上草鞋。据说,草鞋可以辟邪,底加皮革,上大铁丝,不怕玻璃铁钉,和着鼓点,踏地有声,因有“六耳”,俗称“六耳鞋”。各切准备就绪,汇集于北社帝爷公庙前,即现在的大安镇文化广场,举行“化眼”和“点睛”的仪式。
广场上早已设好神坛,“师公”开坛设法,办符开光,“八兽”架在木椅上按大小一字儿排开(各种狮表演前都是放在地上,只有“八兽”架在木椅上),“八仙”站列一旁。
“师公”办符开光后,还要表演“上刀山”、“过火海”等节目,接着为八位仙童“化眼”,道士口中念念有词,用柳枝将符水洒在八位仙童身上,这叫“化眼”。意即此八童非童也,乃真“八仙”也,是八仙的替身和代言人。
接着,道士手提朱笔,口中念念有词,依次在八兽眼中各点一笔,这叫“点睛”。意即此时起,此八个庞然大物即八仙所骑之神兽也。
据老人说,没有通过“化眼”和“点睛”的“八仙八兽“,不是真的“八仙八兽”,通俗地说,它们就没有法力为民赐福和驱邪了。
仪式完毕,接着进行巡游表演。旧时大安有四大宫庙,分布于四社头,八兽每到一社,必先参拜。大型的节庆还有其他的表演队伍参加,执大旗、扛排风、挑花篮、精彩纷呈,奏八音、办土景,一路浩浩荡荡。首先在玉虚宫参拜元天上帝后,从广场出发,主要路线:南门町→扶安寨→打铁街→篮箖大巷→周厝巷→米街→堀仔尾,参拜妈祖;又经后街→中街→鱼街→围仔,参拜华光爷;再经油车头→街仔顶→猪仔街,参拜碾师爷;最后经石榴脚→上五宫→重回广场帝爷宫。此时,已周游大安列街列巷。
各社头有专门制作“八兽”的艺人,他们对各兽的制作各有所长。据知情者说,近代的制作艺人有:西社的康娘桂、陈荣制作青牛、林子付制作猛虎;北社的黄标制作大象,杨贵之父制作麒麟和雄狮。“八兽”个个都是庞然大物,制作耗时耗资。因室内空间限制,只能分解成各部位制作,出社时才组合而成。制作材料有竹、木、麻、铁、布等。
据艺人李成介绍,“八兽”头部制作先用竹片、铁丝扎架,再用猪血料糊牛皮纸,最后上色彩绘;体部制作先制好长方形木梯,前后装置扛八兽的扁担,中间上置一小凳及扶木,用竹篾均匀固定在木梯上,形成圆柱形兽体,之后,在上面披上麻袋布,再披上用布缝制的各种兽皮,最后根据兽体外观彩绘即成。各兽制作稍有差异,如绵羊,还要粘上棉花,猛虎尾巴的长度等于虎的体长,内用长竹片、大铁丝绑制,使之在游行时能不断的颤动。大象的鼻子要能伸缩自如。总的一句话,八兽的制作,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转述)
2. 大安镇南溪滚地金龙
根据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南溪村老人黄天枢藏书中的记载和部分知情者的叙述,“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明嘉靖年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福建漳州移居广东陆丰南溪村,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的传本。黄氏南溪“滚地金龙”繁衍了十七代。后来由该村的金龙艺师、传统武术师传到陆丰潭西镇深沟村,大安镇的安博、下安联、顶潭、安塘村,西南镇的两军、下村,陆丰城东镇的上神山村等地。
南溪村“滚地金龙”表演时,由二人钻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整个表演过程分为“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抻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八个舞段,表演中模仿的龙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动作。伴奏用威武雄壮、嘹亮开阔的海陆丰正字戏的“牌子大锣鼓”,大唢呐按不同的表演情节吹奏不同的曲调,有【宫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头】等曲牌。表情丰富、套路众多、舞段精彩、技艺兼善是这个舞蹈的基本特点。
1996年,南溪村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滚地金龙被编入《中国舞蹈志》,并在国家和省级地区的重大活动中多次获奖。 |
|
大安镇3.3万人,41个行政村,70家民营企业,22家规模以上企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乘势而上,坚持“快中求好、大中求强、富中求美”三大原则,坚持“工业立镇、民营强镇、开放兴镇”不动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环境优美乡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教基地、村务公开示范镇,获得济宁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济宁市十佳科普示范镇、平安济宁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1-2006年连续被评为济宁市经济强乡镇、2005、2006 年连续被兖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等奖”。
坚持工业立镇不动摇,建设富裕大安。2006年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8亿元,民营企业缴纳税金完成6000万元。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7%,同比翻番;国地税收入完成146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0%,同比增长41.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有企业发展项目的村达到18个。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实现工农业互促并进协调发展,加快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步伐。一方面着力做大做强两个主导产业。一是做大做强方便面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白象、华龙两家方便面企业现拥有27条方便面生产线和一个日处理小麦500吨的面粉厂,可转化100万亩小麦,安置4000人就业,并拉动纸箱包装、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二是做大做强机械加工产业,建成了全国著名的机械加工基地。机械加工能力强、规模大,大丰机械公司和环宇车轮公司跻身全国三强。另一个方面是着力做起一批新产业。以百盛淀粉和雁翔味精为主体,发展生物制品产业;以合力新型建材和赛乐菲为依托,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以康华制药为支撑,发展医药产业;以山东梦泽园纺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发展纺织产业,形成食品、机械、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纺织五大产业集群。
