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县境西北部,是全省首批小集镇试点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32.49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平均气温16.4℃,常年降雨量1298mm,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42%。距成都93公里,离雅安55公里,到县城18公里,国道318线和川西旅游环线纵横穿镇而过,历来是滇藏入四川之咽喉。临溪河和团结堰从上到下穿镇而过,水资源丰富。是蒲江县经济"V"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极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在川藏线上颇具影响,被誉为"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
大塘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75个农业合作社,总户数4200余户,总人口1.48万人,劳动力8000余人,总耕地面积1.6万余亩。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4300余人,有各类企业40余家。2003年全镇实现GDP达到1.76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5380万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600万元,实现利税980万元,农业增加值3360万元,粮食总产量726万公斤,油菜总产量110万公斤,生猪出肥4.5万头,小家禽出栏50余万只,水果总产量430万公斤,转移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人均纯收入增加216元,达到3298元。
镇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街道已全部硬化,达到村村通水泥路、电话和光纤电视,拥有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一座,天然气配气站一座,35KV变电站一座,场镇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社会服务机构齐全,有全日制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村小学四所、幼儿园三所和县医院大塘分院一座,成立了镇文化站、镇老年协会和甘孜州驻大塘离退协会、拥有秧歌队、腰鼓队等,极大地丰富了全镇人民生活。同时县工商、税务、公安、交通、法院、金融、邮政、保险等均在大塘设立了办事机构,能及时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大塘镇村(社区)基本情况:
东岳村:辖10个社,718户、总人口1983人,主导产业是:蔬菜、茶叶。
双石村:辖14个社,765户、总人口2260人,主导产业是:茶叶、蔬菜、柑桔。
八角井村:辖14个社, 906户、总人口2455人,主导产业是:柑桔、生猪。
五里村:辖17个社,881户、总人口2392人,主导产业是:蔬菜、西瓜。
桂花社区:辖6个社,499户、总人口1089人,主导产业是:柑桔、西瓜。
官塘社区:辖8个社,1120户、总人口2802人,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
洪福村:辖10个社,742户、总人口1899人,主导产业是:生猪、茶叶。 |
|
大塘镇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南部,镇政府驻地大塘街,距南宁市区45公里,东邻邕宁区百济乡,南接南晓镇、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西连那陈镇、上思县东屏镇,北靠那马镇、邕宁区新江镇。大塘境内有南北二级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铁路通过,各线过境平均长20公里。大塘镇距钦州50多公里,距防城港市110公里,境内设有那甫火车站,离大塘镇区2公里。2005年,辖有1个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110个自然坡,409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45722人,其中农业人口41989人,非农业人口3733人;全镇土地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是南宁市良庆区面积最大的镇,耕地面积471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351公顷,旱地面积1361公顷;山塘水库面积1773公顷,林地面积1271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9%。2005年大塘镇司法所获得“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镇党委、政府获自治区颁予的“广西第五届南珠杯竞赛活动先进奖单位”奖状、“全区民政工作先进乡镇”、南宁市授予“南宁市思想政治‘四心工程’创建活动示范镇”、“南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等称号。
【经济发展】
2005年,大塘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5564万元,完成计划的151.8%,同比增长8%。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镇有企业76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2574万元,同比增长3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00万元,完成计划的109.6%;农业生产总值28022万元,同比增长17.7%;财政总收入203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7元,同期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完成计划的126.1%,同比增长11%;粮食种植面积5467公顷,总产量22.6万吨,增长5.2%;甘蔗种植面积3600公顷,总产量32万吨,增长28%;蔬菜种植面积1133公顷,总产量2万吨,增长36.2%;水果种植面积2167公顷,总产量9804万吨;年末生猪存栏9000头,出栏17100多头,家禽存栏83.19万羽,出栏286万羽,牛存栏3239头,其中役用3175头,有繁殖能力母牛265头。全年肉产品产量6979吨,渔业放养水192良庆年鉴(2006)面积319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1658吨;完成退耕还林39公顷,荒山造林182公顷。