坚持镇村管理不动摇,建设活力大安。进行综合整治,改善镇村面貌。成立了30多人的专业执法队伍和环卫队伍,先后开展了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镇驻地和通向城区道路专项整治、镇容专项整治和清洁家园工程,对城乡结合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绿色通道规划控制区已有的违法建筑物、搭建物、构筑物,分步骤、分阶段依法逐步予以拆除。取缔占道经营、超门头经营。规范沿路广告牌设置,严禁乱摆乱放。镇与村沿街企业、业户、居民签定《实行门前三包,创文明单位责任书》。新建大型垃圾池2处,统一粉刷墙面4万余平方米,建美画墙1000平方米,新画彩画1000余幅。全镇达到了整齐、清洁、美化的效果,综合整治大见成效。结合城市管理年活动,对该镇的小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进行了及时修编,对城市规划以外28个村进行了新一轮规划,镇村管理和整体形象有了大的改观。规划建设新型中心村。规划建设了5个示范新村,14个园林化村庄,5个绿化样板村,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3个提档升级村,13个文明小康村,无三堆的村已达到30多个。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13个村已完成80%小街巷硬化,41个村达到自来水100%入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的村21个,41个村宽带进村。稳步推进“三化”工程和“五通一有工程”。即道路风景化、村庄园林化、住宅楼房化,村村通柏油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有澡堂。广场、道路、街巷绿化建设植树50余万棵,花20多万株。对镇村主干道进行高标准管护和绿化,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使每条道路都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以花团锦簇、四季常绿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园林化村庄,做到远看象森林,近看象花园;大力推进小康楼建设,已建小康楼1500幢。
坚持统筹协调不动摇,建设文明大安。高度重视教育卫生事业。目前,建成中心中学、成教中心两处省级规范化学校,中心小学、夏村小学两处济宁市规范化学校,7处济宁市一类幼儿园,20个村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29个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新农参合率达98%以上。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主要有土地所办公楼、村级办公场所、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和计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这四项工程高标准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2007年全部建成启用。加强农民综合文明素质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开展了“文化进村”、“文明入户”、“四进家”等活动,实施了农村电影“三个一”工程(一个村一个月放一场电影),提高了农民群众综合文明素质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通过镇党校和成教中心对1200余名群众进行了管理技能培训、经营技能培训、种养技能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坚持发展稳定不动摇,建设和谐大安。坚持以法治镇,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大力加强信访稳定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建设活动,平安村居创建率达90%,全镇41个村全部建成文明一条街、法制宣传一条街,设立了村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坚持打防并举,狠抓治安防范和“严打整治”工作,加大司法调解力度,充分发挥调解中心的作用,将矛盾解决在基层,确保安定团结,治安保险承保面达4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观念,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人民群众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构建了大治安、大信访、大安全、大保障工作格局。坚持“一岗三责”,在抓好经济建设、信访稳定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利就是责任”的思想,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7339男24246女23093家庭户户数13631家庭户总人口(总)44789家庭户男22647家庭户女221420-14岁(总)93990-14岁男49000-14岁女449915-64岁(总)3433415-64岁男1773615-64岁女1659865岁及以上(总)360665岁及以上男161065岁及以上女199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4842 |