【社会事业】
2005年,大塘镇开展科技“三下乡”12次,举办9期科技培训班,培训598人次;全镇有公办中学1所(镇中并归大塘中学),中心学校1所,完小13所,39个教学点,幼儿园3所,其中公办1所。在校高中生623人,初中生1954人,小学生3840人,在校幼儿664人。在职教职工380人。902名学生享受“两免”政策,417名学生享受“一补”政策。改善教学环境,争取城区教育基建资金151万元,建成南荣小学教学楼,加固那造小学挡土墙,那团小学学生宿舍,还清“两基”工程欠款,新建大塘中学排污水沟、公共厕所、学生浴室、学生饭堂及校园绿化、教学设施的购置。依靠帮扶单位──南宁市统战部牵线海外联谊捐赠约20万元建成坛黎小学教学楼;从镇财政中划拨3.5万元改造大塘中心小学篮球场及那造小学排水沟。辖区内有中心卫生院1个,院内设有门诊和住院部,并配置有碎石机、B超机等设备,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5人,留医床位60个。全镇各村(社区)设有29所医疗室,村医29人。3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29395名村民参加“新农合”,占70%以上。完成3个点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利用各个节假日组织举办篮球、汽排球、乒乓球比赛、象棋、围棋、猜谜、电影晚会等文体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
2005年,大塘镇以“诚信大塘”建设为重点,实施“忠诚、廉洁、高效”为主题的“塑形象”工程,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模范户”评比教育活动,在村、坡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建康的生活方式;在全镇中小学校突出开展“五爱”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陶冶青少年情操,教师、学生受教育面达90%以上。2005年,大塘镇获得“南宁市思想政治‘四心工程’创建活动示范镇”、“2005年度良庆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5年,大塘镇全年发生刑事案件29起,破案12起,破案率41.49%,发案率比2004年同期51起下降56.9%;发生治安案件43起,查处33起,查处率76.7%,发案率比去年同期80起下降52.4%;治安处罚62人,教育6人,刑拘12人,逮捕12人,劳动教养1人,强戒2人,收缴毒品1.9克,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5万元。5次组织由交通、公安、交警共同组成的交通综合执法队,出动人员80人次,查处无牌机动车、农用车、三轮摩托车等非法营运220辆,处罚金总额达15.3万元。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整治行动4次,出动人员60人次,清查流动人口527人,清查出租房屋19间,发现违法线索9条,破案4起,流动人口登记率为91.79%,发证率在94.3%以上,重点人口登记率达100%,对租赁房屋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达95.5%。做好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帮教率达100%,改好率95%以上。全镇共投入1.8万元,组织人员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8件,调解成功44件,有效地制止群体性冲突8起。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年,大塘镇坚持“三为主”的计划生育方针,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平易近人的工作方式,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服务。全镇出生各镇概况193应报620人,实际报出589人,报出率为95%,计划内生育492人,计划生育率83.5%;落实计生四术582例;收社会扶养费23万元;落实“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共扶助对象35人,发放奖励金21000多元。2005年大塘镇计生服务所获“自治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2000-2005年南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2000-2005年南宁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民 政】
2005年,大塘镇受到旱灾、台风等灾害的袭击,造成少数群众生活困难。大塘镇给受灾严重的部分群众发放救灾粮食3.2万公斤,救济金1.05万元,衣物162套,棉被110床;发放低保保障金79920元,发放对象37人;发放五保补助金121.6万元。大力推进殡葬改革,获“南宁市殡葬改革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9月启用那团、那平两个五保新村,入住五保老人20人;11月完成1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
|
大塘镇位于玉林市城区至桂平路旁边,距城区8公里。东与北流市大里镇相边,西南与玉州区城北镇接壤,北与兴业县卖酒乡相望。全镇土地面积32.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850人。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733万元,财政总收119.1万元。
大塘镇地理位置优越,属三县市区交界地。大塘圩是历史名圩,圩市辐射人口50000人。圩镇现有商住面积3万平方米,年集市交易量1000多万元。小城镇建设开发前景看好。辖区内有二级路1.1公里,四级路20公里,四通八达。规划中的南(宁)广(州)高速路途经该镇,出口引线在该镇。
辖区内有2.5万亩坡地,2.5万亩山地。坡地可开发种植中药材、花生、水果等经济作物,山地可开发种植八角、麻竹、速长林、松树、杉木等经济林木。水资源充裕,有苏烟水库、三和水库、三叉塘水库等,总储水量2000多万立方米。其中苏烟水库日供玉林城区居民饮用水10万方。
大容山森林旅游度假区山峦叠嶂,延绵深入该镇。大双村至大容山公园不足20公里,是玉林城区至大容山森林公园的捷径,旅游开发价值极高。
大塘镇工业以烟花炮竹、食品加工、机械配件为主。共有合法烟花炮竹生产企业11家,大型机械配件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多家,发展企业潜力大。大塘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各行各业都有大批的技术熟练工人,一般员工月工资400―500元左右。电力充足,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均价0.45元/度左右。 |