|
大安镇位于乐东县东南部的山区地带,离县城约6公里,是黎族同胞聚居的山区镇,全镇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辖有15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总人口2.7万人,耕地面积有42660亩(其中水田24915亩,旱地18745亩),是盛产粮、胶、蔗、油料、淡水鱼、禽畜等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的地方。
镇委、镇政府除了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外,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逐步走向农业产业化道路。开发热带作物基地52个,总面积28840多亩,其中橡胶基地16个,面积13000亩;香蕉基地15个,面积5600亩;芒果基地7个,面积2240亩;冬季瓜菜基地15个,总面积8000多亩;同时还发展了640亩的淡水养殖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60元。
大安镇人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确定了新的发展战略,那就是:一个加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治安环境建设)、二个调整(调整生产布局,调整生产结构)、三个发展(发展水果、瓜菜、淡水养殖和畜牧业,发展林、胶业)、四个抓(抓科技兴农、抓生产流通、抓外引内联、抓生产示范基地)。在新的发展战略中不断前进。另外,大安剪纸艺术享誉海内外,多次参加国内和国外比赛,获得很好的名次,2007年参加韩国比赛获得银牌和铜牌。2008年海南电视台海南故事栏目对大安剪纸做了专门的采访。1996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9639男10438女9201家庭户户数4344家庭户总人口(总)19458家庭户男10353家庭户女91050-14岁(总)55170-14岁男28850-14岁女263215-64岁(总)1270615-64岁男695415-64岁女575265岁及以上(总)141665岁及以上男59965岁及以上女81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309 |
|
地理位置
区域地图大安镇地处宁强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有宁强"东大门"、"汉江源头第一镇"之称,108国道、阳安铁路东西贯穿全镇。总面积150.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64亩。
行政区划
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6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8289户,总人口29010人(其中农业人口23560人)。
主导产业
主产玉米、小麦、水稻,土特产有木耳、香菇、核桃等。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锰等。主导产业以蚕桑、中药材等为主。2005年底全镇共有企业38家,工农业总产值7905万元,粮食总产6759吨,财政税收259.7万元,人均纯收入1646元。
旅游资源
卧云山庄境内有禹官汉桂、大渔洞溶洞群等名胜古迹,还有卧云山庄、秀峰观等景观。 |
|
大安镇位于通化县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6℃,最高气温35.1℃,最低气温-39.7℃。无霜期125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210毫米,冻土期6.5个月,多年平均降雨量815毫米。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日照4~9月份2000~2200小时,日平均8小时,有效积温2650~2700℃。大安镇地处长白山区,面积259940.4亩,森林资源丰富,林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辖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732人,耕地15455亩。
大安镇矿产资源异常丰富,资源优势明显,铁、煤、石灰等储量高。随着工业的快速掘起,镇域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县锐收大镇和经济强镇。2006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9089男4840女4249家庭户户数2692家庭户总人口(总)8983家庭户男4742家庭户女42410-14岁(总)16960-14岁男8700-14岁女82615-64岁(总)679815-64岁男368215-64岁女311665岁及以上(总)59565岁及以上男28865岁及以上女30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035 |
|
位于广安区东北部,距广安城区32.5公里,现辖15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面积28.68平方公里,耕地15300亩,总人口21483人(其中场镇常住人口3187人),农村劳动力9782人,富余劳动力5000多人。
2001年,大安镇被四川省政府定为省级试点小城镇。日新月异的3年,大安镇借助小城镇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写下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交通大发展,全镇现有水泥路13公里,贯穿11个村,乡村泥结石标美路51公里,通达全镇所有的村,80%以上的组。