|
大塘镇位于平塘县境西北部,北与掌布乡及惠水县的祥摆乡,东与牙舟镇,南与通州镇、新塘乡,西与惠水县下摆乡等接壤。全镇辖20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有256个自然村寨,4730余户。镇政府所在地大塘村距县城85公里,平塘至贵阳公路穿过镇境,另有简易公路通往掌布乡。全镇有60%村组用上了自来水,20个村通了电,17个村通了公路,3个村通了邮件。
全镇人口共1.83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72人,比全县平均数少32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79万人,占97.60%,少数民族9860余人,占53.65%。有布依族、苗族等6个少数民族;布依族人口5210余人,苗族人口4540余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8.36%和24.68%。
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油菜籽、蕃薯、高梁、马铃薯、葵花籽、大豆、辣椒等;水果主要有梨、李、桃、柿等;林产品主要有生漆、五倍子、核桃、棕片、板栗、木材、茶叶、杂竹等。黑糯米和粳稻米是该镇的特产,所产茶叶质量甚佳。农村非农行业开展的项目有砖瓦烧制、运输及商业经营等。
该乡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26.35万元(90价,下同),其中:农业产值3436.57万元,占9.25万元,占0.26%。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5.81万元。累计粮食总产量36442.2吨,其中,稻谷29649.9吨,玉米3476.2吨,大豆147.08吨,小麦635吨。2002年粮食产量3997.22吨,比上年减产438.46吨,比1998年减产462.84吨。
大塘镇是苗族聚居的地区之一,苗族人口仅次于新塘乡,属贫困地区,5年中,该镇抓住国家实施扶贫攻坚计划的机遇,在坝东、谷立两村分别投资35万元,各建立林果场1个,共种植柰李、板栗、梨树等共2000多亩。 |
|
基本概况
大塘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北部,分别与广州市花都区、清远市和四会市接壤,北江流经境内,广四线、清龙线以及即将动工建设的珠外环高速公路贯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64.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人,下辖8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自然村138条,党总支部12个,党支部98个,其中农村党总支部8个,支部68个。共有党员2064人。大塘镇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单位和广东省蔬菜专业镇。2006年全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工业总产值42.04亿元,增长61.5%;农业总产值5.26亿元,增长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62万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31元,增长5.7%。
三水工业区大塘园是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综合型环保工业园区。经过五年来的开发建设,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员工村、综合市场、蒸汽厂等配套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五年来,累计引入项目172个,合同引资额90.65亿元,出让土地8894.8亩,招商引资质量逐年提高。引入项目中,轻纺项目35个,化工项目30个,家具木业项目11个,金属制品项目12个,机械制造项目7个,园区初步形成以轻纺、精细化工、家具木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
大塘镇是佛山市“三高”农业重要基地,盛产蔬菜、三鸟、塘鱼,其中大塘鸡、大白菜、黑皮冬瓜远近驰名。大塘现代化农业园区位于北江河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近年来,共投入1750万元实施了大塘现代化农业园区一、二、三期建设工程,整理土地7223亩,修建硬底化排灌渠道71.7公里,修筑机耕路32.18公里;投入1936万元,实施了莘田片和大塘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整理土地15426亩,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农业园区已引入了三水白鸭繁育基地、澳农绿色蔬菜有限公司、温室大棚等项目落户生产。
大塘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六和片,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包括大南山、蒲坑山、九龙岗、黄茅嘴等多处绿色生态景点。
招商引资
专门成立了镇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进一步强化了招商队伍建设。结合园区发展的产业导向,有选择、有重点地引入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精细化工、纺织类项目,加快特色产业的聚集。全年共引入项目56个,合同引资额40.05亿元,出让土地3453亩,投资密度为116万元/亩,其中超亿元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6837万美元。新引入项目中,轻纺项目19个,化工项目5个,家具项目3个,金属制品项目6个。目前,园区累计引入轻纺项目35个,化工项目21个,家具木业项目17个,金属制品项目10个,轻纺、精细化工、家具木业等逐渐发展成为园区的特色主导产业。
城镇建设
启动了大沙新镇区开发建设,重点完成了商住小区、渔民公寓和市政配套设施的用地规划,引入社会资金兴建综合商用大楼,盘活了半岛山庄等一批商住设施和闲置土地。对镇内各圩场及主要街道进行了集中整治,改善了镇容镇貌。完成了潦边村委会黎木岗村、潦南村和连滘村委会念塘村等3个示范村的用地发展规划。引入了环保山庄项目落户六和片,着力发展绿色休闲旅游业。
文化教育
投入1500多万元完善了大塘中学、永平小学和六和中学的教育设施,将教育布局调整为“2间中学,5间小学”。一年内共有10所各类学校上等级。为教师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800多元,提高了教师队伍福利待遇。教师获区级以上奖励145人次,学生获区级以上奖励92人次。6月份,顺利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
|
基本概况
大塘镇位于韶关市的东部,介于东经113°37′与北纬24°40′之间,东接曲江区枫湾、小坑、始兴县隘子等镇,西接浈江区新韶镇,与韶关市教育功能区相连,距市区中心11公里,南靠我区马坝、沙溪等镇,毗邻韶钢集团,距城区所在地马坝14公里,北临仁化县大桥镇,素有曲江重镇、韶关市“东大门”之称,距韶赣高速公路出口仅6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行政区划
现有行政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管辖15个村委会18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有35个党支部,总人口3.2万人,其中党员1139人。
交通状况
国道106线从北到南贯穿全镇,韶赣高速公路也经过该镇,是省道315线、韶塘国家一级公路、塘马公路、塘枫公路的交汇处,具有较强的聚集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市政建设
结合该镇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该镇市政规划建设和管理现已提高了一个新档次。已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的农村集贸市场,成为粤北地区乡镇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经济繁荣的集贸市场,日成交量达25万元。
城区全面实现楼房化,城镇绿化、美化、卫生环境执行情况良好。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自然村,安装量达1600多门,并继续以26%的速度增长。建成了日产水1万吨的水管站,35千伏的大塘变电站。
文化站、卫星电视接收站、卫生院等站所管理水平得到不断加强和提高,为该镇商品贸易,招商引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提供了优越条件。
社会事业
科技、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工作有大进步。多年来,该镇重视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认识,充分发挥科技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有效增加了工农业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文教工作走进全县先进先列,全镇12间小学实现教学楼房化,“四室一场”配套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大塘中学是乡镇中学中教学质量一流、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绿化美化,设施齐备的一类中学,2000年,中学升高率达95.5%,学校改薄工程正在实施,文化站于1998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初级卫生保健设施,增设了大批医疗设备,医疗管理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实施国际三结合项目,已顺利通过国际专项验收,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县的要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为该镇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经济状况
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6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4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
大塘镇是曲江区的一个农业大镇,煤炭资源丰富。2005年,全省煤矿实行政策性关闭,这对该镇经济造成极大影响。随着煤炭行业退出市场,镇党委一方面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努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结合大塘镇106国道从北向南贯穿的交通优势和中心镇建设的政策优势,引导煤矿老板做好产业转移,主要投向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同时及时引导农民调整作物布局调整,将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为35:65,并在招商农业、订单农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如引进深圳会达农副食品有限公司,在塘口村建立了一个占地2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积极进行招商引资,该镇的驻镇企业包括有:金锂矿业、三和贸易、信达矿业、温氏集团、智成食品、会达农场、北江建筑、松泽化工等。相继成立了东岗岭无公害蔬菜产销合作社和竹园火山粉葛合作社,以科技指导该镇种植业的发展。东岗岭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已成为我区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
基地拳头产品番茄、青瓜于2008年已获国家“无公害番茄”与“无公害青瓜”认证,“东岗岭无公害蔬菜产销合作社”并被评为“广东省农村经济合作社示范点”。
“火山粉葛专业合作社”已于 2008年11月成立,其品牌“火山无渣粉葛”并获国家“无公害蔬菜”与“原产地”认证。
另外该镇汤溪村委温矿泉资源丰富,将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在3000多亩盆地山坡进行种植油茶,以此为基础推动全镇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和温矿泉旅游景观的发展。
农业经济
多年来,该镇坚持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三高”农业,根据市场需求,突出重点,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良种法。2000年,全镇共调整农业作物布局面积1240公顷,占水田面积的75%,主要有优质谷、优质花生、潮菜、莲藕、荞头等优质特色产品。全部村委都有1-2个连片百亩以上优质作物示范点,有专业村13个,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的基地化生产。