场镇建设快速发展,3年来,场镇居民已从原来的7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人,场镇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通信发达,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000门,已通达11个村,平均每40人拥有一部移动电话。
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到2003年,以盐厂、砖厂、煤油厂、塑料厂、汽修厂领头的民营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36户,注册资金达1亿多元。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2003年,已引进小集镇房地产开发、汽修厂、塑料厂等企业8户,引进资金327万元。另大安镇能源和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岩盐等,现已陆续开采。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先后新建、扩建、改建中小学7所,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投入教育经费800万元;建立了15个村级医疗点;创建文明单位6个。
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现有小型水库2座,山平塘167口,蓄水能力达150余万方。
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渐成体系,优质稻川香优种植突破5000亩,年产量2500吨以上;龙安柚栽植面积达400亩,年可产80万个以上;西瓜栽植面积500亩,年可产300吨以上。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8853男9643女9210家庭户户数5629家庭户总人口(总)18792家庭户男9622家庭户女91700-14岁(总)52770-14岁男28070-14岁女247015-64岁(总)1214415-64岁男618615-64岁女595865岁及以上(总)143265岁及以上男65065岁及以上女7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027 |
|
玉田县大安镇位于京、津、唐三角地带,与天津市蓟县接壤,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辖31个行政村,28850口人。该镇交通发达,京秦、大秦铁路和102国道从境内穿过,并设有螺山火车站货场;通讯便利,有邮电支局,程控电话遍及全镇;镇内有变电站一座,供电设施完善,电力充足。同时,该镇还具备以下三方面优势:
一、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全镇4.8万亩耕地,适宜生长各种农作物、花卉、苗木和蔬菜种植,已成为玉田县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土豆、大葱、大白菜闻名全国,大棚蔬菜已发展到5000亩,生产荷兰黄瓜、以色列西红柿、彩椒、樱桃西红柿等品种,销往京津两大市场;镇内有陶石、石灰石、水泥石、高强度建筑用石等矿产资源,京、津、唐地区广泛应用,享有盛名;镇内北部山区有很多岩石井,已经地矿部检验合格为矿泉水,现已有几个单位筹建矿泉水厂。
二、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电力设施完备充足,道路全部硬化,畅通无阻。该镇利用102国道两侧的黄金地带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同时,建材行业是该镇的主导行业,镇内有10万吨--20万吨的水泥厂4个和3个规模较大的水泥制品厂,还有十几家采石厂及石灰窑。建材产品销往京、津等大中城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三、政策优惠,环境宽松,服务周到。为加快发展该镇经济,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用地、用电到工商税收、社会治安秩序等多方面都给予提供方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9725男15249女14476家庭户户数8125家庭户总人口(总)29379家庭户男15062家庭户女143170-14岁(总)67810-14岁男35640-14岁女321715-64岁(总)2014715-64岁男1035515-64岁女979265岁及以上(总)279765岁及以上男133065岁及以上女146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852 |
|
玉田县辖镇。1953年建大安乡,1958年为彩亭桥公社,1961年析置大安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大安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7公里,西与天津市蓟县为邻。北部多山。面积55.9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京秦铁路、102国道过境。辖大安镇、姚辛壮、梨园、石河、辛庄、小屯、丁家街、程庄子、老宋庄、贾庄子、大南庄、后窑、后屯、小南庄、胡家楼、板桥子、李庄、河头子、吉家行、龙爪子、周家铺、后螺山、东九户、大白山、小白山、大庞各庄、小庞各庄、前螺山、峰山、张庄、徐家庄3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石、铸造、水泥。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蔬菜。盛产小枣、柿子、苹果、梨、大葱。 |
|
大安镇3.3万人,41个行政村,70家民营企业,22家规模以上企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乘势而上,坚持“快中求好、大中求强、富中求美”三大原则,坚持“工业立镇、民营强镇、开放兴镇”不动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环境优美乡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教基地、村务公开示范镇,获得济宁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济宁市十佳科普示范镇、平安济宁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1-2006年连续被评为济宁市经济强乡镇、2005、2006 年连续被兖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等奖”。
坚持工业立镇不动摇,建设富裕大安。2006年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8亿元,民营企业缴纳税金完成6000万元。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7%,同比翻番;国地税收入完成146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0%,同比增长41.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有企业发展项目的村达到18个。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实现工农业互促并进协调发展,加快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步伐。一方面着力做大做强两个主导产业。一是做大做强方便面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白象、华龙两家方便面企业现拥有27条方便面生产线和一个日处理小麦500吨的面粉厂,可转化100万亩小麦,安置4000人就业,并拉动纸箱包装、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二是做大做强机械加工产业,建成了全国著名的机械加工基地。机械加工能力强、规模大,大丰机械公司和环宇车轮公司跻身全国三强。另一个方面是着力做起一批新产业。以百盛淀粉和雁翔味精为主体,发展生物制品产业;以合力新型建材和赛乐菲为依托,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以康华制药为支撑,发展医药产业;以山东梦泽园纺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发展纺织产业,形成食品、机械、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纺织五大产业集群。
坚持镇村管理不动摇,建设活力大安。进行综合整治,改善镇村面貌。成立了30多人的专业执法队伍和环卫队伍,先后开展了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镇驻地和通向城区道路专项整治、镇容专项整治和清洁家园工程,对城乡结合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绿色通道规划控制区已有的违法建筑物、搭建物、构筑物,分步骤、分阶段依法逐步予以拆除。取缔占道经营、超门头经营。规范沿路广告牌设置,严禁乱摆乱放。镇与村沿街企业、业户、居民签定《实行门前三包,创文明单位责任书》。新建大型垃圾池2处,统一粉刷墙面4万余平方米,建美画墙1000平方米,新画彩画1000余幅。全镇达到了整齐、清洁、美化的效果,综合整治大见成效。结合城市管理年活动,对我镇的小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进行了及时修编,对城市规划以外28个村进行了新一轮规划,镇村管理和整体形象有了大的改观。规划建设新型中心村。规划建设了5个示范新村,14个园林化村庄,5个绿化样板村,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3个提档升级村,13个文明小康村,无三堆的村已达到30多个。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13个村已完成80%小街巷硬化,41个村达到自来水100%入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的村21个,41个村宽带进村。稳步推进“三化”工程和“五通一有工程”。即道路风景化、村庄园林化、住宅楼房化,村村通柏油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有澡堂。广场、道路、街巷绿化建设植树50余万棵,花20多万株。对镇村主干道进行高标准管护和绿化,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使每条道路都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以花团锦簇、四季常绿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园林化村庄,做到远看象森林,近看象花园;大力推进小康楼建设,已建小康楼1500幢。
坚持统筹协调不动摇,建设文明大安。高度重视教育卫生事业。目前,建成中心中学、成教中心两处省级规范化学校,中心小学、夏村小学两处济宁市规范化学校,7处济宁市一类幼儿园,20个村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29个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新农参合率达98%以上。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主要有土地所办公楼、村级办公场所、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和计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这四项工程高标准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2007年全部建成启用。加强农民综合文明素质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开展了“文化进村”、“文明入户”、“四进家”等活动,实施了农村电影“三个一”工程(一个村一个月放一场电影),提高了农民群众综合文明素质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通过镇党校和成教中心对1200余名群众进行了管理技能培训、经营技能培训、种养技能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坚持发展稳定不动摇,建设和谐大安。