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全镇现有鱼塘放养面积8010亩,其中名优水产养殖占55%,山地养鸡、塘基养猪、养鸭、优质肉牛生产等具有较大的规模。到目前,全镇年产值达3万元以上的种养专业户有588户,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有8户,在197年全县评出的10大种养大户中,该镇就占有7个席位,是曲江县辐射功能最强,带动作用最大的乡镇之一。同时,该镇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了人才工作站(省人事厅试点推广站)、农技站、鱼技站、果树站、庄稼医院以及水产养殖、优质蔬菜种植等协会,他们的作用为该镇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后盾。几年来先后引进推广了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63种,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开发新领域。2000年,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2亿元。
7.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大塘镇
大塘镇位于荔浦县西北部,距县城11公里,全镇面积104平方公里,属丘陵及半山区地域,东与荔城镇相连,南靠青山镇,西与茶城、蒲芦两乡交界,北与花箦、双江两镇毗邻。
全镇辖12个村委会,分别为花岗、大塘、苏结、绥福、大莫、盘村、庆华、古屯、兰洞、西隆、高岸、富德、共100个自然屯。总户数4467户,总人口22870人,其中壮族占9.9%人,瑶族占0.2%。耕地面积27176亩,其中水田18098亩,占66.6%,,旱地9068亩,占33.4%。森林覆盖面积68663亩。现有架枧、牛栏山、交椅、里胆等小Ⅱ水库4座,总蓄水量786万立方米,渠道长约63公里,基本解决了全镇农业用水问题.
该镇以种植水稻为主,因水土原因,水稻米质优良 ,故享有“北乡米”之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引导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果、食用菌等农业项目。如盘村、大莫、绥福的香瓜、食用菌,西隆、兰洞的夏橙,大莫的沙田柚,花岗、高岸的油茶、板粟、月柿,富德的椪柑、瘦肉型猪,大塘的马蹄等。2008年该镇农业总产值6890万元。
该镇坚持以“农业富镇、工业强镇”为指导思想,不断地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上项目的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发展起来的万丰药业、大成衣架厂等企业成为大塘工业发展的强劲,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14149万元。 |
|
(440607101) 辖2个社区(禾生、大塘)、8个村委会(永丰、莘田、永平、连滘、大塘、六一、六和、潦边)。 |
|
位于南宁市南部,东邻邕宁区百济乡,南接南晓镇,西连那陈镇和防城港市上思县东屏镇,北靠那马镇和邕宁区新江镇。全镇土地总面积498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坡,4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人,其中壮族占总人口数的99%。 |
|
大塘镇位于荔浦县西北部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东临荔城镇、双江镇,南与青山镇、茶城乡接壤,西临蒲芦乡,北与花篢镇接壤。镇政府设在大塘村大塘街。全镇辖花岗、荔结、富德、兰洞、大莫、盘村、高岸、古屯、庆华、绥福12个村委会,共100个自然屯。大塘河横贯镇境南部,向东流入荔城镇。镇内较高的山有马梨浦(海拔630.3米)、大王岭(海拔520.2米)等,属架桥岭山脉。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781亩。其中水田面积19093亩,旱地面积9688亩。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2700多人。
大塘镇土地肥沃。山岭地带宜林宜果。耕地适合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耕田适合种植水稻、荔浦芋、马蹄等;全镇境内为丘陵地带,气候条件优越宜人,水利资源丰富,全镇境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有小三型水库2座山塘6个,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河流沟渠纵横密布。工业、农业生产用水充裕;电力充足,交通便利。荔浦—大塘柏油公路和青山—花箦四级公路成十字型交接。贯穿全镇东西南北。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四级公路。便利的交通条件给全镇工农业生产和物质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全镇己开通了400门程控电话。全镇境风蕴藏着丰富的锰矿、铝土、陶土、铜、锌等矿藏,镇内以杉木、松木为主的森林覆盖面积达5500多公顷。
大塘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团结拼搏、自我加压,开拓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稳步健康发展。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3276万元。农业总产值达5786万元,以水稻为主的粮食年总产量达到1706.14万公斤,全镇农民均收入达2880元。农民人均有粮达658公斤。
大塘镇始终坚持“钱粮并举,效益优先”的方针。大塘镇长期以来是荔浦县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现已形成粮食、马蹄、荔浦芋、水果、生猪的五大主导产业,其中夏橙、马蹄是该镇特色农产品,远销国内外。开发性农业发展较快,以柑橙、柚为主,林业以松森、尾叶桉、八角等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5.7%,全镇2003年末农民人均收入达2300多元。
大塘镇企业主要有:食品厂、衣架厂、切蔓机厂、缸瓦厂等行业的几十家企业。 |
|