坚持以法治镇,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大力加强信访稳定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建设活动,平安村居创建率达90%,全镇41个村全部建成文明一条街、法制宣传一条街,设立了村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坚持打防并举,狠抓治安防范和“严打整治”工作,加大司法调解力度,充分发挥调解中心的作用,将矛盾解决在基层,确保安定团结,治安保险承保面达4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观念,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人民群众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构建了大治安、大信访、大安全、大保障工作格局。坚持“一岗三责”,在抓好经济建设、信访稳定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利就是责任”的思想,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
|
大安镇历史悠久,今辖之陆军村环珠寨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所置安陆县之县治。因镇内各寨门、巷口的名称均带“安”字,后人取“大家安居乐业”之意,而得名“大安”。
大安镇位于螺河中下游,陆丰市北部,东接八万镇,西邻西南镇,南连河东镇,北靠陆河县。全镇总面积93.5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人,辖17个村(居)委会。2000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489万元。
大安镇交通方便,省道陆五公路横贯全境,实现村村通公路,水、电充足,通信发展迅速。集市贸易兴盛,是陆丰市与陆河县间的商品交流中转站。 商品农业发展迅速,是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农村大镇。全镇拥有粮食、水果、林业、大蒜生产基地。其中,作为广东省“一乡一品”的大安蒜头以“粒大肉厚质白、辣味适中、易脱皮、含油量高”的特点而名闻遐迩。此外,大安镇炎城剪刀厂生产的正正上牌剪刀,具有刃口锋利、造型美观、实用大方、不需电镀、不易生锈等特点,远销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6个省、市。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有牛角隆、三溪水两座中型水库,蓄水量4656万立方米。高岭土储藏量达4000万吨,且品位高,各种元素成份齐全,极具开发价值。 大安镇文物古迹多。灵泉寺,位于大安镇压东南的石崆峒山,距镇城区3公里,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此处山水清幽,古木怪石多,是游人的好去处。唐代安陆城故址,位于大安镇环珠寨村。 |
|
大安镇位于平南县东南部,容(容县)武(武林)公路,南(南宁)梧(梧州)二级公路纵横其中;北依西江,南连大新镇,东与藤县山水相傍,西交镇隆镇为邻。全镇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顷,辖21个村委会和3个街委会,总人口98820人,其中城区人口31420人,城区面积3.8平方公里,2001年全镇粮食总产4157.3万公斤,国民生产总值4.61亿元,财政收入94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5853万元。大安镇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之一,是全国小城镇综合建设和全国农村经济综合改革试点镇。
农业抓基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生产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2001年全镇经济作物达3.6万亩,经粮面积比例达63%,优质谷种植达3万亩,占70%,甘蔗种植面积近万亩,目前,全镇已建成六大农业产品基地:一是2.5万亩优质谷基地,二是一万亩甘蔗基地,三是以石硖龙眼、荔枝为主的2万亩名优水果基地,四是以番茄、荔蒲芋、葛茹、生姜、莲藕、马蹄等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五是2000多亩蚕桑基地,六是以优质仔猪、三黄鸡、种肉鹅、鳗鱼、中华鲟等为主的特优珍稀禽畜水产养殖基地。当前,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产品调外、经营调活、效益调高,大力发展外向型、创税型、特色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工业建龙头。大安中意公司实现了与海尔集团合作生产高档水暖器材,招商引资得以突破,新上沙砖厂、松脂厂、木材厂、水洗厂、手袋厂、皮革厂等多个投资超百万以上的企业。目前,镇党委、政府确立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大办工业,坚持对内搞活改革,对外搞好招商引资的方针,对桂花公司、中意公司等发展好的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把建材、纺织、化工、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对发展不景气的企业,进行破、转、卖,搞活沉淀的存量资产。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入WTO、迎接广东产业大转移等机遇,高度重视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品位,建好工业园,扩大对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办事效率,铲除门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收费优,服务好,速度快,改善服务,筑巢引凤,积极主动地接受广东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用足用活大安镇作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优惠政策,提升城镇品位。重点抓好十大工程项目建设。(1)加快大安工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实现“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商落户工业园。(2)抓紧实施贺岗商贸小区的二期开发项目。(3)加快环镇西路建设进程,尽快打通西部连接贺岗大道通道。(4)充分发挥大安区位好和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等优势,力争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工业品专用市场建成全县最大、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5)容太过境公路项目。(6)日供水3万吨引水工程项目。(6)光亮工程项目。(7)绿色工程项目。(8)大王庙公园广场项目。(9)大安公安分局建设项目。
全镇现有小学18所,初中4所,高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000多人,教职工1000多人。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至2001年底,有线电视用户2000户,可以收看19套节目。这些连同原有的影剧院、电影院等文化娱乐宣传设施,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能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千家万户。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向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安素有“粤曲之乡”,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目前,全镇有民剧队、狮龙队、粤曲曲艺社共14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综合文化活动。 |
|
大安镇 大安镇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8千米。辖15个行政村。 [代码]469033102:~001大安镇直属虚拟居委会 ~200礼乐村 ~201大安村 ~202陈考村 ~203大炮村 ~204后物村 ~205昂外村 ~206南仇村 ~207万车村 ~208木棉村 ~209西黎村 ~210丘文村 ~211只纳村 ~212加巴村 ~213南木村 ~214只朝村
[沿革]1960年建公社,1983年置大安乡。1997年,面积92.1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大炮、万车、大安、后物、南仇、陈考、礼乐、昂外、木棉、西黎10个村委会。2002年,大安乡、志仲镇的南木、只朝、加巴3村合并,设立大安镇。 |
|
大安镇位于广安区东北部,距广安城区32.5公里,现辖15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面积28.68平方公里,耕地15300亩,总人口21483人(其中场镇常住人口3187人),农村劳动力9782人,富余劳动力5000多人。
2001年,大安镇被四川省政府定为省级试点小城镇。日新月异的3年,大安镇借助小城镇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写下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交通大发展,全镇现有水泥路13公里,贯穿11个村,乡村泥结石标美路51公里,通达全镇所有的村,80%以上的组。
场镇建设快速发展,3年来,场镇居民已从原来的7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人,场镇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
通信发达,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000门,已通达11个村,平均每40人拥有一部移动电话。
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到2003年,以盐厂、砖厂、煤油厂、塑料厂、汽修厂领头的民营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36户,注册资金达1亿多元。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先后新建、扩建、改建中小学7所,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投入教育经费800万元;建立了15个村级医疗点;创建文明单位6个。
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现有小型水库2座,山平塘167口,蓄水能力达150余万方。
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渐成体系,优质稻川香优种植突破5000亩,年产量2500吨以上;龙安柚栽植面积达400亩,年可产80万个以上;西瓜栽植面积500亩,年可产300吨以上。
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2003年上半年,已引进小集镇房地产开发、汽修厂、塑料厂等企业8户,引进资金327万元。
另大安镇能源和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岩盐等,现已陆续开采。
抢抓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大安人民开拓创新,昂扬奋进,力争GDP达到25000元,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