大塘镇位于忻城县城北部59公里,东与柳江县里高镇交界,南跟思练镇相连,西与欧洞乡接壤,北和宜州市三岔镇相邻,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60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47104人。大塘镇地理位置优越,国道322线、323线公路过境,在大塘街交汇、北达柳州、桂林,南至南宁、玉林、西通宜州、金城江等地,堪称桂中腹地公路交通要道,日过往客车流量约4000多人次,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31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397.53亩,其中水田23403.8亩,旱地31993.73亩,主种水稻、玉米、黄豆、是忻城县主要产粮区之一。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黄豆、佛手瓜为主。同时盛产板栗、李子、沙田柚、柑桔、黄皮果、桃子等水果。大塘镇现有农贸市场2个,每篷圩日,商品交易活跃,市场繁荣,是该镇农副产品集散地,目前正在投资兴建大塘集贸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大塘街有供销社,百货站、五金站、物资站、医药站等,以及旅行、饭馆、酒家、粉摊等100多家。 |
|
一、 基本情况
大塘镇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县境西北部,与甘溪镇、大兴镇、复兴乡和邛崃市临济镇相临,是四川省首批小集镇试点镇、成都市30个重点小集镇之一、蒲江县5个区域中心镇之一,是全县经济“V”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极点。全镇幅员面积32.49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均温16.4℃,年降雨量1298毫米,森林覆盖率42%。距成都93公里、雅安55公里、县城18公里,国道318线和川西旅游环线纵横穿镇而过,历来是滇藏入川之咽喉,被誉为“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
全镇辖5个村、2个社区、65个农业合作社、14个居民小组,2007年年末总户数5236余户,总人口人14861,劳动力8364人,总耕地面积1.66万余亩。集镇面积1.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5302余人,1413户。
二、2007年发展情况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235万元;全面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5万元,其中:国税收入85万元,地方税收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618元,同比增长13.76%,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全年完成引资4300万元。
产业调整成效明显。依托全国百强协会鹤山果品协会成立大塘分会,改良现有桔柑品种400亩;以大塘镇双石村茶叶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建立双石村茶叶标准化生产基3200亩,洪福村标准化基地1500亩;以成都五面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技术支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7000亩;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建成东岳、五里等村示范种植优质刀豆2000亩;建立洪福村养殖二杂母猪470头、三杂商品猪1.5万余头的生猪良繁养殖场,已建成长毛兔养殖场1个。 |
|
大塘镇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县境西北部,是四川省首批小集镇试点镇、成都市30个重点小集镇之一、蒲江县5个区域中心镇之一,是全县经济“V”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极点。全镇幅员面积32.49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均温16.4℃,年降雨量1298毫米,森林覆盖率42%。距成都93公里、雅安55公里、县城18公里,国道318线和川西旅游环线纵横穿镇而过,历来是滇藏入川之咽喉,被誉为“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
全镇辖5个村、2个社区、65个农业合作社、14个居民小组,2006年年末总户数5206余户,总人口14946人,劳动力8375人,总耕地面积1.4万余亩。集镇面积1.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5000余人,1843户。 |
|
大塘镇位于韶关市的东部,距市区11公里,距曲江城区14公里。现行政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8.4万亩,耕地面积4.3万亩。辖15个村民委员会189个村小组,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1年12月合并原火山镇)。2005年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2万人,国道106线从南到北贯穿全镇。镇属平原丘陵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等,地下贮存有天然温泉。名胜古迹有宋代的仙人塔,水村街,梅花桥和唐代的和溪庙。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6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4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
十五期间,该镇通过打造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突出农业招商,成功引进了深圳市会达副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华南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和韶关松泽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强劲的公司到我镇投资置业。其中,镇轻钙厂通过企业承包转制,投资4300万元重新技改大塘轻钙厂,新上了一条纳米碳酸钙生产线;温氏集团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兴办年出栏10万头左右商品肉猪的养猪生产服务基地。2005年,共与外商签订合作合同或意向书7份,合同外资额达1.09亿元,现到位资金7180多万元。到2005年底,改变了大塘以往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单一工业经济结构形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全镇企业发展到469个,从业人员4796人,完成企业营业收入4.06亿元,工业产值1.9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16亿元。
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十五期间,通过引进科技,扩大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新举措,全镇农业向效益型和现代化发展,建起了占地500亩共125个大棚蔬菜的东岗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主要种植西葫芦、西红柿、豆角、黄瓜等反季节蔬菜;发展了塘口村占地1600亩的连片蔬菜生产基地;创新发展了温氏公司“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扩大发展了火山粉葛,侧田潮菜,其田梅花叶菜,红新连藕等一村一品特色村。2005年,农业作物布局粮经比例调整为35:65,初步形成了3.2万亩优质蔬菜、1.36万亩花生、9600亩鱼塘的农业生产规模。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十五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通过规划引导,建设农民商住房5栋,入住户达200多户,2005年镇建成区面积为3.23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1.6平方公里.改建106国道21.6公里,省道S251线9公里,县道X315线7.5公里,完成历山、新桥等乡村公路建设36公里,全镇交通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侧田等8个村委大楼的建设,使全镇15个村委办公环境实现楼房化。投资150多万元,新建了计生服务大楼和敬老院。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数据网络建设不断更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网络信号覆盖全镇,粤北农业信息网站率先在大塘设点,先后列入省级中心镇、省级山区信息化试点镇。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村级“改薄撤并”工作,加大投资力度,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改建扩大了中小学校的校园面积,兴建了2栋综合实验楼,3栋学生宿舍楼,配备了电脑室和语音室,育人环境和教学设施得到优化。2005年,农村沼气推广应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覆盖率为59.9%,受益人数达596人,救助金额达38.7万元。殡葬改革顺利推进,火化率达100%。成立了大塘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农村劳务输出提供优质服务。计生工作突出抓好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两项工作,2005年,计划生育率90.06%,自然增长率7.06‰,各项指标均达区的要求,连续3年被市区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说 |
|
大塘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北部,分别与广州市花都区、清远市和四会市接壤,北江流经境内,广四线、清龙线以及即将动工建设的珠外环高速公路贯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64.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人,下辖8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自然村138条,党总支部12个,党支部98个,其中农村党总支部8个,支部68个。共有党员2064人。大塘镇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单位和广东省蔬菜专业镇。2006年全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工业总产值42.04亿元,增长61.5%;农业总产值5.26亿元,增长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62万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31元,增长5.7%。
三水工业区大塘园是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综合型环保工业园区。经过五年来的开发建设,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员工村、综合市场、蒸汽厂等配套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五年来,累计引入项目172个,合同引资额90.65亿元,出让土地8894.8亩,招商引资质量逐年提高。引入项目中,轻纺项目35个,化工项目30个,家具木业项目11个,金属制品项目12个,机械制造项目7个,园区初步形成以轻纺、精细化工、家具木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
大塘镇是佛山市“三高”农业重要基地,盛产蔬菜、三鸟、塘鱼,其中大塘鸡、大白菜、黑皮冬瓜远近驰名。大塘现代化农业园区位于北江河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近年来,共投入1750万元实施了大塘现代化农业园区一、二、三期建设工程,整理土地7223亩,修建硬底化排灌渠道71.7公里,修筑机耕路32.18公里;投入1936万元,实施了莘田片和大塘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整理土地15426亩,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农业园区已引入了三水白鸭繁育基地、澳农绿色蔬菜有限公司、温室大棚等项目落户生产。
大塘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六和片,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包括大南山、蒲坑山、九龙岗、黄茅嘴等多处绿色生态景点。 |
|
大塘镇位于南宁市南部,东邻邕宁区百济乡,南接南晓镇,西连那陈镇和防城港市上思县东屏镇,北靠那马镇和邕宁区新江镇。全镇土地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是南宁市良庆区面积最大的镇。风光旖旎的千岛湖就在大塘境内。大塘镇处在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邕钦公路、南北二级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铁路穿境而过,境内设有那铺火车站,并配有大型物资储运场。