|
610726102000 大安镇 610726102001 大安社区 610726102200 泗水铺村 610726102201 桑树湾村 610726102203 石窝金村 610726102205 金堆铺村 610726102207 观音寺村 610726102208 铁炉沟村 610726102210 江林村 610726102212 新民村 610726102213 宁家湾村 610726102215 八亩田村 610726102217 黄土铺村 610726102219 大渔洞村 610726102222 烈金坝村 610726102223 分水岭村 610726102225 汉源村 |
|
大安镇位于秦巴山区腹地,海拔600——1701.8米,地标:东经106°12′—28′,北纬32°57′—33°12′,地处宁强东北部,距汉中100公里、县城38公里,素有宁强“东大门”、“古汉江源头第一镇”之称。1996年原三乡一镇(烈金坝乡、白杨林乡、桑树湾乡、大安镇),撤并为现大安镇,2005年撤并村组,原20个村1个居委会,166个村(居)民小组,撤并为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6个村(居)民小组,8289户,总人口29010人,其中农业人口23560人。总面积150.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64亩,其中水田5013亩。辖泗水铺、桑树湾、石窝金(原石窝金和大沟)、金堆铺、观音寺、铁炉沟、江林、新民、八亩田、黄土铺(原黄土铺和干沟峡)、大渔洞(原大渔洞和蒲家沟)、宁家湾(原宁家湾和娑婆沟)、烈金坝(原烈金坝和金牛驿)、分水岭、汉源等15个村和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二、物产1、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金、铜、铁、锰金属矿和滑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岩、石墨、金刚砂等非金属矿。最大矿藏属干沟峡锰矿,储量在5800万吨左右。2、地方工业产品:主要有金属钙、石棉、滑石粉加工厂;“卧云”牌纯净水、“康源”牌蕨根系列食品生产厂家。3、土特产:主要有土鸡、生猪、木耳、香菇、核桃、板栗、油桐、红皮萝卜、蚕茧等。4、名贵药材:有天麻、党参、厚朴、杜仲等。三、集镇历史沿革和现状大安镇自古就是文化古镇,交通发达,人杰地灵,镇政府驻大安小街,属大安河与导岭河的交汇处,为唐之金牛县,元之大安州、县治所,唐后曾有金牛道之设。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大安镇,清设大安驿。民国26年(1937年)复建镇。大安镇集镇规划区,东至石粉厂,西至交警队3平方公里范围,以汉江河、导林河在集镇中心交汇,自古就形成了大街和小街之分、南北之分。随着近年来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投入,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镇内设有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和环境卫生管理站,集镇规划方案得到进一步落实。加大城管力度,又逐步形成了大街农贸市场、小街商贸住宅,河南企业开发、河北文化重地的格局。 |
|
- : Da'an Town
- n.: Da’an Zhen
|
|
大安 大安镇镇 |
|
|
|
新华社区 | 新民村 | 王家村 | 南桥村 | 峰山村 | 大沟村 | 二郎庙村 | 建国村 | 大安镇庄村 | 大安镇村 | 庄村 | 胜利村 | 小屯村 | 天堂村 | 夏家村 | 分水岭村 | 南溪村 | 古城村 | 回龙村 | 大兴村 | 新城村 | 状元村 | 后屯村 | 向家村 | 大安村 | 大安村 | 张楼村 | 木棉村 | 新兴社区 | 大南庄村 | 镇安社区 | 民主村 | 三官庙村 | 大安村 | 大安村 | 安乐村 | 小安村 | 尖山村 | 张庄子村 | 李庄子村 | 梅林村 | 梨园村 | 石河村 | 花果山村 | 观音寺村 | 路口村 | 辛庄子村 | 大胡村 | 大徐村 | 大碑村 | 司马村 | 铜鼓村 | 前吴村 | 周楼村 | 万年村 | 东七村 | 河二村 | 板桥子村 | 同德村 | 夏庙村 | 小南庄村 | 马道村 | 后窑村 | 铁炉沟村 | 罗屯村 | 胡家楼村 | 燕岭村 | 廿里铺村 | 云雾山村 | 小徐村 | 桑树湾村 | 同路村 | 镇北社区 | 南木村 | 丁家街村 | 前邢村 | 新蒙村 | 大南铺村 | 安北村 | 牟屯村 | 飞凤村 | 东莞村 | 小岩村 | 唐营村 | 石寨村 | 旱田村 | 高洞村 | 张坡村 | 贺岗村 | 大堰塘村 | 大河嘴村 | 黄土铺村 | 八亩田村 | 稻花村 | 姚辛庄村 | 宁家湾村 | 张村村 | 湖上村 | 王村村 | 曹洼村 | 李村村 | 刘村村 | 夏村村 | 武村村 | 宋庙村 | 韩村村 | 河水村 | 福成村 | 贾庄子村 | 大埝村 | 徐庄子村 | 大安社区 | 程庄子村 | 老宋庄村 | 周家铺村 | 大庞各庄村 | 小庞各庄村 | 大白山村 | 后螺山村 | 吉家行村 | 板胡庄村 | 丁程庄村 | 河李庄村 | 华祥村 | 老宋贾庄村 | 龙周村 | 前辛屯村 | 张徐庄村 | 西北店村 | 田堡村 | 牛屯村 | 辛北庄村 | 张陈村 | 坊里村 | 西葛村 | 尹村村 | 放牛村 | 水洞村 | 木庙村 | 闫村村 | 儒村村 | 砬门里村 | 上四平村 | 下四平村 | 葛麻村 | 同新村 | 儒地村 | 东九户村 | 小白山村 | 前螺山村 | 河头子村 | 龙爪子村 | 后邢村 | 前道义村 | 后道义村 | 五炉村 | 南仇村 | 江林村 | 蒲家沟村 | 安博村 | 博联村 | 安慰村 | 陆军村 | 磁西村 | 博贝村 | 罗明村 | 万车村 | 进南社区 | 镇大社区 | 动界村 | 莲珠村 | 凤谷村 | 新儒村 | 联蒙村 | 小蒙村 | 订木村 | 进南村 | 马口井村 | 礼乐村 | 陈考村 | 大炮村 | 后物村 | 昂外村 | 西黎村 | 丘文村 | 只纳村 | 加巴村 | 只朝村 | 盐石村 | 小坎村 | 德胜桥村 | 金鱼凼村 | 峰洞岩村 | 长石坝村 | 一龙村 | 泗水铺村 | 石窝金村 | 金堆铺村 | 大渔洞村 | 烈金坝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