大塘镇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坡,4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人,居住着壮、汉、瑶、侗等民族,其中壮族占总人口数的99%。耕地面积13.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25万亩,甘蔗面积5.2万亩。林木面积2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5%。
大塘镇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是良庆区粮食、甘蔗、水果、林产品、芝麻鸭的主产区,粮食、甘蔗、水果、林产品量位居全城区前列,素有“甘蔗大镇”之称。大塘芝麻鸭以其稻田放养、皮薄肉脆且香甜可口而远近闻名,畅销区内外,故当地有“南晓鸡、大塘鸭”之说。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67l万元,财政收入123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0元。
几年来,大塘镇各项工作走在原邕宁县各乡镇的前列,在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社会治安、农业科技、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小城镇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镇供水、供电、通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被推荐为参加广西第五届市容“南珠杯”竞赛活动的乡镇;二是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几年来,先后引进了航宁钢铁厂、勇新林化厂、上海真空气调保鲜库等10多家企业。2004年成功引进占地500亩、投资2.7亿元的广东顺德铝塑板厂,为全镇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镇有规模以上企业4家,未来几年将进一步优化环境,强化服务,进一步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三是全镇经济政治稳定。通过以“铁腕”管治安,成立治安联防队,加大纠纷调处力度等办法,使全镇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得到了上级以及国家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四是农业科技得到广泛推广。建成的百乐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了全区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丘陵地带节水灌溉、淮山定向结薯等农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五是为民办实事得到落实。先后筹集近千万元资金投入农村“三大会战”工作,使村级道路、生态村、水利等设施逐步得到完善。 |
|
大塘镇隶属四川成都市蒲江县,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县境西北部,是全省首批小集镇试点镇之一。2全镇幅员面积32.49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平均气温16.4℃,常年降雨量1298mm,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42%。距成都93公里,离雅安55公里,到县城18公里,国道318线和川西旅游环线纵横穿镇而过,历来是滇藏入四川之咽喉。临溪河和团结堰从上到下穿镇而过,水资源丰富。是蒲江县经济"V"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极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在川藏线上颇具影响,被誉为"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
大塘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75个农业合作社,总户数4200余户,总人口1.48万人,劳动力8000余人,总耕地面积1.6万余亩。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4300余人,有各类企业40余家。2003年全镇实现GDP达到1.76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5380万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600万元,实现利税980万元,农业增加值3360万元,粮食总产量726万公斤,油菜总产量110万公斤,生猪出肥4.5万头,小家禽出栏50余万只,水果总产量430万公斤,转移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人均纯收入增加216元,达到3298元。
镇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街道已全部硬化,村村通水泥路、电话和光纤电视,拥有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一座,天然气配气站一座,35KV变电站一座,场镇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社会服务机构齐全,有全日制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村小学四所、幼儿园三所和县医院大塘分院一座,成立了镇文化站、镇老年协会和甘孜州驻大塘离退协会、拥有秧歌队、幺鼓队等,极大地丰富了全镇人民生活。同时县工商、税务、公安、交通、法院、金融、邮政、保险等均在大塘设立了办事机构,能及时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
|
- : Datang Town
|
|
大塘 |
|
大塘镇中心小学 | 三水市大塘镇宾馆 | 三水市大塘镇新新服装社 | 三水市大塘镇兴中皮革有限公司 | |
|
|
新安村 | 双石村 | 永丰村 | 新村村 | 六一村 | 碉头村 | 大塘村 | 大都村 | 大塘村 | 大塘村 | 大塘村 | 五里村 | 大塘村 | 半坡村 | 新寨村 | 上莫村 | 大塘社区 | 大塘社区 | 大塘社区 | 大塘社区 | 大同村 | 九龙村 | 高山村 | 官塘村 | 新光村 | 莘田村 | 庄头村 | 禾生社区 | 永平村 | 连滘村 | 六和村 | 潦边村 | 弼教村 | 石洲村 | 仙涌村 | 绀现村 | 谭洲村 | 横州村 | 南州村 | 百乐村 | 太安村 | 花岗村 | 庆华村 | 兰洞村 | 富德村 | 高岸村 | 大双村 | 三和村 | 阳山村 | 龙安村 | 寨东村 | 金山村 | 六安村 | 木兰村 | 花岗村 | 庆华村 | 兰洞村 | 富德村 | 高岸村 | 桂花社区 | | | | | | 更多结果... |
|
|